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救亡图存79页PPT
合集下载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PPT优质课件
典型例题
2.下表(表2)是部分近现代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康有为变法思想的不 同认识。由此可知,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
作者 茅海建 冯自由 王立新
出处
《戊戌变法 研究》
《革命逸史 》
《美国传教 士与晚清中 国现代化》
认识 在万木草堂讲学时,康有为称“尧、舜,如今之滇 、黔土司头人也”;又称:“尧、舜皆孔子创议。
二、义和团运动
1
原因
○ 根本原因:《马关条约》 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 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 机日益加剧。
○ 直接原因:反洋教斗争的 推动。
2
口号:“扶清 灭洋”。
3
清政府对义和 团的态度:先 抚后剿。
4
主要事迹:廊 坊阻击战、天 津保卫战。
5
失败原因:中 外势力联合镇 压。
二、义和团运动
6.评价 (1)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帝爱 国倾向,也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 为。义和团运动无法阻止中国滑向 半殖民地的深渊,但它展现了中国 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
(2)义和团运动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 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典型例题
3.1900年4月,梁启超评价义和团为“莠民招乱”“暴徒窃发”。7、 8月间,则认为义和团“一呼而集者数十万人,赴死军前,曾不返顾”,“ 以抗御普世界中显赫之众强国”。梁启超对义和团评价的变化反映了 ()
学习重难点
重点: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措施、结局及历史意义。 难点:八国联军侵华的罪行与《辛丑条约》的内容与危害;义和团一、戊戌维新变法 二、义和团运动 三、八国联军侵华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一、戊戌维新变法
1.背景 (1)时势条件: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 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2)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中国资产阶级 逐步发展壮大。 (3)思想基础:康有为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宣传了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纲要(上)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30张PPT)
壹慈禧的允否之变与维新派的求索
问题探究一:分析康有为频繁上书的原因和目的,从上书的结果看,康有为 变法面临怎样的处境?为此,他做了什么准备?
背景 奏折名称
时间
结果
原因
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
中法战争 《上清帝第一书》
清光绪十四年 (1888年)
未达
目的 依靠光绪皇帝推行变法
《上清帝第二书》 清光绪二十一 未达 【公车上书】 (1895年)
课后思考: 梳理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之局与救亡图存之路,你有怎样的思考?
战争 鸦片战争
时间 1840-1842
目的 打开中国市场
国家
英国
条约 《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进一步打开市场 英国、法国 《北京条约》
中日甲午战争 1894-1895 日本对外扩张
日本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 1900
维护在华利益; 英法美俄德意日奥
《辛丑条约》
开始沦为半殖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 完全沦为半殖民
影响
民地半封建
一步加深
大加深
地半封建社会
磨难与出路探索的交织 危机与改革意识的连接 救亡与阶级局限的遗憾
失败原因 未动根本 前途出路 走向革命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文化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 改革层面广泛
103天里,颁布了一百多道变法诏令。
前期:(慈禧)必曰:“苟可致富强者, 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
后期:“康有为之法,能胜于祖宗所立 之法?汝何昏愦,不肖乃尔!。”
外国人绘制的慈禧光绪,上面的慈禧揪着光 绪的耳朵大发脾气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PPT课件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
甲午战败,瓜分狂潮,中国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俄北瞰(kàn),英西睒(shǎn),法南 瞵(lín),日东眈(dān),处四强邻之中 而为中国,岌岌哉! 况磨牙涎舌,思分其余 者,尚十余国。辽、台茫茫,回变扰扰, 人心皇皇, 事势儳儳(chán), 不可终 日……海水沸腾。耳中梦中,炮声隆隆。凡 百君子,岂能无沦胥(xū)非类之悲乎!
