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环境化学复习要点
水环境化学复习重点
水环境化学复习重点绪论水体(水质系):水以及水中悬浮物、溶解性物质、水生生物、底泥在内的一个完整的综合体系。
水质:指水及其中所存在的各类物质(包括物理、化学物质及生物)所共同表现出来的综合特性(物理、化学和生物学)。
水环境化学:主要研究水中的化学物质,包括各种污染物在水体中的环境行为及化学过程关系等的科学我国水资源现状:•循环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50%•人均水资源≈美国同比的1/4•我国大中等城市2/3缺水•100多座城巿废水排放超标82%•75%的湖泊富营养化•我国东部、南部地区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而西部、北部地区水资源比较缺乏•缺水:水量、分布不均、水质型(污染)水环境与水产养殖的关系:水产养殖讲授天然水中存在的物质的种类、形态、迁移转化的规律。
掌握这些规律,可以指导我们进行养殖水质的调控,帮助我们进行有关水域生态学的研究。
一个地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不能超越水域环境的自净能力,过度的发展,养殖废水无任何处理地向自然水体、包括海域排放,将加速水域富营养化,恶化水质,引起疾病传播。
水产养殖的稳产高产离不开养殖水环境的调控。
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产平的质量与产量。
如:①盲目施用氮肥造成氨中毒,使全池种鱼死亡。
②杀灭浮游动物引起气泡病,造成夏花鱼苗大量死亡。
③水质变坏后盲目大量投放鱼种造成损失。
第一章天然水中主要离子:4种阳离子(Ca2+,Mg2+,Na+,K+)和4种阴离子(HCO3^2-,CO3^2-,SO4^2-,Cl-)☆含盐量:指天然水中含有可溶性无机盐为主的物质总量,以∑S表示,是判定天然水性质的依据。
(是天然水的一项重要水质指标,反映天然水含盐量的参数通常有离子总量(ST)、矿化度(TDS)、盐度(S%0)和氯度(Cl%0)。
)☆盐度:当海水中的碘和溴被相当量的氯所取代、碳酸盐全部变为氧化物、有机物完全氧化时,海水中所含全部固体物的质量与海水质量之比,以10^-3或%0为单位,用符号S%0表示。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资料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养殖水域生态学:养殖水域生态学是研究养殖水域中水生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2.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中一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3.限制因子:在众多环境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生物的耐受性限制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因素4.耐受性定律: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存在耐受限度的法则5.浮游昼夜垂直移动:无论是海洋或淡水水体中,都可以见到浮游生物随着昼夜的交替而在水层上下往返游动的情况6.范霍夫定律:体温决定有机体的代谢强度,一般温度每升高10℃,化学过程的速率加快2-3倍。
即Q10=2-37.积温:生物特别是植物生长发育时也需要一定的温度总量,才能完成其某一发育期或整个生活周期8.周期性变性(季节变异):是指同一种浮游生物在一年不同的季节或经过若干个世代以后在形态上发生的变化9.贝格曼定律:低温可以延缓恒温动物的生长,由于性成熟的延缓,动物可以活得更久些,故同类的恒温动物,在较寒冷地区的个体要比温热地区的个体,个体大有利于保存体温,个体小便于散热10.随渗生物(变渗生物):体液的化学成分和渗透压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海水的盐度高而稳定,并且各种离子的比例稳定且和生物体液相近,不需要复杂的调节机制和额外的能量消耗即可保持正常的体液浓度11.呼吸系数(呼吸熵、RQ):有机体呼吸时排出的二氧化碳量和所消耗的氧气量之比12.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容积内有机体的量13.阿利氏规律:每一物种都存在着最适的种群密度,并按照环境的具体条件而改变其最适密度,也就是说种群密度也是物种的适应特征之一14.r-选择:这类生物的种群密度很不稳定,很少达到环境所能负载的最高负荷量–K值。
一般保持在S型生长曲线的上升段。
这类生物通常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常常缺乏保护后代机制,子代死亡率高,但具有较大的扩散能力15.K-选择:它们的种群密度比较稳定,经常处于k值周围,这类生物通常出生率低,寿命长,个体大,具有较完善的保护后代的机制,子代死亡率低,但一般扩散能力也较低16.生殖对策(繁殖策略):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保证种群延续的策略,是生态对策的一部分17.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同一生境中彼此相互作用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18.竞争:指两个或多个种群当所需的环境资源或某种必需的环境条件受到限制时所发生的相互关系19.物种多样性:指群落是哪些动植物组成的、组成群落的物种名录及各物种种群大小或数量,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衡量群落多样性的基础20.红树林生态系统:以红树林为主的生物群落与生境组成的统一体称为红树林生态系统21.鱼产力(鱼产潜力):指在水域中不投饵、不施肥的条件下,完全依赖水域中天然饵料生物、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可以转化为鱼产品的能力22.渔获量:单位时间内从水域中捕获鱼类的总重量,又称鱼类捕捞量23.水华(水花、藻花):是指一定的营养、气候、水文条件和生物环境下,由于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过多,导致某些藻类异常增殖,使水体呈现明显藻色,并形成肉眼可见的藻类聚集体的现象24.赤潮:是海洋或近岸海水养殖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生物在一定条件下暴发性增殖而引起海水变色并使海洋动物受害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25.生物入侵(生态入侵、生物污染):是指由人类活动有意或无意引入历史上该区域尚未出现过的物种,从而可能造成入侵地生物群落结构与生态功能的巨大变化二、名词解释或填空1.生境:具体的生物个体或群体生活区域的生态环境与生物影响下的次生环境统称为生境2.饱和光强(饱和照度):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不再增大甚至减弱而至于停止时的光照强度,称为饱和光强3.最适光强(最适照度):饱和光强的起点就是最适光强4.光补偿点:植物的呼吸作用等于光合作用时的光照强度叫该种植物的光补偿点5.窒息点(氧阈):动物在环境含氧量降低到较临界氧量更低的某个界限时开始死亡,这个界限为动物的窒息点6.群落演替:这种在一个区域内,群落由一个类型转变为另一类型的有顺序的演变过程7.高斯原理:由于竞争的结果,生态位相同的两个种群不能永久共存8.共生现象:两个物种在一起生活,之间关系密切程度不同,有的是对双方无害,更多的情况是对双方或其中一方有利,这种两个不同生物钟之间的关系总称为共生现象9.生态系统:指生物群落与其生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间不断的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联系的统一体10.生态演替:就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随时间改变。
