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隔离戒毒工作面临的管理难题和对策研究
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难点与对策研究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难点与对策研究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
毒品问题作为其中极为严重的一种社会问题,不仅对个人健康和社会稳定构成了巨大威胁,同时也对戒毒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了有效应对毒品问题,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应运而生。
然而,当前的强制隔离戒毒工作面临着许多难点,需要针对这些难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面临的第一个难点是戒毒人员心理因素。
毒瘾发作时,戒毒人员易产生痛苦感和心理焦虑,这种情绪状态可能导致他们产生逃跑的想法,进而影响戒毒疗效。
在对策上,可以通过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帮助戒毒人员克服内心的困扰和焦虑,增强戒毒的信心和意愿。
同时,也需要培养专业的戒毒人员,提供恰当的心理支持和关怀,建立积极健康的治疗环境。
其次,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第二个难点是家庭关系问题。
毒品成瘾往往会对戒毒人员的家庭关系造成极大的冲击,如亲情疏远、婚姻破裂等。
这使得戒毒人员在戒毒期间面临诸多阻碍和困扰,影响了他们的治疗效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积极加强对家庭的关怀和帮扶,提供家庭心理疏导、教育培训等支持,帮助家庭重建信任和理解,进而提升戒毒人员的戒毒成功率。
第三,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第三个难点是复吸风险。
戒毒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戒毒人员在戒毒期限届满后可能面临复吸风险。
在此情况下,为了避免戒毒人员再次沉迷于毒品,应加大对毒品预防教育的力度,增加戒毒人员的触觉教育和兴趣培养,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抵抗诱惑的能力。
同时,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戒毒人员的关爱,提供就业机会和创业扶持,让他们能重返社会、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减少再次沉迷的风险。
第四,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第四个难点是人员匮乏。
戒毒工作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进行相关工作,然而,目前人员匮乏的现状严重制约了戒毒工作的开展。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应采取措施增加专业戒毒人员的数量,同时加大对戒毒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技能,提高戒毒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强制隔离戒毒行政执法的检察监督研究报告
强制隔离戒毒行政执法的检察监督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强制隔离戒毒行政执法的检察监督问题。
通过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案例,分析了当前强制隔离戒毒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监督建议。
1. 强制隔离戒毒行政执法概述1.1 强制隔离戒毒的法律基础强制隔离戒毒行政执法是基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包括《治安管理处罚法》、《禁毒法》等。
1.2 强制隔离戒毒行政执法的程序强制隔离戒毒行政执法的程序包括立案、调查取证、决定处罚等环节。
2. 强制隔离戒毒行政执法中的问题2.1 人权保障问题强制隔离戒毒行政执法可能涉及到人权保障方面的问题,如个人自由受限、人身安全受威胁等。
2.2 执法权滥用问题在强制隔离戒毒行政执法中,存在执法人员滥用职权、滥用强制手段等问题,损害了执法公正性。
3. 检察监督的重要性3.1 检察监督的法律基础检察监督是我国法律规定的一项重要职能,旨在保障执法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3.2 检察监督的作用检察监督可以有效监督执法行为,防止执法权滥用,保护人权,维护社会公正。
4. 检察监督强制隔离戒毒行政执法的建议4.1 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检察监督机制,加强对强制隔离戒毒行政执法的监督力度。
4.2 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和执法素质,减少执法权滥用行为。
4.3 加强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对强制隔离戒毒行政执法进行监督和举报,增加社会参与度。
结论通过加强检察监督,可以有效解决强制隔离戒毒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保障执法的合法性和公正性,维护人权和社会公正。
(正文)我国戒毒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毕业论文题目我国戒毒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目录引言 (2)一、近年来我国毒品滥用问题形势及戒毒工作取得的成绩 (2)(一)我国今年来毒品滥用问题形势 (2)(二)我国戒毒工作取得的成绩 (3)二、我国戒毒工作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4)(一)戒毒人员个体差异 (4)(二)社会、家庭多方面影响 (4)(三)管理的方式落后、简单 (5)(四)戒毒工作的开展缺乏严格的司法监督,透明度不够 (5)(五)专业人员匮乏,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5)(六)社区戒毒机构不健全,就业问题缺乏保障 (6)三、关于戒毒工作的对策 (6)(一)加强现有法律的实施贯彻,统一执法 (6)(二)积极利用家庭戒毒资源 (7)(三)加强戒毒后续管理工作,降低戒毒人员复吸率 (7)(四)重点问题专项处理 (8)(五)总结归纳,建设适合我国的特色戒毒模式 (8)结语 (9)参考文献 (9)致谢 (10)我国戒毒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滥用毒品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一个难题。
对于我国而言,滥用毒品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这对我国的历史文明有着巨大的负面冲击。
解决好吸毒人员的问题就是对于我国社会和历史的一大进步,戒毒工作当仁不让的担负起了这一沉重的历史任务。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对我国的戒毒工作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更好的去开展戒毒工作,减轻国家和社会的负担。
