克罗恩病活动程度的影像诊断
克罗恩病诊断与治疗新指南
![克罗恩病诊断与治疗新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5a88bb6ed0d233d4b04e6907.png)
(4)如有手术切除标本,可根据标准作出 病理确诊;
2.回结肠型CD与肠结核的鉴别
回结肠型CD与肠结核的鉴别常很困难,因 为除活检发现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为肠结核 诊断的特异性指标外,两病在临床表现、结 肠镜下所见及活检所见常无特征性区别。因 此强调,在活检未见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情 况下,鉴别依靠对临床表现、结肠镜下所见 及活检进行综合分析[2]。
2.何瑶,陈瑜君,杨红,等. 回结肠克罗恩病与肠结核临床及 内镜特征比较.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2, 29:325-328.
女,25岁。“腹痛, 便血5月”。2010年6 月小肠镜示“回肠下 段节段性纵行溃疡, 回盲瓣多发溃疡”。 病理活检示“克罗恩
病”。
男性,36岁,“反复腹 痛2年”,2008年,曾患 肛瘘,2013年6月小肠镜 示“回肠多发纵行溃疡 并狭窄,考虑克罗恩病”。
Pathology
大体形态特点:
病变呈节段性或跳跃性,
疑诊CD但结肠镜及小肠放射影像学检查 阴性者行胶囊内镜检查。发现局限在小 肠的病变疑为CD者行气囊辅助小肠镜检 查。有肛周瘘管行盆腔MRI检查(必要时 结合超声内镜或经皮肛周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检查可作为疑有腹腔脓肿、炎 性包块或瘘管的初筛检查。
(四)排除肠结核的相关检查:胸部X 线片、PPD试验,有条件时可行IFNγ 释放试验(如T-SPOT﹒TB)。
杵状指关节炎结节性红斑等clinicalmanifestations多发性节段性炎症纵行性或裂隙状溃疡鹅卵石样改变瘘管假息肉形成多发性狭窄跳跃征线样征显示肠壁增厚腹腔或盆腔脓肿x线钡餐或灌肠检查x线钡餐或灌肠检查ctemre检查cte或mre是迄今评估小肠炎性病变的标准影像学检查有条件的单位应将此检查列为cd诊断的常规检查该检查可反映肠壁的炎症改变病变分布的部位和范围狭窄的存在及其可能的性质肠腔外并发症如瘘管形成腹腔脓肿或蜂窝织炎等节段性分布见纵行溃疡周围粘膜正常或增生成鹅卵石样
克罗恩病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克罗恩病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6e0833fd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e1.png)
l 上皮来源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l 通常癌呈结节状隆起或息肉状突入肠腔。 l 亦可在肠壁内浸润生长形成半环形、环形狭窄。 l 肠腔不规则狭窄,肿块一般较大,累及的肠管较短。 l 肿瘤易侵犯浆膜层及肠周脂肪组织,致浆膜面毛糙,周围脂肪
层浑浊,增强扫描病灶强化不均,多见黏膜层明显强化。
• 好发于回肠末端及回盲部。 • 肠壁明显增厚,肠腔无狭窄甚至呈动脉瘤样扩张。 • 病变及肿大淋巴结密度相对均匀,增强均匀强化,
ü 检查前夜口服缓泻剂。 ü 检查当天早餐禁食,检查前约1小时口服甘露醇溶液
约1500-2000ml以扩张肠道。 ü 也可以经导管注入液体或气体。 ü 检查前10分钟肌注东莨菪碱以松弛胃肠道。 ü 结肠可直接注入空气扩张肠腔。
• 节段性肠壁增厚为主要表现,且多以肠系膜侧为主, 一般厚度在15mm以内。
炎性浸润,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
• 肠系膜血管增多、增粗、扭曲,直小动脉拉长、间隔增宽, 沿肠壁梳状改变,称为梳齿征。
回肠末段病变,合并小肠梗阻。
脓肿。
征象
临床特点 病变部位 病变分布
溃疡
淋巴结 其他
回盲部结核
克罗恩(Crohn)病
肠外结核及结核中毒症状 有腹痛、腹泻、营养不良症状
无肠壁分层强化现象。 • 无明显梗阻征象,可伴有肠套叠。 • 肠系膜、腹膜后淋巴结多发肿大,融合多见,直径
多>1.0cm。
• 病变多呈节段性、跳跃式分布,多见于回肠末端和 邻近结肠。
• 管壁增厚,且多以肠系膜侧为著。 • “靶征”:管壁分层强化-提示病变处于活动期。 • “梳齿征”:肠系膜血管增多、增粗、扭曲,直小
克罗恩病
明显的小肠病变
病变特征 呈连续状态
呈跳跃式及节段性
结肠克罗恩病的影像学诊断
![结肠克罗恩病的影像学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2b2ef90b0740be1e650e9a3c.png)
何部位 ,但 以远段 小肠 、结肠最 常见 ,结 肠又 以右半 结肠多 见.发病年龄 以 2o--50岁居多 ,本组年龄平均 41岁.病程长 短不一 ,可数月至数年不等 .临床症状 以右下腹痛 或脐 中周 疼痛 ,并 有腹泻 、便血 、营养不 良,发热 、贫血 、腹部包块等 , 可伴有肠梗阻 、瘘管形成 ,腹腔脓肿等并 发症 . 3.2 病理学特 点 :① 病变呈节段性 ,全肠 壁炎 .②裂 隙状溃 疡 .③粘摸下层 高度增 宽(水肿 、淋 巴管血 管扩 张 、纤 维组织 淋 巴组织增生等所致 ).④淋 巴样聚集 .⑤ 结节病样 肉芽肿. 3.3 早期 x线表现为粘膜皱襞增宽 ,变平 ,肠壁边缘不整 , 肠腔痉挛性狭窄 ,低张气钡造影还可发现小溃疡 ,表现为靶 心样钡斑 ,周围可见透亮环.粘膜表面可见“卵石征”.病变进 一 步发展 ,可 出现 裂隙样 溃疡及瘘道形成 .发生于 回盲部并 穿通肠壁 的溃疡 ,在回肠末端 和盲肠侧壁 问形 成小瘘道 。较 大 的溃疡呈假息 肉样结节状充盈缺损.病 变继续发展进入狭 窄期 ,长度可达数厘米不等 ,可单发 ,也可节段性分布. 3.4 CT表现为受 累段肠 壁节段性 、对称性 增厚 ,且不规则 官腔狭窄或 消失 .CT可直接显示肠 壁变厚 的范围和肠外病 变 ,比常规造影 有独特优点 .CT对 该病 的合并症 评价很有 效 ,可 显示腹腔 ,腹壁 脓肿 ,窦道 、瘘管及肠 梗阻情况 ,对窦 道和脓肿的显示率高于常规钡餐检查.
