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室技术人员培训doc资料
实验室工作人员培训制度

实验室工作人员培训制度实验室是科研和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为了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建立一套完善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培训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和培训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训内容实验室工作人员培训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1. 安全培训:实验室安全是工作人员必须要重视的重要问题。
培训内容包括实验室安全规范、应急措施、防护用具使用等。
2. 实验操作技能培训: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实验仪器使用、实验操作方法、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等。
3. 仪器设备维护培训: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
培训内容包括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等。
4. 实验室管理知识培训: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实验室管理的基本知识,包括实验室规章制度、文档管理、样品管理等。
二、培训形式实验室工作人员培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人员的需求:1. 内部培训:通过内部专家或经验丰富的员工进行实地指导和培训,传授实验操作技巧和管理经验。
2. 外部培训:邀请专业机构或相关单位的专家进行培训,借鉴其他实验室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
3. 线上培训:利用网络平台组织培训课程,通过在线视频、PPT和考试等形式进行学习和评估。
4. 实践培训:将培训内容与实验室的具体工作相结合,通过实践操作和项目实施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实际能力。
三、培训效果培训效果是评估培训制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量:1. 工作质量提升:培训后的工作人员应能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减少操作失误和事故发生,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2. 安全意识增强:培训能够使工作人员更加重视实验室安全,积极遵守安全规范,提升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 创新能力提升:培训应注重激发工作人员的创新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培训可以提供团队合作的机会,加强工作人员之间的协作和沟通,增进团队凝聚力。
实验室人员培训计划

实验室人员培训计划一、背景介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实验室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实验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本公司特制定了实验室人员培训计划,旨在全面提升实验室人员的综合能力,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高效进行。
二、培训目标1. 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各类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2.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实验室人员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3. 提升实验室人员的创新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4. 加强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稳定。
三、培训内容1. 专业知识培训:针对实验室人员不同岗位的需求,组织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包括实验操作规范、安全操作流程等;2. 仪器设备操作培训:针对实验室内常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操作规范培训,确保实验室人员熟练掌握各类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3. 案例分析讨论:组织实验室人员参与案例分析讨论,通过分享经验和交流意见,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4. 团队建设训练:开展团队建设活动,培养实验室人员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5. 安全知识培训:组织实验室人员参与安全知识培训,加强安全意识,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稳定。
四、培训方式1. 线上培训:通过网络直播、在线课程等方式,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案例分析讨论;2. 线下培训:组织实验室人员参与仪器设备操作培训、团队建设训练等实际操作环节,加强实践能力。
五、培训评估1. 培训前评估:通过调研问卷等方式,了解实验室人员的培训需求和水平,制定个性化培训计划;2. 培训中评估:定期组织考试或实践操作演练,评估实验室人员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3. 培训后评估:收集培训反馈意见,总结培训效果,进一步完善培训计划。
六、总结实验室人员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次培训计划的有效实施,能够为实验室人员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推动实验室工作的不断进步和优化。
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更加专业、高效的实验室团队!。
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范本(2篇)

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范本1. 引言实验室是科研和教学的重要场所,为了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安全性,我们制定了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以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保障实验室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2. 培训目标我们的培训目标是: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实验操作技能、提升实验室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培训内容3.1 设备操作培训实验室人员将接受设备操作培训,包括各种实验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操作规范和常见故障排除等内容。
培训将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确保实验室人员能够熟练操作设备并且能够应对常见故障。
3.2 实验室操作规范培训实验室人员将接受实验室操作规范培训,包括实验前准备工作、实验操作技巧、实验现场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培训将由实验室主管或经验丰富的实验室人员进行,确保实验室人员能够熟悉并遵守实验室操作规范。
3.3 安全培训实验室人员将接受安全培训,包括实验室安全守则、危险品管理、事故应急处理等内容。
培训将由安全管理人员和经验丰富的实验室人员进行,确保实验室人员具备安全意识和正确的应急处理能力。
3.4 知识学习实验室人员将接受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培训内容根据各个实验室的需求和实际情况确定,确保实验室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5 团队合作培训实验室人员将接受团队合作培训,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培训内容包括沟通技巧、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通过团队合作培训,提高实验室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培训方式4.1 理论培训理论培训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由专业人员进行授课。
培训内容安排合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实验室人员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4.2 实践操作实践操作培训将由实验室主管或经验丰富的实验室人员进行指导,通过实际操作让实验室人员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室操作规范。
4.3 视频教学部分培训内容可以采用视频教学方式进行,通过观看实验操作视频和安全培训视频等,让实验室人员对实验操作和安全注意事项有更直观的了解。
实验室人员培训八个方面内容

