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第四节 小气候与农田小气候1
第九章 农业气候与农业小气候
2015-6-15 4
(三)中国农业气候区划 是中国农业区划的一个部门区划,也是中国气候区划的一个专业区划。 1.区划系统 此区划系统由三级组成,依次称为农业气候大区、农业气候带和 农业气候区。 一级区——农业气候大区。一级区的划分以光热水组合的显著差异导致大农业 类型的不同为依据,将全国划分为3个农业气候大区,即东部季风农业气候 大区、西北干旱农业气候大区和青藏高寒农业气候大区。 二级区——农业气候带。二级区的划分根据农林结构及种植制度对热量的要求 而划分为15个带,其中东部季风农业气候大区有10个农业气候带,分别为 北温带、中温带、南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藏南亚热带、 北热带、中热带、南热带;西北干旱农业气候大区含有两个农业气候带,分 别为干旱中温带和干旱南温带;青藏高寒农业气候大区含有3个农业气候带, 分别为高原寒带、高原亚寒带和高原温带。 三级区——农业气候区。三级区的划分主要考虑农业气候特征,尤其是影响农 业生产稳定性的水分条件和主要气象灾害,划分出55个农业气候区。 农业气候生产潜力是以气候条件估算的农业生产潜力,即在当地光、热、水等 气候因素的作用下,假设作物品种、群体结构、土壤和栽培技术等都处于最 适状态时,单位面积可能达到最高产量。 农业气候生产潜力的高低依光、温、水组合状况而不同,估算时可分别计算光 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光温水)生产潜力。
到达地面太阳辐射 地面对总辐射的反射 地面有效辐射
2015-6-15
在上式各分量中,受活动面影响最大的是反射率, 因为不同性质的活动面,可以有极不相同反射率, 在太阳辐射相同条件下,反射辐射可以相差很大。 各种活动面的反射率:如潮湿黑钙土反射率为5 %~8%,水稻田12%,棉田20%一Z2%,森林 15%,新雪80%一95%。
Q第四节小气候与农田小气候1
RT 100
LE
c
P
50
37
B
13 麦田
RT
L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0
c
97
P 9
B
12 稻田
热量平衡示意图
• 四、农田小气候的一般特征
• (一)农田中光的分布
• 农田中光的分布,主要决定于植株高度和 密度,以及叶层分布,叶片倾角与方位等, 无论哪一层叶片,光线主要来自上方直射 光,其次为散射光,而来自下面的反射光 是比较微弱的。一般而言,光的强度在植 株间的分布是随植株高度的降低而减弱的。 在枝叶最密集处减弱最为明显。
• 三、农田小气候形成的物理基础
• 由于小范围地表状况和性质的不同,所引起下垫 面辐射收支的差异,是农田小气候形成的辐射因 素(能量基础)。
• (一)农田的辐射交换
• 射入作物层中的太阳辐射能,由于植株密度和叶 片排列方式的不同,每个叶片所受太阳辐射,反 射辐射以及长波辐射交换都有明显差异,叶片朝 上的一面,不但接受来自上方的太阳辐射和散射, 而且受到上层叶片背面的再反射和长波辐射的影 响,同时叶片背面要受到下层叶片和土面反射中 来的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的影响。总之,在农田 作物层中,辐射交换具有多次反射或辐射的特点。
• (二)农田活动面热量差额 • 农田活动面热量差额的变化,是引起活动面温度
变化的直接原因,而活动面温度变化,又是邻近
• 裸地活动面的热量平衡方程为R=P+B+LE(见第一 篇第二章)。农田活动面热量平衡公式较为复杂, 辐射差额还有一部分消耗于作物的光合作用LA, 作物体增温QT,茎叶传导的热量QC,活动面向 土面的乱流交换量PT和农田总蒸散(土面蒸发和植 物蒸腾之和),耗热LEC,于是,农田活动面的热
农业气候和农业小气候-文档资料
(二)日照时数 这里指实照时数。它部分地 反映了对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太阳辐射能条件。
我国各地区全年总日照时数,如图9—8所 示。图中有两条年日照3000小时日照等值线。 介于这两条线之间的年日照时数在3000小 时以上,其中在哈密和敦煌之间,有一个多日 照中心在3400小时以上。拉萨以西,雅鲁藏布 江上游两岸有另一个多日照中心,在3200小时 以上。
第三节 小气候与农田小气候
任何一个地区内,由于其 下垫面性质的不同,从而在 小气候的概念 小范围内形成一种与大气 小气候的特点 候不同特点的气候,通称小 1.范围较小 它的垂直尺度大致包括整个贴地气 气候。 层 (2m以下), 水平尺度从几毫米到几十千米或稍 大一些。 2.差别大 因尺度很小 , 局地差异不易被大规 模空气运动所混和, 故在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上的 气象要素差异很大。 3.稳定性强 几乎天天具有相同的规律性。但不 同季节和天气类型略有差异。
2.无霜期分布 东南沿海无霜期超过10个月。长
江流域约7个半月。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约6个月。东 北约4个月。 总括起来,北部无霜期短于南部,内陆 短于沿海,地势高的短于低地。 3.日均温 ≥ 10℃的活动积温 大体以青藏高原和东 北大兴安岭及内蒙古东部为最小,均在2000℃以下, 但大部分河谷低地仍可种春小麦。 雷州半路和海南、台湾两岛是全国最多的地区, 均在8000℃以上.是我国栽培热带作物的地区。 南岭以北,杭州湾、皖南和长江中游以南,在 5000—6000℃之间,副热带植物得到普遍种植.
