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究摘要:如今创新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

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创新教育创新能力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对各方面的知识接触较多,对什么事物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

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

笔者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以下几点看法:一.改变教学观念,诱发创新意识我国的传统教育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对学生单向讲授知识,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其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能很好地理解、消化和应用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应用型人材。

这无疑对学生的发展有一定的好处,让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为今后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只能停留在前人基础上而无所进步。

现行的教育体制则认为,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只能发挥主导作用,而不能完全代替学生的思维。

1.改变教学观念。

教师在备课时不光要考虑怎样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怎样学、怎样用,也就是说要把学生语言行为的实践环节作为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之一,并加以落实。

把以往课前备课时习惯考虑的“这篇课文(或这节课)应该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换成“这篇课文(这节课)先练什么、后练什么”;把课后常想的“这节课我讲得怎样”换成“这节课学生学得如何”,这样,教师思考的角度变了,学生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也变了,久而久之,教师的着眼点也就自然而然地变了。

2.优化课堂结构。

课堂上教师要留尽可能多的时间给学生读书、思考、讨论、练习。

叶圣陶曾谈到:“讲说和指导之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工夫,督促受教的人多多练习,硬是要按照规格练习。

练习所得技能技巧不是别人能代劳的,非自己练不可。

”叶先生的这段话对指导我们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高中语文教学创新

高中语文教学创新

浅论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摘要】教师在作业和例题制定方面不要将教科书当作唯一的选择范围,作业和例题的选择应该有所变化,计分方式具有弹性,多设置一些开放性的试题,鼓励学生多思考,从不同角度去寻求恰当的答案,增强他们创新思维的能力。

创新性作业不应拘泥于传统作业的形式,可以具备挑战性、适应性、多样性、启发性等特点。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我国的教育事业一直受到国家和民众的关注,国家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当然,教育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尝试改革与创新。

创新教育作为用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的支柱。

作为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前提条件和基础,学校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可以对其进行培养。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可以应用多种样式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以适应时代对学生的要求,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预期目标。

一、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单一的教与学的关系,这样的理念容易导致老师填鸭式的教,学生一律被动的学习。

作为执教老师,首先要确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及创新教育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选择,引导学生确立良好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用创造性思维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体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教师要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积极开发学生潜能,尊重学生人格的发展。

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用富有幽默感的语言行动及可亲可近的态度赢得学生的信任,让他们在学习中更好的汲取知识,在自由和谐的氛围中展开想象,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表现自我个性,让他们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

这样,学生的表现欲望才能得以满足,其个性潜能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比如在上《孔雀东南飞》这篇文章的时候,因为文章本身非常具有故事性,人物个性也很鲜明,所以上课时就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表演。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摘要:创新不仅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还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也变得更高。

因此,需要我们对原有的语文教学方法中的不足进行改进,并在此基础上对高中语文教学进行创新尝试,来实现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从而适应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

关键词:高中语文创新教学实践教师要具有前瞻性的理论素养,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条件。

教师创新教育理论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

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突出学生主体性,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主观环境。

教师在拥有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后,就应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使学生自己主观上就想创新,也敢于创新,从而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其一:具有前瞻性的理论素养。

首先要有全面、系统的理论素养。

如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等基本理论,文章学、阅读学等专业理论。

这些不仅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提供“肥沃的土壤”,而且还可以为我们打开“崭新的视野”。

其次,要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特别是现代高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教育媒体的巨大变化,教育改革引入了新的工具,可以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感知器官,如投影教学、广播录音教学、多媒体教学,教师就应该善于从理论中获取新知,补充能量,并且通过内部消化,运用到创新教育的实践中去。

最后,还应不断摸索合乎校情、学情、教情的理论,这样才能做到因校择教、因材施教、因人用教。

其二:具有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的讲话中也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的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

”这一重要论述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指明了今后的任务和方向。

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途径

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途径

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途径摘要:本文从笔者的教学实践出发,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这一问题进行探索,并得出三条实施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创新教育;质疑问难;创新思维新的时代要求人们具有创新意识,要求学校教育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摆在突出地位。

