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草类中药
全草入药中药材品种大全
![全草入药中药材品种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df54d6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0c.png)
全草入药中药材品种大全中药材是中国传统的宝贵资源,它们来源于天然植物和动物,经过炮制和加工后,用于医药治疗。
中药材主要分为草本药材、矿物药材和动物药材三大类,其中草本药材占据了绝大部分。
以下是全草入药中药材品种大全,分为以下几个大类介绍:一、地上部分草本药材:1.苍术:苍术又名长苍术,为姜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祛湿、疏通经络,治疗腹痛、腹泻等病症。
2.大黄:大黄又名黄麻,为中国四大名草之一,主要用于清热、泻火、通便。
3.甘草:甘草又名甘遂,为豆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解毒、润燥、养阴。
4.金银花:金银花又名忍冬藤,为忍冬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治疗感冒、咽炎等病症。
5.苦参:苦参为豆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二、根茎类草本药材:1.白术:白术又名苍术,为姜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健脾和胃、温中止呕。
2.甘草:甘草又名人参,为豆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益气养阴、清火解毒。
3.何首乌:何首乌又名续断,为蓼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补肝肾、乌发戴发。
4.黄芪:黄芪又名北芪,为豆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益气养血,增强免疫力。
5.当归:当归又名女贞子,为伞形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补血活血,调经养颜。
三、果实类草本药材:1.枸杞:枸杞又名红果,为茄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滋阴补肾、明目养颜。
2.菊花:菊花又名茼蒿,为菊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3.丹参:丹参又名赤术,为唇形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4.红枣:红枣又名枣,为大枣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补血、养心安神。
5.玫瑰果:玫瑰果又名野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入药主要用于润肠通便、降脂抗菌。
以上是部分地上部分、根茎类和果实类草本药材,还有许多种类的草本药材未能一一列举。
它们在中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广泛用于中医药学中的疾病治疗和保健。
然而,应该注意的是,中药材的使用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滥用或误用带来的不良影响。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中药材,如矿物药材和动物药材。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https://img.taocdn.com/s3/m/ea0ca3e3f111f18582d05a8f.png)
上布满砂晶,形成嵌晶纤维,胞腔狭窄
• 木纤维多成束,壁较厚,胞腔稍大,可见 斜纹孔。
麻黄 ----- 【显微鉴别】
• ③ 髓部薄壁细胞木化或非木化,常含棕红 色块状物
• ④ 螺纹、网纹、具缘纹孔导管,细小,直 径10--15μm,导管分子端壁具麻黄式穿 孔板(端壁斜面相连,具有多数圆形穿孔, 排成1-3列)
叶的构造已如前述 对于全草类,叶的鉴别很重要 气孔、毛茸是很重要的鉴别特征 一些常用数据如气孔轴式、气孔数、脉岛数、
栅表比等对于相似的中药(唇形科)尤其重要。
麻黄 ----- 【历史】
• 本经,中品
• 《名医别录》记载:麻黄生晋地(今河北省 境内)及河东(今山西省境内)
• 陶弘景云:“今出青州(今山东省境内), 彭城(今河北省境内),荥阳、中牟(均在今 河南省境内)者为胜,色青而多沫。”
及华阴者为真。其根细而极辛,故名之曰细 辛。”
细辛 ----- 【历史】
• 《本草纲目》也称:“华州真细辛”,说明当时 就以产陕西华山之阴,即今华县一带所产的华细 辛为佳品
• ③ 节明显,节间长2--6cm,节上有膜质 鳞叶2片(稀3片),呈锐三角形,先端反 曲,渐尖,灰白色,基部合生呈筒状,红 棕色
• ④ 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周边 黄绿色,髓部类圆形,红棕色
• ⑤ 气微香,味微苦,涩。
麻黄 ----- 【性状鉴别】
• 中麻黄 • ① 茎细长圆柱形,多分枝,直径为1.5--
• 掌禹锡引段成式酉阳杂俎云:“麻黄茎端 开花,花小而黄,簇生。子如覆盆子,可 食。”
麻黄 ----- 【历史】
• 苏颂云:“春生苗,至夏五月则长及一尺 以来。梢上有黄花,结实如百合瓣而小, 又似皂荚子,味甜,微有麻黄气,外皮红, 里仁子黑。根紫赤色。俗说有雌雄二种, 雌者于三月、四月内开花,六月结子。雄 者无花不结子。至立秋后收茎阴干”
8常用中药饮片辨识-全草类
![8常用中药饮片辨识-全草类](https://img.taocdn.com/s3/m/46059de0964bcf84b8d57b45.png)
