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第七章(法律意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
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 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 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 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 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家的主要任务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律体系
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 制
在古代,法是“灋”。 “灋,刑也,平之如水,从 水;和刑是通用的
1.法律的来源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或认 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 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 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 意志的规范体系。
2.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 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 志的体现,既具有鲜明的阶 级性,又具有广泛的人民性, 是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2.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的关系
结构上的相关关系 总量上的等值关系 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第五章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
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 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 体系,增强法律意识,提 高运用法律的能力,是大 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内容。
一、 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法律精神贯穿于法律体
系之中。领会法律精神,就 要了解法律的概念、含义及 其历史发展,深刻理解社会 主义法律性质。
1.法律的词源
1.法律制定
国家对权利和义务,即 社会利益和负担进行的权威 性分配,是法律运行的起始 性和关键性环节。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 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 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必 须遵循法定程序。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的立法程序大体包 括四个环节:法律案的提出; 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表 决;法律案的公布。
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 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 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 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 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 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 础,决定着社会主义法治的 性质和内容;另一方面,社 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 的体现和保证,是社会主义 民主的重要实现途径。
2.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 公正并重
实体公正是指法律上的 权利、义务、责任之设定、 分配的结果正当合理;程序 公正是指法律上的权利、义 务、责任之设定、分配的过 程正当合理。
四、权利义务观念
1.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的性质
从来源看:法律权利与 法律义务一般都来源于法律 的明文规定,或者法律虽未 明文规定,但可以从法律规 定中推导出来,通常被称为 默示或推定的权利义务。
二、自由平等观念
1.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 的观念
一切进步的法律约束人 们的行为的目的,不是为了 废止或压制人民的自由,而 是为了保护和扩大人们的自 由。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 观念
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 平等
三、公平正义观念
1.坚持立法公正与执法 公正并重
立法公正是执法公正的 前提,执法公正是法律公正 得以实现的重要形式。保证 从立法到执法全面实现社会 的公平正义。
培植新型的社会主义法 律文化
第二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一、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
1.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没有民主和法制就没 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 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民 主与法制是社会主义政治 文明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标 志。
2.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 民主与法治建设的根本保证
在法律运行中,行政执 法是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
行政执法的主体通常是 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我国的行政执法主体大体分 两类:一是中央和地方各级 政府;二是各级政府中享有 执法权的下属行政机构。
4.法律适用
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 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 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我国的司法机关是指国家检 察机关和审判机关。其他任 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 人,不得行使国家司法权。
2.法律遵守
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 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 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 活动。守法包含:依法享有并 行使权利;依法承担并履行义 务。
法律运行过程中,守法是 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
3.法律执行
广义上,是指国家机关 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 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 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 活动;狭义上是指国家行政 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 称为行政执法。
从基本内容看:法律权利 意味着人们可以依法作或不作 一定行为,可以依法要求他人 作或不作一定行为。法律通过 规定权利,使人们获得某种合 法的利益或自由。
法律义务包括作为和不作 为两种。法律通过规定义务, 使人们承受某种约束和负担。
从范围看法律权利和法 律义务都有明确的界限。
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 种类和范围,受社会物质生 活条件、政治文明程度以及 文化发展水平制约,以社会 承受能力为限度;同时,每 项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都有 法定界限。
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 我国社会主义法Hale Waihona Puke Baidu是社会历 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 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 进性。
主要体现在:坚持辩证 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借鉴成功经验;与时俱进。
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法 律保障。
二、我国社会主义 法律体系
四、建设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
1.“法治”与“法制”
“法治”是一种治理国 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 法,是一种社会意识;而 “法制”通常是国家的法律 和制度的简称,是一种社会 制度。强调依法治国,是法 治的本质特征之一。
2. 依法治国理念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 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 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 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 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 事务,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是以我国现行法律规范按照 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 同的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 律部门所构成的具有内在联 系的统一整体。
目前,我已初步形成了 以宪法为核心,由宪法、行 政法、民商法、经济法、劳 动法、刑法、程序法、国际 法、军事法等法律部门组成 的法律体系。
三、我国社会主义 法律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