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脾脏外伤48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外伤性脾破裂超声诊断临床分析

外伤性脾破裂超声诊断临床分析
在北方 的发病率 日益 上升。而超 声检查
例。本组病例 均有 生食 鱼虾史 和 ( ) 或 饮
用未经处 理的江水史 , 大部分为渔 民或沿
江 而 居 的农 民 。
重症患者 : 内胆 管全 部受 累 , 弥 肝 呈 漫性扩 张 , 可显 示 为“ 胆管 树 ” 。肝 内 样 血管 网络 明显紊乱 , 肝脏 回声 显著增 强 , 极不均匀 。胆囊 内出现 大量 的碎 屑样强
讨 论
脾破裂 。年龄 7~ 4岁 , 中男 2 6 其 4例 , 女 9例 , 就诊 时 间为 外 伤后 3 0分 ~1 5天 。 使 用仪 器为 A 0 a—S 1K S天 1 2 6 0型超 声 诊 断仪 。凸阵探头 , 频率 为 3 5 z患者 . MH ,
0 80 2 00内蒙古通 辽市传染病 医院
以其简便 、 可靠 、 痛的优 势在肝 吸虫病 无 的诊断 中 日益 凸显 , 该病 在临床无症状 使 期 的检 出率 大大提 高。 但值得注意 的是 , 肝内胆管 的其他病 变 如胆管细 胞癌等 有时亦 可有类 似肝 吸 虫病样 的声像 图改变 , 应结 合病史及其他 辅 助检查 , 以资鉴别 。
分 析 , 手 术 证 实与 其 完 全 相 符 。 结 果 : 经 B超 检 查 准 备 率 为 9 .% 。 结 论 : 52 B超 对
间、 左背部作纵、 、 横 斜多切面常规检查 。
结 果
脏体积增大 , 局部 回声紊乱 , 质 内有均 实
匀或不均匀的低回声或无 回声 区, 包膜连
参考文献
1 周永 昌, 郭万学. 超声医学 . 2版 :0 第 63 2 程道新. 寄生虫学 :3—8 . 8 6
临床表现 : 组患 者一 般状 态 良好 , 本

超声诊断创伤性脾破裂40例分析

超声诊断创伤性脾破裂40例分析
等的液性暗区。
发生使创伤性脾 破裂的发生率 明显增高 , 因此超声对创 伤性 脾 破裂的诊断至关 重要 。
1 资料 与 方 法
22 中央 型脾 破裂 .
脾 脏正常或增 大 ,脾包膜线延续 完
整, 形态 尚规整 , 实质 内可见不规则 或不均质 区域 , 与正常组 织 我 院 20 0 4年一2 0 0 9年 的脾破 裂住 院患
■ 圄蛆目嘧露
鉴 ̄ t j3 J i。本组误诊 1 , 1 例 该例病灶 内部 回声透声差 , 见细密点状 分布 , 因未形成典 型畸胎瘤声像 图, 如发 团征 、 脂液分层征等表
现而误诊 。
痛, 声像图显示 不规则囊性病灶 , 边界欠 清 , 病灶囊性部分透声 差或可见不等量 的点状 回声 、 壁增 厚 、 囊 盆腔少量积液 , 可显示 卵巢被包裹或部分包裹其 中。本组 3 例均经手术证实 。 处女膜 闭锁 是 由于尿 生殖窦上皮 未能 向前部贯 穿所致, 初
卵巢血 肿多 由卵巢 内成熟 卵泡 、 黄体 、 黄体 囊肿或 卵泡囊 肿破裂形成 , 以黄体血肿多见 。由于 卵巢 内部 出血量和时 间不 同, 卵巢血肿声像 图表现复杂多样 , 可分为细点状 回声 型 、 网 粗
要结合 病史仔细 分析超声所 见 ,从 而作 出Fra bibliotek为准确 的诊断提
示。
参 考 文 献
超 声 诊 断创 伤 性脾 破 裂 4 0例 分 析
文莉 莉
( 口县人民医院 , 交 山西 交 口 0 2 0 ) 3 4 0
【 摘要 】 目的
探讨超声在脾脏创伤 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卧位 , 、 左 右侧卧位等 。重点探查 内部 回声有无异常 , 毗邻脏器 是否有病灶 , 细记 录病 灶的位置 、 详 大小 、 边界 以及 腹腔有无积

外伤性脾破裂的超声诊断及声像图分析

外伤性脾破裂的超声诊断及声像图分析

早 期 手 术 赢 得 时 间 。本 组 脾 破 裂 声 像 图 表 现 分 为 如 下 3种 :
① 真性 破裂 ( 损 累 及 包 膜 )见 脾 包 膜 连 续 中断 或 不 规 整 , 破 , 脾
理 不 及 时 可危 及生 命 。笔 者 对 5 来 我 院 收 治 的 6 a 8例 脾 破 裂 患 者 的声 像 图进 行 分 析 , 探讨 脾 破 裂 的声 像 图特 征 , 高 诊 以 提 断 符 合率 , 报 道 如 下 。 现
1 临床 资 料 11 一 般 资 料 . 20 0 1年 1月一 2 O O 5年 1 2月 我 院 收 治 脾 破
能显 示肿 瘤 的 变性 、 死 及 钙 化 。所 以 正 确 掌 握 子 宫 肌 瘤 的 坏
于5 O岁 以 上 的更 年 期 或 绝 经 期 妇 女 , 床 表 现 较 突 出 , 阴 临 为
道 不 规 则 出 血 , 期 因肿 块 小 C 不 易 诊 断 , 子 宫 体 癌 使 子 早 T 当
维普资讯
现 代 中 西 医结 合 杂 志 Moen o rM o It r e rd i a C i s a d et nMein 0 7A g 1 (4 d r un f ne a dT aio l hn e n s r d i 2 0 u , 6 2 ) J gt tn e W e ce
[ ] 曹泽毅 .中华妇产科学[ .北京: 1 M] 人民卫生 出版社,99 10 19 :82—
1 2 8 5
[] 周 仲 佑 , 泽 斌 , 胜 林 , .子 宫 肌 瘤 4 2 罗 刁 等 0例 C 诊 断 的 体 会 T [] J .广东 医学 院 学 报 ,0 4,2 5 :9 —42 20 2 ( )4 1 9 [] 狄 文 , 家 骤 , 隽 鸿 , . 宫 肌 瘤 与 雌 、 3 潘 严 等 子 孕激 素 及 其 受 体 关 系 的 探讨 [] J .上 海 医 学 ,9 2 1 ( )4 4 19 ,5 7 :6 [ ] 赖 寿伟 , 华 云 , 小 琴 .动 态 增 强 C 扫 描 时 子 宫 肌 瘤 的诊 断 4 杨 邱 T 价值 [] J .中 国 临床 医学 影 像 杂 志 ,99 1 ( )2 4 6 19 ,0 4 :6 —26 [ ] Mil L, nI Kr sl Y. g — nlme syr urud 5 t Ye tR T, e e H Hihs a i ni m sro n — s g i — t i igueieL i o s nMR i gs ptooi cre t n J . n tr e myma n o o mae:ah l c orl i [ ] g ao

