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的危害

合集下载

赤潮的发生情况与危害

赤潮的发生情况与危害

02
赤潮的危害
对海洋生态系破坏海洋生物
赤潮的发生会导致海洋生 物大量死亡,破坏海洋生 态系统的平衡。
影响海洋微生物
赤潮的发生还会影响海洋 中的微生物,进而影响海 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 能量流动。
污染水源
赤潮的发生会导致海水中 的有害物质大量增加,污 染水源,对人类和其他生 物造成危害。
法规制定
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限制污染源排放,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对破坏海洋生态的 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04
赤潮的研究进展
赤潮的成因研究
生物因素
赤潮是由多种生物因素引起的,包括浮游生物、细菌和病 毒等。这些生物因素会在适宜的条件下大量繁殖,从而引 发赤潮。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也是赤潮发生的重要原因,包括水温、盐度、水 深、水流等。这些环境因素会影响浮游生物的繁殖和分布 ,从而影响赤潮的发生。
赤潮治理和防控手段有限
针对赤潮的治理和防控手段相对有限,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措施 来控制赤潮的发展和扩散。
公众对赤潮的认识不足
许多公众对赤潮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对其危害和影响也缺乏足 够的重视和警惕。
未来的研究方向与期望
1 2 3
加强赤潮监测和预警研究
通过加强赤潮监测和预警系统的研究和建设,提 高赤潮预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防范和治理赤 潮提供科学依据。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引起呼吸系统疾病:赤潮的发生会导致 空气中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引起人类呼 吸系统疾病。
影响旅游业:赤潮的发生会导致海滨景 观受到破坏,对旅游业产生极大的影响 。
影响渔业:赤潮的发生会导致海洋生物 大量死亡,对渔业产生极大的损害。
污染水源:赤潮的发生还会导致水源污 染,饮用后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水华与赤潮

水华与赤潮
第三单元 爱护生命之水
2、赤潮与水华
一、赤潮和水华的区别
区别Βιβλιοθήκη 主要生物发生地 颜色赤潮
浮游生物
海洋 红色、黄色、 绿色、褐色
水华
藻类 蓝藻、绿藻、硅藻 淡水水域 江河湖
蓝色、绿色、 暗褐色
什么是水华?什么是赤潮?
水华是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而引起水体变色的 一种有害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
赤潮是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
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
养化的一种特征。
二、赤潮和水华的危害
1、破坏生态平衡
2、严重破坏景观 3、破坏渔业和水产养殖 4、危害人体健康
三、发生赤潮和水华的原因
1、主要原因——人类活动
2、重要原因——生物因素
第四单元 合理利用资源 1 珍惜每一寸土地
三、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飞来的山峰
小鸟的悲哀
写生归来
逐草之羊 小草的哀求
议一议, 我们怎样利用土地资源
农民
土地专家
环保人士
政府官员
保护土地资源
乡村干部
任选一个角色,从角色的心理需求 提出建议,说出理由。
1、种植粮食、蔬菜瓜果,为人类提供食物;
2、栽种树木,为人类提供木材;
3、生长牧草,提供放牧牲畜的场所,
提供肉、奶、皮毛等畜产品;
4、用来建房、筑路等等。
耕 地
林地
林地
建筑用地
牧草地
建筑用地
二、土地资源的类型
耕地 林地 牧草地 建筑用地 非农业用地 农业用地

赤潮 (NXPowerLite)

赤潮 (NXPowerLite)
图A-C:壳环面观(LM,链 状群体)
图D:壳环面 观(示意图, 群体)
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 (Greville)Cleve 1878 Greville)
广温广盐性 代表种类. 分布极广, 以沿岸为最 多,曾多次 引发赤潮. 我国的各海 区均有分布.
壳面观
壳面(示意图)
壳面精细结构
该种是我国最常见的种类之一,渤海,黄海,东 海及南海均有分布.
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 Cleve 1889
本种是沿 岸性, 岸性,分 布极广. 布极广. 我国的南 海,东海 和黄海均 有分布. 有分布.
佛氏海毛藻 Thalassiothrix frauenfeldii Grunow 1880
本种是外洋广温性种类, 分布很广.我国南海, 东海,黄海和渤海均有 分布.
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 Cleve 1889
广温性沿岸种类,暖 季分布较多.我国东 海,黄海和渤海均有 分布.
图A-B:壳环面观(LM,链状群体); 图C:壳环面观(示意图).
诺氏海链藻 Thalassiosira nordenskioldi Cleve 1873
北方沿岸性 种类, 种类,太平 洋东北部极 丰富. 丰富.我国 主要分布在 黄渤海, 黄渤海,东 海至台湾海 峡. 图A-B:壳环面观(LM,链状群体及单细胞个体); 图C:壳环面观(示意图).
片束群体 示意图) (示意图) 群体 丝状体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浅谈_赤潮_对海洋生物的危害