【关键词】戒毒工作; 吸毒人员; 问题The Discussion of China's Drug Problems, Achievements,and Countermeasures【Abstract】The spread of drugs daily night long today, the number of drug addicts has been amplified, the face of the huge drug abuse groups, rehabilitation work naturally beca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urrent drug control work. Now, the abuse of drugs has become a worldwide problem, has brought the huge challenge and burden to our country, drug addicts and family . In my country, the abuse of drugs has a history of several hundred years,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drug addicts is for a big progress in Chinese society and history, rehabilitation work well to assume the heavy historical task. Through this article, mak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ystem of our rehabilitation work, put forward some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better to carry out rehabilitation work, reduce the burden of country and society.【Keywords】Rehabilitation work;Drug addicts;The problem引言戒毒——指通过科学可行的方法戒除滥用毒品、药物成瘾的吸毒人员,对吸食、注射毒品的不良习惯。
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摘要: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是《禁毒法》实施后摆在禁毒前沿的新课题。
其中,教育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它关系到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新生,关系到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特别重要的是它直接关系到“人的问题”:戒毒人员是变成魔鬼,还是重新做人。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教育理念不清、教育实践弱化,并提出着眼在人,以“大教育”的眼光重新考量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
关键词: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教育理念教育实践素质教育大教育社会稳定教育作为一种对人施加深刻影响的活动,是社会得以发展的动力。
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是强制隔离戒毒所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以下简称强戒人员)进行的提高素质、戒断毒瘾、实现其再社会化的系统影响活动。
强戒人员这一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相比,在目的上要更具有明确性,在内容上要更具有针对性,在方式方法上要更具有科学性。
一、当前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中存在的教育理念的争辩教育理念是人们对教育本质及其规律的理性认识与整体把握而形成的一系列理性的基本观念,是对教育精神的理解和对教育价值的解读。
1、是强化管理还是着力教育。
此前的戒毒制度(指《禁毒法》实施以前的劳教戒毒、公安强戒,主要指劳教戒毒),虽然理论上确立了“教育第一”的地位(“教育人是劳动教养的核心”、“教育是处在首要的位置上的”①),但在实际执行中,我们一再强调的是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严格管理、文明管理,围绕管理做文章,围绕管理下工夫,教育居于从属的地位,起到的是一种辅助性的作用。
这种重管理轻教育甚至以管代教的现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忽视了教育工作的长效治本功能。
2、是强化行为养成教育还是着力素质教育。
此前的戒毒制度希望通过对戒毒人员良好行为的培养,达到用“好行为”代替“坏行为”的目的。
当我们审视劳教教育的目的时,会发现“劳动教养教育并不是一般社会教育和普通学校教育的养成式教育,而是具有特定目的、特定手段的矫正式教育②”这样的论断。
我国强制戒毒的现实考察及对策建议
我国强制戒毒的现实考察及对策建议1500字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开放程度的提高,毒品问题也呈现出严重化和复杂化的趋势。
近年来,我国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强制戒毒的措施也越来越广泛。
强制戒毒是指将滥用毒品和成瘾的人员强制送进戒毒所,进行强制戒毒治疗,以达到戒毒的目的。
但是,我国的强制戒毒政策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地探讨和解决。
一、现状分析在我国,强制戒毒是有法律依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规定:“吸毒的人,可以责令其接受戒毒治疗。
”并规定:强制戒毒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两年。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强制戒毒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一)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在强制戒毒的过程中,一些戒毒所和工作人员可能存在违法行为。
比如,有的戒毒所可能存在不合法拘禁和殴打病人的行为,甚至有的戒毒所存在农村式管理,对病人进行体罚等行为。
这些违法行为不仅侵害了病人的合法权益,还会影响到强制戒毒政策的效果。
(二)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强制戒毒的治疗效果也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戒毒所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治疗方式单一,治疗设备和药品缺乏。
病人在戒毒所的环境中可能会受到各种药物和心理上的刺激,导致戒毒失败或复发率很高。
同时,戒毒所内的环境和学费等费用也是病人和家庭难以负担的。
(三)支持和帮助的缺失在强制戒毒的过程中,经常是匆匆忙忙地将病人送到戒毒所然后就不得而知了。
治疗结束后,病人面临着重新融入社会的问题,但是很多病人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和帮助。
有的病人还可能面临着就业、居住、社交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密切协助。
二、建议和对策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对策来优化强制戒毒政策。
(一)增强法律规范性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法律和法规制度,规范强制戒毒的过程和治疗效果。
应该加强监督和检查,及时惩治那些违法行为和欺诈行为。
(二)加强系统建设和治疗技术需要加强戒毒所人员的专业化和专业技能,引进现代化的戒毒设备和药品。
同时也要采用多种治疗方式,包括心理辅导、中药治疗、音乐治疗等方式,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病人更好地恢复健康。
中国禁毒进展现状及强制隔离戒毒所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国禁毒进展现状及强制隔离戒毒所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一、概况戒毒是指吸毒人员戒除吸食、注射毒品的恶习及毒瘾。
一般采用自然戒断法、药物及非药物戒断法。
二、禁毒现状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毒品滥用问题稍微有些严重。
毒品不仅使得吸毒人员生理及心理健康受到损害,同时对吸毒人员的家庭乃至社会都产生较大伤害,因此,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对其自身以及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2019年中国破获毒品犯罪案件为8.3万起,同比下降24.3%。