45例腹部脏器外伤的超声诊断

45例腹部脏器外伤的超声诊断
血 ,经 证实 超声 对 内脏破 裂 出 血的检 出率 为 10 0 %。
2 复 合 型损 伤 :确 诊 6 ,超 声检 出4 ,符合 率 为 6 . %。 . 6 例 例 66 7 均 能诊 断 出有 1 个脏 器损 伤 ,其 中有 2 合并 其他 脏器 损 伤漏诊 。 例
声像图除原有脏器损伤的声像图表现外 ,主要有腹腔积液表现;
3 讨 论 超 声检 查诊 断腹 腔脏 器损 伤 ,首先 确定 有无 脏 器破 裂 ,重点 观察 腹 、盆 腔 内有无 游 离液 体 。脾是 腹 腔脏 器外 伤 中最易 累及 的 脏器 ,其实 质 比较脆 弱 ,抵 挡外 力能 力 比较 弱 ,故在 检查 中 ,重 点在 脾脏 。本 组病 例实 质性 脏 器破 裂超 声诊 断率 为9 . %,实 质 03 2
强 回声 。
4 例患 者经 手术 或C 确 诊 ,肝 损伤 9 ,脾损 伤 1例 ,肾损 5 T 例 5 伤7 ,腹 膜后 血 肿3 ,空腔 脏器 损伤 5 ,复 合 型损 伤6 。超 例 例 例 例 声 的诊 断符 合 率为 8. %。超 声检 查提 示 均有 程度 不 同的 腹腔 积 44 4
结果进行 比较 。结果 :超声检查符合率为8 4 44%,其中实质性脏器的超声检查符合率为9 , %。结论 :超声能方便 、准确地诊断出腹 02 3
部脏 器外 伤 ,以实 质性脏 器更 为 突 出 ,值 得临 床广 泛应用 。
[ 关键词 】 腹部 外伤 ;超声 诊 断
超 声诊 断具有 安全 快捷 、无 创 伤 、误 差 小等 特点 。 目 ,正 前 广泛 应用 于腹 部外 伤诊 断 中 ,或 以超声 诊 断 为主要 诊断 依据 ,经
[ 收稿 日期 :2 1—41 编 校 :高 山] 000 —6

脾破裂的超声诊断

脾破裂的超声诊断

脾破裂的超声诊断1.1 一般资料 59例病例中,53例均为外伤后急诊进行b超检查。

59例病例中,为53例,年龄在20—56岁之间,初诊时间最早在外伤后半小时,临床表现主要是腹痛、胸闷、脉快、出冷汗、血压下降等。

余6例,年龄3-6岁之间,外伤后平诊就诊。

1.2 B超检查方法所用仪器为日本东芝SSA-240A型实时超声仪,线陈及凸型探头,频率为3.5mhz,病人取仰卧位、右侧卧位,对腹腔等处进行扫查。

由于外伤性脾破裂以横向破裂者多见,在超声扫查断面时应注意此点。

2、结果根据超声图像及讨论2.1 我们把脾破裂分为真性脾裂,脾包膜下破裂和脾内破裂三种类型。

本组59例病例中,真性脾破裂42例,内有44例经手术证实符合B超诊断,还有2例只有腹腔游离积液而无明显脾破裂征象,而手术时被确诊为脾破裂,原因是脾脏的破裂口位于脾脏的上缘,被左侧胸腔的气体所掩盖。

此外,脾包膜下破裂6例,脾内破裂11列。

除了4例较小范围的脾内破裂行保守治疗外,其余都在手术时被证实。

在真性脾破裂中,合并不同程度肾挫伤的2例、胸腹腔积液6例、肝挫伤2例,均为手术所证实。

在真性脾破裂中,合并不同程度左肾挫伤的2例、胸腹腔积液4例、肝挫伤1例,均为手术所证实2.2 真性脾破裂42例中,除2例未明确认断外,40例声像图表现脾包膜连续线明显中断或不完整。

本组59例病例中,有35例病例脾实质有回声增强或回声不均匀,有8例脾实质内有液性暗区,有4例脾周围可见游离积液,有56例腹腔内可见游离积液,实行超声动态观察下可见积液呈进行性增多。