水产养殖环境工程学期末复习参考资料
水产养殖环境工程学期末复习1.设施渔业答:相对于传统渔业而言,设施渔业指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使用先进的装备设施,人为的控制或选择养殖环境,为鱼类提供最佳生长条件的高效水产养殖业。
它是将工程技术、机械设备、监控仪表等现代工业技术用于渔业生产,实现高密度、高产值、高效益的水产养殖方式。
2.水产养殖环境工程学研究的内容答:水产养殖环境工程学是运用环境科学、工程学、水产养殖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保护和合理利用水产养殖环境中的自然资源,控制养殖水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改善水产养殖环境,使养殖对象得以健康生存、生长,保证水产养殖业持续发展的学科。
其研究内容如下:1、养殖动物的适宜生态环境,量化和评价其生存、生长的适宜环境参数,提供工程设计基础数据。
2、设施设备与养殖对象及环境之间的关系3、养殖工程设备参数信息与工程量计算4、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5、设备运行工况6、循环水系统工艺设计3.水产养殖模式主要有哪几种?(出了两次!!)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底播养殖、筏式养殖、海上网箱养殖以及立体综合(多层次营养)养殖等几种模式。
4.深水网箱系统由那几部分组成?答:深水网箱系统由深水网箱框架系统、深水网箱网衣系统和锚泊系统组成,具体如下:深水网箱框架系统: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构成。
这种管材强度高、韧性好,具有较好的抗海水腐蚀性能及耐老化性能,使用寿命一般在10年以上。
深水网箱的网衣系统:主要是由主体网衣和网盖等组成。
网衣多采用优质尼龙无结网,具有强度高、韧性好、抗老化等优点,经特殊工艺进行缝制,保证了养殖过程中网衣和养殖鱼类的安全。
在网衣上涂上防附着涂料,网衣正常条件下有效防附着时间在半年左右。
网衣网目尺寸应根据养殖对象的大小而定。
锚泊系统:确保网箱安全,根据养殖地点的底质采用锄式锚、混凝土预制块或打桩等方式固定网箱。
目前多采用张力缓冲机构(浮绳框、浮球、锚链等组成),利用主、副缆绳,将整个网箱系统固定,最大限度的减少风浪对网箱的冲击。
养殖水环境化学
• 和R¢¢为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侧链。 这类物质比碳水化合物难于生物降解,可能是由 于不溶于水而聚集成团,使细菌不易生长繁殖。 如果有乳化剂存在把它们分散开,将有利于发生 降解。 • • 蛋白质是由碳、氢、氧和氮组成的复杂化台物, 在少数蛋白质中还含有磷和硫。蛋白质分于是由 氨基酸分于通过肽键连结而成的。肽键是由一个 氨基酸的羧基同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脱水形成的 酰胺基。由两个、三个和三个以上氨基酸分子的 结合依次称为二肽、三肽和多肽。污水中的蛋白 质类物质包括各种蛋白质及其不同程度的降解产
(6)腐殖质
腐殖质是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经过分解转化 和再合成形成的、性质不同于原有机物的新的一 类物质,在土壤和水体中广泛分布。水体底泥中 的腐殖质含量一般为1%~3%,某些地区可达8% 一l0%左右。河水中腐殖质含量平均是l 0一15mg/L,在某些情况下,可达到200 mg/L, 沼泽水中常含有丰富的腐殖质。湖水中腐殖质含 量变化较大,在 1一150 mg/L之间,干旱地区由含碳酸盐岩石为底所组 成的湖泊里,腐殖质含量不高,分布在北方针叶 林沼泽地带内湖泊,腐殖质含量极高
第一节
概述
一、天然水中有机物的种类和含量 (一)按分散状态分类 1、颗粒状有机物 颗粒状有机物 各种天然水体中,都含有形形色色的颗粒 物。一般说来,颗粒物是指比溶解的低分子更大的各种高分 子或多分子的实体。在水质分析中,一般将平均颗粒直径大 于0.45mm的悬浮物称为颗粒物。以颗粒状存在的有机物称 为颗粒状有机物,以符号POM表示;而小于0.45mm的部分 称为溶解性有机物,以符号DOM表示。颗粒状有机物的物 理形状可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它没有明显的布朗运动, 在水体中可逐步沉降进入底泥。颗粒状有机物由有生命的有 机体(如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组成。其化学组成十分复杂, 现已鉴定出的化学成分包括脂肪酸、叶绿素、类胡萝卜素、 维生素B12、单糖(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和木糖)、 氨基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精氨酸、丝氨酸、脯氨酸、 丙氨酸和甘氨酸等)以及多核苷酸和腺三磷等。
《养殖水环境化学》水化学总复习
绪论
1、概念 天然水体 水质 水质指标 透明度 混浊度 悬浮性固体 溶解性固体
2、反映水质的主要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
第一章 天然水的主要理化性质
一、基本概念 离子总量、矿化度、盐度的原始定义、氯度的原始定义、氯度 的新定义、天然水的依数性、标准海水、人工海水、电导率、 补偿深度、光合作用的有效辐照 二、哪些参数能反映天然水的含盐量?相互间的关系?
二、毒性试验的分类及一般程序 三、半致死浓度的计算方法
第十章 水质标准与水质评价
一、主要概念 水环境基准、水质标准
二、水质标准的构成及制定方法 三、水质评价的目的及一般程序
考试题型
一、填空题(10分) 二、选择题(10分) 三、名词解释(10分) 四、简答题(50分) 五、计算题(20分)
第八章 几种主要类型天然水的水质
一、大气降水 1、大气降水的定义 2、大气降水的化学成分与性质特点 3、影响大气降水化学成分的因素 4、酸雨的定义 5、酸雨的形成、危害与对策
二、河水 1、河水的概念 2、河流水质的一般特点
三、地下水 1、地下水的定义 2、地下水的水质特点 3、含盐地下水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所注意的
问题
四、海水 1、海水水质的一般特点 2、海水常量成分恒定性原理
第九章 污染物的毒性与毒性试验
一、基本概念 毒物与毒性、反应与效应、绝对致死浓度(LC)、 半数致死浓度、耐受限度(TL)、有效浓度(EC) 最大允许的毒物浓度、安全浓度、 生物富集、 生物放大、急性毒性试验、联合毒性、联合作用、 独立作用、相加作用、协同作用、颉抗作用
二、天然水中氮的存在形态、来源与转化 三、天然水中的无机氮与养殖生产的关系 四、天然水中磷的存在形态 五、参入天然水中磷循环的因素
养殖水环境化学知识点
养殖水环境化学知识点水环境在养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养殖生物的生长发育、养殖水质的稳定性和品质都具有直接影响。
了解养殖水环境的化学知识点,有助于养殖人员更好地维护和管理水质,提高养殖效益。
下面将介绍几个重要的养殖水环境化学知识点。
一、pH值pH值是指养殖水中氢离子活性的酸碱度指标。
