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哲学家生死观漫谈共44页文档
生命结束后的状态-- 西方心理学家谈中国哲学中的“生死观”
/生命结束之后的状态文 | Barbara Hannah有两个特别的原因促使我不自量力选作讲演主题的这个题目。
第一个原因可以在《回忆、梦、思考》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荣格在这本书里说:“为了形成有关死后的存在的观念,或制造有关它的某种形象,人应该能够说他已尽其所能了——甚至即使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一生失败了时仍然一样。
不去这样做是一种致命的重大损失。
因为摆在人面前的问题,是一个世代相传的人性承继的问题:它是一种充满神秘生命的原型,它总是竭力加入我们的个体生命以使其完整。
”第二个我不得不这样做的原因,是出于我自己所做的梦。
大约两年前,我梦见自已穿过了号码是3或是9的一道门。
它给我一种神秘之感,我慢慢开始怀疑这是否就是死亡,这时我又听见有人叫我经过这同一道门返回去,因为我已获准返回人世以便写出我所知道的有关死后的存在的一切,仿佛我已在那个世界真的呆过短时间的一阵似的。
做过这个梦的那天晚上,我们与肯尼迪先生和布鲁克斯先生共进晚餐,前者出了个题目让我写成一本书。
这个梦和外界事情的共时性使我认真考虑了肯尼迪先生的建议。
但是由于,或更准确地说,那梦叫我写一本我所知晓的有关彼岸世界的书——再加上我刚才引用的荣格的话——这种情形一直使我无法平静下来,因此,当玛丽-路易斯·冯·弗兰茨博上建议我为庆祝哈定博士的大寿而就这个题目写篇东西时,我便立刻意识到我必须斗胆一试,即使我不能不承认我自己的一生是失败的一生时仍须如此。
但是当我就这个题目进行积极想象时,我听见有声音对我说我的确不妨一试,但问题在于我能否为我所要说的话找到作为基础的材料。
这种做法在我遇到棘手的任务时往往已成为我的一种习惯。
我对许多材料想了很久,但没有一种一开始就使我感到满意的,只有理查德·威廉的文章《论中国人的死亡与再生观》例外。
上述的这篇文章,并不是中文的古文原文,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威廉本人根据中国人从多方面对死亡和再生的观察所形成的观点进行的综合。
伊壁鸠鲁哲学的生死观的论文
伊壁鸠鲁哲学的生死观的论文摘要:古希腊晚期哲学家伊壁鸠鲁从原子论出发来探讨人的生死问题,针对当时宗教的灵魂不灭的观点,伊壁鸠鲁提出了死亡的必然性,从而摆脱了宗教对个人内在生活的束缚,并由此提出了他的关于现世生活的最重要的思想:快乐主义。
但伊壁鸠鲁强调快乐的生活并非指的是物质或肉体的享受,而是心灵的安宁和平静,他认为要想达到这一点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现世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即宽容,另一方面即是做到对物质生活的自足和对欲望的节制。
和其他哲学家不同,伊壁鸠鲁是通过阐述自己对于生与死的观点来治疗他所认为的个人内在生活的疾病,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
关键词:伊壁鸠鲁;死亡;快乐主义;自由古希腊哲学有两条路线,一是柏拉图的路线,一是自然哲学的路线。
古希腊晚期以来,前者逐渐占据了主要地位,后者则走向了没落。
但伊壁鸠鲁学派的出现却似乎重振了自然哲学,并且它还提出了自己的不同以往哲学(包括以往的自然哲学)的新的见解:哲学不应是“为了思辩而思辩”,而是应该对人有益的,也就是能够治疗人类的思想疾病。
[1]31而有思想以来,人类的疾病大多是与如下两个问题有关的:生与死。
伊壁鸠鲁哲学与以往哲学家的不同就在于不以探讨最终的原因为己任,而是为了个体的生存状态。
所以伊壁鸠鲁哲学的哲学问题包括他的宇宙论都是为着个体生存的最重要的问题即生死问题的解决而展开的。
一、伊壁鸠鲁哲学的自然感觉世界为人类生活作了限定要解决生死问题,必须要先了解我们在何处生在何处死。
因此,伊壁鸠鲁学派的宇宙论就出现了。
在这一点上,伊壁鸠鲁继承和发展了其前辈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学说。