第三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十四分。
淫羊藿——补阳药
来源:小檗科植物箭叶淫羊 藿、淫羊藿。
第四十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十四分。
淫羊藿
药用部位:干燥茎叶。 鉴别特征: 1. 茎圆形,光滑,黄
绿色,断面中空。 2. 叶革质,叶上表面
光滑,黄绿色,有网 纹的筋脉,边缘有锯 齿状细刺,叶背面灰 绿色,叶脉突起。 3. 无臭,味微苦涩。 油炙后叶呈微黄色, 光亮,有羊油味。
3.有浓厚的香气,味微苦而凉。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十四分。
广藿香与土藿香的区别
区别
广藿香
土藿香
来源
广藿香
藿香
茎 灰棕色,近方形,四 绿色或黄绿色,方形,四
角钝圆,老茎近圆形, 角棱脊明显,四面平坦或
木质化。
凹入成宽沟。
切面 黄绿色,有白色的髓。 白色,髓部中空。
叶 灰绿色,两面均有白 叶上表面深绿色,毛少或
尖,全缘。上表面暗绿色至暗棕色, 下表面带紫色,叶片具明显小凹点。 叶柄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
3. 穗状花序顶生,黄棕色。
4. 搓揉有鱼腥气,味微涩。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十四分。
肉苁蓉——补阳药
来源:列当科植物肉苁蓉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十四分。
肉苁蓉
药用部位:带鳞叶的干燥 肉质茎。
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十四分。
环草石斛
石斛——补阴药
来源:兰科植物环草石斛、马 鞭石斛、黄草石斛、铁皮石斛、 金钗石斛
马鞭石斛
黄草石斛
铁皮石斛
金钗石斛 第三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十四分。
石斛
药用部位:干燥茎。
全草类中药(含常用别名)
![全草类中药(含常用别名)](https://img.taocdn.com/s3/m/b01b5ca1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55.png)
全草类中药(含常用别名)全草类中药,全指草本植物的全体部分被用于药用的植物。
全草类中药被广泛应用于传统中医药学中,具有丰富的药理活性和治疗功效。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全草类中药,包括其常用别名及其主要药用功效。
1.罗布麻(又名乌麻、黑麻)罗布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
它的全草部分被广泛用于制成中药。
罗布麻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性感染、肿瘤等疾病。
2.白花蛇舌草(又名南蛇草)白花蛇舌草是一种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它的全草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中。
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等功效。
常用于治疗湿热病症、瘀血症以及风湿疼痛等疾病。
3.川连(又名天仙藤)川连是一种生长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川连的全草常被用作中药材。
川连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活血化瘀等功效。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热毒症、咳嗽痰多、便血等病症。
4.石斛(又名冰羊角)石斛是一种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多年生兰科植物。
石斛是一种常见的草药,以其鲜花入药。
石斛具有滋补养生、清热祛湿、补肾壮阳等功效。
常用于治疗肾虚、阳痿早泄以及热病烦渴等症状。
5.党参(又名太子参)党参是一种生长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党参的地上部分全草被广泛用作中药。
党参具有补气养血、益肺生津、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常用于治疗气虚血瘀、虚劳乏力以及肺病咳嗽等病症。
6.川穹花(又名白花川穹)川穹花是一种生长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多年生花卉。
川穹花的全草常被用于中药制剂中。
川穹花具有祛风散寒、活血凉血、消肿止痛等功效。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痛风等疾病。
7.白花姜(又名冰片姜)白花姜是一种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多年生植物。
白花姜的全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白花姜具有理气祛湿、温中止痛、化痰止咳等功效。
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湿阻痰滞等症状。
8.华佗草(又名夏枯草)华佗草是一种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中药鉴定学》考点:全草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考点:全草类中药](https://img.taocdn.com/s3/m/61b11fb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c.png)
