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解读 古代经典寓言故事精选寓意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故事解读古代经典寓言故事精选寓意分析
《现代汉语词典》上是这样解释“寓言”的:用假托的故
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寓言或者寓言故事通常是一
篇含有道德教育或者警世智慧的短篇故事,为文学体裁的
一种,通常以简洁有趣的故事呈现,常隐含作者对人生的
观察和体验。
“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的寓言篇。寓言是一种
很古老的文学体裁,早在西元前六世纪,希腊、印度和中
国就有许多寓言故事出现,如西方的伊索寓言、佛教的
《百喻经》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文学著作。它往住叙述一
个小故事,而又于具体的情节中,隐含着一种更深刻的思想,常语带双关,藉以阐发哲理,印证观念,而在春秋战
国时期,这样的叙述方式就常被先秦诸子及史传使用,以
作为陈说辞理的手段。公元前二世纪的战国时代更是寓言
创作的黄金时代,百家争鸣,连带地也创造出大量的哲学
性寓言,在荀子、墨子、韩非子中都可看到不少寓言故事,《庄子》书中寓言约200则,更堪称为战国寓言的代表作。
自从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就显出别具一格的文
学意味。著名的“和氏献璧”故事,曲折感人;“造父御马”则描绘出造父是专政制度最佳辩护的人物形象;“郑袖劓美人鼻”,写出郑袖工于心计,巧言令色,口蜜腹剑,手段毒辣,故事情节曲折,宛如一篇短篇小说,而且人物形象鲜明。
引公木先生的话说:“韩非子寓言故事集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比较全面而系统的反映了韩非子的历史观、社会观、
文艺观以及方法论和认识论,可以说,读韩非子寓言故事,几乎等于读了一部法家思想辑要。
中国寓言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支奇葩,至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和印度寓言、希腊寓言同为
世界寓言文学的三大发祥地。部分中国成语故事都属于寓
言故事。例如:愚公移山、杞人忧天、瓜田李下。
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植物等。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
在情节高度凝练的故事中得到揭示。
首先要有一个通俗简单的故事。精彩的故事是寓言成功的开始,寓言的篇幅短小,其目的是寓事说理。通过讲述
故事来达到说理的最终目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
寓言的未来。古希腊《伊索寓言》中的名篇《农夫和蛇》
在世界范围类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的成功之处在于故事
的可读性很强,无论你的文化水准高低都能在简练明晰的
故事中悟出道理。我国的寓言名篇《自相矛盾》也是如此。汉语中的矛盾一词就直接由这则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由此
可见寓言的故事魅力是何等重要。
没有一个有趣的故事,道理就没有一个好的安身之地。同学们可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拟人、动作、夸张
等修辞手法,使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活动起来,让他们来
到你的故事中,演讲出一个富含某种哲理的故事。但是,
所有的事物都要符合大自然的规律,不能有悖常理。故事
既要简短又要趣味盎然、新鲜活泼,才能吸引人,让读者
在笑声中有所获益。
其次,一个简单明白的道理是寓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蕴含一个怎样的道理,既要联系到作者的主旨,也要依据
故事情节的发展来决定。
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寓言创作的灵魂,就好似人类必须要有思维一样重要。在寓言创作中寓意是一根看不见的线,
大多数时候,这根线并不会直接在文字中体现。但是,好
的寓言的寓意,会随着读者的阅读进程而逐渐明晰。这是
寓言独立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魅力所在。如古代作品《东
施效颦》就很有代表性,他的寓意并未直接体现在文字中,但是读过的读者大都体会到东施效颦、欲盖弥彰的效果。
而我们小朋友写寓言可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讲一些浅显的
生活道理。例如:教育大家要尊老爱小、热爱劳动、不讲
谎话等道理,也可以通过寓言给大家讲一些生活常识,教
会大家遵守交通法则,正确使用水、电等。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是
民间口头创作。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
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如:《亡鈇》《攘鸡》《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
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其中《庄子》与
《韩非子》收录最多。汉魏以后,在一些作家的创作中,
也常常运用寓言讽刺现实。唐代柳宗元就利用寓言形式进
行散文创作,他在《三戒》中,以麋、驴、鼠3种动物的
故事,讽刺那些恃宠而骄、盲目自大、得意忘形之徒,达
到寓意深刻的效果。中国近代作家也用寓言形式创作,特
别是儿童文学作品更为多见。
中国民间寓言极为丰富。除汉族外,还有各少数民族寓言。各族人民创作的寓言,多以动物为主人公,利用它们
的活动及相互关系投进一种教训或喻意,达到讽喻的目的。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朴实的思想,闪耀着人民无穷的智
慧和高尚的道德光芒。
世界各国的寓言作品也很多。世界最早的寓言集是《伊
索寓言》,其它比较著名的寓言集或寓言较集中的作品有《克雷洛夫寓言》《列那狐的故事》《百喻经》《拉封丹
寓言》等。
利令智昏
原文: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柬缚之,问曰:"人皆在焉,
子攫人之金,何故?"对吏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吕氏春秋·去宥》
齐国有个人一心想得到金子。一天,他清早起来,穿好衣,戴好帽,一直走到卖金子的地方,看见有人拿着金子,伸手就夺。官吏把他逮住捆绑起来,问道:"这么多人都在
这儿,你为什么公然抢人家的金子?" 他回答说:"我根本
就没有看到人,眼睛里只有金子。"
寓意:利欲熏心的人往往会丧失理智,做出愚蠢的事情来。
截竿进城
鲁国有个人扛着根又粗又长的毛竹进城。到了城门口,
他把毛竹竖起来拿,被城门卡住了,他把毛竹横着拿,又
被两边的城墙卡住了。他折腾了半天,累得气喘吁吁,还
是进不了城。旁边有个老头儿边看边乐:“你可真是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