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旅游文化学重点复习题

合集下载

《旅游文化学》考试复习整理资料[1]

《旅游文化学》考试复习整理资料[1]

1 旅游文化学的学科体系,包括旅游文化学的基础理论、旅游文化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旅游文化品位建设与管理三大部分。

2 旅游文化学的研究任务:①研究旅游文化的使用价值及其展现②研究旅游文化组成的要素③研究旅游文化要素的系统组合和整体优化④研究旅游文化要素的共性问题⑤研究旅游文化要素的个性问题⑥研究旅游文化的形象品位建设3 文化:从广义看,文化是指社会人文事象,而且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应有其不同的形式和内容,病随着社会及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从狭义看,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无论从广义还是从狭义的角度去理解,文化都是一种社会人文事象,既是人类的意识形态的精神事象,又是人类通过其意识观念创造的物质形态所展现的物质事象。

所以文化是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应该说文化也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4 文化的结构:①文化的精神层面②文化的行为层面③文化的物质层面④文化的制度层面5 文化的特点:文化的创造性、文化的时空性、文化的连续性、文化的开放性、文化的阶级性、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价值性、文化的制约性、文化的对象性。

6 旅游文化: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在其旅游动机、情趣的驱使下,受到旅游客体文化价值的吸引,又通过旅游介体的线路组织、活动安排,由这三者的相互作用,在旅游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旅游门类文化形态。

7 旅游文化的三大领域: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8 旅游文化三大领域的关系: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构成旅游文化的三大领域。

旅游主体文化,在旅游文化三大领域中居于中心地位,它是旅游文化的主体,直接影响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的发展。

旅游客体文化,是吸引旅游主体前往旅游的旅游客体被“人化”、认同所展现的文化形态,直接影响、吸引旅游主体的吸引物,又是旅游介体文化得以展现和安排旅游活动的基础和依托。

旅游介体文化,介于旅游主体文化和旅游客体文化之间,一端联系着旅游主体,另一端又联系着旅游客体。

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高一

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高一

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高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位于哪个城市?A. 北京B. 南京C. 武汉D. 杭州答案:C2. 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高原是?A. 青藏高原B. 黄土高原C. 云贵高原D. 内蒙古高原答案:A3.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欧洲国家?A. 法国B. 德国C. 澳大利亚D. 意大利答案:C4.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黄河D. 长江5. 被称为“东方之珠”的城市是?A. 上海B. 香港C. 东京D. 新加坡答案:B6.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春节B. 圣诞节C. 端午节D. 中秋节答案:B7. 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长城位于哪个国家?A. 中国B. 印度C. 埃及D. 墨西哥答案:A8. 以下哪个国家以郁金香闻名?A. 荷兰B. 法国C. 德国D. 意大利答案:A9.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B. 九华山C. 五台山D. 武当山答案:D10. 以下哪个国家以金字塔著称?A. 埃及B. 印度C. 中国D. 墨西哥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是________。

答案:山海关2.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

答案:鄱阳湖3. 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是________。

答案:大堡礁4.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________。

答案:安第斯山脉5. 中国的国花是________。

答案:牡丹6.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

答案:撒哈拉沙漠7. 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________。

答案:火药8. 世界上最大的瀑布是________。

答案:尼亚加拉瀑布9. 中国的五岳之一的华山位于________省。

答案:陕西10.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

答案:格陵兰岛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中国旅游文化的特点。

答案:中国旅游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多样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等特点。

旅游文化学重点复习题

旅游文化学重点复习题

旅游文化学重点复习题主讲: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张建平副教授第一章旅游文化概论思考题1.什么是文化?如何理解文化的要素和结构?文化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2.试析现代旅游的文化属性。

3.如何理解和把握旅游文化的本质?4.为什么说旅游文化是文化求异和文化认同的统一?5.如何理解旅游文化的大众普及性?第二章旅游主体文化思考题1.试析旅游主体及其文化规定性。

2.为什么说文化是影响旅游者消费动机和行为的根本因素?3.什么是旅游者的文化人格?为什么说旅游能够发挥对旅游者文化人格的塑造功能?4.为什么说旅游从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文化活动?5.什么是审美想象?审美想象在旅游审美中有什么作用?6.旅游审美理解可以表现为哪些深浅程度不同的层次?7.什么是旅游审美情感?旅游审美情感通常有哪些表现形式?8.如何理解“悦心悦意”的旅游审美体验?9.什么是“悦志悦神”?为什么说“悦志悦神”是高级而深刻的旅游审美体验?10.为什么说旅游审美活动具有特殊的审美场值?11.为什么说旅游审美活动具有循环效应?12.旅游审美活动具有哪些巨大的社会反馈作用?13.旅游者一般应具备哪些方面的旅游审美素质和能力?14.为什么说旅游可以塑造旅游者的向善道德人格?15.为什么说旅游可以塑造旅游者的求真文化人格?16.什么是休闲文化?为什么说旅游休闲活动能够对旅游者的性情具有调适作用?第三章旅游客体文化思考题1.什么是旅游景观文化的“形”?复原再现历史古迹类旅游景观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2.什么是旅游景观文化的“意”?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文化的“意”是如何体现的?3.以中国古典园林和中国古代建筑景观为例证,试析旅游景观的背景文化。

4.什么是旅游景观的阅读文化?它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5.试析旅游客体的社会文化功能。

6.如何理解社会文化积淀对自然旅游景观的审美文化品位的提升作用?第四章旅游中介体文化思考题1.2.3.4.5.6.旅游文化学试卷题目结构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试卷题目中的横线空格内)包括7个题目,共20个填空。

《旅游文化学》试题五及答案

《旅游文化学》试题五及答案

《旅游文化学》试题五一、填空:(1*30)1、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是________________。

2、道教最基本的信仰是____________,经典是______________,标志是______________。

3、我国寺院建筑大约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类,寺院布局也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种。

4、用王公在位的年次纪年通行于___________之前,以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______________时期以政府命令的形式在全国通行。

5、宋代出现了《》一书,使我国的建筑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6、我国饮食自古有“五味三材”之说,“三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川菜中,__________重麻,___________重辣,自贡兼备。