语文是基础学科,更应该大力实施创新教育。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巧妙灵活地设计课堂问题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有些教师仍是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从头讲到尾;还有些教师则根据自己的“经验”,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浅显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当学生的回答稍稍发生偏差时,教师就立即给学生以间接或直接的暗示。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按老师的提问去学习,自主地思考问题的范围和空间非常小,就更不用说创新了。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就要改变这种教师居高临下主宰课堂的局面,实现由教师单向提问向师生共同研究问题、探求新知的方向转变。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提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也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在笔者讲授《为了忘却的记念》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每位学生提出三个以上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和学生一起对所提的问题进行筛选,删除简单的、没有多大价值的问题,与此同时问题也比较容易解决,而且讨论时还可以发现新的问题,形成新的认识。

二、让学生尝试做老师所谓让学生做老师,就是改掉平时教学中老师一统天下的局面,让学生参与到“教”中来。

这样充分信任学生,激发学生不断获取新知的做法对改变当前呆板的语文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我的具体做法是:把内容或特点相似的课文放在一起,先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其中的某一篇,教师主要在学法上进行指导,尽可能帮助学生归纳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来,然后把其他类似的课文交给学生自学。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之外,还要积极地开展各项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由地、富有个性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

论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摘要:作为一名新世纪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本文就此谈谈相关体会。

关键词:创新教育质疑教学手段创新能力是人们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教育是知识传播、应用、创新的主阵地,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

作为一名新世纪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本文就此谈谈相关体会。

一、那就要改变教学观念,实施创新教育变教师”一言堂”为学生”群言堂”,激发学生创新。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面对学生我不禁有些后怕,他们已经习惯教师代劳一切,尤其是理解性的题目,总怕与老师答案不一致而不想说。

久而久之成了教师一人说,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直线下降。

他们总期盼别的同学来发言,然后都举双手赞成,所以答案总是唯一的。

其实教学中很多题目都有不同的答案,看一切事物、事件、分析人物也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提炼、研究。

因此,我们要改变以往教师”一言堂”的做法,让学生各抒己见,从各个不同角度去研读课文。

变学生”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创新。

自主性是主体性的基础,创造性是自主性的最高形式。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让学生能够自己做主,有选择、支配能力,没有自主性就不会有独创性,所以,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而人的主体性是在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的,自主性的培养有赖于学生的自主活动。

教学活动都应贯彻”主体参与”的教学原则,给学生更多实际锻炼的机会。

变学生的”学会回答”为”学会疑问”,促进学生创新。

一直以来教师主宰课堂,课堂上教师会出示许多思考题让学生思考,问题答对了,学生的任务也完成了,这样的学生大多高分低能,谈何创新?因此,一定要变,要把学生的活动变为”思维体操”,强调学生”跳起来摘果子”。

让学生在学会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生成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即:学出疑问。

这样,既让学生学会知识,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扩大了知识面,增强了学习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创新(3篇)

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创新(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

本文从实践创新的角度出发,探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创新举措,以期为我国语文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关系到国家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弘扬。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评价方式僵化等。

为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必须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实践创新,以提升教学效果。

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创新举措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

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将抽象的语文知识具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开展户外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如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古迹等,让学生亲身感受语文文化的底蕴。

2. 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学科融合(1)精选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

在教材选择上,既要体现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又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使教材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

(2)拓展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历史书籍、科普读物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加强学科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将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历史、地理、艺术等,让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提升综合素养。

3. 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主体地位(1)倡导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实施分层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得到提升。