《中药判定学》考点:全草类中药1.全草类中药:全草类中药又称为草类中药,往常是指可供药用的草本植物的全株或其地上部分。
包含:1、全草:带有根或根茎的全株、带根幼苗( 茵陈 ) 、带根全草 ( 细辛) 。
2、草本植物的地上部分:带有茎、叶、花、果实。
如:薄荷。
3、小灌木幼嫩的枝梢。
如:麻黄、西河柳。
4、草本植物地上部分草质茎。
如:石斛2.草质茎的结构:票据叶植物双子叶植物结构初生结构不发达的次生结构表皮一列细胞一列细胞,或其下方分化出薄木栓组织皮层与中柱界线不清较清楚,有时具内皮层,或韧皮部外方具楚数列薄壁细胞。
皮层中靠外方的细胞常含有叶绿体(绿皮层)维管制有限外韧型,散列无穷外韧型,环列,髓射线较宽。
于基本组织中。
髓不显然显然石斛薄荷3.麻黄类茎横切面:表皮有内陷气孔和下皮纤维束皮层外侧细胞栅状摆列,含叶绿体外韧型维管制单个环列; 木质部三角形髓4.学的药:石韦、麻黄、金钱草、广藿香、薄荷、穿心莲、茵陈、青蒿、淡竹叶。
树脂类中药1.树脂的化学构成:树脂酸类、树脂醇类、树脂酯类、树脂烷类。
2.学的药:苏合香、乳香、血竭。
注:树脂类中药的分类有哪些?树脂中常混有挥发油、树胶及游离的芬芳酸等成分。
依据此中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分类:(1)单树脂类:一般不含或极少含挥发油及树胶的树脂。
往常又可分为:①酸树脂主成分为树脂酸,如松香。
②酯树脂主成分为树脂酯,如枫香酯、血竭等。
③混淆树脂无显然的主成分,如洋乳香。
(2)胶树脂类,主成分为树脂和树胶,如藤黄。
(3)油胶树脂,为胶树脂中含有许多的挥发油者,如乳香、没药、阿魏等。
(4)油树脂,主成分为树脂与挥发油,如松油脂、加拿大树脂等。
(5)香树脂,油树脂中含有多量的游离芬芳酸,如苏合香、安眠香等。
动物类药1.学的药:地龙、水蛭、珍珠( 以广西合浦产者为道地药材,称为“南珠” ) 、全蝎、僵蚕、蟾酥、蛤蚧 ( 背部有黄白色或灰绿色斑点,入口砖红色) 、金钱白花蛇、蕲蛇、乌梢蛇、麝香、牛黄、羚羊角。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https://img.taocdn.com/s3/m/fd710d3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67.png)
中药鉴定学一一全草类中药细目常用全草类中药的鉴定要点全草类中药鉴别特点(一)性状鉴别全草类中药的鉴别,应按其所包括的器官,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分别进行观察。
观察草本茎时,一般按茎的形状、粗细、颜色、表面特征、叶序、花序、横断面、气、味等顺序进行。
止匕外,鉴别过程中,如有完整的叶、花,可在水中浸泡后展开进行观察。
(二)显微鉴别全草类中药多数为双子叶植物,少数为单子叶植物。
观察时首先应根据维管束类型及排列方式区别是双子叶植物或单子叶植物。
1.双子叶植物草质茎横切面自外向内依次为表皮、皮层、维管柱。
茎一般没有周皮,由表皮行使保护作用。
表皮多由1列扁平长方形、排列整齐、无细胞间隙的细胞组成,常有角质层、气孔、毛茸、蜡被等附属物;皮层主要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靠近表皮部分的细胞常具叶绿体,故嫩茎呈绿色,有时分化成厚角组织,分布在棱角处或呈环排列;维管柱占较大比例,维管束多为无限外韧型,呈环状排列,髓部发达,髓射线较宽。
2.单子叶植物草质茎横切面最外层为表皮,向内是基本薄壁组织,其中散生多数有限外韧型维管束,无皮层、髓和髓射线之分。
观察时应注意厚壁组织、结晶体及分泌组织等的有无及其特征。
3.全草类中药粉末显微特征全草类中药粉末显微鉴别时,一般应注意观察茎叶的表皮细胞、非腺毛、叶肉组织、草酸钙或碳酸钙结晶、花粉粒等特征;带有根及根茎者还应注意淀粉粒、导管和厚壁组织等特征。
要点来源(24种)要点性状鉴别1.麻黄(1)草麻黄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直径1〜2mm有的带少量棕色木质茎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节明显,节间长2〜6cm节上有膜质鳞叶,裂片2 (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联合成筒状,红棕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绿黄色,髓部红棕色,近圆形气微香,味涩、微苦(2)中麻黄:多分枝,直径1.5〜3mm,有粗糙感节上膜质鳞叶长裂片3 (稀2),先端锐尖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3)木贼麻黄:较多分枝,直径1〜1.5mm,无粗糙感节间长1.5〜3cm。
中药功效汇总—全草类
![中药功效汇总—全草类](https://img.taocdn.com/s3/m/d12b23962af90242a895e5e4.png)
凉血,利水,解毒,杀虫。治咳血,吐血,尿血,崩漏,腹水,白 浊,咽喉肿痛,痈肿,痔疮。
祛风湿,解毒。治痢疾,风湿筋骨疼痛,瘫痪,癫痫,疮疥。
