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系统换热效率降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合集下载

低温循环水供热系统节能运行的误区与对策

低温循环水供热系统节能运行的误区与对策

环 水 直 接 由 热 源 送 列 热 用 户 散 热 , 避 免 了 冷 源 损 失 , 热 效 率 很 高 。 在 企 业 的 供 热 生 产 中 , 节 能 降 耗
是 一个 永 远 的 课 题 , 虽 然 大 家 都 采 取 了 一 些 节 能 措 施 , 可 是 目 前 以 热 电 厂 为 热 源 的 低 温 循 环 水 供 热 系 统 泵 站 及 系 统 节 能 中 存 在 着 认 识 误 区 , 在 此 提 出 一 些 意 见 ,供参 考 。
提 高 供 水 温 度 是 应 用 了 供 热 调 节 中 的 质 调 原 理 , 根 据 不 同 的 室 外 温 度 只 改 变 供 水 温 度 , 不 改 变
或 适 当 降 低 供 水 流 量 , 为 目前 普 遍 采 用 的 运 行 调 节
户 采 暖 要 求 。而 对 于 供 热 企 业 , 由于 温 差 的 增 大 ,输 送 同 样 的 热 量 , 可 采 用 较 少 的 循 环 水 流 量 , 降 低 泵 的 能 耗 ,起 到 节 能 降 耗 的 目的 。
节 阀 ,水 泵 采 用 变 频 控 制 。 此 供 热 方 式 适 用 于 一 次 网 供 水 的 高 中 区 。
实 践 证 明 ,在 直 供 系 统 实 行 混 水 换 热 ,特 别 适
合 目前 新 建 的 以 地 暖 采 暖 的 热 用 户 , 可 根 据 不 同 建
筑 物 的 采 暖 特 点 , 调 节 供 热 温 度 , 由 于 低 温 循 环 水
1 2 对 策 .
提 高供 水温 度 , 各热 力站 实行 混 水换 热 。
供 暖 实 行 2 小 时 工 作 制 , 与 一 股 设 计 的 95 0℃ , 4 /7 2 班 制 运 行 来 比 较 , 这 种 运 行 方 式 也 完 全 能 满 足 用

循环水温差大的原因

循环水温差大的原因

循环水温差大的原因
首先,设备设置不合理是循环水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循环水系
统的设计过程中,必须根据具体的设备运行要求合理设置进水温度和出水
温度,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如果设备设置不合理,如进水温度过
高或出水温度过低,就会导致循环水温差的增大。

其次,管道与设备之间的散热损失也是造成循环水温差大的原因之一、在循环水流动过程中,由于管道与设备表面之间会存在一定的热交换,导
致循环水的温度下降。

如果这种热交换过程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管道与
设备之间的散热损失就会增大,从而导致循环水温差的增大。

第三,循环水系统中水流速度过高也会导致循环水温差大。

当水流速
度过高时,水在流动过程中会带走更多的热量,使得出水温度降低。

如果
水流速度过高,超过了设备的设计要求,就会导致循环水温差的增大。

第四,供水温度的波动也会造成循环水温差大。

在循环水系统中,供
水温度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循环水的出水温度。

如果供水温度的波动较大,
就会导致循环水温差的增大。

最后,设备的故障或运行不稳定也是造成循环水温差大的原因之一、
例如,设备内部的温度控制系统出现故障,导致无法及时控制出水温度,
或者设备的运行状态不稳定,都会导致循环水温差的增大。

综上所述,循环水温差大的原因主要包括设备设置不合理、管道与设
备之间的散热损失、水流速度过高、供水温度波动以及设备的故障或运行
不稳定等。

为了降低循环水温差,需要合理设置设备参数、控制散热损失、控制水流速度、稳定供水温度,并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确保系统的稳
定运行。

循环水冷却器换热效率下降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循环水冷却器换热效率下降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1 . 2 水冷器换热效率下降的原因及判断 从我公 司甲醇系统实 际生产中遇到的情况 , 结 合热量衡算的基本方程 , 造成水 冷器换热效 率下降
的原 因主要有 以下 几 种 :
( 1 )冷却水流量减少 ; ( 2 )冷却水进 出口温度高; ( 3 )壳程 的杂质堵塞水冷器列管或者结垢 , 造 成水冷器换热效率下降; ( 4 )管程的杂质 吸附在管壁上 , 造成换热效率
DO NG J i e , L I J u a n—p , ( Y a n k u a n g L u n a n C h e m i c a l C o . ,L t d . , T e n g z h o u 2 7 7 5 2 7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Wa t e r c o o l e r o t f e n a p p e a r e d t o d e c r e a s e t h e h e a t t r a n s f e r e ic f i e n c y i n he t u s e p r o c e s s ,t hi s p a p e r a n a l y s e d he t r e a s o n s ,a n d p u t f o r w a r d he t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s o l u t i o n me ho t d s . Ke y wo r d s : wa t e r c o o l e r; h e a t t r ns a f e r e ic f i e n c y ; na a l y s i s o f c a u s e s ; s o l u t i o n
R e a s o m a n d S o l u t i o n s t o t h e Ci r c u l a t i n g Wa t e r C o o l e r He a t E x c h a n g e E ic f i e n c y De c r e a s e

循环水冷却系统的性能优化与设计

循环水冷却系统的性能优化与设计

循环水冷却系统的性能优化与设计循环水冷却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用于帮助将设备或工艺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发。

该系统通常由水泵、换热器、冷却塔和管道组成,通过循环水将热量带走,以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为了提高系统的性能,下面我将介绍循环水冷却系统性能优化与设计的主要内容。

首先,循环水冷却系统的性能取决于换热器的设计和选型。

换热器是系统中至关重要的部件,它负责将设备或工艺中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冷却水。

为了优化系统的性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和选型。

首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换热器类型。

常见的换热器类型包括壳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和空气冷却器等。

根据系统的工作条件和冷却要求,选择合适的换热器类型可以提高系统的换热效率。

其次,设计合理的换热面积。

根据设备或工艺中产生的热量负荷和冷却水的流量,确定合适的换热面积。

换热面积过小会导致换热效率低下,换热面积过大则会增加系统的成本。

另外,还需考虑换热器的材质选择。

根据冷却介质(水、油等)的性质和温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材质以确保换热器的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能。