(3)开展个性化辅导,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4. 创新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全面发展(1)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测。 二 在 写作 教 学 中 的 创新 教 育
与学生 的“ 思维 ” 有机 地结合起来 , 发挥学 生的 主观 能 动 性 ,整 个 教 学 过程 让 学 生始 终 处 于一 种 思 维 冲 撞的状态之 中,使学生对新 知识 点产 生强烈 的求 知 欲, 从 而不 由 自主地进行兴趣型 、 进取 型学 习。使学 生在主动 的学习活动中获取新知识 运用的启 发式 方法 有质 疑式 启发 、 情景式启发 、 对 比式启 发 、 实践式启发 、 类 比式 启发等 。 1 . 所谓直观式启发 , 就是凭借教具及 多媒 体 , 不 断地刺激学生 的不 同感官 ,由此促进学生积极 地进 行思考 , 从 而达 到发 现 问题 、 解 决 问 题 的 目的 。 随 着 人 民群众生活水平 的普遍提高 ,现代化建设 步伐的 日益 加快 , 充分运用多媒 体教学 、 远程教学手 段 , 也 是 当前创新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种教育形式。这 一形 式 同样 可 以在 启 发 式 教 学 中得 到 充 分 运 用 。 2 . 所谓事例式启发 , 就是通过具体形 象的事例 , 激发学生联想 和思考 的一种启发方法 。在使用 此种 方法 时 , 教师要根据教材 内容 , 有可以选用事例式方 法教学 的课文 时,就要精心选一件与此相关的典型 的其他事例进行生动形象地说讲 , 进而导入正课 。 此 种方 法 ,同样可 以使学生对课文 中的人和事产生好 感, 引发共鸣 , 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运 用这种启 发方法 , 教师的事例 演说是很关键 的一招 , 必须课前 做好 充分 的准备 , 绝 不能草率行事 。 3 . 所谓 实践式启发 , 就 是通 过不同的活动 , 通过 过程体验来巩固基 础知识 ,进而发展思维 的一种启 发方法。 在语文知识 的讲授 中结合教学 内容 , 教师可 以组织学生进行课 文名篇 朗诵 比赛 、 主题演讲 比赛 、

高中语文教学创新教育模式

高中语文教学创新教育模式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创新教育模式摘要:高中语文的创新具体体现在对文字、语言和情感的表达上,写作能够全面体现对这些的掌握和运用。

现在就从写作入手对高中语文的创新进行一些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创新;模式1审视现阶段写作教育的不足1.1模式固定化,不能表达学生自身现在高中写作课堂上,老师指导学生写作的目的主要是能够在考试中取得比较高的成绩,要求学生按照某些优秀范文进行写作,是写作变的程式化没有新意。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表达自身情感和灵活写作,影响了学习写作的积极性。

写作本身就是就是一种表达情绪、生活的方式。

发挥这种作用能让学生把写作作为一种爱好与习惯1.2存在局限性,写作主题单一现在的写作都是基于一个给定的题目或材料进行写作。

这种方式增加了可操作性,但是却不能让学生在一个自由的空间里进行写作。

不能实现写作中自身特长和风格的发展。

可以尝试自由,或是按照主旨进行练习。

2给高中语文教学写作带来滋养和契机2.1注重教学与生活的结合在写作教学中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感受与文章之中。

注意培养他们去感受生活与周围的人事物,促使自己心灵的成长、成熟。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作者写了一段自己夜里观荷赏月时的所见所感,通过文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散文通便体现着当时的景色的清澈寂静,亦能使读者感觉得到作者那时那刻的情绪。

全篇浑然天成,荷叶上流动的月色,岸边斑驳的树影,景中的游人好是一幅图画。

是作者将自己的感受倾注于文字给我们带来这样的良辰美景。

通过语言表达自身感受的能力并不是一夕可以取得的,是要在这种目标的指引之下,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才会日益精进。

因此在闲暇时将在自己的感受诉诸于笔端,既表达了自己又得到文学上的成就感,是一件蛮惬意的事情。

2.2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写作是综合素质的体现,因此除了学习语文知识外历史地理等文化的课学习是其良好的根基。

要注重教导学生为人处世,树立正确狼嚎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促使学生人格的完善,在人生经历中成熟,才能在写作中体现阳光健康的人性之美,生活之美。

关于高中语文创新教育的探讨

关于高中语文创新教育的探讨

关于高中语文创新教育的探讨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语文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在教师的头脑中逐步确立和巩固。