利水,清热,明目,祛痰。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黄疸, 水清肿热, 解热 毒肉 ,, 活泄 血泻 ,, 止鼻 血衄 ,, 利目湿赤,肿通痛乳,。喉治痹菌乳痢蛾,,肠咳炎嗽,,咳皮血肤,溃吐疡 血。 , 便血,崩漏,外伤出血,湿热黄疸,乳汁不通,痈肿疔疮,跌打肿痛 。疏风散热,解肌,退翳。治目生云翳,迎风流泪,肠风下血,血痢, 脱肝,疟疾,喉痛,痈肿。(气血虚者慎服) 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 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孕妇及出血过多者忌服) 清心降火,利尿通淋。治淋病,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黄疸,心烦不 寐,小儿夜啼,喉痹,创伤。 用于 活血,止血,解毒。治吐血,衄血,月经不调,跌扑闪挫,痈肿疮毒 。 补虚,益肾,祛风除湿,活血调经,治虚弱咳嗽,劳伤吐血,风湿关 节清痛热, ,崩 解漏 毒, ,白 活带 血, ,外 消伤 肿出 。血治。疔疮,痈肿,丹毒,跌打扭伤,慢性气 管炎,急性肾炎。 用于疮痈肿毒、皮肤湿疹、小便不利、老年慢性 气清管热炎 利、 湿白 ,带 凉过 血多 止、 血前 ,列 消腺 肿炎解、毒痢。疾治。黄疸型肝炎,肠炎,菌痢,淋 浊,带下,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扁桃体炎,腮腺炎,痈肿疮 毒清,热湿 解疹 毒。 ,( 利虚 尿寒 消证 肿忌 。服 治) 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水肿,淋病, 白带,痈肿,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癣。(虚寒症及阴性外疡 忌祛服风) ,散寒,胜湿,去翳,通鼻塞。治感冒,寒哮,喉痹,百日咳, 痧气腹痛,阿米巴痢,疟疾,疳泻,鼻渊,鼻息肉,目翳涩痒,臁 疮清,热疥 ,癣 利, 湿跌 ,打 消。 肿,解毒。治黄疸,水肿,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 石清,热反 ,胃 利噎 湿膈 ,, 解跌 毒打 。损 治伤 肺, 热疔喘疮咳肿,毒扁。桃体炎。咽喉炎,阑尾炎,痢 疾,尿路感染,黄疸,肝炎,盆腔炎,附件炎,痈肿疔疮,毒蛇咬 伤祛,风肿 寒瘤 ,。 辟亦 秽可 浊用 。于 治消 伤化 寒道 、癌感症冒。头(痛孕,妇胸慎腹用胀)满,下利,遗精,鼻 塞,牙痛。 活血,止血,除热,解毒。治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崩漏,创伤 出清血肝, ,痈 散疽 结肿 。毒 治, 瘰喉 疬痹 ,。 瘿瘤,乳痈,乳癌,目珠夜痛,羞明流泪,头 目眩晕,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结核,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血 崩,带下。(脾胃虚弱者慎服)
全草类常用中药
![全草类常用中药](https://img.taocdn.com/s3/m/f0ee367e58fafab068dc0205.png)
禾本科
淡竹叶
茎叶
体轻,质柔韧
气微,味淡
石斛
兰科
金钗石斛、鼓槌石斛、流苏石斛
茎
鲜石斛:表面黄绿色,节明显;金钗石斛:断面较平坦而疏松;鼓槌石斛:断面海绵状;流苏石斛:断面平坦或呈纤维性
鲜石斛:气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黏性;金钗石斛:气微,味苦;鼓槌石斛:嚼之有黏性
含硅质块的小细胞
铁皮石斛
铁皮石斛
苦地丁
罂粟科
地丁草
全草
完整叶片二至三回羽状全裂,蒴果荚果状
气微,味苦
金钱草
报春花
过路黄
全草
叶对光透视可见黑色或褐色条纹(分泌道)
气微,味淡
广金钱草
豆科
广金钱草
地上部分
茎密被黄色伸展的短柔毛,叶互生
气微香,味微甘
广藿香
唇形科
广藿香
叶对生,两面均被灰白色茸毛
气香特异,味微苦
日晒夜闷,反复至干
荆芥
荆芥
穗状轮伞花序顶生
气微,味微苦,嚼之有黏性
木质部有少数异细胞
桑寄生
桑寄生
带叶茎枝
表面红褐色或灰褐色,有棕色皮孔,叶卷曲,具短柄
革质,气微,味涩
石细胞偶有分子,三面后,一面薄
鱼腥草
三白草科
蕺菜
全草
穗状花序顶生
气微,搓碎后有鱼腥气,味微涩
紫花地丁
堇菜科
紫花地丁
全草
边缘具钝锯齿,花距细管状,蒴果椭圆形
气微,味微苦而稍黏
主脉维管束外韧型
药用部位
性状描述
气味
备注
肉苁蓉
列当科
肉苁蓉、管花肉苁蓉
带鳞叶的肉质茎
肉苁蓉:断面有棕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波状环纹;管花肉苁蓉:断面颗粒状,散生点状维管束
《中药鉴定学》考点:全草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考点:全草类中药](https://img.taocdn.com/s3/m/65b7fa2e852458fb770b56c6.png)
《中药鉴定学》考点:全草类中药1.全草类中药:全草类中药又称为草类中药,通常是指可供药用的草本植物的全株或其地上部分。
包括:1、全草:带有根或根茎的全株、带根幼苗(茵陈)、带根全草(细辛)。
2、草本植物的地上部分:带有茎、叶、花、果实。
如:薄荷。
3、小灌木幼嫩的枝梢。
如:麻黄、西河柳。
4、草本植物地上部分草质茎。
如:石斛2.草质茎的构造:3.麻黄类茎横切面:表皮有内陷气孔和下皮纤维束皮层外侧细胞栅状排列,含叶绿体外韧型维管束单个环列;木质部三角形髓4.学的药:石韦、麻黄、金钱草、广藿香、薄荷、穿心莲、茵陈、青蒿、淡竹叶。
树脂类中药1.树脂的化学组成:树脂酸类、树脂醇类、树脂酯类、树脂烷类。
2.学的药:苏合香、乳香、血竭。
注:树脂类中药的分类有哪些?树脂中常混有挥发油、树胶及游离的芳香酸等成分。
根据其中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分类:(1)单树脂类:一般不含或很少含挥发油及树胶的树脂。
通常又可分为:①酸树脂主成分为树脂酸,如松香。
②酯树脂主成分为树脂酯,如枫香酯、血竭等。
③混合树脂无明显的主成分,如洋乳香。
(2)胶树脂类,主成分为树脂和树胶,如藤黄。
(3)油胶树脂,为胶树脂中含有较多的挥发油者,如乳香、没药、阿魏等。
(4)油树脂,主成分为树脂与挥发油,如松油脂、加拿大树脂等。
(5)香树脂,油树脂中含有多量的游离芳香酸,如苏合香、安息香等。