pH值的变化直接影响养殖水中营养物质的溶解度、养殖生物的生理代谢以及细菌、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情况。
不同的养殖对象对pH值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养殖水的pH值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节和控制。
二、氨氮氨氮是常见的养殖水环境指标之一,主要来自养殖生物的代谢废物和饲料残留物。
过高的氨氮含量会对养殖生物的呼吸和免疫系统造成一定的压力,甚至导致养殖生物的死亡。
因此,合理控制和监测养殖水中的氨氮含量,是维持养殖水质的关键。
三、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具有剧毒的气体,常常由于底泥产生并溶解到养殖水中。
硫化氢对养殖生物的呼吸和生理机能产生严重影响,高浓度的硫化氢还可导致养殖生物的中毒和死亡。
因此,定期清除底泥、增加氧气供应和保持充足的水流是减少硫化氢的重要措施。
四、溶解氧溶解氧是养殖水中最为重要的物理化学指标之一,是维持养殖生物呼吸和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
养殖池塘、养殖箱或养殖槽等养殖设施的氧气供应方式和水流状况会影响养殖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充足的溶解氧有利于提高养殖水的质量,减少氨氮和硫化氢含量。
五、硬度水的硬度主要由溶解在水中的钙、镁等离子所决定,是衡量水中钙、镁离子含量的指标。
水的硬度对养殖生物的生长和骨骼发育很重要。
不同的养殖对象对水的硬度要求不同,因此根据养殖对象的要求,适当调节养殖水的硬度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养殖水环境的化学知识点包括pH值、氨氮、硫化氢、溶解氧和水的硬度等。
合理控制和管理这些指标,可以提高养殖水质,保障养殖生物的生长和养殖效益。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养殖水环境化学知识点能对养殖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养殖水化学
养殖水环境化学综合复习资料绪论1、水质系:水及其中溶存的物质构成的体系。
2、天然水:①把天然水理解为自然界没有经受人为污染的水;②指海洋、江河、湖泊(水库)、沼泽、冰雪等地表水与地下水,也就是指自然水体中的水。
3、天然水质系=天然溶存物质(悬浮物质+胶态物质+溶解物质)+人工源污染物质+水水质指标:水质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第一章天然水的主要理化性质1、含盐量①含盐量的参数:离子总量(各种离子含量之和,mg/L等表示)、矿化度、海水的氯度、海水的盐度。
②含盐量对水产养殖的影响:a水生生物对水的含盐量有一定的适应范围,不同种类生物的适应范围不同。
b水中一定的含盐量是保持生物体液一定渗透压的需要,超过了生物渗透压调节的能力,生物就会“渴死”或“胀死”。
c淡水鱼类只能生活在含适量盐分的水中,不同鱼类或同一种鱼类的不同生长阶段所能适应的含盐量的范围是不同的,即耐盐限度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鱼类的耐盐限度与盐分的组成有关。
d海水鱼在盐度过低的水中会死亡,但依然存在一些广盐性鱼类,能够在较大盐度范围内生存。
2、密度①纯水的密度:纯水的密度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纯水在4℃(严格为3.98℃)时密度最大。
天然水的密度是温度、含盐量、盐分组成、压力的函数。
对于淡水可以近似比照纯水的参数看待,以4℃密度最大。
②海水的密度:海水的密度是温度、压力和盐度的函数。
盐度变化1个单位引起的密度变化比温度变化1个单位引起的密度变化大很多,也就是说盐度对于密度的影响较温度大。
海洋学常用表中将17.5℃时的海水密度与盐度的关系计算列成表格,便于互相查算。
3、化学分类①按盐度:淡水<1g/L、咸水1~35g/L、盐水>35g/L。
②按主要离子:a最多的阴离子:碳酸盐类(C)、硫酸盐类(S)、氯化物类(Cl)b最多的阳离子:钙组(Ca)、镁组(Mg)、钠组(Na)c阴阳离子比例:℃型:CHCO3+C1/2CO3>C1/2Ca+C1/2Mg℃型:CHCO3+C1/2CO3<C1/2Ca+C1/2Mg<C1/2SO4+ CHCO3+C1/2CO3℃型:C1/2Ca+C1/2Mg>C1/2SO4+ CHCO3+C1/2CO3,或CCl>CNa2+2+2-———2-2-2+2+2+2+2-—2- 2--++(K)℃型:CHCO3+C1/2CO3=0在每一组内一般只能有其中3个型的水存在。
养殖水环境化学-第七章 重点
第七章:水环境中的胶体与界面作用第一节:胶体一.胶体基本知识(一)胶体的基本概念胶体:胶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普遍存在。
1.胶体分类在常见的物理化学教材科书中,胶体被定义为“任何线性直径在10-9 m到10-6 m间的粒子”,即胶体粒径大小范围为1~1000 nm,故也可以称其为“纳米粒子”。
所以在透过0.45 μm微孔膜的水样中,除了真正的溶解态组分外,还存在着胶体。
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可将胶体粒子定义为“能透过0.45 μm微孔膜,但却能被可截留相对分子质量1000以上物质的超滤膜所保留的粒子”。
胶体分为两类:亲液胶体和憎液胶体。
如蛋白质、明胶等容易与水形成胶体的溶液叫做亲液胶体,而那些本质上不溶于介质的物质,必须经过适当处理后,才可将它分散在某种介质中的,叫做憎液胶体。
凡分散介质为液体的胶体体系称为液溶胶,分散介质为气体的则称为气溶胶,而分散介质为固体的则称为固溶胶。
2.胶体的结构胶体表面带电后,由于静电引力的关系,可从溶液中再吸附一些荷电相反的粒子(称为“反离子”),它们与胶体表面保持一定的距离。
离表面近的反离子,受的引力较大,总是随胶体粒子一起移动,故合称为“固定层”,也称吸附层。
离胶体表面更远的反离子,由于受到的引力较小,在胶体粒子移动是,它们并不随之移动,称为“扩散层”。
胶粒=校核+吸附层胶团=胶粒+扩散层反离子[胶核│n表面离子+(n-x)反离子]x±·x反离子±(二)胶体的电学性质1.胶体粒子表面电荷的由来(1)电离一些胶体粒子,在水中本身就可以电离,故其表面带电荷。
(2)离子吸附分散相对表面对电解质正负离子不相等的吸附,从而使其表面获得电荷。
具有水合作用的物质(如蛋白质、多糖等)表面不太容易吸附离子,而疏水物质的表面(如脂类表面)则比较容易吸附离子(DunanJ.Shao,1983)。
(3)晶格取代晶格取代也是黏土粒子带电的原因之一。
2.ξ-电位这种当分散相和分散介质做相对运动时,吸附层和扩散层之间存在的电位差称为电动电位,用希腊字母ξ-(Zeta)表示,又称为ξ-电位。
养殖水化学知识点
《养殖水化学》知识点提要
1. 天然水中的主要阳离子和主要阴离子
2. 养殖水环境中重要的水质指标、意义及分类
3. 表示水中含盐量的水质指标,表示方法间的关系,对养殖的影响
4. 表示水中有机物的污染程度的水质指标
5. 水中氮元素的存在形式、循环、及其相关的作用
6. 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分布变化规律
7. 温跃层及危害
8. 水中有毒物质及影响因素
9. 电子活度与pE、氧化还原电位
10. 增氧作用和耗氧作用
11.水中气体溶解度与饱和度,影响因素
12.水体碱度、硬度,变化规律及与养殖的关系
13.水体二氧化碳系统、分布系数与碳酸平衡
14.水体pH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15.离子强度、活度与活度系数
16.天然水的化学分类法
17.水体透明度与补偿深度
18.日较差及养殖水体溶解氧的管理
