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神经痛造模方法【最新】

合集下载

各种神经痛造模方式

各种神经痛造模方式

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模型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的研究大多来源于动物模型;尽管模型还存在不少缺点,但是它为理解和探索人类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有用的工具。

动物模型的缺点是动物无法语言交流,对动物的疼痛测量多基于主观行为反应,比如测量痛敏和异常痛敏。

最常用的动物模型包括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模型(The 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sciatic nerve,CCI)(.Bennet G J,1988)、坐骨神经部分损伤模型(The partial sciatic nerve injury model,PNL)(Seltzer Z,1990; Malmber,A.B.,1998)、脊神经选择结扎模型(The spinal nerve ligation model , SNL)(Kim SH,1992),坐骨神经轴索切断模型(Wall,P.D.,1979)、背跟节慢性压迫模型(Hu SH,1998;Song XJ,1999)、和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模型(Decosterd I and Woolf CJ,2000)。

通过测量神经损伤侧肢体脚爪皮肤的感觉阈值即主要通过测评对热、机械刺激痛敏(hyperalgesia)和冷、触异常痛敏(allodynia)来确定模型是否成功。

下面分别叙述。

坐骨神经轴索切断模型(The sciatic nerve axotomy model)由Wall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介绍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具体方法是在麻醉下暴露坐骨神经,其后用丝线结扎神经干,将结扎部位切断,近端植入一端封闭的医用聚乙烯管内,保留的断端可以在9-40天后形成神经瘤,亦称为神经瘤模型(The neuroma model)(Wall,P.D.,1979)。

模型行为学主要是受伤肢体残废,在手术几天后动物开始自噬或咬掉其受伤侧肢体和足趾(autotomy或self-mutilation)。

得了坐骨神经痛怎么治,4种常用治疗方法,值得收藏!

得了坐骨神经痛怎么治,4种常用治疗方法,值得收藏!

得了坐骨神经痛怎么治,4种常用治疗方法,值得收藏!坐骨神经痛是指任何原因压迫到坐骨神经而引起的疼痛,主要表现是从腰部到臀部,沿着大腿、小腿到足背或者足底放射痛,常见的原因包括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椎管肿瘤,比如神经鞘瘤等,都可引起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治疗方法:(1)卧床休息注意要睡硬板床,因为睡硬板床能够减轻压迫,缓解疼痛的症状。

(2)中医治疗外敷济愈堂坐骨顺古安玉。

贴,纯中药配方,不只是表面地缓解病情。

而是从根本上对病情进行治疗,并且对身体的其他部位不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3)热敷若疼痛超过3天,则可以换成热敷,采用热毛巾来热敷疼痛区域。

(时间同冷敷)(4)佩戴腰围佩戴腰围,按照说明书正确佩戴,能够维持腰椎的正常生理曲度,达到保护腰椎的作用。

预防坐骨神经痛,做好以下4点1)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注意腰部保暖,尽量不穿低腰的裤子。

天热吹空调时,腰部处最好围上一件衣物或围巾,以保证腰部不受寒。

2)避免外伤如果平时腰部受到损伤,一定要及时进行处理,特别是在剧烈活动之后,要让腰部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造成坐骨神经疼痛。

3)纠正不良姿势和体位长期坐位工作的朋友,可以在靠背椅的腰部放一个小垫枕,这样可以使腰肌得到充分的放松。

久坐时,应及时变换坐姿。

在腰部酸痛不适时,要及时休息或者起身散步。

避免弯腰,更不能弯腰负重。

如果不可避免要搬重物,最好要提前做热身动作。

4)适度的体育锻炼加强腰背肌锻炼,可以让腰背部的肌肉更加强壮,能很好预防坐骨神经痛游泳和健步走对改善体态有很好的作用,建议成人每周3-4次,每次30分钟。

神经根型动物模型制作步骤及方法

神经根型动物模型制作步骤及方法

神经根型动物模型制作步骤及方法(1)复制方法将大鼠按30mg/kg体重的剂量经腹腔注射戊丨巴丨比丨妥丨钠麻醉,常规备皮、消毒、铺巾,以第2胸椎棘突为标记。

以颈7为中心,沿棘突纵行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切口约为1.5cm,用尖丨刀锐性分离棘突两侧的肌肉,暴露棘突及两侧椎板,用眼科剪刀剪断颈6、7两侧横突以上椎板,暴露出椎管内的脊髓,用神经剥离子将脊髓推向右侧,显露出左侧颈6、7神经根将浸有甲醛的定量滤纸片放在颈6、7神经根腋下。

仔细止血,逐层缝合,无菌包扎。

(2)模型特点造模后3d,模型组大鼠致炎物周围的神经根以严重的血管扩张、充血、神经纤维水肿为主,伴有少量的炎症细胞反应;造模后7d,模型组大鼠致炎物周围的神经根以严重的炎症细胞浸润表现为主要特征。

伴有神经纤维水肿、变性;造模14d后,模型组大鼠致炎物周围的神经根内肉芽肿形成,程度较重,内有多核细胞。

纤维母细胞及胶原纤维,仍可见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造模后21d,模型组大鼠致炎物周围的神经根内胶原纤维增多,且向严重的瘢痕化发展。

大鼠表现动作不活跃。

如有外在因素惊动时,只能用右上肢及双下肢缓慢爬行,左上肢紧贴胸前,不敢触地、肘关节、腕关节不活动、第2、3趾紧缩(估计可能是避免牵扯炎症水肿的神经根,动物的自我保护性动作)。

同时,用棉签轻触颈7神经根分布区,模型鼠表现为身体迅速躲闪。

并持续不断地嘶叫(估计可能是痛觉过敏的现象)。

实验观察表明,模型鼠行为开始改善的时间大概在2周左右。

动作的恢复由左上肢不能触地,紧贴胸前,到可用肘关节触地。

痛觉的变化由痛觉敏感到不太敏感。

模型鼠体感诱发电位N11波幅下降,N9~N13潜伏期延长;术后不同时期,大鼠神经根内P物质的含量(衡量疼痛敏感性)明显增加,大鼠血浆中PGE2的含量(反映炎症反应严重程度)明显增加。