尽管中国减少毒品需求工作成效明显,治理毒品滥用问题取得一定成效,但滥用人数规模依然较大、吸毒活动隐蔽性增强、新类型毒品增多,治理巩固难度加大。
2019年中国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为11.3万名,同比下降17.8%;缴获各类毒品数量为65.1吨,同比下降4.1%。
《禁毒法》提出了戒毒工作新思路,将重点放在社区戒毒及康复、强制隔离戒毒,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在社区戒毒中,需教育、挽救吸毒人员,促进戒毒者保持操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开展社区戒毒及康复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及挽救吸毒人员,吸毒者作为违法者及受害者,可危害吸毒者身心健康。
2019年中国处置强制隔离戒毒22万人次,同比下降21.1%;责令社区戒毒社会康复30万人次,同比增长24%。
数据显示:吸毒人数持续下降,毒品滥用形势继续好转。
2019年中国现有吸毒人员为214.8万名,同比下降11%;查处吸毒人员次数61.7万人次,同比下降14%。
三、强制隔离戒毒所存在问题及对策由于国家戒毒要求,戒毒工作人员必须采用强制性的手段帮助戒毒者进行心里康复、行为矫治以及劳动、身体锻炼等活动。
戒毒者在强制戒毒过程中,大多存在着一种仇视、抵制等心理,自制力差,缺乏自控能力。
部分戒毒者经常为了达到自身的目的,而采用暴力手段。
戒毒工作者不得不采用暴力来对抗戒毒者,很难采用文明有力的手段进行管理。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毒品滥用问题越来越严重。
强制隔离戒毒制度的困境与对策
强制隔离戒毒制度的困境与对策随着我国法制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坚定不移的推进戒毒法制化是当下戒毒工作的发展方向。
反毒品综合类法典的颁布,也表明了我国治理毒品的决心。
强制隔离戒毒制度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本文针对我国强制隔离戒毒制度做了简略的陈述,并分析其面临的困境与解决对策。
标签:强制隔离戒毒制度;困境;对策一、我国强制隔离戒毒制度概述及其困境我国《戒毒法》作出明确规定:戒毒措施包括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三种模式。
其中,强制隔离戒毒是级别最高的戒毒模式,具备一定的强制性,是抵制毒品的最后一道关卡。
目前情况下,我国戒毒相关配套建设仍不完备,三种戒毒模式之间不能形成系统化的配合,未能达到《戒毒法》中所体现出的法律理念。
我国的戒毒体系建设仍然有一段路程要走。
(一)强制隔离戒毒的法律地位不明确《戒毒法》中并没有清晰地表述出强制隔离戒毒属于行政处罚还是行政强制。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强制隔离戒毒是按照行政强制来进行实施的,行政强制措施具备的最大的两个特点是临时性和非处分性。
而根据规定,强制隔离戒毒在吸毒违法行为得到确认之后,继续确定其已经吸毒成瘾,而采取的必要的人身自由限制处分。
这就与行政强制措施的临时性与非处分性相悖。
性质上的不明确,造成了执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因此应该尽快明确强制隔离戒毒的法律地位。
(二)强制隔离戒毒场所设置的医疗条件不足根据《禁毒法》中的规定,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对戒毒人员进行有目的性的生理、心理治疗和身体康复训练。
吸毒者因为长期吸毒,极大地损害了呼吸、消化系统等,身体素质变差,免疫力也越来越弱,因此亟需戒毒所来对其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
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医疗卫生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现实情况下,强制戒毒场所所具备的医疗条件相当薄弱,无法满足相关需求。
应加大医疗方面的投入,为吸毒者提供足够的医疗保障。
(三)强制隔离戒毒的有效性含糊不清当前情况下,我国存在着海洛因高复吸率、合成毒品快速蔓延的困境。
强制隔离戒毒环境下行政执法监督的研究报告
强制隔离戒毒环境下行政执法监督的研究报告摘要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强制隔离戒毒环境下行政执法监督的现状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文献回顾、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报告发现强制隔离戒毒环境中的行政执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监督机制不健全、执法不规范等。
为改善现状,本报告提出加强监督机制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完善法律法规等建议。
1. 背景强制隔离戒毒环境是指对毒品依赖者进行强制隔离治疗的环境,其目的是帮助戒毒者戒除毒瘾,恢复身心健康。
在这种环境下,行政执法监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该领域的行政执法监督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回顾、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全面了解强制隔离戒毒环境下行政执法监督的现状与问题。
3. 研究结果3.1 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不健全在强制隔离戒毒环境下,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存在一定的不健全之处。
部分监督机构缺乏独立性,受到行政干预,难以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
此外,监督机构的权责不明确,导致监督效果不理想。
3.2 执法不规范在强制隔离戒毒环境中,部分执法人员存在执法不规范的问题。
部分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存在滥用职权、执法不严的情况。
这不仅损害了戒毒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执法的公信力。
3.3 戒毒者权益保护不足在强制隔离戒毒环境下,戒毒者的权益保护存在不足之处。
部分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忽视了戒毒者的基本权益,如隐私权、人格尊严等。
此外,戒毒者在戒毒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法律救济途径。
4. 对策与建议4.1 加强监督机制建设为改善强制隔离戒毒环境下的行政执法监督,应加强监督机制建设。
首先,提高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减少行政干预。
其次,明确监督机构的权责,确保监督效果的实施。
4.2 提高执法人员素质为解决执法不规范的问题,应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法律素养和专业能力。
同时,建立严格的执法考核制度,对不规范执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4.3 完善法律法规为保护戒毒者的合法权益,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Issues Needing U rgent S oluti ons in Compuls ory Is olati on f or D rug Treat m ent王晓钦(四川新华劳教所 四川绵阳 621000)■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以下简称《禁毒法》)已实行两年多,从总体情况上看,公安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相互配合,密切合作,对强制隔离戒毒模式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推动了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开展。