除了换热器的设计和选型,循环水冷却系统的性能还与水泵的运行和管道的布局有关。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两个方面。

水泵作为循环水冷却系统的核心设备,其运行参数对系统性能有直接影响。

为了提高系统的性能,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选择合适的水泵类型和型号。

根据系统的流量要求和扬程要求,选择适合的水泵类型,如离心泵和容积式泵等,并根据需要的流量和扬程选用合适的型号。

其次,注意水泵的运行参数。

水泵的运行参数包括流量、扬程、转速等。

需要根据系统的工作条件和所需流量进行合理调整,以保证水泵的高效运行。

另外,还需定期检查水泵的状态和维护水泵。

定期检查水泵的各项参数,并做好润滑和清洗工作,以确保水泵的正常运行,提高系统的性能。

除了水泵,管道的布局也对循环水冷却系统的性能有影响。

以下是设计合理的管道布局的几个要点。

首先,尽量减小管道的阻力损失。

循环水泵热不平衡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循环水泵热不平衡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循环水泵热不平衡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摘要:石化厂做功后的乏汽进入凝汽器汽室,需要用大量的循环冷却水将其冷凝成凝结水,相应的供排水设备、建(构)筑物等构成了循环水系统某石化厂循环水泵是循环水装置关键机泵,泵的停运将会使工艺流程中断并导致下游其他装置低负荷运行,且工艺特性决定该泵的运行状况对全厂生产是否平稳影响很大,因此循环水泵能否正常运转直接关系到全厂的平稳生产。

该循环水泵运行过程中出现轴承振动正常但温度高估值的现象,制约了装置的平稳生产。

如何进行故障消缺、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安稳长满优运行,成为设备管理的一个难点。

关键词:循环水泵;热不平衡;故障原因;处理措施引言某厂两台循环水泵自2010年开工以来,非联轴器端轴承温度一直在报警位运行,且运行中升至85℃时仍未见停止上升趋势(80℃报警,85℃联锁),而振动均正常。

按厂家提供的参数,泵正常运行时轴承温度应在40~55℃之间。

为保证装置的正常运行,采用非常规操作方式(即在轴承箱上方浇冷却水)强制冷却,一旦停止浇水,温度就会上升到报警值甚至联锁。

两台循环水泵的非正常运行致使生产状况极不稳定,下游各生产装置的运行也得不到稳定保障。

1原因分析1.1对推力轴承进行解体检查将推力轴承上盖拆除后,发现润滑油已经发黑变质,并有铁屑;随后拆除推力头和推力轴承,检查发现推力轴承外圈滚道发黑,并伴有高温导致发蓝现象,未发现明显磨损痕迹发现滚子大端面和内环接触面存在明显磨损痕迹,滚子侧面存在明显的轴向摩擦亮痕,局部(几乎每颗滚子均有)存在明显的滑动磨痕。

更换新轴承后,再次启动循泵电机进行空载再鉴定,经过连续4小时运行,推力轴承温度稳定在58℃,其他所有性能参数均稳定正常,循泵电机满足运行要求。

1.2运输环节调查备用循泵电机运输使用专用转子固定支架安装于电机下部轴头使整个转子往下拉,首先使槽钢和电机转子靠背轮用螺杆固定,然后通过螺杆使槽钢与循泵电机座连接在一起,并用扳手使上下螺母拧紧,最后拧紧靠背轮与槽钢下部连接螺母,使循泵转子往下拉。

循环水换热器换热效果差的在线解决方法

循环水换热器换热效果差的在线解决方法

换 热 到 东 侧 ,温 度 从 2 4℃上 升 到 6 4℃ ,是 正 常
的 。循 环水 经过 第 二次 换热 后 ,即循 环水 从 东侧 经
换 热 器 的 上 部 换 热 到 西 侧 ,温 度 没 有 升 高 反 而 下
降 ,而 且换 热 器 的 上 部 应 该 比 下 部 温 度 高 ( 热 器 换 上 部 测 量 温 度 为 9 ℃ , 换 热 器 下 部 测 量 温 度 为 0 5 ) 水 温 从 6 3 , 4℃ 降 到 4 c, 这 是 不 正 常 的 , 8c 只 能 是 循 环 水 的 出 口 侧 又 有 冷 源 进 入 , 因 此 认 为 是
好 零 背 乐排 放 前 的各 项 准 备 丁作 ;进 行 零 背 压 排
放 , 打 开 10J 1C循 环 水 回 水 线 上 新 接 的 3 切 断 1 个
阀 , 同时 关循 环水 出 口蝶 阀 ,但 是 为 了安 全 起 见 ,
循 环水 水流 短路 造成 的。 原 因 二 : 为 了 给 下 游 工 序 提 供 一 个 更 好 的环 2 4 结 果 分 析 . 境 , 半 年 对 循 环 水 的 水 流 分 配 量 进 行 了一 次 调 循 环 水 零 背 压 排 放 后 1 叭J 1 C运 行 情 况 良好 , 整 , 即 将 1O J 1C的 循 环 水 回 水 蝶 阀 关 小 。 当 时 1 真 空 度 达 到 一 0k a 上 , 能 够 满 足 10 8 P 以 0 %负 倚 时 的 10 的 循 环 水 回 水 阀 关 到 只 有 2 % ~ 0 的 开 生 产 要 求 。对 10 J lC 1 J 5 3% 1C真 空 值 进 行 跟 踪 ,循 环 水 冲 1 度 ,由于循 环水 回水 阀开度 小 ,造 成循 环 水 回水 的 洗 后 7d 反 弹 。 无 背 压 变 大 ,循 环 水 在 1 O J 内 的 循 环 水 量 变 少 , l 1C 准 确 的 判 断 为 不 停 车 在 线 解 决 10J 1C真 空 低 1 流速 变小 ,尤其 是 在 出现循 环 水短 路后 ,换 热器 内 问题 奠 定 了 基 础 。 如 果 停 车 清 洗 ,从 1 O J IC的 停 I 的 循 环 水 量 变 得 更 少 ,流 速 更 慢 ,这 就 使 循 环 水 里 车 到 检 修 施 : 共 需 要 4d时 间 , 停 车 对 装 置 的 原 材 [