本文笔者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作了一些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高中语文创新教育我们今日倡导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不断完善自我的最关键素质。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向。

本文笔者探讨了高中语文创新教育。

一、要转变教育观念。

要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必须更新教育者头脑中的一些传统、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教师定位在”传道、授业、解惑”,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楷模,学习技巧的传授者,教育科研的专家。

所以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首要的就是更新教育者头脑中的一些传统、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

1、转变教育观念首先要领会中学素质教育创新理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所以,作为高中语文教师首先应该认真学习马克思、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培养创新人才的理论思想。

2、转变教育观念必然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即提高业务素质。

所以高中语文教师不仅具有高尚的语文素质,更应该具有高深的业务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形成多层次新型的知识结构,具有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进而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促进他们德才素质的全面提高。

3、转变教育观念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教育教学活动中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离开了学,教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因此必须确立起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把自己的角色体验学生的处境和感受,引导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把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的作用。

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论文

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创造史。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的创新教育。

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

就语文学科而言如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造思维,获得创新能力已成为课程改革的宗旨,作为一名从世纪门槛上走进来的青年语文教师,在创新教育的实践中,我谈几点自己的感受。

一、尊重个性化阅读,呵护创新萌芽任何一种认识过程,都同时伴着情感活动。

在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的鉴赏,是一种精神活动,它要求鉴赏者通过自己的解读,深入作者所创造的艺术世界,全面地融入作品,与作家一起脉搏,一起心跳。

在这种感知过程中,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经欣赏者的视觉与听觉直入心灵,唤起无法言说的情感冲动,“不但获取语文内涵的信息,而且直接影响人的情感,影响人的个性和品格的形成”。

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知识结构、理解能力、生活体验及思维角度的不同,使他们形成了适合自身情况的阅读风格,并逐渐养成富有个性的自觉的阅读行为习惯。

对于同一篇文章,同一段语言他们有着不同的感悟和理解。

学生们对杜牧《山行》中“白云深处有人家”好,还是“白云生处有人家”妙有不同理解:有的认为“生”更高远更有动感,而有的却认为“深”能与“寒”照应更能体现季节特征。

学生们对《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的主题的不同认识。

《愚公移山》一课,学生们对愚公精神肯定的同时,对愚公的作法却有不同的认识,对搬家和移山也有不同的看法等等。

几乎每篇作品学生们的感受不尽相同。

情感的个性化,使每个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体验。

阅读的个性化在于学生们具有独立的思维方法,这是创新的萌芽。

如何对待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高中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摘要】学校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造就一批“知识性”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千百万具有创造精神的新型人才。

因此,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也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创造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如何根据高中语文学科的特点,充分发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训练功能,加强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这是一个需要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创新教育;高中语文随着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学科在教育模式上都实现了深化改革和完善。

在改革的过程中所运用最多的就是创新教育,这点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高中语文中的创新教育实际上就是要求在对语言文字、阅读写作各项教育内容中都要体现出创意的和个性上的表达。

一、目前我国高中写作教学在创新上所存在的问题(1)在教学中重文体、轻风格。

目前在很多高中的语文教学中,依旧将应试教育作为教育的主攻方向,表现在高中语文的写作教学上,就是很多老师非常注重写作文体,在写作文体的选择上更多是为了迎合高中大大小小的考试。

虽然在语文的写作教学过程中也提出了创新的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所谓的创新也只是找出更符合考试要求、可以拿高分的写作文体,而忽视了写作本身的创新性。

(2)课堂教学重结果、轻过程。

目前在很多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都存在当堂作文这种教育模式,其实质应该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可是在实践中却变成了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

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实际上就是在训练考试中的作文能力,而不是真正的写作。

同时老师往往仅仅是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话题,然后就是规定一定的时间进行写作。

这种教学方式过于重视结果,即看大家在一定的时间内到底可以完成多少,或者说在一个学期可以完成多少。

但是这并不能保证写作的质量,也无法实现写作教育上的创新。

二、新时期下高中作文写作教育的创新要求(1)写作内容要求自由表达。

教育改革中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可以充分理解和认识到社会认同和自由表达之间的关系,确保学生在写作方面不会一味地照搬照抄老师的观念和写作要求,而在语文写作过程中真正表达出自身的真实感受,在文章中体现出真性情、真体验和真感受,这才是写作的真实目的所在。

