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飞行器通信与导航类机载设备自动测试系统简介

合集下载

飞机机载系统的集成与测试

飞机机载系统的集成与测试

飞机机载系统的集成与测试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飞机的机载系统变得愈发复杂且功能丰富。

机载系统是指在飞机上运行的一系列设备和软件,用于飞行控制、导航、通信、监控和信息管理等功能。

为确保机载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集成与测试成为关键步骤。

本文将对飞机机载系统的集成与测试进行探讨。

一、机载系统的集成机载系统的集成是指将各个子系统组合,使其能够协同工作,实现飞行任务所需的功能。

在集成过程中,需要考虑硬件和软件的兼容性、数据交互以及接口标准等因素。

合理的集成可以提高飞机的性能和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故障和风险。

首先,集成过程需要确定飞机机载系统的总体架构。

这包括确定各个子系统的位置、连接方式以及数据流向等。

例如,飞行控制系统应与导航系统、通信系统和监控系统等相互关联。

其次,需确保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匹配。

接口的定义和标准化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通过制定统一的接口标准,确保不同设备和软件能够相互配合,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

此外,还需要考虑机载系统与飞机其他组件的集成。

例如,机载系统与飞行器的结构、电气系统和动力系统等的集成,都需要充分考虑各系统的兼容性和相互作用。

二、机载系统的测试机载系统的测试是确保其功能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环节。

通过测试,可以验证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缺陷,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首先,需进行单一子系统的测试。

这包括对各个子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确保其独立工作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其次,需要进行子系统之间的集成测试。

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测试不同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和协同工作情况。

这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兼容性问题和接口错误。

此外,还需进行全面的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涉及到整个机载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验证,包括各个子系统的组合测试、数据交互测试和系统的稳定性测试等。

最后,还需要进行飞行环境下的实际测试。

通过在飞行中模拟真实场景,测试机载系统在不同飞行阶段的性能和稳定性。

这可以帮助发现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优化和改进。

飞机无线电导航设备自动测试系统设计

飞机无线电导航设备自动测试系统设计

飞机无线电导航设备自动测试系统设计作者:刘洋陈雪峰来源:《现代电子技术》2013年第19期摘要:采用最新虚拟仪器及自动测试技术,基于PXI模块和GPIB仪器设计了一套可对无线电高度表、测距仪、防撞与告警系统、无线电罗盘及多模接收机进行综合测试的飞机无线电自动测试系统,给出了软硬件设计方法及接口适配、设备激励、ICD管理等关键技术的实现思路。

关键字:自动测试系统;无线电导航设备;虚拟仪器; GPIB仪器中图分类号: TN965⁃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3)19⁃0099⁃03 0 概述机载设备装机前为保证可靠性必须对各设备进行测试,这不仅需要操作大量精密昂贵的仪器仪表及通信板卡,而且测试过程相当复杂繁琐,测试数据需要整理记录,花费时间长,测试任务重,测试人员要求素质高,这对进行大量机载设备测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而在这些机载设备测试中,无线电导航设备的测试最为复杂,应某机型生产的需要,专门设计一套无线导航设备自动测试系统对无线电导航设备的功能和性能进行评估和测试;同时提供一个地面交联环境,模拟装机后各设备间的通信数据,技术人员可以对各无线电设备之间的匹配性、一致性、兼容性等进行验证。

1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无线导航设备自动测试系统功能如下:(1)ADF、MMR、RA、TCAS和DME总线输出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存储;(2)仿真ADF、MMR、RA、TCAS和DME的总线数据;(3)设备的激励信号控制和产生;(4)设备输出离散信号和音频信号的采集;(5)被测航电设备控制盒仿真。

为完成上述功能,无线导航设备自动测试系统被设计为图1所示的系统[1],由图1可知该系统由专用激励源、PXI测试机箱、GPIB通信模块、429通信模块、数字I/O模块、音频采集卡、矩阵开关模块、接口适配箱、测控计算机组成。

测试系统所测航电设备包括组合接收设备(MMR)、无线电罗盘(ADF)、交通告警和防撞系统(TCAS)、无线电高度表(RA)及测距仪(DME)等五类被测航电设备。

机载导航设备的自动测试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

机载导航设备的自动测试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

机载导航设备的自动测试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民航业的快速发展,现代飞机的机载导航设备已经成为飞行操作不可或缺的部分。

机载导航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飞行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

因此,机载导航设备的测试和校准是飞行操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传统的机载导航设备测试主要依靠手动操作,耗时费力,且容易因人为因素导致误差。

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和开发机载导航设备的自动测试系统,可以大大提高测试效率,减少测试时间和人工成本,并且可以提高测试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提高飞行安全性。

因此,设计一种机载导航设备的自动测试系统,可以极大地提高测试效率,减少测试时间和成本,同时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民航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为机载导航设备的自动测试系统设计。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为:1.建立机载导航设备的自动测试系统的测试架构,包括测试平台和测试软件。