2.3 脾内破裂11例,声像图表现为脾脏增大,尤其以厚径增加最为明显。

厚径增加的大小以脾内破裂形成的血肿大小而定,3例病中最大血肿可达6.8cm,暗区周边无包膜回声,可见脾实质回声增强。

8例脾内破裂,除4例较小的脾内破裂在实行超声动态观察下让其逐渐吸收,其它4例都在手术时被证实,无腹腔游离积血。

2.4 脾包膜下破裂6例,声像图均可见脾脏呈畸型肿大,被膜光滑,脾包膜下破裂部位可见局限性无回声区,2例可见月牙环包脾实质,1例可见脾实质受压有凹痕。

超声诊断外伤性脾破裂46例心得体会

超声诊断外伤性脾破裂46例心得体会

1.3 诊断标准
本研究主要针对外伤性脾破裂, 首先要明确外伤史, 同 时参考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 《超声医学》 (第六版) 脾破裂 诊断标准: 按脾破裂程度分型, 分为中央型脾破裂, 包膜下脾 破裂, 真性破裂三型。中央型脾破裂声像图表现为脾脏体积 增大, 局部回声紊乱, 密度不均, 可出现不规则回声增强或减 低区, 包膜显示完整, 损伤处可未显示正常血流; 包膜下破裂 声像图表现为脾脏体积增大或正常, 形态改变。在脾外周部 可见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或无回声区, 多为月牙形, 脾包膜 明显隆起, 病灶后方回声增强; 真性破裂表现为脾被膜连续 性中断, 局部回声模糊, 可见局限性暗区, 脾脏形态失常, 脾 脏体积常见不同程度缩小, 脾实质回声紊乱, 密度不均, 脾周 及腹腔均可见无回声暗区, 多普勒表现为脾门部血管中断或 病情较重 血流充盈减慢 [1]。将脾门血管破裂通常出血较多, 归为真性破裂处理。
136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41
·医学影像·
超声诊断外伤性脾破裂 46 例心得体会
陈宝强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医院超声科,内蒙古 赤峰)
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外伤性脾破裂诊断体会, 总结经验。方法: 2012 年 5 月 -2016 年 3 月我院普外科收治 46 例外伤性脾 破裂患者, 结合临床诊断和术后随访, 分析诊断及误诊原因。结果: 超声诊断正确 45 例中术后证实 38 例, 7 例超声确诊 经 ct 进一步证实保守治疗。1 例外伤有肝硬化腹水合并脾破裂病人漏诊, 漏诊率占 2%。超声诊断正确率 98%, 准确率 极高。结论: 综合分析超声诊断外伤性脾破裂中具有可观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超声诊断; 外伤性脾破裂; 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41.1061Βιβλιοθήκη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超声诊断脾脏外伤48例临床分析

超声诊断脾脏外伤48例临床分析
诊断。 组 4 本 8例 患 者 中 临 床 明 确 诊 断 仅 4例 , 他 均 以 腹 部 其
对 疑 诊 脾 外 伤 患 者 进 行 常 规 超 声 检 查 并 分 级 , 常 规 超 对
声诊 断的 I、 Ⅱ级脾外 伤患者 及可 疑患者 进行 超声造 影检查 , 对未 行 手术 的 患者 复 查 C T确 诊 。所 有 患者 均 经 手术 或 C T
脾外 伤 的首选 方法 。
[ 关键词】 声诊 断 ; 脏外 伤 ; 超 脾 临床 分析
【 中图分 类号】 6 76 2 R 5. +
【 标识 码】C 文献
【 文章编 号】1 7 - 7 12 1 )5 a 一 8 — 2 6 4 4 2 (0 0 O ( )0 8 0
2 结 果
在 腹 部 损 伤 中 , 脏 受 损 破 裂 概 率 较 大 , 者 可 短 时 脾 患
裂 患 者 的超 声 声 像 图 进 行 分 析 , 讨 其 声 像 特 征 , 结 漏 探 总 诊 、 诊 原 因 , 化 检 查 方 法 , 一 步 提 高 早 期 正 确 诊 断 误 优 进 率。 1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 般 资料 . 选取 本 院 20 0 7年 2月 一 0 0年 2月 期 间 收 治 的 脾 破 裂 21
6例 Ⅱ级 损伤 、8例 Ⅲ级 损伤 、3例 Ⅳ级损 伤 。 1例 I、 1 1 1 Ⅱ级
损 伤及 6例 可 疑患 者经 超 声造 影 确认 为 8例 I级损 伤 、 7例 Ⅱ级损 伤 、 1例 Ⅲ级损 伤 、 1例 正常 ; C 经 T检 查确认 该例 正 常 者 为 I级 损伤 , 因损 伤部 位 位于 脾 上极 , 伤 灶被 气 体 遮 盖 损 而 漏诊 , 他 结果 皆 正确 。 l 其 6例 I、 Ⅱ级 损 伤包 括 5例包 膜 下 脾破 裂 、 脾 中央 型脾 破 裂 患 者行 保 守 治疗 ,5例全 部 8例 1

外伤性脾破裂的超声检查分析

外伤性脾破裂的超声检查分析

外伤性脾破裂的超声检查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超声表现及诊断思路。

方法:对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诊治的3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分析其超声特点和临床演变过程,探讨超声检查在外伤性脾破裂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其中28例经超声检查明确诊断:1例超声提示脾周及腹腔内少量积液,后经剖腹探查证实为真性脾破裂,破裂口位于脾门区附近;1例提示脾脏及腹腔内未见明显异常,3天后证实为迟发性脾破裂,破裂口位于脾上极。

结论:超声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中有助于临床及时明确诊断,并可根据超声声像判断脾破裂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应作为外伤性脾破裂及随访观察的首选检查项目,并可指导临床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超声诊断;外伤;脾破裂Ultrasound analysis of traumatic spleen rupture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ultrasound findings and diagnosis of traumatic spleen rupture. Metho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ltrasound and clinical evolution of 30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splenic rupture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7 to February 2018 were analyzed.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raumatic spleen rupture was discussed. RESULTS: Twenty-eight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by ultrasonography. One ultrasound showed a small amount of effusion in the spleen and abdominal cavity. After laparotomy, the spleen rupture was confirmed. The rupture was located near the spleen area. One case showed that the spleen and the abdominal cavity were not. Seeing obvious abnormalities, delayed spleen rupture was confirmed after 3 days, and the rupturewas located at the upper spleen. Conclusion: Ultrasound can help the diagnosis of traumatic spleen rupture in a timely manner, and the type and severity of spleen rupture can be judged according to ultrasound image. It should be used as the first choice for traumatic spleen rupture and follow-up observation. Guide clinical selection of the best treatment options.Key words: ultrasound diagnosis; trauma; spleen rupture脾脏是一个实质性脏器,因其质脆且血供丰富,因此无论是腹部闭合性或开放性创伤,都极易受损而致大出血,常常危及生命。