化工循环水系统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化工循环水系统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 要:某公司因烯烃装置与循环水进行热交换的冷却器系统存在着工艺侧长期泄漏,导致循环水浊度上升,换热器结垢严重,引起烯烃装置丙烯制冷压缩机出口压力高,导致烯烃装置被迫降负荷,造成效益损失。

通过在泄漏点投加杀菌剂,避免微生物滋生;同时引进撬装旁滤和提高旁滤量,使化工循环水浊度显著下降,生产装置处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关健词:循环水 烯烃装置 泄漏化工循环水系统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戴先进(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福建泉州 362800)收稿日期:2020-11-25作者简介:戴先进,工程师。

199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目前从事炼油化工一体化装置污水处理工作。

丙烯制冷压缩机是乙烯装置的心脏,也是影响生产稳定的关键设备。

丙烯制冷压缩机平稳运行,才能保证乙烯稳产高产,最终实现效益最大化。

而循环水对装置平稳生产,增收创效,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

1 化工循环水制约丙烯制冷压缩机的运行烯烃装置丙烯制冷压缩机出口压力经常超过高限值1.75 MPa ,详见图1,其一旦接近高高限联锁值1.92 MPa ,就会造成压缩机联锁停车。

为此,某公司在优化运行策略中明确要求,将该装置的生产负荷从400~436 t/h 调整至380~416 t/h 。

丙烯制冷压缩机出口压力由最后一级压缩后的丙烯气体在冷凝器实现全部冷凝后的温度决定。

循环冷水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丙烯制冷压缩机的运 行[1]。

化工循环水场热水温度高、换热器结垢严重,导致换热器换热系数下降[3],并缩小了流通截面积[4],因此造成丙烯冷凝器的冷凝温度上升。

2 化工循环热水温度高的原因和解决措施2.1 烯烃热负荷超过循环水冷却能力对烯烃装置近期的运行数据进行整理,发现烯烃装置的热负荷超过循环水的冷却能力。

特别是夏天,循环冷水与热水温差最高接近14℃,平均10.97℃,已超过设计能力,如表1所示。

2.2 降低化工循环水的热负荷要降低烯烃装置的循环热水温度,就需要降低化工循环水的热负荷。

循环水损耗率

循环水损耗率

循环水损耗率循环水损耗率是指在循环水系统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循环水的损耗情况。

循环水损耗率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循环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本文将从循环水损耗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降低循环水损耗率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循环水损耗的原因循环水损耗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蒸发损耗:循环水在冷却过程中,由于受热蒸发而损失一定量的水分;2. 泄漏损耗:循环水系统中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泄漏现象,如管道、阀门、水泵等设备的漏水;3. 排放损耗:循环水系统为了保持水质的稳定,需要定期进行排放,这也会导致一定的水分损耗;4. 溢流损耗:在循环水系统的水箱或冷却塔中,为了保持水位的稳定,会设置溢流装置,当水位过高时,会自动溢出一部分水分。

循环水损耗率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界环境因素:气温、湿度等外界环境因素会影响循环水的蒸发速率;2. 设备状态:设备的运行状态、密封性能等直接影响着泄漏损耗的大小;3. 水质管理:水质的稳定与否会影响排放损耗的大小;4. 设备设计:合理的设备设计可以减少溢流损耗,提高循环水利用率。

三、降低循环水损耗率的方法为了降低循环水损耗率,提高循环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修复漏水点,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减少泄漏损耗;2. 优化水质管理:合理控制循环水的水质,采取适当的水处理措施,减少排放损耗;3. 调整循环水系统的运行参数: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循环水系统的运行参数,如水流量、温度等,降低蒸发损耗;4. 优化设备设计:在设备设计时考虑减少溢流损耗的措施,如合理设置水位控制装置,减少溢流量。

总结:循环水损耗率是循环水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运行指标,直接影响着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通过识别循环水损耗的原因、分析影响因素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循环水损耗率,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影响循环水水质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影响循环水水质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影响循环水水质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摘要:目前,采用循环冷却水代替直排水冷却已成为化工行业的共识,循环水的水质直接影响下游装置水冷却器及设备的安全运行,水质超标,会使换热器表面形成水垢,影响换热效果。

同时,采用敞开式循环冷却方式的水场,冷却塔暴露在室外,受外界阳光、灰尘、风吹、雨淋等一系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导致水场逐渐产生严重的沉积物附着,设备腐蚀和微生物大量滋长,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黏泥污垢堵塞换热器列管等。

这一系列的问题,已是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以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循环水;水垢;微生物;水质1 现存循环水水质问题现以我厂一套循环水装置为分析样本,该循环水系统拥有4台循环水泵,每台设计流量为3084m3/h,压力控制在0.4MPa~0.6MPa,向下游两个装置供循环水,正常状态为两开两备。

1.1 水垢随着大量水分在凉水塔中蒸发,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大,过饱和后会在换热器表面逐渐析出。

这些物质的主要成分为CaCO3、Mg(OH)2、Ca3(PO4)2,由于这些物质溶解度极低,因而很容易在换热器表面形成水垢。

水垢的存在使换热设备的水流阻力变大,水泵及相关设备的能耗大幅增加;同时也导致换热设备热效率降低,从而降低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对工厂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1.2 污垢污垢一般是由细小的泥沙、尘土、不溶性盐类的泥状物、胶状氢氧化物、杂物碎屑、腐蚀产物、油污、特别是藻类的尸体及其黏性分泌物等组成。

但污垢在传热表面上黏附不紧,容易清洗,有时只需用水冲洗即可除去。

但在运行中,污垢和水垢一样,也会影响换热器的传热效率。

1.3 微生物由于循环水的循环利用,水中各种离子浓度升高,为微生物的滋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如果微生物得不到有效控制,不仅会产生微生物腐蚀,大量细菌分泌出的粘液像粘合剂一样,并以微生物群体及其遗骸为主体,与水中灰尘、杂质、化学沉淀物、腐蚀产物等粘结在一起,形成粘糊糊的胶粘状物,即微生物粘泥。

循环水系统故障的原因分析及其解决措施

循环水系统故障的原因分析及其解决措施

循环水系统故障的原因分析及其解决措施本文分析台州发电厂循环水系统故障的原因,介绍循泵进水口前池和一、二次滤网的改造方案及实施后的效果,并对循环水系统改造后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