实验室人员培训八个方面内容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实验室人员培训的那些事儿。
大家都知道,实验室不仅是科学研究的殿堂,还是我们工作的主战场。
那么,为了能让大家在这个战场上挥洒自如,我们的培训内容可谓是丰富多彩、无所不包。
接下来,就跟着我一起深入了解这八个方面的培训内容,保证你们看完后,能对实验室的工作有个清晰的了解!1. 实验室安全1.1 安全意识:说到实验室,安全可谓是头等大事。
大家别小看那些安全小贴士,像是戴好护目镜、穿好实验服等,这些都不是小事,是保护你我安全的关键。
试想一下,如果不穿实验服,那溅到身上的化学品可就麻烦大了,几乎就像火烧眉毛一样着急!所以,咱们的培训可会重点强调这些安全常识。
1.2 紧急处理:如果不幸发生了意外,比如化学品溅到身上或是设备出现故障,那怎么办?这时我们就要冷静处理,像是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受污染的部位,或者按下设备的紧急停止按钮。
我们会模拟各种紧急情况,教你们怎么正确应对,确保大家在真正遇到这些问题时,不至于手足无措。
2. 实验操作2.1 仪器使用:每个实验室都有各种各样的仪器,从显微镜到离心机、从烘箱到称量天平,这些工具就像是实验的“老伙伴”。
培训中,我们会详细讲解每一台仪器的使用方法,教你们怎么操作、怎么维护,确保大家能熟练掌握,像开车一样得心应手。
2.2 实验步骤:实验的每一步都需要精准把控,这就像是做菜时调料的配比一样,稍微差点儿,就可能做成另一道菜!培训会逐步讲解实验步骤,强调每一步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让大家在做实验时能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手忙脚乱。
3. 数据管理3.1 记录数据:实验的数据就像是宝贵的财富,不可轻易丢失。
我们会培训大家如何准确记录实验数据,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比如,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原始数据要详细记录下来,像是实验结果、测量值等等,不管是纸质记录还是电子记录,都要做到万无一失。
3.2 数据分析:收集到的数据还需要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实验室人员培训计划及方案模板

一、前言实验室作为科研和生产的重要场所,其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科研、生产效率。
为了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实验室的整体水平,特制定以下培训计划及方案。
二、培训目标1. 提高实验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2. 增强实验室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3. 培养实验室人员的创新意识和科研精神;4. 提高实验室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安全意识。
三、培训对象1. 新入职的实验室人员;2. 在职的实验室人员;3. 特定技能提升需求的实验室人员。
四、培训内容1. 实验室基本知识:实验室规章制度、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实验设备使用方法等;2. 实验技能培训: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报告撰写等;3. 科研技能培训:科研方法、科研项目管理、论文撰写与发表等;4.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培训;5. 职业素养与安全意识培训。
五、培训方式1. 内部培训:邀请有经验的实验室人员或外部专家进行授课;2. 外部培训:组织实验室人员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培训班等;3. 在线培训:利用网络资源,组织实验室人员在线学习;4. 实践操作:安排实验室人员参与实验项目,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六、培训时间1. 新入职的实验室人员:在入职后的前3个月内完成培训;2. 在职的实验室人员: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集中培训,时间为2-3天;3. 特定技能提升需求的实验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相应的时间进行培训。
七、培训评估1. 培训效果评估:通过考试、实操考核等方式,评估实验室人员的学习成果;2. 满意度调查:对培训内容和形式进行满意度调查,为后续培训提供参考;3. 反馈与改进:根据培训效果和人员反馈,不断优化培训计划及方案。
八、实施步骤1. 制定培训计划及方案,明确培训目标、内容、方式等;2. 组织培训师资,确定培训时间、地点;3. 宣传培训活动,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参与度;4. 开展培训活动,确保培训效果;5. 评估培训效果,总结经验,为后续培训提供依据。
实验室人员培训记录表

实验室人员培训记录表摘要:一、实验室人员培训背景及意义二、培训内容概述1.实验室安全知识2.实验操作技能3.仪器设备使用方法4.实验室管理规范三、培训过程及方法1.理论授课2.实践操作演练3.互动问答4.考核评估四、培训效果评估及反馈五、总结与建议正文:实验室人员培训记录表是对实验室人员进行系统培训的重要依据。
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场所,为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高效运行,对实验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实验室人员培训的背景、内容、过程、效果以及总结和建议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实验室人员培训背景及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实验室在各类研究和生产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实验室人员是实验室的核心力量,其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直接影响到实验室的整体运行。
因此,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训内容概述1.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内容包括实验室安全意识、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等,以确保实验室人员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能迅速作出正确判断和处理。
2.实验操作技能:针对实验室常见实验操作,培训相关操作技巧和规范,提高实验室人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3.仪器设备使用方法:针对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介绍设备原理、操作步骤和维护保养方法,使实验室人员能熟练掌握设备使用。
4.实验室管理规范:培训内容包括实验室规章制度、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实验室资源共享等,以提高实验室整体管理水平。
三、培训过程及方法1.理论授课:由专业讲师进行授课,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实验室安全、操作技巧和管理规范等方面的知识。
2.实践操作演练:在讲师指导下,实验室人员进行实际操作演练,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操作技能。
3.互动问答:培训过程中设置互动环节,鼓励实验室人员提问,讲师现场解答,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4.考核评估:培训结束后,对实验室人员进行考核,评估培训效果,为下一阶段培训提供参考。
四、培训效果评估及反馈通过对实验室人员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可以发现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
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范本

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确保实验室工作的质量和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实验室人员,包括实验室技术人员、实验室管理员和相关人员。
第三条实验室人员培训分为基础培训和专业培训两个阶段。
第四条培训内容包括实验室管理、实验操作技能、实验安全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第五条培训形式包括理论讲座、实践操作、案例分析、讨论交流、培训实习等。
第二章培训管理第六条实验室人员培训由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安排和组织,实验室管理员协助实施。
第七条实验室人员培训按照年度计划进行安排,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培训。
第八条实验室人员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和培训对象等。
第九条培训对象分为新进人员、在职人员和高级人员三类,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进行针对性培训。
第十条培训成果以考核方式进行评价,考核合格的人员视为完成培训。
第十一条培训成果记录在个人档案中,作为晋升和评奖的重要依据。
第十二条培训结果公示,为有需要的人员提供学习参考和借鉴。
第三章基础培训第十三条新进人员入职前需要参加基础培训,了解实验室的基本功能、组织架构、工作流程等。
第十四条基础培训内容包括实验室管理规范、工作纪律、安全操作规程等。
第十五条基础培训采取理论讲座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时间不少于3天。
第十六条基础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达到考核要求的人员方可上岗工作。
第十七条基础培训合格的新进人员在入职3个月内进行一次岗前辅导,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
第四章专业培训第十八条在职人员每年需要参加一次专业培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十九条专业培训内容包括实验仪器操作、实验方法和技巧、数据处理和统计等。
第二十条专业培训根据工作需要和发展方向进行安排,时间不少于2天。
第二十一条专业培训采取理论讲座、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注重实际应用。
第二十二条专业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达到考核要求的人员方可获得相应的证书和资质。
实验室人员需要做哪些培训