8、藏族的传统节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果节和洗澡节。

9、盛唐时期,以描写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的代表诗人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10、若按占有者身份分,中国古代园林可划分为两种类型,即_________园林和_________园林。

11、在中国古代编年史《》中,留下了关于哈雷慧星最早的记载;战国时期的《》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12、伊斯兰教的“五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斋功。

13、______茶是世界茶叶贸易的大宗产品,_________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茶叶。

二、选择:(2*10)1、彩画原为防潮、防腐、防蛀功能,后来突出其装饰性,其中等级最高的彩画是:()A、苏式彩画B、旋子彩画C、和玺彩画D、民间彩画2、北京故宫中,皇帝即位、诞辰以及举行节日庆典和出兵征伐等重大国典的是:()A、太和殿B、中和殿C、保和殿D、乾清宫3、xx银针属于()AxxBxxCxxD绿茶4、佛跳墙是()的代表菜。

旅游文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旅游文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选择单选15题15分+多选15题15分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旅游活动中的审美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人与景观的审美关系和()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导游的关系C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旅游者与旅游从业人员的审美关系 D人与酒店服务人员的关系2、( )是目前全球旅行旅游业唯一公认的可持续旅游标准体系。

A饭店及住宿设施标准 B旅行社及旅游组织者标准C目的地国家语言培训标准 D绿色环球21标准体系3、我国的本土宗教是( )A 佛教B 道教 C伊斯兰教 D 基督教4、旅游企业文化结构中最活跃、最生动的层面是( )A 旅游企业物质文化B 旅游企业行为文化C 旅游企业制度文化D 旅游企业精神文化5、旅游休闲文化的类型不包括 ( )A 怀旧型B 文化型C 生态型 D信息型6、以下那项不是中国现代休闲文化的时代特点( )A追求生活科学化 B追求知识品位 C 追求个性鲜明化 D追求健康文明化7、对我国旅游景区管理模式叙述错误的是()A科教基地模式、 B中间模式 C生态恢复模式 D探险模式8、民俗文化的功能不包括()A变异功能 C实用功能 B教育功能 D娱乐功能9、据规划布局形式来划分不包括以下那种()A自然式 B混合式 C几何式 D规整式10、( )是文化结构的核心部分,是人与自身关系的反映。

A制度文化 B精神文化C行为文化 D物质文化11、旅游企业管理模式有()A旅行社管理模式 B旅游饭店管理模式C旅游景区管理模式 D 以上都是12.作为唯一的旅行旅游业世界性认证体系的是()A绿色环球21 B ISO14000认证体系C四标整合管理体系 D生态旅游认证13、黄河中下游及海河流域华夏生态文化区民族分布为( )A以回族为主 B以汉族为主C以土家族为主 D以白族为主14、“梁柱式建筑”的建筑结构原则为( )A以木料为主要构材 B斗拱为结构的关键,并成为度量单位C采用构架制的结构 D木石为主要材料的多层结构15. 我国旅游饭店业的集团化管理进程起步于( )A 20世纪70年代初B 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C 20世纪 80年代末D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三、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包括()A开斋节 B 圣纪节 C 忠孝节 D 巴达节2、旅游主体在旅游审美实施活动的心理过程也涉及以下哪些基本要素()A.感知 B想象 C 理解 D情感3、中国山水文化是一种审美文化,包括一下那些()A 形象美B 动态美C 声音美D 生态美4、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与外部特征包括 ( )A 采用构架制的结构原则 B斗拱为结构的关键,并成为度量单位C具有明显的外部特征 D以石料为主要构材5、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理念包括( )A尚大观 B尚中观 C天人合一 D和谐6、中国园林的分类从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来划分大体上可以分为哪几类 ( )A山居草堂、山庄别业 B名胜风景区的公共游豫园林C自然式园林 D城市山林7、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包括哪些( )A历史性 B 地域性 C集体性 D 传承性8.、生产民俗包括 ( )A种植与养殖民俗 B工匠与坊作民俗 C信仰民俗 D商业民俗9、旅游休闲文化具有以下的一般特点( )A大众性 B群众性 C周期性 D个体性10、旅游企业文化具有以下企业文化共有的特征( )A群体性 B融合性 C 稳定性 D地域性11、旅游企业文化除了具有上述企业文化的共性之外,还具有以下明显的个性特点:( )A民主性 B协同性 C 导向性 D约束性12、生产民俗又称为经济民俗,大体上()形态,即A狩猎民俗 B捕捞民俗 C畜牧民俗 D农耕民俗13、西方休闲文化的特点()A怀旧 B主题性 C信息化 D猎奇14、饭店企业文化网主要包括以下要素:()A组织标识 B服饰礼仪 C仪式惯例、故事 D服务流程、心事契约和组织控制15、一般来讲,美国人的审美文化心理表现为()基本特征A追新猎奇 B讲究场面与视觉感受 C酷爱自然美 D习惯于重行轻言的表达方式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5 CDBAD 6-10 CCACD 11-15 DABCD三、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ABC2.ABCD3.ABCD4.ABC5.ABC6.ABD7.ABC8.ABD9.ACD 10.ABC 11.AB 12.ABCD 13.BC 14.ABCD 15.AB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最早给“文化”下定义的是()A英国人类学家泰勒B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C法国人类学家摩尔D刘守华2、()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情感、民族情结等文化因素的总和。

《旅游文化学》考试复习整理资料.doc

《旅游文化学》考试复习整理资料.doc

1旅游文化学的学科体系,包括旅游文化学的基础理论、旅游文化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旅游文化品位建设与管理三大部分。

2旅游文化学的研究任务:①研究旅游文化的使用价值及其展现②研究旅游文化组成的要素③研究旅游文化要素的系统组合和整体优化④研究旅游文化耍素的共性问题⑤研究旅游文化要素的个性问题⑥研究旅游文化的形象品位建设3文化:从广义看,文化是指社会人文事象,而且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应有其不同的形式和内容,病随着社会及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从狭义看,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无论从广义还是从狭义的角度去理解,文化都是一种社会人文事象,既是人类的意识形态的精神事彖,又是人类通过其意识观念创造的物质形态所展现的物质事象。