3、农业气候区划的内容 ①概述。阐明区划的目的、自然地理特点、气 候成因和概况、农业生产结构 , 解释农业生产中 出现的农业气候问题。 ②根据区划的任务 , 进行必要的农业气候分析。 ③综合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区划指标 , 阐述指标的农业意义和依据。 ④进行区划及分区评述。由于区划的类型多种 多样 , 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 因此没有统一 的格式来表达 。
植物生长与气候环境调控—农田小气候
不同小气候的特点
(二)地形小气候的一般特征 1.谷地小气候 由于周围山地的遮蔽,使谷地的日 照时间比空旷平地短,太阳辐射总量比 平地少,与外界热量和水汽的交换也受 到很大限制,因此形成了谷地小气候。
不同小气候的特点
(二)地形小气候的一般特征 1.谷地小气候 谷地的气温日变化较四周山坡和山顶剧烈。谷底和山坡之间有 山谷风存在。山谷风在夏季最明显,而在冬季较弱。白天,谷风把 水汽带到山顶,使山顶湿度增加,谷底湿度减小;夜间,山风又把 水汽带回谷中,使谷底湿度增加,山顶减小。
农业技术措施的小气候效应
(一)耕作措施 3.镇压 土壤经过镇压后,空隙减少,具有调节土温和改善水分输送的 功能。 (1)减小土壤透气性和透水性,增加土壤的毛管量,加速土 壤水份蒸发; (2)增加土壤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减小土壤温度的日较差; (3)在土壤干燥时,镇压可以保持土壤水分。
农业技术措施的小气候效应
不同小气候的特点
(一)农田小气候的一般特征 4.农田中CO2的分布 白天,农田是CO2的汇;大气是CO2的源。 夜间,农田是CO2的源;大气是CO2的汇。 农田中CO2浓度垂直分布:白天,垂直分布曲线由地面向上递 减;夜间, CO2浓度的最低点出现在作物层的某一高度上,并由此 向上、向下浓度明显增大。
(一)农田小气候的一般特征 2.农田中温度的分布 农田中温度的分布,决定于农田辐射差额 和农田乱流情况。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期和栽 培措施下,温度分布是不同的。生长发育初期 谷类作物在分蘖以前,因茎叶幼小,与裸地情 况基本相同,即白昼盛行日射型,夜间盛行辐 射型的温度分布。
不同小气候的特点
(一)农田小气候的一般特征 3.农田中水分的分布 生育初期,植株矮小稀疏,湿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生育盛期,白天蒸腾作用,外活动面湿度最大;夜间温度较低, 各部湿度相对平衡。 生育后期,茎叶干枯,株间透风透光增多,白天湿度随高度而 降低,夜间因地表温度较低,湿度最大。
农田小气候几米
农田小气候几米1、农田小气候有何特征错综复杂的农田小气候常通过农田中不同作物群体结构内辐射、温度、湿度、风和二氧化碳等农业气象要素的变化反映其主要特征。
在作物生长发育的盛期(如谷类作物的抽穗期),这种特征的反映往往更为典型。
这是因为作物群体结构、农田活动层及其边界层到这时才得到充分发展,因而由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物学过程所引起的作物与土壤、空气之间的水汽、二氧化碳等物质交换,以及作物层辐射能、热能的能量转化等物理学过程,最为旺盛和突出。
光和辐射太阳光进入农田作物层中,受到茎叶层层削弱,有些被吸收,有些被反射,部分透过第1层叶片,进入第 2层之后又被反射和吸收,部分则经过从茎叶空隙直达地面。
作物茎叶对太阳光能进行多次反射和吸收。
透射的强弱程度与作物本身的生育状况和群体结构有关,后者也反过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
在作物生长发育的盛期,不同高度上单位体积内的茎叶表面积数量表现为上层多、下层少;上层茎叶密集,遮挡了大量的直射光透入下层。
茎叶对光能的削弱作用,也是上层显著,下层较差。
总辐射、直接辐射和漫射辐射的铅直分布趋势基本相似,都是从上往下递减,并且都在开始时递减缓慢,通过枝叶密集的作物群体上层时递减迅速,到了下层递减速度又减慢。
晴天农田各个高度上太阳辐射的日变化基本一致,均为早晚弱而中午强;但是量值变化白天在各个高度上却存在差异;高度越高光照强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温度农田作物层中的空气温度,主要决定于作物群体结构内不同茎叶层透入太阳辐射和湍流交换(影响水汽和热量输送)强弱的对比关系。
在作物群体密度大的情况下,由于作物群体内辐射被削弱,作物层内白天的空气温度与裸地比较相对较低,夜间则相对较高。
如作物密度不大,则在其对湍流的削弱作用大于对辐射的削弱作用情况下,作物层中的温度在夜间就可能相对高些。
由于不同作物和不同生育期农田小气候的物理学和生物学基础不一,农田上温度的铅直分布情况有相当的差异。
生长发育初期和后期在初期,作物茎矮叶小,植株覆盖面积少且分布稀疏,白天和夜间空气温度的铅直分布几乎与裸地一样,即白天呈温度由地面向上递减的日射型分布,夜间呈温度随高度增加而相应上升的辐射型分布。
第八章农田小气候
第八章农田小气候一、名词解释:1. 小气候:在局部地区内,由于下垫面性质和状况的不同而引起近地气层与土壤上层小范围的特殊气候。
2. 农田小气候:是以农作物为下垫面的小气候。