概述台州发电厂南临椒江,凝汽器冷却水从椒江江边取水,为开式循环,循环水取水受自然条件限制采用明渠引水。

电厂自1980年筹建以来,已分别建成一、二、三、四期工程a6号机运行,系统布置如图1所示。

1 存在的问题近年来由于进水口及前池出现泥沙淤积,在低潮位时一期循泵进水不足,造成循泵夹带空气严重,振动大,出水压力偏低(母管压力只有0.05MPa)。

尤其是1、2号循泵并列运行时水量明显不足,泵的振动加大,出水压力最低为0.04 MPa。

虽然每年对进水口及前池进行挖泥,但不能解决这一问题。

为了保证循泵的安全运行,不得不调整循泵运行方式,即避开1、2号泵同时运行,使两台泵常年有1台处于备用状态,造成循环水系统安全运行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2 原因分析循环水系统影响机组安全经济运行主要表现在凝汽器真空的下降,循环水虹吸的破坏,影响机组的出力。

尤其在夏天,由于1、2号机凝汽器真空低,出水虹吸破坏次数较多,机组不得不经常降出力运行。

其原因一方面是循环水压力偏低(0.04~0.05 MPa)。

另一个方面是一、二次滤网效果差。

一~三期的一次滤网型号为ZH-3000,按66典水标准设计,为无框架正面进水结构,1982年开始投入运行。

由于设计标准低,设备老化,存在以下问题:(1)旋转滤网网板与网板之间间隙太大,约15 mm。

(2)滤网两侧无侧封板。

(3)滤网底部间隙太大。

(4)网板骨架刚性偏低。

造成拦截污物效果差,特别是夏天或汛期,悬浮垃圾及杂物从滤网大量进入,使凝汽器换热效果明显下降,严重影响凝汽器真空。

1、2机凝汽器原设计在厂房内凝汽器入口处装有2台Φ1400固定式二次滤网,需冲洗时,开启蝶阀导流冲洗。

二次滤网经过十几年运行已全部损坏,在大修时已拆除,改成直通管通水。

循环水在运行中遇到的问题

循环水在运行中遇到的问题

循环水系统的运行原理
循环水系统通过收集废水并将其输送到处理站进行处理,然后通过循环泵输送到 再利用点,实现水的再利用。在运行过程中,系统需保持水质稳定,防止生物和 化学污垢的形成,并控制系统的能耗和运行成本。
循环水在运行中遇到的问题
02
循环水在运行中遇到的问 题
水质问题
结垢
01
循环水中的矿物质在高温下容易形成水垢,附着在换热器表面,
循环水在运行中遇到的问题
目 录
• 循环水系统简介 • 循环水在运行中遇到的问题 • 解决循环水问题的措施
01
循环水系统简介
循环水系统的定义
• 循环水系统是指将使用过的水经过适当处理后再 次利用的系统,以减少对新鲜水的需求并降低废 水排放。
循环水系统的组成
• 循环水系统通常包括收集系统、处理系统、循环泵站和再利用系统等部分,各部分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水的循环利用。
设备老化
长期运行的设备可能发生老化现象,如密封件磨损、阀门失灵等, 影响正常运行。
能效问题
换热效率低下
由于水质问题和设备问题,换热器可能存在传热 效率低下的问题。
能耗高
为了保证循环水的持续运行,可能需要消耗大量 的能源,如水泵的运行和加热或冷却过程。
维护成本高
由于水质问题、设备问题和能效问题,可能导致 频繁的设备维护和更换,增加运行成本。源自 感谢您的观看THANKS
03
解决循环水问题的措施
水质问题的解决措施
01
02
03
过滤
通过使用过滤器去除水中 的杂质和颗粒物,保证水 质清洁。
消毒
使用氯、臭氧等消毒剂杀 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防 止微生物滋生。
软化
通过离子交换或膜分离技 术降低水的硬度,减少水 垢的形成。

循环水系统换热效率降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循环水系统换热效率降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循环水系统换热效率降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介绍塔河分公司循环水系统运行的现状,分析影响循环水系统换热效率降低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提高循环水系统换热效率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循环水换热效率结垢黏泥运行管理在石化企业中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的优异,对企业的产品质量、炼油收率、装置的能耗、以及节水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因此,提高循环水的有效运行效率(维持循环水的换热效率达到或优于设计指标),对企业而言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1 系统现状塔河分公司循环水系统是塔河分公司120万吨/年稠油技改项目的配套公用工程,主要承担为各生产装置提供循环冷却水的任务,设计供给量为4000m3/h,实际供给量3800m3/h。

循环水进出口水温差6-8度;浓缩倍数4-6偏高;电导率2800-3400 us /Cm偏高;ph值7.6-9。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循环水量与以往实际运行的水量相比(2800-3200 m3/h)偏大,进出口水温温差偏小(机械通风式为可大于8-10度)。

循环水系统热效率降低的主要因素是:1、循环水冷却塔的冷却效率下降;2、水质中的离子含量超过系统控制量,造成系统设备结垢趋势增大;3、系统细菌量超过控制量,引起大量黏泥产生,使系统的黏附速率增大等。

对照循环水系统热效率降低的主要因素,塔河分公司循环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风损水量大,造成浓缩倍数上升较快易使设备结垢;2、循环水冷却塔的冷却效率下降;3、系统黏泥产生快,有异味,挂片的腐蚀速度快(主要以点蚀为主);4、装置高温高位换热器结垢快;5、药剂和运行成本增加。

在存在问题中反映出循环水系统结垢和腐蚀的趋势在上升,逐渐破坏换热设备中的换热介质与被换热介质间的热传递,从而导致循环水系统换热效率的降低。

2 原因分析2.1 风损水量大,造成浓缩倍数上升较快,易使设备结垢;塔河分公司循环水系统在设计上虽考虑了当地的环境因素,但因设备制造、干燥的高温气候以及较大的风沙环境的原因,与其它地区的循环水系统相比存在蒸发和风损水量大;其次,09年5月大检修时,填料上面的吸水板的安装间隙较大,部分吸水板的安装方向不对,造成吸水板不能有效阻止水的外泄,在循环水机械风机的作用下,引起较多水的外泄。