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论文

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论文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语文教学是一门基础性和工具性很强的学科教学。

只有对传统的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有所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营造宽松空间,激发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只有在宽松的思维空间中才能孕育、诞生,否则学生就没有自主性,也就不可能有创新行为。

只有设法营造宽松的氛围,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才能得意迸发。

在教学中,为了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氛围,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教师注重把课本知识的传授转变成互动式的探究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质疑勤思,多探讨,多发现。

对学生回答的问题,只要有道理,就要给予充分肯定,即使回答的问题闹出笑话,也要对学生勇于回答问题的精神和勇气给以鼓励和表扬,不要在学生发言时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通过一题多问、一问多答,让学生自己解决各种疑难,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采取多种教法,训练创新思维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思维个性,在思维发展中存在一定的差距。

对于这种思维的个性和差异的特征,教师应尽可能地挖掘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合适自己特点的方法。

在教学《游漓江》一课时利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喜欢画画的,可用彩笔画出漓江的美丽景色;喜欢朗读的,可尽情的朗读;喜欢写作的,可将文中优美生动的词句收集在摘抄本上;想让更多人了解漓江的,可当导游介绍漓江。

这样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既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特征,又加强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另外,教师要根据教材自身的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思路,寻找最佳切入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用教师的创新之火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让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得到充分激发。

三、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是创新教育的关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应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贯穿于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点中。

这就要求教师课前有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有精当的问题启发学生,有诸多的观察机会赋予学生。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创新人才。

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教学中通过适当的教育和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多措并举,在课堂内外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用多种思维解决问题,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21世纪培养更多的人才。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实践:1.提供机会,营造创新氛围,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关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师生间形成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使学生身心愉悦,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心理。

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有创造价值的问题,尽管是极其微小的,我们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学生发挥出来的创造力,我们要由衷地感到喜悦和自豪,并加以高度的赞扬。

即使学生的创造不成功,我们也要充分肯定其创造精神,重视他们的创造过程,给予他们热情的帮助。

同时还应多注意对基础差的学生提供回答问题的机会,注意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进行肯定和激励。

老师和蔼的语气、亲切的笑容、鼓励的话语,甚至一个微笑、一个手势都会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关爱、尊重、理解和期待,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对语文兴趣倍增。

只有教师善于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和机会,不断创设这种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学生的思维才会不受束缚,他们才会自主学习,才可能去探索、去创造,他们的思想就会闪烁着创造思维的火花。

2.发掘潜能,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任何一个大脑发育正常的人都蕴藏着创新潜能。

创新教育使命就是开发人的创新潜能,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发展人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的新与活。

就是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时,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自己内心的感受,不盲从他人观点,不迷信权威,不人云亦云;在表达自己意见和思考问题时,有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真情实感。

高中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之我见

高中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之我见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之我见摘要:学校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造就一批“知识性”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千百万具有创造精神的新型人才。

因此,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也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创造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如何根据高中语文学科的特点,充分发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训练功能,加强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这是一个需要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创新能力创造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创造出新的能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大有可为,它也将成为所有教育活动的一种基本指向。

新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开拓学生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创新是已见端倪的知识经济的灵魂。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国家发展的远景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尤为重要。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需要,而且是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的需要。

因此,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尤为重要。

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对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

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1.创新民主氛围,让学生敢于创新。

(1)课前让学生产生亲近感。

带着笑容精神饱满地进课堂。

甜美的微笑能给人以快乐,饱满的情绪能给人以愉悦。

教师课前的微笑、饱满的情绪能消除学生精神上的紧张,能驱散学生学习上的疲劳,让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和教师交流的愿望。

有了这种感觉和愿望,学生的思维便会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从而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去。

