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2019)

合集下载

复杂条件下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方法研究

复杂条件下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方法研究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 发展与创新 |·215·2019年第15期复杂条件下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方法研究杨国红(山西省煤炭地质水文勘查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3006)摘 要:科学划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始终是煤矿行业编制防治水规划、实现防治水安全技术的根本条件。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可知,规定明确要求煤矿必须每隔三年评价一次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以确保日常生产活动安全,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文章主要根据多年开采历史地质以及开采条件,针对复杂条件下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方法进行合理分析,重点阐明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复杂条件;矿井;水文地质;划分方法中图分类号:P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2789(2019)15-0215-02作者简介:杨国红(1982—),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主要针对煤矿水文地质条件、水害问题类型以及防治难易程度等问题进行综合性、系统性评价,不仅是我国煤矿行业编制防治水规划的基础条件,同时也是实现科学、安全防治水的重要条件,必须严格执行。

结合以往来看,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究关于煤矿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方法。

于20世纪80年代根据中国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及类型,具体细分为复杂条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基本原则、分类方法以及具体依据等内容,为我国煤矿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1 我国矿井开采生产现状近些年来,河北、山东等东部矿区经过长期的开采所暴露的隐患问题越来越多。

结合现状来看,浅部水文地质条件基本揭露且深部开发逐渐朝向高地压、高地温方向发展。

可以说,传统煤矿生产矿区在长期的采伐工作中,所造成的风险隐患越来越多,安全生产工作缺乏保障。

与此同时,中、西部矿区普遍分布着涌水量较大的煤矿矿区。

受到当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极易发生如大柳塔突水、骆驼山煤矿水害等事故。

2019年煤炭地质勘查规范.doc

2019年煤炭地质勘查规范.doc

煤炭地质勘查规范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煤炭地质勘查的目的任务4 煤炭地质勘查的基本原则5 煤炭地质勘查的工作程度5.1 阶段划分5.2 预查阶段5.3 普查阶段5.4 详查阶段5.5 勘探阶段6 煤炭地质勘查的控制程度7 煤炭资源/储量分类及类型条件7.1 资源/储量分类依据7.2 煤炭资源/储量分类及类型条件8 煤炭资源/储量估算8.1 煤炭资源量计算指标8.2各类型资源量计算块段划分的基本要求8.3 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要求8.4 有夹矸的煤层采用厚度的确定方法8.5 露天勘查煤层的夹矸和剥离物的估算9 煤层气和其他有益矿产勘查工作10 泥炭地质勘查10.1 泥炭预查10.2 泥炭普查10.3 泥炭详查10.4 泥炭勘探10.5 泥炭资源/储量估算11 资源编录、综合研究和报告编制附录A(规范性附录)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附录B(资源性附录)勘查工作研究的技术要求B.1 煤质研究B.2 勘查区(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勘查研究B.3 工程地质勘查工作B.4 环境地质工作附录C(资料性附录)煤层气及其他有益矿产的勘查研究C.1 煤层气的勘查评价C.2 其他有益矿产的勘查评价附录D(资料性附录)构造复杂程度、煤层稳定程度类型划分及钻探工程基本线距D.1 构造复杂程度划分为四种类型D.3 选择钻探工程基本线距的要求D.4 泥炭勘查工程控制的程度附录E(资料性附录)建议的资源/储量比例及资源量估算指标附录F(资料性附录)采样及测试工作量D.2 煤层稳定程度划分为四种类型附录G(资料性附录)水文地质勘查类型的划分及勘查工作量G.1 水文地质勘查类型的划分G.2 水文地质勘查工程量G.3 露天煤矿的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划分G.4 露天煤矿勘查的抽水试验工程量附录H(资料性附录)露天边坡、剥离物分类及勘查工程布置H.1 按构成露天边坡岩层的岩性、物理力学性质和结构面的发育程度露天边坡可分为三类H.2 露天边坡勘查工程布置H.3 按剥离岩层的岩性和物理力学性质可将剥离物分为三类H.4 露天剥离物勘查工程布置附录I(资料性附录)小煤矿勘查工作附录J(资料性附录)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J.1 概略研究J.2 预可行性研究J.3 可行性研究DZ/T 0215-2002前言《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1986年12月由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颁布,《泥炭地质普查勘探规定》(试行)1983年9月由地质矿产部和煤炭工业部颁布,两个文件的实行(试行)对于规范煤、泥炭地质勘查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及防治水工作建议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及防治水工作建议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及防治水工作建议摘要:煤矿水文地质类型是煤矿制定防治水措施、中长期规划、矿井改建以及安全生产的根本依据。