浅谈_赤潮_对海洋生物的危害

浅谈“赤潮”对海洋生物的危害□韩晓光 赤潮又称红潮,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急剧增殖、大量聚集在海面上形成的漂浮带,它破坏海水中原有正常的生物链,是使海水被生物染色而改变颜色的现象。

世界上赤潮生物大约有200种,我国沿海赤潮生物有80余种,大连市近海赤潮生物有43种。

赤潮因海水变红而得名,实际上,赤潮发生时,海水不一定都是红色的。

海水的颜色随着形成赤潮生物的种类不同而发生不同的颜色变化。

由夜光藻引起的赤潮是粉红色的,由中缢虫引起的赤潮是红色的,由绿色鞭毛虫引起的赤潮是黄绿色的,由骨条藻引起的赤潮是灰褐色的,由异弯藻引起的赤潮是酱油色的等。

赤潮是海洋三大公害之一。

赤潮对海洋生物有着致命的危害。

赤潮不仅能破坏海洋渔业资源,还可导致海水污染,恶化海洋环境,甚至赤潮毒素还可在海洋生物体中积存,危及人类健康。

近年来,在菲律宾和危地马拉,就有60多人因食用被赤潮污染的海洋生物而丧生。

随着工业的发展,气温的升高,排污量的加大,海水长期处于富营养化状态,为赤潮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使赤潮暴发的次数越来越频。

在大连地区连续暴发的赤潮,导致海洋水产养殖生物的大量死亡,都与赤潮种类、毒性有一定的关系。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赤潮使大连地区养鲍业瘫痪、对虾养殖业减产。

在大连机场口岸,连续两年鲍鱼的出口量为零,在机场口岸贸易史上实属罕见。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几百万元人民币。

减少赤潮对海洋生物的危害,减少由赤潮引发造成的经济损失,其防治和研究工作是一个新课题。

目前赤潮的防治主要有控制富营养化防治法、赤潮的化学防治法、赤潮的物理防治法、赤潮的生物防治法四种方法。

主要以预防为主,来减轻赤潮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图片报道 为配合全国铁路危包开验,常州局认真对企业送检的包装容器进行严格测试,确保运输安全。

图为检验人员正在对200升闭口钢桶进行跌落试验。

(刘建民 江可宁摄影报道) ④如果过去的经验显示提出的办法不可行,FDA 会否决申请人改进程序。

赤潮生物的分类及其危害和预防

赤潮生物的分类及其危害和预防

水产养殖赤潮是海水中某一种或多种海洋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暴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因而引起的一种能使局部水体改变颜色的生态异常现象,并有可能造成海洋生物的死亡,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赤潮现象。

赤潮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了海洋环境、海洋生物和人类健康,已对海洋渔业、海水养殖业、滨海旅游和休闲业构成严重威胁,为世界三大近海污染问题之一。

近年来,我国沿海有害赤潮发生呈明显上升趋势,暴发频率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新赤潮藻种不断出现,赤潮对沿海经济的危害程度日益增加,每年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赤潮已成为一种严重的全球性海洋灾害。

一、赤潮的形成赤潮是一种复杂的生态异常现象,发生的原因也比较多,关于赤潮发生的机理虽然至今尚无明确的定论,但一般认为,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气候和海水的理化因子的变化也是赤潮发生的重要条件。

二、赤潮生物的分类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已报道的赤潮生物有300多种,分别隶属于细菌门、蓝藻门、绿藻门、裸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硅藻门、甲藻门、隐藻门和原生动物门10个门类,除了原生动物红色中缢虫外,其他的赤潮生物都属于浮游藻类,其中已经确定的有毒赤潮生物83种。

我国沿海海域的赤潮生物约150多种,其中30种在我国海域形成过有害赤潮。

福建沿海潜在的赤潮生物有121种,其中硅藻82种,甲藻31种,其他藻种包括蓝藻、定鞭藻、隐藻、裸藻等8种。

发生频率最高的有月光藻、中肋骨条藻、裸甲藻、赤藻异湾藻和一些束毛藻属种类。

(一)硅藻门:硅藻类是一群单细胞植物,种类繁多,细胞壁由二氧化硅和果胶质构成,形成坚硬的外壳,活体细胞具有色素体和细胞核,细胞壁由上、下两瓣硅质壳套组成,壳面上具有辐射排列或左右对称排列的花纹。

