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合集下载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水利工程量大 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大力投资兴修水利 科技水平低 靠传统经验 加大科技投入
二、 商品谷物农业
1.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
美国 加拿大 阿根廷 俄罗斯 乌克兰 生产春小麦、玉米 我国东北、西北 国营农场 家庭经营 澳大利亚 销往国外
供应国内
2 .基本特征
面向市场,主要种植 小麦、玉米的农业地域 类型.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 程度高、商品率高
小农经营 ;②单位面积产量 (6)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①_________ 高,
6.读“美国主要农业带分布图”,回答有关问题:
(1)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 中部平原 ________。
(2)图中A、B、C三区属于小麦区的 AB ,属于玉米带的是____ C 。 是______ (3)这里发展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①地势 平坦开阔,土壤 肥沃深厚 充足 ,气候______ 温和 ,降水______ 丰富 ;②______ 五大 湖及 ________,水源______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制 作 人 : 高 一 地 理 杨 占 永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本第47页文字及图片,分析归纳季风水田农业区位因素;
2.阅读课本第48页文字及图片,总结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特点;(重点
3.阅读课本第49页文字,划出并记忆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作物类型 和经营方式。(重点)
一、季风水田农业
1.分布: 主要分布在 亚洲(东亚、南 亚、东南亚)季 风气候区,农业 以种植业为主, 作物以水稻为主。
长江中下游平原 恒河平原 东南丘陵
东亚
南亚
湄公河平原
东南亚 印度尼西亚
2.影响亚洲水稻种植的区位因素
(1)高温多雨的气候,雨热同期 (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4)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生产经验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课件: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课件: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30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与季风水田农业作 比较,最大差异是什么? 商品率的高低
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31
5
6
东亚
南东



7
一、季风水田农业 1、主要分布: 亚洲季风区 2、主要作物: 水稻 3、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 中国
8
9
10
4、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及丘陵 地区,地形平坦、地势 低平。
2、气候:夏季高温多
29
农业地域类型 人均耕地 主要农作物 生产规模 机械化程度 科技水平 商品率
经营方式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人多地少
地广人稀
水稻 小 低 低
小麦、玉米 大 高 高


家庭经营,规模很小 家庭经营的大农场
主要分布 地区
热带、亚热带、温带 季风气候区,所在国 多为发展中国家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所在国多为发达国 家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二、商品谷物农业 1、作物种类:小麦、玉米 2、基本特征:面向市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
度高,科技水平高 3、分布地区: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 罗斯、乌克兰等国和我国的东北和西北。
27
28
1、哪些因素有利于提高产量? 2、哪些因素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3、哪些因素有利于促进产品的销售?
雨,雨热同期。
1、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2、饮食习惯,喜食稻米 3、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3、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11

高一地理农业地域类型

高一地理农业地域类型

即墨四中高一地理导学案——农业地域类型出题人:高一地理组时间:2015.5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重点: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学习难点:对比分析各农业地域类型和区位条件方面的相同点及不同点。

考查点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常用的几种农业类型(补充介绍)(1)亚洲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区位因素:自然条件1、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多雨热量充足气候区。

大部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的地区,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2、地形:主要集中在平原,盆地丘陵地区,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3、土壤:人工改良的水稻土,土壤肥沃4、水源:河网密布,水源充足社会经济原因1、劳动力: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力强度大,而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2、人均耕地:由于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小,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3、生产习惯:由于历史的悠久种植水稻的传统经验丰富。

4、食物偏好(2)商品谷物农业种植作物:小麦、玉米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我国的东北、西北国营农场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自然因素:a)地形:地势平坦开阔(中央大平原)b)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c)水源:水源充足(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d)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温带大陆性气候)社会经济因素:a)人口: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b)工业:工业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农业机械及电力、化肥、农药c)科技: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d) 交通:五大湖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铁路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3)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及放牧牲畜品种美国、阿根廷牧牛(干旱、半干旱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牧羊潘帕斯草原发展气温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大牧场放牧业的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性区位优势距海港近,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促进了牛肉的销售阿根廷为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使肉牛方便地通过布宜诺斯艾利斯等港外运发展牧牛业采取的措施大打机井,开辟水源种植饲料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4)乳畜业:随城市发展而产生的农业地域类型。

