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五要素分析

合集下载

新闻五要素

新闻五要素

新闻五要素新闻五要素即新闻5W,指一则新闻报道必须具备的五个基本因素,分别为何时(when)、何地(where )、何事(w hat)、何因(why )、何人(who )。

这是新闻中不可缺少的五个方面,是对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由于它概括了新闻事件本身存在的客观联系,对指导新闻采访和写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此说在西方最早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

1913年,广学会翻译出版《实用新闻学》(美·休曼原著),把此说介绍到我国。

随着调查性报道的兴起,西方有些学者提出了“六要素”说,认为除五个“w”之外,还有一个新闻要素“H”,即如何(how)。

最初,在消息写作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即在每条消息的开头导语中,都必须回答五要素。

原因是,自1844年美国科学家莫尔斯发明电报之后,一些通讯社就启用电报发稿。

这在新闻史上是一次巨大的革命,使消息传递更为及时。

但由于当时的电讯技术还不完善,收发电讯经常发生故障,编辑部便不得不向记者提出要求:发新闻一定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等尽可能写进第一段,以便一旦电讯发生故障,只要第一段收到了,仍可成为一条完整的消息。

美联社记者约翰·唐宁于1889年3月30日第一次发了一条在导语中包括五要素的消息,成为创新之作。

自此之后,导语中必须具备新闻五要素的写作模式,便一直被西方新闻界奉为“金科玉律”,流行了几十年,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有所变化。

因为这时人们感到老是这种写法太死板,束缚了导语的生动灵活性;同时,电讯技术也逐渐进步,不存在中断电文的问题了。

于是,有人主张在消息的导语里不一定包括五要素,应视情况或突出其中一两个要素,或突出其中两三个要素,其余的要素可放在正文中去交待,以把最重要的要素放在最前面,“立片言以居要”。

这便是后来盛行的现代消息写作模式,使消息较之过去,一开头就比较轻松、生动、新鲜、有吸引力了。

一、消息的写法人们对“新闻”的理解,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新闻体裁。

新闻稿写作中的五个关键要素分析

新闻稿写作中的五个关键要素分析

新闻稿写作中的五个关键要素分析新闻稿是一种传播新闻信息的重要工具,旨在通过准确、简洁的方式向受众传递最新的新闻信息。

为了让新闻稿更具有效性和吸引力,作者需要注意并运用以下五个关键要素:新闻价值、标题、导语、主体段落和引用。

本文将对这五个要素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如何在新闻稿写作中加以运用。

一、新闻价值新闻稿的价值在于它所传达的信息是否具有时效性、影响力和独特性。

时效性指的是新闻的即时性和时事性,新闻应该能够吸引读者,并迅速引起他们的兴趣。

影响力则指的是新闻事件对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重要性。

同时,新闻稿应该具备独特性,意味着新闻稿中的内容应与其他已有的新闻不同,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注意。

二、标题标题是新闻稿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决定了读者是否会点击并阅读新闻。

一个好的标题应该简明扼要、准确传达新闻的核心内容,同时具备吸引眼球的能力。

使用简短的词语和具体的表达,能够吸引读者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好奇心。

三、导语导语是新闻稿的开篇部分,目的是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概括新闻的要点。

导语应该简洁明了,能够迅速传递新闻的关键信息。

通过使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描述引人入胜的场景或故事,能够吸引读者,并使他们接下来继续阅读全文的决心。

四、主体段落新闻稿的主体段落是对新闻事件的详细报道,应按照重要性和逻辑关系进行组织。

首先要介绍最重要和最具影响的事实,然后逐步展开更多细节。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应采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或复杂的句子结构。

此外,要注意段落间的过渡,使整篇新闻稿的结构更加清晰和连贯。

五、引用引用是新闻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增加新闻的可信度和可读性。

引用可以是专家观点、事实数据或相关者的陈述。

通过引用权威人士的观点或事实,可以增加新闻稿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同时,引用相关者的陈述,可以使新闻更贴近实际,具备更高的吸引力。

总结起来,新闻稿写作中的五个关键要素包括新闻价值、标题、导语、主体段落和引用。

新闻五要素

新闻五要素

新闻五要素新闻五要素即新闻5W,指一则新闻报道必须具备的五个基本因素,分别为何时(when)、何地(where )、何事(w hat)、何因(why )、何人(who )。

这是新闻中不可缺少的五个方面,是对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由于它概括了新闻事件本身存在的客观联系,对指导新闻采访和写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此说在西方最早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

1913年,广学会翻译出版《实用新闻学》(美·休曼原著),把此说介绍到我国。

随着调查性报道的兴起,西方有些学者提出了“六要素”说,认为除五个“w”之外,还有一个新闻要素“H”,即如何(how)。

最初,在消息写作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即在每条消息的开头导语中,都必须回答五要素。

原因是,自1844年美国科学家莫尔斯发明电报之后,一些通讯社就启用电报发稿。

这在新闻史上是一次巨大的革命,使消息传递更为及时。

但由于当时的电讯技术还不完善,收发电讯经常发生故障,编辑部便不得不向记者提出要求:发新闻一定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等尽可能写进第一段,以便一旦电讯发生故障,只要第一段收到了,仍可成为一条完整的消息。

美联社记者约翰·唐宁于1889年3月30日第一次发了一条在导语中包括五要素的消息,成为创新之作。

自此之后,导语中必须具备新闻五要素的写作模式,便一直被西方新闻界奉为“金科玉律”,流行了几十年,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有所变化。

因为这时人们感到老是这种写法太死板,束缚了导语的生动灵活性;同时,电讯技术也逐渐进步,不存在中断电文的问题了。

于是,有人主张在消息的导语里不一定包括五要素,应视情况或突出其中一两个要素,或突出其中两三个要素,其余的要素可放在正文中去交待,以把最重要的要素放在最前面,“立片言以居要”。