短 ,回盲 部挛缩上提 ;发生 于回盲部者 ,回肠 末端 翻 向外侧 进入 回盲部并与盲肠粘连.升结肠扭曲变形 ,局 限性狭窄 ,肠 腔 内见呈弥漫性分布 的颗粒样影 ,并可见大小不等 的类 息 肉样影.CT检查表现为受 累肠壁对称性 、阶段性增厚 ,内、外 侧壁不规则 ,官腔狭窄 ,病变呈跳跃式分布.1例并发腹腔脓 肿 ,与周 围的系膜脂肪增厚形成肿块样 高密度 影 ,周 围组织 受 压 移 位 .
克罗恩病的X线钡餐与螺旋CT表现分析
![克罗恩病的X线钡餐与螺旋CT表现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616d68dd3383c4bb4cd2cf.png)
克罗恩病的X线钡餐与螺旋CT表现分析摘要】目的探讨X线钡餐与螺旋CT对肠克罗恩病(Crohn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内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7例肠Crohn病患者X线钡餐及螺旋CT的影像学表现。
结果 27例中21例患者经行了消化道钡餐检查,其中5例患者加做CT平扫及增强,另外6例患者由于肠梗阻只做CT检查。
27例患者中单发病变4例,多发病变23例;X线钡餐表现为:病变区肠管出现“雪片征”、“卵石征”、及多发分节状狭窄。
螺旋CT检查患者中平扫为肠壁偏心性增厚、肠壁增厚并伴有周围软组织肿块;增强后增厚肠管表现为均匀强化、分层状强化;肠系膜及肠系膜血管改变和腹膜后淋巴结增大。
结论对于Crohn病诊断,消化道钡餐造影是主要的检查手段,而螺旋CT对于病变肠管的管壁本身及肠管周围改变更加直观。
【关键词】 Crohn病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3-0126-02Crohn病在临床上又被称之为局限性肠炎或者是节段性肠炎,其主要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发病部位主要在回肠及回盲部,本研究对肠Crohn病的X线钡餐及螺旋CT的表现做了全面详尽的分析,以期提高影像诊断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并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指导信息。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7年1月至2013年8月内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肠Crohn病患者27例,其中男8例,女19例,年龄14-63岁,平均43.7岁。
临床症状与体征:均有不同程度腹痛、腹泻、发热、消瘦,时间从2个月到17年不等,其中10例以肠梗阻症状收入院,3例腹部可扪及有压痛的包块,19例患者血沉增加。
1.2 方法:21例消化道钡餐检查患者检查前晚20点之后禁食禁水,当日凌晨禁食,嘱咐病人喝下产气粉及钡剂后先观察食道与胃,然后每30分钟观察一次小肠,变动患者体位,利用粘膜像、充盈像、加压像仔细寻找、发现病变,充分暴露病变后摄片。
克罗恩病影像学护理
![克罗恩病影像学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4e8031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2c.png)
克罗恩病影像学护理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其影响因人而异,常常通过影像学检查来确诊和监测疾病状态。
影像学护理在克罗恩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指导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疗效。
本文将探讨克罗恩病影像学护理的重要性、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及其操作要点以及护理注意事项。
一、影像学护理的重要性克罗恩病影像学检查是确诊和监测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CT检查、MRI检查和小肠钡餐检查等。
这些检查能够清晰显示肠道病变的部位、程度和类型,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在治疗过程中,影像学检查还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因此,影像学护理对于克罗恩病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
二、常见影像学检查及其操作要点1. CT检查CT检查是一种通过X射线扫描获得人体组织断层图像的诊断技术。
在克罗恩病患者中,CT检查通常用于评估肠道病变的程度和范围。
在进行CT检查时,患者需要服用造影剂,以增强影像的清晰度。
护士需要提醒患者按医嘱服用造影剂,并在检查过程中保持安静、配合医生的指导。
2. MRI检查MRI检查是一种利用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生成图像的检查方法。
在克罗恩病患者中,MRI检查常用于评估肠道炎症的程度和分布。
在进行MRI检查时,护士需要确保患者没有金属假体或心脏起搏器等对MRI安全的影响因素,并指导患者在检查过程中配合呼吸指导。
3. 小肠钡餐检查小肠钡餐检查是一种通过口服含有钡的溶液,然后使用X射线或CT扫描来观察小肠情况的检查方法。
在克罗恩病患者中,小肠钡餐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肠道病变的位置和形态。
在进行小肠钡餐检查时,护士需要引导患者正确饮用钡剂,并帮助患者保持仰卧位和保持姿势以进行检查。
三、护理注意事项1. 通知患者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禁食、服药和注意事项等。
2. 确认患者没有禁忌症并了解患者的病史,避免在检查中出现意外情况。
