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区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研究内容上,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现代西方区域经济理论较传统区域经济理论在内 容上进一步扩展。
2、在研究方法上,传统的西方区域经济理论是建 立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之上,该理论虽然承认 技术的重要作用,但其假定技术的外生性。
3、 在研究方向上,随着西方微观经济理论的发 展,外部性、规模经济等概念开始引入, 区位理 论研究转向了一个新的方向。
但现实生活中竞争不可能是充分且完全的,土 地利用可能难以达到最优状态,必须予以适 当的干预,而干预的基本原则就是“最高最 佳利用原则”,遵循此原则可以提高城市土 地的使用效率,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具体 有以下几个原则
是形成和决定城市土地区位的又一重要因素, 既 直接决定和影响社会生产和生活质量的优 劣,又影响到投资者、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选 择决策
4、人口和经济集聚 人口密度,包括常住人口、上班人口和流动 人口 关系到劳动力市场和消费市场的总规模 经济集聚程度,即商业、银行、保险、咨询、 服务业、运输、旅游等行业发展程度,包括 城市中各产业的发展规模、程度、数量和集 中度。这种大规模的集中可以带来专业化和 分工协作的好处,使相关产业提高效率并得 到迅速发展,也有利于各种专业人才的狙击, 便于筹资融资、收集信息,有利于商务往来 和谈判等等 居住、出行、采购、娱乐、旅游等条件状况, 是形成土地区位的关键性因素
第二节城市土地区位的选择
一、城市土地区位的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 1 自然条件和环境
大致包括地形地貌、地址、水文、气候、沿江沿湖临 海 靠山等自然条件以及资源状况(主要指矿产资源和 旅游资 源等) 是形成和决定土地区位的最基本的因素
2、交通和通讯
城市内部的交通和通讯
城市对外部别的城市、地区以及国家的交通 和通讯
蜂窝状的正六边形“面”状市场。廖
什的区位论在垄断竞争情况下,首先着眼
于确定均衡价格和销售量,即平均生产费
用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再通过此来确
定市场地域面积和形状。
现代区位论
俄林《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 ——一般区位论与特殊区位论
城市区位论 住宅区位论 交通区位论 公司区位论 ……..
区位理论的发展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5、社会文化 居民消费水平、结构和习惯 居民文化道德水平、劳动力素质 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机构发展状况
上述五方面区位因素中,第二、三、四、五是经济区 位因素,是长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这些因素可以归结为:
(1)运输距离(原材料、燃料采购、产品销售)、运输 时间、运输成本
(2)市场容量及其发展潜力
韦伯(Alfred Weber) ,德 1909 年,《论工业区位》
杜能 农业区位论
形成背景 理论假设
杜能圈(见图)
杜能从区位地租出发,得出农产品种类围绕 市场呈环带状分布理论化模式。
利润=产品价格 —(生产成本+运费) 即: P = p - (c + t)
1)自由农作圈,蔬菜和牛奶等鲜活农产品。 (2)林业圈,木材,用于能源。 (3)轮作农作圈,粮食。 (4)谷草农作圈,粮畜产品,以粮食为主。 (5)三圃农作圈,粮畜产品,以畜产品为主。 (6)畜牧圈。
近代区位论
克里斯塔勒(K.Christaller) ,中心地理论 1933,《德国南部的中心地》
廖什(Losch),市场区位论 1939,《区域经济学》
克里斯塔勒 中心地理论
形成过程(企业间的竞争)
K=3市场原则 K=4交通原则 K=7行政原则
市场等级体系 大城市:商服设施和商品种类向高级发展,多
韦伯 工业区位论
研究方法:从简单假设开始, 抽象地分析工业生产 分配过程以推导出纯区位规则的演绎方法研究工 业区位问题。
韦伯对区位论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明确地提出 了“区位因子”这一概念。区位因子即决定工业 空间分布于特定地点的因素、原因, 他认为这主 要是生产成本的节约以及由此对工业企业产生的 吸引力。并将其划分为一般性区位因素和特殊区 位因素,并且着重研究一般性区位因子中运输成本、 劳动力成本以及聚集分散几种最重要的因子对工 业区位的作用。
(3)信息资源利用
(4)先进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的吸纳采用
(5)谈判交易的方便
最终可归结为成本、交易费用和利润。城市土地区 位利用的实质就是如何配置土地资源以实现资源利 用的最优化
二、城市土地利用的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资源在各种竞争性用 途及竞争者中进行分配。竞争性用途分配的结 果形成了特定的城市功能分区和结构
第三章 城市土地区位
第一节土地区位理论
区位( location ) 土地区位理论 研究土地区位的目的:
挖掘土地潜能,提高土地利用率 (房地产增值很大程度是区位增值)
土地区位理论的形成发展
古典区位论
杜能(J ·H ·Von Thunen),德 1826年,《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
龙哈德(W·Launhaldt),德 1880, 《国民经济的数学基础》区位三角形
而全; 中等规模的城市:具有中高级或仅能维持中级
水平,服务项目少而不齐全; 小城市:中低或只有低级水平,种类少而不全; 一般城镇(县城、建制镇):只有基本生活性
商服,水平很低,种类更少。 就城市内部而言,市级中心、区级中心和小区
级商服中心也有类似的分异规律。
廖什 市场区位论
最大利润区位论
以廖什为代表的利润极大化区位理论 从需求因子出发,对区位选择进行了详细 的分析,这意味着区位论由完全竞争市场 区位论向不完全竞争市场区位论的发展。
(1)运费对工业区位起着最有力的决定作用,决 定区位布局的初始形态;
(2)第一次“偏离”——工资影响则可能引起运 费定向的工业区位产生偏离(条件);
(3)第二次“偏离”——集聚因素的引进则使运 费、工资定向的工业区位产生偏离。
在运费、工资和集聚三者关系中寻求工业企 业最优区位,并以此为基础,联系其他因素对区 位的影响,这就构成了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基本 思想
是形成和决定城市土地区位的重要因素,关 系到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 费用时间以及便利程度等,也关系到能否及 时准确地获取经营决策所需的信息
3、基础设施
指除交通、通讯以外的其他生产、生活和社 会服务等基础设施状况,如道路的质量、煤 气、电力、通讯、供水设施的完善程度、污 水污物和垃圾的排放处置能力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