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的口误问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 口语表达中出现了明显的用词不当, 说话人对此并没予以纠正, 但一般来说, 也不会 造成什么歧义。 这种情况有时是说话人一时口 误而没有察觉, 有时则是由于说话人的口语表 达能力不强所造成的。 例如:
① (这个人) 心眼挺好的, 也挺实惠。 ②参加工作回来单位工作以后…… ③你感到怎么样? ④我觉得离这个店的名气名声相比…… ⑤ 当地姑娘对丈夫的体贴呀, 能干哪, 泼辣呀, 这
汉语中的口误问题
孟 国
高等汉语水平考试对听力有着更高层次的 要求,《关于高等汉语水平考试的设计》一文认 为高等汉语的听力应该达到这样的水平:“在交 际中, 一般词汇, 语法上的问题不再成为听力上 的障碍, 遇到障碍有跳听, 猜听而不误听的能 力”,“对口语里不完整或不规范的语句, 能正确 理解语义, 不发生误听。”这里所说的“障碍”和 不完整或不规范的语句”自然包括各种口误。
在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中, 听到的 大都是一些发音标准, 语速较慢, 语法运用及选 词用语比较规范的录音, 实际上是书面语的有 声材料。 这种有声材料与现实中绝大多数人的 语言实际有着相当的差距。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人们往往加强听力课的教学, 而一般的听力教 学听到的同样是那种十分标准的语言, 因此难 以解决这一问题。 让具有中级汉语水平以上的 留学生在课上听到实况的汉语, 非常口语化的 汉语, 这是人们对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的一个新 的尝试和理解, 也是提高留学生听力水平的重 要步骤。
·40·
一点是值得我学习的。
例①是一位农村青年妇女在评价自己的丈 夫,“实惠”显然是“实在”的错用, 好在人们也不 会误解为她把丈夫当成“有实际好处”的物品 了。 例②是说一个人从单位上的大学, 毕业后, 回到原单位工作。“参加工作”显然是口误, 而纠 正为“回来单位工作”, 又出现了用词不当, 应为 “回到单位工作之后……”。 例③“感到”是“感 觉”的错用。 例④的“离……相比”应为“和…… 相比”。 例⑤是一个男人在夸自己的妻子, 最后 说的“值得我学习的”, 是他实在想不起什么合 适的词了, 学习什么呢?“对丈夫的体贴”? “能 干, 泼辣”? 显然都不是, 本意应为“对这一点我 是很满意的”或“这一点是值得我敬佩的”。
一
在口语表述中, 经常有这样一种情况: 说话 人对自己的口误并无察觉, 自然也就不存在纠 误的方法和过程。 这种情况大致分三种类型。
(一) 口误一般产生歧义, 造成误解。 听懂 这些句子, 自然包含能逾越口误这道障碍, 听出 口误的本意, 实际上是在自己的头脑里完成的 纠误过程。 例如:
①我的思想来了个 90°的大转弯。 ②如果行人不小心, 掉到井盖里该谁负责? ③要指我们去找就业机会, 我们的就业面局限面 特别小。 ④打起精神来, 又学化妆又学美容, 自己特别高 兴, 走出社会, 去上那看看去, 正好有招工的, 就走了。 ⑤在解决技术问题的时候, 我们投资是比较大的, 就是在降低低毒害, 低危害的卷烟。
例①的说话人是位癌症患者, 她想自杀, 但 ·39·
பைடு நூலகம்
当她看到年幼的孩子时, 就改变了自杀的念头。 这个改变应该是 180°, 90°的转变怎么理解? 又 想死, 又不想死? 这显然不是说者的本意, 听者 也不会这样理解。细想起来, 类似的说法不是个 别的, 把转变说成 360°, 也不鲜见。例②的说话 人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位著名主持人, 他在谴责 偷马路井盖的行为的同时, 指出可能会造成人 掉到污水井里的后果, 他却说成了“掉到井盖 里”, 这虽然不可思议, 但也不会有人如此理解。 例③是一位下岗女工的话, 她想说的本意是“我 们的就业面特别小, 局限面特别大”, 可是竟不 知不觉地把两层意思搅在一起, 说成了“局限面 特别小”。例④也是位下岗女工的话, 她要“走出 社会”, 不知她要去哪? 显然她的本意是“走出 家庭”或“走入社会”。 例⑤如果只从字面上理 解, 应是“减少那些低毒害, 低危害卷烟的产 量”。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要提高高毒害, 高危害卷烟的产量? 显然不是, 其本意应为“降 低卷烟的毒害和危害”或“研究低毒害和低危害 的卷烟”。