硅藻类赤潮生物重要属有骨条藻属(如中肋骨条藻)、角刺藻属(如大西洋角刺藻、丹麦角刺藻、双突角刺藻)、根管藻属(如翼根管藻、刚毛根管藻)、弯角藻属、双尾藻属、星杆藻属、盒形藻属、几内亚藻属等。

赤潮 课程思政

赤潮 课程思政

赤潮课程思政赤潮是一种由于海洋中的浮游植物过度繁殖而引起的现象。

这些浮游植物通常是一种叫做藻类的微生物,它们在海水中存在着正常的数量,但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它们会快速繁殖,导致海洋水域呈现红色或棕色。

赤潮通常发生在温暖季节,如夏季和秋季。

赤潮不仅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也对人类的健康和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

首先,赤潮导致海洋中的氧气含量降低,这会对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造成窒息和死亡。

这对渔业产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因为它减少了可捕捞的鱼类数量,给渔民带来了经济损失。

赤潮还会释放一种称为赤潮毒素的有毒物质。

当人类摄入受到赤潮毒素污染的海产品时,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

这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威胁,特别是对于那些以海产品为主要食物来源的地区的居民来说。

赤潮还会对海滩和沿海地区的旅游业产生负面影响。

当海水变得浑浊和异味时,游客往往会被吓跑,这对当地经济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此外,赤潮还会对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破坏了生态平衡。

为了解决赤潮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监测和预测赤潮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科学家们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和实地观测来监测海洋中的浮游植物数量和质量,从而预测赤潮的发生。

这将有助于渔民和海洋管理者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赤潮对渔业和旅游业的影响。

减少过度施肥和化学物质的排放也是解决赤潮问题的关键。

过度施肥会导致养分过剩,从而促进浮游植物的繁殖,加剧赤潮的发生。

减少农业和工业排放的化学物质可以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污染,降低赤潮的风险。

加强公众教育和意识提高也是解决赤潮问题的重要手段。

公众应该被告知赤潮的危害和防范措施,以便能够采取相应的行动。

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可以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制作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公众传达赤潮问题的重要性。

赤潮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海洋生态系统、人类健康和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

通过监测和预测赤潮、减少养分过剩和化学物质排放以及加强公众教育,我们可以减少赤潮的发生,并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

赤潮成因、危害和防治总结

赤潮成因、危害和防治总结

赤潮成因、危害和防治总结一、赤潮成因1、人为原因:化学原因。

营养性污染物来源: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沿岸农业生产超量使用化肥、农药等积累于土壤中,随江河排泄于海洋或湖泊;陆地水体周围牧业活动;沿海地区人口的增多,现代化工发展,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和污水(日常生活淘米、洗菜、洗衣、洗澡、排泄物冲洗的生活污水也含有较多的氮和磷。

特别是含磷洗涤剂的使用,使生活污水含磷量很高。

)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海洋,导致近海、港湾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

近海过度海水养殖向水域投放饵料,导致海湾、浅海区营养物质增多。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中含有较多的有利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氮和磷海运业的发展导致外来有害赤潮种类的引入2、自然原因:(1)地形:海湾、浅海海域相对封闭,水体交换能力弱,自净能力差;形状或轮廓,如渤海湾C形海湾,喇叭形海湾。

海温和盐度。

(2)气候水文气象:干旱少雨,光照足;风力小;海流缓慢;春夏温暖季节水温较高,加速生物新陈代谢,利于赤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气候异常:如温室效应(3)生物原因:引起赤潮的藻类生物的暴发性繁殖或大量聚集产生赤潮。

二、危害1、赤潮的发生,破坏了海洋的正常生态结构,破坏了海洋中的正常生产过程,从而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

2、赤潮对海洋渔业(养殖业、捕捞业)和水产资源的破坏(1)赤潮生物吸收阳关,遮蔽海面,水体中植物光合作用受阻而死亡。

(2)有些赤潮生物会分泌出粘液,粘在鱼、虾、贝等生物的鳃上,妨碍呼吸,导致窒息死亡。

(3)大量赤潮生物死亡后,在尸骸的分解过程中要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溶解氧,造成缺氧环境,引起虾、贝类的大量死亡。

(4)有些赤潮生物的体内或代谢产物中含有生物毒素,能直接毒死鱼、虾、贝类等生物。

3、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当鱼、贝类处于有毒赤潮区域内,可能随食物链转移引起人类中毒或死亡。