19.植物对营养元素吸收的一般规律
20.水中磷元素的存在形式、循环、及分布变化规律
21.天然水有机物的分类
22.腐殖质其对水中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
23.水中胶体的种类、带电性与电动电位
24.胶体的稳定性与脱稳
25.胶体的吸附与吸附等温式
26.溶解度与溶积度
27.同离子效应与盐效应
28.水中常见难容物质溶解性与pH的关系
29.络合物与络合常数
30.水中常见配位体的种类及对金属的配合作用
31.水体缓冲体系
32.水中毒物种类及特征
33.水中调控
1。
养殖水环境化学复习要点精选文档
养殖水环境化学复习要点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水环境化学复习要点水环境化学复习要点:名词解释:3×4=12分填空:1×10=10分判断1×20(或24)简答:30分(6道);或26分(5道)计算:8分论述:20分(2道)一、名词1 水质:指水及其中所存在的各类物质所共同表现出来的综合性特征。
2 水体自净:污染物进入天然水体后,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污染物总量减少或浓度下降,受污水体部分或者全部恢复原状的现象。
3 水体污染: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中将过量的污染物质引入了水体而超过其自净能力导致水质恶化进而影响水体用途的现象。
4水生态系统:各种局部的环境条件以及由其提供的环境因素,同存在于其中的多种水生生物群落组成的严密的统一体。
5 盐度:1kg海水中的Br-和I-含量全部被等当量的Cl-置换,且所有的碳酸盐都转化为氧化物,所有的有机物均已被氧化之后的全部固体物质的总重。
6 酸度:指水体中所含有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亦即能释放处质子H+或经过水解能产生H+的物质总量。
7 碱度:指水中所含有的能与强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全部物质,即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总量。
8 饱和量:在一定的溶解条件下气体达到溶解平衡以后,1L水中所含该气体的量。
9 饱和度:溶解氧的实际含量(C)与其具有相同温度和盐度条件下的饱和量(CS)之比。
10 絮凝作用:由于某些作用,使胶粒的动电位降到临界值以下(25-30MV)时,胶粒间的电斥力太弱,无法阻止相互的碰撞,导致胶粒相互聚集沉淀的过程。
11 水化学:专门研究各类天然水体化学组成、分析方法以及水体中各类物质的来源、存在形式、迁移转化过程和分布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是环境化学的分支学科。
12 矿化度:是指以一定量过滤水样在105-112℃蒸干称重测定其可溶性固体物质的量,包括水中溶解的非挥发性的有机物。
养殖水环境化学复习试题总结
养殖水环境化学复习试题总结养殖水环境化学复习试题总结(一)名词解释1、水环境化学(绪论)2、含盐量:3、离子总量4、矿化度5、盐度6、依数性7、透明度8、补偿深度9、硬度10、碳酸盐硬度11、非碳酸盐硬度12、碱度13、同化性硫酸盐还原作用14、脱硫作用(desulfuration)15、硫化作用16、异化性硫酸盐还原作用17、异化性硫还原作用18、Marcet原理19、气体的溶解度:20、道尔顿分压定律:21、饱和含量22、气体饱和度23、“水呼吸”耗氧24、日较差25、氧盈:26、氧债27、酸度28、pH29、缓冲作用30、必需元素31、氨(铵)态氮32、氨化作用33、硝化作用34、脱氮作用35、活性磷酸盐36、有效磷37、稳定剂38、总电位差:39、气液界面的吸附作用40、气提作用(泡沫浮选作用):41、气浮分离法:42、凝聚43、混凝剂或凝聚剂44、污染物45、毒物46、剂量(dose)47、绝对致死浓度(absolutely lethal concentration ,LC100)48、半致死浓度49、有效浓度(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耐受限度(tolerance limit,TL)51、生物放大52、急性毒性试验:53、化学需氧量54、生化需氧量55、总需氧量56、腐殖质57、水质判断题:1、离子总量是指天然水中各种离子的含量之和。
2、根据阿列金分类法,在碳酸盐类水中不可能有Ⅳ型水,在硫酸盐与氯化物类的钙组和镁组中也不可能有Ⅰ型水,而硫酸盐与氯化物类的钠组一般没有Ⅳ型水。
(3、淡水中阳离子通常以Ca2+为主,咸水中阳离子则以Na+为主。
4、藻类细胞对营养盐的吸收,在任何时候都遵从米氏方程5、米氏常数Km可用于比较不同浮游植物吸收营养盐能力的大小。
在光照、水温及其他条件适宜而营养盐含量较低时,Km值越小的浮游植物越容易发展成为优势种,Km值大的浮游植物则会因为缺乏营养盐而生长受到限制。
养殖水化学重点
1.光照与水生生物的关系(1)光照可以影响养殖水体的水温(2)光照可以影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继而影响养殖水质。
(3)光照可以影响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4)光照强度可以影响水产动物的摄食活动(5)光照强度和光周期可影响水产动物的性腺发育2.养殖水体光照强度的调控方法(1)遮阳棚:通常用于工厂化育苗池或室外饵料生物培养池(2)加深水位:阻碍光线的穿透,降低池底的光照强度,抑制底生植物的生长(如浒苔)。
这在对虾放苗前期应用较多。
(3)营造水色:①通过培养单胞藻类营造水色,达到遮光的目的。
②通过添加色素营造水色,达到遮光的目的。
例如在罗氏沼虾的育苗水体中添加少量的土霉素或四环素。
在海水轮虫池塘培养中使用绿肥进行肥水(利用植物色素)。
3.水色的主要营造者(藻类):池塘中的生产者:浮游藻类、底生藻类、水生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浒苔、沟草)在养殖池塘中,浮游藻类是主要的生产者,作用最大,是池塘的主要生产者。
①藻类是养殖动物的天然饵料(直接或间接);②藻类的光合作用为水体提供主要的溶解氧来源;③藻类的光合作用可大量吸收水体的无机营养盐;④藻类可营造水色,为养殖动物创造隐蔽而安静的生活环境。
*4.水色调控方法(1)施肥培养藻类(适用于养殖初期)建议采用“无机物+有机肥+芽孢杆菌”混合使用的肥水方法,效果佳。
具体表现在:肥水速度快,稳定、pH值适中。
(2)施肥后水色培养不起来的原因和处理方法①可能是水中的藻种数量太少②可能是水中的浮游动物太多③可能是水的pH值太低④可能是施肥量不足⑤可能是光照不足(3)不理想水色的调控方法①白浊水的调控方法使用一些较安全的药物杀灭部分浮游动物,然后追加肥料和引入好的藻水培育水色。
②红褐水的调控方法处理时首先应换水,然后使用“底质净”初步处理,隔天后可交替使用“菌敌”(4-5亩/公斤)与“强效碘”(4-5亩/500克),2-3次,防止疾病的暴发。
水色基本稳定后,可施用微生物调水剂保持良好水色。
养殖水环境化学.docx
养殖⽔环境化学.docx养殖⽔环境化学⼀、绪论我们的⽣活环境:⼤⽓圈、⽔圈、岩⽯圈与其相邻的部分称之为⽣物圈。
1、⼤⽓圈:指覆盖整个地球,随整个地球运动的空⽓层。
2、岩⽯圈:指地球表层具有刚性的⼀部分,是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3、⽔圈:海洋及陆地储存的各种⽔体。
⼆、天然⽔系的复杂性1、⽔中含有的物质种类繁多,含量相差悬殊。
2、⽔中溶存物质的分散程度复杂。
3、存在各种⽣物。
三、天然⽔中的化学成分的形成。
1、⼤⽓淋溶:⽔滴在⾼空漂移过程中不断⾃周围空⽓溶解各种物质,⾬滴下落过程能将⼤⽓颗粒物⼀并带下并溶解,这就形成了降⽔中的化学成分。
2、从岩⽯、⼟壤中淋溶:地⾯径流和地下径流在转移、汇集过程中充分与岩⽯、⼟壤中的可溶成分就转移到⽔中。