B超诊断脾损伤的体会和价值

B超诊断脾损伤的体会和价值

B超诊断脾损伤的体会和价值摘要:探讨B超诊断脾损伤的临床价值。

通过对本院24例脾损伤患者行B 超检查,均作出明确诊断或提示性诊断:初检20例,随防复检4例。

由此,总结出脾损伤患者超声图象的一般特征。

可见超声诊断准确率高、迅速简便且无损伤,可作为诊断脾损伤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脾损伤;诊断方法;B超脾脏是易脆的富含血液的实质器官。

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损伤最常见的,约占20%~40%,易引起内出血甚至休克,危及患者生命。

B超有助于对脾损伤作出及时诊断,并根据脾损伤类型,指导临床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本文收集的24例脾损伤患者,为1997年5月~2006年12月来我院就诊患者,男18例,女6例,年龄11~65岁,平均年龄32.5岁;均有明确的外伤史,其中车祸15例,打架斗殴5例,高处坠下3例,刺伤1例;就诊时间最短为20分钟,最长为8天;19例患者在伤后24小时内就诊.大多数患者诉外伤后左上腹痛,部分伴有面色苍白、怕冷等休克症状。

1.2 仪器与方法采用EUB-240和DP-9900实时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5~5MHz,患者取仰卧位、右侧卧位等配合体位,于左侧季肋部作肋间横切面,左侧胸腹部采用冠状面、横断面、肋下斜切面等多切面、多方位扫查,重点观察脾脏大小、形态有无变化,包膜是否完整、内部回声结构有无异常、脾周围有无异常回声区,同时仔细观察下腹盆腔及肠间隙有无液性无回声暗区,并对腹腔其他脏器进行扫查。

2 结果B超对24例脾损伤均作出明确诊断或提示性诊断,其中初次检出20例(有1例伴肾挫伤),随访复查检出4例。

总结24例脾损伤患者超声图像特征如下:①4例中央型脾实质性表现为:脾大小正常或轻度肿大,包膜完整,早期脾实质见局部外形不规则的“云絮状”,中等增强回声区,边界欠清晰,或表现为一个或多个边界清晰的血肿无回声区;②5例脾包膜下血肿表现为:脾轻度肿大,包膜完整,脾实质浅层与脾包膜之间见“月芽形”,或不规则无回声或低回声区,内有散在光点回声,局部包膜有轻度隆起。

高低频超声诊断脾破裂临床应用心得与体会

高低频超声诊断脾破裂临床应用心得与体会

高低频超声诊断脾破裂临床应用心得与体会摘要:目的:分析在脾破裂诊断中采用高低频超声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46例需采用超声确诊的脾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归性研究方式分析高低频超声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结果:在46例研究对象中,手术证实有43例脾破裂患者,2例误诊,其中有1例患者为肝破裂,1例为左肾挫裂,均被误诊为脾破裂;1例漏诊,该例患者在超声中并未检查出异常,后因腹痛采用CT检出。

其中,低频超声检测出41例,准确率89.13%;采用高频超声技术检出14例,准确率30.43%;采用高低频超声技术结合的方式检测出42例,准确率91.30%。

结论:将高低频超声技术应用于脾破裂诊断中发现,低频较高频超声技术准确率更高,可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采用高低频超声技术结合的方式对疑似脾破裂患者进行检查和诊断,其临床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高低频超声;诊断;脾破裂;临床应用;体会脾脏属于淋巴器官,富含血窦,外有包膜包裹,位置表浅,质地脆弱,这些特点导致脾脏十分容易受到创伤,进而引发出血问题。

脾破裂患者的超声表现具有如下特征:受损脏器附近区域多存在凝血块;存在腹腔积液相关征象;受损部位存在反跳痛或者探头压痛等[1]。

当前,救治脾破裂的最有效途径是及时对症治疗,这就需要临床上对脾破裂患者的病情及早做好准确的诊断和分型,进而为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可靠的理论依据[2]。

本文主要探讨在脾破裂诊断中,采用高低频超声技术的临床有效性,现作如下详细报告:1.资料以及方法1.1临床资料随机抽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46例需采用超声确诊的脾破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例,年龄均在12岁-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2.78)岁,全部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表情痛苦、腹部疼痛,也有少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休克的临床表现。

B超诊断外伤性脾破裂42例分析

B超诊断外伤性脾破裂42例分析

B超诊断外伤性脾破裂42例分析
廖桂英;温赐祥;王三明;林华燕
【期刊名称】《广东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21)006
【摘要】目的:了解脾外伤的超声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外伤性脾破裂的超声表现.结果:根据脾破裂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可将其分为3类:(1)真性破裂;(2)中央性破裂;(3)包膜下破裂;本组42例中,B超确诊脾破裂40例,漏诊2例,诊断符合率95.2%;手术治愈30例,保守治愈12例.结论:B超诊断外伤性脾破裂准确率可达95%以上,可为临床决定治疗方案(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故腹部外伤应将B超诊断作为常规检查方法.
【总页数】2页(P572-573)
【作者】廖桂英;温赐祥;王三明;林华燕
【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科,广东湛江,524001;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科,广东湛江,524001;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广东湛江,524001;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广东湛江,524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62;R445.1
【相关文献】
1.B超诊断外伤性非典型性脾破裂33例分析 [J], 刘斐;王亚丽
2.外伤性脾破裂B超诊断与术中对照76例分析 [J], 陈建渠;王照海;姬丽萍;刘建新
3.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手术42例分析 [J], 靳朝辉
4.B超误诊为外伤性脾破裂15例分析 [J], 曹刚
5.B超检查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治意义(附72例分析) [J], 朱励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外伤性脾损伤的超声诊断

外伤性脾损伤的超声诊断

外伤性脾损伤的超声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1-0275-02脾是腹部内脏最容易受损伤的器官,脾脏外伤是腹部闭合性损伤中最常见者,大多由外伤引起,占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20%~40%,B超具有高度的分辨力,腹腔积血100 ml即可确认,有时还可发现脾实质破裂的裂隙。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71岁。

有外伤史,伤后就诊最短1小时,最长12小时,超声检查,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痛及左上腹压痛,移动性浊音26例阳性、10例可疑、9例阴性。

