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批生产记录管理规程
批生产记录管理规程(汇编)
![批生产记录管理规程(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03aaca505901020207409cd9.png)
1. 目的:规范生产过程中记录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使用、保管的管理程序。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所有剂型、品种的批生产记录。
3. 责任:3.1 相关车间岗位操作人、岗位负责人严格执行本规程;3.2 车间主任、生产技术部负责在实际工作贯彻落实本规程;3.3 质量管理部对本规程的审核和实施过程中的监督。
4. 内容:4.1 批生产记录的编制原则:4.1.1 批生产记录根据产品生产工艺规程、标准操作规程和技术参数等内容设计,并能体现剂型的特点。
4.1.2 批生产记录需具有产品质量的可跟踪性,通过批生产记录能了解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情况。
4.1.3 批生产记录按产品生产先后顺序依次进行编制。
4.1.4 批生产记录先由相关车间技术负责人制定初稿,然后交生产技术部部长审核,质量管理部部长批准后方可印刷、使用。
4.1.5 批生产记录设计时应有足够的填写空间、但尽量无空格。
4.2 批生产记录的编制要求:4.2.1 反映生产品种的基本情况,如:品名、规格、批号、生产日期、岗位操作法或SOP名称等。
4.2.2 反映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卫生管理及清场管理结果。
4.2.3 反映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操作步骤。
如:指令、生产方法、作业顺序、生产结果等。
4.2.4 反映原辅料的品名、规格数量、批号、中间产品、半成品、成品的检测结果、结论等。
4.2.5 反映工艺规程执行情况及其采取的特殊措施情况。
4.2.6 反映生产过程中出现偏差、质量事故的处理情况。
4.2.7 反映出物料平衡情况。
4.2.8 反映出操作人员、复核人员、检查人员及审核人员。
4.3 批记录内容包括:4.3.1 封面;4.3.2 目录(项目、页数);4.3.3 批生产指令单;4.3.4 批包装指令单;4.3.5 批生产记录;4.3.6 批包装记录4.3.7 各检验报告单(半成品、成品);4.3.8 批监控记录(按工序);4.3.9 批清场记录(按工序);4.3.10 批审核放行单。
生产批记录管理规程
![生产批记录管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77eea5fb0717fd5370cdc7a.png)
建立生产批记录管理规程,规范生产批记录的管理,正确记载产品生产过程,具可追溯性。
2、范围生产批记录的管理,包括编制、复制、发放、整理、审核、保存、销毁等。
3、责任生产部长、生产部文件管理员、车间主任、车间工艺员、操作人员负责本规程实施,质量部、QA检查员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4、规程4.1 生产批记录的编制4.1。
1 生产批记录包括批生产记录和批包装纪录.4。
1.1。
1 每批产品均应有相应的批生产记录,可追溯该批产品的生产历史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4.1.1。
2 每批产品或每批中部分产品的包装,都应有批包装记录,以便追溯该批产品包装操作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
4。
1.1.3 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每项操作时应及时记录,操作结束后,应由生产操作人员确认并签字。
4.1。
2 批生产记录和批包装纪录由车间主任或工艺员编制,生产部长和质量部长审核,总经理批准,质量部将原件存档,复印件交由生产部使用。
4.1。
3 批生产记录依据现行批准的工艺规程的相关内容制定。
记录的编制应避免填写差错.批生产记录的每一页应标注产品的名称、规格和批号.4。
1.4 批生产记录的内容应包括:4.1.4。
1 产品名称、规格、批号;4.1。
4。
2 生产以及中间岗位开始、结束的日期和时间;4。
1。
4。
3 每一生产岗位的负责人签名;4.1。
4。
4 生产步骤操作人员的签名;必要时,还应有操作(如称量)复核人员的签名;4。
1.4。
5 每一原辅料的编码以及实际称量的数量(包括投入的回收或返工处理产品的批号及数量);4。
1.4。
6 相关生产操作或活动、工艺参数及控制范围,以及所用主要生产设备的编号;4。
1。
4.7 中间控制结果的记录以及操作人员的签名;4.1.4.8 不同生产岗位所得产量及必要时的物料平衡计算;4。
1。
4。
9 对特殊问题或异常事件的记录,包括对偏离工艺规程的偏差情况的详细说明或调查报告,并经签字批准.4.1.5 批包装记录应依据工艺规程中与包装相关的内容制定。
批记录管理规程
![批记录管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003ac44b307e87101f69626.png)
批记录管理规程目的:加强批记录的管理,确保生产车间加工、包装有章可循,避免操作的随意性而影响药品质量,从而确保产品质量。
范围:所有产品的批记录。
责任人:操作员、车间主任、生产部部长,QA员、QC主管、QA主管、质量保证部部长。
内容:1批记录的项目包括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批监控记录、批检验记录。
2编制原则2.1批记录应根据产品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的内容设计编写,应能体现产品特点。
2.2批记录应具有质量的可追溯性。
通过记录,可以了解生产全过程的产品质量情况。
3批记录的编制要求执行《文件起草管理规程》(编号SMP-ZB-WJ-002)和《文件修订、审核、批准、印制、分发、保管和撤消管理规程》(编号SMP-ZB-WJ-003)。
4批记录的印刷、装订、分发4.1严格执行《文件修订、审核、批准、印制、分发、保管和撤消管理规程》(编号SMP-ZB-WJ-003)。
4.2批记录的下达程序执行《生产指令流转管理规程》(编号SMP-SC-SG-003)。
5批记录的填写要求:5.1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由岗位操作人员填写,并有人复核;批监控记录由QA员填写,批检验记录由QC员填写。
5.2填写的具体要求按照《记录管理规程》(编号SMP-ZB-WJ-006)中4项下规定执行。
6批记录的审核按照《成品审核放行管理规程》(编号SMP-ZB-ZL-014)的规定,由车间主任、生产部部长、QC主管及QA主管、质量保证部部长分别对批记录进行审核。
7批记录的归档、保存、处理7.1生产结束后及时将填写完全的批记录转QA室,由QA主管对批记录进行审核,然后交QA员统一整理,按类别、批号归档。
7.2批记录由QA员保管,存放于档案室,作为质量追踪核查的依据,只允许生产部、QA室人员、生产技术副总和总经理查阅,任何人不得复印和借出。
7.3批记录应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
7.4QA员每年将批记录检查整理一次,将超保存期限者取出,整理登记,经质量保证部部长审核批准后销毁,并填写“销毁记录”;执行《档案管理规程》(编号SMP-ZB-WJ--005)。
006文件格式及编号1
![006文件格式及编号1](https://img.taocdn.com/s3/m/3d7aba629b6648d7c1c746b4.png)
