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气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邑气候
大邑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市区48公里,地跨东经102°59′至103°45′,北纬30°25′至30°49′。东北与崇州市为界,东南与新津县邛崃市毗邻西北与芦山县、宝兴县、汶川县接壤,幅员面积1321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大邑地处成都平原向川西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状渐次降低,依次出现山区、丘陵和平原三大地形区,具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貌结构,山区、丘陵和平原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60.5%、16.7%、22.8%。邛崃山脉由西北向东南延伸入境,贯穿县西、北山丘地区。西北最高处为西岭镇境内的苗基岭,海拔5364米,为成都市第一峰;东南最低处为韩场镇境内的杨祠堂,海拔475米。县境内地层除缺失下古生界和石炭系外,从元古界到新生界,均有出露。县境内的地质构造,是龙门山大地构造的一部分,前人称的彭灌大断裂在县境内则沿天车坡至西岭至唐王坝西一线通过。以此线为界,西侧山区是前龙门山推覆体前缘部分,东侧则是上扬子地台西缘,沿彭灌大断裂向西俯冲,并有白垩系及其以上地层沉积的前陆盆地。
【气候】县境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日照较少,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6.1℃,年平均无霜期284天,年均总降水量为1095.5毫米,
年均日照1076.5小时,年均相对湿度83%。受地势的影响,由东南向西北,气温逐渐降低,降水量逐渐增多,日照逐渐减少,无霜期逐渐缩短,形成多种多样的气候区。
【水资源】水能蕴藏量为23万千瓦。有斜江河、出江河、黄水河、黑水河、干溪河、粗石河、西河等7条自然河流,另有人工河流三合堰。县境内大部分地区都有地下水,还有西南最好、最大、国内卤族元素含量最高的地热水——花水湾温泉。
【矿产资源】县境内矿藏丰富,尤以非金属矿床为主,又大都是沉积矿床,产于固定的地质时代和地层层位。金属矿有赤铁矿、黄铁矿、铅锌矿、菱铁矿、铬铁矿、铜矿、金矿等;非金属矿有煤、泥炭、岩盐、钙芒硝、石膏、石棉、蛇纹岩、石灰岩、白云岩、粘土、硫磺矿等。
【动物资源】县境内脊椎动物有5纲36科;家禽家畜鸡鸭鹅和猪牛羊兔。珍稀野生动物较多,属国家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5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大熊猫、牛羚(又名扭角羚,俗称野牛)、川金丝猴、云豹、雪豹等10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小熊猫、小灵猫、猕猴、豺、黑熊、林麝(俗称獐子)、大鲵、鸳鸯、红腹锦鸡、水鹿、盘羊、猫头鹰、苍鹰等46种;属省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赤狐、藏狐、豹猫、毛冠鹿、董鸡等9种;此外还有我国特有的斑背噪鹛、蓝喉太阳鸟等。
【植物资源】县境内植物有226科、8600种。树木有41科、102种,主要有云杉、冷杉、银杏、柏树、桤木等树种;中药材以黄柏、黄连、杜仲、厚朴、红梅、天麻、贝母等为主。珍稀野生植物有9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有珙桐、水杉;二级保护植物有杜仲、银杏;三级保护植物有天麻、黄连、厚朴、楠、桢楠。珙桐生长在县境内山区,属中国和世界著名观赏植物。
【旅游资源】大邑县旅游资源品种繁多,自然资源丰富,景观优美,特色鲜明。雪峰、险山、飞瀑、林海、湖泊、温泉、古刹、石窟、庄园、文博等一应俱全。市级、省级、国家级旅游景点星罗棋布,已形成“雪山、森林、温泉、庄园、道源、石林”六大旅游品牌。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岭雪山、中国南方最大的西岭雪山滑雪(草)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级旅游区刘氏庄园、成都市最有名的温泉疗养中心花水湾温泉、中国道教发源地鹤鸣山、佛教南传第一站雾中山、西竺胜地高堂山、林海苍茫的西岭国家森林公园、蜀汉名将赵云屯兵遗址静惠山、烟波浩淼青山环抱的烟霞湖、雪白耀眼的白岩寺、保存较好的唐代摩崖造像的药师岩以及国家文化部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光彩事业工程重点项目建川博物馆聚落等等。
【物产资源】大邑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农作物和木材、竹子、茶叶、蚕丝、水果、蘑菇、棕片等林副产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8000公顷,年产量18.2
万吨。食用菌1200公顷,年产量6万吨,是全省最大的食用菌种植基地之一。部(省)名优特水果“大邑金蜜李”500公顷,年产量1800 吨。蚕桑1600公顷,产茧210吨。红梅1500多公顷,年产果梅5000吨,是全省最大的果梅生产基地,全国六大梅产品基地之一。作为中国著名白酒原酒生产基地及OEM加工基地,年产8万多吨,产值近10亿元。药物资源丰富,盛产黄柏、杜仲、厚朴、黄连等,已建成斜源万亩林药场为主的中药材基地,种植中药材4000多公顷,年产量1万吨。种植茶叶500公顷,年产量350吨。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337201万元,增长8.0%。其中种植业产值113181万元,林业产值4427万元,牧业产值205925万元,渔业产值8123万元。种植业实现增产。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26974亩,增长0.3%。粮食产量214798吨,比上年增产2349吨,增长1.1%。其中:小麦产量36059吨,增长1.6%;水稻产量136150吨,增长0.7%;玉米产量20522吨,增长7.2%。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13514吨,增长8.9%;蔬菜产量289487吨,增长0.8%。养殖业稳定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98455吨,增长12.4%。其中:猪肉产量78209吨,增长13.3%;禽肉产量14178吨,增长9.2%;禽蛋产量18132吨,增长5.3%。全年水产养殖面积399公顷,水产品产量7200吨,增长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