三、防治:预防方法: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加强环境保护,控制工业及城镇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严防污染及富营养化;农业生产限制使用化肥、农药;禁止生产洗涤剂企业生产含磷洗涤剂;改善水质和底质生态环境,含氮和磷的污水中种植芦苇、蒲草等;选择对水质有净化作用的养殖品质进行混养、轮养、立体种植;在发生赤潮时,不引水排灌;育苗最好用沙滤池过滤的水或沉淀池沉淀后的水;控制有毒外来赤潮物种侵入。

海洋灾害-赤潮

海洋灾害-赤潮
关于生物防治有人建议投放食植性海洋动物如贝类以预防或清除 赤潮,但有毒赤潮的毒素也可能因此而富集在食物链中并产生令 人担忧的后果。 而利用微生物如细菌的抑藻作用及其对赤潮毒素的有效降解作用, 使海洋环境保持长期的可靠的生态平衡,从而达到防治赤潮的目 的,就可以避免这些缺陷,这也是细菌防治独特的优越性。
Chattonella,
Heterosigina
akashiwo 和 骨 条 藻
Skeletonema costatum 均 无 效 。 这 表 明 该 细 菌 对 Gymodinium nagaskiense的杀灭作用是专一的。
食菌蛭弧菌对赤潮消亡的作用
★ 蛭弧菌的分布自被发现后的大量研究表明它广泛分布于近海洋环 境,是以海洋微型生物为寄主的寄生菌,对水环境中的微型生物 寄主具有“高速碰撞、高速钻孔、高产量胞壁酸形成”等生物学 特性。
★Bratbak(1993)等研究表明:病毒在由海洋藻类Emiliania hualyi引 起的赤潮消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在溶解细胞内和周围环 境发现游离态病毒颗粒和病毒类似颗粒的存在,同时,赤潮在消 退过程中伴随着病毒数量的增多。
★Nagasaki等也从日本Nomi海湾分离到一种病毒,这种病毒能够感 染赤潮引发种Heterosigma akashiwo,该病毒颗粒可以感染并裂 解两株H.akashiwo, 该病毒对H.akashiwo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不 会导致Chattonella antiqua, C.verruculosa, Fibrocapsa japonica 等 15 种 其 它 种 类 的 浮 游 植 物 细 胞 裂 解 。 而 且 , 三 株 从 日 本 Hiroshima 湾分离到的 Heterosigma akashiwo 具有对该病毒的抗 性,表明这种病毒并非种特异性而是具有株特异性。

赤潮的形成及其危害

赤潮的形成及其危害

赤潮的形成及其危害
在正常的情况下,海洋中的营养盐含量较低,这就限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

但是,当含有大量营养物质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主要是食品、造纸和印染工业)和农业废水流人海洋后,再加上海区的其他理化因素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时,赤潮生物便会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这种现象就是赤潮。

东海有着广阔的大陆架及丰富的海洋资源,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东海海域是许多经济发达城市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排放地。

这些都给赤潮生物提供大量的营养物质,引起赤潮的发生。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沿海海况日下,赤潮频发,尤其是东海在中国四大海区中赤潮发生情况最严重,东海赤潮发生数占全国总赤潮数的45%,而且赤潮爆发的时间和面积也在不断变长变大,
危害加大。

赤潮的产生对海洋生物、水产养殖业、海洋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甚至危及人类健康。

有关科研人员对东海溶解氧的分布特征与赤潮发生关系的研究表明,海水中溶解氧的增加与减少,对赤潮的发生和消亡密切相关。

在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过程中,强烈的光合作用使水体氧含量升高,氧饱和度可高达130%以上,且与浮游生物细胞密度间出现正相关关系。

反之当赤潮生物及其他藻类大量死亡腐烂,其耗氧作用大大超过光合作用,水中溶解氧含量将急剧下降而使海水形成缺氧状态。

安莱立思便携式溶解氧仪DO300或台式溶解氧仪DO410,能很好地应用于赤潮多发区,如近岸水域,海水养殖区和江河入海口水域等处溶解氧的测量,让有关部门及时获取赤潮信息,千方百计减少赤潮的危害。

为什么赤潮有危害

为什么赤潮有危害

为什么赤潮有危害
为什么赤潮有危害?资料表明,每年4月至6月是浙江东南沿海的赤潮爆发期,许多水产品受到赤潮影响,但并非在这段时期内所有的水产品都不能食用。

形成赤潮的浮游生物有些有毒,有些没有毒,若水产品被有毒浮游生物污染,体内有可能就会残留毒素。

假如人吃了这样的水产品,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首先,赤潮的发生,破坏了海洋的正常生态结构,因此也破坏了海洋中的正常生产过程,从而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