文件格式及编号文件编号:GL.006版本号:A页数:第 1 页共 3 页颁发部门:质量保证部分发部门:质量受权人、行政人事部、动力维修部、生产部、研发部、工程项目部、采供仓储部、销售部、质量部、各车间起草: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生效日期:有效期至:1.目的及适用范围此程序规定了的文件格式及编号形式。
2.相关文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3.职责总经理负责批准本程序。
质量部负责人或质量受权人负责执行与修订本程序。
所有部门负责人负责执行本程序并报告发生的任何偏差。
4.工作程序4.1文件格式4.1.1页边距:上下均为1cm,左2cm,右1cm,横向打印文件的页边距为左右均为1cm,上2cm,下1cm。
4.1.2管理文件和操作文件正文内容包括目的及适用范围、相关文件、职责、工作程序、记录及修订历史,记录文件正文根据所需记录内容制定。
正文表格应设置“允许跨页断行”。
所有表格属性均为左对齐,无文字环绕。
4.1.3管理文件和操作文件首页:页眉包括企业名称(部门名称),文件名称,文件编号,版本号,页数,颁发部门、分发部门,页脚包括起草、审核、批准及生效日期和有效期至,所有文件字体为宋体,正文字号为五号字,均为单倍行距。
4.1.4记录文件的页眉为企业名称(部门名称),记录文件名称,记录编号,版本号和页数。
分发部门与所相关文件一并分发。
4.1.5页面设置中,设置版式为首页不同,第二页以后无页脚,只有页眉,且页眉内容仅包括企业名称(部门名称)、文件名称、文件编号,版本号和页数。
4.2文件编号4.2.1政策文件编号形式:PO.XXXPO:政策文件代码XXX:政策文件的顺序号,由三位数组成。
4.2.2质量指导文件编号形式:GL.XXXGL:质量指导文件代码XXX:指导文件的顺序号,由三位数组成。
4.2.3部门、车间文件的编号形式:XX.YY.ZZZXX:各部门代码,由两位数字组成,分别是:01:行政人事部02:动力维修部03:生产部04:研发部05:工程项目部06:采供仓储部07:销售部08:质量部09:利多卡因合成车间10:咳快好合成车间11:精烘包一车间12:综合原料车间13:肉碱车间YY:文件类别编号,由一个字母或字母加两位数字代表,记录文件由两个字母代表,见下述。
批生产记录和原始记录管理规程
![批生产记录和原始记录管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be7dc3903d8ce2f006623ac.png)
根据保健食品生产许可的规定,结合各产品的生产工艺特点进行设计,内容包括操作要点、技术参数、质量控制点和清洁记录等内容(统一为A4纸)。
2.3.批记录的培训
2.3.1由车间工艺员对车间相关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并提出填写规范要求。
2.3.2.由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提出填写规范要求。
2.4批生产记录填写规范
2.4.1内容真实、记录及时,不得提前或推迟填写。
2.4.2字迹清晰,不得用铅笔、红笔填写。
2.4.3不得撕毁或任意涂改,需要更改时, 应用“──”划去错误的,并使划去部分仍能看出原数据,在其旁边重写并签字和日期, 不得用刀、橡皮或修正液更正。
2.4.4.按表格内容填写齐全,不得留有空格, 若无内容填写时一律用“──”表示,内容与上项内容相同时,应重复抄写不得用“¨”,或“同上”表示。若无偏差发生,应在该栏中写上“无“。
2.4.5.品名按标准名称填写,不得简写。
2.4.6.与其它工序或其它车间有关的操作记录,应做到一致性、连贯性。
2.4.7.操作者、复核者均应填写全名,不得简写姓氏。操作者、复核者不得是同一人。
2.4.8.填写日期一律横写,并不得简写。应写成如:7月1日不得简写成1/7或7/1。
2.4.9.数据的修约应采用舍进机会相同的修约原则,即“4 ”舍“6”入,“5”考虑:即“5”前一位是奇数应补入;“5”前一位是偶数应舍去。
三、内容
1.责任:生产部、质量部、生产车间相关责任人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2.规程
2.1.批生产记录的组成
2.1.1.生产指令、各工序生产记录、工艺参数、中间产品和产品检验报告、清场记录、物料平衡记录、生产偏差处理以及最小销售包装的标签说明书等内容,成品审核放行单等。
gmp文件目录
![gmp文件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a9ac76b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d4.png)
gmp文件目录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文件目录一、办公室文件目录二、质量技术部文件目录三、生产物控部文件目录四、工程部文件目录五、销售部文件目录六、验证文件目录办公室GMP文件目录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1 SMP-AA-001-00 文件书写格式制度2 SMP-AA-002-00 文件分类管理规程3 SMP-AA-003-00 标准的起草、审核、批准、发放、修订和废除管理制度4 SMP-AB-001-00 部门职责5 SMP-AB-002-00 总经理岗位职责6 SMP-AB-003-00 办公室经理岗位职责7 SMP-AB-004-00 财务部经理岗位职责 8 SMP-AB-005-00 质量部经理岗位职责 9 SMP-AB-006-00 生产物控部经理职责10 SMP-AB-007-00 工程部经理岗位职 11 SMP-AB-008-00 销售部经理岗位职责 12 SMP-AB-009-00 QA岗位职责13 SMP-AB-010-00 QC岗位职责14 SMP-AB-011-00 质量部留样观察员岗位职责 15 SMP-AB-012-00 安全员岗位职责16 SMP-AB-013-00 卫生员岗位职责17 SMP-AB-014-00 采购员岗位职责18 SMP-AB-015-00 仓管员岗位职责19 SMP-AB-016-00 生产车间主任岗位 20 SMP-AB-017-00 生产车间操作工岗位职责 21 SMP-AB-018-00 生产车间技术员岗位职责 22 SMP-AB-019-00 空调系统岗位职责 23 SMP-AB-020-00 配电房岗位职责24 SMP-AC-001-00 档案管理规程25 SMP-AC-002-00 员工健康管理规程 26 SMP-AC-003-00 员工培训和教育管理制度 27 SMP-AC-004-00 人员招聘上岗管理规程 28 SMP-AD-001-00 厂区环境卫生、绿化管理制度 29 SMP-AD-002-00 卫生管理制度30 SMP-AE-001-00 劳动纪律管理条例及考核细则 31 SMP-AE-002-00 外来人、车辆、物资进出公司管理规程32 SMP-AE-003-00 文明办公管理规程质量部GMP文件目录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1 SMP-CA-001-00 生产现场质量检查管理规程2 SMP-CA-002-00 技术、质量分析会管理规程3 SMP-CA-003-00 质量事故管理规程4 SMP-CA-004-00 物料、半成品、成品确认放行管理规程5 SMP-CA-005-00 不合格品管理规程6 SMP-CA-006-00 质量投诉管理规程7 SMP-CA-007-00 退货管理规程8 SMP-CA-008-00 产品收回管理规程 9 SMP-CA-009-00 用户访问管理规程 10 SMP-CA-010-00 GMP自检管理规程 11 SMP-CA-011-00 偏差处理管理规程 12 SMP-CA-012-00 称量管理规程13 SMP-CA-013-00 洁净厂房环境监测管理规程 14 SMP-CA-014-00 工艺用水的监测及管理规程 15 SMP-CA-015-00 留样观察管理规程 16 SMP-CA-016-00 