这便是后来盛行的现代消息写作模式,使消息较之过去,一开头就比较轻松、生动、新鲜、有吸引力了。

一、消息的写法人们对“新闻”的理解,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新闻体裁。

新闻价值的五要素口诀

新闻价值的五要素口诀

新闻价值的五要素口诀是:时效稀,异常影,接人民。

具体来说,这五要素包括:
1. 时效性:新闻报道的事件必须是最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具有强烈的新闻性和时效性。

2. 稀有性:新闻报道的事件必须是罕见或独特的事情,具有新闻的独家性和独特性。

3. 异常性:新闻报道的事件必须是与常规不同或突破常规的事情,具有新闻的突发性和反常性。

4. 影响性:新闻报道的事件必须具有重大的社会影响和广泛的关注度,具有新闻的社会性和公共性。

5. 接近性:新闻报道的事件必须与读者的生活和利益密切相关,具有新闻的亲近性和人性化。

这五个要素是对新闻的本质及其特性的量化把握,指的是新闻信息自身系统的内在构成。

新闻事实所包含的价值要素越丰富,级数越高,新闻价值就越大。

新闻写作技巧:新闻报道的五大要素

新闻写作技巧:新闻报道的五大要素

新闻写作技巧:新闻报道的五大要素1. 标题新闻报道的标题是吸引读者注意、传递信息的第一步。

一个好的标题应该简洁明了,能够概括文章主题,并且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通常情况下,标题应该包括关键信息,而不是过于笼统或晦涩难懂。

2. 导语导语是新闻报道的开篇,用于引出文章主题并吸引读者继续阅读。

一个好的导语应该扼要呈现事实,同时具备足够的浓度和情感色彩。

导语应该简短、精准地概括事件,并且能够抓住读者的兴趣,引发他们对文章内容的进一步关注。

3. 内容在新闻报道中,内容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

它应该详尽、客观地描述事件发生背景、经过以及涉及到的人物和相关信息。

通过提供充足的事实和证据来支持陈述,确保报道真实可信。

在撰写新闻内容时,也需要注意写作风格与结构。

采用直接、简洁、清晰明了的语言表达观点,避免使用主观性的评价或情感色彩过重的词语。

同时,新闻报道应该采用倒金字塔的结构,将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文章开头,逐步展开细节和背景信息。

4. 引用和评论引用和评论可以增加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在新闻写作中,及时引用相关人士或专家的言论可以为事实陈述提供支持,并且能够给读者提供更多角度的思考。

评述部分可以对事件进行简短的解读或分析,帮助读者理解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5. 结尾结尾是新闻报道的收尾环节,在此处可以总结和概括整个报道,并强调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信息。

在结尾部分,也可以给出一些补充信息或进一步动作呼吁,邀请读者参与话题讨论或行动。

以上就是新闻报道中五大要素:标题、导语、内容、引用和评论以及结尾。

合理运用这些要素,能够帮助写作者撰写出生动有力、吸引人眼球但又客观公正且准确全面的新闻报道。

新闻的五大要素

新闻的五大要素

新闻的五大要素
新闻的五大要素是指新闻报道中必须包含的五个重要元素,即谁、什么、什么
时候、在哪里以及为什么。

这五大要素是新闻报道的基本框架,确保新闻内容全面、客观、准确地传达给读者。

下面将详细介绍新闻的五大要素及其重要性。

首先,谁是新闻报道中的第一个要素。

这一要素指的是事件的主要参与者或相
关人物。

在新闻报道中,通常会明确报道事件的相关人物是谁,他们的身份、职务、性别等信息,以便读者了解事件的背景和主要参与者。

其次,新闻报道中必须包含事件的具体内容,即发生了什么。

这一要素是新闻
报道的核心,描述事件的经过、过程、原因等,以便读者了解事件的全貌和重要细节。

第三,新闻报道必须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

这一要素指的是事件的具体时间,
包括年、月、日、时、分等,以便读者了解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和时效性。

第四,新闻报道中必须说明事件发生的地点。

这一要素指的是事件发生的具体
地点,包括国家、城市、街道等,以便读者了解事件的地域范围和相关环境。

最后,新闻报道必须解释事件的原因,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件。

这一要素
是新闻报道的分析和评论部分,解释事件的原因、背景、影响等,以便读者了解事件的深层含义和影响。

综上所述,新闻的五大要素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确保新闻内容全面、客观、准确地传达给读者。

通过包含谁、什么、什么时候、在哪里以及为什么等要素,新闻报道能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事件的发生、背景和影响,从而增进对事件的理解和认识。

因此,新闻的五大要素在新闻报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新闻价值五要素范文

新闻价值五要素范文

新闻价值五要素范文新闻的价值在于能够传递信息、引起公众关注和讨论、影响社会决策。

而要评价一则新闻的价值,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考量:一、真实性与准确性:二、重要性与影响力:新闻价值的第二个要素是新闻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一个新闻报道应该是具有一定程度的重要性,它应该对人们的生活、社会发展、政治局势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

新闻报道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事件的影响范围、关注度以及是否能够引发公众讨论等来衡量。

三、时效性:时效性是新闻的重要特征之一、新闻报道需要及时地反映当前的事件,以满足公众对信息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及时获取信息、准确报道是时效性的关键。

四、新颖性与独家性:新闻的新颖性指的是报道的内容或事件与以往报道不同或独特的特点。

新闻能够提供新的、鲜活的、独家的信息,能够吸引公众的关注和讨论。

这可以通过独家采访、独特的视角和观点等来实现。

五、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新闻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是新闻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有价值的新闻报道应该关心弱势群体、揭示社会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新闻的价值也体现在它能够引导公众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关注人类福祉,并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综上所述,新闻的价值可以从真实性与准确性、重要性与影响力、时效性、新颖性与独家性以及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等五个要素来衡量。