(3)比较医学神经根型颈椎病根性痛的产生实质上是在以颈椎退变为先导,在神经根管狭窄的基础上,损伤继发性生理、生化改变出现代谢紊乱、代谢产物淤积(如突出髓核中号的样物质、酸性产物蓄积)、生物活性物质释放(组胺、磷脂酶A2、P物质、前列腺素等化学性物质)的刺激。

三叉神经痛最新治疗方案

三叉神经痛最新治疗方案
-辅助药物:
-镇静剂:如地西泮(Diazepam)等,用于缓解疼痛引起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用于改善患者情绪,增强疼痛阈值。
-神经修复药物:如维生素B1、B12等,促进神经修复。
2.物理治疗
-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使用低频电刺激治疗仪,针对疼痛区域进行电刺激,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
-镇静剂:如地西泮(Diazepam)等;
-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等;
-神经修复药物:如维生素B1、B12等。
2.物理治疗
(1)经皮电刺激:采用低频电刺激治疗仪,对三叉神经痛部位进行电刺激,每日1次,每次20分钟,10次为一个疗程。
(2)针灸治疗:根据中医理论,选取相应穴位进行针灸治疗,每周2次,10次为一个疗程。
本方案旨在为三叉神经痛患者提供一种合法合规、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在实际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及病情变化,灵活调整治疗方案。
第2篇
三叉神经痛最新治疗方案
一、方案概述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Neuralgia,TN)是一种慢性疼痛疾病,表现为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剧烈疼痛。本方案旨在提供一种全面、科学的治疗策略,以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四、治疗监测与评估
1.定期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发作频率、药物副作用和生活质量。
2.根据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长期跟踪随访,以评估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五、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
1.教育患者了解三叉神经痛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

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0002]坐骨神经痛一般都是由于风寒湿邪侵入体内,阻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造成的,临床表现为坐骨关节、肌肉等疼痛、肿胀、酸麻、变形、活动不灵症状。

坐骨神经痛是一种常见、多发且致残率高的免疫性疾病,俗称“痹症”,是当前难以治愈的疾病之一。

【发明内容】[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取秦艽8-12份、羌活6-12份、附片8-15份、桂枝8-15份、木瓜5-10份、续断8-18份、八楞木10-30份、杜仲5-10份、白术5-12份,木香6-10份、甘草6-10份,水煎服用或制成药酒涂抹患处。

[000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见效快,疗程短,效率高,成本低,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0005]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取秦艽8-12份、羌活6-12份、附片8-15份、桂枝8-15份、木瓜5-10份、续断8-18份、八楞木10-30份、杜仲5-10份、白术5-12份,木香6-10份、甘草6-10份,水煎服用或制成药酒涂抹患处。

水煎服用和药酒涂抹患处同时使用效果更佳。

【主权项】1.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配方,是由秦艽、羌活、附片、桂枝、木瓜、续断、八楞木、杜仲、白术、木香、甘草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秦艽8-12份,羌活6-12份,附片8-15份,桂枝8-15份,木瓜5-10份,续断8-18份,八楞木10-30份,杜仲5-10份,白术5-12份,木香6-10份,甘草6-10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是由秦艽、羌活、附片、桂枝、木瓜、续断、八楞木、杜仲、白术、木香、甘草等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见效快,疗程短,效率高,成本低,无毒副作用。

三叉神经手术治疗方法

三叉神经手术治疗方法

三叉神经手术治疗方法三叉神经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三叉神经疾病的方法,包括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半月板、三叉神经瘤等相关疾病。

在这种手术中,外科医生通过切除或改变三叉神经的部分或全部来缓解或消除疼痛和相关症状。

三叉神经手术主要有微血管减压术、传统开颅手术和射频消融术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的原理、适应症、手术过程和并发症等内容。

1. 微血管减压术:微血管减压术是一种最常用的三叉神经手术方法,适用于三叉神经痛患者。

该手术通过手术放大镜下,在颅底部分解或切断压迫三叉神经的微血管,从而释放神经压力和恢复神经功能。

该手术具有微创、安全性高等特点。

手术后疼痛缓解率高,但可能会有少量术后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

2. 传统开颅手术:该手术通常适用于三叉神经半月板或三叉神经瘤等需要精确定位和切除的情况。

手术过程中将头骨打开,暴露出三叉神经的位置,然后通过切除半月板或瘤体来减轻或消除症状。

由于手术范围较大,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周期较长,一般只适用于疾病较严重且无其他手术方法可行的患者。

3. 射频消融术:射频消融术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的三叉神经痛患者,也可以作为微血管减压术的替代方法。

手术中,医生会通过电热靶向消融技术切断或损伤导致疼痛的神经。

患者一般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术后恢复快,但部分病例可能会出现术后疼痛复发或感觉减退。

在进行三叉神经手术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疾病的类型、临床表现、疼痛程度以及影响生活质量的程度等。

同时,医生还会通过神经影像学检查来确定疾病的位置和性质,以更好地规划手术方案。

三叉神经手术风险较小,但仍存在一些潜在的并发症。

术后可能会出现面部和口腔感觉减退、面瘫、听力障碍等,但这些并发症较为罕见,并且大部分在一年内可以自行恢复。

总的来说,三叉神经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三叉神经疾病的方法。

具体的手术方法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疾病类型和个人情况来综合考虑,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应详细了解各种手术方法的优劣势,并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和讨论,以便作出适合自己的治疗决策。