1.2临床表现临床症状的轻重,取决于脾脏损伤程度、就诊早晚、出血量多少及合并伤的类型,主要有左上腹疼痛,有时可放射至左腰部或左肩,同时有失血性休克的症状,如烦躁、口渴、心慌、心悸、乏力等。

检查时可发现病人弯腰曲背、神志淡漠、血压下降、脉搏增快。

如腹腔内出血量较多,可表现为腹胀及全腹压痛、反跳痛。

并以左上腹为著,叩诊时腹部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一般减弱。

1.3 检查方法患者采用右侧卧位或仰卧位,用2.0~5.0MHz凸阵探头,肋间及肋下斜切面观察包膜连续性,注意脾包膜下及脾实质内有无出血性暗区等,必要时,应检查左膈下、膀胱直肠窝、侧腹部等有无游离的积液征象,并粗略估计出血多少。

条件许可或临床需要时,应检查腹部其他脏器的情况。

2 超声表现由于脾实质挫伤或破裂出血及血肿可引起脾脏肿大,患者均有左上腹明显压痛。

脾破裂超声显像表现常根据脾脏破裂的类型和病期不同而不同。

2.1 脾实质挫裂伤正常脾脏实质回声甚为均匀。

脾挫裂伤引起脾脏实质损伤、内出血及血肿时,脾实质内部呈现一个或多个不规则液性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内部回声可不均匀,但未到达脾脏的表面、隔面或底面。

有时可发现无回声区内有团块状高回声。

随病程发展可成限局性无回声或低回声区。

也可发展成多个小片状回声区。

超声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价值

超声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价值
医生十分重 要
见形态 不规则的低 回声或无 回声区, 多为 月牙 形, 脾包膜 明显 隆起, 病灶后 方回声增强 。 本 研 究 中, 超声 诊 断 符合 率 较 高 ( 9 5 . 6 % ),但 仍有 l 例 真
1资料与方 法
1 . 1一般 资料
例脾 分叶 畸形误 诊为脾 破裂 。前 者腹腔 探查 有 选择 2 0 0 7 ——2 O 1 3 年 在我 院经 手术 确诊 治疗 的外 伤 性脾 破 性 脾破 裂漏 诊和 1 裂 患者 4 5 例 。男 3 O例 ,女 1 5 例,年龄 1 2 ~6 5 岁,平均 3 6 岁。 游 离性 积液 ,行剖 腹探 查术 ,脾上 见长 约 l c m的裂 口。后 者超 声 初 诊 时间 为受伤 后 2 小 时至 2 天 内。临床表 现 为腹痛 ,大 多数 患 检查可 见脾 实质 内线状 强 回声,把 脾切 迹误认 为是 脾脏 破裂 。行 者 以脾 区为主 , 部分患者 有面色苍 白、 脉速 、 血压 下降及休 克表现 , 剖腹探 查术 中可 见肠 系膜撕 裂、左 侧肋 骨骨 折 。由此可 看 出超 声 腹部 叩诊 部分有 移动性浊音 ,所有 患者均有外 伤史 。
2 结果
排 查 。尽 管如 此 ,脾 破裂 的诊 断也 不能过 份依 赖于 超声检 查 ,操
作 者 的技术 水平 、患者 的就 诊时 间、破 裂的程 度 、肋骨 的遮挡 、
因此 , 4 5 例患者 当 中,真性脾破 裂 3 6 例 ( 8 0 . O % ),中央型脾 破裂 肠 道气体 的影响及 患者 的体 位等 因素均对超 声检查有 影响 。 3 例 ( 6 . 7 % ),脾包膜 下破裂 4例 ( 8 . 9 % ); 1 例 脾分 叶畸形误诊 在检查 时我 们要 结合 患者 的病 史及 超声 图像进 行综 合分 析作 出正 为脾破裂 ,1 例真 性脾破裂漏 诊 。

外伤性脾破裂超声诊断及误诊、漏诊分析(附32例报告)

外伤性脾破裂超声诊断及误诊、漏诊分析(附32例报告)
表现为左季肋 部疼 痛 、 痛 、 闷 、 速 、 腹 胸 脉 出冷汗 、 血压 下降 , 至休 克等。 甚 方 法 : 用 彩超 及 智 能 彩 色 多 普 勒 超 采 声 诊 断 系 统 ,腹 部 探 头 频 率 2 5 ~ . 5 4 z超声检查 患者取仰 、 卧位多 切 . MH , 侧 面探查 , 观察 脾 的形态 大小 , 膜 的完 整 包 性, 内部血管结构有 否中断和 回声是否 均 匀 , 实 质 内 有 无 异 常 回声 , 腔 内 有 无 脾 腹 液 性 暗 区 , 测 量 液 性 暗 区 厚 度 , 测 液 并 推
如下 。 资 料 与 方 法
本组外伤性 脾 破裂 患者 3 2例 , 急 均 诊行超声检 查。交 通事 故伤 2 5例 , 空 高 坠落伤 3例 , 击 伤 4例 。男 3 撞 9例 , 3 女 例, 龄 1 年 2~5 8岁 。初诊 时 间最 早在 伤 后半小时 , 例在 外伤后 7天 。临床 主要 1
测排 卵 时 间 与 B 超 监 测 的 符 合 率 约
资料及方法 20 0 7年 1 ~2 1 月 0 0年 1月 选 择 月 经 周期规律 ( 自然周期 ) 病 因不 明确 的不 且 孕 症 妇 女 16例 作 为监 测 对 象 , 龄 2 0 年 5~ 3 , 5岁 不孕年限 2 8年 , ~ 原发不孕 3 6例 , 继 发不孕 7 , 0例 测试前 3个月均无 甾体激 素
膜完整 、 内部 同声 均匀 , 声疑 似其 他脏 超 器破裂 。另 1例 经超声 检查 诊 断为 肝破 裂, 术后证实 为肝破 裂合并 脾破裂 。因破
裂 发 生 在 脾 内 侧 , 裂 较 小 , 受 到 肺 下 破 又 缘气体 干扰 , 以及 患者 局部疼 痛 , 位活 体 动 受 限 , 以全 面 扫查 而 漏 诊 。 难 综 _所 述 , 用 超 声 波 对 脾 脏 扫 奁 , 【 利 其优点包括 简便 、 无损 伤 、 结果迅速 、 不受 病情危重 的限制 , 并能估计 损伤的程度及 其他合并伤 , 对脾破裂及 内出血提供 迅速 可靠 的诊断依 据 , 故超声检查应 作为脾破 裂 的首 选 检 查 方 法 。