2.完成机载导航设备的自动测试系统所需的硬件模块设计和软件编程,确保测试过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完成机载导航设备的自动测试系统的系统集成和优化,确保测试系统的稳定可靠和具有适应性。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调研、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和系统测试等步骤。

1.文献调研:通过对机载导航设备的相关文献资料的阅读和分析,了解机载导航设备的测试方法和现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2.需求分析:通过对机载导航设备测试的功能和性能需求进行分析和定义,为测试系统的设计提供基础和指导。

3.系统设计:通过结合所收集到的文献和需求分析结果,设计机载导航设备的自动测试系统的测试架构和测试方案,包括硬件和软件部分。

4.系统实现:根据系统设计的方案和指导,完成测试系统的硬件模块设计、软件编程和测试平台搭建等方面的工作。

5.系统测试:对设计实现的测试系统进行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稳定性测试等,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优化和改进。

空中飞行器的航空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

空中飞行器的航空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

空中飞行器的航空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航空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在空中飞行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可以提供准确的导航和飞行数据,还可以确保飞行安全并促进航空业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空中飞行器的航空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的功能和发展,并简要探讨未来的趋势。

I. 引言空中飞行器的航空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是现代航空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它们通过提供关键的导航、通信和监控功能,保证飞行安全,提高通信效率,并助力航空业不断发展。

II. 航空电子设备航空电子设备是空中飞行器的核心系统之一,它涵盖了多个关键组件。

A. 飞行导航系统飞行导航系统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惯性导航系统(INS)和自动驾驶仪等。

它们通过卫星定位、惯性测量和自动控制,确保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位置和航向准确可靠。

B. 飞行控制系统飞行控制系统主要由飞行管理计算机、舵面操纵系统和反馈传感器等组成。

它们协同工作,实现飞机的姿态控制、飞行速度和高度的调节,以及自动驾驶等功能。

C. 机载通信系统机载通信系统通过卫星与地面通信站点建立联系,实现飞机与地面的语音和数据通信。

此外,还包括飞机之间的机载通信,如自动侦测和避免冲突系统,以确保飞机之间的安全间隔。

III. 航空通信系统航空通信系统是空中飞行器与地面通信站点、其他飞机以及航空管制中心之间进行通信的关键工具。

A. 航空雷达系统航空雷达系统通过探测和追踪飞机的雷达信号,提供飞机在空中的位置和速度信息,以及其他相关的空中交通情报。

这对航空管制员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监控飞行航线,确保航班的安全和高效。

B. 航空电台通信航空电台通信是飞机与地面通信站点以及其他飞机之间进行语音和数据传输的关键手段。

它确保了航空器在飞行过程中的安全、协调和合作。

航空频率、通信协议和通信设备的标准化是航空电台通信的重要方面。

C. 卫星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通过卫星与地面站点进行通信,为飞机提供更广域的通信覆盖,并增强通信的可靠性。

飞行器自主导航系统的设计与测试

飞行器自主导航系统的设计与测试

飞行器自主导航系统的设计与测试第一章绪论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拓展,自主导航系统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飞行器自主导航系统是指飞行器在无人操控的情况下,能够自主完成航线规划、目标识别、避障制导、自动驾驶等多项功能,实现全天候的、自动化的飞行任务。

本文将介绍飞行器自主导航系统的设计与测试方法,并探讨其在军事、民用、科研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第二章飞行器自主导航系统的设计2.1 系统架构飞行器自主导航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构成。

硬件主要包括传感器、执行器、通信设备等,软件则包括导航算法、控制算法、系统监控等。

传感器用于获取周围环境信息,执行器用于操纵飞行器进行姿态控制和运动控制,通信设备用于与地面站进行数据传输。

导航算法的主要作用是将传感器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当前位置和航向信息,规划出合理的航线和速度,控制算法则根据导航算法得出的指令进行飞行器姿态控制和运动控制,以完成航线任务。

2.2 系统硬件2.2.1 传感器飞行器自主导航系统中常用的传感器包括GPS、陀螺仪、加速度计、磁力计、气压计、激光雷达等。

GPS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可实现全球定位和速度测量;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用于测量飞行器的角速度和加速度;磁力计可以检测地球磁场,得出飞行器姿态信息;气压计可以测量大气压力,并据此计算出飞行器的高度;激光雷达则可以进行三维扫描,获取周围环境信息。