工业冷却循环水系统的节能优化改进

工业冷却循环水系统的节能优化改进

工业冷却循环水系统的节能优化改进工业冷却循环水系统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能源消耗较大的设备,对其进行节能优化改进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系统效率。

以下是我对工业冷却循环水系统节能优化改进的建议:1.优化水泵选型:选择高效节能的水泵设备,尽量减小水泵的额定功率和运行功率。

可以采用变频调速装置,根据冷却负荷变化,调整水泵转速,降低运行功率,提高水泵的效率。

2.控制水流量:根据实际冷却负荷需求,合理控制系统中的水流量。

可以通过安装流量计和控制阀门来实现对水流量的精确控制,避免过量供水造成能源的浪费。

3.合理利用余热: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可以用于加热循环水或其他用途,减少对能源的依赖。

可以采用余热回收装置将余热抽取出来,用于加热进水水温,降低冷却负荷,从而减少能耗。

4.优化冷却设备:选择高效节能的冷却设备,如高效冷却塔、高效换热器等。

通过技术改进,提高冷却设备的换热效率,降低能耗。

5.定期维护保养:定期对冷却循环水系统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清洗水泵、冷却塔等设备,清除堵塞、积垢等,避免系统阻力增大和热传递效果降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6.采用节能控制器:安装节能控制器,对冷却循环水系统进行智能控制和优化运行。

通过监测和调整参数,使系统在保证冷却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能耗。

7.加强能源管理: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开展能源测量和监测,分析能源消耗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制定节能目标和方案,促进节能意识的树立和能源管理的持续改进。

通过对工业冷却循环水系统的节能优化改进,可以明显降低系统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从而带来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重收益。

同时也促进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循环水系统存在问题及对策

循环水系统存在问题及对策

4循环冷却水系统优化应做好 防腐 降氯工作 为 了保证循环冷 却水 系统 能够 正常工作 ,需要做好冷 却水 的防腐 降氯 工作 ,主要应从 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电解 水过程 中部分活 性氧和活性氢结合 水体中 D O( 溶解 氧 )和水分子生成臭氧和过氧化氢 ,利用臭氧和过氧化氢 的特 性有效 去除水质 中的杂质和细 菌,保证循环水水质满足使用要 求 ,提 高循环水 的活性 ,达到 改善循环水水质 的 目的。 热 交换器表面 由于除垢效应 ,变得平整光滑 ,从而 防止 了 垢 下腐蚀 ,在 目前循环冷 却水 系统 中,热交换器表面 的污垢是 处理重 点。如果不 能及 时处理掉表面 的污垢 ,会影响热交换器 的正常 工作 ,因此 ,做好 防腐 降氯 工作是保证热交换器正 常工 作 的重要手段 。 系 统中氯离子 由于蒸 发浓缩 ,浓度逐步增大 ,氯 离子对冷 却水 的水质影 响较大 。为此 ,在 防腐 降氯过程 中,应重 点降低 循环冷 却水 中的氯离子 ,主要应采取吸 附和 中和反应 的方 式消 除循环冷 却水中氯离 子。 5 改造措施 冬季 水场化冰 管处积冰 ,使循环 水换热效果降低,导致 水 5 . 1提 高管理水 平,保证换热器温差 场冷 却风机运行负荷增加,工业 电消耗增 加。 协 调各 用水单 位关 闭不 进行换 热 的换热器 冷却 水,并监 2 . 2 循环水运行问题 测 、控 制每 台换 热器进 出口温差 ,不 得低于 6 ℃。每周对 各换 2 . 2 . 1循环水浓缩 倍数不合格 热器进 出 口温 差进 行分 析统计 ,及 时调 整 阀门开度 ,控制 水 般循环 水系统采 用较高浓缩 倍数 ( 5~ 7 )运行 。由于 量 ,保 证换 热器 在最佳状 态下运行,将 循环 水系统温 差控 制在 下游 装置热负荷、塔池排污和用户停车等综合因素影响,浓 缩 6~ 8℃ 。 倍 数 一 直 保 持 下 限 水 平 运 行 ,时 有 不 合 格 情 况 发 生 , 加 大 了 排 5 . 2减 少系统损 失水 量。提 高浓缩倍数 污量和药剂消耗量 ,同时加大了下游装置换热器结垢可能性。 对 系统用水进行监控 ,减 少系统的无效排放 。更换循 环水 针对 循环水浓缩倍数不合格的情况进 行原因分析如下 : 系统砂 滤器 ,每天根据分析数据进 行反 洗,在反 洗水、排 污水 实际运 行时循环水 出入水场温 差 A t达不到设计值 ,设 管道上安装 流量计,在保证系统浊度的前提下,控制反洗水量 计值 △ t= 1 0 ℃,实际运行 中 △ t 平均值为 5 . 2 6 ℃。热负荷 和 排污水量 : 严格循环水系统管理,禁止采 用循环水冲地 。通

循环水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循环水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循环水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循环水运行过程中主要产生的问题(1)水垢:由于循环水在冷却过程中不断地蒸发,使水中含盐浓度不断增高,超过某些盐类的溶解度而沉淀。

水垢的质地比较致密,大大的降低了传热效率,0.6毫米的垢厚就使传热系数降低了20%。

(2)污垢:污垢主要由水中的有机物、微生物菌落和分泌物、泥沙、粉尘等构成,垢的质地松软,不仅降低传热效率而且还引起垢下腐蚀,缩短设备使用寿命。

(3)腐蚀:循环水对换热设备的腐蚀,主要是电化腐蚀,产生的原因有设备制造缺陷、水中充足的氧气、水中腐蚀性离子(Cl-、Fe2+、Cu2+)以及微生物分泌的黏液所生成的污垢等因素,腐蚀的后果十分严重,不加控制极短的时间即使换热器、输水管路设备报废。

(4)微生物黏泥:因为循环水中溶有充足的氧气、合适的温度及富养条件,很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如不及时控制将迅速导致水质恶化、发臭、变黑,冷却塔大量黏垢沉积甚至堵塞,冷却散热效果大幅下降,设备腐蚀加剧。