随着采掘时间的推进,矿井开采的环境也会在此过程中产生变化,其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特征的复杂系数也将随之增大,矿井水害隐患整治的难度也有所上升,防治水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因此,为更加切合目前煤矿防治水工作的实际需求,需要在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具体问题开展研究,从而为煤矿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和经验支持。

关键词:煤矿生产;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工作建议;1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流程分析1.1 水文地质特征分析工作的开展现阶段各大煤矿开采所在区域都要开展水文地质特征分析工作,在对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分析研究中,层层剖析煤矿水文地质特征情况,并对其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才能以此为依据进行类型划分,现阶段绝大部分的矿区都在开展与水文地质相关的分析工作,其分析获得的成果能够对采矿行业发展进行科学安全的指导。

我国所拥有的复杂程度较高的水文地质矿区有78所左右,大部分位于东北地区以及北部地区,尽管该区域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因为地质环境的复杂程度较高,因而在开发利用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危险系数。

1.2 水文地质特征分析与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原则第一,对水文地质的特征分析主要涵盖地质构造、地表水、地下含水层、地下水以及相关自然条件等因素,从而得出其具体的特征参数,并且以此来指导和划分煤矿的水文地质类型。

这也意味着,强化水文地质特征的研究,才能更好地依据分析得出的参数来开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工作,才能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工作更有针对性。

第二,综合参考煤矿所处区域范围的水质、地质条件,借助内部构造组件的复杂性以及层次性深入分析。

分析煤矿地下含水层相关参数,评价各含水层的富水性,以此作出进一步判断。

此外,还需要将整个矿井所在区域视作一个具有单独性、整体性的结构,以此来把握其整体特征,而能够做到深入分析每一个部分,进而去理解这些组成部分在整个结构中所发挥的作用。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平煤股份七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1、矿井及井田概况1.1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1.1.1 一水平生产建设概况矿井由原武汉煤矿设计院设计,于1957年12月破土兴建,原平顶山矿务局建井三处施工,1959年8月简易投产,1964年进行了调整配套,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90万t,生产期26年。

一对立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大巷、上下山开拓,分区压入式通风。

开采范围,北以锅底山正断层与三矿、六矿为邻,西以43勘探线东470m平行线人为划界与五矿相接。

主要开采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四3、四2(戊8、戊9-10)两个煤层,开采标高-50m,开采深度55m~240m。

该水平于1985年3月全部回采结束。

1.1.2二水平生产建设情况1972年由原平顶山矿务局设计处设计,设计年生产能力90万t。

1973年11月10日动工,在一水平井筒延伸的基础上,新开一立井,井底标高-160m。

仍以主井、大巷、上下山开拓,分区压入式通风。

1978年进行环节改造,井下主要运输系统由矿车运输改为皮带运输,增加600t井底缓冲煤仓及上仓皮带巷和集中皮带运输巷,1980年7月15日竣工。

1984年10月,矿井又进行了扩建,新增采区一个,自此,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由90万t提高到120万,1987年底建成投产,先期主要开发二(己)煤段煤层;2002年5月开始开发一(庚)煤段煤层,2003年7月,完成庚二采区上山石门、轨道与运输上山及运输和通风系统,2003年11月首采工作面(庚20-22110)回采,开采一5(庚20)煤层。

截止2009年底,二2、二1(己15、己16-17)煤层已基本回采结束,主采区集中开采一5(庚20)煤层。

开采范围,北部以锅底山正断层与三矿、六矿为邻,西部以43勘探线东200m平行线人为边界与五矿相接。

二叠系山西组二2和二(己15和己16-17)煤层及石炭系太原组一5(庚20)煤层,开采深度165~530m。

1.2位置及交通1.2.1位置矿井位于平顶山矿区西南侧,地理位置:东经113°13′31.5″至113°16′56.5″,北纬33°44′30″至33°45′25″。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1矿井水文地质条件1.1主要含水层1.1.1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组(孔隙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由砂质粘土夹细砂或卵砾石组成,厚度15m左右,水位埋深小于15m。