动物类药1.学的药:地龙、水蛭、珍珠(以广西合浦产者为道地药材,称为“南珠”)、全蝎、僵蚕、蟾酥、蛤蚧(背部有黄白色或灰绿色斑点,进口砖红色)、金钱白花蛇、蕲蛇、乌梢蛇、麝香、牛黄、羚羊角。
中成药类蓼科来源中药的共性:1、茎节膨大。
膜质托叶鞘、瘦果、花被。
2、根或根茎:断面黄棕或红棕色。
3、异常构造:星点、云锦花纹。
4、草酸钙簇晶、淀粉粒、具缘纹孔及网纹导管(大黄非木化)。
5、蒽醌类衍生物(游离或结合)。
6、升华物针状、羽毛状,加碱显红色。
7、大黄、何首乌、虎杖、蓼大青叶等。
全草类中药
![全草类中药](https://img.taocdn.com/s3/m/d638f9a1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4b.png)
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
石斛(Herba Dendrobii)
[来源]木品为兰科(Orchidaceae)植物环草石斛
Dendrobium loddigesii Rolfe.、马鞭石斛Dendrobium fimbriatum Hook. var. oculatum Hook.、黄草石斛D. chrysanthum Wall.、铁皮石斛D. candidum Wall.et Lindl.或金钗石斛D. nobile Lindl.的新鲜或干燥茎。
中药鉴定学
叶粉末:鲜绿色。
①上下表皮:均有增大的晶细 胞,内含大型螺状钟乳体, 直径32~67μm,较大端有脐 样点痕,层纹波状。
②气孔:直轴式,副卫细胞大 小悬殊,少数为不定式。
③腺鳞:头部扁球形,4、6或8 细胞,直径27~33μm,柄仅 3μm。
④非腺毛:圆锥形,1~3细胞, 长至144μm,先端钝圆,基 部直径至40μm,具角质线纹。
[采收]绵茵陈苗高6-10cm时采收,茵陈蒿秋季花 蕾长成时采收。
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
[性状]绵茵陈:
①多收缩卷曲成团块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被灰白茸毛, 绵软如绒。
②茎细小,一般长1.5-2.5cm直径0.1-0.2cm,除去表面白色绒 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
③茎上或由基部着生多数具叶柄的叶,长0.5-2cm,叶柔软,皱 缩并卷曲,多为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线形,全缘。
有纵皱纹,多节, 节上有膜状叶鞘, 叶片有时残存,肉 质,多汁,易折 断,断面绿色, 平坦,气微,味 微苦而回甜,嚼 之带粘性。
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
2.金钗石斛:为金钗石斛 的干燥品,茎直径0.4~ 0.6cm.节间长2.5~3cm, 表面金黄色或黄中带绿色, 有深纵沟,质硬而脆,断 面较平坦,味苦。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课件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4b177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8.png)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
1
二、全草中药类性状鉴别 运用药用植物分类学、形态解剖学的知识, 综合鉴定。 鉴别方法:应按照其所包括的器官,如茎、 叶、花、果实、种子等分别进行。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
2
观察草本茎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形状及大小 2. 颜色 3. 表面特征 4. 叶序 5. 花序 6. 茎横断面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
3
三、全草类中药的显微鉴别 (一)草本植物茎的横切面构造, 1.表皮 通常没有木栓形成层,因此多数无周皮。表
皮上有毛茸、气孔、角质层。 2.皮层 其最外几层有时分化成厚角组织或厚壁组
织,内部为薄壁组织。 3.中柱鞘 为一列或数列细胞组成,常为厚壁组织。 4.维管束 排列成环,多为外韧型维管束。 5.髓部 位于茎的中央,通常占的比例较大。
裂片3(2)裂,l 裂片先端尖锐。
髓部 类圆形 类圆形
类三角形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
20
【显微鉴别】
草麻黄茎横切面:
① 表皮细胞一列,类方形, 外壁厚,被较厚的角质层, 棱线较宽,棱线间有内陷气 孔。
② 棱线处有下皮纤维束。
③ 皮层较宽,有纤维束散在。
④ 外韧维管束8~10个,形 成层环类圆形。木质部连接 成环,呈三角形,其中两对 较大,其余的大小不等。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
19
三种麻黄性状鉴别
草麻黄 木贼麻黄 中麻黄
茎
少分枝,微具 较多分枝,无粗 多分枝,微具粗糙
粗糙感,直径 糙感,直径 1 ~ 感,直径 1.5~
1 ~6mm
1.5mm
3mm
节间长 1 ~6cm
1.5~3cm
2 ~6cm
鳞叶
2(3)裂,裂 片锐三角形, 先端反曲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https://img.taocdn.com/s3/m/7984d96b783e0912a2162ab9.png)
第十一章全草类中药药用部位为草本植物新鲜或干燥的全体、地上部分或地上某一部分的一类中药称为“全草类中药”。
药用部位为草本植物全体的如紫花地丁、蒲公英等;药用部位为地上部分的如淫羊藿、益母草等;有的药用部位为地上茎,如肉苁蓉等;有的药用部位为草质茎,如麻黄等。
麻黄【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产地】草麻黄主产于河北、山西、新疆、内蒙古等省区。