高一地理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新人教版)

高一地理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新人教版)

思考:这些影响因素是 思考:
一层不变的吗? 一层不变的吗? 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 自然因素相对稳定 自然因素可以改造
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南方水稻田施用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南方水稻田施用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改良酸性土壤)
种植业
林业
农 、 林 、 牧 、副 、渔
牧业
副业
渔业
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
奶牛场布局在哪里?原因? 奶牛场布局在哪里?原因?
B
城 镇 主要公路
C A
河流
区位概念
位置
城市郊区交 通干线附近 近市场—— 近市场——近城市 ——近城市
影响因素
污染、饲料——郊区 ——郊区 污染、饲料—— 时鲜业—— 时鲜业——交通便利 ——交通便利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正好满足好暖喜湿的条件。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正好满足好暖喜湿的条件。 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但高温期降水少,如果没有充 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但高温期降水少, 足的灌溉水源补充,不利于水稻的生长。 足的灌溉水源补充,不利于水稻的生长。
受地形条件的限制
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变化除了受市场的价格、需求变化影 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变化除了受市场的价格、 响外,改革开放的政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响外,改革开放的政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东南部
人口较密集
形成
自然因素
混 合 农 业
气候暖湿、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气候暖湿、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因素
出口海外、交通便利、政策鼓励、 出口海外、交通便利、政策鼓励、 科技发达、地广人稀 科技发达、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无人知是荔枝来。 荔枝是热带水果,生长于南方地区, 荔枝是热带水果,生长于南方地区,要让 远在长安的杨贵妃吃到新鲜的荔枝, 远在长安的杨贵妃吃到新鲜的荔枝,必须 快马加鞭,快速送达。 快马加鞭,快速送达。 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为什么不把荔枝移到华 清宫呢?前人不是没有做过, 清宫呢?前人不是没有做过,想当年汉武 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到长安, 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到长安,没有栽 汉武帝竟迁怒于养护人, 活,汉武帝竟迁怒于养护人,对他们处以 极刑。 极刑。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评课稿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评课稿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评课稿一、引言《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材的一篇重要章节,本章主要介绍了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以及其特点。

通过学习本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培养对农业地域类型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二、课文概述2.1 内容概述本章主要围绕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展开,包括东北农业区、汉北山地农业区、华北平原农业区、长江中下游农业区和西南丘陵农业区五个主要地域类型。

通过对这些地域类型的介绍,学生可以详细了解各地区的农业特点、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农业布局对地域发展的影响。

2.2 学习目标本章的学习目标主要有:•了解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掌握各地域类型的农业特点;•了解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理解农业布局对地域发展的影响。

2.3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有:•掌握各地域类型的农业特点;•分析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讨论农业布局对地域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与激发兴趣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北方农田的特点、南方稻田的特点以及西南地区水稻种植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农田分布差异的思考。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包括东北大豆种植、华北小麦种植、长江大米种植等,激发学生对不同地域农业类型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2 学习材料呈现与解读学习材料呈现教师使用PPT呈现学习材料,包括五个地域类型的农业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布局对地域发展的影响。

学习材料解读教师对学习材料逐段解读,引导学生理解各地域类型的农业特点,并结合图表和实例进行解析,加深学生对材料的理解。

3.3 学习任务和探究活动学习任务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域类型进行深入研究。

要求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并撰写小组报告,内容包括该地域类型的农作物种植、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农业布局对地域发展的影响。

探究活动每个小组针对自己所研究的地域类型进行探究活动,包括实地考察、访谈农民等,以了解该地域类型的实际情况。

高一下学期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下学期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下学期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人口1.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这种模式主要存在于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极低,人们抵御自然灾害和疾病的能力很差,人口增长极为缓慢。

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仍然较高,人口增长迅速,多存在于农业社会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早期阶段。

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主要出现在发达国家,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改变,社会福利制度完善,教育水平提高,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

2.人口迁移概念:人口迁移是指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影响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