实验室人员需要做哪些培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小学科学教材的第四章第三节《实验室的奥秘》。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实验室的基本构造、实验操作的安全规则以及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和使用方法、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实验室的基本构造和实验操作的安全规则,提高实验操作的安全意识。
2. 通过学习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提高实验报告的质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实验室基本构造的认识、实验操作的安全规则、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难点: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室模型、实验仪器实物或图片、实验数据记录表。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数据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实验室模型,引导学生了解实验室的基本构造,激发学生对实验室的兴趣。
2. 讲解实验操作的安全规则:教师详细讲解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如穿戴实验服、佩戴实验手套、使用实验仪器时的注意事项等,强调实验操作的安全重要性。
3. 教授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教师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实验室常用仪器,如显微镜、试管、滴定管等,并讲解其使用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正确操作。
4. 实验操作演示:教师进行实验操作演示,包括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等,引导学生跟随教师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5.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实验室操作练习题,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室操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并纠正错误。
6. 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并教授数据处理方法,如平均值计算、误差分析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实验室基本构造、实验操作安全规则、实验室常用仪器使用方法、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等内容,通过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中小学实验室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记录(完整资料).doc

实验室安全培训目录1 实验室守则2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3 主要物质的危险、有害特性4 消防基础知识5 紧急救护常识6 事故案例1 实验室守则1 安全的方法便是正确的方法,细致制定计划,合理安排工作。
2 能使用提供给你的所有安全设施和防护设备,清楚它们的放置位置。
3 必须始终佩戴安全防护眼镜。
适时佩戴防护呼吸面罩,穿工作服、工作鞋,注意你的长发。
4 不准在实验室进食和饮水(也不可以在冰箱里储存食物),绝对禁止在实验室吸烟。
5 任何形式的嬉戏打闹都是危险和不允许的。
6 如果见到你的同事有危险举动,请向他们指出。
7 向主管报告所有不安全的情形、不安全的行为和可能引起意外事件的任何状况。
8 了解常见危险化学药品的性质,在有充分的防护措施时才能使用。
9 绝不能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进行化学反应或实验。
10 保持实验区域干净整洁,规范使用水、电、气、火等。
11 如果出现不可控制局面,请离开现场并请求援助。
12 外来人员进入实验室必须佩戴安全防护眼镜,并请听从实验人员安排。
2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总则1、为确保公司财产和人身安全以及科研、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订本规程。
2、坚持经常性的安全技术培训,消灭各种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实验室安全技术管理水平。
3、外来人员进入实验室必须佩戴安全防护眼镜,并请听从实验人员安排。
4、实验室采用新技术装备和新的实验操作方法时,必须提前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5、实验人员,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及安全技术、卫生设施。
6、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作业岗位、实验房间,都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7、节假日放假前.实验室要组织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与安全教育活动, 本单位无力解决的隐患,要及时统计上报,求得解决。
8、实验室的建筑维修、设备安装以及管道等的施工现场,均应有专人负责安全工作。
9、实验室如果发生爆炸、火灾、中毒、失盗等事故,必须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并保护好事故现场,针对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的调查和处理。
实验室人员培训记录表内容(一)

实验室人员培训记录表内容(一)实验室人员培训记录表内容简介•实验室人员培训记录表是一种重要的记录工具,用于记录实验室人员的培训情况和培训内容。
它能够帮助实验室管理人员了解每个人的培训情况,并且更好地管理和安排培训计划。
培训记录表的内容•姓名:记录被培训人员的姓名,方便标识和识别。
•部门:记录被培训人员所属的部门,便于部门间的协调和沟通。
•岗位:记录被培训人员的岗位,以便知道其所需的具体培训内容。
•培训日期:记录培训的具体日期,方便追溯和查询。
•培训内容:详细记录培训的具体内容,包括培训课程、讲师、培训时长等信息。
•培训方式:记录培训的方式,如班内培训、现场观摩、在线学习等。
•培训评估:对培训进行评估,包括评分、意见和建议等。
•签名:被培训人员和培训负责人在培训结束后需签名确认。
使用说明1.填写姓名、部门和岗位信息;2.填写培训日期,确保准确记录;3.详细填写培训内容,包括课程、讲师、培训时长等;4.填写培训方式,如班内培训、现场观摩、在线学习等,确保准确记录;5.对培训进行评估,填写评分、意见和建议等;6.填写签名,被培训人员和培训负责人在培训结束后需签名确认。
注意事项•实验室人员培训记录表需要妥善保管,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培训记录表需要定期整理和归档,方便追溯和查询。
•培训记录表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填写,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培训负责人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操作,确保培训的顺利进行。
以上是关于实验室人员培训记录表内容的介绍和使用说明,希望能对实验室管理人员在培训记录方面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通过合理、准确地记录每个人的培训情况,可以更好地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培训效果和管理水平。
实验室的培训资料