坐骨神经痛,自己动手来治疗

坐骨神经痛,自己动手来治疗

坐骨神经痛,自己动手来治疗坐骨神经痛主要是指坐骨神经的原发性或继发性损害而引发的疼痛综合征,其主要是以下肢、臀部和背部为主,会沿着坐骨神经的走向和分布的区域呈现出放射性的疼痛。

疾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对于不同疾病因素而导致的坐骨神经痛疾病表现基本相似,其主要原因都是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主。

其实坐骨神经痛的干预并不是一定要采取临床措施,患者自己就可以采取有效方式进行治疗。

对此,本文提出几点关于自己动手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方式,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科普作用1.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的主要部位在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在腰骶之下的循环分布部位为主,疾病普遍是以单侧发病为主,以青壮年男性为主,所以男性人群也应当注重坐骨神经痛的防治。

坐骨神经痛的主要症状是以疼痛为主,发病的初期是以腰酸腰痛为主,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疼痛会不断的扩散与加重,最终涉及到大腿后侧、臀部、小腿后外侧、足背部与足外缘。

疼痛会呈现出钝性疼痛或刺激性疼痛,疾病带有间接性发作特征,反复发作风险较高,发病期间可能会经历几个星期甚至是几年。

在夜间疼痛感会加重,咳嗽、打喷嚏等状态下的疼痛感也会加重。

在走路方面存在明显的困难特征,左右转侧疼痛感强烈,按照坐骨神经存在多处压痛点,在正确加压到压痛点时,不仅会导致快速且强力的疼痛,疼痛感还会向着足部转移。

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坐骨神经痛是一种以风寒湿邪证引发的筋骨性疾病,属于痛则不通的疾病表现,治疗措施主要是以通经活络、缓解痉挛、去除病邪为主,治疗重点在于腰骶部位,这也是坐骨神经分布的主要部分。

从中医学角度来看,坐骨神经痛是可以通过按摩、运动等方式实现有效治疗的。

2.自己动手来治疗基于中医学的相关理论,我们可以尝试一些简单且可以随时进行的方式实现自我治疗,具体治疗措施方面涉及到下面几点;1、腰背部的按摩。

用双手按压腰背部与脊柱部位的两侧肌肉,重点放在腰骶部位,缓解肌肉痉挛症状,用双手拇指或者是其他的手指点按腰背部的明显疼痛点,力量可以从轻之重,以能够耐受为标准。

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缓解CCI模型大鼠周围神经痛及其改善中枢海马组织炎性机制研究

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缓解CCI模型大鼠周围神经痛及其改善中枢海马组织炎性机制研究

周围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常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发生,往往在压迫解除后痛敏仍然存在[1-2]。

NP痛敏机制与现已阐明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有着显著差异,神经炎症在NP发生和维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

临床治疗NP尚无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早期有效干预可一定程度上缓解NP的进展。

近年来,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在周围神经慢性损伤修复领域中的研究渐热。

PRP中含有大量的生长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

研究表明这些生长因子可能有利于外周损伤神经的修复[4-5],但PRP在中枢抗炎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文献报道较少。

本实验构建了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模型(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sciatic nerve,CCI),观察PRP早期干预对模型大鼠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进展期痛域的影响,并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炎性因子、HMGB1蛋白及其下游TLR4和RAGE mRNA表达水平,以探讨可能的中枢抗炎机制,为临床治疗周围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戊巴比妥钠(上海化学试剂供应站分装厂,批号:190146);HMGB1一抗(博士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A00066-1)、羊抗兔二抗(博士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BA101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实验试剂盒(伊莱瑞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Nase inhibitor、RevertAid Reverse Transcriptase (Thermo公司)、PerfectStart Green qPCR SuperMix(全式金公司),低温高速离心机(德国Thermo公司),4-0铬制羊肠线(上海浦东金环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大鼠SNI神经痛模型不同时相脊髓背角p-p38MAPK和p-ATF2表达的变化

大鼠SNI神经痛模型不同时相脊髓背角p-p38MAPK和p-ATF2表达的变化

大鼠SNI神经痛模型不同时相脊髓背角p-p38MAPK和p-ATF2表达的变化何晓芬;蒋永亮;叶佳瑜;颜思思;杜俊英;陈利芳;赵文胜;方剑乔;陈晓军【摘要】目的观察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模型大鼠不同时间点术侧腰段L4~L6脊髓背角神经元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和磷酸化活化转录因子2(p-ATF2)的表达情况,探讨脊髓背角p-p38MAPK和p-ATF2在神经病理性痛模型不同阶段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完全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手术组,各12只.通过结扎腓总神经及切断胫神经,保留腓肠神经的方法建立SNI大鼠模型.观察造模前、造模后3天和14天术侧足跖缩足阈值(PWT);免疫荧光法检测造模后3天和14天术侧腰段脊髓背角p-p38MAPK和p-ATF2阳性细胞表达情况.结果选模后3天和14天,手术组大鼠术侧足跖PWT较假手术组与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假手术组大鼠与空白对照组大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3天和14天,手术组大鼠术侧腰段脊髓背角p-p38MAPK和p-ATF2阳性细胞表达率较假手术组和空白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假手术组和空白对照组SNI模型大鼠造模后各时间点,术侧腰段脊髓背角p-p38MAPK和p-ATF2阳性细胞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NI 模型神经病理痛的产生和维持可能与术侧腰段脊髓背角p-p38MAPK和p-ATF2表达上调有关.【期刊名称】《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17(027)004【总页数】5页(P271-274,封3)【关键词】大鼠;神经病理痛;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模型;脊髓背角;p-p38MAPK;p-ATF2【作者】何晓芬;蒋永亮;叶佳瑜;颜思思;杜俊英;陈利芳;赵文胜;方剑乔;陈晓军【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针灸神经生物学实验室杭州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针灸科杭州 310005;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针灸神经生物学实验室杭州 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针灸科杭州 310005;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针灸神经生物学实验室杭州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针灸神经生物学实验室杭州 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针灸神经生物学实验室杭州 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针灸科杭州 310005;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针灸科杭州310005;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疼痛科杭州 310003;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针灸神经生物学实验室杭州 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针灸科杭州 310005;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针灸科杭州310005【正文语种】中文KEY WORDSrats;neuropathic pain;spared nerve injury;spinal cord dorsal horn;p-p38MAPK;p-ATF2神经病理痛,如中风后遗痛、疱疹后遗痛、三叉神经痛等,是临床上常见、多发又难治的慢性疼痛疾病,发病机制远未明确[1-2],目前临床治疗仍以抗抑郁、抗惊厥和阿片类药物为主,这些药物存在着缺乏针对性以及长期使用伴有严重毒副作用等问题[3]。

