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地震波及其传播
地核与地幔之间的地震波传播特性研究
地核与地幔之间的地震波传播特性研究地震是一种地球的自然现象,由地壳内部的断裂或者岩石位错所引起。
地震波是地震释放能量后通过地球内部传播的振动波动。
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层,其中地核与地幔之间的界面是地震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区域。
本文将探讨地核与地幔之间的地震波传播特性。
地震波可以分为三种类型:P波、S波和表面波。
P波是最快传播的波动,也是最早到达地震事发地点的波动。
S波是次快传播的波动,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
表面波相对于体波而言,地震波能量更多地集中在地表,对建筑物和地表造成更大的破坏。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地球内部结构的影响,主要包括速度结构、密度结构和衰减结构。
地核与地幔之间的界面是速度结构的一个关键区域,这也是地震波传播特性的重要研究对象。
地球内部的结构主要是通过地震观测以及地震资料的反演得到的。
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这是由于介质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的差异所致。
通过地震观测,科学家们可以根据地震波到达时间来计算地球内部结构的速度分布。
地核与地幔之间的界面是一个密度梯度较大的区域,这导致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发生变化。
除了速度结构的差异,密度结构也会对地震波传播特性产生影响。
密度结构是指地球内部不同介质的密度分布。
在地核与地幔之间的界面上,由于密度梯度的改变,地震波的传播路径会发生弯曲。
这种弯曲路径的改变会导致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发生变化,同时也会使得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路径更加复杂。
衰减结构也是地震波传播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地球内部介质对地震波能量的吸收和衰减会影响地震波的传播距离。
而地核与地幔之间的界面上,由于介质的改变和能量的吸收,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会有一定的衰减,使得传播距离变短。
除了以上因素,地震波在地核与地幔之间的界面上还会发生反射、折射和散射等现象。
这些现象导致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发生频率变化,同时也影响地震波的传播方向和能量。
探索地核与地幔之间地震波的传播特性,对了解地球内部结构以及地震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2.地震波动力学
E A f W
2 2
上式说明:波的能量E与振幅A的平方、频率f的平方
以及介质的密度成正比。
能量密度:包含在பைடு நூலகம்质中,单位体积内的能量称为能
量密度。
E 2 2 A f W
上式说明:波的能量密度也正比于振幅A的平方。
波的强度I:波前面上,单位时间t、单位面积S的能量
E W Vt S 2 I V A tS tS tS
式中V为速度。因此,波的强度I正比于振幅A的平方。
地震波的吸收:实际介质中,对地震波的能量具有不同
程度的吸收作用。
品质因素Q:地震波的吸收可以用品质因素描述。Q定
义:在一个周期(或一个波长距离)内,
振动损耗能量E与总能量E之比的倒数
1 E E ; Q 2 2E
E
2 E Q E
Q值越大,能量损耗越小,介质越接近完全弹性
吸收系数 :波在粘滞介质中传播时,它的振幅被吸收
衰减,衰减的快慢有吸收系数确定
式中为波长。
Q
f
Q V
面 波 瑞利波:在自由表面上产生的沿自由表面传播的 面波。地震勘探中的面波指瑞利波。 勒夫波:分布在低速层与高速层分界面上,与SH
波类似,又称横面波。
(2) 地震波的传播特点: 对于P波,波动方程为:
2u 2 2u 2u 2u ( 2 2 2) 2 t x y z
对于S波,波动方程为:
2u 2u 2u 2u ( 2 2 2) 2 t x y z
P波、S波速度为:
2 Vp Vs
E (1 ) (1 )(1 2 )
E (1 )
地震波传播特点
地震波传播特点地震波是由地壳的破裂、断层及其他地震活动产生的一种物理场。
它以弹性波形式向四面八方散射播放,并持续传播至地球表层之外,是地震活动探测、识别及预测的主要手段。
地震波是一种物理场,它拥有许多独特的特性,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有三种,即:首先,地震波是高度偏振的。
按照物理定义,一个波需要有振幅、频率、相位和持续时间。
地震波有一个很强的振幅,频率相对较慢,它的持续时间比其他波类要长,并且它的偏振率较大,这使得地震效应更强烈。
其次,地震波衰减较快。
衰减是指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空气、地壳中的粘性存在,能量逐渐衰减,从而造成波的振幅和幅值减小。
地震波的衰减率比较大,它们在传播的距离变长时会很快消失。
最后,地震波的传播过程受到环境的影响。
在传播过程中,地震波会受到岩石层的结构性、物理性及地质环境的影响,而形成多样的改变,如波的频率、振幅等。
地震波到达地表时,其特性就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因为地表力学参量和环境影响,地表上的地震波形成了理想的折射侧波。
折射侧波反射出地表,可以增强地震效应,同时带来更多的地震信息,用以精确分析地震活动。
综上所述,地震波具有高度偏振、衰减快、受环境影响大等特性,它在地壳中传播,到达地表时也会发生改变,为地震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是地震活动的主要探测手段。
在研究地震以及其他地质活动时,利用地震波的传播特性,可以进行更精准的探测及分析,并能够及早发现地质灾害的发生,有助于控制或预防灾害发生,从而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人们应该努力提高对地震波传播特性的认识,充分利用地震波信息,加强地质灾害预防和排查控制能力,从而更好地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以上就是关于《地震波传播特点》的内容,简要概括如下:地震波是一种物理场,它具有独特的特性,如高度偏振、衰减快、受环境影响大等,到达地表时也会发生变化,能够提供地震探测手段,有助于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地震波传播特性