实验室的培训资料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创新的重要场所,为了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培训资料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份实验室的培训资料,内容包括实验室安全、实验操作规范以及实验室管理等方面。
一、实验室安全1. 实验室安全意识培养实验室工作涉及到各种危险因素,包括有害物质、高温、高压等。
培训资料应包括实验室安全意识的培养,包括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熟悉实验室安全设施的使用方法以及应急处理措施等。
2. 实验室危险品管理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试剂、生物制品等属于危险品,培训资料应包括危险品的正确储存、标识、使用和处理方法,以及相关法规和规范。
3. 实验室设备安全实验室中的各种设备也需要注意安全使用。
培训资料应包括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维护保养以及应急故障处理等内容。
二、实验操作规范1. 实验前准备培训资料应包括实验前准备工作的规范,包括实验器材和试剂的准备、实验环境的调节以及实验数据记录等。
2. 实验操作步骤培训资料应详细介绍实验的操作步骤,包括量取试剂的准确方法、操作仪器的正确步骤以及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3. 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的处理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培训资料应包括实验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分析方法,以及数据处理的常用软件和技巧。
三、实验室管理1. 实验室规章制度培训资料应包括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包括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实验室设备的使用规定、实验室卫生和安全要求等。
2. 实验室文化建设实验室文化的建设对于培养良好的科研氛围和团队合作精神至关重要。
培训资料应包括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重要性,以及实验室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合作等。
3. 实验室管理制度培训资料应包括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实验室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实验室成员的岗位职责等。
四、实验室质量管理1.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培训资料应包括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包括实验室质量手册的编制、实验室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等内容。
2. 实验室认可和资质培训资料应包括实验室认可和资质的申请和审批流程,以及实验室认可标准和要求等。
实验室人员培训及管理制度

实验室人员培训及管理制度一、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一)培训目标1.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2.学会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设备和试剂品;3.掌握相关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二)培训内容1.实验室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包括实验室的基本安全要求、实验室物品的分类和存放、实验室进出的标准流程、实验室的安全应急措施等。
2.实验仪器设备和试剂品的使用:包括常用实验仪器的名称和工作原理、使用前的检查和准备、正确操作方法和常见问题处理。
3.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解释实验操作步骤和技巧、标定实验仪器、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等。
(三)培训方式1.新人培训:新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应接受一周的集中培训,由具备相关实验经验丰富的老师或技术员负责讲解并进行示范操作。
2.定期培训: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实验技能培训,可以邀请专业人员或相关专家进行讲座或授课。
二、实验室人员管理制度(一)层级管理2.技术员和助理: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协助负责人完成实验室的各项工作。
3.实验人员:按照负责人和技术员的指导进行实验工作,严格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
(二)安全管理1.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制定实验室的安全规章制度,并在实验室显眼位置张贴,确保每位实验人员都能够看到和理解。
2.安全设施和设备的维护:定期检查和保养实验室的安全设施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3.实验室安全巡查:定期进行实验室的安全巡查,检查是否有安全隐患并及时处理,同时记录并报告上级。
(三)实验室物品管理1.试剂品管理:建立试剂品的库存清单和使用记录,对试剂品进行分类、存放和管理,避免混用和过期使用。
2.实验器材管理:制定器材的领用和归还制度,对常用设备和器材进行定期的维修和校准。
(四)实验数据管理1.实验数据记录:规范实验数据的记录,包括实验记录的时间、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和结论等。
2.实验数据保存:定期备份实验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人员培训计划doc

实验室人员培训计划篇一:实验室年度人员培训计划实验室XX年度人员培训计划根据准则,进一步加强实验室检测技能,使实验室生产和管理队伍能够更好适应市场化发展的需要,特制定实验室工作人员本年度培训计划。
一、培训方式:以在职培训为主,采取跟班听课、参观学习等方式。
二、培训内容:1.实验技术培训;2.实验基础理论; 5.仪器设备维护与维修; 6.实验室质量体系建设与维护;三、培训要求:(1)、对于部分刚参加工作的实验室人员能够通过学习,尽快提高实验室检测工作水平。
(2)、高档大型仪器要求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操作资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3)、定期组织实验室工作人员到先进的实验室参观学习,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
(4)、对本年度CNAS资质认证做全面学习培训,外聘专家讲课。
四、培训数量:为了能够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均有机会参与培训,在今后每一年的培训计划中,安排5-10人次接受外出学习培训,每次培训2-3人。
安排全员接受实验室内部培训。
此计划由全室管理评审会议讨论通过后实施。
附表:XX年度人员培训计划篇二:实验室人员培训计划实验室人员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实验室的人员了解各自的职责。
实验员通过培训掌握一些有关的法律法规,另外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修、国标方法和实验操作与记录等一些基本技能,最终通过考核拿到上岗资格证。
二.培训要求熟悉与检测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清晰与维修,了解所用的国标方法并且看是否能在所在实验室中应用,熟悉实验操作,并且会填写各种实验记录三.人员职责3.1 质量负责人审批质量控制计划,并组织评审质控计划实施的有效性。
3.2 质量管理员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并组织内、外部质量控制活动的实施。
3.3技术主管了解、掌握中心检测技术的薄弱环节,并对检测质量问题中的疑难技术问题组织人员进行攻关。
3.4 现场采样人员负责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实施。
3.5 样品管理员负责室内密码、平行样编号。
实验室培训计划doc:实验室培训计划