上述说话人虽未纠正自己的口误, 但一般 不会造成歧义, 这是因为我们明显地知道哪些 是口误, 并在思维中完成纠误的过程, 从而能够 准确地理解本意。 然而, 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 却未必是这样, 如例①的“90°大转弯”, 有不少 同学认为说话人“又想死, 又不想死”,“犹豫不 决”等。 因此, 我们除了要指出这些句子中的口 误并讲清本意外, 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逐步了 解中国人的口语习惯和特点, 提高他们逾越口 误障碍的能力。
汉语学习 1999 年第 1 期 (总第 109 期)
少对口误做出明确的否定, 而往往根据口误的 不同程度和自己的口语习惯, 采取不同的纠误 方式。 这样, 就势必在口语表达上出现杂乱无 章, 重复 嗦的现象, 给听者, 特别是那些外国 留学生造成听力障碍。调查汉语口误的现状, 归 纳这些口误的特点及其纠误方法和过程, 探索 其中的某些规律, 对于搞好对外汉语的听力教 学, 提高留学生的实际汉语听力水平是十分必 要的。 在此特别需要说明的是, 本文所举的例 句, 都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材编写过 程中搜集整理的有声材料, 均属于实况录音。
实况语言, 即未经加工修改的口语表达, 与 反复推敲修改后的书面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人们在日常言语交际中经常出现口误, 自然就 有了各种纠误的方法。书面语中虽也偶有笔误, 但作者有着较充足的时间检查和修改, 直至满 意为止。 阅读时, 我们很难看出作者的纠误过 程, 当然也就不会形成什么阅读障碍。口语则不 然, 在数量上, 口误要远远超过笔误, 出现口误 后有的人甚至全然不觉, 有的人即使知道, 也很
这几个例句都能看出说话人用词不当。 虽 然有的说话人对自己的用词也不甚满意, 但口 语表达容不得仔细推敲, 只好胡乱找一个意思 “接近”的用上了, 这样虽没造成歧义, 但人们听 起来却不舒服。课上, 笔者曾试图让留学生自己 发现这些不当之处, 但实际上他们很难辨出, 自 然也就不会造成听力理解上的障碍。然而, 听到 的句子往往会成为他们口语表达模仿的对象, 从这一角度讲, 让留学生自己找出这些不当之 处, 进而明白错在何处, 用正确的词语纠正它, 对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① (这个人) 心眼挺好的, 也挺实惠。 ②参加工作回来单位工作以后…… ③你感到怎么样? ④我觉得离这个店的名气名声相比…… ⑤ 当地姑娘对丈夫的体贴呀, 能干哪, 泼辣呀, 这
汉语中的口误问题
孟 国
高等汉语水平考试对听力有着更高层次的 要求,《关于高等汉语水平考试的设计》一文认 为高等汉语的听力应该达到这样的水平:“在交 际中, 一般词汇, 语法上的问题不再成为听力上 的障碍, 遇到障碍有跳听, 猜听而不误听的能 力”,“对口语里不完整或不规范的语句, 能正确 理解语义, 不发生误听。”这里所说的“障碍”和 不完整或不规范的语句”自然包括各种口误。
在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中, 听到的 大都是一些发音标准, 语速较慢, 语法运用及选 词用语比较规范的录音, 实际上是书面语的有 声材料。 这种有声材料与现实中绝大多数人的 语言实际有着相当的差距。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人们往往加强听力课的教学, 而一般的听力教 学听到的同样是那种十分标准的语言, 因此难 以解决这一问题。 让具有中级汉语水平以上的 留学生在课上听到实况的汉语, 非常口语化的 汉语, 这是人们对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的一个新 的尝试和理解, 也是提高留学生听力水平的重 要步骤。
·40·
一点是值得我学习的。
例①是一位农村青年妇女在评价自己的丈 夫,“实惠”显然是“实在”的错用, 好在人们也不 会误解为她把丈夫当成“有实际好处”的物品 了。 例②是说一个人从单位上的大学, 毕业后, 回到原单位工作。“参加工作”显然是口误, 而纠 正为“回来单位工作”, 又出现了用词不当, 应为 “回到单位工作之后……”。 例③“感到”是“感 觉”的错用。 例④的“离……相比”应为“和…… 相比”。 例⑤是一个男人在夸自己的妻子, 最后 说的“值得我学习的”, 是他实在想不起什么合 适的词了, 学习什么呢?“对丈夫的体贴”? “能 干, 泼辣”? 显然都不是, 本意应为“对这一点我 是很满意的”或“这一点是值得我敬佩的”。