所以文化是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应该说文化也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4文化的结构:①文化的梢神层而②文化的行为层而③文化的物质层而④文化的制度层而5文化的特点:文化的创造性、文化的时空性、文化的连续性、文化的开放性、文化的阶级性、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价值性、文化的制约性、文化的对象性。

6旅游文化: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在英旅游动机、情趣的驱使下,受到旅游客体文化价值的吸引,又通过旅游介体的线路组织、活动安排,由这三者的相互作用,在旅游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旅游门类文化形态。

7旅游文化的三大领域: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8旅游文化三大领域的关系: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构成旅游文化的三大领域。

旅游主体文化,在旅游文化三大领域中居于中心地位,它是旅游文化的主体,直接影响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的发展。

旅游客体文化,是吸引旅游主体前往旅游的旅游客体被“人化”、认同所展现的文化形态,直接影响、吸引旅游主体的吸引物,又是旅游介体文化得以展现和安排旅游活动的基础和依托。

旅游介体文化,介于旅游主体文化和旅游客体文化Z间,一端联系着旅游主体,另一端又联系着旅游客体。

旅游文化复习题

旅游文化复习题

1、旅游文化: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展性,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旅游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满足全游客文化需求的多样化的客观性,促使旅游业必须具适合自身发展的需要的文化形态.2、民族旅游性格: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的民族性格.3、社会人文旅游资源:人类社会创造的反应各时代,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民情状况,具有旅游功能的事物和因素4、旅游审美主体:旅游审美行为的承担者,指有着内在审美需求具有审美结构和功能并于旅游产品结成一定审美关系的旅游者.5、旅游企业文化:旅游企业在长期经营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通过企业倡导和培育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和遵守具有本旅游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以及蕴含在企业形象,企业制度,企业产品甚至企业物质设施之中的物化,精神因素的总称6、建筑旅游资源文化:指历代人类创造的建筑物实体的外在文化形象和内在的文化意蕴,所展现的人类建筑科技文化,成为吸引人们前往游览观赏,体念的旅游资源课题时所展现的建筑旅游资源文化形态7、世界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历史学考古学美学科学人类学艺术价值的文化、建筑物遗址的8、旅游可持续发展: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不损害现有和潜在的旅游资源在环境和社会经济三效合一的基础上持续发展的旅游经济的开发行为9、社会民俗旅游资源文化:是以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主题在物质上精神上和制度上所展现的民间传统文化形态10、宗教旅游资源文化:是指展现宗教文化事物的外在物质文化实体和内在文化意蕴具有一定旅游价值和旅游功能,其中一部分成为吸引人们前往游览观赏体念的宗教旅游资源时所展现出来的一种宗教旅游文化形态11、旅游审美文化:是旅游审美主题开展旅游审美活动所展现出来的行为文化现象和精神文化现象,是旅游审美主体通过生理和心理机制进行审美创造所形成的一种旅游文化形态12、旅游文化品位建设:13、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发展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现象和因素,均成为。

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高一

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高一

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高一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旅游文化是指在旅游活动中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包括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经营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以下哪项不属于旅游文化的内容?A. 旅游目的地的自然风光B. 旅游者的旅游动机C. 旅游经营者的服务质量D. 旅游目的地的工业发展答案:D2. 旅游文化的核心是:A. 旅游产品B. 旅游服务C. 旅游体验D. 旅游营销答案:C3. 旅游文化研究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旅游收入B. 促进文化交流C. 保护旅游资源D. 增加旅游人数答案:B4. 以下哪项不是旅游文化研究的内容?A. 旅游者的文化需求B. 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特色C. 旅游经营者的经营策略D. 旅游目的地的人口数量答案:D5. 旅游文化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经济收入B. 环境保护C. 社会稳定D. 以上都是答案:D6. 旅游文化对旅游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旅游安全B. 旅游体验C. 旅游成本D. 旅游时间答案:B7. 旅游文化对旅游经营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经营成本B. 经营策略C. 经营风险D. 以上都是答案:D8. 旅游文化研究的方法包括:A. 文献研究B. 实地考察C. 问卷调查D. 以上都是答案:D9. 旅游文化研究的学科基础包括:A. 人类学B. 社会学C. 经济学D. 以上都是答案:D10. 旅游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是:A. 跨学科研究B. 定量研究C. 定性研究D. 以上都是答案:A11. 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促进C. 相互制约D. 以上都是答案:B12. 旅游文化与旅游政策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以上都是答案:B13. 旅游文化与旅游规划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以上都是答案:C14. 旅游文化与旅游营销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以上都是答案:C15. 旅游文化与旅游管理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以上都是答案:D16. 旅游文化与旅游教育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以上都是答案:C17. 旅游文化与旅游服务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以上都是答案:C18. 旅游文化与旅游环境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以上都是答案:B19. 旅游文化与旅游安全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以上都是答案:B20. 旅游文化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以上都是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21. 旅游文化的特点包括:A. 多样性B. 动态性C. 地域性D. 时代性答案:ABCD22. 旅游文化的类型包括:A. 自然旅游文化B. 人文旅游文化C. 社会旅游文化D. 经济旅游文化答案:ABC23. 旅游文化的功能包括:A. 教育功能B. 娱乐功能C. 经济功能D. 社会功能答案:ABCD24. 旅游文化的影响因素包括:A. 历史因素B. 地理因素C. 社会因素D. 经济因素答案:ABCD25. 旅游文化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A. 旅游者的文化需求B. 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特色C. 旅游经营者的经营策略D. 旅游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答案:ABCD26. 旅游文化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A. 文献研究B. 实地考察C. 问卷调查D. 案例分析答案:ABCD27. 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关系主要体现在:A. 旅游文化促进旅游经济发展B. 旅游经济发展影响旅游文化的形成C. 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相互独立D. 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相互促进答案:ABD28. 旅游文化与旅游政策的关系主要体现在:A. 旅游政策影响旅游文化的形成B. 旅游文化影响旅游政策的制定C. 旅游政策与旅游文化相互独立D. 旅游政策与旅游文化相互促进答案:ABD29. 旅游文化与旅游规划的关系主要体现在:A. 旅游规划影响旅游文化的形成B. 旅游文化影响旅游规划的制定C. 旅游规划与旅游文化相互独立D. 旅游规划与旅游文化相互促进答案:ABD30. 旅游文化与旅游营销的关系主要体现在:A. 旅游营销影响旅游文化的形成B. 旅游文化影响旅游营销的策略C. 旅游营销与旅游文化相互独立D. 旅游营销与旅游文化相互促进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31. 旅游文化是旅游活动中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包括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经营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旅游文化学复习参考题整合版(1)