【工作计划】实验室即进行试验的场所,是科技的产出地,国家对试验室投入非常大。
很多大学的实验室都是老师与研究生日常工作研究的场所。
进入二十世纪,各类物理实验室如雨后春笋,研究工作广泛开展。
下面是分享的实验室培训计划。
供大家参考!实验室培训计划篇一指导思想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的高低、服务意识的强弱、工作效率的优劣,都将直接明显地影响实验室的建设、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科学研究的过程。
随着仪器设备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仪器设备涵盖科学技术的门类愈来愈多,要管好、用好、维护好仪器设备,就要掌握多种科学技术知识,这是现代化仪器设备对实验技术人员提出的客观要求。
我院当前的实验队伍现状远达不到这一要求,专职实验管理人员数量不足,学历与职称结构不合理,都从一定程度阻碍了实验室的建设与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
因此,培训与组建一支数量相对稳定,能适应目前学院专业实验教学要求的实验技术管理队伍,是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当务之急。
培训计划于措施不断充实实验技术管理队伍为加强实验技术管理队伍建设,弥补由于专职实验工作人员不足带来的影响,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学院决定从引进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中,择优聘任部分人担任兼职实验技术与管理工作,具体实施办法参照学院制定的《兼职实验技术人员聘用与管理办法》执行。
加强实验工作人员热爱本职工作的教育要教育实验室工作人员正确认识实验是工作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的对他们进行热爱本职工作的教育,增强他们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这是搞好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关键。
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思想教育教育实验人员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思想,是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实验室建设中,需要增强和更新的仪器设备很多,由于学校投资限制,应对实验人呀un进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思想教育,鼓励他们开发对旧设备的改进、挖潜、修旧利废,充分发挥老设备的作用,使实验室建设逐步得到改进。
加强实验工作人员遵守纪律,执行制度的教育为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使实验教学逐步做到秩序化、规范化,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生物安全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模版

生物安全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模版一、培训目的本培训旨在提高生物安全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保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二、培训内容1.生物安全实验室基础知识培训-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定义和分类-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等级和标志-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事故应急预案2.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技能培训- 生物安全实验室内的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各类生物安全柜的使用和维护- 高压灭菌器的操作和维护- 污染物处理和消毒技术3.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培训- 实验室进出人员的管理流程- 实验室内物品管理制度- 实验室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实验室的安全巡检和记录三、培训方式1.理论课程通过讲授生物安全实验室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理论课程,加强对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的了解和掌握。
2.实际操作课程通过模拟实际实验室操作场景,引导实验室人员进行实际操作,掌握正确的实验室操作技能。
3.现场实操在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并由培训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确保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操作能力。
四、考核方式和标准1.理论考核通过闭卷考试的方式,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2.实操考核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对实验室人员的操作技能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生物安全柜和高压灭菌器的操作等。
3.安全意识考核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安全操作规程的掌握情况、应急预案的了解程度等。
4.考核标准考核标准由专业的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制定,考核内容的合格标准将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
五、培训计划和周期1.培训计划根据实验室的需要和人员的情况,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的时间、内容和参与人员等。
2.培训周期根据实验室的规模和要求,制定合理的培训周期,确保实验室人员能够定期接受培训并进行考核。
实验室人员培训记录表

实验室人员培训记录表摘要:一、实验室人员培训背景1.实验室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2.实验室人员专业素质的要求3.培训实验室人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二、实验室人员培训内容1.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1.1 实验室安全制度1.2 实验室危险品的处理与储存1.3 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方法2.实验技术培训2.1 实验操作基本技能2.2 实验仪器的使用与维护2.3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3.实验室管理培训3.1 实验室日常管理规范3.2 实验室资源分配与合理利用3.3 实验室团队协作与沟通三、实验室人员培训方法1.理论培训2.实践操作培训3.经验分享与案例分析4.考核评估与反馈四、实验室人员培训效果及改进1.培训成果的评估2.培训效果的反馈与改进3.持续提高实验室人员素质的策略正文:实验室人员培训记录表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地,对于实验室人员来说,具备专业素质和实验室安全知识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实验室人员的整体素质,本文将对实验室人员培训的背景、内容、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
一、实验室人员培训背景实验室在科学研究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科研成果的质量。
因此,实验室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实验室中可能涉及到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以及高温、高压等实验条件,实验室人员必须掌握相应的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方法。
二、实验室人员培训内容实验室人员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室安全知识、实验技术和实验室管理。
1.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旨在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了解并遵守实验室安全制度,掌握实验室危险品的处理与储存方法,以及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方法。
2.实验技术培训实验技术培训旨在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实验操作技能,包括实验操作基本技能、实验仪器的使用与维护,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3.实验室管理培训实验室管理培训旨在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管理水平,包括实验室日常管理规范、实验室资源分配与合理利用,以及实验室团队协作与沟通。
实验室人员培训内容及大纲总结

实验室人员培训内容及大纲总结
1、职业道德培训
确保从业人员掌握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和职业守则。
2、岗位职责和法律法规
实验室需明确其从业人员的职责,上岗前必须进行岗位职责的培训,确保不同岗位的人员掌握各自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3、CMA和CNAS认可文件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文件的培训:
--RB/T 214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
--CNAS-CL01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CNAS-CL01-G001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应用要求;
CNAS-CL01-A001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微生物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CNAS-CL01-A002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4、检验检测基础知识培训
对于涉及检验检测技术的岗位,授权签字人、技术负责人、采样员、检测员、报告编制员、报告审核员、质量监督员,视其教育背景、工作背景、工作内容进行以下内容的培训:
-计量基础知识;
-实验室常用器皿的使用及清洗基础知识
-实验用水、化学试剂及溶液基础知识;
-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标定和保存基础知识;
-标准物质分类、采购、使用和管理基础知识;
-分析方法基础知识;
-环境基础知识;
-采样基础知识;
-有效数字的保留和数值修约基础知识;
-原始记录的填写和检验报告的出具基础知识;。
实验室人员培训记录表