外伤性脾破裂超声诊断临床分析

外伤性脾破裂超声诊断临床分析
诊 断 , 能 发 现 损 伤 的 轻 重 程度 及 其 它 合 并 伤 , 观 、 单 、 确 率 高 . 并 直 简 准
关键词 : 破裂 ; 脾 B超 ; 断 诊 中图 分 类 号 : 50 4 R 4 .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1 5 20 )5 50—0 1 7 —0 8 《0 60 —0 8 2
1 临床 资料
本 组 3 例 , 2 0 ~2 0 受 检 的 因外 伤来 我 院 就 诊 的患 者 . 由 B超 诊 断 , 经 手 术 证 实 为 脾破 裂 . 龄 7 6 . 3 为 0 3 0 5年 均 并 年 ~ 4岁
Hale Waihona Puke 其 中男性 2 4例 , 女性 9例 , 就诊时间为外伤后 3 i 1 . 0r n 5d 使用仪器 为 A 0 —S D 6 0型超声 诊断仪. a 1Ka S L 2 凸阵探 头 , 频率 为 3 5兆赫 , . 患者取仰 卧位 , 右侧卧位 , 经左上腹部 , 左肋间、 左背部作纵 、 、 横 斜多切 面常规检查 .
2 结 果
本组 3 例脾破裂 中, 次 B超探 查时确诊 为真性脾破裂 者 1 例 , 3 首 1 中央型脾破裂者 1 0例 , 包膜下脾破裂者 5例 , 延迟性
维普资讯
第2 1卷
第 5期
内蒙 古 民族 大 学 学 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J u n l fI n r Mo g l ie s y f r Na in l is o r a o n e n o a Un v ri o to ai e i t t
摘 要 : 目的 : 讨 B超 检 查 对脾 破 裂 的 诊断 率 与 临 床 应 用 价 值 . 法 : 3 探 方 对 3例 B超 诊 断脾 破 裂 与 术 后 发 现

腹部超声检查在脾脏外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腹部超声检查在脾脏外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腹部超声检查在脾脏外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发表时间:2016-02-01T13:46:45.427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1月第22期供稿作者:杨英[导读] 云南省镇沅县人民医院脾破裂是腹部外伤中最常见的腹腔内脏损伤, 其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占20%~40%,开放性损伤中占10%[1]。

杨英云南省镇沅县人民医院 666500【摘要】目的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在脾脏外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对医院在2012年3月~2015年6月接诊的49例各种外伤所致脾脏破裂的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患者均给予腹部超声检查,真性脾破裂41例,中央型脾破裂5例,包膜下脾破裂3例,4例漏诊,其中2例2天后再次复查得以明确诊断,诊断符合率95.9%,漏诊率4.1%;结论腹部超声检查有助于临床对脾外伤做出及时而明确的诊断,对早期不典型外伤性脾破裂进行动态监测,并能对保守治疗的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追踪评价,指导临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外伤性脾破裂 ;腹部超声检查;临床应用脾破裂是腹部外伤中最常见的腹腔内脏损伤, 其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占20%~40%,开放性损伤中占10%[1]。

超声检查可通过仔细观察脏器的边缘回声是否完整连续,形态有无改变,实质内回声有无异常,判断破裂的部位,有无被膜下或实质内血肿,为临床及时有效的救治减少了盲目性。

笔者通过对49例外伤所致的脾破裂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超声检查对腹部脏器损伤的诊断,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9例患者,均为医院2012年3月~2015年6月接诊的各种外伤所致脾脏破裂的腹部超声检查患者。

其中,男41例,女8例,年龄10~81岁,平均37.5岁。

以青壮年为主。

致伤原因:车祸伤25例,坠落伤10例,跌倒伤14例。

1.2 方法1.2.1仪器:采用Alokaα-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频率为3.5MHz。

创伤性闭合性脾损伤的超声诊断价值探讨

创伤性闭合性脾损伤的超声诊断价值探讨

创伤性闭合性脾损伤的超声诊断价值探讨黄志培【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创伤性闭合性脾损伤中的临床诊断、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对60例创伤性闭合性脾损伤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分析超声图像特点、类型.结果 60例患者中,脾包膜下破裂8例(13.3%),表现为脾包膜下呈月牙状无回声、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区;脾中央型破裂9例(15.0%),表现为脾实质混合回声区或无回声区;脾真性破裂43例(71.7%),表现为脾被膜连续性中断,实质回声杂乱,伴有腹水.超声诊断准确55例,准确率为91.7%;漏误诊5例,漏误诊率为8.3%.60例患者均经外科手术或影像CT证实.结论超声检查准确、简便、快捷、无创、重复性高,在脾损伤诊治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8(012)022【总页数】3页(P58-60)【关键词】创伤性;脾损伤;超声【作者】黄志培【作者单位】362000 泉州市正骨医院超声科【正文语种】中文脾是腹腔脏器最容易受损的器官之一, 脾脏损伤(splenic injury)的发生率在腹部创伤中可高达40%~50%, 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 , 脾脏破裂 (splenic rupture)占20%~40%[1]。

本研究收集60例创伤性闭合性脾损伤患者的超声图像特点、类型, 为临床诊断及治疗的选择提供有利的客观依据。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创伤性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脾真性破裂均经外科手术证实, 脾包膜下破裂及中央型破裂均经CT证实。

其中女9例, 男51例;年龄4~61岁, 平均年龄(36.0±8.4)岁;就诊时间30 min~10 d;创伤原因有车祸20例(33.3%), 高处坠落16例(26.7%),摔伤14例(23.3%), 打伤7例(11.7%), 压伤、撞伤3例(5.0%);合并腹水40例(66.7%), 创伤失血性休克22例(36.7%), 左侧肋骨骨折18例(30.0%), 肺挫伤并血气胸13例(21.7%), 肾挫裂伤10例(16.7%), 肝挫裂伤3例(5.0%), 肠管破裂5例(8.3%), 胰损伤3例(5.0%), 脊柱及骨盆骨折6例(10.0%), 四肢骨折16例(26.7%), 颅脑损伤2例(3.3%)。