它是农田贴地气层、土壤耕作层同作物群体之间物理与生物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3. 坡地小气候:由于坡向坡度的不同,坡地上的可照时间和太阳辐射强度差别很大,因而获得太阳辐射总量也不同所形成的小气候。
4. 非独立小气候:既受到本身下垫面影响又受到周围下垫面条件影响的小气候。
5. 活动层:农田植被吸收太阳辐射,进行长波辐射交换和热交换的物质层称为活动层。
6、小气候:任何一个地区内,由于其下垫面性质的不同,从而在小范围内形成一种与大气候不同特点的气候,通称小气候。
7、活动层:凡能籍辐射作用吸热或放热,从而调节邻近气层和土层(或其它物质层)温度状况的表面,称为活动面或活动层。
8、干燥度:干燥度是衡量气候干燥程度的指标。
又称干燥指数。
用地面失水(如蒸发、径流)与供水的比值表示。
比值越大,表示气候越干燥;比值越小,气候越湿润。
二、填空题:1. 我国气候的形成因素是(1)辐射因素、(2) 下垫面因素、(3)大气环流。
2. 我国年辐射总量的地理分布是自沿海向内陆(4) 增加。
3. 我国气温日较差随纬度增高而(5)增大。
年较差随纬度增高而(6) 增大。
4. 我国降水变率自沿海向内陆(7) 增大;全国而言,降水变率冬季(8)最大。
5. (9) 400毫米年平均等雨量线将我国划分东南半壁湿润区和西北半壁干旱区。
6. 1月份平均温度的0℃、3℃和8℃等温线分别通过我国的(10)秦岭(淮河)、(11)长江流域和(12南岭(桂林)) 等地区。
7. 我国气候的显著特点是(13)季风性显著和(14)大陆性强。
8. 农业气候资源中最主要的有(15) 太阳辐射、(16) 温度、(17) 降水。
9. 高山气候特点之一,是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降水量随高度增加而(18)增加。
10. 立夏和芒种之间是(19) 小满,日期是(20) 5月21日。
农业技术措施的小气候效应
农业技术措施的小气候效应
(二)栽培技术措施 5.覆盖塑料薄膜 (1)蓝色膜对水稻育苗效果好 蓝色膜比无色膜透过的蓝紫光 多,增温和缓,保湿适宜,秧苗叶 绿色含量增加,立枯病发病低,有 利于培育壮秧
农业技术措施盖塑料薄膜 (2)银色膜对冬春蔬菜大棚栽培效果 好。 银色膜反射性能好,当太阳光照在膜上 时可以全反射出来,有利于蔬菜全面受光, 使茎叶粗壮,果实提早成熟,着色好。银 色膜还可以驱走蚜虫,减轻作物病虫害。
(一)耕作措施 4.垄作 垄作能使土壤疏松层加厚通气良好,提高表层土壤温度,对保 持下层土壤水分有良好效果,在多雨时,还有利于排积水降低土壤 湿度。 一般南北垄的东西两侧,土壤温度相关不大;而东西垄的南北 两侧温度有显著差异,南侧温度远高于北侧,就整体平均来看,南 北垄的土壤温度高于东西垄。
农业技术措施的小气候效应
农业技术措施的小气候效应
(一)耕作措施 2.松土 (1)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提高土壤的蓄 水能力,对下层土壤来说,有保墒效应; (2)使土壤热容量和导热率减小,削弱上下层土壤间热交换, 增加土壤表层温度的日较差; (3)低温季节,松土层有降温效应,下层有增温效应,高温季 节,松土层有升温效应,下层有降温效应。
农业技术措施的小气候效应
(二)栽培技术措施 3.间作、套种的气象效应 间作和套种改平面受光为立体受光,增加了光合面积和作物层内 的透光性,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同时改善了农田的通风条件,保证二 氧化碳有供应,提高了光合效率。
农业技术措施的小气候效应
(二)栽培技术措施 4.灌溉 农田灌溉后,反射率降低,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增加,同时由于 农田中蒸散加剧,土壤温度降低,空气湿度增大,高温时灌溉地上 气温比未灌地低,夜间低温时,灌溉地气温较高,并使表层土壤日 期较差减少。
《小气候》气象学课件
云雾林是热带雨林的一种,在海南岛,泛指海拔较 高的山地生长的原始热带雨林。由于云雾林中林木 茂密,空气湿度极大,苔藓类和寄生、附生植物发 达,终年云雾缭绕,降雨频繁,很多云雾林地区年 降雨量可达2500毫米以上。特殊的地形和小气候, 造成云雾林中动植物种类繁多,生物多样性极为丰 富,是海南岛生态系统的核心。
Iz 为作物层中高度为Z处的光照度; I0为株顶的 自然光照度;F为叶面积指数;K为叶层的消光系数
★图8-4小麦群体中不同时间光合有效辐射的 垂直分布
第六节农田小气候的改良
一、种植措施
1、种植行向: 夏半年,随纬度增高,日照时间也愈长,沿东西行 向株间的照射时间比沿南北行向株间要长,东西行向 株间透光率除中午外均比南北行向高,东西向株间气 温>南北行向。冬半年的情况正好相反。
白天,谷底和谷坡吸收辐射增温,但与周围空旷 地段的交换较慢,而坡顶与周围大气交换快,因此 谷地的气温比坡顶高;夜间辐射冷却,特别是晴朗 的天气,由于冷空气在谷底的堆积,造成谷底温度 明显低于坡顶,出现逆温现象,可使山坡上的作物 不易遭受低温灾害。由于谷地的热力差异,常常引 起局地环流山谷风,在不同季节风速的大小不同。
(一)坡地小气候:
1、坡地对日照的影响: 由于地形相互的遮蔽,不同坡地的可照时
数差异很大。
对于南坡,冬半年太阳出没的方位偏南,南坡的 可照时数与水平面相当,夏半年由于太阳出没的 方位偏北,南坡的可照时数比水平面的少,且随 坡度(α)的增大而减少。当坡度大于纬度(φ)时, 则随赤纬(δ)的增加而减小.