例如,早期人类逐水草而居,干旱地区的人口向湿润地区迁移;因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引起的人口迁移等。

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如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促使人口从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就业机会、收入水平等都会影响人口迁移。

社会因素:如政策(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战争(大量难民迁移)、宗教、文化等也会导致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出地:有利方面,缓解人口压力,加强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不利方面,人才、劳动力流失。

对迁入地:有利方面,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不利方面,可能带来就业压力、住房紧张、社会治安等问题。

二、城市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功能分区商业区:多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从事商业活动,人口流量大,地价高,建筑物高大密集。

住宅区: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可分为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的外缘,环境优美;低级住宅区往往靠近工业区,环境较差。

工业区:多分布在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方,主要考虑减少对城市中心的污染。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主要通过地租水平影响城市功能分区。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湘教版)(通用8篇)漫长的学习生涯中,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

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湘教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篇1第一章人口一、人口增长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

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三低(发达国家)、“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二、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②加强文化交流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1、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四、地域文化与人口第二章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一、城市的空间结构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高一地理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为某种气候类型气温降水资料图,气候与农业区位选择的关系密切。

根据图示完成下题。

【1】该气候典型分布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季风水田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C.乳畜业D.混合农业【答案】C【解析】图示气候气温的年较差小,年降水量较多,冬季降水偏多。

降水多,光照不足,适合草类生长,适合发展乳畜业。

选C正确。

【2】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A.内蒙古牧区B.新疆牧区C.西藏牧区D.大城市周围【答案】D【解析】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都是草原放牧业。

乳畜业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大城市的周围地区。

选D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乳畜业区位特点。

2.下表是“四个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比较表”。

据此回答下题。

【1】甲-丁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性最大的是()A.混合农业、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B.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C.水稻种植业、乳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D.商品谷物农业、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3.(10分)读我国东南地区某城市及周边1990年与2010年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为某城市郊区农业区位图,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4分)①粮食产区②花卉蔬菜园艺区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④果树林区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A为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D为________。

(2)简述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

(4分)(3)该城市发展到图乙时,说出图中环城路的作用。

(2分)【答案】(1)②(1分)③(1分)④(1分)①(1分)(2)①小农经营(1分)②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1分)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1分)④水利工程量大(1分)(3)①缓解城市中心的交通压力;(1分)②有利于市区支线(放射线)的联系。

(1分)【解析】(1)花卉蔬菜园艺区属于城郊农业,应布局在近郊区,便于及时运输到市场,所以A为②。

中国农业地理

中国农业地理

中国农业地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的农业地理因地域广阔和多样化的气候、土地和地形条件而变化多样。

本文将探讨中国农业地理的特点和挑战。

中国的农业地理可以分为几个主要区域: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平原地区、西南山地地区和西北高原地区。

每个地区有其独特的气候和土地条件,从而决定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类型和规模。

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最发达的农业地区之一。

这个地区温暖湿润,适宜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和蔬菜等作物。

此外,该地区有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的土壤质量,使得大规模养殖业得以发展,如养殖鱼类和虾类等。

中部平原地区是中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区。

这片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小麦、玉米、大豆和棉花等作物。

农民在这里实行大规模的现代化农业生产,采用机械化作业和先进的农业技术。

西南山地地区地势崎岖,气候多变。

这里的农业主要集中在山区内的河谷地带。

农民种植水稻、玉米和茶叶等作物,同时养殖家禽和畜牧动物。

这个地区以其独特的农产品而闻名,如云南的普洱茶和四川的牛肉干。

西北高原地区是中国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畜牧业的重要地区。

农民在这里以养殖动物为主,如绵羊和牛。

他们依靠草原和人工灌溉系统提供的饲料来维持养殖业。

尽管中国农业地理的多样性和潜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地理条件对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产生了限制。

例如,西北高原地区的干旱气候限制了农民种植作物的选择,使其更多地依赖畜牧业。

此外,一些地区的气候不稳定,易遭受自然灾害,如洪水和干旱,这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确定性。

其次,土地资源有限。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需要大量的土地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

然而,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大量农田转为城市和工业用地,农民面临着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