物料供应商审计管理规程 17 SMP-CA-017-00 产品质量档案管理规程 18 SMP-CA-018-00 批记录管理规程19 SMP-CA-019-00 取样管理规程20 SMP-CA-020-00 标签管理规程21 SMP-CA-021-00 仓库监控管理规程 22 SMP-CA-022-00 物料检验管理规程23 SMP-CA-023-00 工艺规程的制(修)订、审批、发放管理规程24 SMP-CA-024-00 工艺查证管理规程 25 SMP-CB-001-00 实验室管理规程26 SMP-CB-002-00 试剂室管理规程27 SMP-CB-003-00 实验室温湿度控制管理规程 28 SMP-CB-004-00 质量检验管理规程 29 SMP-CB-005-00 检验原始记录管理规程 30 SMP-CB-006-00 检验报告单的管理规程31 SMP-CB-007-00 检验方法中技术参数和数据处理管理规程32 SMP-CD-001-00 化学试剂管理规程33 SMP-CD-002-00 标准溶液管理规程34 SMP-CD-003-00 标准品、对照品管理规程 35 SMP-CD-004-00 玻璃仪器管理规程36 SMP-CD-005-00 剧毒试剂管理规程37 SMP-CD-006-00 毒害废液、生物活性物质管理规程 38 SMP-CD-007-00 培养基管理规程39 SMP-CE-001-00 检验仪器设备管理规程STP-CF-001-00 XXXXXX工艺规程STP-CF-002-00 食品中水分测定法STP-CF-003-00 灰分测定法STP-CF-004-00 食品中铅的测定STP-CF-005-00 食品中汞的测定STP-CF-006-00 食品中砷的测定STP-CF-007-00 崩解时限检查法STP-CJ-001-00 洁净区(室)的洁净度监测标准SOP-CA-001-00 批生产记录审核操作规程SOP-CA-002-00 物料、半成品、成品审核放行操作规程SOP-CA-003-00 胶囊质量监控操作规程SOP-CA-004-00 清场检查操作规程SOP-CB-001-00 XX电子天平操作规程SOP-CB-002-00 XXX系列鼓风干燥箱操作规程SOP-CB-003-00 XXX型菌落计数器操作规程SOP-CB-004-00 XXX微波/烧烤炉操作规程SOP-CB-005-00 XXX恒温恒湿箱操作规程SOP-CB-006-00 XXX霉菌培养箱操作规程SOP-CB-007-00 XXXF净化工作台操作规程SOP-CB-008-00 ZB—1D型智能崩解仪操作规程SOP-CB-009-00 箱式电阻炉操作规程SOP-CB-010-00 YJ--A电动匀浆仪操作规程SOP-CB-011-00 XXX型立式自动压力蒸气灭菌器操作程序SOP-CC-001-00 盐酸滴定液配制与标定程序SOP-CC-002-00 硝酸银滴定液配制与标定程序SOP-CC-003-00 硫酸滴定液配制与标定程序SOP-CC-004-00 XXXX配制与标定程序SOP-CD-001-00 取样程序SOP-CE-001-00 玻璃仪器清洗程序SOP-CE-002-00 微生物玻璃器皿清洗消毒操作程序SOP-CE-003-00 微生物检验室使用清洁操作程序SOP-CE-004-00 洁净室工作服使用、清洁与灭菌程序SOP-CE-005-00 微生物检验室物品清洁、消毒和灭菌程序SOP-CE-006-00 取样工具及样品容器的清洗、灭菌、保存及传递程序SOP-CE-007-00 冰箱、冷柜的使用清洁程序SOP-CG-001-00 胶囊塑料瓶检验操作规程SOP-CG-002-01 纸盒、纸箱和纸张印刷品检验操作规程SOP-CG-003-01 洁净区域尘粒检测SOP-CG-004-01 洁净区域沉降菌检测生产物控部GMP文件目录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1 SMP-EA-001-00 生产计划和调度管理规程2 SMP-EA-002-00 批生产指令管理规程3 SMP-EA-003-00 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管理规程4 SMP-EA-004-00 生产过程管理规程5 SMP-EA-005-00 物料平衡管理规程6 SMP-EA-006-00 生产车间状态标志和定置管理规程7 SMP-EA-007-00 生产记录管理规程8 SMP-EA-008-00 生产车间安全管理规程9 SMP-EA-009-00 模具间管理规程10 SMP-EA-010-00 生产废弃物的管理规程 11 SMP-EA-011-00 生产过程可利用物料管理规程 12 SMP-EA-012-00 车间新员工培训上岗管理规程 13 SMP-EA-013-00 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管理规程 14 SMP-EA-014-00 洁净服、洁净工作鞋管理规程 15 SMP-EA-015-00 一般生产区工作服、工作鞋管理规程 16 SMP-EA-016-00 生产事故处理管理规程 17 SMP-EB-001-00 物料采购管理规程18 SMP-EB-002-00 供应商档案管理规程 19 SMP-EB-003-00 印刷模具管理规程20 SMP-EC-001-00 标签库管理规程21 SMP-EC-002-00 仓库管理规程22 SMP-EC-003-00 物料报表和盘存管理规程 23 SMP-EC-004-00 不合格品库管理规程 24 SMP-EC-005-00 仓库虫鼠防范管理规程 25 SMP-ED-001-00 物料入库管理规程26 SMP-ED-002-00 物料发放、退库管理规程 27 SMP-ED-003-00 物料代号及编号管理规程 28 SMP-EE-001-00 清场管理规程29 SMP-EE-002-00 生产车间消毒管理规程 30 SMP-EE-003-00 乳胶手套、一次性口罩管理规程 31 SMP-EE-004-00 洁净区卫生管理规程 32 SMP-EE-005-00 一般生产区卫生管理规程 33 SMP-EE-006-00 洁净区洁净间管理规程 34 SMP-EE-007-00 一般生产区洁净间管理规程 35 SMP-EE-008-00 容器清洗存放室管理规程36 SMP-EE-009-00 除虫灭害管理规程37 SMP-EE-010-00 杀虫剂的使用管理规程38 SOP-EB-001-00 印字包材交付印刷程序 38 SOP-EC-001-00 仓库设备设施清洁维护规程 39 SOP-EC-002-00 人员进出危险品库操作程序 40 SOP-ED-001-00 标签寄入退库、存放、领发程序41 SOP-ED-002-00 请求补料标准操作程序 42 SOP-ED-003-00 物料寄库清洁程序43 SOP-ED-004-00 货位卡填写标准操作程序 44 SOP-ED-005-00 不合格标签的退库与销毁 45 SOP-EE-001-00 XXX产品岗位标准操作程序 46 SOP-EF-001-00 生产操作前检查标准操作程序 47 SOP-EF-002-00 称量岗位标准操作程序 48 SOP-EF-003-00 领退料标准操作程序 49 SOP-EF-004-00 胶囊制剂装量差异检查标准操作程序 50 SOP-EF-005-00 生产过程中紧急、异常情况处理标准操作程序51 SOP-EF-006-00 消毒剂配制和使用标准操作程序 52 SOP-EF-007-00 洁净区地漏消毒标准操作程序 53 SOP-EF-008-00 酒精配制标准操作程序 54 SOP-EF-009-00 传递窗使用程序55 SOP-EF-010-00 进入生产区标准操作程序 56 SOP-EF-011-00 进出洁净区标准操作程序 57 SOP-EF-012-00 车间物料进出洁净区程序 58 SOP-EG-001-00 XXX设备清洁标准操作程序 59 SOP-EH-001-00 公共操作间清洁标准操作程序工程部GMP文件目录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1 SMP-FA-001-00 安全管理规程2 SMP-FA-002-00 安全事故报告管理规程3 SMP-FA-003-00 