因此循环水处理必须控制微生物的繁殖。

在循环水系统中,水垢是由过饱和的水溶性组分形成的,水中溶解有各种盐类,如碳酸氢盐、碳酸盐、氯化物、硅酸盐等,其中以溶解的碳酸氢盐如Ca(HCO3)2、Mg(HCO3)2最不稳定,极容易分解生成碳酸盐,因此,当冷却水中溶解的碳酸氢盐较多时,水流通过换热器表面,特别是温度较高的表面,就会受热分解;水中溶有磷酸盐与钙离子时,也将产生磷酸钙的沉淀;碳酸钙和Ca3(PO4)2等均属难溶解度与一般的盐类还不同,其溶解度不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大,而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因此,在换热器传热表面上,这些难溶性盐很容易达到过饱和状态而水中结晶,尤其当水流速度小或传热面较粗糙时,这些结晶沉淀物就会沉积在传热表面上,形成通常所称的水垢,由于这些水垢结晶致密,比较坚硬,又称之为硬垢,常见的水垢成分为:碳酸钙,硫酸钙,磷酸钙,镁盐,硅酸盐。

循环冷却水中的微生物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冷却塔在水的蒸发过程中需要引入大量的空气,微生物也随空气带入冷却水中,二是冷却水系统的补充水或多或少都会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也随补充水进入冷却水系统中。

中央空调循环水处理系统清洗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中央空调循环水处理系统清洗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C a ( H C O 3 )
c a c O 3 J , + C O 2 f+ H 2 0 。
生成 的水 垢 沉 积在 换 热 器 的传 热 表 面 , 形 成 一 层硬垢 , 导致换 热器 的导热 性 能变 差 , 严重 影 响换 热
( F e ) 。这 种 亚 铁 离 子 与 水 中 的 氢 氧 根 ( O H一 ) 离
子相结合 , 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 能粘 聚水
中的各种 有机 或无 机 污染 物 , 形成污垢 ; 此外 , 氢 氧
道堵塞 、 腐蚀泄漏 、 换热效率降低等一系列问题 , 影
响整个 中央 空调 系统 的正 常运 行 。
wa t e r s y s t e m o f c e nt r a l a i r c o nd i t i o n i n g
W A NG We i p i n g, Q I U Q i n g l i n g
( Wu h a n B u s i n e s s C o l l e g e , Wu h a n , H u b e i 4 3 0 0 5 6 , C h i n a )
3解决措施为了防止水垢的形成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控制设备及管道的腐蚀提高热交换效率节约能源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就必须对中央空调循环水处理系统进行清洗除垢及日常的水质稳定处理以降低设备和管道的腐蚀控制结垢生成抑制微生物繁衍保证系统正常安全运行
溏 综 逑
文章编号 : 1 6 7 1— 8 9 0 9 ( 2 0解 决措 施 。
关键 词 : 中央 空调 ; 循 环水 处理 系统 ; 技 术 管理
中 图分类 号 : T U 8 3 1 文献标 识 码 : A
Ex i s t i n g p r o bl e ms a nd s o l v i ng me a s ur e s i n c i r c ul a t i n g

循环水优化解决方案

循环水优化解决方案

循环水优化解决方案引言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循环水被广泛应用于冷却、加热、输送等方面。

循环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对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和能源消耗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循环水系统的效率,降低能源消耗,许多企业开始关注循环水优化解决方案。

循环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循环水系统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1.水质污染:循环水中可能会积累大量的悬浮固体、有机物、微生物等污染物,导致水质恶化。

2.能耗过高:由于循环水系统中存在管道阻力、设备效率低下等问题,导致能源消耗过高。

3.水循环不畅:管道积垢、泵阻塞等问题会导致循环水的流动不畅,影响系统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4.设备损坏:水质污染和积垢等问题可能导致设备腐蚀、堵塞等严重损坏。

循环水优化解决方案水质处理通过对循环水进行水质处理,可以有效解决水质污染的问题。

常用的水质处理方法包括:1.澄清过滤:利用澄清器和过滤器去除水中的悬浮固体和颗粒物,提高水质。

2.除氧剂:添加适量的除氧剂可以去除水中的氧气,防止腐蚀和氧化反应的发生。

3.杀菌剂:使用适量的杀菌剂可以有效杀灭循环水中的微生物,预防污染和生物腐蚀。

系统设计优化通过对循环水系统的设计进行优化,可以降低能耗,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以下是一些系统设计优化的方法:1.管道优化:合理设计和布置管道系统,减少阻力和压力损失。

选择合适的管径和材质,减少摩擦阻力。

2.设备升级:更新老化设备,选择高效率的泵、风机等设备,减少能源消耗。

采用节能控制系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设备运行状态。

3.自动化控制: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和调整循环水系统的运行状态。

通过自动调节水流量、温度等参数,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清洗和维护定期清洗和维护循环水系统可以保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延长设备寿命。

以下是一些建议:1.清除积垢:定期检查和清除循环水系统中的积垢。

可以采用化学清洗剂或机械清洗的方法,确保管道和设备表面的清洁。

2.检查泵阀:定期检查泵和阀门的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工业冷却循环水系统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工业冷却循环水系统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工业冷却循环水系统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一、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GB50050-1995):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951)1)冷却循环水系统中微生物控制指标异养菌< 5×105个/ml 2次/周真菌< 10个/ml 1次/周硫酸盐还原菌< 50个/ml 1次/月铁细菌< 100 个/ml 1次/月2)冷却循环水系统腐蚀速率★碳钢换热器管壁的腐蚀速度小于0.125 mm/a★铜合金和不锈钢的腐蚀速度小于0.005 mm/a3)冷却循环水系统污垢热阻★敞开式:水侧管壁的年污垢热阻值为: 2×10-4~4×10-4m2hc/kcal★密封式:水侧管壁的年污垢热阻值为: 1×10-4 m2hc/kcal4)冷却循环水系统中粘泥量<4 ml/m3 (生物过滤网法)1次/天<1 ml/m3 (碘化钾法)1次/天二、工业冷却循环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工业冷却循环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冷却水一般占工业用水的80%以上。

根据冷却循环水是否与大气直接接触冷却可将冷却循环系统分为敞开式循环系统和密闭式循环系统。

工业冷却水系统一般为开式循环系统(如逆流式和横流式冷却塔),冷却塔内空气与水进行充分的接触。

大气中尘埃不断混入水中,造成菌藻滋生;由于冷却水蒸发、飞溅、漏损、浓缩形成的盐类污垢,造成管网堵塞;另外系统内只安装普通的过滤装置,不能完全去除这些杂质,导致水的电导率增加,造成管道腐蚀;冷却水经过被冷却设备时温度上升,水中的钙、镁离子溶解度发生变化会在形成水垢。