2.2.2 执行器执行器通常包括电机、电调、舵机等,用于操纵飞行器进行姿态控制、运动控制。

电机用于提供动力,电调则用于调节电机速度和转向,控制飞行器的运动;舵机则主要用于调节飞行器的姿态,如调节飞行器的俯仰角、横滚角等。

2.2.3 通信设备通信设备通常包括数据收发模块、WiFi、蓝牙、4G模块等,用于实现与地面站的数据传输、实时遥控等。

数据收发模块用于接收传感器数据、发送控制指令等;WiFi、蓝牙、4G模块则可以实现远程遥控、视频传输等功能。

2.3 系统软件2.3.1 导航算法飞行器自主导航系统的导航算法主要包括位置估计、航向规划、目标识别、避障制导等。

飞机无线电导航设备自动测试系统设计

飞机无线电导航设备自动测试系统设计

飞机无线电导航设备自动测试系统设计方案:(1)33522B是一款任意波形发生器,在ADF天线模仿仪配合下,可给ADF接收机提供激励信号,完成ADF各种测试。

(2)WLM⁃9天线模仿仪与任意波形发生器33522B配合给ADF提供ADF方向性的激励信号,用于测试ADF接收机性能指标。

(3)ATB⁃7300测试多模接收机(VOR、LOC、GS、MKR)接收机提供激励,完成性能指标测试。

(4)MLS⁃800微波着陆系统/地面站模拟器,测试MLS接收机性能指标。

(5)IFR6000,用于TCAS功能测试。

(6)ALT⁃8000高度表测试仪,可编程的多航段仿真爬升及下降曲线。

(7)采用ATC⁃1400A可为DME主要功能和性能指标测试提供激励源。

(8)ATC⁃1400A+S⁃1403DL可为TCAS系统中S模式指标测试提高激励源。

4 软件设计充分考虑软件的可扩展性、可裁剪性、可实现性,采用层次化和模块化架构设计实现,软件功能模块构成图如图4所示。

(1)测试操作界面:测试项目的管理,测试流程的组织,测试功能任务的分发,测试结果数据管理;(2)TPS执行管理模块:接收测试执行任务的下发,主要实现对测试过程的管理和控制;(3)激励源控制模块:通过仪表总线实现对激励源的控制,给被测输出所需的激励信号;(4)离散数据采集模块:主要通过数字I/O和A/D采集设备驱动,实现对被测设备输出的离散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任务;(5)设备仿真模块:在交联测试时,主要实现对不在位的交联机载设备的数据及信号的输出仿真;(6)总线采集模块:主要实现对429交联总线的实时数据的采集和监控任务;(7)设备控制模块:主要实现对被测设备和测试设备的控制和管理;(8)系统自检:对系统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测试设备和模块进行自检,也可以让测试员选择自检的测试设备和仪器模块;(9)ICD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对ICD文件的增加,修改和保存;(10)数据分析模块:主要实现对测试系统的测试数据分析处理,形成测试结论。

飞机通信导航识别系统便携式综合自动测试系统设计

飞机通信导航识别系统便携式综合自动测试系统设计

飞机通信导航识别系统便携式综合自动测试系统设计作者:马勇谭红芳等来源:《硅谷》2013年第13期摘要针对飞机大型通信导航识别系统的功能和主要性能原位检测的需要,利用软件无线电和综合化技术,设计一套便携式对通模拟器,通过无线和有线方式实现对通信导航识别系统的各项功能和主要性能的室外测试,还可为通信导航识别系统内部故障定位提供专用的信号和检测手段。

该便携式自动测试系统可与被测系统互通,并具有环境适应性好、综合性强和重量轻的特点。

关键词通信导航识别系统;自动测试系统;软件无线电;综合模拟器;外场便携式设计中图分类号:TN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3-0027-02通信导航识别系统是飞机的核心系统,完成飞机与地面的通信、导航、识别处理与控制。

通信导航识别系统担负着飞机的通信、导航和识别功能,对于飞行安全和通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动测试系统是指采用计算机控制测试设备,实现自动化测试的系统。

该系统可以自动完成激励加载、信号测量、数据处理、显示或输出测试结果等功能。

与传统的人工测试相比,自动测试速度快、可靠性高、测量准确,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小等优点。

本文基于嵌入式计算机的模块化设计,充分发挥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结合信号的采集、处理技术、总线技术和高效灵活的软件技术,自动完成各种参数的加载、测量和自动控制等功能。

因此本文针对通信导航识别系统的原位功能和主要性能检测的需要,利用软件无线电和综合化技术,设计一套便携式对通模拟器,通过无线和有线方式实现对通信导航识别系统的各项功能和主要性能的室外测试,还可对通信导航识别系统内部故障定位提供专用的信号和检测手段。

1 总体方案设计综合自动测试系统的总体设计目的是设计一个便携式的通信导航识别系统模拟器,综合自动测试系统模拟通信导航识别系统所需的各种激励信号,通过无线和有线方式对通信导航识别系统进行测试或对通,构成测试环境。