不同的新闻事件可能在这些要素上有不同的侧重点,但综合考虑这些要素,可以评价新闻的价值和质量。

对于媒体来说,重要的是遵循新闻职业道德和伦理,为公众提供及时、准确、有用、公正的信息。

新闻稿五要素

新闻稿五要素

新闻稿五要素新闻稿五要素新闻稿必须包含五要素才是一篇完整的新闻稿。

那么你知道新闻稿的五要素是什么吗?以下是关于新闻稿五要素,欢迎阅读!新闻稿五要素【1】1.标题消息的标题,分眉题(又称引题)正题和副题正题是标题的核心,用来揭示主题或提示重要事实;正题上面一行是眉题,用来引出正题,说明事实,交代背景,烘托气氛,揭示含义;正题的下面一行是副标题,用来补充说明情况或说明正题或依据。

2.导语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

它是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

平常所说的消息的结构是“倒金字塔”式,原因就在于此。

导语常采用以下几种写法:叙述式简明扼要地写出主要事实、经验,或对全篇事实材料进行综合概括,揭示主要内容。

提问式。

把消息中要解决的问题或要介绍的经验、做法以设问的形式提出然后再用事实作答。

描写式对富有特色的事实或有意义的一个侧面用简练的笔墨进行形象描绘,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

评论式是对所报道的事实先作出评论性结论然后再用具体事实来阐明。

引用式引用消息中人物深刻而富有意义的语言作为导语。

3.主体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

它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写主体要注意如下几点:主干突出消息的主体是主干,典型材料要用在主干上。

要去头绪,减枝蔓,与主题无关的要舍弃,次要材料要简略。

内容充实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其内容必须具体、充实,这样才有说服力。

导语提出什么问题,主体就要回答什么问题,这样才能紧扣中心,突出重点。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要恰当地划分段落,有条不紊地展开叙述,安排层次有以下几种顺序:一是时间顺序,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束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二是逻辑顺序,就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来安排层次;三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相结合,这样写严密而有条理,活泼而不紊乱。

4.背景背景是指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它说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条件、性质和意义,是为充实内容,烘托和突出主题服务的背景既可在主体部分出现,也可在导语或结尾部分出现,位置不固定。

新闻五要素

新闻五要素

新闻五要素新闻五要素即新闻5W,指一则新闻报道必须具备的五个基本因素,分别为何时(when)、何地(where )、何事(w hat)、何因(why )、何人(who )。

这是新闻中不可缺少的五个方面,是对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由于它概括了新闻事件本身存在的客观联系,对指导新闻采访和写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此说在西方最早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

1913年,广学会翻译出版《实用新闻学》(美·休曼原著),把此说介绍到我国。

随着调查性报道的兴起,西方有些学者提出了“六要素”说,认为除五个“w”之外,还有一个新闻要素“H”,即如何(how)。

最初,在消息写作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即在每条消息的开头导语中,都必须回答五要素。

原因是,自1844年美国科学家莫尔斯发明电报之后,一些通讯社就启用电报发稿。

这在新闻史上是一次巨大的革命,使消息传递更为及时。

但由于当时的电讯技术还不完善,收发电讯经常发生故障,编辑部便不得不向记者提出要求:发新闻一定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等尽可能写进第一段,以便一旦电讯发生故障,只要第一段收到了,仍可成为一条完整的消息。

美联社记者约翰·唐宁于1889年3月30日第一次发了一条在导语中包括五要素的消息,成为创新之作。

自此之后,导语中必须具备新闻五要素的写作模式,便一直被西方新闻界奉为“金科玉律”,流行了几十年,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有所变化。

因为这时人们感到老是这种写法太死板,束缚了导语的生动灵活性;同时,电讯技术也逐渐进步,不存在中断电文的问题了。

于是,有人主张在消息的导语里不一定包括五要素,应视情况或突出其中一两个要素,或突出其中两三个要素,其余的要素可放在正文中去交待,以把最重要的要素放在最前面,“立片言以居要”。

这便是后来盛行的现代消息写作模式,使消息较之过去,一开头就比较轻松、生动、新鲜、有吸引力了。

一、消息的写法人们对“新闻”的理解,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新闻体裁。

写好新闻语言的五要素

写好新闻语言的五要素

写好新闻语言的五要素新闻语言是一种特殊的写作风格,具有简洁、准确、客观、生动等特点。

在新闻报道中,有五个要素是关键,包括:要点突出、信息丰富、语言简练、客观客观、生动形象。

第一,要点突出。

新闻报道必须准确抓住事件的核心要点,以便读者能够迅速了解基本情况。

在新闻标题、导语和正文中,要点应该被清晰地表达,不拖泥带水。

例如,一条新闻报道可能提到:政府宣布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以改善民众的生活水平。

在这个例子中,最低工资的提高是基本要点,其他细节可以稍后扩展。

第二,信息丰富。

新闻报道应该提供尽可能多的背景信息和相关细节,以便读者获得更全面的理解。

这些信息可以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结果等。

在报道中,可以通过引用专家的观点、提供数据和事实来支持或解释事件。

例如,关于最低工资提高的新闻报道可以包括政府的动机、新标准的具体金额、以及预计这一举措对企业和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第三,语言简练。

