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改良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改良项目
实
施
方
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摘要 (3)
1.1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 (3)
1.2建设内容与规模 (3)
1.3项目建设地点基本情况 (3)
1.4项目总投资规划 (4)
1.5建设期限 (4)
1.6项目效益 (4)
1.7 主要技术指标 (6)
1.8方案编写依据 (7)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7)
2.1 项目建设背景 (7)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8)
2.3项目建设的重要性 (11)
第三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3)
第四章项目建设地点基本情况 (14)
4.1项目区自然状况 (14)
4.2社会经济状况 (15)
4.3项目区社会发展情况 (16)
第五章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16)
5.1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16)
5.2项目建设原则 (17)
5.3项目建设目标 (18)
第六章项目选址和选择分析 (19)
6.1项目选址原则 (19)
6.2建设地点条件 (20)
第七章项目建设工作方案 (21)
7.1技术来源及技术水平 (21)
7.2 主要技术工艺流程与技术工艺参数 (21)
7.3技术路线 (22)
7.4网围栏安装 (24)
第八章项目建设内容 (26)
8.1田间工程 (26)
8.2牧草种子 (26)
8.3肥料 (27)
8.4网围栏 (27)
第九章投资概算 (28)
9.1概算依据 (28)
9.2项目投资概算 (28)
9.3项目资金筹措 (29)
第十章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 (30)
10.1项目建设期限 (30)
10.2时间进度安排 (30)
第十一章环境影响评价 (31)
11.1环境现状分析 (31)
11.2评价范围和标准 (32)
11.3环境影响分析 (33)
11.4 环境影响的总体评价 (33)
第十二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34)
12.1 项目建设期间的管理 (34)
12.2建成后的管理 (37)
12.3环境现状分析 (37)
12.4 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38)
第十三章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 (40)
13.1生态效益 (40)
13.2社会效益 (40)
13.3经济效益 (41)
第十四章招标方案 (42)
14.1招标范围 (42)
14.2招投标组织形式 (42)
14.3招标方式 (43)
第十五章附件 (43)
第一章项目摘要
1.1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五开县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改良项目
项目主管部门:自治区农牧厅、自治区发改委
项目协作单位:
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建设法人代表:
项目技术支撑单位:
1.2建设内容与规模
1.2.1 建设灌溉人工草地24000亩(其中:种植紫花苜蓿12000亩,种植披碱草12000亩);
1.2.2 购买紫花苜蓿种子46000斤(3斤/亩);
1.2.3 购买披碱草种子140000斤(10斤/亩);
1.2.4客土改良24000亩;
1.2.5购买网围栏71740米。
1.3项目建设地点基本情况
五开县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人工种草24000亩。全部不具备灌溉条件,具体分布如下表:
表一:五开县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改良工程建设项目建设面积分配表
1.4项目总投资规划
项目总投资384万元,全部国家投资。
1.5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限为1年,即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
1.6项目效益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区畜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牲畜数量也有所提高。随着农牧民生活习惯的改变,
农区畜牧业也逐步以草地资源为依托,实行农牧结合,走暖季节草地放牧,寒冷季节舍饲圈养的道路,从而逐步告别历史的传统经营模式。但与此同时,草地负荷日渐加重,草地退化日趋严重,这势必制约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到整个区域的生态平衡。为此,该项目的实施必将发挥一定的效益。
1.6.1生态效益
一可以缓解当地天然草场载畜压力;二是可以改善当地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使得当地生态功能区得到有效保护与改善;三是可提高草原(草场)植被覆盖率,水土流失有效减轻、沙化土地得到恢复,水土保持功能、防止起沙扬尘功效提高;四是对项目区构建和谐生态,促进生物资源的有效利用也具有突出的作用。
1.6.2社会效益
促进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草地的干草产草量,提高了项目区牲畜冬季抗灾能力,消减了因饲草缺乏造成的经济损失,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进步具有显著地作用。
1.6.3经济效益
该项目建成实施后,旱作人工种草基地亩产干草可达700公斤以上,24000亩旱作人工种草基地年产干草可达1680万公斤,1680万公斤干草可以供两千多头牦牛食用一年,按照0.6元/公斤饲草料计,每年可为农牧民节约饲草料费用1008万元,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改善我县牲畜越冬饲草料不足、草畜矛盾尖锐的现状,降低牲畜越冬死亡率,促进农牧民增收。
1.7 主要技术指标
1.7.1 种子及播种量:紫花苜蓿,每亩需种子3斤;披碱草,每亩播量10公斤
1.7.2 种植时间:2011年4—5月及7—8月;
1.7.3 种植深度保持在3—4cm;
1.7.4 种植方式:撒播(与沙土混播);
1.7.5 精耕细整,拣除土壤中石块及杂草。播前翻耕一次,播种时翻耕一次,播种后镇压一次;
1.7.6 施肥
基肥(农家肥):每亩200斤,化肥:其中底肥磷酸二铵4.87斤/亩;
1.7.7 加强田间管理及适时收获
根据人工种草项目的安排时间看,牧草出苗正逢雨季条件最佳时,另外需加强田间病、虫、草害防治工作。人工种植的牧草既可以收割利用,也可以一次性收割储存。新种草场第一年保苗,第二年收割鲜草,第三年收获草和草籽。第二年收割鲜草时,留茬高度不少于5cm,以便牧草隔年获得恢复生机。改良草场有一个循环(利用)期,播种后7—8年该草场将退化,需重新播种。为了防止草场退化,对出苗不整齐的地块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