综合自动测试系统由便携式机箱、主控模块、综合测试模块、综合模拟器(通信模拟器、导航模拟器、识别模拟器)、天线单元、显示器单元和附件等构成。

飞机无线电导航设备自动测试系统设计

飞机无线电导航设备自动测试系统设计

飞机无线电导航设备自动测试系统设计0 概述机载设备装机前为保证可靠性必须对各设备进行测试,这不仅需要操作大量精密昂贵的仪器仪表及通信板卡,而且测试过程相当复杂繁琐,测试数据需要整理记录,花费时间长,测试任务重,测试人员要求素质高,这对进行大量机载设备测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而在这些机载设备测试中,无线电导航设备的测试最为复杂,应某机型生产的需要,专门设计一套无线导航设备自动测试系统对无线电导航设备的功能和性能进行评估和测试;同时提供一个地面交联环境,模拟装机后各设备间的通信数据,技术人员可以对各无线电设备之间的匹配性、一致性、兼容性等进行验证。

1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无线导航设备自动测试系统功能如下:(1)ADF、MMR、RA、TCAS和DME总线输出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存储;(2)仿真ADF、MMR、RA、TCAS和DME的总线数据;(3)设备的激励信号控制和产生;(4)设备输出离散信号和音频信号的采集;(5)被测航电设备控制盒仿真。

为完成上述功能,无线导航设备自动测试系统被设计为图1所示的系统,由图1可知该系统由专用激励源、PXI测试机箱、GPIB通信模块、429通信模块、数字I/O模块、音频采集卡、矩阵开关模块、接口适配箱、测控计算机组成。

测试系统所测航电设备包括组合接收设备(MMR)、无线电罗盘(ADF)、交通告警和防撞系统(TCAS)、无线电高度表(RA)及测距仪(DME)等五类被测航电设备。

测控计算机完成被测航电设备测试中的组织管理,测试任务的调度,测试中ARINC 429总线数据的仿真,测试结果的判读;激励单元负责提供所有被测航电设备运行所需的激励信号;PXI系统负责与所有被测航电设备进行1553B、ARINC 429、RS 232及HDLC总线通信,音频信号的采集,离散量的采集;适配单元负责接口适配与信号调理。

在测试中测控计算机控制激励单元给相关的设备加载激励(或输入)信号,并由控制盒或仿真控制盒设置无线电导航设备处于相应的工作状态,PXI平台通过信号采集与数据通信获得被测航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和相应的工作数据,达到对被测航电设备测试的目的[2⁃3]。

航空航天工程中的飞行器导航系统分析

航空航天工程中的飞行器导航系统分析

航空航天工程中的飞行器导航系统分析飞行器导航系统是航空航天工程中非常关键的部分,它对航空器的飞行安全和准确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航空航天工程中的飞行器导航系统进行分析,包括导航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

一、导航系统的构成飞行器导航系统由多个组件构成,包括惯性测量单元(IMU)、全球定位系统(GPS)、机载陀螺仪、电子罗盘等。

这些组件相互协作,为飞行器提供准确的定位和导航信息。

惯性测量单元(IMU)是导航系统的核心部分,它包括加速度计和陀螺仪,通过测量飞行器的线性加速度和角速度,得出飞行器的运动状态。

IMU提供的信息可以用于确定飞行器的速度、方向和位置等关键参数。

全球定位系统(GPS)通过卫星信号定位飞行器的位置。

GPS系统由一系列卫星和地面接收器组成,卫星发射信号,接收器接收信号后计算出飞行器的经纬度,通过定位算法得出飞行器的位置信息。

机载陀螺仪是一种测量飞行器角速度的装置。

它通过感知飞行器的旋转运动,提供飞行器的倾斜和转向信息。

电子罗盘是一种感知地球磁场的装置,可以提供与磁北极相对的方位角。

电子罗盘常用于辅助导航系统,提供航向和方向信息。

二、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飞行器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收集和处理各种导航信息,确定飞行器的位置和航向。

系统中的各个组件协同工作,互补彼此的不足,提供准确可靠的导航信息。

首先,IMU提供当前飞行器的加速度和角速度等信息,通过数据处理和积分算法,可以得到飞行器的速度、位移和方向等重要参数。

然后,GPS系统通过卫星信号接收和定位算法,得出飞行器的经纬度信息。

这些信息与IMU提供的数据进行融合处理,进一步提高导航系统的准确性。

陀螺仪和电子罗盘提供飞行器的角速度和方位信息,它们与IMU的数据进行整合,为导航系统提供更完整的导航信息。

最后,这些信息经过导航计算和控制系统的处理,通过显示界面向机组人员传递飞行器的位置、航向和速度等信息,以指导飞行员进行操作和决策。

航空器的导航与控制系统设计与测试

航空器的导航与控制系统设计与测试

航空器的导航与控制系统设计与测试航空器的导航与控制系统设计与测试导航与控制系统是航空器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们通过使用传感器和控制算法,帮助航空器在飞行过程中保持稳定和准确地导航路径。

