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热点素材关注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热点素材关注教育
别以功利眼光看待入户家访 (1)
为何“一张废纸”的奖状家长也要炫耀 (2)
铜鼓县高中免费不是为了出风头 (3)
中小学生“减负”不能矫枉过正 (5)
“少年的你”,要相信警察 (6)
内地学生遭打,香港高校在加速沉沦 (6)
高校要不要禁外卖,也是道教育题 (8)
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抄袭,损人害己伤风气 (9)
大学可以放“春假”? (10)
“减负“并非让学生没任何负担 (11)
别以功利眼光看待入户家访
2019年11月07日 08:06:43
来源:北京青年报
张涛
近日,一条福州市教育局公开回复家长疑问的帖文,在网上引发众多网友关注和讨论。家长发帖问:学校为何放着电话、微信等通讯便捷的方式不用,反而安排入户家访,并直指入户家访“耗时”“没必要”。福州市教育局回应称,入户家访并未过时,它是老师和家长之间“最直接、最有温度的沟通方式”。(11月6日《北京青年报》)
对于许多70后、80后乃至90后来说,都有一段关于老师家访的难忘记忆。在家里等待老师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不过,忐忑不安往往在老师进门那一刻
起烟消云散,在老师和家长相互寒暄、倒水让座中,气氛逐渐变得融洽,自己也跟着敞开了心扉……
时光荏苒,当昔日被家访的孩子成为家长,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电话、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已十分发达,单纯从成本效率的角度来看,后者较之传统家访的方便、快捷是显而易见的。在一些人看来,家访已经过时,老师坐在办公室打一通电话、发几条语音就能完成与家长的交流。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我们不能以功利眼光看待家访。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家访,作为连接学校和家庭的重要纽带,增进家校关系和师生关系的重要桥梁,显然不是“隔空喊话”所能替代的。纵然见字如面,终归不如直接相见。只有面对面,才能心贴心。老师和家长坐下来促膝长谈,才能把问题谈实谈透,把思想谈深谈通,增进共识、形成合力。
家访的“家”大有深意。之所以是入户家访,而不是把家长请到学校,是因为在学校,老师的一言一行总会给人一种管理者的姿态,容易让家长们感到拘谨。而家永远是让人最放松的地方,双方可以放下思想顾虑,像唠家常一样谈谈孩子的学习、生活。同时,老师专程登门,可以让家长感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所获得的温暖和感动是电话和网络无法比拟的,更能激发家长的责任感和信任感,主动配合支持学校工作。
家访的“访”不可或缺。家访不仅仅是聊聊天、说说话,更是一种带着问题的探访。是什么样的家庭环境造就了孩子的优缺点?父母的脾气秉性、处事方式会对孩子产生哪些影响?随着一个个问题有了答案,孩子的形象在老师心中鲜活立体起来。正如有校长所言:“老师如果不去孩子的家庭走访,就根本谈不上理解孩子,而理解孩子是教育的起点,决定了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路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会一次次被感动,对肩上的责任有更深刻的体会。一些家长优秀的教育方法,也能够为老师提供启迪和参考。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不是学校的独角戏,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相向而行。一些家长质疑入户家访“耗时”“没必要”,恐怕不只是为老师叫苦,也是担心给自己添麻烦。诚然,在快节奏的当下,人们都在忙于工作和生活,一切向效率看齐,但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有些过程是绕不开、省不得的。老师是为了孩子着想,作为孩子的家长,难道就不能抽出点时间,陪老师聊聊天?有时候,慢就是快,欲速则不达。
为何“一张废纸”的奖状家长也要炫耀
熊丙奇
2019年11月07日08: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在高度重视孩子素质培养的当下,让孩子学习一两种甚至更多艺术门类,成为许多家庭的选择。《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机构抓住家长心理,组织了名目繁多的艺术类赛事,凡参赛都能获奖,不少孩子拿奖拿到手软。一些家长则有难言之隐,有的甚至大呼上当。
大奖赛泛滥,是因为家长-培训-比赛已形成“竞赛产业链”。虽然,近年来随着治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不得与竞赛、培训成绩挂钩,“竞赛产业链”已经切断了“学校招生”这一环,但由于家长育儿存在严重攀比心态,各种名目繁多的大奖赛并不愁市场。
很多培训机构的招生“卖点”,就是参加培训后可以获得某大奖赛的奖牌,而这类大奖赛往往就是机构自己组织,以竞赛获奖“抚慰”家长焦虑的心,也继续用竞赛获奖来招揽生源。治理泛滥的“大奖赛”,需要加强监管、规范竞赛,更重要的是,家长必须理性对待子女成长。
为规范竞赛,教育部门实施了白名单制度。媒体曝光的“大奖赛”并没有进入规范竞赛的白名单,也就是说,这些竞赛并没有什么权威性。参加竞赛的家长,有相当多也清楚地知道,这些大奖赛就是机构自己组织的,“山寨”意味很浓。可是,他们依然争相送子女参加,并在孩子获奖后,竞相展示参赛的“丰硕战果”。所谓的“难言之隐”就在于此。这不但不能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还给孩子不诚信、沽名钓誉的反面示范。
怎么理解这样的心态?不妨看一下朋友圈的网络投票拉票。近年来,在学生竞赛活动中,采取网络投票的不少,而网络投票很多就是朋友间拉票,根本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但家长却乐此不疲,每天定时发红包请群友投票,再在朋友圈晒投票结果。有如此心态的家长,花几千元买一张虚假的获奖证书,也就毫不奇怪。
可以说,机构充分地分析了家长的心理。只要家长这种焦虑、攀比的心态存在,不管媒体怎么曝光,还会有家长前赴后继。
当然,也不排除有家长确实想通过竞赛检验子女的学习成果,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兴趣。这也是民间组织相关竞赛的价值所在,但竞赛必须规范、公正、严肃,真正发挥激励孩子兴趣的作用。与此同时,家长培养、发展孩子的兴趣,应该回归兴趣本身,不能将兴趣功利化,把获奖作为发展兴趣的追求。我国决定从2020年起全面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特长生招生,明确招生不得与竞赛、证书挂钩,就是希望引导家长重视学生真实兴趣的培养,不是“特长招生兴趣”,也非“竞赛兴趣”。
铜鼓县高中免费不是为了出风头
杨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