中麻黄主产于甘肃、青海、内蒙古、新疆等省区。
木贼麻黄主产于河北、山西、甘肃、陕西等省。
、【采收加工】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
【化学成分】三种麻黄均含生物碱,主要是l-麻黄碱,其次是d-伪麻黄碱;另含微量的l-N-甲基麻黄碱、d-N-甲基伪麻黄碱、2-去甲基麻黄碱、d-去甲基伪麻黄碱等。
麻黄碱是主要有效成分,伪麻黄碱有抗炎作用。
三种麻黄中生物碱的含量以木贼麻黄最高,草麻黄次之,中麻黄最低。
但草麻黄产量大,木贼麻黄产量少。
生物碱主要存在于麻黄草质茎节间的髓部,节部含量为节间的1/3~1/2左右。
【真实性鉴定】1.性状鉴别药材草麻黄: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
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
节明显,节上有膜质鳞叶;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联合成筒状,红棕色。
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绿黄色,髓部红棕色,近圆形。
气微香,味涩、微苦。
中麻黄:多分枝。
节上膜质鳞叶裂片3(稀2),先端锐尖。
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
木贼麻黄:较多分枝,无粗糙感。
膜质鳞叶裂片2(稀3),上部为短三角形,灰白色,先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红色至棕黑色。
饮片麻黄:呈圆柱形的段。
外表面淡黄绿色至黄绿色,粗糙,有细纵脊线,节上有细小鳞叶。
切面中心显红黄色。
气微香,味涩、微苦。
蜜麻黄:形如麻黄段。
表面深黄色,微有光泽,略具黏性。
有蜜香气,味甜。
2.显微鉴别茎横切面草麻黄:①表皮细胞外被厚的角质层;脊线较密,有蜡质疣状突起,两脊线间有下陷气孔。
全草类中药
![全草类中药](https://img.taocdn.com/s3/m/c58c2d8f84868762caaed5f8.png)
2010-10-31
广州中医药大学 吴文如
19
桑寄生和槲寄生
2010-10-31
广州中医药大学 吴文如
20
桑寄生和槲寄生的来源及采收
桑寄生科桑寄生的茎枝 常寄生在桑、柿、柚、
槐枫、龙眼等植物上。
主产于福建、广东、广 西
夏季将其割下,除去大 梗,切段,晒干或蒸后 干燥。
桑寄生科槲寄生的茎枝
广州中医药大学 吴文如
35
【含量测定】 总黄酮(UV )
本品叶片按干燥品计算,含总黄酮以淫羊 藿苷计,不得少于5.0%。 淫羊藿苷(HPLC)
本品叶片按干燥品计算,含淫羊藿苷( 不得 少于0.50%。
2010-10-31
广州中医药大学 吴文如
36
6
【性味与归经】 辛、甘,温。归 肝、肾经。
¾ 带花或果实的地上部分:荆芥、老鸛草。
¾ 小灌木的幼枝梢(草质茎):麻黄、石斛。
¾ 肉质茎:肉苁蓉、锁阳。
¾ 地上某一部分:荆芥穗、谷精草。
2010-10-31
广州中医药大学 吴文如
2
全草类中药的鉴别方法
性状鉴定—— 主要依靠原植物分类鉴定。 显微鉴定—— 根据不同部分进行鉴定。 理化鉴定—— 根据不同成分进行检定。
品 连钱草—唇形科活血丹(江苏金钱草)
习
用 江西金钱草—伞形科天胡荽全草
品
湖南金钱草—伞形科植物积雪草的全草
混
淆 四川金钱草—旋花科植物马蹄金的全草
品
四川金钱草—报春花科植物聚花过路黄
2010-10-31
广州中医药大学 吴文如
39
2010-10-31
金 钱 草
过 路 黄
全草类中药的鉴定
![全草类中药的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1544ecdb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d.png)
附注—麻黄根
❖ 为草麻黄或中麻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 呈圆柱形,略弯曲,长8~25cm,直径0.5~1.5cm
❖ 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外皮粗糙, 易成片状剥落
❖ 无臭,味微苦 ❖ 功效与麻黄相反
第二十一页,共162页。
中药鉴定技术学习课件
鱼腥草的鉴定
Houttuyniae Herba
❖ 断面纤维性,周边黄绿色, 髓部红棕色,近圆形。
第十二页,共162页。
二、性状鉴别
2.中麻黄
❖ 多分枝,直径 1.5~3mm。
❖ 表面有粗糙感。 ❖ 节间长2~6cm,膜
质鳞叶长2~3mm, 裂片3,先端锐尖。 ❖ 断面髓部呈三角状 圆形。
第十三页,共162页。
二、性状鉴别
3.木贼麻黄
❖ 较多分枝,直径1~
二、性状鉴别
❖ 茎呈圆柱状,不分枝;长 40~60cm,直径0.2~0.7cm, 中空,有节
❖ 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茎枝 互擦发出沙沙响声
❖ 节明显,节上着生筒状鳞叶 ❖ 孢子囊穗顶生,椭圆形,有
尖头,无柄
❖ 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 中空,周边有多数圆形的小 空腔,排列成环
❖ 气微,味甘、淡、微涩,嚼 之有沙粒感
为木贼科植物节节草Equisetum ramosissimum Desf.的 干燥地上部分。
第九页,共162页。
中药鉴定技术学习课件
麻黄的鉴定
Ephedrae Herba
第十页,共162页。
一、来源鉴别
❖ 裸子植物门麻黄科植物
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 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13第十一章 全草类中药
![13第十一章 全草类中药](https://img.taocdn.com/s3/m/b2211d32bcd126fff7050bbb.png)