地震波传播特性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自然现象,它会引起地震波的传播。
地震波是地震能量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扰动,具有特定的传播特性。
本文将对地震波的传播特性进行探讨。
一、地震波的类型地震波分为主要波和次要波两大类。
主要波包括纵波(P波)和横波(S波),它们是由地震震源直接产生并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动。
次要波包括面波和体波,它们是主要波在地层中传播时产生的。
1. 纵波(P波)纵波是一种具有直接推压和释放作用的波动。
当地震发生时,地震波首先以纵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四周传播。
纵波的传播速度相对较快,约为地震波中最快的速度,以压缩和扩张的方式传播。
P波能够穿过液体、固体和气体等不同介质,传播路径相对较直。
2. 横波(S波)横波是一种具有横向摇摆作用的波动。
它在地震发生后稍迟于纵波出现。
横波的传播速度略低于纵波,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无法穿透液体和气体。
S波的振动方向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3. 面波面波是纵波和横波在地层界面上的共同表现,包括Rayleigh 波和Love波。
面波是地震波传播距离较长时产生的波动,其振幅较大,传播速度相对较慢。
Rayleigh 波具有颤动上下方向的特点,而Love 波则具有颤动垂直于地表方向的特点。
4. 体波体波是P波在地层中传播时所产生的次级波动,包括后续P波(PP 波)、前续P波(PS波)和前续S波(SP波)等。
这些波动在地球内部穿行,到达地表时会受到面波的干扰。
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路径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路径受到地球内部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地层结构的影响。
1. 传播速度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速度不同。
纵波传播速度最快,通常为6-8千米/秒;而横波传播速度稍慢,一般为3-5千米/秒;面波的传播速度最慢,大约为2-3千米/秒。
2. 传播路径地震波会根据地层的物理特性和密度变化来改变传播路径。
当地震波传播的介质密度发生变化时,波会发生折射和反射。
它们可能会在地球内部的不同界面上反射、折射、散射或衍射,导致地震波到达地表的路径复杂多样。
吴泰然《普通地质学》(第2版)-地球的结构与组成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第3章地球的结构与组成3.1复习笔记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1)天圆地方的概念“天圆地方”的概念是我国先民从北斗七星常年绕北极星旋转的关系和一望无际的大地得出的。
(2)泰勒斯的设想公元前600年左右,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曾提出地球为一圆盘的设想。
(3)毕达哥拉斯的设想公元前550年左右,毕达哥拉斯提出地球是圆球形的概念。
(4)利用三角测量法之后的结论17~18世纪,人们开始使用较为精确的三角测量法,认识到地球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球体。
(5)地球自转对形状的影响由于地球存在自转,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使赤道半径比两极半径略大。
(6)地球体的概念地球体是最接近于现代地球形状的一个概念。
①假设大洋水体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形成一个稳定的表面,这个表面与重力的指向垂直,且重力处处相等,即重力位表面。
②如果把这一假想的表面延伸到大陆下面,则构成一个全球封闭的近似球面,这就是地球体的表面。
③地球体是与大洋水面相一致的重力位表面。
地球体的形态和地球固体表面的形态有比较大的差别,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2.地球表面形态高差变化地球的表面形态高差变化很大,可以分为陆地与海洋两大部分。
大陆约占地球表面的29.2%,平均高度为0.86千米,最高点为珠穆朗玛峰,高达8844.43米;大洋的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70.8%,平均深度为3.9千米,最深点在马里亚纳海沟,深度为11034米。
二、地球的物理性质1.地球的波速结构(1)地球具有弹性和塑性地球具有弹性,允许弹性波通过,地震波可以在地球内部传播。
地球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具有塑性,在力的长期作用下,岩石会发生变形。
(2)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方式有三种:纵波、横波和面波。
①纵波纵波又称为P波,波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②横波横波又称为S波,波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③面波面波是地震波到达传播介质表面时形成的振动形式比较复杂的、沿介质表面传播的地震波。
④三种波的波速在同一介质中,同一震源的地震波,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1.73倍,而面波的速度只有横波的3/4。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1章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含答案)
第4课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1.掌握地震波的分类和不同特征2.能说出两个不连续面的名称及根据它们划分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以及每一圈层的特征3.掌握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及其特征知识点01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一)地震波1,地震波可以分为纵波(P 波)和横波(S 波)。