新闻报道需要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事实。

应该避免冗长的句子和复杂的词汇。

选择简单直接的词汇和短小精悍的句子结构可以更有效地传达信息。

新闻的目标是将信息迅速传递给读者,因此语言应尽可能简单易懂。

例如,使用“提高”代替“增加”,使用“人们”代替“广大民众”。

第四,客观客观。

新闻报道应当遵循客观、中立、公正的原则。

记者在报道中应尽可能避免个人的偏见和情感色彩。

新闻应该以事实为基础,不应该传达个人意见或立场。

在引用观点时,记者应该尽量保持平衡和多样性,以呈现事物的不同方面。

例如,对于一次抗议活动,新闻报道应该包括不同群体的观点,而不仅仅是其中一方的声音。

第五,生动形象。

新闻报道需要尽可能生动地描述事件,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使用形象化的语言、具体的细节和引人入胜的描写可以增加读者的兴趣。

例如,在描述抗议活动时,可以使用生动的形容词来描述人群的规模、声音的响亮程度和气氛的紧张程度。

总之,新闻语言的五个要素包括要点突出、信息丰富、语言简练、客观客观和生动形象。

一则完整的新闻新闻五要素

一则完整的新闻新闻五要素

一则完整的新闻新闻五要素,是指:发生新闻的主角(谁)、发生的事情(什么)、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换言之,就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结构就是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基本的写新闻稿技巧
第一、基本掌握标题的制作技巧。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篇新闻稿若有一条新颖别致的标题,就能象磁石那样牢牢地吸引编辑和读者的注意力。

第二、学会写导语。

导语是消息的开头,是消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国外新闻界有人称导语是“抓心的手”这就是极言导语吸引作用的。

没有好的导语,就算不上成功的新闻稿。

第三、基本熟悉各种新闻体裁的写法和结构。

不熟悉各种新闻体裁的基本写法,就无法比较得心应手地进行新闻写作。

而谋篇布局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新闻稿件在受众和编辑眼中的“身价”
第四、理解和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用事实说话。

摆事实,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独特魅力所在,也是新闻事业不可代替的价值所在。

初学新闻的大学生记者往往用自己的主观评价和臆断代替大量的重要的新闻事实,使写出的新闻或空洞无物,或言不及义。

新闻的五大要素范文

新闻的五大要素范文

新闻的五大要素范文新闻是指对新事物、新事件进行报道的媒体内容。

为了使新闻更加有效地传递信息、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注意,新闻通常会包含五大要素,即谁、何时、何地、何事、为什么。

以下是对这五大要素进行详细解释的文章。

新闻是人们获取信息和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传媒行业的一种形式,新闻以其简洁明了的报道方式,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为了能够准确、全面地描述一个事件,新闻通常会包含五大要素:谁、何时、何地、何事、为什么。

下面将对这五大要素进行详细解析。

首先,谁指的是新闻报道的主体或参与者,即事情的主要当事人或相关人物。

这是新闻的第一个要素,因为新闻的目的是向读者传递关于特定事件或情况的信息。

通过指明谁是新闻的主角,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事件的背景和相关信息。

例如,在一篇关于一些国家领导人的报道中,谁就是指该国领导人的姓名、身份和职务。

其次,何时是指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和日期。

时间的精确描述是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通过说明何时事件发生,读者可以了解到事件是最近发生的还是很久以前发生的。

这对于了解事件的重要性、时效性和相关性非常重要。

例如,在一篇关于地震的报道中,写明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事件的紧迫性和影响范围。

第三个要素是何地,指的是事件发生的地点。

地点是新闻报道中必不可少的信息,因为它可以揭示事件的时空背景、环境和影响范围。

通过指明何地,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事件的地理位置和地区特征。

例如,在一篇关于火灾发生的报道中,写明火灾发生的地点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事件的地理范围和周边环境的影响。

第四个要素是何事,指的是新闻报道的事件本身。

新闻报道的关键在于对事件的描述和分析,因此何事是新闻报道中最为重要的要素之一、通过详细地描述事件及其相关因素,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后果。

例如,在一篇关于交通事故的报道中,何事就是指交通事故的具体情况、受伤人数和事故原因等。

最后一个要素是为什么,指的是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动机。

新闻五要素范文

新闻五要素范文

新闻五要素范文新闻五要素是指新闻报道中必不可少的五个要素,包括谁、什么、何时、何地和为什么。

本文将结合实例,从事故、政治事件和社会新闻的角度,详细介绍新闻五要素。

首先是“谁”这个要素。

新闻报道必须清楚地告诉读者涉及的人物是谁,他们的身份和特征。

例如,2019年12月12日,中国北京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造成多人伤亡。

报道应该指出事故中的司机、乘客以及受害者的身份,并提供他们的姓名、年龄等关键信息。

这样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新闻事件,并让他们对相关人物产生更多的关注。

其次是“什么”这个要素。

新闻报道应该明确阐述事件的内容和发生的情况。

以政治事件为例,假设某国的国会通过了一项重要的法案,新闻报道需要详细解释该法案的内容和影响。

例如,该法案可能涉及税收改革、教育政策或外交关系,需要对这些方面做出详细的说明,以便读者全面了解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

第三个要素是“何时”。

新闻报道必须提供事件发生的确切时间。

在报道中,应该明确告知读者事件发生的年、月、日和具体的时间点。

例如,社会新闻报道可能指出某个城市发生的火灾是在凌晨3点左右,这样读者就能了解到火灾发生的具体时间,对事件的关注度也会有所不同。

接下来是“何地”这个要素。

新闻报道必须清楚地指出事件发生的地点,包括国家、城市或具体的区域。

例如,关于一场自然灾害的报道应该提供灾区的详细位置信息,帮助读者准确了解事件发生的地点。

这样,读者可以更大程度地关注到与他们所在地有关的新闻。

最后是“为什么”这个要素。

新闻报道需要解释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背景。

例如,报道一起悲剧事故时,需要解释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如疲劳驾驶、不良路况等。

这样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件,并对相关问题产生思考和关注。

综上所述,新闻五要素是一篇新闻报道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包括谁、什么、何时、何地和为什么。