其次,赤潮生物第一优势种为链状亚历山大藻,该藻种可产生麻痹性贝毒。

麻痹性贝类毒素是我国海洋赤潮毒素中最常见的毒素之一,其毒性极强,尚无特效的解毒方法。

人一旦食用含有此毒素的贝类,可引起人体神经肌肉麻痹,轻者出现口唇麻木和刺痛感、四肢肌肉麻痹等症状,重者可导致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对于轻微的毒素、重金属等,人体可以自行排解。

提醒海鲜爱好者,尽量不要经常吃、大量吃。

如发现误食,出现中毒症状,要马上拨打120,尽快到医院处理。

近年来,赤潮灾害的频繁发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因此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赤潮能否预报并借以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业已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但由于赤潮成灾机理的复杂性,现在看来赤潮预报还是一个很遥远的事。

但这不能成为我们目前止步不前的理由。

更多赤潮的形成与对人类的危害的海洋灾害小知识,尽在,由于时间关系,到这里又该和大家说再见了,不过我们下期的看点会更加精彩哦。

我国赤潮的发生情况与危害

我国赤潮的发生情况与危害

赤潮产生的原因
• 赤潮是一种复杂的生态异常现象,发生的 原因也比较复杂。关于赤潮发生的机理虽 然至今尚无定论,但是赤潮发生的首要条 件是赤潮生物增殖要达到一定的密度,大 多数学者认为,赤潮发生与下列环境因素 密切相关。
赤潮产生的原因
• 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 由于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中,使营养物 质在水体中富集,造成海域富营养化。此时,水域中氮、 磷等营养盐类;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含量 大大增加,促进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赤潮检测的结果表 明,赤潮发生海域的水体均已遭到严重污染,富营养化。 氮磷等营养盐物质大大超标。据研究表明,工业废水中含 有某些金属可以刺激赤潮生物的增殖。 其次一些有机物质也会促使赤潮生物急剧增殖。如用无 机营养盐培养简裸甲藻,生长不明显,但加入酵母提取液 时,则生长显著,加入土壤浸出液和维生素B12时,光亮 裸甲藻生长特别好。
赤潮的颜色
• 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它并不一定都是 红色,实际上是许多赤潮的统称。赤潮发 生的原因、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水体会 呈现不同的颜色,有红颜色或砖红颜色、 绿色、黄色、棕色等。值得指出的是,某 些赤潮生物(如膝沟藻、裸甲藻、梨甲藻 等)引起赤潮有时并不引起海水呈现任何 特别的颜色。
赤潮生物的种类
• 赤潮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有些赤潮生物分泌 赤潮毒素,当鱼、贝类处于有毒赤潮区域 内,摄食这些有毒生物,虽不能被毒死, 但生物毒素可在体内积累,其含量大大超 过食用时人体可接受的水平。这些鱼虾、 贝类如果不慎被人食用,就引起人体中毒, 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 ·赤潮对海洋生态平衡的破坏 赤潮对海洋生态平衡的破坏 海洋是一种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 存,相互制约的复杂生态系统。系统中的物质循 环、能量流动都是处于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 当赤潮发生时这种平衡遭到干扰和破坏 ,赤潮打破 了生态系统物质输入与输出的平衡,改变了系统 平衡的能量流动,所产生的有害物质等超出了生 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使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了解赤潮对人类生活的危害教案

了解赤潮对人类生活的危害教案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赤潮这个词可能比较生僻,但实际上它却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

赤潮是海洋中一种由于海洋中蓝绿细菌、硅藻、甲藻等海藻类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水体异常现象,其对人类生活和经济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本文将会详细介绍赤潮的危害,以教育大家了解赤潮并防范赤潮的危害。

一、赤潮带来的危害1.毒素污染:当海藻开始过度繁衍而形成赤潮时,它们会分泌毒素,这些毒素会引起海洋活动物、鱼类和人类中毒,甚至在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人员死亡。

并且赤潮毒素会沉积在水体中,通过食物链迁移并污染食物和环境,这对人类和野生动物都是极大的威胁。

2.海洋生态失衡:赤潮会使得海洋生态系统失衡。

在赤潮期间,海洋中的浮游生物会大量死亡,这会导致海洋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的数量急剧增加,从而导致海洋中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3.損害水產業:赤潮对水产业的对冲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赤潮期间,水产养殖的鱼虾会因为毒素而大量死亡,从而造成水产业的重大损失。

其次是赤潮毒素会污染海洋环境和水产,从而使得产品难以出售,制约水产业发展。

4.损害人类健康:赤潮毒素不仅会污染海洋环境和水产养殖业,还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毒素可以通过人食用受污染的海产品而进入人体,不仅对个人的健康造成危害,而且对人类社会的安全和健康都是一个未知的威胁。