脾外伤的超声诊断与临床价值(附78例报告)

脾外伤的超声诊断与临床价值(附78例报告)

脾外伤的超声诊断与临床价值(附78例报告)
崔春花
【期刊名称】《医师进修杂志》
【年(卷),期】1999(022)012
【摘要】目的:探讨脾外伤的超声诊断与临床价值。

方法:采用二维超声探查78例外伤性脾损伤,与手术探查对照分析。

结果:从B超探查与手术探查比较中可发现B型超声诊断脾脏被膜下出血的符合率为100%,诊断真性脾破裂的符合率97.4%,诊断脾窝积血率100%,诊断脾肾窝因符合率100%。

特别是判断脾窝积血等3项指标的诊断符合率为98.9%。

结论:确认B超检查对脾外伤的诊断应用价值,为临床迅速确诊、提高治愈率,有着实
【总页数】2页(P38-39)
【作者】崔春花
【作者单位】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6
【相关文献】
1.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附40例报告) [J], 焉盈盛;郐占波;沙伟;杜娟;沙东基
2.超声诊断玻璃体积血临床价值探讨(附165例报告分析) [J], 龙怀贞;张联群;杨东艳
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附217例报告) [J], 朱有志;蔡
伟华;张惠灏
4.肝脏占位性病变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附62例报告) [J], 郭清
5.脾外伤的超声诊断与临床价值(附78例报告) [J], 崔春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诊断脾脏外伤4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在脾脏外伤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综合超声检查,并由手术或CT证实的脾脏外伤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手术及CT符合率达96%。

结论:综合超声检查是诊断脾外伤的首选方法。

标签:超声诊断;脾脏外伤;临床分析
在腹部损伤中,脾脏受损破裂概率较大,患者可短时间内并发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

尽快正确的诊断对其抢救至关重要[1]。

现对本院2007年2月~2010年2月48例脾破裂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分析,探讨其声像特征,总结漏诊、误诊原因,优化检查方法,进一步提高早期正确诊断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7年2月~2010年2月期间收治的脾破裂患者48例。

其中,男33例,女15例;年龄7~69岁,平均(38±13)岁;伤后至检查时间为30 min~72 h。

其中,交通伤24例,坠落伤11例,腹部撞击伤4例,背部打击伤3例,跌伤3例,刀刺伤3例。

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左上腹痛、贫血貌和脾区压痛、腹肌稍紧张、休克症状。

其中,29例患者并发失血性休克,16例患者合并下位肋骨骨折,23例患者伴有其他脏器损伤和各部位骨折。

1.2 检查方法
对疑诊脾外伤患者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并分级,对常规超声诊断的Ⅰ、Ⅱ级脾外伤患者及可疑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对未行手术的患者复查CT确诊。

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CT检查确诊。

1.2.1常规超声使用Acuson Sequoia 512型彩超仪,探头频率为3.5~6.0 MHz,取右侧卧位,探头置腋前线至腋后线7~11肋间逐一斜切,加压排除气泡,充分显示脾脏和血管损伤程度,并对周围液性暗区进行比值判定。

对合并胸部损伤或骨折而不能移动的仰卧位患者,探头置于其腋中线至腋后线做冠切。

观察脾脏大小、形态、包膜完整性,实质回声,病灶位置、形态、大小、边界及内部回声等特点,注意膀胱直肠窝、两侧腹部有无移动性液性暗区。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脾脏及异常回声区血流信号情况。

1.2.2 超声造影将造影剂SonoVue(Bracco公司)经肘静脉缓注,常规超声定位靶病灶,启动对比系列脉冲造影成像技术(contrast pulsed sequencing,CPS),进入低机械指数状态,注射造影剂同时启动计时器及内置录像,连续观察 6 min。

1.2.3 分级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脾脏损伤程度分级标准分为Ⅰ级:脾被膜
下破裂或被膜及实质轻度损伤,手术见脾裂伤长度≤5.0 cm,深度≤1.0 cm;Ⅱ级:脾裂伤总长度>5.0 cm,深度>1.0 cm,但未累及脾門或脾段血管受损;Ⅲ级:脾破裂伤及脾门或脾脏部分离断,或脾叶血管受损;Ⅳ级:脾广泛破裂或脾蒂、脾动静脉主干受损[2]。

2 结果
48例疑诊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常规超声检出42例,其中,肯定异常患者35例,可疑异常患者7例;5例Ⅰ级损伤、6例Ⅱ级损伤、18例Ⅲ级损伤、13例Ⅳ级损伤。

11例Ⅰ、Ⅱ级损伤及6例可疑患者经超声造影确认为8例Ⅰ级损伤、7例Ⅱ级损伤、1例Ⅲ级损伤、1例正常;经CT检查确认该例正常者为Ⅰ级损伤,因损伤部位位于脾上极,损伤灶被气体遮盖而漏诊,其他结果皆正确。

16例Ⅰ、Ⅱ级损伤包括5例包膜下脾破裂、8例脾中央型脾破裂患者行保守治疗,15例全部治愈,另1例为延迟性脾破裂中转手术。

32例Ⅲ、Ⅳ级损伤患者行手术治疗,发现真性脾破裂患者31例,皆治愈,1例为脾分叶畸形并韧带破裂出血,误诊为Ⅲ级损伤。

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手术及CT符合率达96%。

3 讨论
外伤性脾破裂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脾脏损伤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即使腹穿抽出不凝血,临床上也难以肯定诊断。

本组48例患者中临床明确诊断仅4例,其他均以腹部外伤、腹痛待查行超声检查。

脾组织脆弱而易受损伤,脾破裂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占20%~40%,在腹部开放性损伤中占10%左右。

其主要危险在于大出血并发休克,处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另一方面,脾脏切除后,免疫功能明显下降,机体易感性增加。