动火管理规程4 SMP-FA-004-00 消防器材管理规程5 SMP-FA-005-00 防尘、防毒、防职业病管理规程6 SMP-FA-006-00 三废排放管理规程7 SMP-FB-001-00 固定资产管理规程8 SMP-FB-002-00 锅炉、压力容器管理规程 9 SMP-FB-003-00 设备开箱验收管理规程 10 SMP-FB-004-00 设备档案管理规程11 SMP-FB-005-00 设备管理规程12 SMP-FB-006-00 动力设备管理规程13 SMP-FB-007-00 空调净化系统管理规程 14 SMP-FB-008-00 锅炉水质检测管理规程 15 SMP-FB-009-00 备品、备件管理规程 16 SMP-FB-010-00 设备的使用管理规程 17 SMP-FC-001-00 厂房、设施管理规程 18 SMP-FC-002-00 洁净区维修施工管理规程 19 SMP-FD-001-00 配电房管理规程20 SMP-FJ-001-00 计量器具管理规程21 SMP-FJ-002-01 计量器具统一编号管理规程 22 SMP-FJ-003-01 不合格计量器具管理规程 23 SMP-FN-001-00 停电、停汽、停水处理规程26 SOP-FB-001-00 XXX全自动胶囊填充机标准操作程序 27 SOP-FB-002-00 XXX全自动胶囊填充机维护保养程序 28 SOP-FB-003-00 XXXX型热风循环烘箱标准操作程序 29 SOP-FB-004-00 XXXX型热风循环烘箱维护保养程序 30 SOP-FB-005-00 XXXX封口机标准操作程序 31 SOP-FB-006-00 XXXX封口机维护保养程序销售部GMP文件目录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1 SMP-GA-001-00 产品销售管理规程2 SMP-GA-002-00 成品验收、贮存、发放管理规程3 SOP-GA-001-00 成品入库操作规程4 SOP-GA-002-00 成品运输操作规程5 SOP-GA-003-00 成品出库操作规程6 SOP-GA-004-00 产品收回操作规程验证文件目录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1 SMP-ZA-001-00 验证管理规程固体生产线HVAC系统验证 3 STP-ZA-002-004 STP-ZA-003-00 质检区HVAC系统验证5 STP-ZA-004-00 压缩空气系统验证6 STP-ZB-001-00 XX产品工艺验证STP-ZC-001-00 全自动胶囊填充机清洗验证 8XXX全自动胶囊充填机验证 9 STP-ZE-001-0010 STP-ZE-002-0011 STP-ZE-003-00XXXX型热风循环烘箱验证 12 STP-ZE-004-00XXXX封口机验证(DL-500E微电脑电磁感应封口机) 13 STP-ZE-005-00下面是赠送的合同范本,不需要的可以编辑删除~~~~~~教育机构劳动合同范本为大家整理提供,希望对大家有一定帮助。
偏差处理管理规程
![偏差处理管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a1f283f0740be1e650e9a5e.png)
偏差处理管理规程内蒙古康恩贝药业有限公司圣龙分公司 GMP文件 SMP/QA/006-03内蒙古康恩贝药业有限公司圣龙分公司管理规程(SMP)1.目的:明确和规范偏差处理程序,确保任何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偏差得到有效的调查和评估,并采取及时有效的纠正,保证产品质量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可控性,防止类似偏差再次发生。
2. 范围:适用任何偏离生产工艺、物料平衡、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操作规程等情况发生及处理。
3. 责任部门:偏差发生部门、质量管理技术部及相关部门。
4. 内容:4.1偏差定义:偏差是指任何偏离已批准的程序(指导文件)或标准的任何情况。
4.2 偏差分级:根据偏差对药品质量影响程度不同,分为:一般偏差:对产品的质量没有影响,不会导致返工,但存在违反GMP并属于GMP认证检查中的一般缺陷,发现后可以采取措施立即予以纠正、整改,无需深入调查即可确认对产品质量无实际和潜在影响的偏差。
例如:未严格按SOP执行,SOP的内容不完全适用于实际操作;按SOP操作后结果不佳。
在产品使用前发现状态标识错误;生产过程中包装材料的使用超出预定的范围;在使用前发现仓库送来的物料已超过复验期;产品状态标识中不会造成产品质量问题的内容的缺失;生产现场不够清洁整齐等。
严重偏差:是指可能对产品质量造成可挽回的实际和潜在影响的偏差,设备、厂房、工艺、环境等发生偏移,违反GMP或相关文件对产品的质量造成或可能造成影响,导致或可能导致产品返工,或影响产品正常生产或一个月内连续发生相似的一般偏差3次及以上的。
例如:收率、物料平衡超出设定范围;设备发生异常或工艺条件发生偏移等在批生产记录中关键工艺数据或质量数据丢失;未按规定的程序执行或执行不规范;送检样品未及时登记或标识缺失或错误。
仓库储存条件超出规定要求;验证过程中验证结果超出规定范围,如清洁验证时,其残留超出可接受标准。
已完成包装的产品发现打码错误或使用的标签错误等重大偏差:指已经或可能对质量造成不可挽回的实际和潜在影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违反注册工艺处方,超出内控标准等,将会造成整批产品报废,重大客户投诉,产品召回,吊销许可证,收回GMP证书及批件等后果,影响产品安全性与有效性,或一个月内连续发生相似的严重偏差3次及以上的。
批审核放行管理规程
![批审核放行管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81dd463a1c7aa00b42acb0a.png)
目的:建立批审核放行管理规程,审核每批产品是否按工艺规程操作,是否得到有效监控,保证放行产品的质量。
范围:成品。
责任人:车间主管、生产部部长、QA员、QA主管、质量管理部部长。
内容:1审核范围1.1批检验记录1.2 批生产记录1.3批包装记录2审核内容2.1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2.1.1文件是否齐全。
2.1.2生产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2.1.3配比、发料是否正确,是否复核。
2.1.4生产操作是否按批准的SOP执行。
2.1.5检验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检验结果是否在合格范围内-包括物料、中间产品、成品。
2.1.6物料平衡是否在规定的限度内。
2.1.7如发生偏差,是否执行偏差处理程序,处理措施正确无误,手续齐全,符合要求。
2.1.8清场是否合格,有无合格证。
2.2批检验记录2.2.1文件是否齐全。
2.2.2检验是否完全,检验操作是否符合要求。
3 审核程序批审核放行管理规程编号ZL-G-006 版次:01第 2 页共 2 页3.1车间主管、生产部部长审核“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填写《批生产记录审核单》中的由车间主管、生产部部长审核的项目,并签字后转QA科。
3.2QC科主管对批检验记录进行审核,并在《批检验记录审核单》上签字后交QA 科。
3.3QA主管在审核“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批检验记录”确认无误后,在《成品放行审核单》上签字。
3.4质量管理部部长根据以上审核情况,决定此批产品是否放行,并在《成品放行审核单》上签字。
3.5成品库根据《成品放行审核单》放行成品。
生产记录及档案管理制度范本