他和德谟克利特一样认为我们所处的世界其本原乃是原子。
伊壁鸠鲁认为事物是不能无中生有的,并且事物不会消失只能转化,所以事物虽然总体无限但总量总是不变的。
他进而提出这里的事物是由原子构成的,事物的变化消亡其实只是复归于原子,再由原子组成新的事物。
新的事物的组成是原子在虚空中运动形成的。
中西方生死观文化差异——生之何来,死将何往
与中国强调死亡的伦理性和群体意义不同,西方则比较关注死亡的主体性和个体意 义。 ‚对于人而言,死是独立的。也就是说,尽管每个人都必死无疑,但每个人的死都 只能自己去完成,不能由别人来代替。死本质上只能是不可替代的‘我’的死。是世上 最私有的东西,谁也帮不了谁,与他人毫无关联,因为在死亡中,我们的实存被切断, 这最能使我们有可能从死亡处境出发来认识实存的局限性,返归本原,达到本己,成为 真人。‛ 人类对自我认识的彻底性在于意识到死亡是个体的,本己的。人的世界的建立和历 史的发展正是通过人与自身的分离而实现的。生就是走在死亡的道路上,而且每时每刻 死亡都有可能来临,没有死亡的意识,就不知道怎样生活。有死的人使人生成为个体, 成就有意义的‚一生‛。海德格尔更加旗帜鲜明地提出:‚死亡是此在最本己的可能 性。‛ 人是向死而生的存在,在西方,死亡借助其主体性原则和个体性原则获得了生存论 -本体论的意义。
一 中西传统生死观的相同点
1.认识生死———都强调生命可贵。 中华民族素有关爱生命、珍惜人生的传统。 据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书《十问》记载,中国古代两位万民敬仰的贤明君 主尧和舜曾经有过一次对话。尧问于舜,天下万物谁最为可贵?舜明确肯定‚生最 贵‛。即认为生命乃天下万物中最为宝贵最有价值的东西。 在古代中国人心中,宇宙万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生生不息、充满生机的有机 体,《易经》把它概括为‚天地之大德曰生‛。(《易经· 系辞上》)中国儒家提倡 不仅要重生还要乐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论语· 述而》) 《论语》中曾记载:孔子分别问四位弟子的志向,问到曾皙,曾皙答日:‚莫 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 子喟然叹日:‚吾与点也!”(《论语· 先进》)孔子之言表达了以生为乐的积极乐观 情怀,以及追求活泼自在、自怡而又美好的人生乐趣。
生死哲学的探讨
生命质量: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医学教育:将生死哲学融入医学教育,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的医学人 才
生命教育领域
生命教育的意义: 帮助人们认识生命、 尊重生命、珍惜生 命
生命教育的内容: 包括生命起源、生 命价值、生命意义 等方面的教育
生死哲学的内涵
生死哲学是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生死哲学关注生死的哲学问题,如生死的必然性、生死的意义、生死的价值等 生死哲学探讨生死的哲学问题,如生死的必然性、生死的意义、生死的价值等 生死哲学关注生死的哲学问题,如生死的必然性、生死的意义、生死的价值等
生死哲学的历史发展
古代生死哲学
哲学:研究 生死的哲学 意义,如存 在、价值、
意义等
社会学:研 究生死的社 会影响,如 家庭、社会、
文化等
医学:研究 生死的医学 技术,如治 疗、康复、 临终关怀等
宗教:研究 生死的宗教 信仰,如生 死观、轮回、
天堂等
科技与生死哲学的结合
科技进步:生 物技术、人工 智能等科技的 发展,对生死 哲学产生影响
生命教育的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讨 论、实践等方式进 行教育
生命教育的效果: 提高人们对生命的 认识,增强对生命 的尊重和珍惜,促 进身心健康发展。
生死哲学的未来发展
跨学科研究趋势
生命科学: 研究生死的 生物学基础, 如基因、细 胞、神经等
心理学:研 究生死的心 理学机制, 如认知、情 感、行为等