3、失败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具体原因:由于守旧势力仍很强大,而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 密的组织,变法操之过急,又把希望寄托于完全没有掌握是实权的皇帝身上
4、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对于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 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三、八国联军侵华
1、经过: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形势图
1900年6月10日,西摩尔率联军从天津向北 京进发,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阻击。
6月中旬 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向天津进 犯,义和团和清军投入天津保卫战,7月天津陷 落。
6月21日,慈禧太后向各国宣战。 8月中旬 北京失陷,慈禧携光绪出逃,出逃 途中发布“剿匪谕旨”,出卖义和团,并命李 鸿章与列强议和。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俄国还趁机侵占中国东北。 当时,南方各省督抚与列强洽商“东南互保” 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备很不充分的政治运动。
——王先明《中国近代史》
材料2: 百日维新的新政诏书连篇频发,然其在实践中却常常被化为无形,很多内容
只是流于表面粉饰而无实效。各部堂官、各省督抚都持观望、延宕、抵制态度,拒不
奉诏……光绪皇帝严责守旧大臣的诏令也达十多次,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力求有所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
甲午战败,瓜分狂潮,中国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俄北瞰(kàn),英西睒(shǎn),法南 瞵(lín),日东眈(dān),处四强邻之中 而为中国,岌岌哉! 况磨牙涎舌,思分其余 者,尚十余国。辽、台茫茫,回变扰扰, 人心皇皇, 事势儳儳(chán), 不可终 日……海水沸腾。耳中梦中,炮声隆隆。凡 百君子,岂能无沦胥(xū)非类之悲乎!
3、失败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具体原因:由于守旧势力仍很强大,而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 密的组织,变法操之过急,又把希望寄托于完全没有掌握是实权的皇帝身上
4、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对于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 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三、八国联军侵华
1、经过: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形势图
1900年6月10日,西摩尔率联军从天津向北 京进发,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阻击。
6月中旬 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向天津进 犯,义和团和清军投入天津保卫战,7月天津陷 落。
6月21日,慈禧太后向各国宣战。 8月中旬 北京失陷,慈禧携光绪出逃,出逃 途中发布“剿匪谕旨”,出卖义和团,并命李 鸿章与列强议和。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俄国还趁机侵占中国东北。 当时,南方各省督抚与列强洽商“东南互保” 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备很不充分的政治运动。
——王先明《中国近代史》
材料2: 百日维新的新政诏书连篇频发,然其在实践中却常常被化为无形,很多内容
只是流于表面粉饰而无实效。各部堂官、各省督抚都持观望、延宕、抵制态度,拒不
奉诏……光绪皇帝严责守旧大臣的诏令也达十多次,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力求有所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PPT
修路
(截至1898不年仅11月控)制铁路沿线的土地资源, 还把经济势力和军事势力渗透到那里。
(投资在10万元以上的)
办厂
一方面强占中国市场,打击中国民族工业; 另一方面又冲击自然经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 发展。
开矿
到1899年,美国先后夺取了山西平定、盂县煤 矿的开采权和四川麻哈金矿的开采权;英国先后夺 取了四川全省和山西盂县、平定、泽州、潞安以及 河南怀庆附近地区的矿产开采权,还夺取了热河朝 阳煤矿的开采权;俄国除了夺得中东铁路及其支路 沿线的矿产开采权外,还攫取了新疆全省金矿的开 采权;法国先后取得了四川灌县、犍为、威远、綦 江、合州、巴县煤矿的开采权和四川金矿的开采权 ;德国先后取得了山东胶济铁路两旁和沂水、沂州 、诸城、潍县、烟台等地矿产的开采权。
实质 分享其它列强在华的侵略权益
对中国
使美国在华势力大增,一定程度上 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民族
的影响 危机空前严重
一、《马关条约》的签定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控制中国经济,
• 商品输出
资本输出 进而控制政治
• 直接割地
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和“门
户开放”政策
破坏中国主权,使 中国半殖民化加深
② 欧美帝国主义列强也趁机扩大对中国的政治侵略与 经济掠夺
(二)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方式发 生了怎样的改变?
