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元宵节诗句

合集下载

1~3年级元宵节古诗简单

1~3年级元宵节古诗简单

1~3年级元宵节古诗简单1、《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2、《元宵》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3、《长安正月十五日》唐·白居易
喧喧车骑帝王州,羁病无心逐胜游。

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

4、《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5、《京都元夕》金·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爱情诗: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

爱情诗: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

爱情诗: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生查子·元夕宋代: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译文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明亮。

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了衣裳。

注释元夜:元宵之夜。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自唐朝起有观灯闹夜的民间风俗。

北宋时从十四到十六三天,开宵禁,游灯街花市,通宵歌舞,盛况空前,也是年轻人蜜约幽会,谈情说爱的好机会。

花市:民俗每年春时举行的卖花、赏花的集市。

灯如昼:灯火像白天一样。

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元宵》载:“正月十五日元宵,……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

”由此可见当时元宵节的繁华景象。

月上:一作“月到”。

见:看见。

泪湿:一作“泪满”。

春衫:年少时穿的衣服,也指代年轻时的自己。

创作背景此词写约会。

或被认为是景祐三年(1036)词人怀念他的第二任妻子杨氏夫人所作。

赏析明代徐士俊认为,元曲中“称绝”的作品,都是仿效此作而来,可见其对这首《生查子》的赞誉之高。

此词言语浅近,情调哀婉,用“去年元夜”与“今年元夜”两幅元夜图景,体现相同节日里的不同情思,仿佛影视中的蒙太奇效果,将不同时空的场景贯穿起来,写出一位女子悲戚的爱情故事。

上阌描绘“去年元夜时”女主人公与情郎同逛灯市的欢乐情景。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起首两句写去年元宵夜的盛况美景,大街上热闹非凡,夜晚的花灯通明,仿佛白昼般明亮。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女主人公追忆与情郎月下约定的甜蜜情景,情人间互诉衷情的温馨幸福溢于纸上。

从如昼灯市到月上柳梢,光线从明变暗,两人约定的时间又是“黄昏”这个落日西斜、素来惹人愁思的时刻,皆暗示女主人公的情感故事会朝着悲剧发展。

下阕写“今年元夜时”女主人公孤独一人面对圆月花灯的情景。

描写元宵节的古诗6首

描写元宵节的古诗6首

描写元宵节的古诗6首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里非常重要的一个,而许多古代的诗词也都描写了元宵的景象与风情。

以下是店铺搜集的描写元宵节的古诗6首,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1、生查子欧阳修(宋)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译文去年的正月十五元宵夜,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明亮。

月亮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

今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然和去年一样。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那个故人,眼泪不觉湿透了衣裳。

2、鹧鸪天姜夔(宋)肥水东流无尽期。

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

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沈吟各自知。

译文肥水汪洋向东流,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

早知今日凄凉,当初真不该苦苦相思。

梦里的相见总是看不清楚,赶不上看画像更加清晰,而这种春梦也常常无奈会被山鸟的叫声惊起。

春草还没有长绿,我的两鬓已成银丝,苍老得太快。

我们离别得太久,慢慢一切伤痛都会渐渐被时光忘去。

可不知是谁,让我朝思暮想,年年岁岁的团圆夜,这种感受,只有你和我心中明白。

3、正月十五夜苏味道(唐)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译文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

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

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4、十五夜观灯卢照邻(唐)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译文在色彩华丽的灯光里,夫妻举办芳宴玩乐庆祝,精致的灯具下,年轻人显得更加光鲜艳丽。

灯光绚丽的色彩遥遥看来好像分开了大地,繁多的灯火远远的'点缀着天际。

元宵节古诗词临摹

元宵节古诗词临摹

元宵节古诗词临摹原文:《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一、衍生注释:“元夕”指的是元宵节之夜。

“花市”是卖花的集市。

“昼”表示白天,这里形容灯光明亮如同白昼。

二、赏析:这首词通过今昔对比,展现了元宵节时物是人非的感慨。

上阕回忆去年元宵的甜蜜约会,下阕写今年元宵的孤独寂寞,“月与灯依旧”,但“不见去年人”,相思之苦令人泪湿衣衫。

语言简洁,情感真挚,以景衬情,对比鲜明。

三、作者介绍: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在文学上的成就颇高,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其诗词风格清新自然。