2,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3,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4,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二)不连续面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1,在地球内部地震波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
这种波速突然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
2,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在这个不连续面下,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不连续面叫莫霍界面;另一个在地下约2900千米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这个面叫古登堡界面。
以这两个不连续面为界,地球内部被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3,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位于莫霍界面以外。
海洋地壳薄,一般为5-10千米;大陆地壳厚,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有高大山脉的地方地壳会更厚。
4,地幔从莫霍界面直至古登堡界面,占地球总体积的80%。
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岩石部分熔融,能缓慢流动。
科学家推断,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地球板块的运动目标导航知识精讲与之相关。
上地幔顶部与地壳都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
5,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分为外核和内核两层。
外核是熔融状态的金属物质,科学家认为,外核液态物质的运动形成了地球的磁场。
内核是一个密度极大的固体金属球。
【即学即练1】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千米的海域,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引发最高达10米的大海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第二章 地震波
2.3 弹性介质及波动方程
介质的弹性性质 (elastic): 弹性
第二章 地震波
L
未加载
加载
卸载
2.3 弹性介质及波动方程
介质的脆性性质(brittle)
L
未加载
第二章 地震波
加载
卸载
2.3 弹性介质及波动方程
介质的塑性性质(Plastic)
L
未加载
第二章 地震波
加载
2.2 波的性质简述
波速V、视波速C和波数k
波速V取决于波动传播介质的力学 特性(密度和弹性模量等)。 观察或测量波动时往往并不沿着波 动的传播方向,这时观测到的波速 称为视波速,视波速c与真实波速v 之间有简单的换算关系C=V/sina; a为波的入射角。 波数k也是常用的描述波动的参数, 定义为2π 长度中所包含的波长λ 的个数。
Vp
(2)横波( 横波 Transverse wave, or Shear wave) --质点振动方向与振动(能量)传播方向垂直 --传播速度为: V
卸载
卸载不能完全恢复原状, 有“永久残余变形”。
2.3 弹性介质及波动方程
应力-应变关系Stress-Strain Relation (based on experimental result)
Elastic range Linear range Plastic deformation
第二章 地震波
2.1 地震学中的基本名词和概念
思考1:震中距是哪一段?
第二章 地震波
2.1 地震学中的基本名词和概念
思考2:烈度与震级的区别
第二章 地震波
2.1 地震学中的基本名词和概念
注册岩土基础考试-工程地质部分知识点汇总
注册岩土基础考试工程地质部分知识点汇总第一节岩石的成因和分类一、主要造岩矿物1、矿物的物理性质光泽:金属、半金属、非金属,硬度:最软滑石,最坚硬金刚石,解理:矿物在外力作用下,沿一定方向断裂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按解理难易程度分为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无解理。
断口:矿物在受外力作用后,产生的不规则断裂面。
二、火成岩、沉积岩及变质岩的成因及结构构造1、分类火成岩:又称岩浆岩,为岩浆冷凝形成。
对其成分影响最大的为二氧化硅,根据二氧化硅含量可分为酸性、中性、基性及超基性。
沉积岩:地表岩石常温常压下,经分化剥蚀、搬运沉积和硬结成岩等地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为地表分布最广的岩类。
变质岩:地壳中原有岩石,由于地壳运动及岩浆活动,导致物理化学条件改变,在固体状下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形成的新岩石为变质岩。
2.火成岩的结构和构造(1)结构:岩石矿物颗粒大小,结晶程度,形状及其相互关系按照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结构:岩石全部由结晶矿物组成,多见于深成岩和浅成岩中,如花岗岩。
半晶质结构:岩石由结晶矿物和玻璃质组成,多见于浅成岩,如闪长玢岩。
非晶质结构:岩石全部由玻璃质组成,多见于喷出岩。
(2)构造:岩石矿物在空间排列、充填方式、冷凝环境中所形成的外部特征火成岩中常见构造有:块状构造:矿物分布杂乱无章,成致密形状。
多见于深成岩和浅成岩,如花岗岩。
流纹状构造:因熔岩流动形成的条纹状流动构造,见于喷出岩,如流纹岩。
气孔状构造:岩浆凝固时挥发性气体未能排出,见于喷出岩,如玄武岩。
杏仁状构造:岩石气孔为后期矿物充填形成,见于喷出岩,如某些玄武岩。
3.沉积岩的物质组成、结构和构造、分类(1)物质组成沉积岩主要由碎屑物质、黏土矿物、化学沉积矿物、有机质及生物残骸组成。
(2)结构分为碎屑结构、泥质结构、化学结构、生物结构。
(3)构造层理特征:沉积岩最主要的构造是层理构造,常见的有水平、单斜、交错层理。
层面构造:层面上常见结核体、波痕、泥裂、雨痕等。
地震波原理
地震波原理地震波是由地球内部的能量释放而产生的一种波动。
这种能量释放通常是由地震活动引起的,包括地壳运动、板块运动等。
地震波的传播具有一些基本原理,分为两大类:体波和面波。
1.体波(BodyWaves)P波(纵波):P波是一种纵波,是地震波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波。