降低了换热效率,影响系统正常工作。

所以,冷却循环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垢、污垢、腐蚀、菌藻、管网腐蚀和浓缩倍数的控制。

三、工业冷却循环水系统存在问题之水处理方案1、以往的解决方案采用电子水处理器配合普通过滤设备的方法由于普通过滤设备的过滤精度非常低,一般在10~15目,只能去除树叶等大颗粒物体,工业冷却循环水系统内的杂质除了少数大颗粒杂质外,主要由空气中的尘沙、铁锈、粘泥等细小的悬浮物组成,普通过滤设备对这些悬浮物的过滤效率几乎为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水系统换热效率降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介绍塔河分公司循环水系统运行的现状,分析影响循环水系统换热效率降低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提高循环水系统换热效率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循环水换热效率结垢黏泥运行管理在石化企业中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的优异,对企业的产品质量、炼油收率、装置的能耗、以及节水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因此,提高循环水的有效运行效率(维持循环水的换热效率达到或优于设计指标),对企业而言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1 系统现状塔河分公司循环水系统是塔河分公司120万吨/年稠油技改项目的配套公用工程,主要承担为各生产装置提供循环冷却水的任务,设计供给量为4000m3/h,实际供给量3800m3/h。

循环水进出口水温差6-8度;浓缩倍数4-6偏高;电导率2800-3400 us /Cm偏高;ph值7.6-9。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循环水量与以往实际运行的水量相比(2800-3200 m3/h)偏大,进出口水温温差偏小(机械通风式为可大于8-10度)。

循环水系统热效率降低的主要因素是:1、循环水冷却塔的冷却效率下降;2、水质中的离子含量超过系统控制量,造成系统设备结垢趋势增大;3、系统细菌量超过控制量,引起大量黏泥产生,使系统的黏附速率增大等。

对照循环水系统热效率降低的主要因素,塔河分公司循环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风损水量大,造成浓缩倍数上升较快易使设备结垢;2、循环水冷却塔的冷却效率下降;3、系统黏泥产生快,有异味,挂片的腐蚀速度快(主要以点蚀为主);4、装置高温高位换热器结垢快;5、药剂和运行成本增加。

在存在问题中反映出循环水系统结垢和腐蚀的趋势在上升,逐渐破坏换热设备中的换热介质与被换热介质间的热传递,从而导致循环水系统换热效率的降低。

2 原因分析2.1 风损水量大,造成浓缩倍数上升较快,易使设备结垢;塔河分公司循环水系统在设计上虽考虑了当地的环境因素,但因设备制造、干燥的高温气候以及较大的风沙环境的原因,与其它地区的循环水系统相比存在蒸发和风损水量大;其次,09年5月大检修时,填料上面的吸水板的安装间隙较大,部分吸水板的安装方向不对,造成吸水板不能有效阻止水的外泄,在循环水机械风机的作用下,引起较多水的外泄。

傍晚时分可明显看见风筒上部有大量的水汽排出,且水滴较大,在塔附近就能明显感觉到。

这必然会造成循环水浓缩倍数的上升,而浓缩倍数的上升就会加剧系统的结垢趋势的增大。

在循环水的控制指标中,浓缩倍数表明了系统中盐分的浓缩程度,其值等于循环水的含盐量与补充水的含盐量之比,是循环水运行中一项重要指标。

循环冷却水的浓缩倍数常通过调节强制排污量和补充水量来控制,其值的大小决定了水的重复利用率和节水水平的高低,它可用下式表示:N=B M =BF B W E +++ (1)式中:N ———浓缩倍数;M ———补水量,m 3/h ; B ———强制排污量,m 3/h ; E ———蒸发水量,m 3/h ; W ———飞散损失量,m 3/h ; F ———漏损,m 3/h 。

整理后得:N=E/B+1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数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可以反映循环水的补充水用量,提高后可节约水资源,还可以降低排污量,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废水的处理量。

但必须是在自然环境下水的总损失(避免异常损失)和水质情况,以及所选药剂等,将循环水控制在不结垢和腐蚀的状态下,才能逐渐提高。

蒸发水量大,可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数,蒸发水量E 可用式表示:E=HLT R ∆⋅01.0 (2)式中: R ———循环水量,m3/h ;Δt ——进出水温差,℃; H L ———水的蒸发潜热,kcal/kg 。

通常高负荷生产阶段比低负荷生产阶段浓缩倍数要高,冷态运行时浓缩倍数很难提高。

依据以上两式可知,若蒸发(飞散)损失量变大,其它水量不变, 则浓缩倍数N 会变大,循环水量变大,浓缩倍数N 也会变大。

因当地环境属干燥高温少雨以及特殊的地质结构,造成新鲜水为高硬高碱水质(硬度高达约300-400mg/l ,电导率约700-800us /Cm ),也就是说,达到了国内其它地区新鲜水浓缩4倍后的水质。

如在此条件下,浓缩倍数的快速提高或循环水量变大,都更易使设备结垢,造成循环水换热效率的降低。

2.2循环水冷却塔的冷却效率下降塔河分公司的循环水冷却水塔是逆流机械通风冷却塔,冷却风量为100万标立每吨。

喷水头在淋水填料的上方,进水布水管上方是收水板。

2009年5月检修开工后不久,喷水头脱落的较多,造成进水不能均布在淋水填料处,使得局部冷却风与进水的接触面降低,且局部的风阻减少漏风量较大,降低了冷却塔的冷却效率,循环水的出水的温度上升。

2.3系统黏泥产生快,水体有异味,挂片的腐蚀速度快(主要以点蚀为主)循环水给大量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微生物的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可以通过补充水和周围空气带入的有机物或无机物供给,特别是装置物料频繁泄漏到循环水系统中,从宏观看,使水质颜色经常出现变化,时而是红色,时而是灰白色,有时是黄色,并伴随有不同的气味,这主要是汽油、轻柴油、重柴油、蜡油和油气泄漏造成。