来源:为麻黄科(Ephedraceae)植物草麻黄
Ephedra sinica Stapf 、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unge及 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 A. Mey.的干燥草
质茎。
产地:主产于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等省区。
功效:发汗、平喘,利水。用于外感风寒、恶寒
叶尖上表面观
叶片革质
叶尖下表面观
疏被粗短伏毛或近无毛。
柔毛淫羊藿
叶下表面及叶柄密被 绒毛状柔毛。
柔毛淫羊藿
柔毛淫羊藿
叶上表面观
叶下表面观
叶下表面及叶 柄密被绒毛状柔毛。
巫 山 淫 羊 藿
小叶片披针形至狭披针形。先端渐尖或长渐尖, 边缘具刺齿,侧生小叶基部偏斜,内边叶片小,圆形, 外边裂片大,三角形,渐尖,下表面被绵毛或秃净。
箭 叶 淫 羊 藿
箭叶淫羊藿全草有时扎成小把。茎不分枝,光 滑,断面中空。叶表面黄绿色、光滑,背面灰绿色 被有白粉,用放大镜观察可见短粗伏毛。革质,不 易破碎。无臭、味微苦而涩。
箭 叶 淫 羊 藿
一回三出复叶一回三出复叶,小叶狭卵形至卵 状披针形,长4~9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心形, 两侧小叶基部外侧呈箭形,边缘有细刺毛,
2.双子叶植物草质茎显微构造:
薄荷横切面简图
1. 表皮 2. 皮层 3. 厚角组织 4. 内皮层 5. 韧皮部 6. 形成层 7. 木质部 8. 髓
2.单子叶植物草质茎显微构造:
1 2 3
4
5
石斛(金钗石斛)横切面简图
1. 表皮 2. 维管束 3. 纤维束 4. 韧皮部 5. 木质部
*麻 黄
Herba Ephedrae
全草
![全草](https://img.taocdn.com/s3/m/a74c1733192e45361066f578.png)
金钱草药材
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
三、金钱草 Lysimachiae Herba
课堂活动 民间金钱草混淆品较多,注意观察过路黄原植物形态和 金钱草药材标本,说说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化学成分】含酚性成分,甾醇,黄酮类,氨基酸,挥发 油,鞣质,胆碱等。黄酮类有:槲皮素,槲皮素-3-O-葡萄糖 苷,山柰素,山柰素-3-O-半乳糖苷,对羟基苯甲酸,尿嘧啶 等。
【化学成分】全草含挥发油约0.05%,油中主要成分为 鱼腥草素(癸酰乙醛)、月桂醛、癸醛、癸酸、甲基壬酮、 α-蒎烯等。另含槲皮苷、异槲皮苷等黄酮类化合物。
【功效应用】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 痈吐脓,痰热咳喘,扁桃体炎,热痢,尿路感染,白带, 痈肿疮毒。不宜久煎;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课堂活动 鱼腥草的主要性状特征是什么?它的鱼腥气味是由什 么成分产生的?
麻黄根药材
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
一、麻黄 Ephedrae Herba
案例分析
案例1: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多个省市已于2012年9月起,全面实施含 麻黄碱感冒药的限购政策。限购政策规定:药品零售企业要设置含麻黄碱 类复方制剂专柜,查验、登记购买者身份信息,除处方药按处方剂量销售 外,一次销售不得超过2个最小包装 。 案例2:2012年,根据《关于印发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专项整治行动 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关于加强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 的要求,麻黄碱含量超过30㎎的复方制剂已从非处方药转为处方药管理。 案例3:2012年12月,两家佛山药品零售企业因3万盒麻黄碱类复方制 剂失踪被通报整改。如药店未按规定销售此类类麻黄碱类复方制剂,造成 滥用或流入非法渠道被用于制造毒品的,将直接追究零售药店的责任,并 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 分析:麻黄碱有拟肾上腺素作用及中枢兴奋作用,长期服用可引起病 态嗜好和耐受性。通过改造麻黄碱的化学结构而获得冰毒是国际上滥用最 严重的中枢兴奋剂之一,我国已把冰毒纳入一类精神药品进行严格管制。 另外,运动员在竞赛期间,不能服用麻黄来治疗风寒感冒,否则,兴奋剂 检测为阳性,按服用违禁药品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草类中药(A 型题 b 型题 c 型题x习题)
A型题
6.001、麻黄中生物碱主要存在于
A、种子
B、节部
C、节间的髓部
D、节间皮部
E、根
6.002、麻黄中生物碱的含量以麻黄碱(C10H1.5ON)计算不得少于:
A、0.40%
B、0.60%
C、0.80%
D、1.20%
E、1.60%
6.003、中药麻黄不含下列哪类成分
A、生物碱
B、有机酸C、鞣质D、挥发油E、强心甙
6.004、头状花序顶生的是
A、蒲公英
B、穿心莲
C、石斛
D、薄荷
E、车前草
6.005、我国薄荷最著名的产区是
A、安徽省
B、江西省
C、江苏省
D、河南省
E、湖南省
6.006、淫羊藿来源于哪一科植物的地上部分
A、小蘖科
B、蔷薇科
C、虎耳草科
D、三白草科
E、木通科
6.007、含利胆成分的是
A、青蒿
B、绞胶蓝
C、茵陈蒿
D、穿心莲
E、细辛
6.008、紫金牛抗结核杆菌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A、矮菜素