本文将探讨航空器导航与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测试过程,以及常见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导航系统是航空器的大脑,它通过收集来自多个传感器的数据,如全球定位系统(GPS)、陀螺仪、气压计、罗盘等,来确定航空器的位置、方向和速度。

这些传感器提供的数据经过处理和滤波,便可用于计算航空器的姿态和位置,并将其提供给控制系统。

导航系统的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传感器选择和配置:根据航空器的需求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将它们正确配置在航空器上。

例如,GPS可以提供位置和速度信息,陀螺仪可以感知加速度和角速度。

2. 数据处理与滤波:由于传感器的精度和噪声等因素,所收集到的数据可能存在误差和不准确性。

因此,需要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和滤波,以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方法包括卡尔曼滤波、扩展卡尔曼滤波等。

3. 姿态和位置计算:通过经过滤波处理的传感器数据,可以计算出航空器的姿态和位置。

姿态通常由欧拉角(俯仰角、横滚角和偏航角)表示,而位置则可以使用地理坐标(纬度、经度和海拔高度)进行表示。

控制系统是航空器导航的实际执行者,它基于导航系统提供的信息,运用控制算法来改变航空器的姿态和飞行状态。

在航空器飞行过程中,控制系统必须能够对姿态和位置进行实时调整,以达到所需的导航路径和目标。

控制系统的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控制算法设计: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根据航空器的动力学模型和导航系统提供的信息,计算出航空器的控制命令。

常见的控制算法包括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等。

2. 控制命令实现:将控制算法计算出的控制命令转化为航空器能够理解和执行的信号。

例如,在固定翼飞机中,控制命令可以转化为油门、副翼、升降舵和方向舵等控制信号。

机载导航设备自动测试系统

机载导航设备自动测试系统

机载导航设备自动测试系统黄贤文;聂涛【摘要】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VXI 总线的机载导航设备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详细论述了自动测试系统的硬件结构及软件设计.硬件设计采用货架设备和标准化组件,软件设计采用虚拟仪器.测试系统能实现设备系统级与板极的自动测试,并在保证测试过程完整性的同时实现远程诊断和数据共享.该系统具有可靠性高、测试精度高、系统开放等特点.【期刊名称】《现代电子技术》【年(卷),期】2006(029)015【总页数】3页(P78-79,82)【关键词】VXI总线;自动测试系统;适配器;虚拟仪器【作者】黄贤文;聂涛【作者单位】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38;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74+.5现有飞机无线电导航设备的维修检测设备存在自动化程度低、集成度及综合性低,不便于转场机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维修保障能力和水平,因此我们研制了一种基于VXI 测试总线技术的飞机导航设备自动测试系统,以满足飞机导航设备的场站级维修的需要。

1 系统硬件1.1 系统组成通常将能自动进行测量、数据处理、传输,并以适当方式显示或输出测试结果的系统称为自动测试系统(ATS),ATS主要由自动检测设备 (ATE)和测试程序集(TPS)组成。

导航设备检测系统的ATE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实现自动测量的主控计算机;(2) 激励信号产生设备;(3) 响应信号测量设备。

TPS由3部分组成:(1) 测试程序软件;(2) 测试接口适配器(TUA),包括接口装置、保持/紧固件及电缆;(3) 被测对象(UUT)所需的测试文档 (TD)。

导航自动检测系统的组成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1 导航自动检测系统的组成原理图1.2 硬件设计1.2.1 ATE硬件VXI通用模块采用货架设备,主要包括控制器、常用的各种产生激励信号的信号源模块和测量各种响应信号的测量仪器模块。

空中飞行器的自动驾驶系统和导航器

空中飞行器的自动驾驶系统和导航器

空中飞行器的自动驾驶系统和导航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空中飞行器的自动驾驶系统和导航器在航空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自动驾驶系统和导航器的出现,不仅提高了飞行器的飞行效率和安全性,还为人们的航空出行带来了更多便利。

本文将介绍空中飞行器的自动驾驶系统和导航器的技术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自动驾驶系统的技术原理与应用自动驾驶系统是指通过计算机和相关传感器实现对飞行器的自主导航和自动控制的一种技术系统。

它可以对飞行器进行航线规划、导航调整、飞行状态监测等操作,从而实现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系统的核心技术包括飞行器的感知与识别、路径规划与控制、智能决策等方面。

自动驾驶系统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首先,它在商用航空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如民航机场的自动起降、自动巡航等;其次,它在军事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无人机的自主飞行、侦察任务等;另外,它还在科学研究和探测任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火星探测器、地球观测卫星等。