3. 在检查过程中,保持沟通畅通,提醒患者配合医生的指导,减少不必要的运动和干扰。
克罗恩病小肠ct诊断标准
![克罗恩病小肠ct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e19923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13.png)
克罗恩病小肠ct诊断标准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主
要影响消化系统的小肠,但也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其他部位。
小肠CT扫描可以作为克罗恩病的一种诊断方法。
以下是一些小
肠CT诊断克罗恩病的标准:
1. 肠道壁增厚:小肠CT图像上显示小肠壁的非对称性增厚,
通常超过5mm。
2. 肠道炎症:小肠CT图像上显示肠系膜血管扩张、小肠壁密
度增加、局部肠壁增厚以及肠系膜脂肪浸润。
3. 淋巴结肿大:小肠CT图像上显示小肠周围淋巴结肿大。
4. 瘘管:小肠CT图像上显示肠道与周围结构(如肠腔、皮肤、其他脏器)之间的异常连接。
5. 窦道:小肠CT图像上显示肠道壁的炎症形成发生改变的通道。
这些标准通常由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根据小肠CT图像的表
现来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小肠CT诊断克罗恩病并不是唯一
的方法,常常需要综合其他检查和临床症状来确定诊断。
因此,如果怀疑患有克罗恩病,应及时就医并进行专业的诊断。
15704716_克罗恩病疾病活动度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15704716_克罗恩病疾病活动度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28d884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f7.png)
·综述·克罗恩病疾病活动度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曹静丽 王晓蕾 【摘要】 克罗恩病(C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肉芽肿性疾病。
随着对其认识的深入,改变疾病的自然进程、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CD临床治疗的目标。
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准确评估病情的活动度十分重要。
目前形成了以临床评分、内镜下评分、组织学评分、影像学评分以及非侵入性标志物为代表的多种评分系统。
此文基于国际指南、临床试验、专家共识及临床实用性和适用性对以上各评分系统的评估方法及其优缺点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医生选择CD活动度的评分方法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 克罗恩病;疾病活动度;评分;缓解目标DOI:10.3969/j.issn.1673 534X.2017.06.003 作者单位:200065 上海市同济医院消化内科(曹静丽);200072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消化科(王晓蕾) 通信作者:王晓蕾,Email:xlwang2006@163.com 克罗恩病(C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肉芽肿性疾病,在北美和欧洲常见,亚洲少见。
近年来,CD在中国的发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1]。
CD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内镜下表现依病程不同表现不同,病情迁延反复,且有终生复发倾向。
疾病的活动程度、内镜下特点及组织学改变与病情发展及临床反应密切相关。
随着对临床诊疗的深入研究,CD疾病活动度的评估已不仅仅局限于临床症状的好转,其治疗目标经历了从临床缓解、黏膜愈合、深度缓解到组织愈合的不断完善[2 3],形成了以临床评分、内镜下评分、组织学评分、影像学评分以及非侵入性标志物为代表的多种评分系统[4]。
本文就以上各评分系统的评估方法及其优缺点作一综述。
1 临床犆犇活动度评分1.1 CD活动指数CD活动指数(CDAI)是CD临床试验中评估临床反应常用的工具[4]。
CDAI涉及8个项目,包括稀便次数、腹痛程度、一般状况、肠外表现、是否使用阿片类止泻药、有无腹部包块、红细胞压积和体质量(前3项需连续记录7d)。
克罗恩病评分标准
![克罗恩病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9f78597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22.png)
克罗恩病评分标准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是一种肠道炎症性疾病,其诊断通常需要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检查等多种因素。
克罗恩病活动度的评估通常使用几种评分标准,其中最常用的是Harvey-Bradshaw评分和Crohn's Disease Activity Index (CDAI)评分。
Harvey-Bradshaw评分:这是目前最常用的克罗恩病活动度评分方法,包括四个指标:腹泻(1-4分),腹痛(1-4分),**疼痛(1-2分)和便血(1-4分)。
总分范围为0-16分,分数越高,疾病活动度越高。
Crohn's Disease Activity Index (CDAI)评分:这是一个更全面的评分系统,包括12个指标:每日大便次数、每克粪便中的白细胞数、C-反应蛋白水平、腹部疼痛、腹部肿胀、腹部肿块、肠梗阻、发热、体重变化、营养状态、注射或口服皮质激素使用情况和医生对病情的总体评价。