旅游文化学复习参考题整合版(1)

《旅游文化学》复习参考题一、填空题1、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

2、旅游文化概念的提出以及将旅游文化作为一门学科,就其内容、特点等诸方面进行探讨,则到了___80___年代初期。

3、“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出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据范能船先生考证,我国最早把“旅”和“游”二字连用是在南朝梁诗人沈约的《悲哉行》。

5、山水景观的形式美是其最基本、最突出的特征。

6、西安秦陵兵马俑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7、把自然山水作为审美对象在我国是由来已久的。

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一幅山水画 _《游春图》__(隋朝.展子虔)8、汉魏六朝时期,由于社会动乱和玄学盛行,人们开始以隐逸的心态寄情于山水之间,追寻“畅神”境界,欣赏山水本身那千姿百态的自然美。

9、王维的《鹿柴》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人深林,复照青苔上。

”10、___王维______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1、中国山水审美中所追求的“神与物游”的理想境界,就是这种民族意识的积淀。

12、每年农历八月___十八____日前后,是钱塘江观潮的最佳时节。

13、“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笼四百旋”是毛泽东描写庐山与长江的组合的著名诗句。

14、____峨眉山___________的“金顶佛光”堪称天下一大奇景。

15、在西方有人把建筑比喻为“石头的史书”,在中国则可以把古建筑称为“土木的史书”。

16、在西方,有人把建筑比喻为“_____石头的史书____________”。

17、古代建筑,是指封建社会及其以前的各类建筑。

它包括古代园林、宫廷、各类工程、民居、陵墓,等等。

18、现代建筑,是指____2 0___世纪初期以来的各类建筑,尤其是指近些年来的建筑。

19、在饮食习惯上,我国向来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传统。

20、在饮食习惯上,我国向来有____南甜北咸________、东辣西酸的传统。

21、单座建筑可大体分为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

高一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

高一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

高一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旅游文化是指旅游活动中所涉及的()A. 自然景观B. 社会文化现象C. 经济活动D. 政治活动答案:B2. 旅游文化的核心是()A. 旅游资源B. 旅游产品C. 旅游服务D. 旅游体验答案:D3. 旅游文化的主要功能不包括()A. 教育功能B. 娱乐功能C. 经济功能D. 政治功能答案:D4. 下列哪项不是旅游文化的内容()A. 旅游景观文化B. 旅游服务文化C. 旅游管理文化D. 旅游交通文化答案:C5. 旅游文化与一般文化的主要区别在于()A. 旅游文化具有地域性B. 旅游文化具有时代性C. 旅游文化具有民族性D. 旅游文化具有商业性答案:D6. 旅游文化的发展与旅游业的发展()A. 无关B. 相互独立C. 相互促进D. 相互制约答案:C7. 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遵循()A. 经济效益优先原则B. 社会效益优先原则C. 环境保护优先原则D. 文化保护优先原则答案:D8. 旅游文化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经济层面B. 社会层面C. 环境层面D. 以上都是答案:D9. 旅游文化的发展对旅游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消费观念B. 消费行为C. 消费习惯D. 以上都是答案:D10. 旅游文化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A. 文献研究法B. 实地考察法C. 案例分析法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旅游文化的特点包括()A. 地域性B. 民族性C. 时代性D. 商业性答案:ABCD2. 旅游文化资源的类型包括()A. 自然景观资源B. 人文景观资源C. 非物质文化资源D. 社会经济资源答案:ABCD3. 旅游文化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包括()A. 经济影响B. 社会影响C. 环境影响D. 文化影响答案:ABCD4. 旅游文化对旅游者的影响包括()A. 消费观念的影响B. 消费行为的影响C. 消费习惯的影响D. 价值观的影响答案:ABCD5. 旅游文化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A. 旅游文化资源的研究B. 旅游文化产品的研究C. 旅游文化市场的研究D. 旅游文化政策的研究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旅游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与旅游业的发展无关。

旅游文化学复习资料

旅游文化学复习资料

旅游文化学复习资料汇总(一)名词解释1.文化: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

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

2.旅游文化:奠基于人类追求人性自由、完善人格而要求拓展和转换生活空间的内在冲动,其实质是文化交流与对话的一种方式。

它是世界各区域民族文化创造基础上的后现代全球化趋势中大众的、民间的休闲消费文化。

3.民族性格:一个国家的人民由于生存的自然环境所决定的生产方式,从而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由此产生出自己稳定的、独特的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形态。

4.旅游主体文化:旅游主体在旅游过程中形成的共有文化现象的综合。

5.旅游者文化人格: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以个体人格为基础,融合异国他乡的异质文化品格后形成的一种扩展而多元整合的旅游性格特征。

6.文化眼镜:就是指文化模式的顽固性跟劣根性。

7.文化层:文化的历史层面,它好似人类文化发展的阶梯。

8.文化丛:是在一定时间、空间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组功能上相互整合的文化特质丛体,它也是研究文化特质的一个单位。

9.文化圈:一定地带的类似的文化丛相连接,其主要的文化特质内容相似或者基本相同,那么他就叫做文化圈(文化圈强调的是文化地带和区域)。

10.旅游消费:人们为了满足发展和享受的需要,借助旅游媒体服务创造的外部条件,在旅游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以经济现象为主的各种消费现象和消费关系的总合。