![生产记录及档案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9e77538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d.png)
生产记录及档案管理制度范本一、制度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的生产记录及档案管理工作,确保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和生产数据的准确性,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并满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
二、范围适用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生产部门,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计划、生产操作、质量控制等各个环节的生产记录与档案管理。
三、制度内容1. 生产记录管理1.1 生产记录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生产环节和管理需求,将生产记录分为工艺记录、操作记录、检验记录等不同类别,并进行编号和归档。
1.2 生产记录填写要求(1)生产记录应由具有相应职责的人员填写,并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记录;(2)生产记录内容应真实、准确、完整,并及时进行审批和签名确认;(3)生产记录中的数据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禁止造假、串改或隐瞒真实情况。
1.3 生产记录文件的保存(1)生产记录文件采用电子存档和纸质存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保存;(2)电子存档需进行数据备份、加密和定期检测,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3)纸质存档需按照规定的分类和编号进行整理、封存和保管,并做好盗窃、火灾等事故防范工作。
2. 生产档案管理2.1 生产档案的建档生产档案应按照生产记录的分类和编号进行建档,每个档案应有明确的档案号、名称和责任人,并进行登记和备案。
2.2 生产档案的归档(1)生产档案应按照规定的归档周期进行整理、封存和归档;(2)已归档的档案应由专人进行保管和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新;(3)生产档案的查阅要有明确的用途和授权,并进行登记和审批。
2.3 生产档案的保存(1)生产档案采用干燥、防尘、防潮等措施进行保存,以确保档案的完好性;(2)生产档案的保存期限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3)生产档案的销毁需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流程进行,做好销毁记录和报废审批。
四、责任与追究1. 生产记录的填写人应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记录,并保证记录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如有违规行为将被追究责任;2. 生产档案的管理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档案的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如因管理不善导致档案丢失或损毁,应承担相应责任;3. 对于故意篡改、伪造或销毁生产记录和档案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进行相应的处罚,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GMP文件及记录保存管理制度
![GMP文件及记录保存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568d169581b6bd97f19eae6.png)
标准管理规程(STANDARD MANAGEMENT PROCEDURE )1.目的:建立与GMP有关的记录,以提供服务和GMP有关符合要求有效运行的证据,达到可追溯的目的。
2.适用范围本程序覆盖了GMP标准要求的记录。
3.职责:3.1 品质管理部是GMP记录的主管部门。
3.2各执行部门负责对本部门记录的填写、保管、处置等项工作。
4. 程序概述:4.1 记录控制程序工作流程图4.2 质量记录分类:4.2.1 证实GMP有效运行的记录。
4.2.2 证实服务质量符合规定要求的记录。
4.3 建立GMP记录清单,内容包括序号、编号、名称、使用部门。
收集方式、编目方式、归档日期、保存期、备注,GMP记录清单是各部门控制GMP记录的依据,便于记录的识别和检索。
4.4 各部门严格执行GMP记录清单要求。
应按GMP记录清单要求进行收集编目归档储存。
4.5 所有记录内容应力求完整,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填写应字迹清晰,数据应准确和正确。
4.6 如因填写错误需修改时只能划改,并在划改处签名(盖章),注明更改日期。
4.7编目要求4.7.1 按编号编目的GMP记录,归档时应按发生时间顺序或加工顺序进行编目和装订,放入档案夹中,档案夹外编号,并注明记录名称。
4.7.2 按档案编目的GMP记录,归档时应按记录发生顺序先后进行整理放入档案夹内。
封面应明确规定记录名称、归档日期、份数、归档人,档案夹编号,便于查阅。
4.8 记录归档贮存控制4.8.1记录按规定要求放在规定的档案柜内,按档案编号要求放置。
4.8.2档案应贮存在通风良好、避免高温、灰尘少的场所。
4.9 记录的销毁:记录应定期清理,对已超过保存期限的记录按规定进行销毁。
5. 相关文件5.1 文件控制程序6. 记录6.1 “质量记录清单”7.附则:文件编号及保存规定7.1适用范围对文件的编号进行控制,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有关文件的控制。
确保文件的正确、清晰、协调、易于识别和检索。
生产记录及档案管理制度范文
![生产记录及档案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29a879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3.png)
生产记录及档案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为了规范和管理企业的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可靠性,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特制定本生产记录及档案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涉及生产活动的部门和岗位。
三、生产记录管理1. 生产记录应按规定的格式进行填写,并由相关生产人员进行签字确认。
2. 生产记录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计划、生产任务单、生产日报、产品质量检验记录、设备维修记录等。
3. 生产记录应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编号和存档,并在一定期限内进行保存。
4. 生产记录应与实际生产情况相符,不得捏造、篡改或删除。
四、档案管理1. 生产档案应按照规定的分类进行整理和存储,确保档案的安全可靠。