CDAI的范围是170-500,分数越高,疾病活动度越高。
这两种评分方法都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克罗恩病的活动度,从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评分方法并不能完全确定克罗恩病的诊断,只能作为诊断的辅助工具。
克罗恩病的诊断标准
![克罗恩病的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22d426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ac.png)
克罗恩病的诊断标准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炎症肠病,它可以影响消化道的任何部位,从口腔到肛门。
它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但可以通过药物和手术来控制症状。
诊断克罗恩病需要根据一些特定的标准,这些标准包括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症状克罗恩病的症状因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变部位而异。
一些常见的症状包括:1. 腹痛克罗恩病的腹痛通常是持续的,但其严重程度因患者而异。
腹痛可以是隐痛或剧痛,通常与进食或排便有关。
2. 腹泻克罗恩病的腹泻通常是黏液或血液混合的。
腹泻也可能伴随着腹痛和腹胀。
3. 食欲不振克罗恩病患者可能感到食欲不振或吃不下东西。
这可能是由于腹痛或腹泻引起的。
4. 体重减轻克罗恩病患者可能会因为消化不良而导致体重减轻。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克罗恩病。
一些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1.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检测克罗恩病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和红细胞沉降率。
白细胞计数通常会增加,红细胞沉降率也会增加。
2. 粪便检查粪便检查可以检测患者是否有消化道感染或炎症。
粪便中的白细胞和隐血也可能增加。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克罗恩病的病变部位和病变程度。
一些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1. X光X光可以检测出肠道的狭窄和梗阻。
它也可以显示出肠道的炎症和溃疡。
2. CT扫描CT扫描可以显示出肠道的狭窄和梗阻。
它也可以显示出肠道的炎症和溃疡。
3. MRI扫描MRI扫描可以显示出肠道的狭窄和梗阻。
它也可以显示出肠道的炎症和溃疡。
结论诊断克罗恩病需要根据一些特定的标准,这些标准包括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炎症肠病,它可以影响消化道的任何部位,从口腔到肛门。
它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但可以通过药物和手术来控制症状。
如果您有克罗恩病的症状,请及时就医。
克罗恩病影像学诊断的最新进展
![克罗恩病影像学诊断的最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d0c9c9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e.png)
克罗恩病影像学诊断的最新进展高级影像技术的运用已显著提升诊断的精确度。
例如,磁共振成像(MRI)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能够提供更为清晰和详细的图像,帮助医生更为准确地判断病灶的特性和范围。
特别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它还能够评估肠道的生理功能,为医生提供了关于疾病进程和治疗效果的更多信息。
影像学评估系统的完善使病情评估更为精确。
这些系统通过量化病灶的形态、范围和分布等因素,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和治疗反应。
第三,影像学检查与生物标志物的结合为诊断和监测CD带来了新的突破。
研究发现,某些生物标志物与CD的关联性很高,将它们与影像学检查结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并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无创诊断技术的开发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不便。
胶囊内镜和小肠灌注等技术可以直接观察小肠黏膜,提供了一种更安全、更便捷的诊断方法。
克罗恩病的病情与评估如何判断疾病进展
![克罗恩病的病情与评估如何判断疾病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1594ec5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a.png)
克罗恩病的病情与评估如何判断疾病进展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可以影响整个消化道,通常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和体重减轻等症状。
对于克罗恩病患者的疾病进展评估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情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评估方法以及如何判断疾病进展的标准。
一、病情评估方法1. 问诊及病史记录首先,在评估病情时,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问诊,了解症状的发生、程度和持续时间等信息。