P波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可以传播。
P波的传播方向是沿着波的传播方向,即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
P波的振动速度大致是S波的1.7倍。
S波(横波):S波是一种横波,传播速度比P波慢。
S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无法穿过液体和气体。
S波的振动方向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S波相对于P波来说,对岩石的破坏性较大。
2.面波(SurfaceWaves)Love波:Love波是横波,振动方向是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Love波主要沿地表传播,对地表的破坏性相对较小。
Rayleigh波:Rayleigh波是一种复杂的波动,是横波和纵波的结合。
Rayleigh波主要沿地表传播,具有类似海浪的运动。
Rayleigh波对地表的破坏性相对较大,但能量逐渐减小。
地震波传播的基本原理:1.波的起源:地震波的起源通常是地球内部的能量释放,例如地壳运动或板块运动。
2.能量传播:地震波通过岩石和地球的其他物质传播。
不同类型的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也不同。
3.波的传播方向:P波和S波是体波,其传播方向是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
面波则主要沿地表传播。
4.波的振动方向:P波和S波的振动方向不同,这在地震记录中有明显的区别。
5.波的影响:地震波的传播引起地面的震动,这会导致建筑物和其他结构的震动,可能引发地质灾害。
地震波的传播是地震学研究的基础,通过观测地震波的行为,地震学家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和地震源的特性。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2)
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标解读课标要求素养要求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1.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地震波的特点及其应用。
(综合思维)2.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地区地壳厚度的差异。
(区域认知)3.通过野外观测,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特点。
(地理实践力)4.保护人类生存的圈层,促进人地协调。
(人地协调观)。
自主学习·必备知识基础预习一、地震和地震波1.地震(1)定义:地壳快速释放① 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动,是一种危害和影响巨大的自然灾害。
(2)震级:地震的大小。
一次地震,只有② 一个震级。
(3)烈度: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③ 破坏强弱的程度。
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2.地震波(1)定义:地震的能量以④ 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
(2)分类地震波传播介质传播速度纵波(P波)在固体、⑤ 液体、气体中均能传播速度快横波(S波)只能在⑥ 固体中传播速度⑦ 慢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3)作用:获得地球内部物质和结构状况的主要依据。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
2.地壳(E )(1)范围:地面以下、C ⑧ 莫霍面以上的固体外壳。
(2)厚度:平均厚度为⑨ 17千米,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大洋地壳平均厚度为5~10千米。
特别提醒(1)地壳上层为硅铝层,除氧之外,以硅和铝为主,密度较小。
地壳下层为硅镁层,除氧之外,以镁和铁为主,密度较大。
(2)硅镁层是连续的,硅铝层主要分布在大陆地壳上,大洋底部很少。
3.地幔(F )(1)范围: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即莫霍面与D⑩ 古登堡面之间。
(2)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合称。
(3)软流层:一般认为可能是⑪ 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4.地核(G+H )(1)范围:地球的核心部分,即古登堡面所包围的球体。
(2)分层{外核(G ):高温和高压状态下呈G ______ 或熔融状态内核(G ):一般认为呈固态⑫ 液态三、地球的外部圈层1.大气圈{组成:包裹地球的气体层密度: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 度迅速G _______意义: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⑬ 减小2.水圈{组成:液态水、G _______分类: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意义:水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所 不可或缺的⑭ 固态水和气态水3.生物圈{定义: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 G _______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 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核心:地面以上100米到水面以 下200米范围内⑮ 生态环境的总称4.关系: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⑯渗透,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地震波 传播模态
地震波传播模态地震波是地震活动产生的机械波,通过岩石、地层和水体等介质向外传播。
地震波的传播受地球结构、介质性质以及地震源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地震波的传播模态主要包括P波、S 波、面波和体波。