四、运用片段:“还记得那年元宵节,我和她在花市中漫步,灯火辉煌,宛如白昼。

可如今,同样的元宵佳节,同样的月光与花灯,却再也寻不见她的身影,我怎能不泪湿衣衫?就像那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徒留相思之苦。

”原文:《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衍生注释:“花千树”形容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宝马雕车”指豪华的马车。

“凤箫”是排箫一类的乐器。

“玉壶”指月亮。

“鱼龙舞”指鱼灯、龙灯舞动。

二、赏析:此词描绘了元宵夜热闹繁华的景象,又通过“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一经典之句,表达了作者在热闹之中的孤独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全词构思精妙,意境优美。

三、作者介绍: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

他一生主张抗金,作品多抒发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悲愤。

四、运用片段:“元宵之夜,东风轻拂,花灯绽放如千树繁花,焰火璀璨似星雨坠落。

路上满是宝马雕车,香气四溢。

那悠扬的凤箫声,转动的玉壶般的明月,还有彻夜舞动的鱼龙灯,好不热闹!可我在人群中寻觅那心仪的身影,找了许久许久。

欧阳修最短的诗

欧阳修最短的诗

欧阳修最短的诗
生查子①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②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译文:
去年元宵夜之时,花市上灯光明亮如同白昼。

佳人相约,在月上柳梢头之时,黄昏之后。

今年元宵夜之时,月光与灯光明亮依旧。

可是却见不到去年之佳人,相思之泪打湿了春衫的衣袖。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楚云深》、《陌上郎》、《绿罗裙》等。

双调,四十字,仄韵。

②元夜:农历正月十五夜,即元宵节,也称上元节。

知识拓展:
丰乐亭游春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别滁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梦中作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世换,酒阑无奈客思家。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诗词赏析: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诗词赏析: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诗词赏析:欧阳修《生查子·元夕》生查子·元夕宋代: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泪湿:一作:满)译文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明亮。

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了衣裳。

注释元夜:元宵之夜。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自唐朝起有观灯闹夜的民间风俗。

北宋时从十四到十六三天,开宵禁,游灯街花市,通宵歌舞,盛况空前,也是年轻人蜜约幽会,谈情说爱的好机会。

花市:民俗每年春时举行的卖花、赏花的集市。

灯如昼:灯火像白天一样。

月上:一作“月到”。

见:看见。

泪湿:一作“泪满”。

春衫:年少时穿的衣服,也指代年轻时的自己。

鉴赏这是首相思词,写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今日不见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话,饶有韵味。

词的上阕写“去年元夜”的事情,花市的灯像白天一样亮,不但是观灯赏月的好时节,也给恋爱的青年男女以良好的时机,在灯火阑珊处秘密相会。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二句言有尽而意无穷。

柔情密意溢于言表。

下阕写“今年元夜”的情景。

“月与灯依旧”,虽然只举月与灯,实际应包括二三句的花和柳,是说闹市佳节良宵与去年一样,景物依旧。

下一句“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表情极明显,一个“湿”字,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词与唐朝诗人崔护的名作《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有异曲同工之妙。

词中描写了作者昔日一段缠绵悱恻、难以忘怀的爱情,抒发了旧日恋情破灭后的失落感与孤独感。

上片追忆去年元夜欢会的往事。

“花市灯如昼”极写元宵之夜的灯火辉煌,那次约会,两情相悦。

周围的环境,花市,彩灯,明丽如同白天;明月,柳梢,都是相爱的见证。

后两句情景交融,写出了恋人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的景象,制造出朦胧清幽、婉约柔美的意境。

欧阳修写的关于元宵节的诗句

欧阳修写的关于元宵节的诗句

欧阳修写的关于元宵节的诗句嘿,朋友!你知道欧阳修写过哪些关于元宵节的诗句吗?就比如说那一句“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这场景,不正像我们如今热闹非凡的元宵夜,到处灯火辉煌?你想想,花市中灯火通明,那得多壮观呀!
还有“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这不是跟我们每年过元宵似的,月亮照样圆,花灯照样美。

可为啥我总感觉这诗句里透着点儿淡淡的失落呢?
你说,欧阳修写下这些诗句的时候,是不是也在人群中穿梭,看着那璀璨的灯火,心里有着万千思绪?是不是也像我们一样,在这热闹中偶尔会想起一些过去的事儿?
哎呀,我觉得欧阳修的这些诗句,把元宵的热闹和人们内心的情感都写得太妙啦!这不就是诗词的魅力所在嘛,能让千百年后的我们,依然感受到当时的情景和心情。