同时,医生还需要了解患者的个人病史、家族病史、饮食和生活习惯等,以便全面把握病情。
2.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评估疾病进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生会通过触诊、听诊等方式,检查患者的腹部、肠道听诊和肛门直肠等,以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部位。
3. 实验室检查除了问诊和体格检查,医生还会建议患者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查。
这些检查通常包括血常规、炎症指标、营养状况等多项指标。
例如,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可以反映炎症的程度,血红蛋白水平可以反映贫血的情况。
4. 影像学检查当其他检查结果不能明确病情时,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肠道的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从而进一步确定疾病的进展情况。
二、判断疾病进展的标准1. 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是用于评估克罗恩病活动程度的常见工具。
它通过结合患者的主诉、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疾病的局部范围等因素,综合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CDAI评分越高,表示疾病越活跃。
2. 光束术后开腹手术切除(OSAS)光束术后开腹手术切除(OSAS)是另一种评估克罗恩病疾病进展的指标。
这是一种手术切除病变部分的方法,通过观察手术切除组织的性质和范围,可以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
3. 凝固动力学检查(PCDAI)凝固动力学检查(PCDAI)是一种用于评估克罗恩病炎症程度的方法。
它通过观察肠道的内镜图像,对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克罗恩病罗马 iii 的诊断标准
![克罗恩病罗马 iii 的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0a88c51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2.png)
克罗恩病的检查办法:
1.血常规等检查,白细胞常增高;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降低,与失血、骨髓抑制以及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等吸收减少有关。
血细胞比容下降,血沉增快。
2.粪便检查,可见红、白细胞;隐血试验可阳性。
3.血生化检查,黏蛋白增加,白蛋白降低。
血清钾、钠、钙、镁等可下降。
4.肠吸收功能试验,因小肠病变而做广泛肠切除或伴有吸收不良者,可做肠吸收功能试验,以进一步了解小肠功能。
5.X 线检查,肠道钡餐造影能了解末端回肠或其他小肠的病变和范围。
其表现有胃肠道的炎性病变,如裂隙状溃疡、卵石征、假息肉、单发或多发性狭窄、瘘管形成等,病变呈节段性分布。
钡剂灌肠有助于结肠病变的诊断,气钡双重造影可提高诊断率。
X线腹部平片可见肠袢扩张和肠外块影。
6.腹部CT 检查对确定是否有增厚且相互分隔的肠袢,而且与腹腔内脓肿进行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7.内镜和活组织检查,内镜检查和黏膜活检可见黏膜充血、水肿、溃疡、肠腔狭窄、假息肉形成以及卵石征等不同表现,病变呈跳跃式分布,病理非干酪样肉芽肿可确认。
超声内镜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和深度,发现腹腔内肿块或脓肿。
克罗恩病的诊断与鉴别
![克罗恩病的诊断与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93cf259e7fd5360cbb1adb5b.png)
克罗恩病的诊断与鉴别作者:暂无来源:《家庭医学(上半月)》 2021年第6期副主任医师安萍主任医师罗和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武汉 430000)克罗恩病是一种炎症性肠道疾病,以胃肠道任何部位的慢性炎症为特征,具有进行性和破坏性,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克罗恩病的诊断依赖于症状、放射学、内镜检查和组织学标准的结合,同时侵入性较小的生物标记物也正在开发当中。
内镜检查内镜检查是诊断克罗恩病的重要检查手段,消化道黏膜节段性炎症、纵行和锯齿状溃疡是典型的内镜表现。
节段性炎症表现为由正常组织区域分隔的炎症浸润黏膜。
内镜检查可以直接根据肠黏膜的表现评估克罗恩病的严重程度,尤其是末端回肠的溃疡等病变对于克罗恩病的初次诊断很重要。
因此,对疑似克罗恩病的患者应该进行内镜检查。
为了准确评估疾病活动程度,在克罗恩病患者第一次内镜检查中,即使黏膜内镜下显示无明显异常,也应对回肠末端和全结肠进行活检。
在早期克罗恩病中,病变表现为小但明显的溃疡,周边黏膜无明显异常;在中度克罗恩病中,较大溃疡形成,并可相互融合,受累肠段可形成鹅卵石样改变;而重度克罗恩病可表现为深纵溃疡。
黏膜愈合是克罗恩病的重要治疗目标,因此结肠镜检查在监测疾病活动性方面极为重要。
而对于空、回肠病变且结肠或末段回肠未累及的患者,结肠镜检查的价值极其有限,应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小肠镜或胶囊内镜的检查。
但对于存在肠道狭窄的患者,应避免胶囊内镜检查所致的胶囊嵌钝。
以外,由于克罗恩病可伴有上消化道受累,因此,患者也应进行胃镜检查,以排除或评估食管及胃相关黏膜的累及情况。