坐骨神经痛的理疗治疗理疗仪器和理疗方法的选择与使用方法

坐骨神经痛的理疗治疗理疗仪器和理疗方法的选择与使用方法

坐骨神经痛的理疗治疗理疗仪器和理疗方法的选择与使用方法坐骨神经痛的理疗治疗仪器和理疗方法的选择与使用方法坐骨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痛症状,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不便。

理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缓解疼痛,促进康复。

本文将介绍坐骨神经痛的理疗治疗仪器和理疗方法的选择与使用方法。

一、理疗治疗仪器选择1. TENS理疗仪TENS理疗仪是一种通过电流刺激神经纤维产生止痛效果的仪器。

其通过贴附在患者皮肤上的电极,传递电流刺激到坐骨神经的痛点,从而减轻疼痛。

选择TENS理疗仪时,需要注意其频率和脉冲宽度的调节范围,以及是否具备多种治疗模式可选。

2. 热疗仪器热疗是一种通过外源性热量作用于疼痛部位,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热疗仪器包括热敷器、红外线治疗仪等。

选择热疗仪器时,需要注意其温度调节范围、热量传递方式以及安全性。

3. 拉伸治疗器拉伸治疗器是一种通过扩展脊椎间距,减轻坐骨神经的压迫,缓解疼痛的仪器。

常见的拉伸治疗器有颈椎牵引机、腰椎牵引机等。

选择拉伸治疗器时,需要注意其拉伸力度的可调节范围和牵引方式,以及是否适合个人使用。

二、理疗方法选择与使用1. TENS理疗法TENS理疗法是通过贴附电极在疼痛区域进行电刺激,调节电流频率和脉冲宽度,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使用TENS理疗仪时,首先需要清洁皮肤,确保贴附电极的位置干净。

然后将电极贴附在靠近疼痛部位的皮肤上,按照医生的建议调节合适的频率和脉冲宽度,控制治疗时间在15-30分钟之间。

2. 热疗法热疗法可以通过热敷、红外线照射等方式进行。

使用热敷器时,将热敷包或热毛巾加热后,将其贴附在疼痛部位,每次持续15-20分钟,每天可使用2-3次。

使用红外线治疗仪时,将仪器调节到适当的距离和功率,照射在疼痛部位,每次照射10-15分钟,每天可使用1-2次。

3. 拉伸治疗法拉伸治疗法可以通过颈椎牵引机、腰椎牵引机等仪器进行。

使用拉伸治疗器时,首先根据个人身体情况和医生指导,调节仪器的牵引力度,并逐渐增加。

SNI大鼠神经痛维持期脊髓背角TRPV1的活化形式及低频电针干预作用

SNI大鼠神经痛维持期脊髓背角TRPV1的活化形式及低频电针干预作用

SNI大鼠神经痛维持期脊髓背角TRPV1的活化形式及低频电针干预作用颜思思;蒋永亮;叶佳瑜;何晓芬;杜俊英;陈利芳;陈晓军;赵文胜;方剑乔【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痛维持期脊髓背角辣椒素受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type1,TRPV1)的活化形式及低频电针的干预作用.[方法]将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组)、假手术组(sham SNI组)、模型组(SNI组)和电针组(2Hz EA组),每组8只.建立大鼠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模型,取术侧足三里、昆仑穴进行2Hz电针干预,每日1次,连续14天,检测大鼠术侧后足缩腿阈(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观察大鼠痛觉超敏反应.运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术侧脊髓背角TRPV1、p-TRPV1及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水平,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术侧脊髓背角TRPV1及PKC阳性细胞表达情况.[结果]SNI模型大鼠维持期出现痛觉过敏,PWT下降(P<0.01),术侧脊髓背角TRPV1水平、PKC水平均升高(P<0.01),p-TRPV1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sham SNI组大鼠PWT无明显变化.低频电针提高SNI模型大鼠的PWT(P<0.01),降低脊髓背角TRPV1与PKC水平(P<0.01).[结论]神经痛维持期脊髓背角TRPV1活化以表达上调为主.低频电针能改善维持期神经痛,其机制可能与其有效下调PKC介导的TRPV1信号通路有关.【期刊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40)005【总页数】8页(P323-329,352)【关键词】神经痛;维持期;电针;TRPV1;p-TRPV1;PKC;足三里;昆仑【作者】颜思思;蒋永亮;叶佳瑜;何晓芬;杜俊英;陈利芳;陈晓军;赵文胜;方剑乔【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杭州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1神经痛是临床常见、多发且难治的慢性疼痛疾病,其主要表现为痛觉过敏,如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及痛觉超敏[1]。

电针肾俞、足三里调控脊髓背角Nrf2、miR-144-3p表达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

电针肾俞、足三里调控脊髓背角Nrf2、miR-144-3p表达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

电针肾俞、足三里调控脊髓背角Nrf2、miR-144-3p表达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兰艳艳;杨婷;黄秋玲;庞莉娜;陈小梅;王志福;俞向梅【期刊名称】《福建中医药》【年(卷),期】2024(55)3【摘要】目的从脊髓背角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及其调控基因miRNA表达的变化,探讨电针肾俞、足三里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痛(DNP)大鼠脊髓背角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SPF级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Nrf2干扰组。