实验室人员培训记录表
【原创版】
目录
一、实验室人员培训记录表的概述
二、实验室人员培训的重要性
三、实验室人员培训记录表的内容
四、实验室人员培训记录表的使用方法
五、实验室人员培训记录表的意义
正文
一、实验室人员培训记录表的概述
实验室人员培训记录表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记录实验室人员的培训情况,以确保实验室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为实验室的正常运作提供保障。
二、实验室人员培训的重要性
实验室人员培训对于提高实验室人员的专业技能,增强实验室安全意识,保证实验室设备正常运行,提升实验室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经过严格的培训,实验室人员才能熟悉各种设备的操作,掌握实验技能,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确保实验室的安全。
三、实验室人员培训记录表的内容
实验室人员培训记录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实验室人员的基本信息,培训课程的名称,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教师,培训内容,以及实验室人员的培训成绩等。
四、实验室人员培训记录表的使用方法
实验室人员在参加培训时,需要按照规定填写实验室人员培训记录表。
培训结束后,实验室人员需要将培训记录表交给实验室的管理人员进行存档。
实验室管理人员需要定期检查实验室人员培训记录表,以确保实验室人员的培训情况。
五、实验室人员培训记录表的意义
实验室人员培训记录表对于实验室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实验室管理人员了解实验室人员的培训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实验室人员在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其次,它可以作为实验室人员考核的依据,对实验室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
实验室人员培训指南

实验室人员培训指南1. 引言欢迎您参加实验室人员培训。
本培训旨在帮助您快速熟悉实验室环境、规范实验室操作,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本指南将引导您了解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实验操作流程、安全意识等内容。
请您认真阅读并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实验室基本信息2.1 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名称:XX实验室- 实验室宗旨:致力于XXX领域的研究与开发,为我国XXX产业提供技术支持- 实验室负责人:XX教授2.2 实验室组织架构- 主任:负责实验室的整体工作- 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 研究人员:负责实验室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实验操作- 技术支持人员:负责实验室设备维护、实验技术支持等工作2.3 实验室设备与资源- 实验室设备:列出主要实验设备及其功能- 实验室资源:介绍实验室的图书资料、网络资源等3. 实验室规章制度3.1 实验室基本规定- 实验室工作时间: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14:00-18:00 - 实验室卫生:每人负责一定区域的卫生,保持实验室整洁- 实验室安全: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防止事故发生3.2 实验操作规范- 实验操作前,请认真阅读实验教材和实验指导书- 实验操作中,服从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室技术人员的指挥- 实验操作后,及时清理实验现场,填写实验报告3.3 实验室纪律-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循实验室伦理道德规范- 尊重师长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严禁在实验室内吸烟、饮酒、赌博、大声喧哗等行为4. 实验操作流程4.1 实验预约- 提前与实验指导教师沟通,预约实验时间和内容- 如有特殊情况,请提前告知实验指导教师4.2 实验准备- 按照实验指导书准备实验试剂和仪器- 检查实验设备是否正常,确保实验安全4.3 实验操作- 遵循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教师的指导,进行实验操作- 如有疑问,请及时向实验教师请教4.4 实验报告- 实验结束后,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和心得- 实验报告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5. 安全意识与事故处理5.1 安全意识- 了解实验室危险品的管理规定,正确使用危险品- 熟悉实验室应急预案,掌握急救知识5.2 事故处理- 发生事故时,保持冷静,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及时报告事故情况,配合事故调查和处理6. 培训与考核6.1 培训内容- 实验室规章制度- 实验操作流程- 安全意识与事故处理6.2 培训方式- 集中授课- 实验操作演示- 实地演练6.3 考核方式- 书面考试- 实际操作考核7. 附录7.1 实验室联系方式- 实验室电话:XXX-XXXXXXX7.2 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验室安全规定》请您认真遵守实验室各项规定,祝您在实验室工作顺利!。
实验室技术人员专业培训