第三,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不均衡。

虽然中国农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采用了机械化作业和现代化农业技术,但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

一些地区面临人力资源短缺和技术水平低下的问题,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二:3.2农业区位和农业地域类型(知识要点+训练案)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二:3.2农业区位和农业地域类型(知识要点+训练案)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1、影响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自然条件:热量——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

它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也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光照——是地球生物的能量源泉,也是农作物生产的基本条件。

光照长短、强弱的地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地形——地形影响水、热、光照条件,不同的地形类型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宜发展耕作业,山地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也因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可以发展立体农业。

土地——土地资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

土地资料是有限的。

不同地理位置的土地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接近水源的土地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接近城镇的土地适宜于发展城郊农业和高效农业。

水分——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发展水稻生产和淡水养殖,水分条件较差的地方适合经营旱作农业或牧业。

●科学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市场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生产规模和类型。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大。

国家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2、农业地域类型分类:按生产对象分为种植业、畜牧业和混合农业;按投入状况分为集约农业和粗放农业;按产品用途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热带种植园农业、乳畜业、地中海式农业、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等。

训练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论是平原还是山区都应大力发展种植业B.我国将小麦的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是改造地形的结果C.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D.自然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决定农业区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下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图完成以下三题。

2.阶段I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3.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B.城市人口的增加C.交通的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4.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广东省,则阶段Ⅱ运输量最大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D.冬季5.1999年夏天,荔枝在京津地区售价偏低,其原因主要有A.北方居民普遍不喜食荔枝 B.京津地区荔枝丰收C.逢荔枝挂果“大年”京津荔枝供应量偏多 D.海运直达,运费降低6.美国东南部地区的蔬菜、花卉,供应东北部工业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市场需求 B.栽培技术 C.交通条件的改善 D.气候条件优越7.以下关于世界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季风气候区都是水田农业②发达国家的农业均为发达的商品化农牧业③热带种植园农业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④粗放畜牧业分布于热带和温带的干旱、半干旱地区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与欧洲相比,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在生产上的优势在于A.各个环节都由机械作业 B.有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的航运C.地广人稀,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 D.政府投资较多9.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是A.中国 B.法国 C.美国 D.加拿大20世纪70年代前,天然甲鱼很多且价格便宜,但无人愿吃。

地理必修23.2农业地域类型

地理必修23.2农业地域类型

(二)大牧场放牧业
3、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牧牛业区位因素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提供基础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提供可能 距海港近,交通方便 提供便利
潘帕斯草原的牧牛业景观
(二)大牧场放牧业
4、阿根廷人建设大牧场,促进草原牧牛业发展的措施
培养良种牛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开辟水源 种植饲料
练习
读“亚洲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水稻主要分布区的名称:A__东_亚___、B_东__南_亚_____、 C_南__亚___。 (2)A、B、C三地均有_季__风___气候区,_水__热___资源丰富。 (3)从地形上看,稻田多分布在(A、B )
除亚洲外,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 欧洲的西班牙、意大利,拉丁美洲的古 巴、委内瑞拉、巴西也有水稻种植业的 分布。在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 也分布着大片稻田,但采用大规模的旱 地直播技术进行生产。
(二)大牧场放牧业
美国
1.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
南非
澳大利亚 新西兰
阿根廷
(二)大牧场放牧业
1、①②④ ③⑤⑦
2、①②③④⑥⑦ ⑤
3、②③④⑥⑦ ①⑤ 水稻生产绝大部分分布在东亚、南亚、东南 亚的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人口稠密的地区。
小麦主要分布在温带(主要在温带大陆性气 候区和季风区),(小麦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 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小麦是旱作作物)。
玉米多分布在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 长的地区,美洲、亚洲、欧洲、非洲种植较 多。玉米怕冷湿霜冻。
一、农业地域类型
1、概念
是在不同的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各 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 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

高一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人教大纲版

高一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人教大纲版

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单元导入:1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

2 人们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特点,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

5.1农业生产活动1 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植物和动物2 人类通过文化交流,把自已培育的农作物和家禽、家畜传播到世界各地,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和各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