对照组不造模,其余各组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构建DNP大鼠模型并结合热痛行为学进行鉴定。

模型组不进行干预;电针组取大鼠双侧肾俞、足三里进行电针,每次30 min,隔日1次,干预持续4周;Nrf2干扰组在电针干预前2周脊髓鞘内注射Nrf2干扰病毒。

4周后,采用热刺痛仪检测4组大鼠足底热痛潜伏期,原位杂交法与免疫荧光法观察4组大鼠脊髓背角Nrf2与Neun共定位情况,qPCR法检测脊髓背角Nrf2、Keap1、NQO1、HO-1、Catalase mRNA 相对表达水平,miR-144-3p、miR-155-5p、miR-17-5p、miR-497-5P相对表达水平。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热痛潜伏期降低(P<0.05),脊髓背角Nrf2、NQO1、HO-1、Catalase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Keap1 mRNA 和miR-144-3p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5),miR-155-5p、miR-17-5p、miR-497-5P相对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DNP大鼠热痛潜伏期显著升高,脊髓背角Nrf2、NQO1、HO-1、Catalase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Keap1 mRNA和miR-144-3p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5),miR-155-5p、miR-17-5p、miR-497-5P相对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电针组比较,Nrf2干扰组鞘内注射Nrf2表达干扰病毒可显著逆转电针镇痛效果,Nrf2干扰组DNP大鼠热痛潜伏期降低(P<0.05),脊髓背角Nrf2、NQO1、HO-1、Catalase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Keap1 mRNA 和miR-144-3p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5),miR-155-5p、miR-17-5p、miR-497-5P相对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专治三叉神经疼方法有哪些

专治三叉神经疼方法有哪些

专治三叉神经疼方法有哪些头疼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引起头疼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常见的感冒低血压等,其中三叉神经同就会给我们带来剧烈的疼痛感,并且导致我们无法正常的工作,并且疼痛起来炎也会让我们心情变得特别的烦躁,很多人总是在寻找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缓解,其实我们在治疗的同时使用一些偏方配合治疗,也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下面一起了解下专治三叉神经疼的偏方.专治三叉神经疼的偏方红花全蝎酒,红花10克,川芎10克,血竭3克,全蝎2克,黄酒100毫升。

将前4味放入黄酒中,浸泡3天即可。

全蝎可反复使用2次。

每次10毫升,早晚服用.本方具有通络活血止痛的作用,适用于三叉神经痛瘀血阻络证。

川乌头、草乌头各12克,川椒、生半夏、生麻黄、生南星各15克,姜黄30克,共研细末,浸泡于少量酒精中,2天后取出涂患处,疼痛发作时随时涂擦,缓解后每日3次。

透骨草30克,细辛、川芎、白芷各15克,白僵蚕1岁1个。

将药置沙锅内,煎沸数分钟后,取一厚纸,中间掏一小孔约手指大,覆盖锅上。

熏其痛侧耳孔及疼痛部位10—20分钟,每日2—3次,每剂药可用2—3天,熏后避风1天。

防风、羌活、川芎、当归各12克,白僵蚕10克,加水适量煎汤,去渣,熏面部,每日2—3次,每次20分钟。

用木梳一把,于清晨起床后、午休后、晚睡前梳头,从前额经头顶到枕部,开始每分钟20—30次,以后逐渐加快速度。

梳头时用力要无效、适当,以不刮破头皮为度。

每次梳5—10分钟。

上面就是对专治三叉神经疼的偏方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三叉神经的治疗方法虽然有很多种,我们一定要选择科学有效的方法,偏方虽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缺少科学依据出现这样的疾病一定要到专业的脑科医院进行治疗,另外平时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上注意营养的均衡。

坐骨神经痛怎么治疗方法最快

坐骨神经痛怎么治疗方法最快

坐骨神经痛怎么治疗方法最快在临床上,坐骨神经痛的患者,通常90%以上都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者腰椎的退行性病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等)引起的。

对于坐骨神经痛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疗法等等。

坐骨神经痛属于中医痹症的范畴,常常可以通过外敷膏药等方法冶愈,临床上一般外拥温经散寒,通络止痛,行气活血的方药,比如’济愈’堂的’顺古安玉坐骨’贴’对于治疗寒湿瘀阻经络所导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等具有良好的疗校。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锻炼方法有什么1、踏自行车运动。

仰卧位,两下肢像骑车般轮番踩踏,踩踏幅度可逐渐增加。

2、蹲跳。

双手扶凳,左腿屈膝下蹲,右腿尽量向右侧伸直,如此左右交替进行。

3、左右摆腿。

站立位,双手扶墙,轮流向左右方向摆腿,摆动时足部不触地面。

4、交替直腿上抬运动。

仰卧位,轮流将左、右腿伸直后抬起,经常锻炼可逐渐提高抬举角度,这是比较有效果的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5、正坐举腿。

坐位,两腿紧靠或夹上一本厚书,直膝,脚跟着地,手握凳边,抬腿过脐,随即放下。

开始时患腿未必抬得很高,坚持锻炼后患腿的抬高程度会逐渐增加。

6、平坐推腿。

坐位,足跟着地,足尖跷起,两手平放大腿上,随即向前弯腰,两手同时推向足部。

初练时两手很难推到足部,坚持一段时间会收到良好的坐骨神经痛的治疗的效果。

坐骨神经痛的饮食方法是什么1、多吃蔬菜、核果、种子、谷类等有益的食物。

2、宜钙质丰富的食品如牛奶、奶酪、酸奶、豆制品;多吃新鲜绿色蔬菜。

3、少量饮酒:少量饮酒对本病有益根据各人酒量不同多者不宜超过五十毫升。

4、多食两素:两素即维生素和纤维素。

尤其是B族维生素,它神经代谢非常重要的物质,维生素C、维生素D等是人体不可缺的营养物质,有些脂溶性维生素易引起缺乏,所以应适当吃些牛奶粗米、粗面、胡萝卜、新鲜蔬菜和水果来补充,适当吃些坚果,核桃、白果、松子等,它们含丰富的神经代谢营养物质。