死亡观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也是新生 命的开始
死亡是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应该坦 然面对
死亡是生命的升华,是灵魂的 解脱
中西生死观比较
文章来源: (转自武大未来网,有删节)一、什么是真正的信仰?“我们没有真正的信仰,是因为我们没有独立的个体,没有内心独立的精神和需要。
”4月26日晚上七点,邓晓芒教授在人文馆报告厅为全校师生诠释了“中国人的信仰缺失”问题,这一精彩讲座为“珞珈之春”科技文化节添上了绚烂的一笔。
“真正的信仰,是能够提高人们精神生活和自由水平的”,邓教授如是说,“它不仅仅关注人的温饱问题,更关注的是人的精神问题,而有时候它甚至不考虑温饱,只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
”他还指出,信仰最初是从宗教产生的,而宗教又分为自然宗教、实用宗教和自由宗教。
孔子把迷信、巫术的自然宗教提升到巩固统治的实用宗教,但真正的宗教是有超越性的,它超越物质生活,超越世俗。
中国古代人相信“气”、“理”、“天道”,都不是一种真正的信仰,中国传统的儒教也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因为它们都是建立在物质上的,至少是一种物质化了的精神。
邓教授强调,精神上的相通是信仰的关键。
二、我们从来没有过真正的信仰“我们为没有信仰悲哀,并不是因为信仰的失落,而是发现了我们从来就没有信仰的真相。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中国曾经有过辉煌的人文精神,只是如今失落了。
邓教授则不以为然,他认为几千年来中国从来没有过人文精神,只有自然精神。
古代的文人、君主虽多有理想,但其理想都很实际,最终要落实到能给百姓带来多少好处,正如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他们的理想基点仍然是是世俗生活,没有超越性,也就无所谓真正的信仰。
“爱国”、“忠君”这些古代理想的主题,终究只是个地方主义,虽然可敬,却也还是立足于世俗,不具有真正的超越性。
邓教授认为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没有给人们带来任何真正意义的信仰。
三、我们为什么没有真正的信仰?“中国人没有真正的信仰只是表象,实质是中国人不具有个体独立的精神。
”邓教授用这样一句精辟的话解答了问题。
中国人相信物质甚于精神,即使是精神也是物质化了的精神,如“气”与“天道”。
中西方传统生死观论略
倡以“坐忘”“、心斋”、“撄宁”心态面对生命。所谓“坐忘”就 亡,但还是永远为生命意志捍卫着,受到大自然的极力保护。
是否定知识中的一切分别,把它们都忘了,从而达到心理上 生命意志是一种个体生命活动的原始驱动力量,面对死亡人
的混沌状态;所谓“心斋”就是要心志专一,对事物不用耳朵 不应恐惧,因为死亡并不能触及生命意志。虽然死亡不可
下“我”的生命,而要从宇宙自然的永恒生命的背景中来体验 的、荒谬的。他否定了灵魂不灭论,他否定基督教所宣扬的
个体生命的永恒根基,达到齐物我,同生死,合天人的精神境 现世、来世说,对人类生命的存在有较为客观的认识。其次,
界。这是一种生命内在价值主观精神层面永恒的审美体验。 他的生死观带有浓厚的悲观主义色彩,他说到:“欲求和挣扎
经过文艺复兴 的 洗 礼,近 现 代 科 学 技 术 的 巨 大 发 展,现 三
代西方哲学对人的生命也有了更深刻、全面的认识。对人的
内在本质,叔本华提出不是理性,而是意志,也就是一种“没
纵观中西 方 传 统 文 化 生 死 观,有 其 相 同 的 一 面。 其 表
有认识的”“、不能遏止的盲目冲动”。这种冲动的最大特点 现,一是生命是属于个体的价值自觉。中国儒家文化虽然十
安危。他惟一顾虑的,只在于行为之是非、善恶。”也就是说, 图拉之口说到“:没有魔鬼和地狱,你的灵魂甚至于比你的肉
人必须能以高尚的价值观作为反省的标准,必要时能牺牲生 体还要速朽。”其次是“超人”的生死观。尼采第一次公开宣
命,以捍卫正义,明辨是非。只有根据公平、正义而活,才能 布“上帝死了”,只有彻底打倒上帝,我们才能成为新的充满