农业生产的特点(一)地域性:形成地域性的原因是: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国家政策的差别。

(二)季节性和周期性: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因素随季节变化明显并且有周期。

农业的投入和产出投入:自然条件——热量、水、地形、土壤、光照等劳动力生产资料——动植物(或种子)、农具、化肥、农药等(现代农业生产中,生产资料的投入比重逐渐增加)科技——培育良种、改进灌溉技术、改革耕作方式等(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发达国家的新增产值中60%以上是靠科技投入转化来的;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个比值已占到30%以上)产出:各种各样的农产品(食用、工业生产原料)农业的发展历史1 原始农业——热带雨林地区、北极地区等2 传统农业——发展中国家一般处在此阶段3 现代农业——发达国家多已进入此阶段农业的分类1 按生产对象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2 按投入多少分类:粗放农业(增产靠扩大耕地面积)密集农业(增产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3 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商品农业(主要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区)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种值业种植园农业畜牧业水稻种植业自给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商品农业游牧业密集农业大牧场放牧业粗放农业乳畜业混合农业5.2农业的区位选择三江平原的种植业:发展条件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广人稀经营方式——国营农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产出——小麦(春小麦)青藏高原的畜牧业:发展条件——地势高峻,气候寒冷,山地草场广布经营方式——粗放的放牧业产出——藏山羊、藏绵羊、牦牛区位的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农业的主要区位自然区位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区位因素有:市场、交通运输、政策1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一个地区农业区位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

高一地理必修二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新人教版)

高一地理必修二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新人教版)

小农 经营



温带大陆性 气候区
小麦 玉米
地广人稀
家庭 农场



社会经济因素
美国小麦区和玉米带的分布
分析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因素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场主要分布在中部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场主要分布在中部
美国的气候
芝加哥气温曲线 降水柱状图
• 温带大陆性气候
影响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自然因素
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气候: 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夏季潮湿 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 (1)小农经营
以家庭为单位,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 以家庭为单位,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
(2)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单位面积产量高,
单产高的原因: 单产高的原因:精耕细作 商品率低原因:生产规模小,总产量不大, 商品率低原因:生产规模小,总产量不大, 大部分留作自用。 大部分留作自用。
土壤: 黑土,深厚、 土壤: 黑土,深厚、肥沃
平原占国土面积1/2以上, 1/2以上 地形:平原占国土面积1/2以上, 耕地广大,占世界耕地 耕地广大,占世界耕地10%
便于机械化耕作
密西西比河
水源:
有运河相通 五大湖
航运、 航运、灌溉便利
影响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
国际市场大
交通: 水路、公路和铁路相衔接, 交通: 水路、公路和铁路相衔接,交通四通八达 人口: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 地广人稀, 科技: 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农业科技水平高, 工业: 工业发达,为农业提供机械、电力、化肥、农药 工业发达,为农业提供机械、电力、化肥、
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地广人稀 机械化 水平高 市场广阔

地理高一知识点总结

地理高一知识点总结

地理高一知识点总结地理高一学问点汇总一、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浇水。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地租、政策、劳动力)市场确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条件(特殊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进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

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培育良种(高产、耐旱、耐寒、耐储存等品种):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

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施用化肥、农药等: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1、商品谷物农业(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

(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

(3)形成条件(区位优势):自然条件:地势平坦,耕地宽阔,地广人稀。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技术条件:机械化程度高。

(4)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家庭农场为主2、水稻种植业:(1)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2)区位条件:①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②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利于耕作③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④历史:种植历史悠久,传统〔阅历〕丰富(3)特征: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商品率低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3、混合农业(1)主要是牲畜和谷物的混合农业。

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主要是渔业与林业的混合农业。

(2)分布:欧洲、北美、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等。

(3)特点(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为例)①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互惠互利:种植业为畜牧业供应饲料,畜牧业为种植业供应肥料休耕和轮作、(有利于恢复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种植、牧场。

②有效合理的农事支配:小麦农忙(播种5-6月、收割11-12月)正式放牧的闲时。

③敏捷的生产选择:依据市场确定是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

高中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重点知识解析

高中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重点知识解析

高中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重点知识解析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不同的区域内,由于气候、气象、土地、水体、动植物等自然因素引起的农业生产形式的差异。