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顺利开展。
以司法行政部门的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为例,就亟待解决好思想认识、运行机制、服务体系和模式完善等问题,以推进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把握本质,解决思想认识的问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要切实消除强制隔离戒毒取代劳教戒毒是“新瓶装老酒,贴上新标签”的错误认识,正确区分两种戒毒方式的异同,准确把握强制隔离戒毒的本质特征,以避免将强制隔离戒毒变成“第二劳教”。
(一)强制隔离戒毒与劳教戒毒的共同点一是形式上的共同性。
二者都是依法对戒毒人员实行强制性的戒毒措施,通过有条件地限制戒毒人员的人身自由,达到帮助戒除毒瘾的目的。
二是方针上的一致性。
《禁毒法》规定:“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
”这个规定,实质上就是我国戒毒工作的基本方针,可概括为“帮助、教育、挽救”,这与“教育、感化、挽救”的劳教工作方针是基本一致的,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挽救吸毒人员。
三是期限上的吻合性。
《禁毒法》规定:“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二年”,并可根据诊断评估结果,减少或延长一年。
这与劳教戒毒的期限一至三年,最长可以延长一年基本吻合。
四是方法上的契合性。
《禁毒法》规定:“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根据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吸食、注射毒品的种类及成瘾程度等,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生理、心理治疗和身体康复训练。
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引言隔离戒毒是一种常见的戒毒方式,旨在通过将吸毒者隔离在特定的设施中,进行戒毒治疗,以达到戒除毒瘾的目的。
然而,在当前实施的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戒毒效果,还可能对吸毒者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问题一:缺乏个性化治疗方案当前的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普遍采用统一的治疗方案,没有针对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这种一刀切的治疗方式,无法满足各个吸毒者的具体需求,导致戒断反应加剧和治疗效果下降。
应对措施为解决这一问题,需采取以下措施: - 针对每个吸毒者进行全面的身体和心理评估,了解其毒瘾程度、身体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等。
-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戒毒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心理咨询和康复训练等各个方面。
- 定期评估吸毒者的治疗效果,并根据情况做出调整,确保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问题二:缺乏社会支持和康复环境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往往忽视了吸毒者在社会支持和康复环境方面的需求。
吸毒者常常面临家庭、工作和社交关系的破裂,缺乏良好的康复环境和社会支持,导致戒毒治疗效果难以持久。
应对措施为应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健全的社会支持体系,包括家庭支持、朋友支持、职业支持和社区支持等,为吸毒者提供实际的、情感性的和经济支持。
- 创建良好的康复环境,提供安全、舒适和温馨的住所,帮助吸毒者迅速适应戒毒生活,并为其提供各种康复活动和资源。
- 加强社会教育,提高公众的对吸毒者的理解和支持,减少歧视和排斥,为吸毒者创造更好的康复环境。
问题三:人权和尊严受损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侵犯吸毒者人权和尊严的问题。
包括强制体检、限制人身自由、非人道待遇等。
这些问题不仅违反了吸毒者的人权,还可能对其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应对措施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 加强对执法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意识和素质,确保其尊重和保护吸毒者的人权和尊严。
强制隔离戒毒制度的困境与对策
有下 列 情形 之一 的 , 由县 级 以上 人 民政 府公 安 机关
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 ( 一) 拒绝接受社区戒毒 的; ( 二) 在 社 区戒毒 期 间 吸食 、 注射 毒 品 的 ; ( 三) 严
重 违反 社 区戒 毒 协 议 的 ; ( 四) 经社区戒毒、 强 制 隔 离戒毒 后 再次 吸 食 、 注射 毒 品 的。对 于 吸毒 成 瘾 严 重, 通 过社 区戒 毒 难 以戒 除毒瘾 的人 员 , 公安 机关 可
关键 词
强制隔离戒毒 ; 禁毒法 ; 购买服务
1 1 2 5 4 . 2
d o i : 1 0 . 1 3 9 3 6 / j . c n k i . e j d d 1 9 9 2 . 2 0 1 5 . 0 3 . 0 1 7
中图分类 号
《 禁毒法》 以及《 禁毒条例》 的正式发布标志着 我 国禁毒 工作 由此进 入 了依法 全 面推进 的新 的历史 阶段 。《 禁毒法》 与《 禁毒条例》 是我 国第一部全 面 关 于反 毒 品的综 合 类 法 典 , 它 结 合 了 各项 法 律法 规 中有关 禁毒 的条 例 , 把 以往 的强 制 戒 毒 和 劳 教戒 毒 整 合为 强制 隔离 戒 毒 制 度 , 规 定 了强 制 隔 离 戒 毒 的 各种具体内容 , 并以法律 的形式固定 了下来 , 但是在
步, 编制、 机 构、 人员、 经 费 和 配 套 法 律 法 规 都 不 完
的, 而行 政处罚 则 具 有 确 定 性 和处 分 性 的特 性 。 根
据《 禁毒法》 的规定 , 强制隔离戒毒是 在吸毒违法行 为 确定 后 , 继续确 定其 吸毒成 瘾 , 而对 公 民予 以两 年 的人身 自由限制的处 分 , 其显然不具备行政强制措 施所应 当具备的临时性和非处分性 的特性。而对照 行 政 处罚 的基本 属性 , 无 论 在 目的和手 段 上 , 强 制 隔
强制性戒毒措施的改革创新研究
强制性戒毒措施的改革创新研究强制性戒毒措施的改革创新研究毒品成瘾是全球性的社会问题,给社会和个人带来的危害不言而喻。
为了减少毒品成瘾者对社会的危害,各国政策实行了戒毒措施。
然而,传统的戒毒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毒品成瘾形式的变化。
反而出现了诸多副作用,如监管过度、人权侵犯等问题。
为此,强制性戒毒措施的改革创新研究势在必行。
1. 强制性戒毒制度存在的问题在我国,强制性戒毒制度主要由公安部门和司法部门实施。
这种戒毒方法通常包括拘留、强制戒毒、康复治疗等措施。
然而,这些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1.1 监管过度目前,很多地方的戒毒所都存在着“非正常用人现象”,即拘押人员超负荷的现象。
这导致执法人员不得不进行监管过度,以便更好地控制拘押人员。
在某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非人道的对待行为。
1.2 人权侵犯由于戒毒所的管理方法不太人性化,这些地方的治疗方法也常常具有伤害和扰乱拘押人员身心健康的性质。
一些强制性戒毒所甚至存在着对拘押人员实施虐待和折磨的行为。
这对拘押人员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都造成了很大的损害。
1.3 无效治疗由于戒毒所的管理方法和治疗方法过于单一,拘押人员在治疗中很难得到很好的疗效。
其次,强制性戒毒所治疗精神活动过于单调,连镇静剂、精神病药物、安眠药,也可以戒掉每天服用的点心粉。
这导致拘押人员很容易在出狱后滑回毒瘾的深渊。
