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中医四诊
第一节望诊
定义: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对人体外部情况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健康状况、测知病情的方法。
望诊思路:
具体展开结合“望诊知识框架”。
“望诊”知识框架:
一、全身望诊
神、色、形体、姿态等。
二、局部望诊
头面、五官、躯体、四肢、二阴、皮肤、排出物等。
三、望小儿指纹
四、望舌
舌质、舌苔、舌下络脉。
一、全身望诊
(一)方法与要求
1.方法
(1)病人面向自然光线,坐位或仰卧位。
(2)病人体态自然,充分暴露受检部位。
(3)遇到一些望诊内容在就诊刻下无法获取者,可通过询问病人、家属获取,或事后有条件时再观望获取。
一句话总结:
自然光线,体位正确;体态自然,充分暴露;结合问诊。
2.操作(1)望神(2)望色(3)望形体(4)望姿态
(1)望神
问题举例:如何进行望神?
学习方法:先明确框架,再补充细节!
先明确框架:
先望“眼”。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心主神志。
再望“思维意识及精神状态”。
最后望“面部表情”。心其华在面,心主神志。
再补充细节:
①首先应观察眼睛的明亮度,即目光是明亮有泽还是晦暗无光。
②其次,应观察眼球的运动度,即眼球运动灵活还是运动不灵。
具体操作:医者可将食指竖立在患者眼前,并嘱患者眼睛随医者的食指做上下左右移动。若患者眼球移动灵活是有神的表现,反之,则为失神的表现。
再望“思维意识及精神状态”。
观察患者思维意识是否正常,有无神志不清或模糊、昏迷或昏厥等;精神状态是否正常,有无精神不振、萎靡、烦躁、错乱等。
最后望“面部表情”。
应观察患者面部表情是丰富自然还是淡漠无情,有无痛苦、呆钝等表现。
通过以上观察得出病人得神、少神、失神或假神等结论。
(2)望色观察患者面部气色有无异常。
整体+五色主病
望整体:
是否荣润含蓄、有无少华、无华、晦暗、枯槁、暴露等。
五色主病:
面部呈现何种颜色(青赤黄白黑),有无局部的色泽异常。
(3)望形体
观察患者体型、体质、营养、发育状况。
望整体+望局部
望整体:有无体胖、体瘦、虚弱等。重点观察体型,矮胖、瘦长还是适中,有无畸形。
望局部:头型偏圆、偏长还是居中。颈项粗短、细长还是适中。肩部宽大、窄小还是适中。胸廓宽厚、薄平还是适中。
(4)望姿态
坐、卧、立、行、异常动作
坐:要观察是坐而仰首还是坐而俯首,是端坐还是屈曲抱腹或抱头。
卧:要观察卧时面部朝里还是朝外,仰卧还是俯卧,平卧、斜卧还是侧卧等。
立:要观察端正直立还是弯腰屈背,有无站立不稳或不耐久站或扶物支撑的情况。
行:要观察行走时是否以手护腰,行走之际有无突然停步以手护心或行走时身体震动不定的情况。
异常动作:要注意有无睑、唇、面、指(趾)的颤动,有无颈项强直、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的情况,有无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斜、半身不遂的情况,有无恶寒战栗、肢体软弱的情况,有无关节拘挛、屈伸不利。
儿童:还应注意有无挤眉眨眼,努嘴伸舌的情况。
3.望诊注意事项(共4条,了解)
(1)充分暴露,细致观察
诊察时要充分暴露受检部位,以便完整、细致地进行观察。
(2)静心凝神,排除杂念
望诊时医生应集中注意力,排除杂念,这样才能发现异常体征,捕捉到疾病的相关信息。如望神的方法是“以神会神”,即是以医生之神去观察、体会患者之神。
(3)辨别真假,排除假象
望诊时医者应注意辨识假象。
①假神与疾病好转的区别:二者虽然都是以病情危重为前提,但假神出现多为久病、重病治疗无效的前提下,突然出现个别现象的一时性好转,且与整体病情危重情况不相一致。
②人为因素造成假象:化妆。如:抹嘴唇、戴假发、染头发、打发蜡等。
生理性因素:饮酒、气候、情绪、运动等。
人为因素:化妆。
(二)望神的内容与临床意义
内容提纲:“得失少假乱”
得神、少神、失神表现(注意程度变化)
得神、少神、失神临床意义:
假神(无神)——久病、重病患者,突然出现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古人比喻为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例如:本已失神,突然神识似清,目光转亮,言语不休,欲进饮食,颧红如妆。——提示:精气极衰,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离决,属病危的表现。
神乱
实践技能例题:
望神的内容及假神的表现、临床意义?
1.望神内容:得神、失神、少神、假神、神乱。
2.假神表现及意义:
表现→久病、重病患者,突然出现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如:本已失神,突然神识似清,目光转亮,言语不休,欲进饮食,颧红如妆。
意义→精气极衰,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离决,属病危的表现。
(三)望色的内容与临床意义
(一)常色与病色
1.常色——正常面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主色:生来就有,一生基本不变。
客色:因外界因素而微有正常变化。
如:春季稍青,夏季稍赤,长夏稍黄,
秋季稍白,冬季稍黑;
天热面色稍赤,天寒面色稍白。
2.病色——疾病状态时面部表现
(1)善色:虽有异常,但仍光明润泽
——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能上荣于面;
属新病、轻病、阳证,预后较好。
(2)恶色:面色异常,且枯槁晦暗
——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于面;
属久病、重病、阴证,预后较差。
(二)五色主病(青赤黄白黑)
1.赤色——主热证、戴阳证
满面通红——实热证
两颧潮红者——虚热证
久病重病,面色泛红如妆——戴阳证
2.白色——主虚证(血、气、阳)、寒证、失血淡白无华——血虚、或失血
(白光)白者——阳虚
(白光)白而虚浮——阳虚水泛
3.黄色——脾虚、湿证
面色萎黄——脾胃气虚
面黄虚浮(黄胖)——脾虚水泛
面目一身俱黄——黄疸
色黄鲜明如橘——阳黄——湿热
色黄晦暗如烟熏——阴黄——寒湿
4.青色——寒证、气滞、血瘀、疼痛和惊风
记忆技巧:口诀+情景联想→小青气血寒痛风。淡青或青黑——寒盛、痛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