而在中国,畜牧业一直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一些地区,农业的主要形式也是以畜牧业为主,如内蒙古等地。

而对于这些地区内的畜牧业的生产形式和特点,我们需要加以学习。

一、内蒙古的畜牧业内蒙古所处的气候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表现为干燥、寒冷,降水较少,草原资源丰富,是中国最大的畜牧业产区之一。

内蒙古的地形地貌复杂,细分为呼伦贝尔、赤峰、兴安盟、锡林郭勒等地区。

在这些地区的畜牧业中,以藏羚羊、牦牛、绵羊、骆驼等为主要畜牧动物。

二、新疆的畜牧业新疆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畜牧业产区,其气候特点是干燥少雨,属于亚洲大陆性气候。

新疆的畜牧业以绵羊、山羊、牛、马、驼等为主要畜牧动物。

新疆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影响了当地的畜牧业的形式和特点,例如天山山脉的存在和沙漠的出现,都会影响当地的畜牧业的生产形式。

三、西藏的畜牧业西藏位于我国西南边境,气候特点为高寒、低温、少雨,属于青藏高原课系称谓的寒温带半干旱气候。

西藏的畜牧业以牦牛、绵羊、山羊等为主要畜牧动物。

由于西藏地处高原,海拔较高,加上气候的特殊性质,对当地的畜牧业种类和生产形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云南的畜牧业云南的畜牧业以水牛为主,同时也有少量的马、牛、犬、鸡等生产。

云南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温暖湿润,地形多样,是我国畜牧业中的特色产区之一。

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决定了当地的畜牧业的形式和特点,学习和了解这些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畜牧业的生产形式,更好地生产和消费畜牧产品。

高考地理农业常识

高考地理农业常识

高考地理农业常识
在高考地理中,农业常识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农业常识:
1.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


然条件如气候(热量、降水、温差、光照)、地形、水源和土壤;
社会经济条件如市场、交通、政府政策、劳动力、资金、管理水平、种植历史等;技术条件如冷藏、良种、化肥、机械、农药等。

2.农业类型:主要包括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
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和混合农业。

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是世界上生产商品粮的主要地域类型,种植的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

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进行大规模商品畜牧业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地广人稀,地表主要为草原植被。

乳畜业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是奶牛,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

混合农业是一种在同一农场中将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3.农业生产的特点:包括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4.农业的投入因素:自然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科技。

5.农业按生产对象分类:包括农、林、牧、副、渔。

6.农业按投入分类:包括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

7.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包括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具体详细地理解、掌握有关农业区位因素的知识内容,锻炼和培养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

同时,要注意审题,挖掘题目中的隐含信息,确保答题全面、完整、不漏点。

高一必修2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2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2地理知识点总结一、人口的变化。

1. 人口的自然增长。

-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 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农业革命之前,人口增长极为缓慢;农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加快;工业革命之后,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 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差异:- 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增长缓慢,有的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如德国、俄罗斯等。

- 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快,如印度、尼日利亚等。

2.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 人口增长模式:- 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如一些原始部落。

- 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多存在于发展中国家。

- 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发达国家多为此模式。

-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转变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从原始型向传统型的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是从出生率的下降开始的。

3. 人口的迁移。

- 人口迁移的概念: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 人口迁移的分类:- 国际人口迁移:- 19世纪以前,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例如欧洲人迁移到美洲和大洋洲。

- 二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 国内人口迁移:-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主要是从东部地区迁往内地和边疆地区。

-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受经济因素影响,人口大量从内地向沿海,从农村向城市迁移。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

例如,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与气候有关。

- 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如就业机会、经济收入等。

- 社会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等。

如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吸引人口迁入西部。

二、城市与城市化。

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天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建议用时:45分钟)温故知新一、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在我国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一线以南地区。

区位条件:①自然区位:季风气候或热带雨林气候区,________或全年高温多雨;地形________;土壤________;水源充沛。

②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________丰富;种植历史________;人们长期的饮食习惯等。

③特点: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单产高,________率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和机械化水平________。