冬半年南北坡差别明显。东坡和西坡介于南坡 和北坡之间,差别不大。
在不同的区域,有效地利用地形的热量资源,合 理布局农作物,使其在生长季节获得足够的能量,促 进作物早熟,缩短生长期。
气候与农业小气候
雨水 春分 谷雨 小满 夏至 大暑 处暑 秋分 霜降 小雪 冬至 大寒
二十四节气
0° 昼夜平分 风大雨少 土温速升 准备播种 抗旱保夏
春分:3月20日或21日
• 清明
立春 惊蛰 清明 立夏 芒种 小暑 立秋 白露 寒露 立冬 大雪 小寒
雨水 春分 谷雨 小满 夏至 大暑 处暑 秋分 霜降 小雪 冬至 大寒
二十四节气
105° 天气转热 尚未达到 最热程度
小暑:7月7日或8日
• 大暑
立春 惊蛰 清明 立夏 芒种 小暑 立秋 白露 寒露 立冬 大雪 小寒
雨水 春分 谷雨 小满 夏至 大暑 处暑 秋分 霜降 小雪 冬至 大寒
二十四节气
120° 一年中最 热时节
大暑:7月22日或23日
• 立秋
立春 惊蛰 清明 立夏 芒种 小暑 立秋 白露 寒露 立冬 大雪 小寒
四季划分:
1、天文划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2、气象划分(阳历划分):春(3--5月)夏(6--8月) 秋(9--11月)冬(12--2月)
3、古代划分:春(立春--立夏)夏(立夏--立秋)
秋(立秋--立冬)冬(立冬--立春)
4、农历划分:春(1--3月)夏(4--6月)秋(7--19月) 冬(10--12月)
雨水 春分 谷雨 小满 夏至 大暑 处暑 秋分 霜降 小雪 冬至 大寒
二十四节气
立冬:11月7日或8日
225°
冬季开始
土地秋耕 越冬管理 粮果贮藏
• 小雪
立春 惊蛰 清明 立夏 芒种 小暑 立秋 白露 寒露 立冬 大雪 小寒
雨水 春分 谷雨 小满 夏至 大暑 处暑 秋分 霜降 小雪 冬至 大寒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
农田小气候-课程教学大纲模板2010
《农田小气候》教学大纲Syllabus for Crop Microclimate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系2010年4月《农田小气候》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农田小气候》Fild microclimate课程编码:Z301252总学时/总学分:24/1.5 理论学时/理论学分:24/1.5适用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农学、林学和园艺开课单位:农学院一、课程性质及目的1、课程性质: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基础选修课2、课程目的:使学生了解小气候和农田小气候的基本知识;掌握农业用地的辐射平衡和热量平衡过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用计算方法以及农田小气候的特征;重点掌握农田小气候的时空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以及各种农业技术措施和农田防护林的小气候效应。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及科学试验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绪论 2 学时第一节小气候和农田小气候第二节农田小气候研究的内容第三节农田小气候研究的发展概况教学要求:课内要求学生了解农田小气候研究的内容和发展概况,理解小气候和农田小气候的特点,掌握小气候和农田小气候的概念;课堂教学以板述和多媒体教学为手段,采用讲授法和谈话法的教学方法。
课外要求学生阅读相关资料。
第一章小气候的理论基础 4学时第一节下垫面辐射状况及热量平衡第二节土壤中的热量交换第三节湍流热交换和蒸发耗热教学要求:课内要求学生了解小气候学的物理学基础,理解农业用地的辐射平衡和热量平衡过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用计算方法,掌握土壤中热量交换、湍流热交换和蒸发耗热的变化规律;课堂教学以板述和多媒体教学为手段,采用讲授法和谈话法的教学方法;课外要求学生阅读相关资料及做思考题。
第二章农业地形小气候 2学时第一节海拔高度对(小)气候的影响第三节地貌形态小气候第四节外围地形小气候教学要求:课内要求学生了解农业地形小气候的特征,理解坡地方位和地貌形态对小气候的影响;课堂教学以板述和多媒体教学为手段,采用讲授法的教学方法;课外要求学生阅读相关资料。
第六章第三、四、五节
农业小气候一、小气候基本概念及特点(一)小气候的概念小气候是指因下垫面性质不同而形成的与大气候不同的近地气层和土壤上层的气候。
不同的下垫面,就形成不同的小气候。
小气候有独立小气候和非独立小气候,前者是指在某种下垫面上形成而未受周围条件影响;非独立小气候形成时既受本身下垫面的影响,同时还受相邻地段另一种下垫面的影响,是属于过渡性质的,如边缘效应。
(二)小气候的特点相对于大气候,小气候特点主要表现在个别气象要素和个别天气现象(光、温、风、湿等)的不同,不影响整个天气过程,小气候具有“范围小、差别大、很稳定”三大特点。
1、范围小是从空间尺度上来说的,小气候现象在铅直和水平方向上都很小。
2、差别大差别大是由于小气候范围很小引起的,由于小气候范围尺度很小,局地差异不易被大规模空气混合,即任何一种天气过程只能加剧或缓和其差异,而不能使差异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3、很稳定是指小气候规律相对很稳定,由于尺度小、差异大、不易混合,各种小气候现象较稳定,只要下垫面不变,其差异不会发生逆转。
由于下垫面的性质和构造是多种多样的,小气候可分为许多类型,如农田小气候、谷地小气候、坡地小气候、水域小气候、防护林小气候、保护地小气候等。
(三)农业小气候与农田小气候农业小气候是指农业生态环境(如农田、果园、温室、畜舍等)和农业生产活动环境(如晒场、喷药、农产品储存等)到气候。
农田小气候是指农田贴地气层、土层与作物群体之间的物理过程和生物过程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小范围气候环境。
二、农田小气候的一般特征(一)农田中光照的分布(二)农田中热量的分布(三)农田中水分的分布(四)农田中风的分布(五)农田中二氧化碳的分布三、地形小气候(一)谷地小气候(二)坡地小气候辐射温度湿度(三)水域小气候四、林地小气候(一)果园小气候1、果园小气候的概念2、果园小气候的特点光、温度、湿度、风3、果园小气候的调节(1)果园地面覆盖法(2)果园灌溉(3)树干涂白(4)修剪整形(5)兴建果园防护林(二)护田林带小气候1、防护林的防风效应2、林带对田间温度、湿度的调节3、林带能很好的防御干热风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一、干旱(一)干旱的概念及危害因长期无雨或少雨,空气和土壤极度干燥,植物体内水分平衡受到破坏,影响正常生长发育,造成损害或枯萎死亡的现象称为干旱。
小气候与农业小气候
光照在膜上时可以全反射出来,有利于 蔬菜全面受光,使茎叶粗壮,果实提早 成熟,着色好。另外,银色膜还可以驱 走蚜虫,减轻作物病虫害。
33
3.为了提高作物层内的透光性,应采取哪些措施?