3、⽣物作⽤:⽔中⽣物的光合作⽤、呼吸作⽤、代谢、⼫体腐解等过程都可以向⽔中释放氧⽓、⼆氧化碳、有机物及营养盐等物质。
4、次级反应与交换吸收作⽤:⽔与⼟壤接触,除了可以从⼟壤中淋溶带可溶性成分及胶体成分外,还可能有离⼦交换作⽤,使⽔体的离⼦成分发⽣变化。
5、⼯业废⽔、⽣活污⽔和农业退⽔。
⽔质指标:物理性指标:温度、⽓味、颜⾊、透明度、悬浊物等。
化学指标:溶解⽓体、有机物、⽆机物、⾮专⼀性(如电导率)⽣物指标:微⽣物含量、藻类数量。
放射性指标:四、养殖⽔环境化学课程包括:1、⽔环境化学成分的动态规律。
2、⽔质调控⽅法。
3、⽔质化验技术。
第⼀章:天然⽔的主要理化性质天然⽔各离⼦浓度以及溶解的⽓体之间具有恒定的⽐例。
第⼀节:天然⽔的含盐量⼀、反应天然⽔的含盐量0、离⼦总量:天然⽔中各种离⼦含量的之和,常⽤mg/L、mol/L 或g/kg 、mmol/kg 。
1、矿化度:天然⽔中所含⽆机矿物成分的总量。
2、氯度:沉淀0.3285234 kg 海⽔中全部卤素离⼦所需的纯银克数,在数值上即为海⽔的氯度值。
3、海⽔的盐度(反映海⽔含盐量的指标):当海⽔中的溴和碘被相当量的氯所取代、碳酸盐全部变为氧化物有机物完全氧化时,海⽔中所含全部固体物质的质量与海⽔质量之⽐,以10-3或‰为单位,⽤符号S%。
养殖水环境化学
养殖水环境化学一、养殖水环境化学的概念养殖水环境化学是研究养殖水体中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种类、性质及其对养殖生物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的学科。
它是水产养殖学、环境科学和化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领域。
二、养殖水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1、养殖水体中各种化学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养殖水体中包含大量的化学物质,如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这些物质对养殖生物的生长和生存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了解这些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是非常重要的。
2、养殖水体中化学物质的性质及其对养殖生物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不同的化学物质对养殖生物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是不同的。
例如,高浓度的氨氮和亚硝酸盐会对养殖生物产生毒害作用,而低浓度的溶解氧则会对养殖生物的生长和生存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这些化学物质的性质及其对养殖生物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3、养殖水体中化学物质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水体中的化学物质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因此,如何进行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是养殖水环境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例如,通过改善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的浓度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治养殖水体的污染。
三、养殖水环境化学的意义1、有利于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水体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通过研究养殖水环境化学,可以了解养殖水体中各种化学物质的性质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2、有利于提高养殖生产效益和质量通过研究养殖水环境化学,可以了解各种化学物质对养殖生物生长和生存的影响,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调节水体中的化学物质含量,提高养殖生产效益和质量。
3、有利于保障人类健康和食品安全养殖水体中的化学物质不仅会对养殖生物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对人类健康和食品安全产生影响。
因此,通过研究养殖水环境化学,可以了解这些化学物质的性质及其对人类健康和食品安全的影响,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人类健康和食品安全。
养殖水环境化学
养殖水环境化学绪论1、生物圈:生物生存在三个圈的部分空间中,主要集中在水圈、岩石圈与大气圈的相邻部分,称为生物圈。
2、温室效应:CO2、H2O、CH4、N2O、氯氟烃能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不让热量向大气层外空散失,使大气变暖,称“温室效应”。
3、水圈:狭义“水圈”是指海洋与陆地各种贮水水体,包括海洋、江河、湖泊、冰盖、地下水、沉积物中的间隙水等。
广义的“水圈”则还包括其他各圈层中存在的水。
4、水质系:水及其中溶存的物质构成的体系。
5、天然水:是海洋、江河、湖泊(水库)、沼泽、冰雪等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总称。
6、天然水质系的复杂性:①水中含有的物质种类繁多,含量相差悬殊②水中溶存物质的分散程度复杂③存在各种生物7、环境化学是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来源、存在形态、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控制和治理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8、水环境化学与水产养殖的关系:①水环境化学讲授天然水中存在的物质的种类、形态、迁移转化的规律。
掌握这些规律,可以指导我们进行养殖水质调控,帮助我们进行有关水域生态学的研究。
②水产养殖的稳产高产离不开养殖水环境的调控。
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第一章天然水的主要理化性质1、离子总量:指天然水中各种离子的含量之和,常用mg/l,g/kg单位表示。
大多数情况下是4种阳离子:Ca2+,Mg2+,Na+,K+,4种阴离子:HCO3-、CO32-、SO42-、Cl-,特殊情况还有NO3-、NH4+或Fe2+等离子。
2、含盐量对水产养殖的影响①天然水的含盐量相差悬殊,水生生物水的含盐量在一定的适应范围,不同种类生物的适应范围不同②淡水鱼只能生活在含适量盐分的水中,不同鱼类或同种鱼类的不同生长阶段的耐盐限度不同③海水鱼在盐度过低的水中会死亡④鱼的耐盐限度同盐分的组成有关3、纯水的密度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
天然水的密度是温度、含盐量、盐分组成、压力的函数。
4、天然水的化学分类法:①含盐量的分类:a.原苏联学者O.A.阿列金提出的分类方法:淡水、微咸水、具海水盐度的水、盐水、b.在湖沼学与生态学中常用的划分法:淡水、寡混盐水、中混盐水、多混盐水、真盐水、超盐水②按主要离子成分的分类——阿列金分类法:a.根据含量最多的阴离子将水分为三类:碳酸盐类、硫酸盐类和氯化物类b.在类下再根据含量最多的阳离子将水分为三组:钙组、镁组与钠组c.根据阴、阳离子含量的比例关系将水分为四个型:I型、II型、III型、IV型。