11.旅游消费文化:指有关旅游消费的消费价值观念、信仰、判断、知识和思维方式,以及物化在旅游消费活动中的消费时尚、习惯和倾向。

12.旅游介体文化:指各类旅游介体在长期的旅游发展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共同的文化理念、价值取向、行业精神、行为规范、行业氛围等方面的总和。

13.跨文化:参与者依据自己的代码、习惯、观念和行为方式了解陌生新异的代码、习惯、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所有关系。

14.文化整合:指不同文化相交往过程中文化系统内各种文化因素、文化丛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

《旅游文化学》试题四及答案

《旅游文化学》试题四及答案

《旅游文化学》试题四一、填空:(1*30)1、______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关茶文化的专着,作者是唐代的_____________ 。

2、古代旅游诗词,其范围大致包括:大部分__________ ,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 ,以及 _____________等。

3、浴佛节的时间是_________ ,是佛的 ___________。

4、春秋时,兵家的代表是_________ ,墨家的代表是________ 。

5、佛教中出家四众指比丘、____________ 、沙弥、____________。

6、伊斯兰教中,主持清真寺教务者称________ ,________ 是对伊斯兰教学者的尊称。

7、我国北方园林以_______ 园林为代表,多是________ 园林;西方园林奉行的是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的哲学观。

8、_______________ 是我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饮食疗疾专着,_____________ 是我国第一部饮食禁忌的专着。

9、剑南春酒产于_____________ 剑南春酒厂,西凤酒产自___________ 西凤酒厂。

10、杭州惯称茶馆为___________ ,广州茶馆,惯称为_____________ 。

11、补子是 ___________时期的官服,也叫____________ 。

12、《中国茶经》列举的五大名泉是镇江___________ ,无锡____________ ,苏州___________,杭州______________ ,济南_______________ 。

二、填表:就宗教相关内容填以下表三、选择:1、以下对歌特式建筑表述错误的是()A又称尖顶式建筑 B首先在法国出现C意大利的比萨教堂是其代表D在12世纪到15世纪最为盛行2、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维吾尔族有一种袍式服装,叫‘‘袷袢’B满族多穿‘‘马蹄袖’袍褂。

旅游文化学复习题

旅游文化学复习题

旅游文化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旅游文化:是旅游主题、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内在的及其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台基:即台阶基座,最早为夯土台,以高度的不同来区分坐落于机上的建筑物等级。

宗教:有一定的教义、教规、有一定的仪式和有一定的组织系统的信神的社会“实体”。

康体休闲:指人们在工作之余的余暇时间,为了满足自身内部活动的需求,以健康、快乐和幸福的生活为目的,而自主选择、自我进行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旅游企业经营作风:是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特别体现在企业的民主作风上,包括员工的民主意识、民主权利、民主义务。

文化:是人类创造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过程和成果的总和。

宫殿:是传统建筑中的佼佼者,是历代奴隶主和封建帝王凭借权利将大量的财富、最好的材料、最优秀的匠师,最精湛的技艺集中起来建造的,代表了中国古建筑技术与艺术水平的最高境界。

基督教:是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以《圣经》为经典的各教派的统称。

娱乐休闲:指人们在余暇时间内进行的以放松、愉悦身心为主要目的的活动方式。

旅游观:是旅游者的旅游价值观,是旅游者对旅游整体活动整体化的价值取向或评价。

私家园林:园主多为贵族、官僚、文人、商贾等,所造的园林多作为工作之余或退隐之后的恬养之所。

园林的规模较小,在造园手法上多注重以对景、借景、隔景、透景等来丰富园林的意境,单体建筑物多侧重于玲珑剔透的小木作工艺山石池沼大多假手于人工,花木的配置亦以单株欣赏为主。

总体的作风,素净而淡雅,历来推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典范。

伊斯兰教:伊斯兰意为“顺服”,指顺服唯一的神安拉的旨意,教徒称“穆斯林”,意为“归顺者”。

在中国称回教、清真教、天方教。

休闲购物:指在购物活动中增添休闲快乐的元素,把购物当作休闲方式,把休闲融入购物活动中。

旅游消费行为:狭义点的指旅游者的购买行为以及对旅游产品的实际消费。

皇家园林:又称“苑囿”。

其园主是帝王,规模大多相当巨大,在制作手法上更注重选址,因地制宜以真山真水作为造园的要素。

(必修)旅游文化学重点复习题

(必修)旅游文化学重点复习题

(必修)旅游文化学重点复习题旅游文化学1.试析现代旅游的文化属性。

答: (1)现代旅游活动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现象现代的旅游活不再是仅仅具有“谋生”的性质,而是出于“乐生”的需要。

它是人们追求自由生命表现的内力的驱使结果,是人的“精神状态得到自由解放的象征”,使人摆脱了日常劳动和生活方式的机械束缚及压力。

现代社会人们的旅游需要,主要属于精神享受和发展需要,是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是文化影响的结果。

没有文化的发展,就无法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也就不能产生旅游活动。

旅游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是一种丰富多彩、自由愉快的文化活动,是现代社会文明人所特有的生存和生活方式。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旅游是人们学习求知的特殊课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旅游已成为人们特殊的学习求知方式和经历,“寓学于游,寓学于乐”,人们从中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受益无穷。

然后旅游是一种主动、积极、自由的文化活动,是一种高层次的愉快的精神享受。

第三旅游是人们个体审美和个体文化人格的一种升华,旅游可以增强旅游者的审美意识,丰富旅游者的审美经历,培养旅游者的审美情趣,不断提高旅游者的审美水平。

最后旅游是社会文化交融的一种需要。

(2)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旅游活动的产生和普及受到旅游资源的吸引和激发,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资源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的魅力调动和激发了人们旅游的欲望和动机。

旅游资源的精神文化性要求我们在开发旅游资源时,不仅要重视有形的实体,更要深入挖掘其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并且要开阔思路,发现、形成和创造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既是一种经济活动,又是一种文化活动,实际上是一个经济与文化建设系统工程。