一
在口语表述中, 经常有这样一种情况: 说话 人对自己的口误并无察觉, 自然也就不存在纠 误的方法和过程。 这种情况大致分三种类型。
(一) 口误一般产生歧义, 造成误解。 听懂 这些句子, 自然包含能逾越口误这道障碍, 听出 口误的本意, 实际上是在自己的头脑里完成的 纠误过程。 例如:
①我的思想来了个 90°的大转弯。 ②如果行人不小心, 掉到井盖里该谁负责? ③要指我们去找就业机会, 我们的就业面局限面 特别小。 ④打起精神来, 又学化妆又学美容, 自己特别高 兴, 走出社会, 去上那看看去, 正好有招工的, 就走了。 ⑤在解决技术问题的时候, 我们投资是比较大的, 就是在降低低毒害, 低危害的卷烟。
例①的说话人是位癌症患者, 她想自杀, 但 ·39·
பைடு நூலகம்
当她看到年幼的孩子时, 就改变了自杀的念头。 这个改变应该是 180°, 90°的转变怎么理解? 又 想死, 又不想死? 这显然不是说者的本意, 听者 也不会这样理解。细想起来, 类似的说法不是个 别的, 把转变说成 360°, 也不鲜见。例②的说话 人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位著名主持人, 他在谴责 偷马路井盖的行为的同时, 指出可能会造成人 掉到污水井里的后果, 他却说成了“掉到井盖 里”, 这虽然不可思议, 但也不会有人如此理解。 例③是一位下岗女工的话, 她想说的本意是“我 们的就业面特别小, 局限面特别大”, 可是竟不 知不觉地把两层意思搅在一起, 说成了“局限面 特别小”。例④也是位下岗女工的话, 她要“走出 社会”, 不知她要去哪? 显然她的本意是“走出 家庭”或“走入社会”。 例⑤如果只从字面上理 解, 应是“减少那些低毒害, 低危害卷烟的产 量”。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要提高高毒害, 高危害卷烟的产量? 显然不是, 其本意应为“降 低卷烟的毒害和危害”或“研究低毒害和低危害 的卷烟”。
上述说话人虽未纠正自己的口误, 但一般 不会造成歧义, 这是因为我们明显地知道哪些 是口误, 并在思维中完成纠误的过程, 从而能够 准确地理解本意。 然而, 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 却未必是这样, 如例①的“90°大转弯”, 有不少 同学认为说话人“又想死, 又不想死”,“犹豫不 决”等。 因此, 我们除了要指出这些句子中的口 误并讲清本意外, 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逐步了 解中国人的口语习惯和特点, 提高他们逾越口 误障碍的能力。
汉语学习 1999 年第 1 期 (总第 109 期)
少对口误做出明确的否定, 而往往根据口误的 不同程度和自己的口语习惯, 采取不同的纠误 方式。 这样, 就势必在口语表达上出现杂乱无 章, 重复 嗦的现象, 给听者, 特别是那些外国 留学生造成听力障碍。调查汉语口误的现状, 归 纳这些口误的特点及其纠误方法和过程, 探索 其中的某些规律, 对于搞好对外汉语的听力教 学, 提高留学生的实际汉语听力水平是十分必 要的。 在此特别需要说明的是, 本文所举的例 句, 都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材编写过 程中搜集整理的有声材料, 均属于实况录音。
实况语言, 即未经加工修改的口语表达, 与 反复推敲修改后的书面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人们在日常言语交际中经常出现口误, 自然就 有了各种纠误的方法。书面语中虽也偶有笔误, 但作者有着较充足的时间检查和修改, 直至满 意为止。 阅读时, 我们很难看出作者的纠误过 程, 当然也就不会形成什么阅读障碍。口语则不 然, 在数量上, 口误要远远超过笔误, 出现口误 后有的人甚至全然不觉, 有的人即使知道, 也很
这几个例句都能看出说话人用词不当。 虽 然有的说话人对自己的用词也不甚满意, 但口 语表达容不得仔细推敲, 只好胡乱找一个意思 “接近”的用上了, 这样虽没造成歧义, 但人们听 起来却不舒服。课上, 笔者曾试图让留学生自己 发现这些不当之处, 但实际上他们很难辨出, 自 然也就不会造成听力理解上的障碍。然而, 听到 的句子往往会成为他们口语表达模仿的对象, 从这一角度讲, 让留学生自己找出这些不当之 处, 进而明白错在何处, 用正确的词语纠正它, 对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