P波(纵波)是地震波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波,在介质中以压缩和膨胀的方式传播。
具有压缩性和纵向振动性质,传播速度约为6-8km/s。
P波的传播路径可以穿过固体、液体和气体等各种介质,并且具有较强的穿透性,传播范围较广。
地震仪记录到的第一个波形通常是P波。
S波(横波)是地震波中传播速度次于P波的波,具有横向的振动性质。
S波不能传播到液态中,只能穿透固体介质,传播速度约为3-5km/s。
S波相对于P波具有更大的摇摆幅度,能够产生较强的冲击力,从而对建筑物和构造造成破坏。
地震仪记录到的第二个波形通常是S波。
面波是地震波中传播速度最慢的波,它是由P波和S波在地表界面上的相互作用产生的。
面波沿着地表传播,分为Rayleigh波和Love波两种形式。
Rayleigh波是以椭圆形的轨道传播,振幅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减小。
Love波是以横向振动的方式传播,主要影响地表土壤,其振幅随着深度增大而增大。
面波通常具有较大的振幅和较长的周期,对建筑物和地表造成的破坏较为严重。
体波包括P波和S波,它们是从震中沿着内部传播的波。
P波和S波都可以在地球内部呈球面扩张传播,但是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折射、折射的现象。
体波的传播速度随着介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在传播过程中一般会发生速度突变的现象。
体波主要通过壳幔和外核传播,到达地核时基本消失。
对于地震波的传播模态,科学家通过观测和分析地震记录数据,比如地震仪上记录到的波形,可以推断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路径。
此外,地震波的传播模态还与地震源的特征、地球的内部结构、介质性质等因素有关。
利用地震波的传播性质,可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核、地幔、地壳等的大小、厚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信息,对于地球内部的物理学和地球构造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地震波的特性和传播讲解
应用几何方程求出相对应的应变分量:
x y z 0, xy yz 0
xz
w1 u df1(x VSt) (x VSt) d
x z d (x VSt) x
d
f1( )
x VSt
说明弹性介质的每一个点都始终处于z及x方向的简单剪切状态。
1
2
;
sin sin
3 1
Vsb Vsa
B1 B2 B5 0
a sin 21(B1 B2 ) B5b sin 23 0
地震波的传播规律
内容
一 地震波在介质中的传播 1 平面波的传播 2 球面波的传播 惠更斯-菲涅尔原理 克希霍夫积分解
二 地震波在介质分界面处的传播 1 面波 2 地震波在界面处的反射和透射 3 地震波的能流密度和几何扩散
一 地震波在介质中的传播
1 平面波的传播 当地震波在离震源足够远处,波前变得足够平,
d
f1( )
x Vpt
其余的应变分量都等于零,说明弹性介质的每一个点 都始终处于方向的简单拉压状态。
由物理方程求应力分量:
x
t
2 x
(
2) x
E (1 ) (1)(1 2)
x
y
t
2 y
x
E (1 )(1
2 )
x
z
t
2 z
x
E (1 )(1
2 )
x
xy yz zx 0
各个正应力分量之间的关系为:
地震波在岩石中传播的物理特性
地震波在岩石中传播的物理特性地震是地球上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它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破坏,还对地球内部结构的认识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地震波作为地震的传播介质,具有独特的物理特性,它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在岩石中有着复杂的变化。
首先,地震波在岩石中的传播方式由岩石的物理性质决定。
岩石可以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不同状态下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存在差异。
在固态岩石中,地震波可以沿着直线路径传播,这是因为固态岩石的分子排列较为紧密,能够传递横波和纵波。
而在液态岩石中,地震波只能传播横波,无法传播纵波,这是由于液态岩石的分子排列相对松散,无法将纵波的能量传递给周围的颗粒。
在气态岩石中,地震波无法传播,因为气态的分子排列更为松散,无法有效地传递能量。
其次,地震波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随岩石的密度和弹性模量变化而变化。
密度是岩石中单位体积的质量,而弹性模量则是描述岩石应变与应力关系的物理量。
一般来说,密度越大,地震波的传播速度越快,而弹性模量越高,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也越快。
这是因为密度和弹性模量的增加使得岩石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能量传递更加高效,因此地震波传播的速度也相应提高。
通过测量地震波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我们可以推断出岩石的密度和弹性模量,进而了解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和结构。
另外,地震波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还受到了地震波类型的影响。
地震波主要包括P波、S波和表面波三种类型。
P波是最快的地震波,它是一种纵波,能够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岩石传播。
S波是一种横波,传播速度相对较慢,只能通过固态岩石传播。
表面波是地震波在地表和岩石表面传播时形成的,传播速度最慢。
由于地震波类型的不同,它们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也不同,这为我们观测地震波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最后,岩石的结构和断裂也会对地震波传播产生影响。
岩石中常见的结构包括层状结构、断层和岩性变化等。
这些结构会导致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发生变化,使得地震波在岩石中产生散射和衍射现象。
地质工程中地震波传播特性研究
地质工程中地震波传播特性研究在地质工程领域,对地震波传播特性的深入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地震波如同地质结构的“信使”,携带着地下各种地质信息,为我们揭示地球内部的奥秘。