5.损害旅游业:赤潮也会对旅游业造成极大影响。

海水红色或黑色的颜色会使得游客减少,同时污染的海洋环境和海水也极大的损害了旅游业的声誉。

二、赤潮的防范措施1.精准监测:了解赤潮繁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同时对繁殖过程进行监测,早期发现并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是预防赤潮的首要措施之一。

2.控制化学物质的排放:赤潮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营养盐的过度释放,因此,要降低所排放化学物质的含量和浓度,采用生态安全的方式进行排放,做到科学管理。

3.增加生态环境投入:赤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水质差,因此应该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投入力度,提高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能力。

赤潮对人有危害吗

赤潮对人有危害吗

赤潮对人有危害吗
赤潮形成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不同海域、不同季节、不同环境等都是影响赤潮生成的条件,那么赤潮对人有危害吗?
普遍认为,赤潮生物的存在和水体的富营养化是形成赤潮的基础因素.海洋受到有机污染,赤潮生物利用氮、磷、碳等营养元素,大量繁殖和积聚.而Fe、Mn、Co、Zn、Si及维生素B1、B12、四氮杂茚、间二氮杂苯等增加,可成为赤潮发生的诱导因素.海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水文、气象、海流、海况等,是形成赤潮的自然因子.在海水流速缓慢或停滞的内湾,较封闭海湾的交汇面,峰面及排污口附近沿岸,海水出现上层温跃层,中间有逆温层或有上升流的海域,或因季风影响,出现无氧缺氧水团,强台风、大暴雨后盐度下降,气温、水温、气压升高,均可成为赤潮形成的条件.
人为因素中,含氮、磷、COD的废水、生活污水、高密度养殖区、农田化肥、农药随径流入海,大气中NOx溶解、微生物分解等,
也均可形成赤潮.
赤潮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有些赤潮生物分泌赤潮毒素,当鱼、贝
类处于有毒赤潮区域内,摄食这些有毒生物,虽不能被毒死,但生物毒素可在体内积累,其含量大大超过食用时人体可接受的水平.这些鱼虾、贝类如果不慎被人食用,就引起人体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死亡.由赤潮引发的赤潮毒素统称贝毒,目前确定有10余种贝毒其毒素比眼镜蛇毒素高80倍,比一般的麻醉剂,如普鲁卡因、可卡因还强10万多倍.贝毒中毒症状为:初期唇舌麻木,发展到四肢麻木,并伴有头晕、恶心、胸闷、站立不稳、腹痛、呕吐等,严重者出现昏迷,呼吸困难.赤潮毒素引起人体中毒事件在世界沿海地区时有发生.据统计,全世界因赤潮毒素的贝类中毒事件约300多起,死亡300多人.
海洋中的自然灾害比较多,其中就有赤潮,那么赤潮的形成与对人类的危害是什么呢?下期为大家介绍更多的海洋灾害小知识。

赤潮的成因、危害与防治

赤潮的成因、危害与防治

赤潮的成因、危害与防治发表日期:2003年10月26日出处:国家海参洋局作者:国家海洋局已经有234位读者读过此文发生赤潮的原因赤潮是一种复杂的生态异常现象,发生的原因也比较复杂。

关于赤潮发生的机理虽然至今尚无定论,但是赤潮发生的首要条件是赤潮生物增殖要达到一定的密度,否则,尽管其他因子都适宜,也不会发生赤潮,在正常的理化环境条件下,赤潮生物在浮游生物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有些鞭毛虫类(或者假藻类)还是一些鱼虾的食物。

但是由于特殊的环境条件,使某些赤潮生物过量繁殖,便形成赤潮。

大多数学者认为,赤潮发生与下列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一、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由于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中,使营养物质在水体中副集,造成海域富营养化。

此时,水域中氮、磷等营养盐类;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大大增加,促进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

赤潮检测的结果表明,赤潮发生海域的水体均已遭到严重污染,富营养化。

氮磷等营养盐物质大大超标。

据研究表明,工业废水中含有某些金属可以刺激赤潮生物的增殖。

在海水中加入小于3mg/dm3的铁螯合剂和小于2 mg/dm3的锰螯合剂,可使赤潮生物卵甲藻和真甲藻达到最高增殖率,相反,在没有铁、锰元素的海水中,即使在最适合的温度、盐度、PH和基本的营养条件下也不会增加种群的密度。