养殖水化学及答案
养殖水化学及答案【篇一:养殖水环境化学习题】txt>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水质:水及其中杂质所共同表现出来的特征。
2、水质系:水和其中杂质所组成的一切复杂体系。
二、问答题(答题要点)1、为什么说天然水是包含各种杂质的溶液或浊液?答:天然水中溶解了多种盐类、气体和有机物,而且还含有泥沙、粘土颗粒、浮游生物、有机碎片等悬浮物质,所以说天然水是包括各种杂质的溶液和浊液。
2、水生生物与水、水质有何密切关系?(可问老师)答:主要从水生生物生长、繁殖等与水、水质的关系及养殖生产的产量、质量与水、水质的关系这两个方面另以阐述。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硬度:单位水体中所含二价和二价以金属离子的总量为水的硬度。
2、暂时硬度:水中的钙、镁的碳酸氢盐在煮沸后即分解成碳酸盐沉淀析出,故相应的硬度又称暂时硬度。
3、永久硬度:钙、镁的硫酸盐、氯化物等,用一般的煮沸方法不能把它们从水中除去,所以又称永久硬度。
4、电导率:在相距1cm用惰性金属制成的平行电极间,电解质溶液有1cm2面上所具有的电导,称为电导率。
p325、离子活度:离子的有效浓度。
p306、水的透明度:把透明度板沉入水中,至恰好看不见板面上的白色,此时水的深度即为水的透明度。
7、温跃层:温度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的水层。
8、水温的正分层:指夏季的上层温度高,下层温度低的分层情况。
9、水温的逆分层:指冬季的上层温度低,下层温度高的分层情况。
10、水温的全同温:指春秋季的上下层温度几乎相同的情况。
二、问答题(答题要点)1、水的硬度如何分类?答:单位水体中所含ca2+、mg2+的总量称为水的总硬度,按照造成硬度的阳离子的不同,硬度又可分为钙硬度和镁硬度。
考虑阴离子组成,硬度可分为碳酸盐硬度(其中钙、镁的碳酸氢盐标定的硬度又称暂时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又称永久硬度)。
2、硬度的常用单位有哪三种?这些单位之间如何相互换算?3、鱼池水硬度变化与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有何关系?答: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会引起鱼池水硬度变化:光合作用使硬度减小,呼吸作用使硬度增大。
《养殖水环境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养殖水环境化学复习题(课程代码222213 )一・填空题1、天然淡水中含有的主要阳离子有_____________2、某水中的优势阴离子为SOT,优势阳离子为Ca?+,不含CO?-或HeoJ离子,该类型水用符号表示为____ 。
3、按照阿列金分类法,海水一般是______ 型水,淡水一般是______ 型水。
4、海水盐度为_______时,最大密度时的温度等于冰点温度。
5、天然水的盐度增大会使蒸汽压________ ,渗透压___________ 。
6、在陆地水水质调查中,K+与Na+含量的测逹方法是汁算阴离子疑与_______ 总量之差。
7、海水总碱度可简化为ALK=_______________ 。
8、水中氧气的来源主要是水生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中氧气的消耗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O9、贫营养型湖泊,夏季形成温跃层,上层水温高、氧气溶解度_________ ,下层水温低、氧气溶解度_________O10、 ___________________ 淡水中,P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HCO3 M多;pH >10.4时, ___________________ 占优势。
随着海水氯度和温度增大,二氧化碳系统各分量与PH的关系曲线向 _移动。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的溶氧升高,硫化氢的毒性 ________ : PH升高,硫化氢的毒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水中加入ImOI/L的碳酸钠后,水体的碳酸总:⅛增大 __________________ m ol∕L,碱度增大__________ ιnol∕Lo13、若米氏常数KM平均为1 UmOI/L ,则有效磷浓度应不低于 ________ UmOl/L的范用。
14、一般情况下,若天然水或养殖用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为_________ V左右时,可认为该水体处于良好的氧化状态。
养殖水环境化学复习资料
养殖水环境化学复习资料养殖水环境化学复习资料养殖13级第一章天然水的主要理化性质1、名词解释(1)海水常量成分恒定性原理:海水的总含盐量或盐度就是可变的,但常量成分浓度之间的比值几乎保持恒定。
“海水常量成分恒定性原理”又称为“主要成分恒比关系原理”、“海水组成的恒定性原理”、“Marcet原理”与“Dittmar定律”。
(2)离子总量:离子总量就是指天然水中各种离子的含量之与。
单位: mg/L 、mmol/L或g/kg、mmol/kg。
(3)矿化度:用蒸干称重法得到的无机矿物成分的总量,标准温度:105~110℃,反映淡水水体含盐量的多少。
(4)天然水的依数性:指稀溶液蒸气压下降(Δp),沸点上升(Δt b),冰点下降(Δt f)值都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b)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5)电导率:为在相距1m(或1cm),面积为1m2(或1cm2)的两平行电极之间充满电解质溶液时两电极间具有的电导。
测定的标准温度为25℃。
(6)补偿深度:有机物的分解速率等于合成速率的水层深度称为补偿深度。
(7)离子强度:就是指电解质溶液中参与电化学反应的离子的有效浓度。
离子活度(a)与浓度(c)之间存在定量的关系,其表达式为:a=γc·c。
(8)离子活度:衡量溶液中存在离子所产生的电场强度的量度。
溶液中离子的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多,粒子与它的离子氛之间的作用越强,离子强度越大。
(9) 水体自净:在自然条件下,一方面由于生物代谢废物等异物的侵入、积累导致水体经常遭受污染;另一方面,水体的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又可将这些有害异物分解转化,降低以至消除其毒性,使受到污染的水体恢复正常机能,这一过程称为水体的“自净作用”。
2、天然水中的常量元素。
海水与淡水中都有的常量元素:阳离子:K+、Na+、Ca2+、Mg2+ 阴离子:HCO-、SO42-、Cl-淡水中有CO32-,海水中有H4BO4-、Br、Sr。
《养殖水环境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养殖水环境化学复习题(课程代码222213 )一・填空题1、天然淡水中含有的主要阳离子有_____________2、某水中的优势阴离子为SOT,优势阳离子为Ca?+,不含CO?-或HeoJ离子,该类型水用符号表示为____ 。
3、按照阿列金分类法,海水一般是______ 型水,淡水一般是______ 型水。
4、海水盐度为_______时,最大密度时的温度等于冰点温度。
5、天然水的盐度增大会使蒸汽压________ ,渗透压___________ 。