2. 档案应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归档和整理,确保档案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 档案管理人员应对档案进行定期检查和整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完备性。
4. 档案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保存,不得随意销毁或丢失。
五、档案保密1. 档案管理人员应对保密等级较高的档案进行特殊保管和管理,并严格控制档案的查阅权限。
2. 档案管理人员应对档案的安全性和机密性承担责任,不得泄露或外传档案信息。
六、处罚与奖励1. 对于违反生产记录及档案管理制度的行为,将按照企业制度进行相应的处罚,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职、降职、解聘等。
2. 对于遵守生产记录及档案管理制度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人员,将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
七、监督与检查1. 相关主管部门应定期对生产记录及档案进行检查和审查,确保制度的执行和有效性。
2. 员工应与相关主管部门配合,并积极配合进行生产记录及档案的工作。
3. 任何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都应及时上报,以保障生产记录及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完备。
八、附则1. 本制度由企业确定并及时下发给所有涉及生产活动的人员。
2. 对于本制度没有明确规定的事项,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工作规定执行。
3.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是对生产记录及档案管理制度的范文,旨在规范和管理企业的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可靠性,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2020年 ISO9001 体系文件全套-WI-WL006产品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物料部-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
![2020年 ISO9001 体系文件全套-WI-WL006产品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物料部-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dd3b0c927d3240c8547ef56.png)
XX有限公司ISO9001 体系文件全套-WI-WL006产品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物料部-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1.0版)制订:审批:2020-1-1发布 2020-1-1实施1.目的建立标签、说明书的管理规定,确保其材料的有效管理。
2.适用范围适用于标签、说明书以及印有与标签、说明书内容相同的包装物的管理。
3.职责3.1.设计人员:对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进行信息内容设计。
3.2.QA:对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进行质量审核、监控、验收。
3.3.库管员:对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进行储存、管理。
3.4.批号打印工:对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进行生产实现。
4.信息内容信息内容严格按照《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6号局令)标准执行。
4.1.明确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的含义4.1.1. 医疗器械说明书:指由生产企业制作并随产品提供给用户的,能够涵盖该产品安全有效基本信息并用以指导正确安装、调试、操作、使用、维护、保养的技术文件。
4.1.2. 医疗器械标签:指在医疗器械或者包装上附有的,用于识别产品特征的文字说明及图形、符号。
4.1.3. 医疗器械包装标识:是指在包装上标有的反映医疗器械主要技术特征的文字说明及图形、符号。
4.2. 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内容的总体要求4.2.1. 应当真实、完整、准确、科学,并与产品特性相一致。
4.2.2. 医疗器械标签、包装标识的内容应当与说明书有关内容相符。
4.2.3. 文字内容必须使用中文,可以附加其他文种。
中文的使用应当符合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规范。
4.2.4. 文字、符号、图形、表格、数字、照片、图片等应当准确、清晰、规范。
4.3. 医疗器械说明书应包括的内容4.3.1. 产品名称、型号、规格;4.3.2. 生产企业名称、注册地址、生产地址、联系方式及售后服务单位;4.3.3.《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编号(第一类医疗器械除外)、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编号;4.3.4. 产品标准编号;4.3.5.产品的性能、主要结构、适用范围;4.3.6.禁忌症、注意事项以及其他需要警示或者提示的内容;4.3.7.医疗器械标签所用的图形、符号、缩写等内容的解释;4.3.8.安装和使用说明或者图示;4.3.9.产品维护和保养方法,特殊储存条件、方法;4.3.10.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标明有效期限;4.3.11.产品标准中规定的应当在说明书中标明的其他内容。
药品研发中试管理规程
![药品研发中试管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3a87b7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ca.png)
药品研发中试管理规程1 目的:建立中试管理规程,规范药品研发中试操作、记录,2 适用范围:于药品中试过程的管理3 职责:项目部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品质部监督实施4 内容:4.1 中试是建立在小试工艺研究成熟的基础上,从小试“模型化研究”向“工业化生产”过渡的必经环节,目的是确保按中试中初步确立的操作规程能始终生产出预定质量标准的产品。
它是利用在小型的工业化生产设备(其设备的设计要求,选择及工作原理与大生产基本一致)进行生产的过程。
4.2 开展产品中试前根据小试研究报告应初步制订中试产品所用原辅料、中间产品、包装材料及成品的质量标准,并按MS DM(DM)003 《文件的编制规定》经相关人员审核批准后下发执行4.3 开展产品中试所用原辅料、包装材料的供应商应按MS QM(QA)006 07 《供应商的质量体系评估管理规程》进行筛选,筛选出的供应商如其质量符合中试要求的标准,一旦中试成功,该供应商就确定了,大生产时不得随便变更,其入库、领用按生产物料进出管理。