• ①农业上采用套种,合理密植等措施使农 作物充分吸收阳光以达到增产的目的。
36
(二)谷地小气候 由于周围山地的遮蔽,使谷地的日照时间
比空旷平地短,太阳辐射总量比平地少,与外界 热量和水汽的交换也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形成了 谷地小气候。
谷地的气温日变化较四周山坡和山顶剧烈。 谷底和山坡之间有山谷风存在。山谷风在夏 季最明显,而在冬季较弱。白天,谷风把水汽带 到山顶,使山顶湿度增加,谷底湿度减小;夜间, 山风又把水汽带回谷中,使谷底湿度增加,山顶 减小。
10
二、 活动面的能量平衡
RT =P+B+LEC+IA+QC+QT
RT 为农田活动面的净辐射; P 为农田活动面与大气的乱流热交换; B 为活动面与下层土壤间的热交换;
LEC 为农田蒸散耗热; IA 为作物净光合作用消耗的热量; QC 为叶片积累的热量; QT 为叶片与株茎内部的热交换。
IA,QC,QT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上式可简化为:
2
第一节 小气候的特点
1.什么叫小气候和农业小气候?
小气候——所谓小气候,是指由于下垫面结构和性质不 同,造成热量和水分收支差异,形成了近地气层和土壤 上层局部地区的特殊气候。
农业小气候 是以农作物为下垫面所形成的小气候,或 者说是以农田为研究对象的小气候,也称作物小气候或 农田小气候。
3
不同下垫面
26
任务7.2气候与农业小气候
二十四节气
285° 天气寒冷 风雪交加 种子保管 果树涂白 防止冻害
小寒:1月5日-- 1月7日
• 大寒
立春 惊蛰 清明 立夏 芒种 小暑 立秋 白露 寒露 立冬 大雪 小寒
雨水 春分 谷雨 小满 夏至 大暑 处暑 秋分 霜降 小雪 冬至 大寒
二十四节气
300° 狂风暴雪 天气最冷 种子贮藏 果树涂白 防止冻害
二十四节气
165° 水气凝结 作物成熟 秋收大忙 收获贮藏 送粪翻耕 整地种麦
白露:9月7日-- 9月9日
• 秋分
立春 惊蛰 清明 立夏 芒种 小暑 立秋 白露 寒露 立冬 大雪 小寒
雨水 春分 谷雨 小满 夏至 大暑 处暑 秋分 霜降 小雪 冬至 大寒
二十四节气
180° 叶黄脱落 气温降低 小麦播种
小雪:11月22日-- 11月23日
• 大雪
立春 惊蛰 清明 立夏 芒种 小暑 立秋 白露 寒露 立冬 大雪 小寒
雨水 春分 谷雨 小满 夏至 大暑 处暑 秋分 霜降 小雪 冬至 大寒
二十四节气
255° 气温骤降 大雪飞扬 粮果贮藏 防寒保温
大雪:12月6日-- 12月8日
• 冬至
立春 惊蛰 清明 立夏 芒种 小暑 立秋 白露 寒露 立冬 大雪 小寒
二十四节气
225° 水热不良 万物枯老 土壤未冻 土地秋耕 越冬管理 粮果贮藏
立冬:11月7日-- 11月8日
• 小雪
立春 惊蛰 清明 立夏 芒种 小暑 立秋 白露 寒露 立冬 大雪 小寒
雨水 春分 谷雨 小满 夏至 大暑 处暑 秋分 霜降 小雪 冬至 大寒
二十四节气
240° 天气转冷 降雪开始 秋菜收获 果树冬灌
• 立春
第八章 小气候
翻后增加土壤透气透水性,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同时,干
旱时耕翻由于切断毛管,减弱土壤上下层之间的水分交换, 下层水分沿毛细管作用只能上升到耕翻底层处,土表形成了 干土层,蒸发减小,因此,干旱时耕翻对下层土壤有保墒作 用;雨季耕翻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表面积,可以促进水分蒸
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因此,雨季耕翻提高地温 。
六、镇压的气象效应
另外,散射辐射光谱成分中可见光部分所占比例大于直接辐
射,也增加了作物的光合生产率。
(二)、农田中的温度分布
农田中的温度分布决定于辐射及乱流强弱。
作物生长初期、后期投入株间和地面的辐射多,热量收支情 况同裸地:白天为日射型,夜间为辐射型。
作物生长盛期:中午前后外活动面出现温度最高值,向上向
下逐渐降温;夜间外活动面出现温度最低值。
白天农田温度比裸地低;夜间农田温度比裸地高,日较差小。 白天水田温度低于气温;夜间水田温度高于气温,日较差小。 思考:为什么在水稻生产上经常采用昼排夜灌的措施?