B、酸金牛醌
C、紫金牛酚
D、信筒子醌
E、杨梅皮苷
6.009、不具腺鳞的中药为
A、荆芥
B、益母草
C、广藿香
D、金钱草
E、薄荷
6.010、广藿香和藿香为
A、同种中药的不同习用名
B、同科同属不同种植物
C、同科不同属植物
D、不同科植物
E、不同产地同种植物
6.011、薄荷油在温度稍低的环境条件下折出的大量白色结晶状物是
A、l一薄荷酮
B、l—薄荷脑
C、薄荷酯
D、l—龙脑
E、d—龙脑
6.012、下列各中药中,主含生物碱的是
A、荆芥
B、穿心莲
C、薄荷
D、广藿香
E、益母草
6.013、我国药典规定薄荷药材含挥发油和含叶量分别不得少于
A、1.0% 35%
B、0.9% 32%
C、0.8% 30%
D、0.7% 28%
E、0.6% 25%
6.014、穿心莲中抗钩端螺旋体的有效成份是
A、穿心莲内酯
B、黄酮
C、鞣质
D、穿心莲烷
E、甾醇
6.015、下列植物不属于菊科的是
A、茵陈
B、青蒿
C、佩兰
D、泽兰
E、豨莶草
6.016、含有青蒿素的植物是
A、青蒿
B、茵陈蒿
C、黄花蒿
D、滨蒿
E、猪毛蒿
6.017、完整叶片展开呈鸟足状的是
A、广藿香
B、藿香
C、益母草
D、车前草
E、绞股蓝
6.018、金钱草(过路黄)髓部的特点是
A、中空
B、圆形
C、长圆形
D、有纤维散在
E、含分泌道
6.019、下列植物中不含针晶或针晶束的是
A、金钗石斛
B、马鞭石斛
C、黄草石斛
D、环草石斛
E、铁皮石斛
6.020、麻黄的酸水提取液,以氨水碱化后,用氯仿萃取,氯拟仿液中加入氨制氯化铜试液和二硫化碳后,振摇、静置分层,氯仿层应呈:
A、黄色
B、绿色
C、紫色
D、红色
E、蓝色
6.021、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唇形科草本植物的特点:
A、茎方形、叶对生
B、多含有挥发油
C、多具腺鳞、腺毛和直轴式气孔
D、内皮层大多明显木质部于四角处发达
E、髓不明显
6.022、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穿心莲的特征
A、茎四方,叶对生,全体深绿色
B、味极苦 E、具腺鳞和非腺毛D、气孔不等式
E、含钟孔体
6.023、麻黄的采收期为:
A、春季
B、秋季
C、冬季
D、夏季
E、四季均可采
6.024粉末显微鉴别时,可观察到嵌晶纤维的是
A、穿心莲
B、甘草
C、薄荷
D、广藿香
E、麻黄
B型题
[6.025-6.029]
A、挥发油
B、麻黄碱和伪麻黄碱
C、四甲基呲嗪
D、麻黄新碱
E、伪麻黄碱
6.025、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是
6.026、麻黄中具有升压发汗作用的是
6.027、具有降压止汗作用的是
6.028、只有抗炎作用的是
6.029、具有平喘作用的是
[6.030-6.034]
A、金钱草
B、广金钱草
C、风寒草(聚花过路黄)
D、连钱草
E、穿心莲
6.030、花聚生于枝端或茎顶,全体被毛的是
6.031、茎四方形,叶对生,搓之有香气的是
6.032、茎圆柱形,叶互生,小叶1~3片,下表面密被灰白色毛茸,荚果
6.033、茎圆柱形,叶对生具柄,花对生或单生于叶腋,具长柄的是
6.034、茎方柱形,叶对生披针形,绿色,气微,味极苦的是
[6.035-6.039]
A、具嵌晶纤维
B、薄壁细胞含钟乳体
C、薄壁细胞含橙皮苷结晶
D、细胞间具间隙腺毛
E、表皮上有油细胞
6.035、细辛
6.036、穿心莲
6.037、麻黄
6.038、薄荷
6.039、广藿香
[6.040-6.044]
A、菊糖
B、嵌晶纤维
C、钟乳体
D、橙皮甙结晶
E、丁字毛
6.040、蒲公英含
6.041、麻黄含
6.042、薄荷含
6.043、穿心莲含
6.044、青蒿含
[6.045-6.049]
A、二回三出复叶,顶生小叶基部心形,侧生小叶基部偏心形
B、二回三出复叶,小叶卵形,基部心形,叶柄有关节。
C、一回三出复叶,小叶长卵至卵状披针形,两侧子叶基部外侧呈箭形
D、一回三出复叶,小叶片卵圆形成卵状披针形,下表面密被白色茸毛
E、一回三出复叶,小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边缘具刺齿。
6.045、朝鲜淫羊藿
6.046、淫羊藿
6.047、巫山淫羊藿
6.048、柔毛淫羊藿
6.049、箭叶淫羊藿
[6.050-6.054]
A、穿心莲
B、蒲公英
C、广金钱草
D、绞股蓝
E、肉苁蓉
6.050、来源于葫芦科
6.051、来源于菊科
6.052、来源于爵床科
6.053、来源于豆科
6.054、来源于列当科
[6.055-6.059]
A、含菊糖和甾醇
B、含挥发油
C、含香豆素
D、含生物碱
E、含苦味素
6.055、细辛
6.056、茵陈
6.057、石斛
6.058、蒲公英
6.059、穿心莲
[6.060-6.064]
A、紫花地丁
B、广地丁
C、甜地丁
D、黄花地丁
E、苦地丁
6.060、单叶基生,狭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花距细管状,蒴果长圆形,常3裂
6.061、根圆锥或圆柱形,花冠蝶形,荚果圆柱形。
6.062、为龙胆科华南龙胆的全草,单叶对生,基部下延连成鞘状,全缘。
6.064、为罂粟科布氏紫堇的全草,叶片2~3回羽状深裂,多皱缩,种子黑色,味苦而持久
[6.065-6.069]
A、金钗石斛
B、马鞭石斛
C、耳环石斛(铁皮石斛)
D、黄草石斛
E、环草石斛
6.065、茎扁圆柱形,表面金黄带绿,断面平坦,味苦的是
6.066、茎呈长圆柱形,表面黄色至暗黄色,断面呈纤维性的是
6.067、茎呈螺旋形,一般2-4个旋纹,表面黄绿色的是
6.068、茎细长圆柱形,表面金黄色,长15-35cm的是
6.069、茎长圆柱形,长30-80cm,表面金黄色的是
C型题
[6.070-6.073]
A、间隙腺毛
B、腺鳞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
6.070、绵马贯众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