其次一些有机物质也会促使赤潮生物急剧增殖。

如用无机营养盐培养简裸甲藻,生长不明显,但加入酵母提取液时,则生长显著,加入土壤浸出液和维生素B12时,光亮裸甲藻生长特别好。

二、水文气象和海水理化因子的变化是赤潮发生的重要原因海水的温度是赤潮发生的重要环境因子,20—30℃是赤潮发生的适宜温度范围。

科学家发现一周内水温突然升高大于2℃是赤潮发生的先兆。

海水的化学因子如盐度变化也是促使生物因子—赤潮生物大量繁殖的原因之一。

盐度在26—37的范围内均有发生赤潮的可能,但是海水盐度在15—21.6时,容易形成温跃层和盐跃层。

赤潮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赤潮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赤潮给人们带来的启示赤潮给人们带来的启示现今,退一步看,地球的环境已经与其它时代有所不同,一大半的生态系统已经受到了污染和变化的影响,其中包括海洋生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表示赤潮问题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赤潮的危害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赤潮造成的社会影响也不容小觑。

一、对于环境来说首先从环境的角度来看,赤潮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赤潮是一种特殊的自然现象,它是指海水中草叶状生物(藻类)过量繁殖而引发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赤潮的产生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对海洋内部的生态平衡造成威胁,它还会对其他海洋生物造成毒害,以致其他生物因此死亡。

二、对人类来说从人类角度来看,赤潮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环境方面,而且还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甚至健康。

赤潮不仅会在海洋中繁殖,还会随着潮汐和气流水流流入人类经常接触的区域,甚至是沿海城市,引发肖氏菌等一系列疾病。

疾病并不是赤潮唯一的影响,对于无辜的渔民来说,这些海洋生物的过度繁殖也会导致渔业损失。

此外,赤潮会影响海水的质量,使得大量海洋生物死亡,从而影响人们的食品来源。

三、从启示的角度看赤潮不仅是一种险恶的自然现象,更是一种启示。

其实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是导致赤潮产生的主因之一。

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应该付出努力,同样的也需要做好环境的保护与维护。

这也是赤潮给人们带来的启示:我们需要对于环境保护给予足够的重视,否则将会因为人类短期的行为,付出巨大的代价。

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际上,在海洋生物及其生态平衡存在潜在威胁的赤潮问题上,解决的方法却不是非常容易。

我们需要对赤潮的产生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便能够更准确地预测赤潮的发生。

同时,切实对环境保护付诸实践,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以及推广高科技技术,这些都是必然的途径。

切实担负起社会责任与人类的历史责任,对环境进行维护与保护,才能够为新世纪的地球生态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结论赤潮给人们带来的启示是显而易见的,环境污染不是一个小问题,它会影响到整个地球上所有生物及生态平衡。

赤潮相关现状分析及防治方法整理

赤潮相关现状分析及防治方法整理

赤潮相关现状分析及防治方法整理赤潮是指海洋中浮游植物、有害藻类过度繁殖,并且产生毒素,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

赤潮的发生与海洋环境的恶化、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将就赤潮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防治赤潮的方法。

一、赤潮的现状分析1. 赤潮的影响范围扩大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赤潮事件逐渐增多,并且影响范围扩大。

许多沿海国家和地区都面临赤潮的严重威胁。

赤潮不仅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还会对渔业资源、旅游业和健康安全等方面带来巨大风险。

2. 赤潮事件频发赤潮事件的频发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赤潮事件的发生频率明显增加。

许多地区每年都会发生赤潮,给当地的经济和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3. 赤潮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赤潮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非常严重。

赤潮会导致海洋中的氧气减少,造成海洋生物大量死亡。

赤潮所释放的毒素会导致鱼类中毒、海洋哺乳动物和海鸟死亡。

这对于整个生态系统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威胁。

二、赤潮的防治方法1. 加强监测与预警加强对赤潮的监测是防治赤潮的重要一环。

通过建立赤潮监测网络,实时监测海洋中的浮游植物和有害藻类的演变趋势,及时预警赤潮事件的发生。

这样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减少赤潮对生态系统的危害程度。

2. 控制污染源赤潮的发生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

控制污染源,减少废水、垃圾等污染物的排放,是减少赤潮发生的重要手段。

加强污水处理、提高水质监测和治理水域的水环境,可以有效减少赤潮事件的发生。

3. 促进生态平衡恢复赤潮的发生部分原因是由于海洋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通过建立海洋保护区、加大海洋生态修复力度,促进生态平衡的恢复,可以减少赤潮的发生。

4. 科学可持续开发海洋资源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对于减少赤潮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管理和利用海洋资源,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可以减少超过捕捞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从而减少赤潮的发生。