带着精彩的导课进课堂。

课堂中学生思维活不活跃,是否积极参与教与学,与教师走进课堂的开始几分钟的导课有直接关系。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语则处于这门艺术的聚焦之处。

每一节课开场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上好这堂课,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创新能力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设轻松愉快、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气氛,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变“教”为“导”,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创设新情景,导入新视角,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创新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

勇于质疑,善于求异是创新教育的最高境界。

教师不断创新,是激发学生创新的动力。

变教为导创设情景语文教学创新能力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快,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转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新性。

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该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地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习语言又学习文化和科技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不仅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学法,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一、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使学生感到安全的、宽容的和有利于其自主发展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减少焦虑,不怕出现语言错误,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中才能迸发出想象与创新的火花。

我在教学中常给每一个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机会,还特别创造条件,给后进生发表意见的机会。

即使他们在回答问题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我都不泼冷水、不批评、不挖苦,用温暖的话语对他们说:“你回答问题的勇气是应该表扬的,你能用自己的见解来回答是种难得可贵的行为,只是你的想法还不成熟、不全面,只要你肯努力,下一次回答问题,你一定会成功。

”同时,我还教育其他同学,不管是谁回答问题错了,都不能讥笑和讽刺人家,要给别人改正错误的机会,还要用心倾听别人的回答,对在哪、错在哪?有什么地方值得自己学习或借鉴,引导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关心,这样,学生就会身心愉快,思想解放,轻装上阵,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创造。

二、变“教”为“导”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

高中语文创新教育几点论文

高中语文创新教育几点论文

高中语文创新教育的几点探索摘要: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探索: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科学地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探索求异;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关键词:创新教育;教学氛围;课堂讨论;发散性思维训练;课外活动;多媒体创新能力从哪里来?要靠教育,尤其是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其意义就显得尤为深远。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对这个问题,做了几点探索。

一、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1939年勒温的研究表明,民主型的领导方式,会使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活跃,表现出较高的独立性,学习效率高。

高考状元们认为“自己老师的最大优点是和学生做朋友,以宽松的方式管理学生”。

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讲求民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给每一位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时间和空间。

语文课上要坚决反对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尽可能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分阶段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以期达到共同提高。

当学生一时回答问题出错时,教师也不应立即予以否定。

可先让回答错误的学生坐下,请别的学生来回答或请大家来讨论。

通过正误比较,孰是孰非,不言自明。

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得到了保护。

只有这样,学生的身心才会得到解放,思维才会变得十分活跃,也才有可能产生创新意识,具有创新能力。

否则,独断专行,家长制的作风,只会造成课堂气氛的沉闷、压抑,只会使学生不断产生较高水平的挫折,最终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科学地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探索求异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必须鼓励学生勤思考,多提问。

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刺激的内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立足 教 材 。 大胆 创 新
语文 教材 是语文教学 的基础 , 语文教学 的任何创新 都要符 合 能只看卷面分数 , 而是从各个方面进行发展性评价 。此外 , 各种形 课程标准 的需求 , 语 文教 师教学方式 的创新 , 既要 以教材为基础 , 式的语文活动是锻炼学生创新 思维的重要手段 , 也是提高学 生语
教师在教学 时要 敢于突破传统 的教学模式 。如 , 每 堂课都拿
出几分钟让学生去演讲 , 还可增加学生 的阅读量和写作量 , 贮 备丰
富 的作 文基础 , 还课 堂学 生记录 自己的成长印记 , 用真实 、 真情增
强学生对生活 、 对人生的感悟 , 学 生只有在 丰富的感悟之后才 能更
韵味盎然 的课文根据创新思维特征进 行分类 ,以培养学生的仓 造
帮助。 关键 词 : 高 中语文 ; 创 新教育 ; 创 新: 逢径
随着人们认 知的不断进步 智力水平 的提高 , 传统 的教学 方 生的创新 思维 , 鼓励学生大胆的“ 借题 发挥 ” , 还 可组织创新 型的课 式即“ 传道 、 授业、 解 惑” 已难 以适应教学环境 的需 求 , 而我 国现阶 内外教学活动。语文学科社会性 、 艺术性和实践性很强 , 教师要 充
灵感 。 3 . 注意 总结教材 语文 教师可 将语 文教材 中的人物形 象与事 件进行 总结 和归
好地表达 自己的思想 , 提高 自己的语文素养 , 而这并不是教师通过
简单的教学就 能够达到 的目的。不少教 O i  ̄ x  ̄ 放 手让学生成 为学 习 的主人感 到不放心 , 不敢让学生去敢作敢 为 , 而这 出 自好意的“ 不
新视 角
三 戈谈 高 中语 天 款 学 中 的创 新 教 育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论文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论文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摘要: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