!〔收稿日期〕!""#C"#C!! 〔作者简介〕路晓军(,$D#?C),男,陕西渭南人,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副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生死哲学
但哲学不一样,哲学迫使你思索,要你不断地问为什么,你说喜欢,他要问为什么喜欢,不但如此,还要问你喜欢背后的价值。
任何简单的问题经过哲学一解释,就开始多了、乱了、难了。
或者说哲学是最无用又最添乱的学科一点也为过,因为哲学对现实的意义并不明显,科学可以我住高楼,可以饱肚子,可以冬暖夏凉......哲学可以什么呢?哲学常常做的一件事是让人胡思乱想,一个人胡思乱想后毛病就多了,失眠、脱发、不修边幅,精神错乱,最严重还会自杀。
最起码也是不正常。
真正的哲学家其实是不受欢迎的,受欢迎是利用人们脆弱的心理用哲学的手段去欺骗大众的人。
我大学的一位教我们真正认识哲学的老师后来被大家认为是疯子,是异类,最后听说连工作都不饱,而另外一位让我们知道了几个流派,然后顺利以马克思哲学理论过关的老师却因为扩大了招生能为学院找钱成为了大家膜拜的对象。
我知道,哲学其实连街边的串串香的味道都不如,就算那有地沟油熬出的肮脏东西,但是至少那是实在的,他只是要你知道其实那些装修豪华的厅堂也未必真的使用的是优质菜油,你付的价格不一样,欺骗的层次也不一样!但是我喜欢那一股生死思索的惬意,平凡如我,这或许是唯一能获得和留下的最有价值的意义!我每天都花很多时间写废话、瞎话,为的赚钱让自己可以有少量的时间写内心的话!生不容易,死不容易!人生可分为二大部分:一为人之生活;二为人之生命。
生活是人在其一生中所经历的人生事件、人生过程、人生滋味等的总和;而生命则是人之生活的基础,包括人物质性身体的生存,也包括人之精神生命的生存等。
一般而言,人的生活总是显现为个我化的,因为生活都是具体人的生活,每个人所经历的人生事件、人生过程和所品尝到的人生滋味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在生活中人们拥有各种的物与事,皆显现为是"我"的就不是"你"的,是"他"的就不是"我"的,这就使人之生活产生所谓"个我化"的倾向。
中西哲学家生死观漫谈
‚在我们身上,生与死、醒与 梦、少与老,始终是同一的 东西。后者变化了,就成为 了前者;前者变化了,就成 为了后者。‛
苏格拉底在西方哲学史上 第一个从个人同社会的关 联中来评估人生的意义或 价值,把生死问题同真、 善、美联系起来考察,从 道德伦理的角度提出了英 勇对待死亡的问题。
‚追求好的生活远
叔本华认为, 一方面,我们必有 一死;另一方面, ‚我们的真正本性 是不可毁灭的‛
‚个体有生有灭‛ 死亡‚并不触犯生
命意志‛
尼采认为,我们生 从我们身上排除趋 存的意义和价值,就在 向于死亡的东西‛ 于不断地排除我们身上 趋向于死亡的东西,也 ‚永恒重现‛与 就是赋予我们个体生命 ‚成就之死‛ 一种永恒性。(尼采把 生命比作一个女子,一 个妩媚的女子,她无恒、 不驯、即允诺又抗拒, 即亲近又保持距离,因 而特别具有魅力。她使 你受苦,又甘愿为她受 苦,也许她惹你恨,但 她之所以会如此,是因 为你最爱她)
‚劳动是享受生命
的最好方式,无聊 则是人生最可怕的 负担‛ ‚痛苦是活力的刺 激物‛
‚假如‘一个自然系统,专门以促进生活感
情为目标,却又以毁灭生命为方法’是个定 律,那么这个系统本身就自相矛盾,从而就 不能作为一个自然系统而存在。因此,上述 准则便不可能成为普遍的自然律‛。
你只有一个无上的道德,这就是:只能照
《大宗师》:““俄而子来有 病,喘喘然将死。其妻子 环而泣之。子犁往问之, 曰: “叱!避!无怛化!” 倚其户与之语曰:“伟哉造 化!又将奚以汝为 ?将奚 以汝适?以汝为鼠肝乎? 以汝为虫臂乎?”子来曰: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 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 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 以善吾死也。
《知北游》中说: “人之生,气之聚 也;聚则为生,散 则为死,若死生为 徒,吾又何患?” 如果死和生是相联 系的,我对之有什 么忧患呢?