6、在陆地水水质调查中,K+与Na+含量的测逹方法是汁算阴离子疑与_______ 总量之差。
7、海水总碱度可简化为ALK=_______________ 。
8、水中氧气的来源主要是水生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中氧气的消耗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O9、贫营养型湖泊,夏季形成温跃层,上层水温高、氧气溶解度_________ ,下层水温低、氧气溶解度_________O10、 ___________________ 淡水中,P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HCO3 M多;pH >10.4时, ___________________ 占优势。
随着海水氯度和温度增大,二氧化碳系统各分量与PH的关系曲线向 _移动。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的溶氧升高,硫化氢的毒性 ________ : PH升高,硫化氢的毒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水中加入ImOI/L的碳酸钠后,水体的碳酸总:⅛增大 __________________ m ol∕L,碱度增大__________ ιnol∕Lo13、若米氏常数KM平均为1 UmOI/L ,则有效磷浓度应不低于 ________ UmOl/L的范用。
14、一般情况下,若天然水或养殖用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为_________ V左右时,可认为该水体处于良好的氧化状态。
养殖水环境化学 -回复
养殖水环境化学 -回复
养殖水环境化学是关于养殖水环境中化学成分以及其相互作用和变化的研究。
在养殖水体中,化学物质的存在和变化会直接影响养殖生物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养殖水环境化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1. 水质成分:包括水中的无机盐、溶解氧、氨氮、硫化物、硝酸盐和磷酸盐等化学物质的含量和浓度。
这些物质的变化可能会对养殖生物的生长、免疫力和生殖力产生影响。
2. 水体酸碱度:水体的酸碱度会影响水中溶解氧量、鱼类的呼吸和养殖水生物的适应能力。
酸性或碱性过高的水体会导致养殖生物的生长受限甚至死亡。
3. 水体有机物:包括有机废物和残留的兽药等有机化合物。
有机废物的积累会增加水体的污染风险,而兽药残留可能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4. 水体污染物:包括重金属、农药、抗生素和工业废水排放物等。
这些污染物的积累和浓度超标可能会对养殖生物造成伤害,甚至引发生态系统的紊乱。
养殖水环境化学研究的目标是通过控制和调节养殖水质环境中的化学参数,提高养殖生物的健康和养殖效益,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环境化学复习要点水环境化学复习要点:名词解释:3×4=12分填空:1×10=10分判断1×20(或24)简答:30分(6道);或26分(5道)计算:8分论述:20分(2道)一、名词1 水质:指水及其中所存在的各类物质所共同表现出来的综合性特征。
2 水体自净:污染物进入天然水体后,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污染物总量减少或浓度下降,受污水体部分或者全部恢复原状的现象。
3 水体污染: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中将过量的污染物质引入了水体而超过其自净能力导致水质恶化进而影响水体用途的现象。
4水生态系统:各种局部的环境条件以及由其提供的环境因素,同存在于其中的多种水生生物群落组成的严密的统一体。
5 盐度:1kg海水中的Br-和I-含量全部被等当量的Cl-置换,且所有的碳酸盐都转化为氧化物,所有的有机物均已被氧化之后的全部固体物质的总重。
6 酸度:指水体中所含有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亦即能释放处质子H+或经过水解能产生H+的物质总量。
7 碱度:指水中所含有的能与强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全部物质,即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总量。
8 饱和量:在一定的溶解条件下气体达到溶解平衡以后,1L水中所含该气体的量。
9 饱和度:溶解氧的实际含量(C)与其具有相同温度和盐度条件下的饱和量(CS)之比。
10 絮凝作用:由于某些作用,使胶粒的动电位降到临界值以下(25-30MV)时,胶粒间的电斥力太弱,无法阻止相互的碰撞,导致胶粒相互聚集沉淀的过程。
11 水化学:专门研究各类天然水体化学组成、分析方法以及水体中各类物质的来源、存在形式、迁移转化过程和分布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是环境化学的分支学科。
12 矿化度:是指以一定量过滤水样在105-112℃蒸干称重测定其可溶性固体物质的量,包括水中溶解的非挥发性的有机物。
13 补偿深度:是指生物有机体的分解速率等于合成速率的水层深度,即补偿点。
二、简答1. 水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结构:水生态系统=水体+生命有机体+非生命物质特点:1、水生生物与水环境互为因果、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水生生物既是水环境产物也是水环境制造者;2、能量流动把整个生态系统组织起来,构成生命循环; 3、水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环境是决定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生物量及其演变过程的主要因子。
3. 水的异常特性及其与结构的关系水的异常特性:1、具有相对较高的溶点和沸点;2、温度-体积效应:在0-3.98℃这段温度内,随着温度升高,水的体积反而缩小,在3.98℃体积最小,超过或低于此温度时体积都会膨胀;3、热容量最大:在所有液体和固体物质中,水具有最大的比热,熔解热大(冰水混合物保持零度),蒸发热大;4、溶解和反应能力强;5、具有很大表面张力(毛细现象、吸附作用、浮游生物等)6、随着压力增大,一般的物体凝固点上升,而水反而下降。
4. 水的异常特性与结构关系:1、物态变化过程是氢键的作用;(克服氢键)2、水的温度-体积效应:一方面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另一方面温度升高,分子间氢键被破坏,分子间距离减小,体积缩小,密度增大、0-3.98摄氏度以后者为主,3.98℃以上以前者为主;3、溶解度大,介电常数很大,化学反应活泼,使溶质电离的能力很强。
水分子极性强,易与其他物质形成氢键,形成水合作用;4、表面张力大:因为水分子具有较大的内聚力。
5. 控制水体主要离子成分的因素1、岩石的化学风化促进岩石中元素的释放,从岩石中释放出来的元素易溶解部分大多进入天然水体,这对于通过全球水分循环落到陆地的大气降水在转变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过程中获得离子成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水体内部的化学物理过程:a.离子间的相互作用b.天然水与沉积物和土壤的阳离子交换作用c.天然水的蒸发浓缩作用;3、水生生物的生命活动,如:光合作用导致碳酸钙、碳酸镁和硫酸钙的沉淀,水生植物对钾离子、钙离子的选择吸收,必将使钠、钾、氯离子在水中的相对积累,另外,陆地水所处地区的气候条件、水文特征、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