通过明确报道中涉及的人物、事件内容、发生时间、地点和原因,可以帮助读者充分了解新闻事件的发生过程和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关注相关事物。

新闻稿五大要素范文

新闻稿五大要素范文

新闻稿五大要素范文你知道写好一则新闻稿件吗?你知道新闻稿五大要素是什么吗?欢迎阅读新闻稿五大要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新闻稿五大要素【1】新闻五要素即新闻的5个W,指一则新闻报道必须具备的五个基本因素,分别为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何因(why)、何人(who)。

这是新闻中不可缺少的五个方面,是对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由于它概括了新闻事件本身存在的客观联系,对指导新闻采访和写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此说在西方最早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

1913年,广学会翻译出版《实用新闻学》(美·休曼原著),把此说介绍到我国。

随着调查性报道的兴起,西方有些学者提出了“六要素”说,认为除五个“w”之外,还有一个新闻要素“H”,即如何(how)。

简单地说,齐全的新闻要素包括五个“W”和一个“H”,即Who,What,When,Where,Why和How。

新闻要素是记者写导语(即开头)的关键,也是准备告诉读者的。

其中哪一个是重要和应该突出的,应由记者或根据情况确定。

有经验的记者在写作导语时并不需要考虑这个公式,而对初学者来说,考虑五个“W”和一个“H”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这五个“W”和一个“H”不一定都包含在第一段。

最能吸引读者、最关键、也是最难写的导语:新闻稿五大要素【2】一、新产品和新技术任何新产品的推出,总是带有区别与其他产品的差异化特质,譬如技术改进、用户体验完善等。

新产品上市前的预热稿,可告之上市信息,上市后,可从产品层面以测评稿等强化功能诉求,后期可从行业角度深度挖掘其重要性。

技术的革新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因此也理所当然成为媒体的关注点。

例如,富士施乐近期在上海推出了两款彩色数码印刷系统——Color800Press和Color1000Press。

这两款产品突破了以往数码印刷设备的局限性,其独有的胶印特质对于数码印刷行业来说,具有重大意义,也自然成为媒体报道的关注点。

新闻的五要素的名词解释

新闻的五要素的名词解释

新闻的五要素的名词解释新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我们浏览报纸、观看电视或通过社交媒体获取信息时,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新闻报道。

然而,要想理解新闻报道的真实含义,了解新闻的五要素尤为重要。

这些要素包括新闻事件、新闻主体、新闻形式、新闻时间和新闻地点。

首先,新闻事件是新闻报道的核心内容,也是新闻的起点。

新闻事件可以是一个突发事件,如一场自然灾害或发生的恐怖袭击;它也可以是一项重要的决策或政策变化,如国际会议或国家领导层的改组。

无论事件的规模如何,它都必须满足人们的关注需求并具备新闻价值。

其次,新闻主体是新闻报道的核心对象。

这可能是新闻事件的参与者、受益者或受害者。

新闻主体可以是政治家、运动员、艺术家、普通市民,或者是一个社会群体。

他们的身份和角色会决定报道的角度和关注点。

例如,当一位政治家涉及丑闻时,媒体通常会把焦点放在他的行为和社会影响上。

第三,新闻形式是指报道的方式和媒体渠道。

现代新闻可以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和社交媒体等多种形式呈现。

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应的读者群。

例如,电视新闻通常注重图像和视频,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加强报道的冲击力,而文字报道则更适合从事深入分析和长篇报道。

第四,新闻时间是指报道发生的具体时间。

新闻必须及时地提供信息以满足公众的需求,并随着事件的发展而更新。

当重大事件发生时,新闻媒体通常会加强报道,并定期提供最新的进展情况。

然而,对于一些跨越多年甚至数十年的故事,媒体也会继续关注,并在适当时机进行回顾和反思。

最后,新闻地点是指报道所发生的具体地点。

地点可以用来确定报道的背景和影响范围。

例如,当报道一场自然灾害时,新闻地点将提供了解其影响范围和救援工作进展的关键信息。

对于国际事务,新闻地点可能涉及多个国家或地区,提供全球观众一个更广阔的视角。

综上所述,新闻的五要素提供了理解新闻报道的重要框架。

了解这些要素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新闻的真实含义,还可以提高我们对事件及其背后的复杂性的认识。

新闻的五大要素范文

新闻的五大要素范文

新闻的五大要素范文新闻的五大要素是指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五个重要要素,它们是新闻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和原因。

这些要素直接关系着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全面性,同时也是读者对一则新闻是否受关注和记忆深刻的重要因素。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时间。

时间标志着新闻事件发生、持续和结束的阶段,它提供了一个新闻报道叙述事情顺序的基本框架。

在新闻报道中,时间要准确、清晰,以便读者了解事件的发生过程、发展动态和相关时间节点。

时间要素也有助于读者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原因,从而更好地分析事态发展。

第二个要素是地点。

地点指的是新闻事件发生的具体地点或相关地区。

地点是新闻事件故事的根据地,通过清晰描绘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事件的背景和发生的环境。

地点要素在新闻报道中表现为具体的地域名称,例如国家、城市、街道等。

第三个要素是人物。

人物是新闻报道中最直接的表达者和参与者,因此人物要素对于新闻报道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有着决定性作用。

人物要素包括与新闻事件相关的各类人物,如主角、相关当事人、见证人、权威专家等等。

通过透彻地报道人物的身份、背景、言论和行为,可以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相关情节和影响。

第四个要素是事件经过。

事件经过是新闻报道中对事实的详细描述和还原。

通过详细清晰地叙述事件发生的过程、经过和相关细节,可以让读者对事情的发展轨迹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事件经过既包括事实性描写,也包括各类数据、图表、照片等对事件进行佐证的证据和支持。