旅游消费本质上是文化消费,旅游业的文化特性就不仅仅体现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设计方面,也渗透在旅游产业的多种部门的运行之中。

旅行社和旅游饭店业的经营管理与服务就带有明显的文化色彩。

旅游文化学旅游文化学试题及答案

旅游文化学旅游文化学试题及答案

旅游文化学旅游文化学试题及答案旅游文化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旅游活动发展规律的学问;狭义地说,它是研究商品经济运行环境下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过去时代所创造的旅游文化遗产,如何立足本国本地创造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的学问。

下面是WTT为大家整理的旅游文化学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旅游文化学试题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1、“旅游”一词最早出现在【】A.隋唐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明清时期2、中国古代旅游文化最为辉煌的时代是【】A.隋唐时期B.魏晋南北朝C.春秋战国D.明清时期3、中国的近代旅游业开始出现于【】A.19世纪初B.19世纪中C.19世纪末D.20世纪初4、Tourism一词出现在英语中,最早在【】A.19世纪初B.19世纪中C.19世纪末D.20世纪初5、对大众旅游发展影响最大的交通方式是【】A.火车B.汽车C.飞机D.轮船6、旅游主体文化,其核心是【】A.旅游客体文化B.旅游介体文化C.商业旅游文化D.旅游者文化7、旅游作为旅游主体的一种消费行为,主要是【】A.文化性的行为B.经济性的行为C.社会性的行为D.生物性的行为8、最早使用“旅游文化”这一概念的学者是【】A.德国人罗特和英国人泰勒B.美国人克鲁克洪和克鲁伯C.美国人麦金托什和格波特D.英国人伯卡特和梅特里克9、作为文化交流的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近现代兴起的大规模的【】A.学术会议旅游B.休闲度假旅游C.外贸旅行D.游学10、旅游的两个基本外在条件是【】A.交通与食宿B.旅行社和旅行地C.旅行资料和旅行用具D.钱和时间11、将旅游的概念归为休闲理论的最著名的学者是【】A.英国学者伯卡特B.法国学者梅特森C.日本学者修雷纶D.中国学者杨时进12、旅游活动和旅游过程的主体和中心是【】A.旅行社B.旅游目的地人民C.旅游消费者D.旅游管理者13、旅游业的灵魂是【】A.旅游经济B.旅游文化C.旅游开发D.环境保护14、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旅游的一个重要动向是【】A.带薪度假旅游B.学术会议旅游C.外贸旅行D.游学15、个人要实现旅游,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客观条件,即【】A.旅行社和旅游目的地B.交通与食宿C.旅行资料和旅行用具D.钱和时间16、游学最早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A.法国B.意大利C.英国D.荷兰17、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生长点应该是【】A.引进外资B.增加世界遗产地C.文化开发D.私家车自驾游18、以下属于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的是【】A.九寨沟B.黄石国家公园C.杭州西湖D.苏州园林19、旅游主体文化是关于【】A.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文化B.旅游经营者的文化C.旅游目的地人民的文化D.旅游策划者的文化20、一般而言,决定人的行为标准的最大因素是【】A.金钱B.文化C.广告D.遗传21、旅游者对一民族地区的习俗礼仪和婚丧嫁娶的审美属于【】A.自然审美B.社会审美C.艺术审美D.A和C第二大题:多项选择题1、组成旅游文化的两大部分是【】A.旅游消费文化B.旅游物质文化C.旅游精神文化D.旅游经营文化E.旅游服务文化2、世界三大宗教是【】A.道教B.基督教C.佛教D.伊斯兰教E.犹太教3、旅游文化还可从以下哪些基本要素来界定? 【】A.旅游主体文化B.旅游客体文化C.旅游制度文化D.旅游宗教文化E.旅游介体文化4、近现代欧洲学者根据肤色将人分为【】A.白种人B.黄种人C.黑种人D.金黄种人E.红种人5、以下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有【】A.历史古迹B.民族风情C.宗教D.博物馆和名人故居E.人造景观6、旅游动机有【】A.社会动机B.文化动机C.政治动机D.身心动机E.经济动机7、旅游审美的类型有【】A.旅游主体审美B.自然审美C.社会审美D.旅游客体审美E.艺术审美8、组成景观文化的内容有【】A.景观的“形”B.景观的“意”C.景观的“背景文化”D.景观的感官文化E.景观的阅读文化9、景观文化的特点是【】A.教育性B.空间性C.时间性D.娱乐性E.民族性10、旅游文化还可从以下哪些结构模式来界定? 【】A.旅游经营文化B.旅游物质文化C.旅游制度文化D.旅游精神文化E.旅游企业文化11、对中国文化产生最大影响的两个外来宗教是()A.道教B.基督教C.佛教D.伊斯兰教E.犹太教12、文化的结构包含有()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宗教文化D.制度文化E.行为文化13、旅游文化的地理基础是()A.民俗风情B.地理环境C.旅游资源D.地大物博E.生态环境14、近现代欧洲学者根据肤色将人分为()A.白种人B.黄种人C.黑种人D.金黄种人E.红种人15、当今旅游需要主要属于()A.生理需要B.高级需要C.政治需要D.多样性需要E.物质需要16、根据李泽厚的研究,人的美感可分为()A.悦耳悦目B.灵魂洗礼C.悦心悦意D.精神升华E.悦志悦神17、组成景观文化的内容有()A.景观的“形”B.景观的“意”C.景观的“背景文化”D.景观的感官文化E.景观的阅读文化18、旅游资源可分为()A.缩微旅游资源B.自然旅游资源C.人文旅游资源D.都市旅游资源E.乡村旅游资源19、旅游文化还可从以下结构模式来界定()A.旅游经营文化B.旅游物质文化C.旅游制度文化D.旅游精神文化E.旅游企业文化20、旅游的文化内涵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A.旅游是人们求知的课堂B.旅游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自由的文化活动C.旅游是个体审美和个体人格的一种升华D.旅游是文化交融的一种需要E.旅游者的旅游动机21、旅游动机满足的需要主要有哪几个方面()A.贵族旅游文化B.探新求异的需要C.谋求知识和发展的需要D.逃避紧张现实的需要E.寻求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22、旅游文化的最为显著的特点表现在几个方面()A.旅游文化的地域性B.旅游文化的延续性C.旅游文化的民族性D.旅游文化的实用性E.旅游文化的多样性23、旅游动机有几种类型:()A.社会动机B.文化动机C.身心动机D.经济动机E.效应动机24、影响旅游动机的社会文化因素有哪几方面()A.自身年龄、性别B.受教育程度和个人素质C.个人心理特征D.观念因素E.社会因素25、我们对旅游文化的哲学基础的讨论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A.价值观B.理想观C.思维方式D.审美心理E.艺术审美26、旅游活动除“游”之外,一般还涉及哪几个方面()A.吃B.住C.行D.购E.娱27、中国园林的基本特征是:()A.寓情于景B.步移景换C.因地制宜D.自然美与人工美的高度结合E.身份与地位的象征28、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是:()A.外在的线条美B.内在的意境美C.结构的和谐美D.民俗文化E.思维方式29、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A.历史源远流长B.体系完整科学C.内涵博大精深D.拓展潜力巨大E.传统绚丽多彩30、中华文明史的基本特征是:()A.悠久性B.持续性C.兼容性D.实践性E.永久性第三大题:名词解释题1、旅游资源2、旅游文化3、艺术审美文化4、家国同构5、宗法制度6、有形的人文旅游资源7、社会审美8、与民偕乐第四大题:简答题1、旅游的文化内涵具体表现在哪四个方面?2、我们对旅游文化的哲学基础的讨论应从哪三个方面进行?3、旅游动机满足的需要主要有哪四种?4、影响旅游动机的社会文化因素有哪四个方面?5、旅游文化的最为显著的特点表现在哪五方面?6、旅游活动除“游”之外,一般还涉及哪五个方面?7、当代旅游者消费行为中的文化走向表现在哪三方面?8、旅游资源包括哪三部分内容?第五大题:论述题1、试论中国旅游文化的封闭性特点。