5. 加强国际合作赤潮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来解决。

赤潮形成的原因赤潮的危害

赤潮形成的原因赤潮的危害

⾚潮形成的原因⾚潮的危害 ⾚潮的发⽣呈现出频率增加、规模扩⼤、新的⾚潮藻种不断出现、有毒⾚潮⽐例上升及危害程度⽇益严重的趋势,已成为⼀种世界性的公害,对于⾚潮发⽣机制及危害防治的研究已受到世界范围内的⼴泛关注。

⾚潮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下⾯是店铺整理的⾚潮形成的原因,欢迎阅读。

⾚潮形成的原因 由于能形成⾚潮的浮游⽣物种类繁多,它们爆发性⽣长所需的条件各异,因此⾚潮形成的原因⾮常复杂,但是在《中国⾚潮研究与防治(1)—中国海洋学会⾚潮研究与防治学术研究会论⽂集》中提到⾚潮形成有⼀个共识——即⾚潮⽣物的存在与⽔体污染(富营养化)是形成⾚潮的主要原因,海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象、海流、海况等是形成⾚潮的⾃然因⼦,在海⽔交换较差的内湾、叫封闭的海湾交汇⾯、封⾯及排污⼝附近沿海、海⽔有上升流的海域等,君可成为⾚潮形成的条件。

⾚潮的成因 l、海洋污染 随着经济的⾼速发展和沿海地区⼈⼝的膨胀.⼯业废⽔、⽣活污⽔和地表径流将⼤量陆源污染物质排⼈海洋,海洋遭受严重污染,造成海域的富营养化。

海⽔中⼤量氮、磷、微量元素和有机营养物质的增加,为⾚潮⽣物快速⽣长繁殖提供了充⾜的物质基础。

研究表明,⼯业废⽔中含有某些⾦属离⼦可以刺激⾚潮⽣物的增殖[]。

铁、锰螯合剂在⼀定的剂量下,可使⾚潮⽣物卵甲藻和真甲藻达到最⾼增殖率;⼀些有机物质也会促使⾚潮藻类急剧增殖。

⽤⽆机营养盐培养裸甲藻时,加⼊酵母提取液或⼟壤浸出液和维⽣素B12时,简裸甲藻和光亮裸甲藻⽣长都特别明显。

2、⽔⽂⽓象和海⽔理化因⼦的变化是⾚潮发⽣的重要原因 海⽔的温度是⾚潮发⽣的重要环境因⼦,20℃~30℃是⾚潮发⽣的适宜温度范围。

科学家发现⼀周内⽔温突然升⾼⼤于2℃是⾚潮发⽣的先兆。

海⽔的化学因⼦如盐度变化也是促使⽣物因⼦⾚潮⽣物⼤量繁殖的原因之⼀。

盐度在26%~ 37%。

的范围内均有发⽣⾚潮的可能,但是海⽔盐度在15%~ 21.6%时,容易形成温跃层和盐跃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潮的危害
(1)赤潮对海洋生态平衡的破坏
海洋是一种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生态系统。

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都是处于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状态。

当赤潮发生时由于赤潮生物的异常爆发性增殖,这种平衡遭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

在植物性赤潮发生初期,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赤潮海域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增高、pH值增高、溶解氧增高、化学耗氧量增高。

这种环境因素的改变,致使一些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导致一些生物逃避甚至死亡,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2)赤潮对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的破坏
赤潮生物的异常爆发性增殖,导致了海域生态平衡被打破,海洋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游泳生物相互间的食物链关系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异常或者破裂,这就大大破坏了主要经济渔业种类的饵料基础,破坏了海洋生物食物链的正常循环,造成鱼、虾、蟹、贝类索饵场丧失,渔业产量锐减;赤潮生物的异常爆发性繁殖,可引起鱼、虾、贝等经济生物瓣鳃机械堵塞,造成这些生物窒息而死;赤潮后期,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在细菌分解作用下,可造成区域性海洋环境严重缺氧或者产生硫化氢等有害化学物质,使海洋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另外,有些赤潮生物的体内或代谢产物中含有生物毒素,能直接毒死鱼、虾、贝类等生物。

(3)赤潮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有些赤潮生物还能分泌一些可以在贝类体内积累的毒素,统称贝毒,其含量往往有可能超过食用时人体可接受的水平。

这些贝类如果不慎被食用,就会引起人体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目前确定有10余种贝毒的毒素比眼镜蛇毒素高80倍,比一般的麻醉剂,如普鲁卡因、可卡因还强10万多倍。

据统计,全世界发生贝毒中毒事件约300多起,死亡300多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