在我看来,欧阳修的这些关于元宵节的诗句,真真是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让人陶醉,让人难忘!。

2023年元宵节的古诗_1

2023年元宵节的古诗_1

2023年元宵节的古诗2023年元宵节的古诗11、《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2、折桂令元宵(元)失名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3、《元宵》(明) 唐寅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4、《元夜踏灯》(清)董舜民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

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

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5、《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隋)隋炀帝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2023年元宵节的古诗21、正月十五夜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2、汴京元夕李梦阳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3、十五夜观灯卢照邻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4、元夕无月其二丘逢甲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5、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6、生查子元夕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7、上元夜崔液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8、京都元夕元好问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生查子·元夕注释译文

生查子·元夕注释译文

生查子·元夕注释译文《生查子·元夕》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

此词上片写去年元夜情事。

头两句写元宵之夜的繁华热闹,为下文情人的出场渲染出一种柔情的氛围。

后两句情景交融,写出了恋人在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的景象,制造出朦胧清幽、婉约柔美的意境。

下片写今年元夜相思之苦。

“月与灯依旧”与“不见去年人”相对照,引出“泪湿春衫袖”这一旧情难续的沉重哀伤,表达出词人对昔日恋人的一往情深。

全词构思巧妙,意味隽永,营造出一种朦胧清幽、婉约柔美的意境,体现了真实、朴素与唯美的统一,语短情长,形象生动,又适于记诵,因此流传很广。

一、作品原文生查子·元夕⑴去年元夜时⑵,花市灯如昼⑶。

月上柳梢头⑷,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⑸,泪湿春衫袖⑹。

二、注释⑴生查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双调四十字,上下片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⑵元夜:元宵之夜。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自唐朝起有观灯闹夜的民间风俗。

北宋时从十四到十六三天,开宵禁,游灯街花市,通宵歌舞,盛况空前,也是年轻人蜜约幽会,谈情说爱的好机会。

⑶花市:民俗每年春时举行的卖花、赏花的集市。

灯如昼:灯火像白天一样。

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元宵》载:“正月十五日元宵,……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

”由此可见当时元宵节的繁华景象。

⑷月上:一作“月到”。

⑸见:看见。

⑹泪湿:一作“泪满”。

春衫:年少时穿的衣服,也指代年轻时的自己。

三、白话译文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雪亮。

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她约我黄昏后同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同去年一样。

可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衣裳。

四、创作背景此词写约会。

《词品》《词综》作朱淑真词,《续萱草唐诗余》作秦观词,皆非,一般认为是欧阳修词作。

或认为此词是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欧阳修怀念他的第二任妻子杨氏夫人所作。

五、作品鉴赏明代徐士俊认为,元曲中“称绝”的作品,都是仿效此作而来,可见其对这首《生查子》的赞誉之高。

宋词里的元宵节

宋词里的元宵节

宋词里的元宵节:1.《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2.《清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娥而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宋·贺铸紫府东风放夜时。

步莲秾李伴人归。

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苒苒,梦依依。

天涯寒尽减春衣。

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4.《永遇乐》—宋·李清照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5.《水调歌头》—宋·辛弃疾头白齿牙缺,君勿笑衰翁。