三叉神经痛分布说明及方法

三叉神经痛分布说明及方法
三叉神经痛分布说明及方法
北京嘉泽东博医院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临床较常见的、最顽固的、最 痛苦的疼痛性疾病有 些人患病数十年不得治愈。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劳动。患者可在内科、外 科等多个科室求治。本病诊断较容易,但治疗困 难,是多学科临床研究的热点疾病
1.概念
三叉神经痛是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 暂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
END! 谢谢大家!
点可引起疼痛发作,但发作刚过去,再刺激“扳机点”则 不引起发作。
4.95%以上的三叉神经痛患者为一侧性。 5.疼痛发作时不合并有恶心、呕吐。 6.对此病一般镇痛药物完全无效经痛 颞颌关节病 非典型性面痛 鼻窦炎 MS,延髓空洞症,原发性/转移性颅底肿
▄机械压迫学说
硬膜鞘或岩骨嵴的压迫:三叉神经节及后根 受包裹它的硬膜鞘及岩上窦的压迫或后根 通过硬膜孔时在高起的岩骨嵴处成角扭曲 受压而致病 .有人检查了130例三叉神经痛患 者的两侧岩骨嵴高度,在岩骨嵴稍高的一 侧发病率高3倍。
▄缺血学说
见于中老年人,易合并有动脉粥样硬化及 脑缺血缺氧,反复发作 ,血循环阻断后产生的 致痛物质而致三叉神经痛。
脉或动、静脉混合压迫三叉神经高达95%;Zorman 报道 12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术中见90例(72%)神经根部有血 管压迫。见图。
三叉神经 血管
②颈内动脉压迫 : Kerr提出颈内动脉 管的骨顶部常可缺如由筋膜组织替代, 故半月节腹面根及其分支与下面的颈 内动脉紧密接触,颈动脉的搏动使半 月节及后根髓鞘崩解而引起疼痛。
无痛介入疗法:
疗法介绍: 在影像可视系统引导下,利用美国进口高频热凝治疗技术
到达神经根部,精确定位病变神经并进行治疗,是目前国 际先进的治疗技术,治疗过程没有任何疼痛感。

坐骨神经痛麻的治疗方法

坐骨神经痛麻的治疗方法

坐骨神经痛麻的治疗方法坐骨神经痛是以坐骨神经径路及分布区域疼痛为主的综合征。

坐骨神经痛的绝大多数病例是继发于坐骨神经局部及周围结构的病变对坐骨神经的刺激压迫与损害,称为继发坐骨神经痛;少数系原发性,即坐骨神经炎。

坐骨神经痛有哪些治疗方法1、卧床休息:卧床休息是坐骨神经痛症患者可以采用的一种十分简单,但又较为有效的措施,卧床休息是保守治疗的基础。

2、中药治疗:使用济愈堂坐骨顺古安玉贴,修复坐骨神经病变。

可以达到摆脱坐骨神经疼的目的。

3、封闭疗法:急性期可采用此方法,但是打封闭针,就是直接把药物注射到椎管内或神经根周围,局部麻醉以达到止痛效果。

封闭药效过后症状马上又恢复。

4、辅助疗法:辅助治疗疼痛发作时,可用冰敷患处30-60分钟,每天数次,连续二至三天,然后以同样的间隔用热水袋敷患处,也可服用消炎痛等非处方止痛药。

每日睡前用热毛巾或布包的热盐热敷腰部或臀部,温度不可太高,以舒适为宜。

5、针灸疗法:用针灸刺激患病部位,可缓解疼痛症状,适合症状偏轻的患者,也可辅助其它疗法一起使用。

坐骨神经痛的自我缓解方法1、脚后跟腾空:在地上放一摞书,5cm高左右就可以,然后脚尖踩在书上,脚跟要在空中悬着,坚持的时间要看自己的忍耐能力。

2、平躺抱大腿抬小腿平躺,一条腿平放,双手固定住患侧大腿,缓缓伸直膝关节至后腿肌肉轻轻拉紧或有牵扯疼痛的感觉,停留10秒后放松,连做5-10次。

3、平躺抬腿:仰卧,下肢伸直,患肢主动上抬,上抬至大腿后侧有拉紧或疼痛感时,停5-10秒钟放下,连做5-10次。

4、热敷:热敷可以放松肌肉,也可以缓解疼痛。

5、疼痛期间多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尤其是搬重物或弯腰检东西的动作应避免。

6、防潮保暖:防止受寒受湿,尤其在运动出汗以后不可受凉,应保持干燥,不能久坐或躺卧于凉湿地面。

几种常见病的造模方式

几种常见病的造模方式

几种常见病的造模方式1.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动物选取选用健康Ⅱ级SD雄性大鼠,体重280- 320 g,动物于安静环境下分笼饲养,室温控制在(22士1)℃的范围内,相对湿度60%,光线自动控制,明(07: 00- 19: 00)暗(19: 00-07)交替,给予充沛清洁饮水、摄食。

处置大鼠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1 g/ kg)麻醉后,将其仰卧固定。

分离右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及颈外动脉(ECA)并挂线备用,结扎ECA与CCA,用动脉夹夹闭ICA远心端后,迅速于ECA与ICA分义处作一切切口,从切口处插入一端加热成滑腻球形尼龙线(直径为0. 25 mm,距球端2cm处作标记)。

线插入ICA后,于入日处稍稍结扎尼龙线与入口处ICA段,然后松开夹闭ICA的动脉夹,继续插入尼龙线至稍有阻力后略回撤,至线插入深度为(18. 5士0.5)mm左右,实现大脑中动脉阻塞致使脑缺血。