二、导航器的技术原理与应用导航器是指利用雷达、卫星定位、惯性导航等技术手段,为飞行器提供精准的位置和航向信息,实现对飞行器的准确导航的一种装置。

导航器的核心技术包括卫星导航系统、惯性导航系统和雷达导航系统等。

目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最常用的导航器之一,它通过卫星信号的接收与计算,可以实现对飞行器的定位和航向的准确测量。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可以用于空中飞行器的导航,还可以应用在陆地、海洋和轨道等领域。

三、自动驾驶系统和导航器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空中飞行器的自动驾驶系统和导航器也将不断完善和发展。

首先,将出现更加智能化和自主化的自动驾驶系统,它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提高飞行器的自主导航和飞行决策能力。

其次,导航器技术也将更加精准和可靠,包括卫星导航系统的升级和惯性导航系统的改进等。

未来,自动驾驶系统和导航器将在空中飞行器的无人化、自主化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自动化测试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

自动化测试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

自动化测试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航空航天领域一直是科技进步的领跑者,而自动化测试技术在该领域中的应用更是无处不在。

自动化测试通过利用各种测试工具和软件,以提高测试效率、减少人力资源、降低测试成本、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等优势,大大提升了航空航天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自动化测试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一、自动化测试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范围1. 航空系统测试航空系统是指涵盖飞机、飞行管理、通信、导航和航空安全等多个方面的综合系统。

在航空系统测试中,自动化测试可以对飞机的各种功能、性能和安全性进行全面、高效的检测。

例如,自动化测试可以模拟飞行场景,对飞行操纵系统、通信系统和导航系统进行测试,以验证其功能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2. 航空电子设备测试航空电子设备是指飞机上各个子系统中使用到的电子设备,如航空控制器、通信设备、导航系统等。

自动化测试可以通过模拟各种场景和输入信号,对这些设备进行功能、性能和可靠性测试。

例如,可以通过自动化测试来模拟天气异常情况,检测航空设备在恶劣环境下的工作性能。

3. 航空软件测试航空软件在航空领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飞行控制、飞行管理系统、导航系统等。

自动化测试可以通过脚本和自动化测试工具,对航空软件进行全面的黑盒和白盒测试。

例如,可以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对飞行控制软件进行模块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以保证其功能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二、自动化测试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优势1. 提高测试效率相比手动测试,自动化测试可以大大提高测试效率。

自动化测试可以执行大量的测试用例,比人工测试更快更准确。

同时,自动化测试还可以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执行,使得测试过程更加高效。

2. 减少人力资源航空航天领域对测试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而且人力资源有限。

自动化测试可以减少测试人员的工作量,将一些繁琐的、重复的测试任务交给机器完成,从而释放人力资源,提高测试团队的生产力。

3. 降低测试成本航空航天领域需要进行大量的测试工作,而且测试工作量往往很大。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测试系统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测试系统

60飞行与安全Flight and Safety中国航班航空与技术Aviation and Technology CHINA FLIGHTS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测试系统王宇晶 张明 曹正阳|西安爱生无人机技术有限公司摘要:自动飞行控制系统作为飞行控制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影响着飞机起飞、降落阶段和巡航阶段的飞行安全与可靠性。

为了保证系统安装后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节省了机载设备的生产周期。

研制了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地面测试系统,该系统可单独测试,可与主飞行控制子系统结合使用。

关键词:测试模块;接口技术;软件开发1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工作原理自动飞行控制子系统作为外环的飞行控制系统来控制飞机舵面通过主要的飞行控制系统,自动飞行控制子系统是与飞行控制装置,自动油门传动机构,飞行参数记录装置,中央维护设备,组合导航设备,无线电高度表,等通过总线或强硬路线,本发明实现了飞机的自动驾驶和飞行引导、自动油门、自动导航等功能。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由自动飞行控制计算机(AFCC)、自动飞行控制面板(AFCP)、返回驱动器、自动油门驱动器(ATM)和控制开关组成。

核心系统是自动飞行控制计算机,接收相关信息的自动飞行控板,主要的飞行控制系统,飞行管理设备,等信号处理后,形成交叉传输,输入表决,控制率解算及输出表决后形成三轴及自动油门执行机构控制量。

2 系统的硬件选择及设计2.1 硬件需求对被测对象的接口类型进行统计,需要的测试资源如下:直流27V,消耗电流≤4A;交流115V,消耗电流≤0.5A;I/O 输出通道≥35路;I/O 输入通道≥40路;A/D 输入通道≥33路;D/A 输入通道≥11路;旋变信号输出1路,输入指令1路ARINC429输出5路,输入指令4路;GJB289A 通道1路。

2.2 硬件选型(1)模拟量仿真卡根据测试需求,模拟量仿真卡选择的是PXI-6723。

PXI-6723是一块模拟输出板卡,它的更新速率为13位、32路AO 通道、800kS/s,可以包含满足激励响应、信号仿真、波形生成及执行器激励等在内的各项应用需求。