克罗恩病内镜严重程度指数(CDEIS)应用于20世纪80年代,其根据病变位置和类型对疾病程度进行分类,将病变描述为溃疡性狭窄、深溃疡和浅溃疡等,并对直肠、乙状结肠和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和回肠的病变位置进行分类。
评分范围从0到44,评分小于6被定义为内镜缓解,小于4被定义为完全的内镜缓解。
临床上使用广泛的则是Mayo评分,用以对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克罗恩病的影像学表现
![克罗恩病的影像学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0d4d314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8.png)
选择手术方式
评估手术效果
手术后,影像学检查可以评估手术效 果,观察肠道是否通畅、是否存在狭 窄或瘘管等情况。
根据影像学检查显示的肠道病变位置 和范围,医生可以选择最合适的手术 方式,如肠切除吻合术、造瘘术等。
辅助内镜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辅助内镜检查
影像学检查可以辅助内镜检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 肠道病变的位置和范围,提高内镜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 性。
辅助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还可以提供实验室检查无法获取的信息,如 肠道狭窄程度、瘘管形态等,有助于医生更全面地了解 患者的病情。同时,影像学检查还可以为实验室检查提 供定位和定性依据,提高实验室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影像学在克罗恩病中应用价值
确诊病变部位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影像学技术如CT、MRI等可以准确显示克 罗恩病的病变部位,包括肠道增厚、狭窄 、瘘管形成等。
并发症风险评估
克罗恩病患者可能出现肠梗阻、肠穿孔、腹 腔脓肿、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医生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评估其发生并发症的
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指导治疗方案选择
01
药物治疗选择
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病变部位和并发症风险等因素 ,选择适合的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氨基水杨酸 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等。
02 影像学检查方法
X线钡剂灌肠检查
原理
通过口服或灌肠引入钡剂,利用X线透视或摄影观察肠道形态和功能变化。
表现
克罗恩病患者可能出现肠黏膜皱襞粗乱、纵行性溃疡或裂沟、鹅卵石征、假息 肉、多发性狭窄或肠壁僵硬、瘘管形成等征象。此检查对肠道狭窄和瘘管的诊 断有一定价值。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克罗恩病如何鉴别诊断?
![克罗恩病如何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f9fb3dd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72.png)
克罗恩病如何鉴别诊断?1.小肠及回盲部疾病(1)急性阑尾炎:一般腹泻少见,右下腹痛比较严重,压痛及肌紧张更明显。
发病急,病程短,有发热,血白细胞增加。
但有些病例仍难准确地鉴别。
当可疑急性阑尾炎,病情重且持续时,应剖腹探查,以免阑尾坏死或穿孔造成更严重后果。
腹部CT扫描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2)肠结核:与本病不易鉴别,X线表现也很相似。
在其他部位如肺部或生殖系统有结核病灶者,多为肠结核。
结肠镜检查及活检有助鉴别,如仍不能鉴别,可试用抗结核治疗。
如疗效不显著,常需开腹探查,经病理检查才能诊断。
病理检查中,结核病可发现干酪性肉芽肿,而Crohn病则为非干酪性肉芽肿。
(3)小肠淋巴瘤:腹泻、腹痛、发热,体重下降,疲劳感更为明显,更易发生肠梗阻。
症状多为持续性,恶化较快。
腹部肿块与Crohn 病比边界较清楚,较硬,一般无压痛。
可有浅表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肿大以及肝、脾明显肿大。
X线及小肠镜检查可发现肠腔内肿物及溃疡。
小肠活检有助于诊断。
(4)十二指肠壶腹后溃疡:十二指肠Crohn病常与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和X线表现相似。
但Crohn病的疼痛不如十二指肠溃疡有规律。
纤维内镜检查及活检有助于诊断。
制酸剂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有效,而对Crohn病则无效。
(5)非肉芽肿性溃疡性空肠回肠炎:腹痛和腹泻是此病的突出表现。
体重下降,吸收不良和低蛋白血症更为明显。
小肠活检病变为弥漫性,绒毛变平和增厚,基底膜炎症浸润,黏膜溃疡。
2.结肠疾病(1)缺血性结肠炎:为血管供血障碍所致。
多见于老年人。
起病较急骤,多先有腹痛,继之腹泻便血。
病程为急性过程。
结肠镜及钡灌肠造影有助于诊断。
(2)结、直肠结核:较回盲部少见。
其特点见回肠、小肠结核。
(3)阿米巴肠炎:寻找阿米巴原虫有助于诊断,但慢性阿米巴肠炎难以找到阿米巴原虫。
据报道,血凝试验是诊断阿米巴肠炎的有用方法。
(4)结肠淋巴瘤:参见小肠淋巴瘤。
通过结肠镜及其活检一般可明确诊断。
(5)放射性结肠炎:与放射部位相一致,病变程度与放射量有关。
克罗恩病诊断金标准