2. 改革创新的前景为了减轻强制性戒毒措施带来的不良影响,我们需要进行改革创新。
这样的改革创新即使获得成功,也可以做为其他国家的参考。
2.1 增加社会化干预的时空社会化干预可以分为三种:家庭干预、社区干预和同行干预。
很多国家已经获得了显著成效。
其中,家庭干预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家庭干预,可以让家庭成员在家庭治疗中,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注和爱。
这样既能让患者产生更多的归属感,也能让家庭成员的压力得到缓解。
2.2 探索多元素合治像儒雅其风,以角色扮演为内容的戒毒方法,增加治疗过程的趣味性,并且通过互动和交流,实现多维度的治疗。
强制隔离戒毒所人力资源管理有关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龙 静 山东省枣庄市强制隔离戒毒所
摘 要: 强制隔离戒毒的成功, 离不开高效运转的警力队伍支持。加强强制隔离戒毒所人力资源管理, 提高警力队伍建设水平, 强化警务工作效能, 已经成为当前强制隔离戒毒所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针 对强制隔离戒毒所人力资源管理有关问题, 首先简要概述了强制隔离戒毒所警力资源现状, 进而深入总结 分析了目前强制隔离戒毒所警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就完善戒毒所警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了系统 的论述分析。 关键词: 强制隔离戒毒所; 警力资源; 优化完善 一、 引言 在我国禁毒人民战争深入推进的背景形势下, 戒 毒工作面临着新的工作形势和任务要求。强制隔离 戒毒作为戒毒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戒毒措施, 改进强制 隔离戒毒教育戒治质量, 提高戒毒人员的戒毒成功几 率, 必须具备一致素质能力高、 责任意识强的戒毒司 法警察队伍。这就要求必须加强强制隔离戒毒所的 人力资源管理, 通过规范科学、 高效有序的人力资源 体系, 进一步优化司法警察力量配置, 优化警力资源 管理模式, 以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促进提高强制隔离 戒毒工作质量。 二、 强制隔离戒毒所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强制隔离戒毒所作为近年来新发展的戒毒机 构, 在警力资源的配置方面主要是以青年民警为主, 强制隔离戒毒所青年民警主要有以下几项特点: 强制 隔离戒毒所的民警学历水平相对较高, 受到考录环节 的资格要求, 目前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大多以大专以 上学历为主, 整个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水平相对较 高; 民警队伍的专业覆盖覆盖相对较广, 大多数为强 制隔离戒毒所的紧缺专业人才, 涵盖了法律、 场所管 理、 教育等专业, 专业水平高、 头脑灵活, 工作中的创 新理念较强; 隔离戒毒所民警队伍的政治水平相对较 高, 民警队伍中党员数量高, 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都 很强。 三、 强制隔离戒毒所警力资源管理问题分析 (一)强制隔离戒毒所警力资源增长机制不够 完善 在我国禁毒斗争不断深化推进实施的大背景 下, 强制隔离戒毒所的职能和工作任务不断拓展延 伸,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数量迅速增加, 任务越来越重。 但面临这种形势, 有些地方强制隔离戒毒所的警力资 源增长却非常缓慢, 有的警力资源增长甚至出现了负 增长的问题。警力资源总量得不到充分的保障, 必然 会造成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各项工作任务无法顺利有 效完成。 (二)强制隔离戒毒所警员队伍专业培训不够 科学 确保强制隔离戒毒所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需要 一支专业正规的职业化警察队伍。但是现阶段, 在强 制隔离戒毒所警力队伍的建设管理方面, 很多强制隔 离戒毒所的人才建设重视不够, 如何更好地引进、 培 育人才方面缺少探索, 高素质高专业水平的警力资源 补充不足。对于目前的警力队伍, 也缺少足够的专业 化教育培训, 整个警察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提升不够。 (三)强制隔离戒毒所内部绩效考核体系不够 合理 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 是促进提高戒毒所民 警队伍管理水平的关键。但是现阶段很多地方的戒 毒所民警队伍绩效考核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在绩效考 核方面主要是采取岗位责任量化考核制度, 内容设置 不够合理, 绩效考核结果的精准性不够, 绩效考核结 果也没有与相应的奖惩机制挂钩, 造成了绩效考核结 果无法真正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 四、 强制隔离戒毒所人力资源管理改进优化措施 ( 一) 按照强制隔离戒毒所工作开展需要, 优化 警力资源配置 改进提高强制隔离戒毒所人力资源管理, 首要工 作应该注重对警力资源配置进行改进完善。首先, 应该注重对强制隔离戒毒所有限的警力资源进行优 化当前强制隔离戒毒所管理中戒毒治疗、 安全防范、 脱瘾教育等是戒毒工作的核心业务, 在强制隔离戒毒 所的警力配置方面, 也应该围绕这些重点工作方面加 强人力资源投入。同时, 严格控制警力浪费的问题, 并注重推进强制隔离戒毒所内部的信息化建设, 依靠
我国强制戒毒的现实考察及对策建议
我国强制戒毒的现实考察及对策建议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毒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并且不断引起人们的重视。
尽管我国已经采取了各种措施来打击毒品犯罪,但毒品问题仍然存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我国在毒品治理方面采用了强制戒毒的方式,虽然这种方式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行现实考察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强制戒毒的现状1.政策实施的问题当前,我国在制定毒品戒治政策时,总体思路是以强制戒毒为主,同时兼顾免费戒毒和奖励戒毒等方式。
政策进一步明确了各地和各类机构之间的职责和功能,强化了责任意识和职责意识。
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例如,一些戒毒中心没有落实政策,没有做好免费戒毒和奖励戒毒等措施,并且戒毒中心设施、人员不足,导致戒毒效果不佳等问题。
2.强制戒毒的医疗问题强制戒毒不同于自愿戒毒,强制戒毒需要在社会上施行,并且经过医生或者护士的监护下进行。
然而,目前很少有医生或者护士主动从事强制戒毒服务,导致对毒瘾患者的监管不够密切。
戒毒过程中,医疗人员没有按照患者的真实情况进行药物剂量的调整、加减,也没有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
这些问题导致患者没有得到必要的治疗,造成了精神上的痛苦。
3.强制戒毒的人权问题强制戒毒容易出现侵犯人权的问题,导致一些人神经失常、病变和抑郁等。
同时,强制戒毒还容易导致家庭破裂和社会影响。
此外,强制戒毒在法律上的规范也比较缺乏,容易形成权力滥用和不当行为。
二、对策建议1.落实政策要使强制戒毒真正发挥效果,必须要落实政策。
政策的落实主要包括人员配备、设施建设、戒毒措施等方面的实施。
实行强制戒毒需要严密的管理体制,包括医生、保安、社会工作者在内的多元化管理方式可以确保戒毒人员得到良好的治疗以及维护人权。
2.关注医疗问题由于强制戒毒涉及到医疗和保障问题,需要专门的医疗人才来执行,所以要重视医疗问题。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医护人员队伍建设是对策之一。
同时对患者适当进行心理治疗,有助于患者恢复精神健康。
强制隔离戒毒工作面临的管理难题和对策研究
强制隔离戒毒工作面临的管理难题和对策研究摘要:随着《禁毒法》的颁布实施,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对传统戒毒管理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核心是针对原有戒毒制度的缺陷,建立起集生理脱毒期、康复训练期、回归巩固期于一体的戒毒康复“361”新模式。