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

语文教学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

因此,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同时语文教学也离不开创新教育,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一、在改进教学方法中渗透创新教育。

传统的语文教学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器,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师一篇文章,常常是五大块: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

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毫无关系,因此,谈不上什么创新教育了。

所以,教法必须改进,要做到:〈一〉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四〉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上改进教学方法,要大胆走出课文、走出课本,让潜在的创新意识大展宏图。

二、在改进教学手段中融入创新教育。

伴随着教改的轰轰雷声;教学设备拥有了投影仪、配了录音机,这一改革为课堂增色不少,但一成不变总会让人失去新鲜感,因为投影片总是永恒不变的几种颜色,时间久了,也就索然无味了。

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冲浪,电脑真实地走进我们的生活,它几乎可以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于是单调的课堂一下子变的有趣了,学生们走进了多媒体教室,尝到了课件教学的甜头,它容量大、效率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

五彩的画面,神秘的背景、亮丽的色彩,奇妙的曲线、图形,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出奇不意的拓展延伸,都激起学生极浓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创新以达到提高课堂质量,加入创新分子的目的,让学生爱创、乐创、变成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

高中语文教学中创新教法试谈

高中语文教学中创新教法试谈

是多媒体教学 ,各种教学模式的完善 、 、 变格 创新等等 ,其实 ,这 恰恰陷人 了形式主义的泥淖 ,即使 教得很辛苦 ,也不能收 到很
好的效果 。 创新 的核心应是思维的创新 ,理念的创新 。
、 在语文教学的创新 中 ,还要抓好 朗读的训 练 ,通过“ ” 读 ,
把学生带人 到课 文的情境之 中 ,提高他们 的感 悟力 ,进而加深 对课文的理解 和把握 。 中语文教材 中有很多课文是可以借助 高
尽 的财富 。 每到生入学时 ,我都要从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人
手 ,利用学生刚读高 中时处在一个新的环境下所产生的好奇心 理发表一次“ 煽情 ” 的演讲 , 过漫游 高中阶段所涉及的古今中 通 外名著名篇 ,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 的兴趣 ,再通过 现实生活 中 语言表达 的重要性 的事例 ,让学生懂得 学好语文的必要性 。 、 明学生所要达到的教学 目 指 标和所学内容 ,让它们做到 心中有数 ,是创新教法的依据 。 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知 教 道学什么 ,怎么学 ,学到什么程度 ,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有 意识 地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 目标的设置很重要 , 有远期 目 高 中 应 标 三年语 文水平所应达 到的程度 、 中期 目标 学期 目标 、 近期 目
信息 的能力 ,包括语言的创造性感悟能力和运用语言 的创新能
力 ,这是语文创新 教育 的 目 标之一 。 就教师而言 ,要达此 目 , 标 首先 自己的思维必须是创新的思维 ,自己的教学理念必须是创 新的理念 。 笔者认为 ,以往对“ 创新教法 ” 的探讨 ,都是具体到某
能传达出各种情感 。 例如 , 大利歌星罗西 , 一次 出席有外宾 意 有 参加的宴会 ,客人请他 即席表演一段悲剧 ,只见 他用意大 利语
只有学会在脸色 、 姿态和声音 的运用上能做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发现和探索能力的教育。

它提倡主动探索,自我创新。

要通过课堂实施创新教育,需要我们为学生创造两个条件:参与和预见。

一、创新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高中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增强思辨能力、开发想象力。