经济掠夺: 资本输出为主
政治侵略: 瓜分中国
第 二 章
第 六 节
瓜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分
中
国
的
狂
潮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贷款
年息重、获利高;附带条件多、还债年限长,便于 长期控制经济进而控制政治。
第五章民族救亡运动的高涨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的变理法论理根论据,。就是说要救国,要太平,就必须
改革;只有改革,才能进步,才能达到太平的
愿望。
★
《新学伪经考》
❖ 康有为的这部著作,从表面上看,好 像只是辩伪性的专著,不涉及政治问题, 实际上是为维新变法作理论铺垫。康有为 宣传当时流行的儒家经典为伪经,就使当 时流行的汉学和宋学失去存在的依据,为 变法维新扫清了障碍。《新学伪经考》还 打击了恪守祖训的顽固派,促使知识分子 对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经典进行怀疑,起 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及意义 ❖ (二)张之洞的《劝学篇》
(一)康有为早年生平及变法理论
❖ 1、康有为早年生平简介 ❖ 2、康有为的变法理论 ❖ 主要思想渊源是今文经学,
以今文经学的观点否定古文经学。 ❖ 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 3、对康有为变法思想的评价 ❖ 4、康有为的变法主张
❖
❖ 1888年11月《国势危蹙,祖陵奇变,请下 诏罪己,及时图治》的条陈,简称《上清帝第 一书》。在上书中,康有为提出“变成法(改 变旧政策)、通下情(广泛征求意见,择善而 从)、慎左右(选用忠臣,罢斥侫臣)”的建 议。
万木草堂
康有为以今文经学的观点否定古文经学
今文经学 隶书所写 尊孔子 五经为孔子所作
重春秋公羊传 主张微言大义,附
会阴阳五行
古文经学 蝌蚪文、大篆等写成 尊周公
孔子述而不作,言而 好古
重春秋左传、周礼 主张训诂,繁琐考据、
主张古代典章制度
康有为以今文经学的观点否定古文经学
❖ 两派的区别不只是表现为所依据的经学版本 和文字不同,更主要的表现为怎样使经学为 封建统治服务上。今文经学家喜欢对经书作 牵强附会的解释和宣扬迷信的谶chèn纬之学, 思想比较活跃;古文经学家则强调读懂经典, 真正理解儒学精髓,为此侧重名物训诂,重 视语言事实,比较简明质朴。此后,经文经 学大多失传,只有春秋公羊传保存下来。后 世研究儒家思想大都以古文经为基础。
改革;只有改革,才能进步,才能达到太平的
愿望。
★
《新学伪经考》
❖ 康有为的这部著作,从表面上看,好 像只是辩伪性的专著,不涉及政治问题, 实际上是为维新变法作理论铺垫。康有为 宣传当时流行的儒家经典为伪经,就使当 时流行的汉学和宋学失去存在的依据,为 变法维新扫清了障碍。《新学伪经考》还 打击了恪守祖训的顽固派,促使知识分子 对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经典进行怀疑,起 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及意义 ❖ (二)张之洞的《劝学篇》
(一)康有为早年生平及变法理论
❖ 1、康有为早年生平简介 ❖ 2、康有为的变法理论 ❖ 主要思想渊源是今文经学,
以今文经学的观点否定古文经学。 ❖ 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 3、对康有为变法思想的评价 ❖ 4、康有为的变法主张
❖
❖ 1888年11月《国势危蹙,祖陵奇变,请下 诏罪己,及时图治》的条陈,简称《上清帝第 一书》。在上书中,康有为提出“变成法(改 变旧政策)、通下情(广泛征求意见,择善而 从)、慎左右(选用忠臣,罢斥侫臣)”的建 议。
万木草堂
康有为以今文经学的观点否定古文经学
今文经学 隶书所写 尊孔子 五经为孔子所作
重春秋公羊传 主张微言大义,附
会阴阳五行
古文经学 蝌蚪文、大篆等写成 尊周公
孔子述而不作,言而 好古
重春秋左传、周礼 主张训诂,繁琐考据、
主张古代典章制度
康有为以今文经学的观点否定古文经学
❖ 两派的区别不只是表现为所依据的经学版本 和文字不同,更主要的表现为怎样使经学为 封建统治服务上。今文经学家喜欢对经书作 牵强附会的解释和宣扬迷信的谶chèn纬之学, 思想比较活跃;古文经学家则强调读懂经典, 真正理解儒学精髓,为此侧重名物训诂,重 视语言事实,比较简明质朴。此后,经文经 学大多失传,只有春秋公羊传保存下来。后 世研究儒家思想大都以古文经为基础。
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共36张PPT).ppt
目录
1 危亡——甲午战败,瓜分狂潮 2 斗争——上层改良,下层革命 3 沉沦——庚子国变,半殖半封
壹 危亡
——甲午战败,瓜分狂潮——
“列强亡撕掀裂国起瓜的亡分中中种国国狂”潮
贰 斗争
——上层改良,下层革命——
贰 斗争·上层改良
民族危亡给维新派带来了怎样的思考?