第五个要素是原因。

原因指的是能够解释为什么发生这个事件的相关因素和动机。

通过分析事件的原因,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件的背景和发展动因,从而加深对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原因要素不仅要有客观性,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深度,揭示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潜在动机。

综上所述,新闻的五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和原因构成了新闻报道的基本骨架。

这些要素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一则完整的、准确的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的五大要素

新闻报道的五大要素

新闻报道的五大要素新闻报道具有其特有的写作要求和规范,以确保传递准确、客观的信息。

在新闻编辑和报道中,有五个重要的要素需要满足:谁、何时、何地、何事、如何,这些要素构成了新闻事件的核心内容。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五大要素,并提供适当的案例来说明。

一、谁(Who)谁是新闻报道中的第一个要素,用于指明事件的主体或相关人物。

这包括事件的参与者、相关组织、政府官员等等。

通过回答“谁参与了该事件?”的问题,读者能够明确了解事件的主要角色。

案例:在一起车祸事故报道中,谁可以指代参与事故的司机、行人或目击者。

例如:“昨天下午,一辆货车与一辆小轿车发生碰撞,目击者称司机身份尚未确认。

”二、何时(When)何时是指新闻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或时间范围。

这个要素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和时效性。

在报道中,需要明确提及事件的发生时间、日期和持续时间。

案例:报道一场政府会议时,何时的要素可以回答“这个会议是在何时召开的?”。

例如:“上周五,政府召开了新的环境保护政策宣讲会,会议持续了三小时。

”三、何地(Where)何地是指事件发生的地点或地理位置。

这个要素在描述事件的时候必须明确指出,以提供读者对事件发生地点的具体了解。

案例:报道一场地震时,何地的要素可以回答“这场地震发生在哪里?”。

例如:“昨天晚上,一场5.8级的地震在东部地区袭击了该市,造成大面积损失。

”四、何事(What)何事是指事件的核心内容,即新闻报道的重点。

它回答了“发生了什么?”的问题,将事件的关键细节传达给读者,确保报道的准确和全面。

案例:报道一场抗议活动时,何事的要素可以回答“抗议者在抗议什么问题?”。

例如:“数百名示威者走上街头,抗议极端气候变化的缓慢行动,呼吁政府采取紧急措施。

”五、如何(How)如何是指事件发生的过程、方法或手段。

它描述了事件的细节和背后的动因,回答了“为什么以及怎样会发生?”的问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件的发展和影响。

案例:报道一场自然灾害时,如何的要素可以回答“这场灾害是如何造成的?”。

体现新闻价值五要素的案例

体现新闻价值五要素的案例

体现新闻价值五要素的案例
新闻价值五要素是指: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

1、时效性。

新闻事实越新,越能满足受传者的需求,越能吸引其注意,时间上是新近发生的。

时距越小,新闻价值越大。

新闻事实是人们求知的,求知度越大,价值越大。

2、重要性。

新闻事实所包含的社会意义,即新闻事实同新闻受传者的利害关系。

事实越重要,社会意义越大,新闻价值越大。

由求近(利益接近)心理决定。

3、显著性。

新闻事实的知名度,或新闻事实的显要度。

4、接近性。

新闻事实同接受该事实信息的受传者在地理上和心理上的接近程度。

地理上的接近性主要是由厉害关系决定的,地距同新闻价值成反比。

5、趣味性。

新闻事实所具有的,调动新闻受传者共同兴趣,从而引起注意的有趣程度。

趣味性越大,新闻价值越大。

一篇新闻报道,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特写,一般都包含这五个因素,“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比如下面这条新闻,五要素都表现出来了。

“经过多年艰苦训练,中国运动员刘翔终于在2004年8月27日,雅典奥运会上获得男子110米栏冠军,被媒体称为‘亚洲飞人’。


1。

新闻稿的五个核心要素解析

新闻稿的五个核心要素解析

新闻稿的五个核心要素解析新闻稿是传媒行业常用的一种宣传工具,它旨在通过简洁明了的叙述方式将新闻事实传达给读者。

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必须注意以下五个核心要素:标题、导语、内容、结尾和联系方式。

1. 标题标题是新闻稿的“门面”,是吸引读者眼球的第一要素。

好的标题应该简明扼要地概括新闻内容,同时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

它可以使用一些形容词或者动词,以增加新闻的亮点。

一个好的标题能够在短短几个字之间传递出关键信息。

2. 导语导语位于新闻稿的开头,是对新闻主体内容的简要介绍。

它的作用是吸引读者继续阅读,并迅速了解新闻的主旨。

导语应该简洁明了,包含关键信息,并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让读者想要了解更多的内容。

3. 内容新闻稿的内容是最重要的部分,它应该包含详实、客观、准确的新闻事实。

内容要求逻辑清晰,结构严谨,信息要素完整。

应该采用简练的语言表达,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或长句子,以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

在撰写内容时,可以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将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开头,依次向后排列,逐渐降低重要性。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忙碌的读者能够迅速获取新闻的核心内容,并在阅读兴趣逐渐减退时能够提前结束阅读。

4. 结尾新闻稿的结尾通常用于呼应标题和导语,对新闻进行简要总结,并加入适当的评价或展望。

结尾应该简洁明了,避免冗长或重复的内容。

最后一段也可以用来强调新闻的重要性,或者提醒读者进行相关行动,如参加活动或咨询详细信息等。

5. 联系方式新闻稿中必须提供联系方式,方便读者获取更多信息或跟进报导。

联系方式可以包括电话号码、邮箱地址或者社交媒体账号等。

通过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可以增加与读者的互动,方便读者与相关人员取得沟通联系。

综上所述,新闻稿的五个核心要素——标题、导语、内容、结尾和联系方式,是保证新闻稿质量和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只有在这五个要素都得到准确把握和适当运用的情况下,一篇新闻稿才能真正发挥其宣传和传递信息的效果。