旅游文化学复习资料

旅游文化学复习资料

旅游文化学复习资料旅游文化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旅游文化:旅游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文化,是一种文明形式所形成的生活方式系统,是旅游者这一旅游主体借助旅游媒介等外部条件,通过对旅游客体的能动的活动,碰撞产生的生活方式文化现象和生活方式文化关系的总和。

2、旅游物质文化:也能称旅游文化的物质层面,指蕴丰富的文化意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及其附加的必要的游乐设施,以及为旅游者服务的交通工具、饭店、餐馆和其他设施。

3、旅游精神文化:也称旅游文化的精神层面,指旅游活动以及旅游业经营管理中反映出的特定文化心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观念形态。

4、旅游制度文化:也称旅游文化的制度层面,指旅游文化主体所处国家的管理部门或有影响的大旅游商所制订的各种法规、制度及相关的企业管理规则等。

5、民族: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6、民俗: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个民族中的广大人民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7、政治型旅游文化:是说旅游文化极其重视伦理道德、政治事功并且形成了主观修养和外在客观政治相结合的旅游文化传统。

8、历史名人级差:是指按历史名人的知名度大小,也即对历史所起的作用大小,把历史名人分成若干个级别。

而所谓历史名人级差效应,则是指利用历史名人的不同级别,获取不同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9、旅游主体文化:旅游主体文化是旅游主体在旅游过程中形成的共有文化现象的综合。

10、旅游消费文化:是指有关旅游消费的消费价值观念、信仰、判断、知识和思维方式,以及物化在旅游消费活动中的消费时尚、习惯和倾向。

11、旅游审美:旅游主体在旅游活动中,除了物质上的需求外,还有一种精神上追求享受的需求,我们称之为审美欲求,或称旅游审美。

12、艺术审美文化:是指旅游者与作为你旅游审美客体的各种艺术品发生“同构”关系而产生的文化形态。

13、旅游客体文化:是指旅游文化系统中以旅游客体自身文化价值为基础,融合旅游客体的未经文化及来自旅游主体的文化审美投射等因素而形成的综合体。

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高中

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高中

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高中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旅游文化是指在旅游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现象,包括()。

A. 旅游景观文化B. 旅游服务文化C. 旅游消费文化D. 以上都是答案:D2. 旅游文化的核心是()。

A. 旅游景观B. 旅游服务C. 旅游消费D. 旅游体验答案:D3. 旅游文化具有哪些特点?()A. 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B. 多样性、综合性、开放性C. 地域性、多样性、开放性D. 民族性、综合性、时代性答案:B4. 旅游文化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A. 教育功能B. 娱乐功能C. 经济功能D. 政治功能答案:D5. 旅游文化资源是指()。

A. 旅游资源B. 旅游景观C. 旅游产品D. 旅游服务答案:A6. 旅游文化资源的分类不包括()。

A. 自然旅游资源B. 人文旅游资源C. 历史旅游资源D. 现代旅游资源答案:C7. 旅游文化资源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A. 经济价值B. 社会价值C. 文化价值D. 以上都是答案:D8. 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遵循()。

A. 可持续发展原则B. 经济效益优先原则C. 社会效益优先原则D. 环境保护优先原则答案:A9. 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需要()。

A.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B. 提高公众意识C. 加强国际合作D. 以上都是答案:D10. 旅游文化的发展对旅游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 提高旅游吸引力B.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C. 增加旅游收入D. 以上都是答案:D11. 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关系是()。

A. 相互独立B. 相互促进C. 相互制约D. 相互排斥答案:B12. 旅游文化与旅游环境的关系是()。

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相互制约答案:B13. 旅游文化与旅游市场的关系是()。

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相互制约答案:C14. 旅游文化与旅游政策的关系是()。

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相互制约答案:B15. 旅游文化与旅游管理的关系是()。