……而甲午一战,日本以彻底的西学打败了 中国不彻底的西学。……在这一特定背景下,日本 的榜样被有志于维新改良的人们放大了。
——康有为《应召统筹全局折》
贰 斗争·上层改良 以强敌为师:变“器”→变“政”
维新派主张
经济:工业化,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政治:民主化,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贰 斗争·上层改良
高潮:百日维新
除旧 布新
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
改革措施 裁撤冗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取消旗人经济特权,奖励工商业 废除八股,开办新式学堂 裁减旧军,训练新式军队
贰 斗争·下层革命 探究:如何全面评价义和团运动?
反帝 爱国
与清政府协同作战,争取部分爱国官兵
对清政府的阶级本质缺乏认识,放松对清政 府的警惕
猪
↓ 天 主
( 毓贤、袁世凯 对义和团 先抚后剿)
盲目 排外 反映农民阶级的落后性
羊 ↓
洋
中山大学教授袁伟时评价义和团运动:即使义和团真的立下了
人
“扶清灭洋”的伟大功勋,也不能回避它的这些反文明、反人类的
思考:义和团运动为 什么起源于山东?
教案频发: ➢ 冠县教案 ➢ 巨野教案
自然灾害: ➢ 山东大旱
贰 斗争·下层革命
义和团揭帖:“天无雨,地焦干,全是教堂止住天。”
民众和乡绅把自然灾害的频发归因于 外国人。他们坚决认为,外国人宣传异端 邪教和禁止崇拜孔子、圣像和祖先,触犯 了神灵;外国人修路时毁坏了地下的“龙 脉”,开矿时放走了山中的“宝气”,从 而破坏了风水。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PPT教学课件
饰而无实效。各部堂官、各省督抚都持观望、延宕、抵制态度,拒不奉诏……光绪皇帝严责守旧大臣
的诏令也达十多次,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力求有所推动封。建势力的抵制;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王先明《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戊戌变法持续时间仅103天,共发布280多件新政論旨,平均一天就是两件多,其中明确指示
具体办法、論令实行的就有175件。 急于求成、没有实效
【课堂探究】结合下列材料及所学知识,想一想戊戌维新运动为什么会失败?
材料一 维新志土们大多是青年士人,为国家民族之救亡图存大业挺身而出,以天下为己任,但却未
能走入民间获得众的支持和力量,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援。它是一场准备很不充分的政治运动。
脱离群众,缺乏社会基础
——王先明《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百日维新的新政诏书连篇频发,然其在实践中却常常被化为无形,很多内容只是流于表面粉
惩办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禁止中国 标志清政府成为帝国
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
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条约的影响:
(1)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
(2)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1
【拓展提升】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方式和趋势
方式
趋势
①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① 赔 款 数 量 越 来 越 多 。
军事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行征兵制,兴办兵厂 裁汰八旗、绿营旧军
【课堂探究】对比以上两则材料是否相同,为什么?
变法主要内容 一、教育方面:
1 康有为上清帝第四书
1.革新科举制度和法律规范;
废八股改试策论;设立京师大学堂、各省设立
2.设立政府制度局和创设十二个新局来取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概述(PPT57张)
70% 30%
新因素: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原因: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的自然经济 的进一步瓦解、“实业救国”的倡导、清政府 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有什么特点? 材料一:1895年,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 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 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 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的总和。
理解
1.了解西方列强侵略方式的变化及影响。 2.经济、政治危机之间的关系。 3.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与戊戌变法出现之 间的关系。
运 用 比较分析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与民族资本主
义初步发展、戊戌变法运动出现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问题探究
2.比较分析
3.情景再现 比较分析 问题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义列强向中国进行早期资本输出,掠夺中国廉
价劳动力,随着列强在华侵略的加剧,不可避 免的中国无产阶级也应运而生。
课堂练习
1.19世纪末,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 的基本方式是( A)
A.资本输出和大量倾消工业品
B.开设银行和迫使清政府借款
C.控制中国的海关和其他税收
D.投资修筑和经营中国的铁路
2.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变相对清政府贷款, 是为了( ) D ① 攫取高额回扣利息 ②长期把持海关 ③进一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④ 扩大在华势力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天津北京胶州湾旅顺大连广西广东云南是法国的势力范围俄国把长城以北和新疆作为势力范围英国把长江流域以及云南广东部分地区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1898年英国租借地新界并将福建作为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受到进一步破坏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受到进一步破坏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危机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PPT优秀课件
谢 谢 观看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及趋势 (1)过程
时间
战争