二、商品谷物农业1. 分布:多分布在________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________。

如美国________平原地区,我国的________和西北地区。

2. 主要农作物:玉米和________。

3.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商品率高。

4. 区位条件(以美国为例):自然条件优越、交通________、地广人稀、工业高度________、科技水平________。

三、大牧场放牧业1. 主要分布地区:美国、________、新西兰、________、南非等国家的________、________气候区。

2. 特点:生产规模大、______________、商品率高。

3. 区位条件(以潘帕斯草原为例):气候________,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________;距海港________,交通便利,促进了商品经营。

四、混合农业1. 分布:主要分布在________洲、北美洲、南非、________、新西兰等大洲和国家。

2. 特色与特点:种植业与________业并重;________率高。

3. 优点(以墨累—达令盆地为例):①农场是一个良性的________________;②可有效利用时间安排____________;③农业生产有较大的________性和对市场的________性。

基础演练一、选择题(2018·淮安学测模拟)越南是传统的水稻生产国,2014年越南某企业推行“大农田”水稻生产模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这种模式实施农田连片拼作,企业提供资金、化肥、技术等,企业统一加工、销售等。

右图是“越南水稻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 越南水稻主产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气候条件是()A. 地形平坦B. 水源充足C. 土壤肥沃D. 雨热同期2.与传统水稻生产模式相比,“大农田”水稻生产模式的特点是()A. 生产规模大B. 商品率低C. 机械化水平低D. 科技水平低(2018·海安学测模拟)右图为“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 图中农业地域类型判断正确的是()A. 甲——商品谷物农业B. 乙——混合农业C. 丙——水稻种植业D. 丁——大牧场放牧业4. 有关丙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农场形成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B. 有效安排农业生产活动C. 灵活调节种植与放牧的规模D. 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低(2018·宜兴教学质检)读“美国农业局部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

5. 图示反映美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A. 地区专门化B. 交通运输便捷C. 高度机械化D. 作业过程专业化6. ①②③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A. 大牧场放牧业B. 地中海式农业C. 商品谷物农业D. 热带种植园农业(2018·无锡期中)浙江东南部青田县地处瓯江中下游地区。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独特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据此完成7~8题。

7. 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A. 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B. 修建温室改善热量C. 兴修排灌水利设施D. 拓展市场,推进产业化8. 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该农业模式()A. 能灵活地适应市场B. 农产品的类型多样C. 提高了生产效率D. 稻鱼共生,保护环境(2018·大连期中)右图是“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 该种混合农业的突出优点是()A. 对市场的适应性强,收入较稳定B. 便于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C. 河流众多,灌溉便利,单产高D. 与当地湿润多雨的气候相适应10. 与该农场属于同类农业地域类型的我国农业地区是()A. 内蒙古草原放牧业B. 长江中下游平原季风水田农业C. 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D. 海南岛橡胶园(2018·泰州中学模拟)右图为“三个地区农业发展基本情况的比较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 ③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A. 水稻种植业B. 混合农业C. 商品谷物农业D. 乳畜业12. 关于②地区农业生产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 机械化水平高B. 市场适应性强C. 经营粗放D. 科技水平高(2018·苏州学测模拟)油茶树主要生长在南方的山区和丘陵地带,油茶树提炼的茶油是一种高档食用油,目前占我国食用油市场的份额不到1%。

同时我国食用油缺口巨大。

下图为“我国油茶树分布和产量统计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 发展油茶产业会导致()A. 与粮棉争地,不利于保护耕地资源B. 保持水土,促进山区综合开发C. 缓解我国食用油供需矛盾,实现自给D. 生产成本大,减少农民收入14. 下列发展油茶产业的措施,合理的是()A. 全面降价促销,打“价格战”B. 扩大种植面积,宜林山地全部种植油茶树C. 对茶油进行深加工,开发化妆品美容等领域D. 加强宣传与营销,全部销往海外国际市场二、判断题(正确为A,错误为B)15. 水稻种植业突出的区位优势条件是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16. 我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