4.4 开展产品中试前应根据小试研究报告的结果确定中试生产的参数范围;确定中间产品的质量标准;制订各种SOP。
4.5 中试批生产记录应按MS DM(DM)006 02 《记录管理规程》进行填写、审核、归档4.6 中试产品所用原辅料、包材、中间产品、成品分析检验方法应经过验证,相关检验操作规程及记录应按并按MS DM(DM)003 《文件的编制规定》经相关人员审核批准后下发执行,在中试相关物料的检验过程中按要求记录4.7 应对参与中试生产的员工进行中试产品工艺规程、相关卫生清洁规程的培训;4.8 中试相关物料检测所用仪器仪表、试剂试液及试药、标准品等应按GMP要求进行管理。
4.9 中试样品应按GMP要求进行稳定性考察(加速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稳定性数据为确定产品有效期(复验期)提供依据;4.10 所选择的包材应按GMP要求来规范管理。
4.11 中试结束后要根据中试情况,判断是否需重新确定产品的工艺参数和产品控制指标(原料、中间产品等),并对中试中出现的或需完善的,在报告中加以说明,为以后正式生产提供基础。
生产公司操作记录管理制度
![生产公司操作记录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584553c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aa.png)
生产公司操作记录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生产操作过程中的各项记录活动,确保所有操作步骤得到准确记录,以便于问题的追踪、分析和改进。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生产线及相关辅助部门。
二、责任与职责1. 生产部门:负责执行操作记录的具体填写工作,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操作记录的规范性,定期检查和审核记录内容。
3. 档案管理部门:负责操作记录的归档管理,确保记录的安全存储和便捷检索。
三、记录内容操作记录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生产批次号- 操作日期和时间- 操作人员姓名及工号- 使用原材料批号- 生产设备编号及状态- 关键操作步骤描述- 产品质量检测结果- 异常情况记录及处理措施- 完成工作量和效率数据四、记录方式1. 纸质记录:应使用公司统一格式的记录表格,由操作人员手写完成。
2. 电子记录:可采用专业的生产管理软件进行电子化记录,需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五、记录保存1. 纸质记录应按照日期顺序整齐归档,保存期限不少于两年。
2. 电子记录应有备份,保存在安全的服务器或云端,定期进行数据维护和更新。
六、审核与改进1. 质量管理部门应每月对操作记录进行抽查,确保其规范性和有效性。
2. 发现记录不规范或数据异常时,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3. 定期回顾操作记录,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操作流程和记录制度。
七、培训与沟通1. 对新入职员工进行操作记录制度的培训,确保其了解并能够正确执行。
2. 通过定期的会议或公告,将操作记录的重要性和变更信息传达给所有员工。
八、违规处理违反操作记录管理制度的行为,将根据情节轻重进行相应的处理,严重者可能涉及纪律处分或法律责任。
结语。
药品生产指令制定和执行管理规定
![药品生产指令制定和执行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10a5f5fe453610661fd9f45d.png)
药品生产指令制定和执行管理规定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文件系统——标准管理程序1/2一、目的:建立生产指令制定和执行管理制度,防止出现差错。
二、范围:各工序生产指令的管理三、责任者:生产副总、生产部部长、生产车间主任、质检部部长、QA监督员、各组长、操作人员。
四、内容:1. 生产指令包括批生产指令、批包装指令、工序生产指令。
批生产指令、批包装指令为一个批次产品的批生产和包装的总指令;工序生产指令为分剂量工序(如胶囊填充、压片)生产前由车间主任进行分剂量计算后开出的该工序的生产指令。
2. 批生产指令制订与发放:生产部根据生产计划开具一式三份批生产指令,生产部部长审核批准后,下发给仓库、车间,原件作为基准文件留存,满一年校期后销毁。
车间主任将《批生产指令单》连同整理好的空白生产记录交生产的起始工序组长,据此开具领料单,仓库保管员核对批生产指令单领料单一致后方可发放物料。
指令内容:1)产品名称、代码、规格、批量、批号、执行日期、制订依据。
2)原辅材料的名称、批号、用量,检验编号3)备注3.批包装指令制订与发放:由车间主任根据待包产品开出批包装指令一式四份,经QA审核无误签字后,交生产部部长在半个工作日内签字批准,正本生产部留底,一份副本交仓储部,另两份交内包工序和外包工序。
指令内容:1)产品名称、代码、规格、批量、批号、执行日期2)待包产品和包材的名称、批号、用量、检验编号。
标签类包材如需预先打印批号、有效期,则由车间主任开出批号打印指令单,注明打印批号、生产日期或有效期及打印数量,经QA复核签字后一份留存,一份交批号打印人员作为领取包装材料和操作的依据,并附于打印记录上。
固体制剂的内包装操作,必须凭半成品检验报告单由车间主任开出该工序指令单,内容包括内包装规格,印制批号及所需内包材数量,经QA复核签字后,一份留存,一份交该工序作为操作依据。
生产记录管理制度范本
![生产记录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c77f115c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02.png)
一、总则为了规范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并实现生产过程的全程监控、数据记录和信息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特编制本生产记录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环节的记录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过程监控、原料配比记录、生产设备运行记录、生产人员考勤记录等。
三、责任主体1. 生产部门负责制定生产记录管理相关制度和规范,并组织实施。
2.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生产记录的监督检查和审核,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跟进。
3. 生产人员负责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生产记录的填写和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4. 监督部门做好对生产记录管理工作的监督,确保各项记录管理规范执行。
四、生产记录管理流程1. 生产过程监控设立专门的监控中心,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并记录重要环节数据。
2. 原料配比记录生产人员按照配比标准,精准配料,并进行记录,确保产品质量。
3. 生产设备运行记录对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4. 生产人员考勤记录记录生产人员的考勤情况,确保生产人员的到岗率和工作效率。