4、溶解作用。
6. 碱度的生态学意义1、维持天然水体相对稳定的PH条件;2、防治水体缺氧和病害的发生,促进有机悬浮物及胶体当然絮沉淀;3、适宜的碱度能中和底质中多余的有机酸促进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机物的分解,增强水体肥力;4、水中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可与多种重金属离子生成络合物或离子对,从而减低其毒性;7. 渗透压变化对鱼类的影响及其调节方式影响:把淡水鱼放进高渗环境中,机体将失去水分,破坏血液酸碱平衡,血红蛋白结合氧气的能力下降甚至丧失.血清中蛋白质类脂物质减少,血球沉降速度增大,鳃表皮被破坏,最终导致死亡。
调节方式:淡水鱼:排泄低渗尿液,从饵料及周围环境中吸收盐分;海水鱼:排出高渗尿液,通过泌尿器官,排出盐分。
8. 酸度的影响因子及其生态学意义影响因子:①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二氧化碳缓冲系统②钙离子-碳酸钙(S)缓冲系统③离子交换缓冲系统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等生态学意义:直接影响:对鱼类:a.PH过高直接腐蚀鳃组织,造成呼吸障碍而窒息;b.通过氢离子渗透与呼吸作用,使鱼体血液ph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破坏其输氧能力。
对水生生物:a.影响水生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b.PH过低,抑制硝酸盐,还原酶活性,导致植物缺氧c.直接影响水生生物的存活d.PH过高影响植物对C、Fe的吸收间接影响:PH的改变,影响某些物质的存在形式,进而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命活动。
9. 水体氮的增补和消耗途径消耗途径①生物吸收利用。
②脱氮作用(反硝化作用)离开水体变成氮气。
③离开真光层(随水流失、随生物残骸有机碎屑沉于底泥、NH4+被吸附)。
氮的增补①生物固氮(固氮藻类和固氮细菌固氮)。
②水生生物的代谢废物。
③含氮有机物的矿化分解。
④水源补给而增加。
10. 促进絮凝作用的方法①加适量的电解质,尤其是高价离子的电解质溶液。
②加电性相反的溶液。
③加助凝剂(无机、粘土、活性硅胶、有机如藻酸钠和羟甲基纤维素等)。
④改变PH,加热,剧烈搅拌。
11. 贫营养水体与富营养水体的特点贫营养水体:营养元素含量低,浮游植物及有机质少,耗氧量极低,溶氧饱和度高、透明度高,沿岸植物不发达,沿岸带与深水区界线不明显,水体PH和DO 变幅小,主要分布于高原、山区或气候潮湿及贫瘠的地区。
富营养水体:营养盐含量丰富,浮游植物及有机质高,夏季浮游植物极盛,水色多为深绿色,中下层往往缺氧,PH和DO变幅较大、复杂,沉积物中有机质也很丰富,多分布于平原或城郊土壤肥沃带。
12.三类水体自净的机制物理净化:稀释、扩散、混合、沉淀、挥发等化学作用: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分解化合、吸附和凝聚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或存在形态发生变化生物净化:通过水生生物的生命活动,使污染物存在形态发生变化,使污染物总量或浓度降低,如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的氧化分解、对毒物的转化等。
13. 天然水的耗氧途径1、物理作用:a.水中DO处于过饱和状态,氧气从水体溢出;b.过饱和程度越大,曝气越充分,扩散越快;c.仅限于水-气界面。
2、化学作用:a.水体内部氧化还原性物质经化学反应或生成代谢时好氧;b.有机质的分解作用过程;c.底质耗氧。
3、生物耗氧作用:a.鱼虾贝类藻类呼吸作用;b.生物密度越大,呼吸耗氧越多;c.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呼吸耗氧越快;d.其他生理生态因子,如个体大小,营养条件、PH、O2、C02及毒物含量对生物耗氧都有影响等。
14. 水中溶氧条件对养殖水体的生产有哪些影响(1)对水质的影响:A.决定水质及底质的氧化还原条件。
Do高,水质、底质呈氧化态,氧化还原电位高,变价元素多以高价态存在。
Do低,则相反。
B.决定好气嫌氧性微生物的分布与活动。
Do高,生物有足够的氧气作为电子受体,进行有氧呼吸,好气性微生物大量繁殖,有机物迅速而彻底地被氧化分解。
Do低,只有嫌气性或兼性嫌气性微生物能正常存活。
微生物以无机物(硝酸根,硫酸根,碳酸根)或有机物代替氧气作为电子受体,进行无氧呼吸。
有机物分解速度慢,能量效率低,产物为还原态硫化物,对生物有毒害作用。
(2)Do不足对鱼类的影响:A.水中溶氧含量偏低,对鱼类会引起慢性危害,如出现“浮头”现象。
B.溶氧量低还会影响鱼虾的摄饵量及饲料系数。
如果养殖鱼虾长期生活在溶氧不足的水中,摄饵量就会降低,生长速度也会减慢,饲料系数增加。
C.增加养殖鱼虾的发病率。
长期生活在溶氧不足的水中,体质将下降,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故发病率升高,寄生虫病也易蔓延。
此外还会导致胚胎发育异常;使毒物的毒性增强。
溶氧过饱和度太高会引起气泡病。
论述题1养殖水体在夏天一天之中溶氧的变化规律,原因,如何避免Do过低溶氧变化规律及原因:日出前,溶氧量最低主要在a底层水b长期保持分层状态的底层水及上风沿岸底层水水质过肥,放养过密,投饵施肥过多,水体淤泥过厚,在夏季强风暴雨后的水体,之后溶解量逐渐上升,到白天的下午3点至5点,出现Do最高值,在表层水中。
之后溶解量又下降。
表层水溶氧的日变化,主要是由于光合作用是水中氧气的主要来源,而光合作用受光照的日周期性的影响,白天有光合作用,晚上光合作用停止,日出后光合作用速率增加,产氧能力超过耗氧速率,溶氧回升,到下午某个时刻达到最大值,以后逐渐降低。
由此造成了表层水溶氧白天逐渐升高,晚上逐渐降低。
此外,中下层水体也有类似的昼夜变化,但变化幅度小些,变化的趋势也有所不同,这是由于中层和底层光照较弱,产氧就少,风力的混合作用可将上层的溶氧送至中下层,影响溶氧变化。
避免溶氧过低的方法:1 降低水体耗氧率:A挖除过多底泥;B合理投饵施肥;C 用明矾,黄泥等絮凝沉淀。
2改良水质,减少或消除有碍呼吸的物质(CO2,NH3,浊液等)3加强增氧作用;A改良水质条件,增加营养元素,促进浮游植物合理密植,促进增氧效率。
B人工增氧;机械增氧;化学增氧(氧化钙,高猛酸钾,双氧水)。
2 水生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哪些相互作用环境对水生生物的作用:(1)提供氧气,保证水生生物呼吸的需要(2)供给养分,增殖天然饵料,满足水生生物物质和能力的需要(3)容纳水生生物的代谢废物及残骸,使其分解转化,防止积累为害 (4)既能传播病害毒物,造成疾病死亡,又能溶解药物,达到治病效果(5)溶解。
传播“化学通讯物质”,用来传递信息,指挥行动,对于鱼类索饵,繁殖,区别同伴,发现危险,逃避敌害都有主要影响。
水生生物对环境的作用:(1)水中的绿色植物及具有光合能力的藻类或微生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增加水环境中溶解氧。
(2)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水体中的氧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3)水中藻类大量繁殖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使水体发臭甚至产生有毒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