漏量越大以上特征就越明显。

生产过程中装置物料的泄漏给循环水系统中的微生物种群提供了充足的养料。

表3泄漏次数、油含量变化表4异养菌(2009年)水质颜色的变化,从化验分析的结果看,油含量(1.2-6mg/l)明显升高,浊度迅速上升,有时高达100NTU以上,同时,出现总磷快速下降,表明缓蚀阻垢药剂的作用效果下降,悬浮物快速增高,水体出现异味,藻类大量产生,系统温度开始逐渐上升。

当投用大量氧化性杀菌剂和剥离剂后,塔池水面就会出现大量的悬浮物质,而且很难被清理掉,不断在系统中运行,造成黏泥沉积在换热设备的死角和相对水流速度较低的部位,并逐渐变大,进一步降低设备的水流速度而使黏泥沉积加剧,换热效率逐渐降低。

严重时会造成管束堵塞,使换热器设备彻底失效。

同时,循环水检测挂片上有明显的灰黑色水垢,经化验分析为碳酸盐和硅酸盐类,挂片上还有较多的黄色和褐色的黏泥,拨开黏泥发现挂片有较多的点状的腐蚀坑点,这主要是铁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造成的。

引起的原因是:1、循环水系统的浓缩倍数偏高,使硬度即钙镁离子的浓度偏大,系统又在碱性状态下运行,造成盐类物质的结晶析出沉积在挂片上。

2、介质泄漏浊度上升悬浮物增多,在挂片上形成结晶点,为盐类的沉积和细菌的成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得菌类的繁殖呈现几何式暴涨,黏泥快速增多,循环水系统换热效率迅速降低。

反映为循环水温差减小;循环水量增大;系统悬浮物增多;装置换热介质温差变小,物料不能被有效冷却,甚至对装置的生产造成威胁。

2.4 装置高位高温换热器结垢快装置的高位换热器换热温度相对比较高,换热器在生产时,考虑到装置的最大生产负荷和其长期的有效运行,换热面积一般比实际面积略大,同时,留有15-20%的富裕量,又因换热器的安装位置较高,使进入换热器的循环水压力减小,一般只有0.30-0.35MP a(系统压力为0.40 MP a),回水压力为0.20-0.25 MP a。

造成循环水在换热器内的流速降低,结垢趋势加剧,黏泥量快速增加,使换热器腐蚀严重,换热效率下降。

在以往的大检修时,发现焦化的高位高温换热器E1206、E1207结垢较重,黏泥量较大,就是典型的例子。

有资料证实,水中碳酸钙(镁)和氢氧化钙(镁)等硬度盐类,其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水温越高越容易结垢。

同时,结垢的速度也随水流速度的增大而减小,水流速度在0.8-1.0m/s以上时,换热器中的沉积污垢易被水流冲走,不易在设备和管壁上沉积。

相反,在换热器中,若某些部位的水流速度太小,或水流分布不均的滞流区或死角处,就容易结垢。

水流速度在0.6m/s时结垢量约为水流速度在0.2m/s时的1/5。

2.5 药剂和运行成本增加塔河分公司使用的水属高硬高碱水质,水中钙硬和碱之和超过300-400mg/L,若将浓缩倍数提高至4~6,则循环水中钙硬和碱之和达到1200~2000mg/L,而目前水稳药剂处理钙硬和碱之和在350~1050mg/L时的水质效果较好,但对于钙硬和碱之和超过1100mg/L的循环水而言效果降低,因此浓缩倍数进一步提高必然带来系统结垢等问题。

为减轻系统的结垢,就要加大缓蚀阻垢剂的投用量,以改变水中碳酸钙等微溶盐类晶体的生长过程和形态,使其处于相应过饱和的介穏状态分散在水中,在减缓结垢的同时,对已沉积的垢物进行剥离。

特别是系统漏油频繁,造成药剂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微生物的生长难以控制,黏泥危害严重,旁流过滤对油和细微的悬浮物质的过滤效果差。

在以上情况下,为了尽快使循环水水质恢复正常,必须大排大补的置换循环水,排出多余的盐类和泄漏的油污改善水质。

同时,还要对系统进行清洗和补膜,严重时要对系统进行重新预膜。

这样都增加了药剂和水的用量,使运行成本显著增大。

3 改进措施3.1 检修冷却塔对循环水两间冷却塔分步进行检修,查明喷水头脱落的原因,重新安装好喷水头;收水板按要求重新安装,对变形或不能达到技术要求的收水板进行更换。

使进水能够均匀分布在淋水填料上,充分与冷却空气接触换热,收水板有效对风机抽出的微小进行回收,减小因此而产生的水损,增大冷却塔的换热效率。

经与以往对照和测算,可节水3-5m3/h,可降低循环水温度2-3度,能有效缓解浓缩倍数的快速上升,即减慢了水体中硬度盐类的含量和结晶速度,破坏了结垢的条件。

水体温度的降低,为换热器的热交换创造了条件,总体上降低了循环水量,又可降低电能和药剂的消耗。

3.2 加大中水的回用量利用塔河分公司现有的一套100 m3/h污水深度回用设施,将处理后的水回用锅炉补充水多余部分补入循环水,现已进行该项工作,补入量为5-10m3/h,只要回用水量允许可完全替换新鲜水,从短期的回用效果看十分理想。

补入后降低了水体中盐类的相对含量,减少了定期排污水量,药剂性能明显恢复(加药量减少20-30%)。

初期还对系统已形成的水垢有溶解性作用,水体的PH值先是缓慢升高,然后逐渐呈现下降趋势,循环水回水温度上升了0.5-1度,且趋势换、还在上升。

从经济角度看,在目前其它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没回用一顿中水可节约成本1.90元,经济效益可观,同时,减少了外排污水量。

在后期运行中要注意水质PH 值的调整,使其在7-8的范围内运行,杜绝PH值偏低状态下的运行。

3.3 增设加酸运行措施对循环水系统投加酸液,中和循环水的碱度,提高循环水对钙离子的溶解度,降低循环水的结垢倾向,改善水质质量,提高系统换热效率。

3.4 加大循环水系统换热器的管理力度对循环水系统的每一台换热器都建立详细的档案,对每一次的换热器的泄漏进行认真的分析查明原因,特别是周期泄漏的时间,定期进行监测或更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