写新闻稿时,请务必关注这五个要素,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以确保文章的质量和有效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一则新闻关于五要素的体现4例子:《医药代表揭秘药价利益链:医生每月仅提成就有三四万》(《中国青年报》2011/11/28)药价为什么会虚高?有医药代表解析称:“整个药价虚高的利益链是见者有份,利益均沾,雁过拔毛,层层加码。

”有医药代表认为,“虚高药价里那块最肥的肉被拿回扣的医生吃了。

”同品规药品在各地中标价相差悬殊国务院医改办有关负责人日前在介绍基本药物采购机制时举例说,2ml∶0.3g规格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出厂价0.6元,在北京地区的中标价是11元,在实行了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河南省中标价是0.67元,山东省是0.7元,山西0.68元。

同一规格的氟康唑胶囊出厂价是1.29元,北京中标价9.55元,而山东中标价是1.64元,四川中标价2.14元,湖北是1.38元。

其实,类似上述“同药不同价”的案例还有很多。

近日,网友“一个有良知的中国百姓”致信本报,希望媒体“能够找到药品回扣的真正幕后原因”。

他写道:“河南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20mg7片的奥美拉唑镁肠溶片,中标价是62元,而同规格的山东鲁抗辰欣的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mg14片中标价仅为12元,折合成7片就只有6元,河南某制药的价格是鲁抗辰欣的10倍!”中国青年报记者查阅了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近年来在各地的中标价格。

山东鲁抗辰欣药业生产的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mg14片,2009年在山西省的中标价为12.2元;河南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20mg7片的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08年在吉林省的中标价为61.8元,2010年在江西省的中标价为49.98元。

有多年医药代表经验的刘梅告诉记者,按照惯例,医院一般是在中标价的基础上加价15%卖给患者。

网友“一个有良知的中国百姓”认为,以20mg7片的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这种药品为例,河南某制药企业给全国总代理的价格不过6~8元,即使按照8元来计算,8元到62元的巨大空间,是导致药品回扣、不法商贩暴利、行贿招标人员及制定招标规则的真正原因,这个空间就是对国家、人民的巨大伤害。

记者试图对河南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奥美拉唑镁肠溶片的价格加价过程抽丝剥茧。

该药在沿海某省的省级代理李女士在电话里说她现在已经不做这个药了,估计全国总代理也不做这个药了,因为厂家被兼并重组已经停产了。

对于全国总代理给省级代理的价格,李女士一直避而不谈,只说医院卖给患者的价格是五六十元。

记者拨打位于北京的全国总代理的电话,语音提示竟然是空号。

记者辗转联系上了该药企的一名销售负责人,确认公司已经停产正在重组中,所有业务暂停,“代理的事至少到12月底再说了”。

据分析,鲁抗辰欣的14片的20mg的只是12元,相当于7片的是6元,如此算来,7片的20mg的成本应该在5元以下,药企给总代理的价格不会超过7元,应该在5至7元之间。

曾做了3年医药代表的杨星告诉记者,她曾经代理过的吉林一制药厂生产的妇科用中成药,老板给出的供货价是每盒10元,医院的进货价是39元,然后医院以45元的价格卖给患者。

“医生每盒提成10元,医药代表提成5元,然后医院各相关科室部门和人员是利益均沾,见者有份。

”杨星说。

杨星告诉记者,她的老板还不是全国总代理,只是省级代理。

全国总代理拿到的价格肯定要低于10元,出厂价和成本价当然就更低了。

“我们医药代表收入确实不错,一般都有一两万、两三万元,这些钱全是来自药品提成。

但我们这个收入远远低于拿回扣的医生的提成。

”同为医药代表的崔刚说。

杨星曾代理的一种治疗肝病的红花清肝药物,省代供货价是每盒12元,医院卖54元,而拿回扣的医生的提成可达到12元。

越是高价药越挣钱1300%、2000%、6500%、9100%,这是中央电视台最近披露的一些药品的高利润率。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药品都是低价药,出厂价和医院零售价都不高,就单价而言,各个环节挣的是“小钱”。

有医药代表披露,越是高价药越挣钱。

在调查中,中国青年报记者获得了几份内部材料,上面记载了河南、河北、湖北等多家医药公司的数百种药品目录的中标价、代理价、供货价和零售价:山西泰盛制药生产的医保乙类40mg注射用泮托拉唑钠,零售价是每支68.2元,供货价是2.7元;山西泰盛制药生产的医保乙类农合药品2mg注射用尼莫地平,零售价是22.1元,中标价是10.08元,供货价是2.3元;石家庄宇惠制药生产的10ml乳酸亚铁糖浆,零售价是每盒38元,中标价是29.45元,供货价是6.5元;山东仁和堂生产的医保乙类40mg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零售价是每盒98.1元,中标价是44.99元,供货价是8.5元;天津药业生产的20mg米乐松(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冻干粉针),零售价是每支14.3元,中标价是11.5元,供货价是4.5元;江苏方强制药生产的泮托拉唑钠肠溶片,零售价是127元,代理价是9.1元;西安阿房宫制药生产的益肾灵胶囊(菊彦),零售价是85.3元,代理价是8.5元;长春银诺克药业生产的参雄温阳胶囊(严力慷),零售价是92元,代理价是6元;湖北瑞华制药生产的医保乙类五子衍宗丸(盛世唐人),零售价是每盒68元,代理价是6元;广东博罗先锋药业生产的抗骨增生片(薄膜衣片),零售价是52元,代理价是3.6元;营口某药企生产的坤灵丸,零售价是120元,代理价是8.3元;吉林某药企生产的妇炎消口服液,零售价是98元,代理价是8.2元;……以上所罗列的药品的代理价,还不是药品的出厂价和成本价,甚至不是全国总代理拿到的价格,而只是省级代理的价格。