它集中体现了新的教育矫治模式,关系到规范文明管理和有效控制学员复吸矫治目标的实现。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强制隔离戒毒“361”戒毒模式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管理理念不清、管理实践弱化,并提出着眼在人,以“361”的眼光重新探索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工作方法。
关键词:强制隔离戒毒管理难题管理对策大文明管理是社会稳定不可或缺的的因素,人类文明的有利保证。
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工作是强制隔离戒毒所内稳定和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以下简称强戒人员)戒毒矫治目标实现的有利保证。
强戒人员这一管理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工作与以往惯用的劳教管理工作相比,目的上更加明确,方法上更加文明,内容上更加科学。
一、目前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工作中存在管理实践的难点禁毒法颁布实施以来,强制隔离戒毒所相继挂牌,也开始收容强戒人员,但是目前国务院的《戒毒条例》尚在讨论修改中,司法部的《强制隔离人员管理办法》也未正式出台,这样就给基层的强制隔离管理所实际工作造成了困难,管理的观念不清,生搬套用以往的管理经验,其管理弊端在不断的显现。
1、管理方法仍徘徊于以往的劳教戒毒。
在实际工作运转中,许多民警认为强制隔离戒毒是劳教戒毒的翻版,两者换汤不换药,套用劳教工作模式,将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当成劳教人员进行管理教育,在管理方法方式上,基本都沿用劳教工作的老一套,造成了强制隔离戒毒变成了二劳教。
2、管理对象交杂,混于一室一舍。
“一所两制”甚至“一队两制”的管理模式,造成了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管理对象非常复杂,既有吸毒劳教人员,也有其他罪错人员。
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管理手段和方式方法,对应有不同的等级处遇,混合管理既不利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身心康复,也不利于其他劳教人员的教育矫治,更违法了《禁毒法》规定的分开管理原则,管理制度上无法区别对待。
新形势下强制隔离戒毒所管理工作面临的风险原因及对策思讲解学习
新形势下强制隔离戒毒所管理工作面临的风险、原因及对策思近年来,随着《禁毒法》、《戒毒条例》、《司法行政机关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规定》的陆续出台,对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提出了更严格、更规范、更科学的要求,对强制隔离戒毒效果提出了更实、更高、更远的期望。
实际工作中,90%以上的戒毒人员在吸毒与戒毒的循环中耗尽了身体与家庭的希望;场所民警在风险与责任的重压下对安全隐患日渐麻木与习惯;新型毒品的泛滥,更使得场所内精神障碍等疑难怪病考量着医务人员与管理者的智慧。
如何准确查找新时期戒毒场所管理工作面临的风险,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将责任和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这是一项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场所管理工作的风险风险大致有两种定义:一种定义强调了风险表现为不确定性;而另一种定义则强调风险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
通俗地讲,风险就是发生不幸事件的概率。
换句话说,风险是指一个事件产生我们所不希望的后果的可能性(引自《百度百科》)。
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风险,是指基于管理政策、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希望达到的安全稳定的目标与实际可能出现的危害结果之间的差距。
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风险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风险损失三个要素组成。
二、场所管理工作的风险事故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管理工作的风险事故,从主管责任部门的角度来区分可以概括为六大类十六小项:(一)管理方面:脱逃,戒毒人员采取强行或隐蔽方式从强制隔离戒毒场所逃跑,逃避强制隔离戒毒;死亡,戒毒人员在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内因为各种原因正常死亡或非正常死亡,包括因病死亡、自杀、他杀、因工死亡等;群体性事件,戒毒人员在场所内因为各种原因发生群体性殴斗,信访,绝食,哄闹,静默,罢工、罢学、罢活动;所内案件,戒毒人员在所内盗窃,打架斗殴造成后果,伤害致人伤残、死亡;自伤自残,戒毒人员为达到个人目的自我伤害,自我伤残,吞食异物等;执法责任事故,因为民警不作为、乱作为或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等原因导致的戒毒人员管理工作出现严重问题或执法民警违规违纪违法事件。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回归社会问题及对策研究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回归社会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强制隔离戒毒人员顺利回归社会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作用,也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应对策略,可以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后续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关键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回归社会;政策帮扶我国作为一个开放型国家,在对外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国际毒品泛滥的影响和冲击,而毒品问题也在国内不断引发各种社会问题,严重影响到社会和谐与国家的长治久安,在新形势下我国禁毒工作任重道远。
目前,强制戒毒已成为司法行政系统进行吸毒人员戒治管理的重要模式,在帮助系统人员戒除毒瘾的同时,应重视戒毒人员的延伸帮扶,使他们能够顺利回归社会,这也是检验戒毒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1]。
因此,深入研究和分析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回归社会领域的问题分析1. 后续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目前虽然各级政府比较重视强制戒毒人员后续衔接帮扶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解除隔离戒毒措施后被纳入或主动接受后续管理人员仍旧偏少。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后续管理工作在政策和制度层面缺乏保障。
首先,从国家法律法规层面看,虽然已出台一系列与禁毒戒毒有关的法律,但这些法律规定往往偏于宏观,并未涉及具体的戒毒人员解除强制隔离措施后的管理措施和内容。
从地方层面来看,虽然部分地方政府也出台一些规章制度,但基本处于试运行阶段,也不具备对相关部门的强制力和约束力,导致很多工作难以开展。
其次,在强制戒毒人员解除隔离之后的后续管理领域,还未建立起相应的问责机制,也缺乏明确的考核标准,难以调动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影响到后续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