再次结扎入口处,尼龙线外留约1缝合皮肤。

2h后轻轻提拉所留线头至有阻力,实现大脑中动脉再灌,则造模完成。

纳入动物入选的标准(依照Zea Longa 5级评分法取评分为2,3,4分的动物,动物于缺血2h后出现对侧前肢倦曲或行走转圈或行走向对侧倒体征则纳入,动物无此体征或于缺血2h后仍不清醒者弃去。

2.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型取材体重125- 155g雄性SD大鼠,环境温度18℃一20 0C,湿度70%左右,自由采食全价营养颗粒饲料,垫料为紫外线消毒后的卫生纸。

将酒精体积分数为0. 52的红星二锅头自酒(北京酿酒总厂生产),按体积比别离稀释成400Io .450Io .500Io ( v/ v)备用。

处置按每周所测得的体重给子每日早晚白酒灌胃各1次。

第1周将稀释成40%的白酒按剂量4g/(kg.d)、每次0. 5m1/ 100g灌胃,第2周按剂量8g/(kg.d)、每次1. 0ml/ 100g,灌胃,第5周开始将稀释成45%的自酒按9g/(kg.d),每次1. 0m1/ 100g 灌胃,第9周将稀释成50%的白酒按10g/(kg.d)、每次1. 0m1/ 100g灌胃,第11周起改用自由饮酒至第12周,以浓度50%白酒作为主要饮料,日供给量40ml,同时限制饮水。

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三叉神经节神经元中NPR-A表达量的变化

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三叉神经节神经元中NPR-A表达量的变化

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三叉神经节神经元中NPR-A表达量的变化韩良;崔曼曼;徐文华;刘悦雁;王烈成;王元银【摘要】目的检测三叉神经痛(TN)模型大鼠的三叉神经节(TG)神经元中NPR-A 受体mRNA表达量的变化.方法采用眶下神经缩窄术和经眶下孔注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即对照组1(假手术组)、对照组2(生理盐水注射组)、眶下神经缩窄模型组(ION-CCI组)术后1周和2周以及经眶下孔注射TNF-α组(TNF-α组)注射后1周和2周.Q-PCR法检测NPR-A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每组大鼠TG均表达NPR-A受体mRNA.其中ION-CCI组术后2周以及TNF-α组注射后1周和2周TG内NPR-A受体mRNA表达含量均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n=4,P<0.05).结论大鼠TG表达的NPR-A受体可能与大鼠TN及炎性痛的发生和发展相关.【期刊名称】《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51)008【总页数】4页(P1097-1100)【关键词】三叉神经节;慢性压迫性损伤;三叉神经痛【作者】韩良;崔曼曼;徐文华;刘悦雁;王烈成;王元银【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合肥230032;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合肥230032;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合肥230032;皖西卫生职业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六安237000;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合肥230032;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合肥23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5.7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累及三叉神经一支或几支,其分布区域内出现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持续数秒钟至数分钟,疼痛具有周期性,间歇期无症状[1]。

近年来已经建立多种较为成熟的TN动物模型,如光化学损伤诱导TN动物模型[2]、眶下神经缩窄TN动物模型[3]以及本课题组前期建立的经眶下孔注射相关炎症因子制造大鼠TN模型[4]。

坐骨神经痛药及制备方法

坐骨神经痛药及制备方法

坐骨神经痛药及制备方法坐骨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性疼痛,其特征是由坐骨神经受损引起的下肢疼痛、麻木和刺痛。

该病痛苦不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面对这一疾病,科学家们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坐骨神经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坐骨神经痛的病因。

坐骨神经是身体最长的一支神经,在坐骨骨盆部位开始,一直延伸到脚部。

当坐骨神经被压迫或受到损伤时,就会引起坐骨神经痛。

常见的病因包括椎间盘突出、脊柱关节炎、肌肉痉挛等。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物理治疗和针灸等。

然而,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和其他不良反应,物理治疗和针灸的效果亦有限。

因此,寻找一种更有效的药物治疗坐骨神经痛势在必行。

最近的研究表明,一种基于天然植物提取物的新型药物可能成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有力工具。

这种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首先,选用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的植物材料作为原料,例如土荆芥、白芷等草药。

这些植物材料可以通过研磨和提取的方式获取有效成分。

其次,将提取到的植物成分进行纯化和浓缩,以增强其药效。

这一步骤通常通过溶剂提取和蒸馏等方法完成,确保药物的纯度和活性。

然后,在合适的载体中将纯化后的药物成分溶解,形成药物溶液。

载体的选择应考虑到其对药物成分的稳定性和渗透性。

最后,将药物溶液制备成适合口服或外用的剂型。

例如,可以将药物溶液制成胶囊、片剂、膏剂等形式,以方便患者的使用和吸收。

这种基于天然植物提取物的药物在治疗坐骨神经痛方面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由于其源于植物,这种药物相对安全,副作用较少。