飞行器重心自动测试系统总体设计

飞行器重心自动测试系统总体设计

飞行器重心自动测试系统总体设计摘要:近些年来自动化控制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设计与制造的智能化水平持续改善。

对于四轴飞行器机器设备研发与测试标准,必须专用型检测设备并对性能参数检测,检测系统做为四轴飞行器关键日常维护确保机器设备,提高操控性,对确保四轴飞行器战备训练完好性及战斗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飞行器;重心自动测试系统;总体设计1主动重心控制概念积极重心点控制依据不同的需求,根据控制燃油转输或其它承重的运动,将飞机的重心保持在期待的部位。

依照完成方式,可将其分为两种:1)承重:根据控制机里额外增加水(汽车防冻液)或是筹码等健身运动,完成对重心的控制;2)燃油:根据控制燃油在机油箱间的转输,完成对重心的控制。

第一类主要运用于首飞环节中重心的调整,空客飞机水调整系统和空客的砝码调整系统就最典型的应用案例。

第二类方式能最大限度减少因引进积极重心点控制而变化重量和开支,是最优的一种重心点控制控制方式。

文中重点围绕第二类积极重心点控制技术发展进行讲解,并且对重要技术展开阐述。

2飞行器重心自动测试系统总体设计2.1设备选型重量传感器是衡量全部检测系统测量精度关键部件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将精确测量过的物体质量转化成模拟型数据信号导出,本检测系统的重要测量对象的品质在10Kg上下,充分考虑工作服的质量和实验过程中,重心点相对性精确测量台中心偏移,因而重量传感器挑选德国HBM企业型号规格为U9C的0200型,该型重量传感器较大秤重为200N。

尺寸测量专用工具所选用的桂林广陆数据测控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数显卡尺,其精密度可达到0.04mm上下,且该型游标卡尺可以通过RS232将传送数据至工控电脑,完全满足精确测量规定。

系统工作中充电电池挑选10000mAh聚合物锂电池,它具有工作标准电压高,循环寿命长,安全系数好,无记忆性等特点。

2.2实时重心解算技术现阶段,主要包括根据净重遍布、气动式参数辨识和神经元网络三种重心点校正方式。

民航无线电导航系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民航无线电导航系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民航无线电导航系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1. 引言1.1 民航无线电导航系统的定义民航无线电导航系统是一种在民航领域中广泛应用的导航工具,用于帮助飞行员准确地确定飞行器在空中的位置和航向。

这些系统利用无线电信号来进行导航,通过接收地面或卫星发射的信号来确定飞行器的位置并提供指引。

民航无线电导航系统通常包括各种设备,如VOR(全向无线电导航台)、DME(测距仪)、ILS(仪表着陆系统)等,这些设备能够提供精确的导航信息,帮助飞行员安全地飞行。

民航无线电导航系统的定义还包括了其在飞行中的重要性。

这些系统不仅可以帮助飞行员确定正确的航向和位置,还可以提供飞行高度、地形警告、飞行计划等其他重要信息。

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民航无线电导航系统可以帮助飞行员进行盲降,提高飞行安全性。

民航无线电导航系统在提高飞行员操作效率、确保航班安全、提升航空运输效率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民航无线电导航系统的重要性民航无线电导航系统的重要性在于其在航空领域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这些系统通过提供精确的导航信息和引导飞行员安全地飞行,帮助飞机准确地起降和飞越各种地形。

民航无线电导航系统的高度可靠性和精确性是确保航班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或在复杂的空域中,这些系统可以帮助飞行员准确地确定自己的位置并避免与其他飞行器相撞。

民航无线电导航系统还可以提高航班的效率和准时率,使航空公司得以更好地管理飞行计划和资源。

民航无线电导航系统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是现代航空业正常运行的必备设施之一,对于保障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安全与航空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2. 正文2.1 现有民航无线电导航系统现有民航无线电导航系统通常指的是VOR(全向航向无线电台)、DME(距离测量设备)和ILS(仪表着陆系统)等设备。

VOR是一种通过接收并解码VHF无线电信号来确定航向的导航系统,通常用于确定机场附近的位置和航向。

DME则是一种使用频率配对的无线电信号来测量飞机与地面设备之间的距离,从而帮助飞行员确定飞机的位置。

飞行器重心自动测试系统总体设计

飞行器重心自动测试系统总体设计

飞行器重心自动测试系统总体设计摘要:近年来,随着自动控制与资讯科技的快速发展,设计与生产之智能程度不断提升。

在四轴飞行器的机械装备的开发和测试过程中,一定要有一种特殊的检测设备,并且要对它的各项特性进行检测。

作为四轴飞行器的主要日常维修保障,检测系统可以有效地提升它的可操作性,在保证四轴飞行器的战备训练完好性和作战能力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飞行器;重心自动测试系统;总体设计引言近几年来,伴随著自动控制与资讯科技的快速发展,更提高了产品的智能性。