医药代表刘梅说,不是基本药物的高价药,药品到达患者手中,一般是出厂价乘以10左右,最少的一般也有五六倍。

杨星告诉记者,她曾代理的南京圣和药业生产的一种叫“悦博”的抗生素类药,卖给患者是132元一支,每次输液是两支,每支大夫能提成50元,而医药代表的提成是5元。

“一个疗程一般是7天,你想想大夫能提成多少钱?”杨星说,“在大医院,稍微有点名气的外科手术大夫,每个月光提成就可能有三四万元。

”杨星得出的结论是:“越是高价药越挣钱,越是大医院越挣钱,越是核心品种越挣钱。

”据她了解,在她做医药代表那几年,肿瘤类药物和抗生素类药很挣钱。

“有的一两千元的高价特效药,大夫一支甚至就可提成500至800元。

”杨星说。

她告诉记者,病人股骨头坏死要置换股骨头时,国产的进价不到2000元,进口的也就3000元,可卖给病人却是1万多元。

杨星说,一般病人到大医院看病,大夫都会让病人输液,用抗生素类药。

“口服药一般三天即可,而且不少患者会拿着处方去外面药店买。

”河南某医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解释说,“而输液无法替代,抗生素类药一个疗程一般至少5天。

”有业内专家指出,在目前的国家政策下,抗生素类药的利润空间已经很低,并且每次国家降价,必有抗生素。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办法》要求,在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推行抗生素分级使用限制,“三级医院购进抗菌药物品种不得超过50种,二级医院购进抗菌药物品种不得超过35种;同一通用名称抗菌药物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

具有相似或相同药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采购”。

在这种情况下,进院的可操作药品的品种结构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某医药公司认为,现在新的招投标政策的实施,让基本药物与非基本药物的中标价格都低到了极限,并且进院难度增大,而能拿到好的品种的难度更大,如何选择利润空间大的品种,成为目前进院的首选。

崔刚告诉记者,现在医院的一些治疗妇科病和男科病的药物,药价虚高的成分较多,利润空间较大。

该医药公司在推介石家庄某药企生产的一款补血药物时宣称:“作为企业自主定价的品种,不受国家限价和降价的影响,并且独家品种每标必中,中标价高且稳定,可长期操作。

”该公司认为,小品种进院相对容易,进院成本较低。

见者有份,利益均沾,雁过拔毛,层层加码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的4名医药代表都坦承,每个月收入都在一两万元,而且打开局面后工作也很轻松,“就是请客,送礼,吃喝玩乐”。

杨星和刘梅向记者描述了“天价药”虚高药价的利益链条:药企-(全国)总代(理)-省(级)代理-医药代表-招标-医院-医生-患者。

这一大链条的各个环节都在水涨船高,层层加码。

“最后到达患者手中,药价可能已是出厂价的六七倍甚至十几倍了。

”杨星说。

杨星说,省级代理和医药代表拿到药物后,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想办法进入招标目录。

“能找到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打招呼更好,但红包是少不了的”。

根据药品情况和市场规模等实际情况,红包的大小和厚薄也不一。

“找管招标的负责人一般红包至少得5000元,高的两万元。

”杨星说。

她告诉记者:“(给招标负责人送红包后,)招标负责人会再帮忙提供一个评标专家组的名单,这些人都需要一一拜访,熟悉的还好说一些,陌生的也要想办法各显神通拜访到。

”“有时评标通知突然,来不及拜访,便找好信封封好红包,在信封上写上药的名字,甚至有时会在会场门口附近见人就塞,哪怕是从没见过互不认识的陌生人。

当然更多是把红包夹在药品的宣传材料里。

”杨星说。

刘梅给记者介绍的行情是:每次10至15人,每人一两千元、两三千元。

药品中标后,每个医院都要从中标目录里用药。

“中标并不是万事大吉,而是万里长征刚走出第一步。

”杨星说,“因为医院可以用,也可以不用。

”“首先要找到院长和药剂采购科长,根据医院大小和药品情况,每个人送两万元左右的红包。

”杨星说,“这两个人通过后,药才算真的是能进医院,入库房了。

”药进了医院还不算万事大吉,因为药还没用到患者身上。

杨星说:“接下来要看药品适合哪个科室,然后找到科室主任,谈判提成比例,或者干脆直接找医生公关。

”“有时候会把全科室的人一起请出去吃饭喝酒,然后每个人送上500元的红包,医生才会开始给病人开药。

”“神仙”还没有拜完。

医药代表还得拜访门诊药房的人,送上礼品、红包。

“这样门诊药房才会给医院库房下单子,药才会到门诊药房,患者才能取上药。

”杨星说。

“医院药库每个月也要送上两三百元,否则可能不给门诊药房送药。

”她补充道。

说到这里,杨星调侃道:“有时候病人会看到大夫在开处方的时候,可能会拿一个小本子翻看,那上面记的新药大夫还不熟呢,甚至连名字都记不准!”“还有一个不能漏的人,那就是查处方的人,这也是有提成的。

”刘梅告诉记者,每个月月初,医药代表都要找到管查处方的人,统计具体哪个科室、哪个大夫开了多少药,“然后拿着统计清单到公司领钱,以最快速度领到钱后,再给开处方的大夫等一一送上他们该得的红包”。

在被问及药价为什么会虚高这个问题时,杨星和刘梅都表示:“整个药价虚高的利益链是见者有份,利益均沾,雁过拔毛,层层加码。

”刘梅开玩笑地说:“药价为什么会越来越高?你没看医院的大楼也是越盖越高吗?”杨星也随口附和道:“有些医生的汽车也是越换越好。

”“药价虚高里那块最肥的肉谁吃了?”杨星说,“当然是开药拿回扣的医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