2. 社会组织参与能力不足强制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离不开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2]。
目前,各级政府虽然已意识到社会组织在这项工作的重要价值和作用,但从实践层面看还存在差距,社会组织参与度和参与能力不足问题。
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作者:肖军点击数:81 更新时间:2012-04-01]强制隔离戒毒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公安、司法行政机关)将符合法定条件的吸毒成瘾人员实行隔离,对其进行强制戒毒,帮助其戒除毒瘾、健康回归社会的法律制度。
自2008年《禁毒法》实施以来,基层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已经在摸索中走过了三个年头。
现以某基层强戒所为例,对前期强戒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作简单的探讨。
一、当前强戒工作的收容现状现阶段,某所常规大队的收容情况基本类似,以某大队为例,根据对287名强戒学员收治登记的基本情况记录,通过对重点学员进行谈话了解,反映强戒学员的基本情况如下:(一)年龄结构。
按照年龄结构划分,18岁—35岁(含本数,下同):116人,占总比例的40.4%;36岁—49岁120人,占总比例的41.8%;50岁以上51人,占总比例的17.8%。
(二)地域分布。
由于各场所采用定点收容,该所现在学员以本省粤西籍为主,外省籍43人,占14.9%。
(三)文化程度。
按照文化程度划分,文盲:9人,占总比例的3%;小学:121人,占总比例的42%;初中:122人,占总比例的43%;高中及以上:35人,占总比例的12 %。
(四)在外从业情况。
按照收治登记统计,个体116人,占总比例的40.8%;无业79人,占总比例的27.3%;农民48人,占总比例的16.9%;企业普通职工44人,占总比例的15%。
(五)吸食毒品种类。
根据调查了解,吸食、注射新型毒品成瘾的(冰毒、K粉、摇头丸、咖啡因等)161人,占总比例的56%;吸食、注射阿片类毒品成瘾的(海洛因、麻烟等)126人,占总比例44%。
(六)强制戒毒次数。
按照收治登记统计,被强制戒毒一次的159人,占总比例的55.4%;被强制戒毒二次的66人,占总比例的22.9%;被强制戒毒三次及以上的41人,占总比例的14.3%;被强制戒毒四次或四次以上的21人,占总比例的7.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制隔离戒毒工作面临的管理难题和对策研究摘要:随着《禁毒法》的颁布实施,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对传统戒毒管理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核心是针对原有戒毒制度的缺陷,建立起集生理脱毒期、康复训练期、回归巩固期于一体的戒毒康复“361”新模式。
它集中体现了新的教育矫治模式,关系到规范文明管理和有效控制学员复吸矫治目标的实现。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强制隔离戒毒“361”戒毒模式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管理理念不清、管理实践弱化,并提出着眼在人,以“361”的眼光重新探索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工作方法。
关键词:强制隔离戒毒管理难题管理对策大文明管理是社会稳定不可或缺的的因素,人类文明的有利保证。
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工作是强制隔离戒毒所内稳定和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以下简称强戒人员)戒毒矫治目标实现的有利保证。
强戒人员这一管理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工作与以往惯用的劳教管理工作相比,目的上更加明确,方法上更加文明,内容上更加科学。
一、目前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工作中存在管理实践的难点禁毒法颁布实施以来,强制隔离戒毒所相继挂牌,也开始收容强戒人员,但是目前国务院的《戒毒条例》尚在讨论修改中,司法部的《强制隔离人员管理办法》也未正式出台,这样就给基层的强制隔离管理所实际工作造成了困难,管理的观念不清,生搬套用以往的管理经验,其管理弊端在不断的显现。
1、管理方法仍徘徊于以往的劳教戒毒。
在实际工作运转中,许多民警认为强制隔离戒毒是劳教戒毒的翻版,两者换汤不换药,套用劳教工作模式,将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当成劳教人员进行管理教育,在管理方法方式上,基本都沿用劳教工作的老一套,造成了强制隔离戒毒变成了二劳教。
2、管理对象交杂,混于一室一舍。
“一所两制”甚至“一队两制”的管理模式,造成了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管理对象非常复杂,既有吸毒劳教人员,也有其他罪错人员。
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管理手段和方式方法,对应有不同的等级处遇,混合管理既不利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身心康复,也不利于其他劳教人员的教育矫治,更违法了《禁毒法》规定的分开管理原则,管理制度上无法区别对待。
3、诊断评估依据未能体现强制隔离戒毒矫治工作的最终目的。
对强制隔离戒毒的效果评估仍旧延用百分制考核,生产计量考核、日常量化考核等等。
而只能直接的体现学员在所内的规范意识,习艺劳动,参加文体活动等积极性等,这与强制隔离戒毒满一年后实施评估,可以报决定机关给予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不一。
同时对衡量学员戒毒矫治的效果缺乏应有的科学依据,更不能作为权威的考核标准。
4、倡导文明管理,又缺乏有力的强制措施。
强制隔离戒毒是一种强制性行政措施,国家将戒毒人员集中进行戒毒,这只是一个方面。
还有一个方面的体现,就是在强制戒毒所内的强制性管理。
但目前已收治的强制隔离所却难以有效实施。
一是管理人员要按照戒毒规律的要求,组织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戒毒教育、行为矫治、心理康复、身体锻炼、劳动锻炼等各项工作,必须采取强势管理。
二是由于戒毒人员被强制戒毒本身就有一种抵制和仇视心理,再加上他们大多是人格有缺陷,对社会认知存在偏见;自控力不强,易冲动,常有违规违纪;极端自私,常为一点小事不惜争吵打架,有的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不惜暴力对抗管理,而戒毒法理只对可能发生自伤、自残等情形的戒毒人员,可以采取相应的保护性约束措施,给隔离戒毒管理工作带来了难题。
5、强戒人员劳动效率差,劳动价值观歪曲。
一方面强戒人员大多体质弱、好吃懒做,不愿从事体力劳动。
另一方面是部分强戒人员认为,自己现在不是劳教人员身分,而是一个来戒毒的脑疾病人,不应该参加劳动。
此外,由于目前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条件限制,康复劳动仍是一种低效劳动,不能同社会企业等工同价,各地区情况又不相同,康复劳动的报酬难以达到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标准要求。
6、戒毒模式各自探索,业务知识不够专业。
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业务的实施,既是工作重点,又是特征所在。
但目前,基层单位实施起来,困难非常大。
一是戒毒没有固定模式。
虽然原来司法部有劳教戒毒“三区四期”模式,以及各地的“L-TC”模式、“九段模式”等,但毕竟是劳教的,而且也没有被理论界和社会广泛认可。
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需要边收治边探索。
二是基层戒毒专业人员少。
虽然有一定的医务人员、心理学人员和个别领导接受了戒毒知识培训,不少的基层管理人员曾经有多年管理戒毒人员的经验,但知识不够专业系统性不强,难以满足工作需要。
三是教材和资料少。
基层单位目前大多用劳教戒毒教材给强制隔离管理人员上课,缺少对应的资料。
就网络和杂志而言,不是太专业就是太抽象,各戒毒工作实际结合的资料少,同时与专家同行交流、学习机会少。
二、应对策略(一)、摒弃陈旧的劳教戒毒管理思想,探索“大文明”管理理念。