1. 生产过程监控生产部门设立监控中心,实行24小时实时监控,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跟踪记录,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2. 原料配比记录生产人员在生产过程中按照配比标准进行原料配比,并将配比数据按照要求记录在相应的记录表中。
3. 生产设备运行记录生产设备的运行记录分为机械运行记录和电气运行记录,由设备操作人员每日填写并上报,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
4. 生产人员考勤记录生产人员考勤记录分为上班记录和下班记录,生产部门专人负责考勤记录的管理和统计,及时发现考勤异常并进行处理。
5. 数据管理与信息共享生产记录管理系统实时上传数据到中心数据库,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生产管理人员可通过系统随时查询生产记录和数据详情。
六、保密责任1. 所有生产记录管理相关人员均需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生产数据和公司机密信息。
2. 对于生产记录管理系统的登陆权限需进行适当分级管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SOP-02-006制粒干燥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SOP-02-006制粒干燥岗位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f7613c37f1922791688e88d.png)
12.1每天工作之后,必须做好设备的日常清洁工作。
12.2凡转动的部件要定期加润滑油,如发现有磨损或打烂现象,要及时修理或更换。
13.异常情况处理及报告
13.1发现物料平衡不在范围内时,查找原因并上报生产技术部和质量管理部,找出原因并确定无潜在质量隐患时方可进入下工序。
13.2生产过程中若突然停电而不能继续生产时要并上报生产技术部和质量管理部,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产品质量。
9.2物料平衡要在合格范围内。
10.中间产品质量标准及控制
10.1中间体颗粒要求性状合格,色泽一致,含量、水分符合该产品的内控标准。
10.2操作过程中,发现异常,必须立即停机。
11.安全和劳动保护
11.1设备运转时不得用手触摸传动部位。
11.2不得用湿抹布擦拭电器设备,更不得用水直接冲洗电器部分。
11.3设备检查与维护时应切断电源。
2.3将粉碎、过筛后的细粉倒入洁净的周转容器中备用。
3.配料
3.1根据生产指令单的要求,按《配料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进行配料,分别称取原料和辅料,并有专人复核。
3.2根据生产指令单,配制规定浓度和数量的粘合剂(湿润剂),称量并复核,备用。
4.制湿颗粒
4.1按《GHL-250高效湿法混合制粒机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将称好的原辅料,分次加入高效湿法混合制粒机中,按工艺要求的混合时间进行进行干混。每锅混合量30-100kg。
5.2硬胶囊剂、片剂颗粒干燥方式:沸腾干燥。
5.2.1将摇摆制粒机制出的湿颗粒转移入沸腾干燥机中。
5.2.2按《GFG-120沸腾干燥机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干燥,将料盘中的颗粒转移入沸腾制粒机中。
5.2.3按工艺要求,设置干燥温度50-65℃进行干燥。
生产前确认管理规程
![生产前确认管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5375db5227916888586d79e.png)
目的:建立车间生产前确认管理规程以防止药品生产中不同批号、品种、规格之间的污染和交叉污染。
范围:生产车间各工序(洁净区和一般生产区)。
责任人:操作员、车间主管,QA员。
内容:
1生产前车间主管组织本工序操作员对下述项目进行检查。
1.1生产现场无前次生产的遗留物,包括物料、前次生产产品、标签、指令、记录。
1.2有清场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
1.3设备有“完好”标志和“已清洁”标志,并在有效期内。
1.4容器具应清洁的有“已清洁”标志,并在有效期内。
1.5指令、记录确为本次生产所用。
1.6所领物料、中间产品与指令一致,盛装容器有“物料标签”、绿色合格证。
1.7计量器具有“计量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
1.8在批记录中填写确认记录,并签名。
2检查完毕后,由QA员确认合格,在生产记录、包装记录上签名后方可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规范批生产记录的内容要求,便于准确提供产品生产历史和有关质量情况。
范围:所有产品的批生产记录。
责任人:生产技术部经理、质量管理部经理。
内容:
1 批生产记录编制:
1.1 生产记录由车间工艺员根据工艺规程的程序、岗位标准操作法及它们的操作要点和技术参数等内容进行设计编制。
1.2 批生产记录由公司生产技术部会同质量管理部审定、经生产技术部经理批准后,方可印刷使用,并留样存档。
1.3 批生产记录的所有页数必须编号,必须留有足够的位置以填写有关数据。
2 批生产记录的主要内容:
2.1 批记录是一个批次的待包装品或成品的所有生产记录;
2.2 批记录的内容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代码、剂型、规格、有效期、操作者、复核者签名,和有关设备与操作、相关生产阶段的物料及产品数量、物料平衡计算、生产过程控制记录及特殊情况处理记录等。
3 批生产记录的填写要求:
3.1 凡是生产的药品都必须有完整的生产记录,记录必须真实地反映出批生产作业的情况和其他有关情况;
3.2 批生产记录由各岗位实际操作人员填写,岗位负责人或工艺员审核,并签名署日期。
3.3 所有批记录中需记录的内容必须及时准确记录,不得事先记录或事后补记。
3.4 填写数据,完成计算和检查,必须按规定签名,以确认准确无误。
3.5 填写记录或签名不得使用铅笔。
3.6 不得撕毁或任意涂改,如果填写错误,需改时不得使用涂改液,应将错误处画二道横线(仍能看清楚原字样),然后将正确内容写在其上方,并签名。
3.7 任何对工艺说明的暂性偏离必须要得到工艺技术人员的批准,并记录。
3.8 图表、图纸等必须注明产品名称、批号、日期和签名,并附在批记录中。
3.9 必须按表格内容填写齐全,不得留有空格,如无内容填写时应用“—”表示,内容与上项内容相同时应重复填写,不得用“……”或“同上”或“同左”等表示。
3.10 药品名称不得简写。
3.11 每个工序或岗位的操作记录与有关工序或岗位操作记录不应前后矛盾。
要做到一致性、连贯性和追踪性。
3.12 操作者、复核者签名应写全名,不得只写姓或名。
3.13 填写日期一律横写,并不得简写。
4 生产记录的审核:
4.1 生产记录由工艺员审核汇总并签名。
车间负责人审核并签名。
4.2 成品放行前,由质量部对批生产记录审核并签字。
4.3 审核生产记录注意事项:
4.3.1 必须按每批岗位操作记录串连复核;
4.3.2 必须将记录内容与工艺规程、标准操作规程对照复核或审核;
4.3.3 上下工序及成品记录中的数量、质量、批号、容器数必须一致、正确;
4.3.4 对生产记录中不符合要求的填写法,必须由填写人更正并签名;
4.3.5 若发现异常情况,必须查找原因,作出合理的说明,并作详细记录,经手人、复核人签名署日期。
5 批生产记录整理归档:
5.1 批生产记录必须妥善保管,慎防遗失;
5.2 批记录由质量部审核后存于档案室,并按年月装订成册;
5.3 批生产记录档案由技术开发部保存至产品有效期后一年。
6 相关记录:
6.1各品种的批生产记录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