地震波是由地震或人工震源激发产生的弹性波,它们在地球内部传播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介质的物理性质是关键因素之一。
岩石的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参数都会改变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路径。
例如,在坚硬的岩石中,地震波传播速度较快;而在松软的沉积物中,速度则相对较慢。
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具有不同的传播特性。
纵波(P 波)是压缩波,传播速度较快,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横波(S 波)是剪切波,传播速度相对较慢,且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这两种基本类型的波在传播过程中会相互转化,给地震波的分析带来了一定的复杂性。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还会发生折射和反射现象。
当地震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如果介质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波的传播方向就会改变,从而发生折射。
如果遇到波阻抗差异较大的界面,如岩石层与软土层的分界面,就会发生反射。
这些折射和反射的地震波被地面的地震监测仪器接收和记录,为我们分析地下地质结构提供了重要的数据。
地质构造对地震波的传播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断层、褶皱、裂缝等地质构造会改变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速度。
例如,在断层带附近,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方向可能会发生突变,导致地震波的能量集中或分散。
此外,地下流体的存在也会影响地震波的传播。
孔隙流体的压力、饱和度和流体类型等都会改变岩石的有效弹性参数,从而影响地震波的速度和衰减特性。
在含油气储层中,地震波的传播特性与不含油气的地层有明显差异,这为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为了研究地震波的传播特性,科学家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技术。
野外地震勘探是常用的手段之一,通过布置地震检波器阵列,接收天然地震或人工震源产生的地震波,然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室内实验也是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在实验室中模拟不同的地质条件,测量地震波在各种岩石样本中的传播特性。
地球内部结构和地震波传播特点分析
地球内部结构和地震波传播特点分析地球是我们所生活的行星,其内部结构复杂而神秘。
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和地震波传播特点对于研究地震、岩石成因和构造演化等地球科学领域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分析地球内部结构的组成和地震波传播的特点。
地球内部结构可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地核、地幔和地壳。
地核由外核和内核组成,外核是流体态的铁合金组成,内核则是固体态的铁和镍的合金。
地幔是介于地核和地壳之间的一层岩石圈,主要由富含镁和铁的硅酸盐岩石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薄壳,其厚度约为5-70千米,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不同类型的岩石组成。
地震波是地震发生时产生的震动传播到地球各个方向的波动。
地震波可以分为P波(纵波)、S波(横波)和束缚波(表面波)三种类型。
P波是最快传播的波,能够穿过岩石内部,沿着传播方向产生压缩和扩张的运动,速度约为每秒6千米。
S波则是次快传播的波,主要沿着垂直传播方向产生剪切运动,速度约为每秒3-4千米。
束缚波是沿着地表或者地下边界传播的波,速度较慢但振幅较大。
地震波的传播特点与地球内部结构息息相关。
由于地球内部结构的存在,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速度在不同的地区会有所不同。
P波能够在各种岩石中传播,因此能够经由内核、外核和地幔等层传播。
S波则不能穿越外核,所以只能沿着地幔传播。
通过观测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速度,科学家可以推断地球内部结构的性质和变化。
地震波的速度也与地球内部的物理性质有关。
通常情况下,随着深度的增加,地震波的速度会增加。
这是因为地球内部的压力越高,岩石的密度越大,矿物质的弹性模量也越高,从而导致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增加。
然而,在特定的地区,地震波速度的变化可能会出现异常情况,比如在地壳下的一些熔岩囊或者含水岩石中,地震波速度会显著降低。
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速度的研究对于地震学和岩石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家通过观测和记录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速度,可以了解到地球内部不同介质的性质和分布情况。
这对于预测地震的发生概率和规模、研究地震活动的区域特征以及探索地壳和地幔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1.4 地球的结构 (2)
莫霍面 2900km
横波
纵波
古登堡面
牛刀小试
1、图中曲线表示的地震波是(
A 纵波 B 横波
速度(km/s) 3 6
)
5
C 纵波和横波
D 无法判断
17
33
2、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面以下( A 5km B 17km C 33km
)
深度(km)
D 400km
界面
莫霍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深度
17km(平均深度) 2900km
2、地震在海洋中发生时,坐在船上的渔民是感觉到
上下晃动还是左右晃动?为什么?