条约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1900-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危害
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 社会演变为半殖民地半
3.影响 (1)《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 不平等条约 (2)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 (3)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4)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成为“国中之国”。 (5)《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深渊。
“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 )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 C. 清政府的腐朽无能 D. 《马关条约》的签订
19世纪末,戊戌维新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先后兴起,其共 同特点不包括( ) A. 与封建势力有过合作 B. 遭到封建顽固势力镇压而失败 C. 反映了民族矛盾尖锐化 D. 与资本主义发展有关
19世纪末,戊戌维新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先后兴起,其共 同特点不包括( ) A. 与封建势力有过合作 B. 遭到封建顽固势力镇压而失败 C. 反映了民族矛盾尖锐化 D. 与资本主义发展有关
二、义和团运动
兴起背景
《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 日益加剧,义和团运动在反洋教的斗争中兴起
有人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代表民族情感,但不代表时代 的脚步,不是民族觉醒,但促进了民族觉醒。作为一场爱 国运动,其植根于经济的保守意识,抵御外侮的愿望同陈 旧的天朝观念和华夷之见连在一起······由救国而误国,是 一种悲剧”。材料所说运动( ) A. 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 达到了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 促进当时人民的思想解放 D. 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PPT课件
①改革范围广, 力度大,改革操 之过急 ②没有涉及设议 院、开国会、制 宪法等政治主张
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冲击旧式 经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官僚体制
思想动——核心素养落实 一、戊戌维新运动 3、影响 思考:想一想,戊戌维新有怎样的局限性? 学思之窗
为清朝灭亡埋下伏笔
辛丑国难:八国联军侵华 民族危机的加深——核心素养落实 四、民族危机的加深 1、《辛丑条约》 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
项目
主要内容
惩办 赔款 划界 驻军
双禁
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
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2 亿两 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 各国 可派兵驻守
内容
作用
特点
政治 经济 文教 军事
裁撤冗员
除废除旗人
寄生特权
旧废除八股
改试策论
淘汰八旗 绿营旧兵
广开言路;举荐人才;
布 精简机构;改订律法。
提倡实业;开矿筑路; 财政改革;创办银行。
新 广设学堂;派遣留学;
准许办报;设译书局。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行征兵制;兴办工厂。
利于资产阶级参政 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利于思想文化传播 利于增强军事实力
5、家国情怀:了解中国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救亡图存活动,认识中 国社会各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的努力,增强爱国情感,树立为伟 大祖国奋斗牺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上层人士早夭的探索:维新变法运动——核心素养落实 一、戊戌维新运动 1、背景 思考:戊戌维新运动兴起的背景?
(1)政治:甲午战败,帝国主 (2)经济:甲午战后,民 (3)思想:康有为
——《上谕》1900年9月7日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ppt课件
PPT课件
9
西方列强侵华方式变化
以商品输 出 为主
商品输出:资本主义国 家的工业品到外国市场 倾销,获取利润。
以资本输 出 为主
资本输出:帝国主义为 获取高额利润对国外的 贷款和投资。
PPT课件
10
资本输出有哪几种方式呢?
争做中国 债主
修筑铁路
开采矿山
开设工厂 银行
列强通过对资本输出,加强对中国
• 节支:降低官员薪俸;裁减军队,节省军费开支。
3、结果:
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更加激化,统治危机进 一步加剧。
PPT课件
22
三、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 1、原因
• (1)甲午战后,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国的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 本主义的发展。
• (2)一些爱国工商人士发出“实业救国”的 呼声。
势力范围:
是指列强凭借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控制殖民地或 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宣称它享有独占的 权利,不许其它国家染指。
PPT课件
16
美国的“门户开放”政 策 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 益不加干涉;
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 税率征收关税;
各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对 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 本国的费用。
PPT课件
26
【课堂练习】
1、19世纪末,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基本方式是 A.资本输出和大量倾销工业品 B.开设银行和迫使清政府借款 C.控制中国的海关和其他税收 D.投资修筑和经营中国的铁路
2、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变相对清政府贷款,是为了
① 攫取高额回扣利息②长期把持中国海关
③进一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④ 扩大在华政治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