呈带状分布于沁河及其支流河谷两岸。

富水性较好,单位涌水量一般为0.1~5.0L/sm。

主要承受大气降水补给,向河流及基岩风化带含水层排泄。

水质类型属HCO3-Ca.Mg型水。

1.1.2碎屑岩浅层裂隙水含水岩组(裂隙水)风化带厚度受地形起伏的影响,据钻孔资料综合分析一般为60~90m,最深可达100余米,富水性取决于风化裂隙发育程度。

该含水层一般呈潜水性质,直接承受大气降水的补给,浅部富水性较强,下部较差,据井检孔的3次抽水试验,降深9.47~62.37m,单位涌水量0.0052~0.1655L/sm,平均为0.0075L/sm,渗透系数为0.0109~0.8974m/d,平均为0.3747m/d,富水性中等,水质类型为HCO3-Na型水。

1.1.3碎屑岩裂隙含水层组(裂隙水)该含水岩组主要指二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岩组,其中石千峰组、上石盒子组三段地层矿区内普遍出露。

含水层为巨厚层粗砂岩及中细粒砂岩。

直接承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在地形相宜处以下降泉的形式排出地表。

下石盒子组、山西组地层深埋地下,含水层主要为中细粒砂岩,是3号煤的主要充水来源。

钻进中的冲洗液消耗量及水位变化不大,岩芯裂隙不发育,据ZK3-1孔的抽水试验,降深36.12m,单位涌水量0.00108L/sm,渗透系数为0.00063m/d,水位标高694.04m,水质类型为HCO3-KNa型水。

1.1.4碎屑岩夹碳酸盐类裂隙岩溶含水岩组(裂隙岩溶水)矿区内该地层埋藏较深,含水层岩性为砂岩、灰岩,其间夹数层泥岩、砂质泥岩等隔水层,裂隙不发育,相对减弱了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据井检孔的2次抽水试验,降深66.18~79.28m,单位涌水量0.00078~0.0012L/sm,平均为0.00099L/sm,渗透系数为0.0039~0.0059m/d,平均为0.0049m/d,弱富水性,水质类型为HCO3-Na型水。

煤矿水害防治作业3答案

煤矿水害防治作业3答案

煤矿水害防治作业3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煤矿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

2、煤矿防治水工作根据不同水文地质条件,采取探、防、堵、疏、排、截、监等综合防治措施。

3、煤矿防治水应当做到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确保安全技术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4、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应当每3年修订1次。

5、矿井30km范围内没有气象台,气象资料不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时,应当建立降水量观测站。

6、井下探放水“三专”指的是专业技术人员、专用探放水钻机、专职探放水队伍。

7、在预计水压大于0.1MPa的地点探水时,预先固结套管,并安装闸阀。

8、探放水钻孔除兼作堵水钻孔外,终孔孔径一般不得大于94mm。

9、底板水防治应当遵循井上与井下治理相结合、区域与局部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10、矿井主要泵房至少有2个出口,一个出口用斜巷通到井筒,并高出泵房底板7m以上。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煤炭企业、煤矿的总工是本单位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2、水文地质类型复杂、极复杂的煤矿,还应当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配备防治水副总工程师。

(√)3、当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尚未查清时,应当进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

(√)4、在水害隐患情况未查明或者未消除之前,严禁进行采掘活动。

(√)5、同一井田煤层较多,且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不需要分煤层进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6、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应当根据相关规范编制补充勘探设计,经煤炭企业总经理组织审批后实施。

(×)7、应当根据勘探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探测地质体的地球物理特征和探测工作目的等编写地面水文地质物探设计,由煤炭安全矿长组织审批。

(×)8、物探作业前,不需要根据采掘工作面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目的等编写设计,设计时充分考虑控制精度,设计由煤矿总工程师组织审批。

(×)9、每年年初,根据年度采掘计划,结合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全面分析水害隐患,提出水害分析预测表及水害预测图。