![克罗恩病诊断金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8ab3a5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45.png)
克罗恩病诊断金标准
克罗恩病的诊断金标准是结合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肠镜病理学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1.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下降,血清中钾、钠、钙、镁等元素下降,黏蛋白含量增加等。
2.影像学检查:通过X射线、CT等影像学检查,观察肠道病变情况。
3.肠镜病理学检查:通过肠镜检查,观察肠道黏膜病变情况,如有必要可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进一步确诊。
另外,血清标志物也可以用于辅助诊断克罗恩病,如C反应蛋白、血沉等指标。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指标的特异性不高,不能单独用于确诊克罗恩病。
总之,诊断克罗恩病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肠镜病理学检查结果等。
如怀疑自己可能患有克罗恩病,请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
制定:审核:批准:。
克罗恩病cte诊断标准
![克罗恩病cte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7c088b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b.png)
克罗恩病cte诊断标准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是一种慢性的消化系统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胃肠道。
诊断克罗恩病通常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对于克罗恩病的CTE(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标准,以下是一些参考信息:
1.肠道壁厚度:克罗恩病患者的肠道壁通常会增厚,CTE可以显示肠道壁的厚度。
正常情况下,肠道壁厚度小于3毫米,而在克罗恩病患者中,肠道壁厚度可能大于3毫米。
2.病变范围:克罗恩病可以影响整个胃肠道,从口腔到肛门。
CTE 可以显示肠道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3.炎症反应:克罗恩病患者的肠道壁会出现炎症反应,CTE可以显示肠壁的炎症程度。
炎症反应的表现为肠壁增厚、肠壁密度增加等。
4.溃疡和狭窄:克罗恩病患者可能出现肠道溃疡和狭窄,CTE可以显示这些病变。
溃疡表现为肠道壁的缺损,狭窄表现为肠道的狭窄或闭塞。
5.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克罗恩病患者可能出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CTE可以显示肠系膜淋巴结的大小和形态。
需要注意的是,CTE只是克罗恩病诊断的辅助手段之一,不能单凭CTE结果确诊克罗恩病。
诊断克罗恩病需要综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粪便检查等)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如有疑虑,请咨询专业医生。
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评估小肠克罗恩病的活动度
![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评估小肠克罗恩病的活动度](https://img.taocdn.com/s3/m/0da362d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e.png)
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评估小肠克罗恩病的活动度[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DCE-MRI)增强定量参数用于测评克罗恩病(CD)的活动度。
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前来我院就诊的95例CD患者,均采用MRI、DCE-MRI 扫描及检测容积转运常数(K tans)值,采集入选患者的CD内镜评分(CDEIS)及弥散系数(ADC)等资料,参照CDEIS评分将患者分为静止组、轻-中度活动组与重度活动组,分别30例、37例、23例,比较3组患者ADC、K tans检出值,解读活动期与慢性期CD患者MRI特征性表现及MRI、ADC、K tans值的关系。
结果静止组、轻-中度活动组与重度活动组ADC 依次为(2.83±0.43)×10-3、(1.45±0.22)×10-3、(1.16±0.17)×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8.13,P<0.001),以上3 组患者K tans值依次为(1.16±0.65)、(2.73±1.46)、(3.94±1.12)min-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543,P<0.001);纳入该研究的患者K tans和CDEIS存在正相关性(r=0.357,P=0.013),ADC 和CDEIS呈负相关(r=-0.646,P<0.001),血清ADC 和K tans呈负相关(r=-0.471, P=0.001)。