()17. 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区主要是小麦种植与牧牛相结合。

()18. 大牧场放牧业商品率高、土地租金高。

()19. 美国五大湖地区形成乳畜带的主要区位因素是饲料和市场。

()三、综合题20. (2018·扬州学测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7年10月21日国家新闻中心提出:“党的十九大后农业绿色发展的力度还会继续加大。

”绿色有机农业对土地肥力不足和病虫害防治采用“纯天然”的技术,如用农作物秸秆、粪肥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轮作方式及生物技术抗击病虫害。

材料二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发展特色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

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这里病虫害少,农产品优质,是我国重要的有机农业生产基地。

材料三图1为“我国新疆区域图”,图2为“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区分布示意图”。

图1图2(1) 新疆阿克苏苹果是当地特色农产品的代表之一,出口量大。

根据图文材料分析阿克苏苹果出口量大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东北地区有利于发展有机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3) “寒暖农分异,干湿林牧全,麦菽遍北地,花果布南山”是东北农业分布的显著特征。

据图推测东北地区牧业主要分布在______(选填“甲”“乙”“丙”“丁”)地区,该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素养提升(2018·盐城高三三模)美国中北部、乌克兰中西部、中国吉林并称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

这一地带生长的玉米品质优异,蛋白质含量和含油量都高于其他地区。

读下图,回答21~22题。

世界三大玉米带示意图21. “三大玉米带”发展玉米生产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有()①气候适宜,水热条件好②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③玉米是主食,消费市场广④人口数量多,劳动力充足A. ①④B. ②③C. ①②D. ③④22. 有关我国吉林玉米产区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有()①扩大种植面积,增加总产②增施高效化肥,提高单产③加强协作,提高专门化水平④发展深加工,提高综合效益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第六天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温故知新一、东亚、南亚、东南亚秦岭—淮河①雨热同期平坦肥沃②劳动力悠久③商品低二、 1. 发达新开发地区中部东北2. 小麦3.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4. 便利发达高三、 1. 澳大利亚阿根廷半干旱半湿润2. 专业化程度高3. 温和低近四、 1. 欧澳大利亚2. 畜牧商品3. 生态系统农时和农事活动灵活适应基础演练1. D 解析: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气候条件”,四个选项中雨热同期为气候条件,能满足喜温喜湿作物的生长。

故选D项。

2. A 解析:传统的水稻生产模式是小农经营,导致机械化水平低,尽管单产高,但商品率低,实施“农田连片拼作,企业提供资金、化肥、技术等,企业统一加工、销售等”的“大农田”水稻生产模式,扩大了生产规模。

故选A项。

3. D 解析: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及大牧场放牧业。

故选D项。

4. D 解析:丙为混合农业,混合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故选D项。

5. A 解析:该图示意美国局部农业带分布,反映出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特点;交通运输便捷和高度机械化并不是造成图示农业带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农业生产作业过程专业化,主要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各个生产环节(如播种、收割等),由专门的作业公司进行承担。

故选A项。

6. C 解析:图中①③为小麦带(①为春小麦,③为冬小麦),②为玉米带,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

故选C项。

7. C 解析:图示信息不能体现该地农业结构的调整;没有修建温室;水稻生长,要求排灌便利,图中稻田最低水渠的高度考虑到鱼群通过能力,所以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兴修排灌水利设施;不能体现拓展市场,推进产业化。

故选C项。

8. D 解析: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该农业模式实现了稻鱼共生,保护环境;不会因市场需求改变稻田和养鱼所占比重;农产品的类型没有增多;不能显示提高了生产效率(影响生产效率的主要是机械化)。

故选D项。

9. A 解析:对市场的适应性强,收入较稳定是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突出的优点之一;机械化水平高,生产投入的劳动力较少;混合农业区多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河流相对稀少。

故选A项。

10. C 解析:我国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是一种养殖与种植相结合的混合农业。

故选C项。

11. D 解析:据图分析③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可知,③地区畜牧业比重大,种植业比重很小,商品率较高,最可能是乳畜业。

故选D项。

12. C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②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种植业和畜牧业比重差不多,接近50%,而且商品率很高,应该属于混合农业,集约化程度高,经营粗放不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