无穷天地今古,人在四之中。

臭腐神奇俱尽,贵贱贤愚等耳,造物也儿童。

老佛更堪笑,谈妙说虚空。

坐堆豗,行答飒,立龙钟。

有时三盏两盏,淡酒醉蒙鸿。

四十九年前事,一百八盘狭路,拄杖倚墙东。

老境何所似,只与少年同。

6.《鹧鸪天·元夕有所梦》—宋·姜夔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

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元宵节古诗古诗

元宵节古诗古诗

元宵节古诗古诗
1.《生查子·元夕》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
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2.《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
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
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4.《正月十五夜灯》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
著词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年元宵夜之时,月光与灯光明亮依旧。可是却见不到去年之佳人,相思之泪沾透了她那身春衫的袖子。
赏析1
这是首相思词,写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今日不见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话,饶有韵味。词的上阕写“去年元夜”的事情,花市的灯像白天一样亮,不但是观灯赏月的好时节,也给恋爱的青年男女以良好的时机,在灯火阑珊处秘密相会。“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二句言有尽而意无穷。柔情密意溢于言表。下阕写“今年元夜”的情景。“月与灯依旧”,虽然只举月与灯,实际应包括二三句的花和柳,是说闹市佳节良宵与去年一样,景物依旧。下一句“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表情极明显,一个“湿”字,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淋漓尽致。
物是人非的怅惘,今昔对比的凄凉,由此美景也变为伤感之景,月与灯交织而就的花市夜景即由明亮化为暗淡。淡漠冷清的伤感弥漫于词的下片。灯、花、月、柳,在主人公眼里只不过是凄凉的化身、伤感的催化剂、相思的见证。而今佳人难觅,泪眼看花花亦悲,泪满衣袖。
世事难料,情难如愿。牵动人心的最是那凄怨、缠绵而又刻骨铭心的相思。谁不曾渴慕,谁不曾诚意追索,可无奈造化捉弄,阴差阳错,幸福的身影总是擦肩而过。旧时欢愉仍驻留心中,而痴心等候的那个人,今生却不再来。无可奈何花落去,但那只似曾相识的燕子呢?那曾有的爱情真是无比难测吗?如果真的这样,那些两情相悦、缠绵悱恻的美丽韶华难道是在岁月中流走的吗?谁也不曾料到呵,错过了一季竟错过了一生。山盟虽在,佳人无音,这是怎样的伤感遗憾,怎样的裂心之痛!
这首诗的下片写今年元夜相思之苦。“月与灯依旧”与“不见去年人”相对照,引出“泪满春衫袖”这一旧情难续的沉重哀伤,表达出词人对昔日恋人的一往情深,却已物是人非的思绪。
这首诗既写出了情人的美丽和当日相恋时的温馨甜蜜,又写出了今日伊人不见的怅惘和忧伤。写法上,它采用了去年与今年的对比性手法,使得今昔情景之间形成哀乐迥异的鲜明对比,从而有效地表达了词人所欲吐露的爱情遭遇上的伤感、苦痛体验。这种文义并列的分片结构,形成回旋咏叹的重叠,读来一咏三叹,令人感慨。
古人如此,今人亦然。世间总有太多的伤感和遗憾。世事在变,沧海桑田。回眸寻望,昔人都已不见,此地空余断肠人。滚滚红尘,茫茫人海,佳人无处寻觅,便纵有柔情万种,更与何人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任君“泪湿春衫袖”,却已“不见去年人”,此情此伤,又怎奈何天?欧阳修的诗词
甚多,而我独爱《生查子·元夕》。反复低吟浅唱“去年元夜时……”无限伤感,隐隐一怀愁绪化作一声长叹: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此恨绵绵无绝期?
欧阳修元宵节诗句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上元佳节,是中国汉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欧阳修元宵节诗句
,一起来了解下这首诗吧。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译文
去年元宵夜之时,花市上灯光明亮如同白昼。与佳人相约在月上柳梢头之时、黄昏之后。
这首诗与唐朝诗人崔护的名作《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有异曲同工之妙。词中描写了作者昔日一段缠绵悱恻、难以忘怀的爱情,抒发了旧日恋情破灭后的失落感与孤独感。
这首诗的上片写去年元夜情事。头两句写元宵之夜的繁华热闹,为下文情人的出场渲染出一种柔情的氛围。后两句情景交融,写出了恋人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的景象,制造出朦胧清幽、婉约柔美的意境。
赏析2
这首元夜恋旧的《生查子·元夕》是欧阳修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这首诗的上片回忆从前幽会,充满希望与幸福,可见两情是何等欢洽。而周围的环境,无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花、灯,还是月、柳,都成了爱的见证,美的表白,未来幸福的图景。情与景联系在一起,展现了美的意境。
可是快乐的时光总是很快成为记忆。词的下片,笔锋一转,时光飞逝如电,转眼到了“今年元夜时”,把主人公的情思从回忆中拉了回来。“月与灯依旧”极其概括地交代了今天的环境。“依旧”两字又把人们的思绪引向上片的描写之中,月色依旧美好,灯市依旧灿烂如昼。环境依旧似去年,而人又如何呢?这是主人公主旨所在,也是他抒情的主体。词人于人潮涌动中无处寻觅佳人芳踪,心情沮丧,辛酸无奈之泪打湿了自己的衣襟。旧时天气旧时衣,佳人不见泪黯滴,怎能不伤感遗憾?上句“不见去年人”已有无限伤感隐含其中,末句再把这种伤感之情形象化、明朗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