其次,该药物具有较强的镇痛和抗炎作用,可以有效缓解坐骨神经痛的症状。

此外,该药物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便于大规模生产。

作为总结,坐骨神经痛药及其制备方法的研究为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基于天然植物提取物的药物制备方法简单易行,且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这种药物将逐渐应用于临床,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坐骨神经部分损伤模型(The partial sciatic nerve injury model)为了模拟外周神经损伤后的烧灼痛(causalgiform pain),Seltzer等介绍了一种与CCI模型相似的神经病理痛模型。方法是用丝线紧紧结扎坐骨神经干1/3或1/2,因为是结扎部分坐骨神经,故叫坐骨神经部分损伤模型。该模型也有抬足、舔足等自发痛行为表现,但无自噬伤肢行为,动物损伤肢体有对辐射热刺激和CO2激光照射敏感的热痛敏、对von frey纤维刺激敏感的异常机械痛敏。与CCI模型不同的是,该模型在手术后出现痛相关行为的时间比较早,一般在几个小时之后,持续几个月(Seltzer,Z.,1990)。
脊神经选择结扎模型(The spinal nerve ligation model或chung’smodel)虽然Bennett-Xie和Seltzer模型具有临床病理痛的特点,但是还存在一些缺陷,比如:a损伤神经的数目和类型难以控制,如Bennett-Xie模型结扎的强度和Seltzer模型中损伤神经的具体部位因人而异,常造成动物个体差异大,模型成功检出率较低b因损伤部位在坐骨神经,难以模拟所有临床神经损伤性痛。故Chung等开发出了脊神经选择结扎模型。方法在大鼠L4-S1水平切取一侧椎旁肌肉,切除L6脊椎横突,分离l4-l6脊神经,用3-0医用丝线分别紧紧结扎L5和L6脊神经,或仅结扎L5脊神经。术后动物出现步态异常,但手术侧后肢除了轻度外翻、足趾紧收外,无其他畸形改变。术侧后肢足底对0.86和19.05g两个强度的von frey纤维刺激敏感性均增加,机械痛敏和异常痛敏出现于手术后12-20h,持续10周左右;热痛敏也可在手术后1天出现,手术后3天最显著,而后持续5周左右恢复术前水平。该模型的优点是:结扎部位和结扎强度变异小,动物个体差异仅来自于动物生物学变异,尽可能排除了实验误差;脊髓损伤和非损伤节段完全分开,有利于对比研究损伤和非损伤脊髓节段的初级传入是否或如何参与疼痛的发生和持续慢性化机制(Kim ,S.H.,1992)。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模型(The 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sciatic nerve,CCI)为了克服上述模型的缺陷,Bennett等开发出CCI模型,此模型与临床神经病理性疼痛特征有相似之处,得到疼痛学界的广泛应用(Bennett和Xie,1988)。方法是暴露出坐骨神经干,用4-0铬制肠线环绕神经干分别做4个轻度结扎环,间距1mm,结扎强度以引起小腿肌肉轻度颤动反应为宜。术后5-7天开始出现痛反应,10-14天达高峰,持续2个月后痛反应表现消失,代之以感觉迟钝,但无伤肢自噬现象。具体包括:a自发痛,自发抬起损伤肢体,时而舔足、咬足或甩足;b热痛敏,动物损伤足PWTL显著降低(约30%),提示有热痛敏;c用von Frey(0.4-2.0g)和冷刺激(10℃)检测,损伤足对机械和冷激反应次数显著增多,提示有机械痛敏、异常痛敏和冷痛敏。CCI模型大约在术后2周神经损伤区域远端的有髓鞘纤维几乎全部脱髓鞘,但无髓鞘纤维完整。损伤区域近端神经纤维正常,无显著DRG细胞死亡证据。
背跟节慢性压迫模型(The chronic compression of dorsal root gangalion model,CCD)上面四种均属于外周神经干损伤痛模型,但在临床上更为常见的是慢性腰腿痛,如腰椎间盘突出等引起椎管或椎间孔狭窄造成的神经跟性痛(radicular pain)。Hu和Song等通过将一根细钢柱植入大鼠一侧腰椎间孔,模拟椎间孔狭窄,建立了背跟节慢性压迫模型。术后第二天开始出现痛行为表现:术后2周自发痛显著,主要偏爱受损伤肢体,经常有抬足舔足活动等,无伤侧肢体自噬现象;辐射热照射法检测,受伤侧后肢足底出现热痛敏,持续30天左右;von frey纤维刺激检测,受伤侧后肢足底出现机械痛敏,持续一个月左右(Hu SH,1998;Song XJ,1999)。该模型与前四种模型的区别是:CCD模型保留了外周初级神经传入和传出功能;其DRG神经原胞体直接持续压迫和继发炎症的刺激。上述两个特点与临床跟性痛的情况相似。
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模型
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的研究大多来源于动物模型;尽管模型还存在不少缺点,但是它为理解和探索人类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有用的工具。动物模型的缺点是动物无法语言交流,对动物的疼痛测量多基于主观行为反应,比如测量痛敏和异常痛敏。
最常用的动物模型包括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模型(The 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sciatic nerve,CCI)(.Bennet G J,1988)、坐骨神经部分损伤模型(The partialsciatic nerve injury model,PNL)(SeltzerZ,1990; Malmber,A.B.,1998)、脊神经选择结扎模型(The spinal nerve ligation model , SNL)(Kim SH,1992),坐骨神经轴索切断模型(Wall,P.D.,1979)、背跟节慢性压迫模型(Hu SH,1998;Song XJ,1999)、和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模型(Decosterd IandWoolf CJ,2000)。通过测量神经损伤侧肢体脚爪皮肤的感觉阈值即主要通过测评对热、机械刺激痛敏(hyperalgesia)和冷、触异常痛敏(allodynia)来确定模型是否成功。下面分别叙述。
坐骨神经轴索切断模型(The sciatic nerve axotomy model)由Wall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介绍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具体方法是在麻醉下暴露坐骨神经,其后用丝线结扎神经干,将结扎部位切断,近端植入一端封闭的医用聚乙烯管内,保留的断端可以在9-40天后形成神经瘤,亦称为神经瘤模型(The neuroma model)(Wall,P.D.,1979)。模型行为学主要是受伤肢体残废,在手术几天后动物开始自噬或咬掉其受伤侧肢体和足趾(autotomy或self-mutilation)。对动物自噬伤残肢体现象是由于痛敏或异常痛敏,还是因为局部失去知觉而被当作异物咬掉,一直存在争议,目前的研究显示自噬伤残肢体现象不是由于疼痛,而是因为后肢缺乏运动和感觉神经支配(Kauppila T,19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