实验室技术人员专业培训概述实验室技术人员在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技能,进行专业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档旨在介绍实验室技术人员专业培训的重要性和一些培训的常见内容。
重要性实验室技术人员专业培训对于实验室的运行和科学研究的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接受专业培训,实验室技术人员可以获得最新的实验室技术知识,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他们还可以研究正确的实验室安全操作,降低实验过程中的风险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专业培训还可以帮助实验室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实验的原理和目的,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培训内容实验室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应包括以下方面:1. 实验操作技能:包括各种仪器操作、实验方法和步骤,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技巧。
2. 实验室安全知识:包括实验室安全规范、紧急处理措施和危险品的正确处理及储存方法等。
3. 质量管理:包括实验室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评估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4. 科学伦理和诚信:包括研究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以及正确处理科研数据和成果的要求和方法。
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包括实验室废物处理和环境保护相关知识。
培训方式实验室技术人员专业培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培训课程:参加由专业机构或培训机构提供的实验室技术人员培训课程。
2. 实践操作:参与实际实验操作和项目,在实践中研究和提高实验技能。
3. 学术会议和研讨会: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了解最新的实验室技术和研究进展。
4. 自学和研究资源:利用书籍、期刊、在线教育平台等自主研究和获取相关知识。
总结实验室技术人员专业培训对于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技能、保障实验室运行安全和科学研究质量至关重要。
培训内容可包括实验操作技能、实验室安全知识、质量管理、科学伦理和诚信以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通过不同的培训方式,实验室技术人员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实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室技术人员培训(商品混凝土基础知识)预拌混凝土使用要点是什么?1、预拌混凝土运到工地后,90分钟内要求用完,时间越长坍落度损失越大,将影响混凝土质量。
因此施工单位在使用前必须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2、预拌混凝土搅拌车到达工地后,严禁往罐车内加水。
若到达后时间不长,混凝土坍落度小不符合交货验收要求,可由搅拌站技术人员添加适量水进行调整,搅拌均匀后可继续使用。
若到达工地后混凝土坍落度过大超出交货验收的坍落度要求,施工单位有权进行退货。
双方对坍落度有争议时以现场实测的坍落度值为准。
3、商品混凝土胶凝材料多、砂率较高、坍落度较大、特别是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均在160mm以上,混凝土流动性好容易密实,所以在浇捣时不须强力振捣,振捣时间宜在10秒~20秒,否则混凝土表面浮浆较多容易产生收缩裂缝。
4、预拌混凝土由于掺加了外加剂等成分,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较长。
一般初凝时间为5小时~8小时,气温高时为4小时~6小时,终凝为8小时~14小时。
因此混凝土提浆抹面时间应适当掌握。
气温低时混凝土墙、柱边模的拆模时间应适当延迟,以免混凝土构件发生脱皮、起壳等外观质量问题。
5、浇捣梁板混凝土时,在梁与板交界处,宜先浇捣梁部位混凝土,振捣密实后再浇捣板面混凝土,这样可避免或减少发生在梁板交界处的沉降收缩裂缝。
6、混凝土浇捣成型后应进行二次振捣二次抹面。
具体的做法是:在混凝土进入初凝前(用手轻按混凝土板面能留下指痕),用平板振动器快速复振一次。
再用木抹子压实抹平,可以起到减少表面裂缝的效果。
7、高温天气或者大风天气浇捣混凝土时,可以采用覆盖塑料薄模防止混凝土构件表面失水过快产生干缩裂缝混凝土基础知识(一)混凝土作为土木建筑工程中重要的原料,因其具有原料丰富、造价低廉、制作简单、坚固耐用、耐火、抗震等许多优异性能,使它成为世界上用量最多的人造材料。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程建设的需要,混凝土工程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各种特性混凝土、专用混凝土相继开发出来,并广泛用于工程建设之中。
2 1世纪,人类将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使混凝土逐步高性能化;大量应用工业废料,降低水泥熟料用量,使混凝土走上"绿色环保的道路"。
混凝土作为最基本的主要建筑材料,必将继续为人类文明进步与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目前现有的混凝土按类别分为普通混凝土、专用混凝土和特性混凝土,其中专用混凝土有:道路混凝土、大坝混凝土、海水混凝土、装饰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纤维增强混凝土、流态混凝土;特性混凝土有:高强混凝土、膨胀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耐侵蚀混凝土、轻质混凝土、耐火混凝土、防护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
为使广大员工能系统地了解混凝土的基本知识,本文对各类别混凝土知识做简要介绍。
混凝土基础知识(二)1、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普通混凝土是指由水泥、粗细集料(碎石或卵石及硅质砂)加水拌合经水化硬化而成后种人造石。
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工艺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常常加入某些外加剂及矿物掺合料。
在混凝土中,粗细集料起骨架作用,所以也称作粗细骨料;水泥是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与水形成水泥浆,包裹在集料表面并填充集料间的空隙,硬化后将集料胶结成一个坚实的整体。
配制普通混凝土一般可选用硅酸盐水泥(P.I、P.II)、普通硅酸盐水泥(P.0等,其强度等级应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相适应。
粒径在0.16—5mm之间的集料为细集料(砂)。
砂子要求清洁不含云母、粘土、淤泥、粉砂等有害杂质,因其影响水泥浆与砂子的粘结,可降低混凝土强度,加大混凝土收缩,降低抗冻性和抗渗性,有机物杂质、硫化物还对水泥有腐蚀作用。
砂子要求大小颗粒分级搭配(称颗料级配),合理的级配可减小砂子之间的空隙,达到节约水泥和提高混凝土强度的目的。
对于泵送混凝土宜选用中砂。
粒径大于5mm的集料为粗集料(碎石、卵石)。
有害杂质的含量应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碎石表面粗糙与水泥粘结性好,强度较高,卵石次之。
粗集料的最大粒径(公称粒径的上限)在条件许可下尽量选用大些,用于减小比表面积,节约水泥。
但最佳的最大粒径选用受水泥用量、结构型式、钢筋疏密限制。
合理的颗粒级配必须质地致密,具有足够的强度,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应进行岩石抗压强度检验。
施工中须常测定集料的含水率以及时调整原材料实际用量的比例,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下期将介绍普通混凝土拌合物的技术性质。
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的技术性质混凝土在凝结硬化以前,称为混凝土拌合物或新拌混凝土。