只有上下晃动;因为纵波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而横波 只在固体中传播。
2、地震波的传播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不连续面:地震波波速在地下发生突然变化的面。 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莫霍面与古登堡面。
17km
在地下平均17km处这个不连 续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 速度都明显增加。 在地下平均2900km处,在这 个不连续面下,纵波传播速 度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地震波
横波 地壳
上地幔
地 球 的 结 构
内部圈层
地幔 地核
下地幔
外核 内核
大气圈
外部圈层
水圈
生物圈(最活跃的圈层)
1、地球内部结构中,厚度最小的圈层是(
)
A 地核
B 地幔
C 地壳 )
D岩石圈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A 地震波速度的变化 C 内部压力的变化 3、岩石圈的下界是( A 莫霍面 C 软流层上界 )
地球的结构
杨静晖
虽然目前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载人飞船可以在太空中遨游,甚至可 以飞出太阳系,可谓是“上天有路”。然而对于我们脚下这个平均半径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波的类型
地震波类型
形成机制
纵波
vvv RPS0.9vS2
体积形变
Primary wave
横波 Shear wave
形状形变
质点振动 方向
速度
v 与传播方向相同
2
P
v 与传播方向垂直
S
面波 Surface wave
在界面附近,由 P、S波干涉 形成,局限 在界面附近 传播
见后
vR 0.9vS
2.4.1 斯奈尔定理 Snell’s law
• Snell’s law
(反射、折射定理)
当地震波传播中遇 到弹性分界面,地震波 要产生反射与透射,它 们服从Snell’s law:
入射波
介质 介质
反射波
界面 透射波
1. sin sin sin
v1
v1
v2
斯奈尔定理 Snell’s law(续)
vP>vS>vR
表中,、──拉梅系数;──密度; vP>vS>vR
体波质点振动
(a) P 波 (b) SV 波 (c) SH 波
体波质点振动
(a) P 波 (b) SV 波 (c) SH 波
体波质点振动
面波质点振动
面波(瑞雷波、地滚波) P+SV
拉夫波 P+SH
2.1.3 地震波的波形图
• 激发的地震波在3D空间传播,其振动
A
k 1/
波的速度
v x t
• 波的速度
– 波的同一相位(部位)在单位时间沿射线移动的距离。 – 波的速度将波形与波剖面联系起来。
v/ f
2.1.4 有效波与干扰波
• 有效波 通常包括:
– 反射波(含有关回转波、绕 射波)
– 折射波
• 干扰波 通常包括:
– 规则干扰:多次波、面波、 声波等与激发有关的
① 惠更斯原理 Huygen’s principle
• 惠更斯原理
前进波前上任意点都看作是次生波源,而且 下一个时刻波前就是所有该时刻次生波前的包 络。
惠更斯原理(续)
t
子波半径r v t
t
t+∆t
V=c
t t+∆t V≠c
α
β
t+∆t V1/V2
② 费马原理 Fermat’s principle
2. 地震波 及其传播
g.瞬时相位
地震勘探示意图
什么叫地震勘探?
• 地震勘探是当前油气、煤炭勘探中 最重要 的一种方法。它根据岩石弹性差异,研究 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地质介质中传播的规 律,以查明地下地质构造的方法。由于地 震波传播的路径、速度、能量、波形等随 通过介质的弹性、几何结构和形态不同而 异,由
吸收
75
dB
100
0.760 1.020
2.050 2.730
3.320 4.430
4.600 6.140
7.160 9.550
14.800 19.800
150
1.530 4.090 6.650 9.200 14.320 29.700
300
3.070 8.180 13.300 18.410 28.640 59.320
• 吸收系数,衰减系数
如果振幅表达为
A A0ex
x是距离,是吸收系数。 • 它是振幅因吸收而岁距离
指数衰减的因子。它与频 率有关,一般呈线性,有 时呈平方关系。
• 吸收系数与介质的品 质因子有如下关系
1 v Q f 27.29
• 品质因子 定义
每周期内最大能量
Q 2 每周期内的耗散能量
④ 互换原理 Reciprocity principle
• 互换原理
震源与接收点互换, 其波的传播路径相同, 效果(旅行时、位移、 波形)一样,产生相同 的地震道。
• 特点
在于其普遍性。它不 仅适用于任意边界的弹 性介质,也适用于非均 匀、各向异性介质。
• 应用
– 面波的压制 大家知道面 波的振幅(或能量)沿深 度增加按指数迅速衰减; 利用互换原理,加深震源, 就可以有效压制所生成的 面波。
– 波前图