中西生死观比较
(八)中西生死观比较1邓晓芒(2006年11月4日在华南师范大学文化素质大讲坛的演讲)我今天要讲的主题是关于生死观的问题。
这个问题应该是我们当代青年,我们在座同学这个年龄段应该关注的比较核心的问题,一个人一辈子得有一段这样的时间,专门把这个生和死的问题考虑清楚了,而这个时间恰好就是十几岁二十几岁的时候,是最恰当的。
小时候儿童时期还不太懂事,而现在正是要研究我这一生想干什么,想要什么的时候。
很多哲学家都认为死亡问题是哲学最重要的问题,学哲学就是学怎样对待死亡。
当然除了死亡,以外还有生活,如何对待生命,但这两个问题是相关的。
你怎样对待死亡涉及你怎样对待生命。
生死观我认为是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人格的问题。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那么我这次生命应该怎么过,这问题具有个别性。
没有谁能代替他人生活,正像没有谁能代替谁去死一样,每个人都过自己的生活,每个人的死都得自己去面对。
不管你再知心的朋友,甚至在你临死之前,很多亲人在你身边,还是只能你自己去死,没有任何人能代替你。
一个人面对死神特别能突出个人的孤独无助。
每个人都有一死,那么在临死的时候,你对自己这一生是后悔还是不后悔?有的人一辈子没【280】有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到临死的时候觉得自己活得不值,因为受到外界的种种干扰或束缚:这也是不能不做的,那也是必须要对付的,结果就这样对付了一生,最后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
对死亡的问题,涉及我们对自己个人一生的总体的评价。
“我是谁”,我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我们讲只有“盖棺论定”了才能够决定。
但是如果你预先想到这一点的话,那你就能决定你这一生的目标,自觉地支配你的人生。
但我今天讲的不是一般的哲学生死观的问题,而是中西生死观的比较。
为什么要谈这个话题呢?这个问题对我们拓宽在生死问题上的视野有极大的作用。
我们作为中国人历来继承的那一套对待生命和死亡的观点,当然是有它的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据。
那我们现在再把西方的生死观也拿来讨论一番,检查一番,做一个比较,我们可以在一个更广阔的视野上更自觉地决定我们这一生应该怎样度过。
中西哲学家生死观漫谈
专题三:中西哲学家生死观漫谈“生”与“死”,是摆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必需思考的问题,也许有的人说,我从来就没有想过生与死,每天都是这样快快乐乐的生活,生与死与我无涉。
其实,这是一种没有经过深入思考的人生态度。
人们对于生与死的认知和态度,是左右其精神生活品质的重要一环。
人若从求发展的观点去看生命的历程,显然只能看到其中的一面,而且很容易变得急功近利,它既不完整而又偏颇。
相反,如果从死亡的角度来看人生,则又显得虚无空寂。
事实上,人在求生的历程当中,同时逐渐归结于死亡,死亡应该成为庄严人生的一个部分。
因此,人必须认清生与死的完整意义,要在两者之间树立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而且随着科技文明的飞速发展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类的精神安顿和终极关怀的问题越来越得到了突显。
21世纪人们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意义问题的探讨也会变得越来越迫切。
我们这一专题就是通过对古今中西哲人对生死问题的探讨,希望通过他们的生死观来给我们一点启示,帮助我们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应该如何看待生死问题,应该如何来看待人生,尊重生命。
一、中国古代哲学家的生死观(一)儒家生死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占有显赫的地位,而儒家对生死问题的探索也是思想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儒家将生死矛盾落实到有限的人生之中加以阐释,体现了儒家重视现实的俗世生活、强调德性人生的思想特征。
1、孔子“朝闻道,夕可死矣”(《论语·里仁》)季路问事鬼,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厩焚,子退朝。
日:‘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乡党》“未知生、焉知死”这句话,道出了孔子的生死态度,即“生”是当下首要要解决的事情,生的问题弄不清楚,就不要忙着考虑死的问题。