它必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便于施工,以保证获得良好的浇灌质量。
和易性市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操作施工(拌合、运输、浇灌、捣实),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能。
和易性是以项综合的技术性质,包括有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等三方面的含义。
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本身自重或施工机械振捣的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能均匀密实的填满模板的性能。
粘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施工过程中组成材料之间有一定粘聚力,不致产生分层和离析现象。
保水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施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不致产生严重的泌水现象。
发生泌水现象的拌合物,由于水分泌出来会形成容易透水的孔隙,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降低质量。
1)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测定在混凝土施工工地合实验室,通常是用坍落度测定方法来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并辅以直观经验评定粘聚性和保水性。
测定方法如下:将混凝土拌合物用小铲分三层均匀地装入坍落度筒内(坍落度桶内部尺寸为:底部直径200±2mm;顶部直径100±2mm;高度300±2mm)每次插捣25次,顶层插捣完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双手均匀用力将筒拨起。
从开始装料到拔起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的进行,并应在1 50s内完成,其中,拔起坍落度筒的时间在5~10s内完成。
混凝土拌合物由于自重将会产生坍落度现象。
由坍落度筒顶到坍落的拌合物顶部的距离(mm)就叫坍落度,作为流动性指标。
坍落度愈大表示拌合物的流动性愈大。
同时观察拌合物的粘聚性、保水性及含砂情况2)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水泥浆的数量、水泥浆的稠度、砂率、水泥品种和集料的性质、外加剂、时间和温度)①水泥浆的数量混凝土拌合物中水与水泥形成水泥浆,是拌合物产生流动性的主要因素。
在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单位体积拌合物内水泥浆愈多,则拌合物的流动性愈好。
但当水泥浆过多时,将会出现流浆现象,使拌合物的粘聚性变差,同时对混凝土的强度与耐久性也会产生一定影响,而且水泥用量也大,混凝土成本高。
水泥浆过少,甚至不能填满集料空隙或不能完全包裹集料表面时,混凝土拌合物就会产生崩坍现象,粘聚性变差。
因此,水泥浆数量应以满足拌合物流动性要求为度,不宜过多或过少。
②水泥浆的稠度水泥浆的稠度取决于水灰比。
在混凝土拌合物中,当水泥用量不变时,水灰比越小则水泥浆越稠密,拌合物的流动性越小。
当水灰比过小时,水泥浆干稠,会导致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很低,难以施工操作,更不能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提高水灰比会加大拌合物的流动性,但如果水灰比过大,又会造成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不良,产生流浆、离析现象,并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所以水灰比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
合理的水灰比一般应根据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要求来选择。
不能用单纯改变用水量的办法来调整拌合物的流动性。
因为单纯增加用水量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应该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用调整水泥浆数量的办法来调整拌合物的流动性。
在上期“混凝土基础知识(四)”中,我们讲了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①水泥浆的数量、②水泥浆的稠度,下面接着讲:③砂率砂率又称含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
试验表明,砂率的变动会使集料的空隙率和总表面积有显著改变,因而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产生显著影响。
砂率过大时,集料的总表面积及空隙率都会增大,在水泥浆含量不变的情况下,用于包裹集料表面和填充集料空隙的水泥浆数量显然不够,使砂浆干涩,润滑作用降低,从而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
如砂率过小,砂浆数量则不足以填满粗集料的空隙体积,此种情况下粗集料接触点处砂浆太少,也会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其粘聚性和保水性,容易造成离析、流浆等现象;a.石子最大粒径较大、级配较好、表面较光滑时,石;b.砂子的细度模数较小时,由于细颗粒的砂子较多,;c.水灰比较小,水泥浆较稠时,由于混凝土拌合物的;e.当采用加气剂或塑化剂等外加剂时,可适当减少砂;由于影响最佳砂率的因素很多,因此不可能用计算的方;在上期“混凝土基础知识”之(五)中,我们讲了影响;④水泥品种和集料的性质;水泥水性,容易造成离析、流浆等现象。
因此,应该寻求最佳砂率:在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能使混凝土拌合物获得最大的流动性且保持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的砂率。
影响最佳砂率的因素很多,可概括为:a. 石子最大粒径较大、级配较好、表面较光滑时,石子间的空隙率较小,可采用较小的砂率。
b. 砂子的细度模数较小时,由于细颗粒的砂子较多,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容易得到保证,而且砂子在粗集料中的拨开作用较小,可采用较小的砂率。
c. 水灰比较小,水泥浆较稠时,由于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较好,可采用较小的砂率。
d. 施工要求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较大时,粗集料容易出现离析,为保持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需采用较大的砂率。
e. 当采用加气剂或塑化剂等外加剂时,可适当减少砂率。
由于影响最佳砂率的因素很多,因此不可能用计算的方法得出准确的最佳砂率。
一般而言,在保证混凝土拌合物不离析,又能很好地浇灌、捣实的条件下,应尽量选用较小的砂率,以节约水泥,最佳砂率应通过试验找出。
也可参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55-2000)选用合理的砂率。
在上期“混凝土基础知识”之(五)中,我们讲了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③砂率,下面接着讲:④水泥品种和集料的性质水泥颗粒越细,所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越小。
颗粒较大、形状较圆、表面较光滑、棱角少及级配好的集料,所拌制的拌合物的流动性较大。
因此,在水泥浆数量一定时,用卵石拌制的拌合物流动性好于碎石拌合物;用河砂比用山砂拌制的拌合物流动性好。
⑤外加剂掺入少量外加剂能使混凝土拌合物在不增加水泥用量的条件下,获得很好的和易性,增大流动性和改善粘聚性、降低泌水性。
或者说在保持流动性及混凝土强度不变的条件下,降低水泥用量。
⑥时间温度:拌合物的流动性随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措施①调整混凝土的材料组成。
在保证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适当调整混凝土的组成配合比例以提高和易性。
如降低砂率、采用最佳砂率、增加水泥浆用量等。
②改善砂、石的级配,尽量采用较粗且级配良好的砂、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