(三)、农田中的湿度分布
农田中的湿度分布决定于温度、农田蒸散、乱流。
作物生长初期、后期作物蒸腾面小,土壤表面是主要蒸发 面(同裸地):白天为湿型分布(水汽压随高度增加而减 小),夜间为干型分布(水汽压随高度增加而增大),相对 湿度与裸地相似---与气温日变化相反。 作物生长盛期:白天外活动面为主要蒸腾面,附近水汽压最 高;夜间外活动面附近常有大量水汽凝结,水汽压最低 。 但各高度平均水汽压都比裸地大。各高度相对湿度都较接近,
耕作措施:耕翻、镇压和垄作等措施,以此改善土壤耕作 层的结构和水、肥、气、热,同时注意合理的作物布局和
品种搭配,适当的间作套种来改善农田小气候。
第八章_农业小气候
垂直分布 生长初期,风速的垂直分布与裸相似随高度的增加风速增大。 生长盛期,风速随高度呈“S”型分布。 水平分布 农田中风速的水平分布总是自边行向里不断递减。 可以用如下经验函数来描述:
U x U0 e
ax
农田小气候的一般特征
五、农田中CO2的分布
源汇 白天,农田是CO2的汇;大气是CO2的源。 夜间,农田是CO2的源;大气是CO2的汇。 农田中CO2浓度垂直分布 白天,垂直分布曲线由地面向上递减。
RT =P+B+LEC
农田小气候的一般特征
一、农田中光的分布
光能在植物群体中的铅直分布,符合比尔一朗伯 特(Beer—Lambert)指数定律,即光线自上而下依次 减弱。
I。:到达株顶的照度; I:株顶向下至某一高处的照度; I/Io:相对照强度; E:自然对数的底; F:株顶向下至某一高度的累计叶面积指数; K:叶层的消光系数。
不同下垫面
麦地
花卉
水域与山地
坡地
棉田 水域
草原 林地
小气候形成因素
小气候形成和变化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辐射因素,另一 个是局地平流或湍流因素。前者为热力因素,后者为动力基础。
由小范围下垫面性质和构造不同而产生辐射收支差异形成 的小气候,称为“独立小气候”。 由于受性质不同的邻近地段移来的空气影响形成的小气候, 称为“非独立小气候”。 辐射因素占主导地位时,独立小气候表现突出,而大风、 阴雨天气条件下,辐射因素变次要,平流因素变主导时,小气 候成为非独立的小气候。
农田小气候的一般特征
二、农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温度的分布
在作物生长初期
温度的垂直分布变化与裸地相似,即白天为日射型,夜间为 辐射型分布 作物生长盛期 白天:枝叶密集处温度最高,向上向下逐渐降温 夜间:外活动面附近出现温度最低值,向上、向下温度均升高 在作物生长后期 农田中温度垂直分布和裸地相似
怎样进行农田小气候观测
怎样进行农田小气候观测小气候和大气候不同,它除受大气环流、地理纬度、距海远近等影响外,还受当地的地势、方位、土壤性质及地面植物覆盖等下垫面的状况差异的影响,这些差异会引起局地热量和水分收支的不同,从而形成局部地区的特殊气候,称小气候。
也就是说,小气候就是指在局地内,因下垫面条件影响而形成的与大气候不同的,通常指2米以下的近地层气候。
这种小气候特点是:越接近下垫面的空气层,受下垫面的影响越大,小气候特征越显著;反之离下垫面越远,小气候特征也就不明显了。
小气候可分为:农田小气候、保护地小气候、山地小气候、防护林小气候等多种多样。
其中以农田小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意义更为广泛,更为重要。
因为在贴近地气层的小气候环境中,生活着各种生物,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基本上都在这一层中进行。
同时,小气候也最容易按着人们的需要加以改造利用,例如应用不同的耕作方法、灌溉、营造护田林、设置风障、保护地经营等等,都能使小气候条件向所需要的方向改变,并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生产和试验中,进行农田小气候观测,可以了解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所形成的小气候情况。
同时,还可以了解不同农业技术措施的农田小气候效应,以便考查分析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适宜的小气候环境,并按照需要采取不同措施,创造有利的农田小气候条件,达到两高一优的目的。
进行农田小气候观测,重点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选择测点和确定观测项目。
观测点要有代表性,选择的测点应能反映当地的一般实际情况,观测点分为基本测点、辅助测点和对比测点等。
基本测点是进行小气候观测的主要测点,通过基本测点取得农田小气候的特征资料。
基本测点要设在最有代表性的地段上,观测项目比较全,如空气温度、湿度,土壤温度、湿度,风向、风速、光照等。
农田小气候的改造
本章要点
1、小气候的概念 2、小气候的特点 3、小气候的形成 4、几种小气候类型及气象效应 5、温室小气候的特点
第一节 小气候的概念、特点及 形成的物理基础
一、小气候的概念
1、定义:在小范围内,由于下垫面构造和特性不同, 使热量和水分收支不一样,形成近地层及土壤上层 与大气候所不同的特殊气候,称为小气候。
局部湿差较大; 夜间作物沾湿现象严重,易诱发病害。
园番黄甜茄彩菜芦苦草油葡花用艺 茄 瓜 子 椒 荟 苣 莓 桃 萄 卉仙作 栽 活人物 培 体掌栽育 蔬培苗 菜
4 温室的二氧化碳状况
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比室外小,若要增加作物产量,需 要增加室内的二氧化碳含量。
CO2浓度变化较大,早晨揭苫前可达1100~ 1300ppm;
竹木骨架
钢筋混凝土预制件与竹木拱杆混合骨架
柱、柁采用钢筋混凝 土预制件,拱杆仍采 用竹片或圆竹。