在孔子那里,在“生”和“死”的关系中,显然“生”被置于更加优先的地位;进一步,相比较“普通之生”而言,儒家更看重的是“崇高之生”,即以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传统生死观的哲学阐释-2019年文档
传统生死观的哲学阐释1儒家生死观1.1“未知生,焉知死”这六个字出自《论语》,“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的意思是人世间的事情都不能应付过来,又何必谈论鬼神的事情。
而且如果尚未弄明白生的事情,又怎能去谈论死的事情呢?显然这六个字道出了孔子的生死观,即生是当下首要解决的事情,生的问题弄不清楚,就不要忙着考虑死的问题。
“未知生焉知死”的人生观是一种重生轻死,乐生恶死讲究现实的人生态度,这种生死观认为人们应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生的问题上,专注于有限人生的价值与意义问题,尽力享受人生的乐趣。
1.2“舍生取义”孟子发展了儒家德性人生观,《告子上》中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求熊掌也。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表现了孟子的生死观,活着固然是好的,但活命不是人生的第一目的,人应当有远大的理想,在活命和理想之间,孟子认为应当首先选择理想,然后才是活命。
按照孟子的解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仁主要是指人的内心善性,即恻隐之心;义,则是指在行动上所应走的道路,也就是在行动上去实践恻隐之心,凡是属于正义之路,对社会对历史有益的都可以包含在义的范围之内。
由此看来“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强调了一定要在行动上,实践上把走正路放在比活命更高的位置上,把义作为第一人生目的。
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超越了纯粹的形而上的性质,走上了实践的领域。
2道家生死观2.1生死相对《齐物论》中庄子讲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意思是说,诞生的过程,就是走向死亡的过程;走向死亡的过程,就是诞生的过程,死是生的开始,生死是同一事物的永远轮回。
庄子认为,人的生命就是气聚合起来的,人的死亡就是气的离散,生死是不断转换的,神奇可以转化为腐朽,腐朽也可以转化为神奇,这是造化,是大自然安排好的。
他还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长。
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意思是人的生命和死亡就像白天和黑夜一样,是天赋的命运,人力是无法改变的,大自然的力量是无法抗拒的,无论多大的东西,该毁灭的时候还是要毁灭。
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
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近来,不断耳闻在校学生自杀事件,痛惜之情萦绕于心。
为什么这些学生的生命力如此脆弱?虽然社会变革带来的竞争压力对学生产生了巨大影响,但面对压力的人生选择很多,他们为什么选择死?他们究竟是如何理解生和死的呢?这是一个生死观问题。
我国教育虽然也包括人生观教育,但它多是从人生理想的角度进行的,给予学生的往往是具有抽象性的价值信念,很少涉及生与死的具体过程、意义及情感体验等问题,所以许多青少年学生对生死问题的认识是蒙昧的,对生命历程中的各种困扰也不能作出正确评估和采取适当的处理方式。
现实表明,生死教育是学校工作不能回避的任务,西方国家已经注意到这一点,把生死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这对我们具有启示作用。
但是,我们在借鉴国外教育经验时不能盲目套用,因为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具有很大差异。
一、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当人呱呱坠地,发出第一声嘹亮的哭声,既是生命的展开也是死亡之旅的开始,所以恩格斯说:“生就意味着死。
”①生与死是一个问题不可分割的两方面。
每个活着的人都将面临死和走向死,弗洛姆对此有精辟论述:人,无论是类人或个人,一旦降临斯世,便被“抛入动荡不定、开放无拘的境遇之中。
其间仅有一点是确定的:过去以至未来的尽头——死亡。
”人的一生由许多不确定性事件组成,惟有死亡归宿是亘古不变的,西方文化更认同这一点。
西方文化源于西伯来文化和希腊理性精神,有着深层的悲剧意识。
历代哲人不仅从理论方面对死亡进行了系统阐释,而且在实践方面也创造了流传千古的典范,如苏格拉第、布鲁纳等以他们自己的生命丰富了死亡的内涵。
基督教或天主教,更是以死亡问题为核心构建起来的宗教,使西方人能更坦然地讨论死亡问题,从“死”的思考悟出“生”的理性,从死亡教育推展到生命教育。