旅游文化复习题

旅游文化复习题

名词解释:一、旅游文化:是包含了旅游主题、旅游课题和旅游中介在旅游过程中的一切有关文化价值的观念、行为及其产物的总和。

二、旅游文化产品本书观点:是以一般文化为内在价值,以人类的行为方式及其创造成果为主要背景和依托,自然景观为补充,由旅游经营者向旅游者提供的服务与实物的组合。

教师观点:旅游文化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向旅游者提供的以主要体现民族、区域文化内涵与特征的旅游文化资源为产品形态的旅游产品。

三、休闲型旅游文化产品:为满足旅游者身心放松的需求,以休闲游憩为主要活动,使旅游者脱离原有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旅游文化产品。

(特点:(1)产品形态的多样性与自主性(2)产品内容的个性化与随意性)四、文化商品化指旅游使目的地社会关系深受市场交换规则的影响,文化被按照商品生产的法则进行再生产,文化产品以商品形式进入市场,文化生产、流通、交换按照市场规阿进行,一切吸引旅游者的东西都可以标上价格,在市场上买卖。

五、文化内涵商品化文化内涵商品化主要是指旅游文化资源在旅游市场中,可以像商品一样被贴上标签,在市场上买卖,从而使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脱离原有的文化生态环境,出现商品化倾向六、旅游文化的经济收益旅游文化的经济收益是指在合理开发利用旅游文化资源和对社会、环境的保护前提下,旅游活动所产出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成果与所占用、投入和耗费的相关经济要素之差。

(可分化微观经济收益和宏观经济收益,并主要以货币及其等价物为表现形式。

)七、旅游文化的经济收益旅游文化的社会收益是指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文化作用范围内,旅游活动给旅游目的地社会、旅游者输出地社会和旅游者所带来影响的正面后果。

(主要体现为对旅游活动所涉及的区域社会内的文化传统、文化现象、社会风气和道德观念等的影响,分隐形和显性收益。

)八、历史文化景观历史文化景观是指人类历史上遗存的、蕴涵历史文化内涵的文化景观,是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和见证。

(在形式上上通常包括古建筑、古战场、古遗址、古民居、古陵墓、历史事件纪念碑、历史博物馆等。

旅游文化学考试资料

旅游文化学考试资料

旅游文化学考试资料旅游文化学看图说话—我们都来说说这幅图学习目标掌握旅游文化的基本理论框架与体系,了解旅游文化的概念、结构与功能。

能够从文化的角度对旅游主体的旅游动机和消费行为。

掌握中国旅游文化客体的构成。

从旅游管理者、开发者的角度掌握旅游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变化规律,认识文化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

把旅游文化学的知识与理论灵活运用专业的学习中和未来的工作与生活中。

第一章旅游文化总论学习目标厘清文化、旅游文化、文化旅游等概念。

掌握旅游文化的概念、结构、特征与功能。

了解旅游文化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节文化、旅游文化、文化旅游一、文化1、文化的起源(不考)“文” 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化”指事物的改变。

《易经》中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说,这里的“人文”指文化典籍和礼仪风俗。

西汉刘向《说苑·指武》中有“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的说法,这里的“文化”是指封建帝王所施的文治和教化的总称。

南北朝王融《曲水诗序》的“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常被引用,其中“文化”一词指文治教化。

“文化”是诗文礼乐、政治制度、道德礼俗等的综合体。

2、文化的概念1)(重点,平时所讲文化的概念)广义的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狭义的文化: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指人在改造客观世界、协调群体关系、调节自身情感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地域风格和民族样式。

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社会意识、道德制度等观念。

包括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

3、文化的要素(重点,每个要素后面的内容都要记忆)物质要素: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其中尤以生产工具最为重要。

精神要素:哲学、科学、宗教、艺术以及各种思想观念。

符号要素:语言、姿势、表情、动作、声音、图形、标志。

规范体系:法规、制度、道德。

4、文化的结构二分说: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文化学重点复习题
主讲: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张建平副教授
第一章旅游文化概论
思考题
1.什么是文化?如何理解文化的要素和结构?文化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试析现代旅游的文化属性。

3.如何理解和把握旅游文化的本质?
4.为什么说旅游文化是文化求异和文化认同的统一?
5.如何理解旅游文化的大众普及性?
第二章旅游主体文化
思考题
1.试析旅游主体及其文化规定性。

2.为什么说文化是影响旅游者消费动机和行为的根本因素?
3.什么是旅游者的文化人格?为什么说旅游能够发挥对旅游者文化人格的塑造功能?
4.为什么说旅游从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文化活动?
5.什么是审美想象?审美想象在旅游审美中有什么作用?
6.旅游审美理解可以表现为哪些深浅程度不同的层次?
7.什么是旅游审美情感?旅游审美情感通常有哪些表现形式?
8.如何理解“悦心悦意”的旅游审美体验?
9.什么是“悦志悦神”?为什么说“悦志悦神”是高级而深刻的旅游审美体验?
10.为什么说旅游审美活动具有特殊的审美场值?
11.为什么说旅游审美活动具有循环效应?
12.旅游审美活动具有哪些巨大的社会反馈作用?
13.旅游者一般应具备哪些方面的旅游审美素质和能力?
14.为什么说旅游可以塑造旅游者的向善道德人格?
15.为什么说旅游可以塑造旅游者的求真文化人格?
16.什么是休闲文化?为什么说旅游休闲活动能够对旅游者的性情具有调适作用?
第三章旅游客体文化
思考题
1.什么是旅游景观文化的“形”?复原再现历史古迹类旅游景观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什么是旅游景观文化的“意”?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文化的“意”是如何体现的?
3.以中国古典园林和中国古代建筑景观为例证,试析旅游景观的背景文化。

4.什么是旅游景观的阅读文化?它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5.试析旅游客体的社会文化功能。

6.如何理解社会文化积淀对自然旅游景观的审美文化品位的提升作用?
第四章旅游中介体文化
思考题
1.
2.
3.
4.
5.
6.
旅游文化学试卷题目结构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试卷题目中的横线空格内)
包括7个题目,共20个填空。

二、问答题(每题9分,共45分)
包括5个问答题。

三、论述题(共35分)
1.(18分)
2.(17分)
友情提示
旅游文化学考试填空题的命题范围,主要是在课程讲义文本中的加粗字体范围之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