结论MRI 的定量参数K tans值在呈现CD 病患活动状态方面表现出良好效能,可作为CD临床诊断、治疗的依据。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年轻人多发且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可以累及口腔到直肠的整个消化道,回盲肠处是好发部位[1]。
国内报道CD的发病率与患病率依次为0.848/105、2.2/105。
18~35岁是该病的发病高峰,男性患病率略高于女性。
MSCT对克罗恩病活动性的判定
![MSCT对克罗恩病活动性的判定](https://img.taocdn.com/s3/m/3751020ab52acfc789ebc9a4.png)
Z UJ nha ,Z E Q O i -u H N ,C E y H N 1ngn a H N ,C E -ag 伽 . a
1 To ea m n,A a dTie o i lfYnagMeilClg ,Si n420 ,P. Ci .C p r et f i a s t uyn d a oee h a 400 fD t r h H pa o c l y R. hn a 2 T e e, f lt ah o ilfYnagMei l o g ,S i n420 ,P R. h a .ha r A ie Ti Hs t uyn d a Cl e h a 00 . C i t i ad e pa o c l e y 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罗恩病活动程度的影像诊断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慢性炎症,至今病因不明,病灶呈节段性分布于整个消化道,以回盲部最为多见,易并发肠道狭窄、肠瘘、腹腔脓肿。
炎症反应和细菌滋生会刺激肠系膜脂细胞生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
因此,CRP被视为监控CD病情,评估疗效的重要实验室指标。
MRI检查由于无辐射、高组织分辨率的优势逐步取代常规胃肠造影和CT检查,成为检查肠道CD的重要工具。
近年来,定量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成为研究热点,通过获取K trans(容积转运常数,反应血管通透性),K ep(速率常数),V p(血管内容积),V e(细胞外间隙容积,反应血管通透性)功能参数,达到定量分析的目的,弥补了常规MRI的不足。
目前DCE-MRI多被用于评估肿瘤新生血管,亦可见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研究。
我研究组将DCE-MRI应用在CD中,观察定量功能参数和临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判定DCE-MRI能否评估CD炎症活动的程度并尝试从微循环的角度探讨CD的病理变化过程。
K trans可提示CD炎症反应程度
研究设置CD组(n=32)和对照组(n=18)。
CD组病灶唯一,且位于回盲部。
MRI检查采用GE 3.0T 扫描仪(Signa HDxt,GE Healthcare),包括常规扫描和DCE-MRI两部分。
DCE-MRI:翻转角12°,连续采集30个时相,时间分辨率6s,时长3min14s。
对比剂为钆双胺注射液(欧乃影),剂量0.1mmol/kg,速率2ml/s,对比剂注入完毕后同等流率注射生理盐水20ml。
注射对比剂前扫描5个时相作为蒙片,翻转角分别为4°、6°、8°、10°和12°。
CD组和对照组之间各功能参数的组间比较见表1。
表1 CD组和对照组各功能参数组间比较
其中K trans和V e与CRP呈正相关(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r=0.725, p<0.05;r=0.533, p<0.05)(图1)。
K ep和V p与CRP没有统计学相关性(p=0.267>0.05, p=0.267>0.05)。
当K trans为0.931min-1,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93.8%,具有最佳诊断效能。
(图2)
图1 DCE-MRI参数与CRP间的关系
图2 各参数对CD的诊断效能
血管生成和微血管的重塑是CD的本质特征,这种微循环的改变首先是功能性,包括血管管径增粗、通透性增加、血细胞外渗;其次是结构性改变,表现为毛细血管床和微静脉数量的增加。
常规MRI通过肠壁粘膜层和浆膜层的强化以及邻近肠系膜血管的增生可以反映这种微循环改变情况,其最大缺点是没有量化指标。
DCE-MRI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功能成像方法,能够获得新生血管、血流灌注及血管通透性的信息,并能定量分析。
研究发现K trans和V e与CRP呈正相关,说明炎症反应越重,新生血管越多、通透性越高,对比剂分子越容易透过血管壁渗出到血管外细胞间隙中(图3),从微循环和微结构的角度对CD的病理过程做了假说;通过组间功能参数比较和ROC曲线分析,DCE-MRI的定量功能参数确实能够鉴别CD肠壁和正常肠壁,特别是K trans,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图3 CD微循环和微结构的改变:血管内容物包括血细胞(A)和造影剂分子(B)通过高渗透性的新生血管进入细胞外间隙,与炎症细胞进一步限制了水分子的运动。
应用体会
肠道CD由于病灶分布散在、表现形式多样,加之胃肠道结构的非对称性,脏器蠕动、呼吸、血管搏动的非可控性,一直是MRI研究的难点。
DCE-MRI能通过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计算相关的微循环参数,同时具有灌注和渗透率的完整模型,较既往的半定量灌注成像,数据更加稳定,结果可重复性及可信度显著提高。
研究结果帮助我们从微结构和微循环的角度去观察CD的病理改变,丰富了研究手段、拓展了研究思路。
借助该技术,可以评价CD肠壁纤维化程度,为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可以通过前后对比,评估CD的治疗效果;还可以监控病变肠段,预测恶变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