应该说,在西方文化背景中讨论生死问题更为轻松,其生死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直面死亡,寻求超越许多古希腊哲学家把人看作是灵魂与肉体生命的结合,灵魂生命纯洁而高贵,肉体生命肮脏而低贱。
中西方死亡观对比
孔子:“天丧予!天丧予!”(颜渊之死)
喜生悲死
(冥王)阿喀琉斯:“我宁愿在人间当一个帮工,也不愿在阴间当冥王。”(特洛伊战争)
秦始皇派徐福东渡,求长生不老之仙草。
对地狱恐怖景象、刑罚的刻画。
民间将对逝者的追悼会称为“丧事”“白事”。
惧怕死亡和亡灵鬼魂,对阴间的想象:阴冷潮湿、阴森恐怖。
生前就要多行善,死后升入天堂。
生前兢兢业业,为社会做贡献,以求功成名就、流芳百世
英国习俗:有亲人死了可以不回家,有人出生必须要回。
《活着》:活着的意义和逝去的悲伤。
不同点
中
西
平时聊天都鲜有涉及“死”的,不得已谈到,也不会拿活人说事,就算提到逝去的人,也会用委婉的说法:“去了”“走了”“没了”
回避死亡(悲伤)
直面死亡(从容)
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判以极刑后,从容面对。他说:“哲学家之所以不怕死、还乐于赴死的原因,在于哲学家追求的是灵魂的自由,而要点
西
大禹:“我受命于天,竭力而劳万民。生,寄也;死,归也。”
生之偶然,死之必然
《圣经》:因为你来自尘土,就仍要回到尘土。
明朝徐宏祖《徐霞客游记·续编》:“吾游遍灵境,颇有所遇,已知生寄死归,亦思乘化而游,当更无所墨碍耳”。
古罗马帝王兼哲学家奥勒留:“注意什么是死亡这一事实:如果一个人观察死亡本身,通过反省的抽象力把所有有关死亡的想象分解为各个部分,他就将死亡视为不过是自然的一种运转;如果有什么人害怕自然的运转,那他只是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无论如何,死亡不仅是自然的一种运转,也是一件有利于自然之目的的事情。”
对鬼始终有一种恐惧,就算自己的亲人死后,也要尽量多烧点纸钱香火,以防他们的鬼魂回去找他们。
中国哲学家如何看待死亡
中国哲学家如何看待死亡雅斯贝尔斯的“生存哲学”,至今人们对它依然见仁见智,毁誉不一。
但是,他在其《历史的起源和目标》一书中提出的“轴心时期”的史学范畴,却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被人们广泛地使用着。
雅斯贝尔斯的所谓“轴心时期”意指的大约是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这一时期。
按照雅斯贝尔斯的说法,在人类历史上,轴心时期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极其重要的时间段。
因为差不多所有主要的文化选择,亦即差不多所有的文化传统都是在这个时期被确认和建立起来的,自那以后,人类文明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人类文化生活中却再也没有发生过任何类似的具有新的意义的事情。
也就是说,各个民族或各个地域的文化传统基本上就是在这个时期奠定下来的。
这一时期,在西方,是古希腊罗马奴隶制形成、繁荣并继续发展的时期,是一个孕育并产生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哲学的辉煌时期;在中国,则是所谓“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孕育并产生孔子(儒家)哲学和老子(道家)哲学的辉煌时期。
正如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构成了西方哲学传统的基础一样,孔子和老子的哲学也构成了中国哲学传统的基础。
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中国死亡哲学也是如此。
死亡的社会性与社会价值取向:“杀身成仁”与“舍生取义”中国死亡哲学区别于西方死亡哲学的第一个显著特征在于它之特别注重死亡的社会性和社会价值取向。
与海德格尔和尼采等西方哲学家突出地强调死亡的个体性或本己性不同,中国哲学家比较注重死亡的社会性和社会价值取向,曾先后提出过“杀身成仁”与“舍生取义”等著名的死亡哲学命题。
诚然,孔子也十分关注死亡的自然属性,他不仅曾发出过“逝者如斯”的感慨,而且《论语》中还有“死生有命”的说法。
然而,他更为关注的则是死亡的社会属性和社会价值取向。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提出了“杀身成仁”这一死亡哲学命题,强调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卫灵公》)人为什么应当为了“成仁”而不惜“杀身”呢?这是因为,在孔子看来,惟有“仁”这个范畴才充分地表达了“人”的本质规定性,才使人成其为人,使君子成其为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