传统的劳教戒毒的管理模式中,偏重于通过惩罚的震慑力来警示人们吸毒的危害,同时给人施加畏惧感,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则更多的着眼与人,从人的角度回答了戒毒工作是对染上毒品的患者予以关怀和治疗来挽救,从理念上的人性化推进管理工作的文明程度。
1、转变民警管理意识定位和强戒人员身份的定位。
禁毒法强调了管理的民警及执业专职医师均是医护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是病人身份本质,管理的民警及执业专职医师与戒毒人员之间更多的是康复治疗、教育矫治的关系。
从而要求我们在管理中要有更耐心细致的关怀、更科学的治疗方法、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来实现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生理、心理康复目标。
同时要明确强制隔离戒毒管理是为实现康复治疗这一目的的。
因此,强制隔离戒毒场所一切管理活动,包括强制性的体能训练、强制性的教育培训、组织开展的生产劳动等都必须有利于康复治疗一目的,树立服务与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2、实施惩罚性管理向调解性管理倾斜。
以往的戒毒管理理念中,学员遇到矛盾首先是训斥一翻,动则给予扣分,进强化班学习,上报处分等等以惩罚为目的,通过负面的影响来规范其行为,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场所的安全稳定,但是很难让学员心服口服,明白戒毒的本质是服务与自己。
禁毒法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要求强制隔离戒毒以服务与人、着眼与人的思路开展工作,这要求在强戒人员在遇到矛盾纠纷的时候,管理者要尽量以调解的身份开展工作,同时可以在所内大中队建立矛盾调解小组、矛盾调解协会,充分发挥学员之间的自我约束,以和睦、和谐的方式调解生活上的矛盾,实现场所的稳定。
(二)、开拓思路,建立以着眼与人,服务与人的“大文明”管理模式。
良好的场所秩序是开展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基础。
没有正常的管理秩序,强戒人员的治疗、教育、挽救就无从谈起。
实践证明,吸毒人员的管理难度大于其它违法人员的管理难度,而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正是场所良好秩序的根本保障。
1、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实行“三期”管理。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三期”管理是指根据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需要,结合吸毒人员的特点,将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管理划分为三个管理阶段。
即:生理脱毒期、治疗康复期、重返社会适应期。
生理脱毒期:时间为入所后的2-3个月。
以医疗戒护为主,辅以心理诱导教育的脱毒矫治,逐步摆脱生理依赖,并通过训练逐步恢复体能;同时让强戒人员适应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环境和生活要求,安排法制教育和戒毒专题教育,使其安心戒毒矫治,对这阶段实行严格管理。
治疗康复期:时间为入所集训结束后至强制隔离期满前的3-6个月。
主要任务是通过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实现心理和体能的基本恢复。
这阶段实现相对宽松的管理,可以参加生产劳动。
重返社会适应期:时间为强制隔离期满前的3-6个月。
主要任务是通过强化拒毒意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回归社会适应能力训练来巩固前两期的治疗康复效果,增强回归社会的适应能力。
这阶段实行民警指导下的自我管理。
2、细化强戒毒学员的异同,实施分别管理禁毒法明确了对强制戒毒学员实施分别管理,可以从性别、年龄、地域、吸食毒品的种类,受毒害的轻重程度、复吸的次数等等方面尝试。
借鉴劳教戒毒的优点,在强制戒毒人员中分类矫治,实施因人施教。
随着吸毒人员的年轻化,部分强戒人员年龄相对较小,混同矫治必然不利于效果的实现;吸毒人员在强制戒毒之前部分人员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多数瘾君子常在一起活动,入所后同一地域的学员混在一起,容易出现小团体显现。
毒品种类的增加和一些新型毒品的相继出现,强戒学员所受到的危害也不再单一,针对吸食毒品种类以小组小队的形式分别着重开展各自的危害;“多进宫”学员比例增加,屡教不改,具有一定的反矫治心里,混同与初次戒毒的学员矫治,容易弱化强戒的决心。
3、规范日常行为,发挥人的自我约束能力一是针对强戒人员思想消极、作风散漫、懒惰成性等特点,首先是要在日常管理中实行规范化和半军事化管理。
其次是要进行队列训练和做广播体操,以此来增强体质、强化行为规范。
二是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可以在管理民警的指导下参与管理和自我管理。
一是通过成立“民管会”和建立班组,征求和反映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协助民警做好各方面的事务性工作;二是建立如“互帮”小组,“牵手”小组等行之有效的自我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参与管理的作用,促进戒毒康复工作的健康发展和场所秩序的安全稳定。
4、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实现文明有效的矫治效果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评估应以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身心康复程度,抗复吸能力是否增强,操守期是否有效延长等等为参照。
同时通过矫治工作的检验也可以直接评估管教、康复工作的科学性。
科学制定评估方法是确保诊断评估效果的有效途径。
在制定诊断评估方法过程中,应该立足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社会属性和个体特征,在科学的基础上综合考虑。
结合吸毒人员的行为特征,吸毒人员大多在行为上存在依赖,在认知上村子偏差,使得社会角色错位,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如此恶性循环。
因此,在诊断评估戒毒效果中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多方面的评估考核。
在设计评估方法中,可以从健康的角度出发。
综合考虑吸毒人员的行为、认知、身体、心理、道德、社会适应等六个方面因素。
其中,行为主要是通过群体的作用和个体的示范作用来进行引导和规范,摒除陋习;认知主要是对生活的态度,对毒品的认识、对个体的能力等方面的认同程度;身体是参加必要的身体锻炼,增强肌体抵抗力;心理是对吸毒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提高个体自信心,增强心理抗瘾能力;道德重在培养强戒人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家庭和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等,用正面的道德教化树立正确的人生思想;社会适应能力则从社会技能的掌握、社会角色的定位,社会活动的参与,社会义务的承担等方面进行社会化训练,以确保强戒人员顺利回归社会。
通过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来实现矫治的最终目标。
(三、)拓展渠道,构建管理与教育互通的矫治途径。
以往的戒毒矫治工作一直存在是强化管理还是着力教育模糊性。
戒毒法明确了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严格管理、文明管理,管理工作明显是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一个重点,同时教育工作又是思想的根源上驱除毒瘾的有力武器,其最终的目标都是着眼与人、服务与人的挽救与人的,在过去的戒毒工作中存在以管代教的现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忽视了管理和教育工作的互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