目前,多数Ⅰ、Ⅱ级患者入院时血流动力学稳定,若无严重并发症常保守治疗,严重的Ⅱ、Ⅲ级脾损伤需作脾修补术,而Ⅳ级粉碎性脾损伤应作脾切除术[3]。

所以,及时正确判断脾损伤及其程度,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十分重要。

超声检查快速、简便,对有合并骨折等损伤及休克的患者可行床边检查,并可动态观察,为早期手术赢得时间。

CDFI有助于鉴别诊断,脾动脉示丰富血流信号,在脾门分数支处入脾。

若脾破裂处血肿形成,则血流信号变弱或中断。

CDFI还能分辨脾周脏器、血管,检测周边血流参数,判定液体的性质并帮助定位,方便了临床诊治[4]。

超声造影能表现组织微循环灌注状态,增加病变与正常组织的回声对比,清晰显示损伤部位、范围,对常规超声易漏诊的部分实质挫裂伤、与正常组织的声阻抗差小的新鲜血肿检出率高,对脾脏损伤程度分级,尤其是对Ⅰ、Ⅱ级损伤的判断更加准确。

脾破裂声像图表现:真性脾破裂,脾包膜连续中断或不规整,脾实质内可有不均匀回声增强或减低,形态不规则,腹盆腔内可见游离液性暗区,动态超声见腹腔积血进行性增多,CDFI示异常回声区无明显血流信号;中央型脾破裂发生在脾实质深部,轮廓清,包膜完好,外形不同程度增大,实质挫伤可见局限的强弱不均回声区,实质内形成血肿时见不均质回声区,可与包膜下血肿同时存在,腹腔无游离液性暗区,CDFI示异常回声区无或有微弱血流信号;包膜下脾破裂发生在脾实质周
边部,脾脏肿大变形,被膜光滑完整,包膜下血肿呈夹杂点状回声的“新月”样无回声区环抱脾实质,相邻实质回声略呈不规则增强或减低,CDFI示无回声区内无血流信号[5]。

各级脾损伤的声像特征。

Ⅰ级:局部隆起,被膜下不规则片状液性暗区或弱回声区,被膜未见中断,相邻实质见局限性弱回声区,腹腔无明显液性暗区。

造影示包膜下或实质内不规则低-无增强灶[6];Ⅱ级:脾脏体积正常或增大,表面轮廓与被膜形成带状或扁长的弱回声区,脾实质见因撕裂所致走向不规则的中等回声线条,腹腔可见不等量的液性暗区。

造影示包膜下或实质内大片低-无增强区;Ⅲ级:与Ⅱ级相同,被膜下裂隙达脾门,实质内血肿更明显,>3 cm。

造影示脾脏低-无增强区达脾门或脾脏部分离断;Ⅳ级:脾脏体积增大,轮廓不规则,被膜不连续,实质见撕裂所致线条状回声,并可见大小、形状不一的血肿呈圆形或不规则,无或混合回声区,脾周及腹腔大量液性暗区。

造影示脾脏广泛碎裂,时见造影剂外溢。

临床上脾破裂多为真性破裂,常见脾上极及肠面损伤,可有下位肋骨骨折。

中央型破裂与包膜下破裂若范围小、出血少、包膜完整、无腹内出血,可无明显症状,血肿可机化成瘢痕或液化成假性囊肿,如继发感染则致脾脓肿;如其继续出血,张力增大发展成真性破裂,称延迟性脾破裂。

故对脾破裂保守治疗者应密切随访。

对可疑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如受伤情况、部位、既往脾肿大史、左肋骨骨折等,不宜过早排除真性脾破裂,应注意腹腔有无积液,72 h内动态复查。

如脾膈面、内侧轻度破裂时,裂口较小或血块填塞早期就不易发现。

如腹腔内有游离无回声区而脾声像图无明显异常,若无其他脏器破裂征象,不能除外真性脾破裂。

本组1例患者腹腔内中等量积血,脾未见明显异常,左肾明显肿大,伤后2 d突然出现腹痛、苍白、血压下降等表现,手术证实脾上缘浅表血肿破裂,因脾上部被肺气体遮掩显示不清,且未动态复查漏诊。

1例患者术前超声见实质间裂缝状回声带,脾周积血暗区和凝血块回声,腹腔内游离积血约1 000 ml,未应用CDFI及超声造影检查,诊为脾真性破裂,Ⅲ级损伤。

术中见脾分叶畸形,脾结肠韧带和脾韧带破裂出血。

未能鉴别空腔脏器、韧带、肠系膜等出血及脾分叶畸形。

所以,检查时注意除脾脏及其周围,还应仔细检查其他脏器、腹膜腔间隙及腹膜后区,并需与以下疾病鉴别:脾脏囊肿性疾病,为脾实质内边缘较规则的无回声区,后方回声增强;脾血管瘤,多为边缘较规则圆形强回声;脾分叶畸形,显示实质间边缘规则的裂缝状回声带,无积液征象;脾梗死,位于脾前缘,坏死液化时无回声或有钙化点[7]。

综上所述,超声显像有助于临床对脾脏外伤作出及时明确的诊断,并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判断脾脏外伤的类型和程度,对临床治疗方案,如手术适应证和术式选择提供了依据。

检查时应注意综合运用各项技术,对患者采取个性化方案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复查。

[参考文献]
[1]刘志亚,张敏.外伤性脾破裂的超声诊断及声像图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4):3539-3540.
[2]姜洪池,乔海泉,代文杰.脾脏外科:近20年的进展与展望[J].中华肝胆外科
杂志,2002,8(1):3-6.
[3]韩承新,贾元利,蔡晓军,等.外伤性脾破裂超声分级的临床探讨[J].武警医学,2005,16(1):53-54.
[4]刘音.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04例脾损伤的评价[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8,17(6):407.
[5]张宇靖,孙立群.超声与CT在急性肝脾破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6):1983-1984.
[6]黄春燕,梁彤,梁峭嵘,等.超声造影在脾脏外伤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8,10(7):461-463.
[7]王成云.超声对腹部脏器外伤的诊断价值[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1(2):123-1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