• 从震源出发每个时刻波前位置图的集合。波前的形 状决定于速度的分布。
• 射线
– 始终与波前垂直的线。可能是直线、折线和曲 线等。
波前、波尾、扰动带、射线
震源
球面波前与平面波前
• 均匀各向同性介质 中,在t时刻,以r 为半径的球壳上, 具有相同的波场 值,,该球壳就是 该时刻的波前面。 任意一条半径都是 波的射线。
2.2.1 地震波前与射线 2.2.2 地震波传播的基本原理
1. 惠更斯原理 2. 费马原理 3. 叠加原理 4. 互换原理
2.2.1 地震波前与射线
• 波前与波前图
– 波前
• 地震波传播过程中,扰动相位相等的面(等时面)。 在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它是以震源为中心的球面, 它随时间向外移动,其方向与波前本身垂直。
① 能量密度
• 波通过介质,产生与介 质波动有关的能量。
• 能量密度
– 定义:单位体积内的能 量。
– 能量=动能+势能。
– 质点振动过程中,动能 与势能相互转换:位移 →0,势能→0,动能 →max;位移→max , 势能→max,动能→0。 总能量等于动能|max。
– 公式
– 可见,能量密度与波的 振幅和频率的平方成正 比,与介质的密度成正 比。
扩散 dB
500 ALL
5.110 7.96
13.640 22.160 30.680 47.730 98.860 13.98 17.50 20.00 23.50 29.50
吸收和扩散的相对重要性和 当频率较低、距离不大时,波前扩散比吸收作 用大;
– 传播时间、速度介质结构 – 能量、频率、速度及其它特征地层、岩
性……
2. 地震波及其传播
2.1 地震波的生成、类型 2.2 地震波传播的基本原理 2.3 地震波的能量与衰减 2.4 地震波的反射、透射和折射 2.5 菲涅耳带的概念 2.6 地震道的生成 2.7 煤层反射波
2.1 地震波的生成、类型
dB 10 log(E2 / E1)
– 因为能量和能量强度与振幅的平方成反比,所以有
dB 20 log( A2 / A1)
– 实际地震波速度随深度增加,使得地震波扩散更快。这 时尽管波前已经不是球面了,却仍然使用“球面扩散”。
③吸 收
• 吸收 地震波在介质中
传播时一部分能量转换为 热能的过程。
当地震波入射到界面上时,将要产生波的转换,产生4个二次波,波 型与入射波相同的二次波叫同类波,否则,叫转换波。
– 通常由于波本身的特征、接收地段和 设备所限,往往主要接收的是纵波。
2.1.2 地震波的类型
• 地震波一般认为是一类弹性波,是质点振 动在地质介质中的传播。常分为以下三类:
– 纵波 Primary wave – 横波 Shear wave – 面波 Surface wave
• 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以不同的速度、按 各自固有的规律在地质介质中传播。
岩石的 Q 值变化于 50-300左右。
岩石的品质因子及吸收系数
吸收衰减与频率
岩 石 Q p
岩浆岩 75~l50 0.04—0.02 沉积岩 20~l50 0.16—0.02 含气岩石 5~50 0.63—0.06
④ 地震波的吸收衰减与波前扩散衰减 设
频率 Hz 250
0.15db / , 2200 m / s, x0 100 m
炮检距 xl, m
500
750
1000
1500
3000
1
0.010 0.027 0.044 0.061 0.095 0.198
10
0.102 0.273 0.443 0.641 0.955 1.980
25
0.260 0.680 1.110 1.530 2.390 4.940
50
0.510
1.36
2.220 3.070 4.770 9.890
u u(x, y, z;t) • 对于1D的情况, u u(x,t)
• 波形图
– 波形指某质点振动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 u u(x,t) xxi
A
f / 2
T 1/ f
2.1.3 地震波波剖面图
• 波剖面
– 波剖面指地震波传播过程中,某一时刻整个介 质振动分布情况。对于1D的情况,有
u u(x,t) t ti
总流通量是能量强度和面积的乘积。因此有
,
最后I1s得1 I 2 s2
I2
/ I1
s1
/ s2
r1
r2 2
E2
/ E1
② 几何扩散
• 几何扩散
– 使球面波强度和能流密度都随距离 的平方成反比衰减,或振幅与距离 成反比衰减,这种现象称球面扩散。
– 平面波的能量不发散,所以其能量强度是常数。 – 能量比或能量强度比常用dB表示,有
③ 随着频率升高、传播距离增加,吸收损失增大, 最终变成能量损失的主要因素。
④ 吸收使高频衰减,导致地震波形随距离变化, 其谱的能量向低频移动。
⑤ 随频率衰减的因素不止吸收,因此,地震波实 际衰减的程度比这还要高。
2.4 地震波的反射、透射和折射
2.4.1 斯奈尔定理 Snell’s law 2.4.2 视速度定理 Apparent velocity 2.4.3 反射波 Reflection 2.4.4 透过波 Refraction 2.4.5 折射波 Transmission
2.1.1 地震波的生成 2.1.2 地震波的类型 2.1.3 地震波的波形图和波剖面图 2.1.4 有效波与干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