根据飞机装备的研发和试验需求,必须使用专门的试验仪器来检测飞机的各项性能参数,而测试系统是飞机的主要维修和保障装置,它的机动性对于保证飞机的战备状态和作战能力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1.主动重心控制概念主动中心位置的控制是针对各种要求,通过操纵供油或其他载荷的移动,使飞行器的中心位置处于期望位置。

按照操作方法,可以将其分成两类:1)承载:通过在控制器中添加水(如:汽车防冻剂)或者其他的一些健身动作,来实现对重心的控制。

2)燃料:通过控制燃料在各机箱之间的输送,实现燃料质量的精确控制。

第一种类型是用于调节飞行过程中的平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空中客车的水压调节系统和空中客车的重量调节系统。

第二种方法由于引入主动式平衡控制所引起的系统的体重与费用均较小,因此是最佳的平衡式平衡控制方法。

本文着重对第二类主动重心点控制技术发展进行了说明,并对重要技术进行了论述。

2.飞行器重心自动测试系统总体设计2.1设备选型重量传感器是整个测试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把被测物品的质量转换为一个仿真的数据,这个测试系统所要测试的被测物品的质量大约在10公斤,所以要综合考虑服装的质量,以及在测试的时候,需要准确地确定台的中心位置,所以选择了德国 HBM公司的0200型U9C,这个类型的体重传感器的最大分量是200 N。

我们选择了桂林广陆数据检测与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游标卡尺,它的精度在0.04毫米左右,而且这种游标卡尺还能把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上,可以很好的完成对精度的要求。

机载通信导航设备综合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

机载通信导航设备综合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

机载通信导航设备综合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
赵文俊
【期刊名称】《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09(019)002
【摘要】针对飞机机载通信导航设备维修保障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机载通信导航设备综合测试系统的硬件组成,提出了"类ATLAS语言"的设计思想,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使用效果表明:系统操作简单,检测精度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总页数】3页(P124-125,132)
【作者】赵文俊
【作者单位】空军第一航空学院,航空电子工程系,河南,信阳,46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8
【相关文献】
1.基于PAWS的预警机机载设备综合自动测试系统设计 [J], 张朋;陈明;马忠孝
2.机载通信导航设备综合检测系统的研制 [J], 黄家成;蒋晓松
3.一种机载电子战设备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 [J], 杨梦婕;罗春;吴勇
4.机载通信导航识别系统综合检测设备设计与实现 [J], 童大鹏
5.某型机载通信对抗设备自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J], 张强;黄家成;赵文俊;陶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用航空飞行器通信与导航类机载设备 自动测试系统简介
共 52 页
二○一六年二月
目录
1 机载设备分类 ............................................................................................................................... 1 2 机载通信类设备描述 ................................................................................................................... 3
2.1 语音与数据通信系统 ....................................................................................................... 3 2.1.1 语音通信链路 ......................................................................................................... 4 2.1.2 数据通信链路 ......................................................................................................... 4
i
4.4 依据文件 ......................................................................................................................... 25 4.5 设备指标 ......................................................................................................................... 26 4.6 工作原理 ......................................................................................................................... 27
2.3 机载通信系统的人机界面设备........................................................................................ 7 2.4 ESD 防护系统设备 ........................................................................................................... 8 2.5 机载通信类设备小结 ....................................................................................................... 8 3 机载导航类设备描述 ................................................................................................................. 10 3.1 依赖型位置确定设备 ..................................................................................................... 10
3.1.1 设备类别 ............................................................................................................... 10 3.1.2 工作原理 ............................................................................................................... 11 3.2 大气数据/惯性参考系统 ............................................................................................... 12 3.2.1 设备类别 ............................................................................................................... 12 3.2.2 工作原理 ............................................................................................................... 13 3.3 多模式接收机(Multi Mode Receiver、MMR).......................................................... 15 3.3.1 设备类别 ............................................................................................................... 15 3.3.2 设备组成 ............................................................................................................... 15 3.3.3 控制与显示 ........................................................................................................... 15 3.3.4 MMR 天线布局..................................................................................................... 16 3.4 备用导航系统 ................................................................................................................. 17 3.4.1 系统组成 ............................................................................................................... 17 3.4.2 ISIS 的接口 ........................................................................................................... 17 3.4.3 机载机场导航系统 .............................................................................................. 18 3.4.5 独立性位置确定设备............................................................................................ 19 3.4.6 飞机环境监测系统 ............................................................................................... 20 3.4.7 机载导航系统设备小结........................................................................................ 24 4 机载通信类设备自动测试系统(成功案例)—VHF-900 系列通讯收发机.................................................................................................................................... 25 4.2 设备型号 ......................................................................................................................... 25 4.3 互联设备 ......................................................................................................................... 25
4.6.1 接收机模式 ........................................................................................................... 27 4.6.2 发射机模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