纵向每个35~40cm拉 一道8#镀锌铁丝,铁 丝上每隔70cm安一竹 片或圆竹。
立柱和柁为钢筋混 凝土预制件或圆木
8#镀锌铁丝与竹木钢筋混凝土混合骨架
日光温室常用建筑材料的热工参考指标
材料名称
整齐的石砌体
上午或下午有三角形弱光区; 室内紫外线辐射强度比玻璃温室高。
2、温室内的温度
通常比室外高, 晴天时,T室内=7.1+1.37T室外
气温常年高于露地,冬端夏长,保温性能好的温室可 四季生产;
气温日变化规律与外接相同;晴天最低气温出现在揭 苫后半小时,最高出现在12~14时;阴天昼夜温差小 于晴天;
(1)减轻强风(台风、寒潮大风)、 风沙、 平流霜冻等灾害;
(2)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土壤蒸发; (3)改良土壤,净化空气,改善农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农田中的乱流运动,是由热力和动力两种 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白昼温度垂直梯度 较大上下冷热差异显著,热力因素起主导 作用;而夜间或阴天,动力乱流上居首位。
• (三)农田活动面的热量平衡 • 1活动面和活动层 • 凡能进行辐射作用吸收和放射热量,从而 引起邻近气层和土层温度变化的表面,称 为活动面。裸地,土面就是活动面;水域, 水面就是活动面。 • 在农田中,作物茎叶参杂,高低不一,构 成一个茎叶和空气“混处”的物质层,而 不是连续单一的物质交换面。因此,我们 把气层和土层的交界面称为内活动面,把 作物茎叶最密集的高度近似地看作是气层 和作物层的交界面,称为外活动面。
1
2
作 物 高 度
外 活 动 面
内 活 动 面 活动面和活动层 1 夜间温度分布 2 昼间温度分布
• (二)农田活动面热量差额 • 农田活动面热量差额的变化,是引起活动面温度 变化的直接原因,而活动面温度变化,又是邻近 气层、土层和作物层温度变化的源地。 • 裸地活动面的热量平衡方程为R=P+B+LE(见第一 篇第二章)。农田活动面热量平衡公式较为复杂, 辐射差额还有一部分消耗于作物的光合作用LA, 作物体增温QT,茎叶传导的热量QC,活动面向 土面的乱流交换量PT和农田总蒸散(土面蒸发和植 物蒸腾之和),耗热LEC,于是,农田活动面的热 量平衡方程为: • RT=P+PT+B+LEC+LA+QT+QC
• 2镇压的气象效应 • 镇压使耕作层土壤紧实,其效应有:A.减小 透气和透水性,增加土壤毛管量,土壤水 分多时,加速土壤水分蒸发;B.增加土壤热 容量和导热率减小土壤温较差;C.在土壤 干燥时,镇压可保持土壤水分。我区中西 部春播后镇压主要是保墒和防止风吹露出 种子。
• 3垄作的气象效应 • 垄作一方面使土壤疏松,其小气候效应与松土相 似。另一方面垄面凸起,增加了土表和大气接触 面,白天增加对太阳辐射的吸收面,热量聚集在 表层土壤,垄温比平作偏高。夜间垄上有效辐射 大,垄温比平作偏低,垄作地土壤温度日变辐比 平作大。土壤愈干燥,这种效应愈显著。 • 春季垄作地白天吸收的热量,大于夜间失去的热 量,垄作地日平均气温高于平作地。我区春季通 过垄作可以提前播期,促使早出苗。 • 垄作面凸起,蒸发面加大,上层土壤干燥疏松, 下层土壤湿润。垄作利于排水防涝有利于农田通 风透光。
• 三、农田小气候形成的物理基础 • 由于小范围地表状况和性质的不同,所引起下垫 面辐射收支的差异,是农田小气候形成的辐射因 素(能量基础)。 • (一)农田的辐射交换 • 射入作物层中的太阳辐射能,由于植株密度和叶 片排列方式的不同,每个叶片所受太阳辐射,反 射辐射以及长波辐射交换都有明显差异,叶片朝 上的一面,不但接受来自上方的太阳辐射和散射, 而且受到上层叶片背面的再反射和长波辐射的影 响,同时叶片背面要受到下层叶片和土面反射中 来的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的影响。总之,在农田 作物层中,辐射交换具有多次反射或辐射的特点。
• (三)地形对风和降水的影响 • 当风经过小丘时,会使气流受到阻挡,于 是风向,风速也随之改变。在小丘的两侧, 风速最大,迎风坡次之,背风坡的下部风 速最小,但有旋涡产生。 • 地形影响风速,同时,也就是影响降水的 分布:当风吹过小丘时,风速愈大的地方, 降水被吹散得愈多,因此迎风坡的降水量 减少,冬季可无积雪;而背风坡降水量却 增大,积雪也较多。这和大范围地形影响 下的降水量分布情况恰恰相反。
• 由于南坡总辐射量大于北坡,所以土壤温度和空 气温度都比较高,蒸发强而湿度较低。北坡的情 况相反,冬季往往积雪时间较长,回暖后积雪融 化比较慢,增温少,蒸发弱,土壤水分消耗少, 土壤湿度大。因此,在早春,北坡和南坡就显示 出了小气候差异;北坡下部经常潮湿而寒冷,南 坡下部则湿润而温暖,在斜坡上部,土壤和空气 一般比下部干燥得多,北坡较潮而凉,南坡则干 而暖。 • 一年中,最暖的方位是西南坡,但在夏季因午后 多对流性天气,最暖的方位移到了东南坡。一年 中最冷的方位终年都是北坡。
• 由于LA、QC、QT、PT的数值都很小,可 以忽略不计,所以农田活动面的热量平衡 方程式可以简化为: • RT=P+B+LEC • 农田活动面热量平衡方程与裸地热量平衡 方程形式上相同。所不同的是表现在各个 分量上的大小。例如,生育期盛期的麦田, 白昼活动面上所得的RT,有50%消耗于 LEC,37%消耗于P,13%消耗于B。而在 水稻田中,白昼LEC占RT的97%,P反向活 动面输送9%,B占RT的12%。
第四节 小气候与农田小气候
• 一、小气候 • 小气候是指在局部范围内,由于下垫面条 件的差异而引起的局地贴地气层和土壤上 层气候的总称。它一般只表现在个别气象 要素值上的差异和个别天气现象上,并不 影响和反应至大型的天气状况上。小气候 在贴地气层中(2~3米以下)表现得最为显著, 离地面愈远愈减弱,至一定高度上,就显 示不出,而和大气候现象完全相同了。
农田中风的分布