比如学习苏教版《离骚》一文时,为了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课上不是以教师讲解为主,而让学生配合古典音乐来大声诵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描述出屈原所要表达的内容,学生对屈原的内心展开了大胆的猜测,对“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的不幸境遇有了深刻的理解。

比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在我的鼓励下,学生对烛之武单凭一己之力就能劝退秦兵的可能性提出了质疑,经过激烈的讨论后,最终学生得出了结论:各国都看重自己的利益,千方百计不使别国的力量增加。

烛之武抓住了要害,而且表明了要和秦国和好,使秦国有了利益而且又使晋国力量不增加,所以秦国就退了。

秦兵退,晋不得不退。

通过这样的质疑和思辨,加深了学生对战国时期历史环境和人物心理的理解。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途径
1.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提出问题是创新思维的起点,教师要挖掘教学中的所有渠道,语文课上所学的基础知识、阅读的课文都可以成为设置疑问的素材,
用问题刺激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自己提出新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方法,设法让学生摆脱旧的思维模式和课本上的固有说法,引导他们朝着不同的思路来发掘问题。

只有突破常规,才能找到同一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从寻根问底中锻炼思维,获得新知识。

对于学生的质疑、学生提出的新观点,教师要持开放和鼓励的态度,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

即使是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提出的不全面、不成熟的见解,教师也要予以鼓励,注意保护学生勇于创新的热情,逐渐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大胆猜想,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2. 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活动所必须具有的一种重要品质,批判本身就是一种观念上的创新。

高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对于作品的思想观点持有批判的态度,才能由表及里地去剖析人物性格和作者的思想,做到去粗取精、凝练升华。

比如在学习《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一文时,此文本身就是在讨论问题,充满了质疑和思辨。

预习课文前我向学生交代了文章的背景:20世纪50年代,成为新中国首都的北京开始规划城市建设方案,当时的意见主要分为两派:一是以苏联专家为代表,提出以旧城为基础进行扩建,以天安门为中心、沿长安街建设政府机构;另一派,以梁思成与陈占祥先生为代表,提出完整保存北京古城,另在古城之外建设行政中心区的方案。

历史选择了前者,历史也让今天的北京为当初的选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然后我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预习课文:在北
京城墙的存废的问题上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反
驳拆除派的观点的?预习完课文后,针对学生的回答我进一步提出了问题:“主张拆除者”提出哪些要拆除的理由?“主张保存者”是如何辩驳的?这些辩驳有说服力吗?列举实例,作一些具体分析。

你还有更有力的辩驳理由吗?经过大家的讨论,仍未能形成统一的观点,于是我就按小组观点来组织了一场辩论赛,辩论内容课下准备,再上课时进行辩论。

正反两方都作了充分准备,甚至有的小组引用了《城记》一书这样的文字:“研究中国建筑与城市规划,是无法绕过梁思成先生的……”
在相互的辩论和批驳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教师要珍惜学生批判思维中的合理成分,这些成分是创新的火花,有了老师的保护和鼓励,这样的火花才会成为充满创造力的火种。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进行文学创作所必备的思维能力,创新离不开想象,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如《沁园春·长沙》《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我的四季》《我心归去》等优秀的诗歌、散文,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极好教材,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文学优势,及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讲授诗歌时,要引导学生从凝练的语言中去体会诗歌的美,穿过文字去捕捉诗人内心的强烈情愫。

除了通过学习诗歌、散文来培养想象力之外,写作也是开发学生想象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写作课上,教师要重点选择一些能够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的题目,减少对学生的指导和干预,让学生在自由
的空间里挥洒自己的思维,鼓励学生敢于把想象出的世界写下来。

比如在学了《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之后,我们可以布置一些作文题目,如《20年后的北京》《如果我是北京市长》《畅游民国时的北京》等。

这样的题目既与课文有联系,又能够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总之,语文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能够促进学生批判思维、想象思维、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发展,进而在整体上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所以我们的教学必须要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江苏省邳州市土山高级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