• (五)农田中的CO2 • 农田中CO2主要来源靠大气的乱流输送, 其次土壤有机物分解也会放出CO2。田间 CO2有明显的日变化,这主要是农作物光 合作用所致。就田间垂直分布情况来看, 白天CO2浓度最低值出现在枝叶最密集处。 夜间相差不大,以地面附近最多。大气中 CO2浓度对光合作用有利。据测算,如果 不考虑温度和降水的变化,CO2浓度倍增, 农业生产力将增加30%。
• (二)农田中温度的分布
• 农田中温度的分布主要决定于农田辐射和
乱流交换状况。在作物生育初期,植株矮 小,对地面覆盖不大,不论白昼或黑夜, 农田温度分布和变化与裸地基本相似。即 昼间离地面愈近的地方温度愈高,夜间相 反。
• 作物封垄后的生长盛期,茎高叶茂,农田 外活动面逐渐形成,这时株间和株顶的空 气交换受到枝叶阻挡,株间乱流交换大为 降低,原来地面的吸热和放热作用,逐渐 被农田外活动面所代替。因此,白昼最高 温度和夜间最低温度出现的高度由地面转 移到外活动面以上,在作物生长后期,茎 叶枯萎脱落,农田中温度分布和生育初期 又比较相似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三)农田中湿度的分布 • 农田中湿度的分布与变化,除决定于空气温度和 农田蒸发外,还与乱流交换强度有关。昼间空气 乱流使水汽从蒸发面向上输送,而夜间空气乱流 使水汽流向作物层,并凝结为露或霜。农田中相 对湿度的分布,在作物生育初期,和裸地差不多, 不论昼夜,相对湿度都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但 到了作物生育盛期,白天,在茎叶密集的外活动 面附近,相对湿度最高,内活动面次之;夜间, 内外活动面的气温都比较低,株间相对湿度,在 所有高度都比较接近。到了生育后期,白昼相对 湿度和生育中期的相近;而夜间地面温度较低, 最大相对温度又重新出现在地表附近。
• 五、地形和水域对农田小气候的影响 • (一)坡向、坡度对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 在北纬30°~50°的温带地区,南坡获得的太阳 辐射总量比水平地多,北坡获得的比水平地面要 少。南坡的坡度每增大1°,相当于水平面上的纬 度向南移1°,尤其是冬半年,愈向北方,总辐射 量增多得越快,北坡的太阳总辐射量则与南坡相 反,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减少,北坡坡度每增加1°, 相当于水平面上的纬度向北移1°,愈是偏北的地 方,总辐射量减少得愈多。东坡、西坡的总辐射 量介于南坡和北坡之间,二者无大差异。
• 减弱的速度和作物对光能的利用有密切的 关系;如果植株密度不足,单株净光合强 度较高,但漏光损失大,光能利用不充分 总产量往往不高。如果植株过密,光强随 植株高度的降低而急剧减弱,单株往往生 长不良,总产量也不高。据实验及测算, 冠层对光截获并非愈大愈好,其上限不得 超过95%,因此,作物的栽培密度要适中, 以保证株间光强的分布能有适当的比例, 达到充分利用光能的目的。
• 农田中20cm处风速只有裸地的12.5%,在 150cm处,风速仍比裸在小22%。在高秆 作物田中,风速在铅直方向上的变化呈“S” 形分布,这种分布规律是由作物本身的结 构所造成的,在作物基部,相对风速得一 个次大值,这是因为农田外的气流能通过 茎叶较稀的基部;在作物中部茎叶比较密 集,风速削弱大;在作物上部,茎叶较稀, 风速随高度变化剧烈。
RT 100 LE c 50 B 13 麦田
LE c 97 P 37
RT 100
P 9 B 12 稻田
热量平衡示意图
• 四、农田小气候的一般特征 • (一)农田中光的分布 • 农田中光的分布,主要决定于植株高度和 密度,以及叶层分布,叶片倾角与方位等, 无论哪一层叶片,光线主要来自上方直射 光,其次为散射光,而来自下面的反射光 是比较微弱的。一般而言,光的强度在植 株间的分布是随植株高度的降低而减弱的。 在枝叶最密集处减弱最为明显。
坡地小气候
• (二)凸地、凹地对温度、湿度的影响 • 在丘陵地区、谷地、盆地的温度、湿度的日变化 都比凸起的地形大。在白天,谷地盆地因地形闭 塞,和邻近地段的乱流交换弱,不易散热,因而 气温较高;同时,白昼的谷风,把水汽从谷地带 至山上,使谷中空气湿度小。夜间,冷空气向低 处流,沉积在谷 地,因而气温较低,同时,夜间 的山风,把水汽从山上带入谷地,使谷地湿度增 大。 • 在山区,逆温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夜间最暖部位 往往是山坡上部,这一地带称暖带。逆温和暖带 是山区农业气候的一种优势,它为农作物避冻, 冬季牧场的选择提供了理想场所。如内蒙放牧一 向就有“冬放阳坡夏放岗”之说。
• (四)农田中风的分布 • 农田植株间的风速分布,除了随作物生长高度和 密度而变化外,同栽培措施也有密切关系。例如, 在平作和间作套种的农田中,风速分布就有很大 不同。一般情况下,裸地上离地面很近处风速为 零。而在作物田中,在作物层之上,风速随高度 增加很快,但在植被层之间上下风速相差就不大。 在株间最密集的高度处,风速为零。在作物层之 上,热量和水汽的输送靠乱流交换作用。在作物 层中,主要靠分子扩散,所以农田中温度的垂直 梯度要比裸地大。
• 二、农田小气候 • 农田小气候是以农作物为下垫面的一种特 殊小气候。它既是人工小气候,又是低矮 植被小气候。从农业气象的角度来看,农 田小气候应该包括从地面到1.5~2.0米内贴 地气层条件和浅层土壤的气候条件。它在 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农田中的作物种类,生 长密度和高度、长势、长相以及所采取的 农业技术,合理的农业技术措施能促进农 田小气候朝着生产需要的方向发展,有利 于农业的高产、稳产、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