煤矿防治水三区划分管理报告

煤矿防治水三区划分管理报告

矿井防治水“三区”管理报告编制时间:2022年月目录第一章前言 (1)一、设计目的 (1)二、设计依据 (1)三、设计的主要任务 (1)第二章概述 (3)一、位置及交通 (3)二、采矿权设置 (3)三、气象与地震 (3)四、地形地貌 (4)五、开采煤层 (4)六、开采条件 (4)第三章煤矿建设生产概况 (5)一、矿井建设情况 (5)二、矿井生产系统简述 (9)三、矿井现有防治水情况 (12)第四章矿井地质条件 (13)一、构造情况 (13)二、井田地层 (13)第五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16)一、区域水文地质 (16)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25)第六章矿井老空水分区管理设计方案 (25)一、矿井老空水现状 (25)二、矿井老空水害分区管理 (26)三、老空水害防治分区划分 (27)四、分区管理措施 (27)第七章结论 (30)第一章前言一、设计目的为认真贯彻落实《煤矿防治水细则》第77条“煤矿应当根据老空水查明程度和防治措施落实到位程度,对受老空水影响的煤层按威胁程度编制分区管理设计,由煤矿总工程师组织审批。

老空积水情况清楚且防治措施落实到位的区域,划为可采区;否则,划为缓采区。

缓采区由煤矿地测部门编制老空水探查设计,通过井上下探查手段查明老空积水情况, 防治措施落实到位后,方可转为可采区;治理后仍不能保证安全开采的, 划为禁采区”的规定,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和煤矿老空水害的治理,防止和减少水害事故,保障煤矿职工生命安全,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探、防、堵、疏、排、截、监”等综合防治措施,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细则》等相关要求,编制了《煤矿老空水分区管理设计方案》。

二、设计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022年4月)2、《煤矿防治水细则》(煤安监调查〔2018〕14号)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矿井防治水的管理规定及要求;3、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4、矿井日常积累防治水各类资料、台账和图纸;5、《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防治水“三区”管理办法的通知》(矿安〔2022〕85号);三、设计的主要任务对煤矿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及井田内老空(窑)水分布情况总结、细化,通过分析、论证,确定“可采区”、“缓采区”、“禁采区”,划分防治水保安煤柱和探放水“三线”,同时,编制和选择相应的防治措施和装备。

中国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与特征分析

中国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与特征分析

中国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与特征分析为从全国范围内对中国的主要煤矿聚集区进行水文地质类型和特征的总体认识,从宏观归纳煤矿赋存的整体规律,进而为未来中国煤炭低迷过渡期煤炭开采的水文地质调查起到指导性作用,本文总结过去十年鼎盛时期的全国煤炭开采、生产经验,着眼于全国四大主要聚煤区通过系统的统计、分析严密分析了全国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中国煤矿水文地质类型特征,并从全国范围内的煤矿分布、涌水量、类型复杂度和富水系数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归纳总结。

标签: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矿井水害防治技术归纳总结1全国矿区区域地质概况我国煤田分布极其广泛,在空间分布上可以说是遍及整个中国,并且各个成煤时期的煤炭都有赋存。

根据我国各个煤田的赋存特征和水文地质特征,为便于进行我国煤田的水文地质分区,大致可分为四个主要的聚煤区,即以河北、山东、河南为主的华北煤区、以湖南、湖北、福建、江苏、安徽、江西等为主的华南煤区(包括台湾)、以新疆、宁夏、甘肃为主的西北西南煤区、以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东部、辽宁西北为主的东北煤区。

我国煤矿水文地质划分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其以指导整个矿区、矿井的灾害水防治。

矿井水文地质划分工作的对象范围偏向中小范畴,一般以矿井为主的较小范围,并时常兼顾矿井开采水平或煤矿某一煤层。

在进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时,要综合考虑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我国煤矿矿井面临着巨大的矿井自然水害,因此,在全国范围内矿井进行全面的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显得尤为重要,下图为我国范围内矿井分布与已划类型矿井数。

2主要矿区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在全国范围内,矿井分布遍布全国,四大主要聚煤区占据中国八九成的面积,我国地域广泛,水文地质区域性强,因此,为科学准确的进行水文地质区域的划分显得尤为重要。

2.1华北矿区水文地质分析华北矿区时代主要为新生代-第三纪、中生代-侏罗世、古生代-二叠纪、古生代-石炭世等,含煤地层主要有山东黄县组、山西、陕西、河南、太原组等,形成了黄县、大兴、京西、大同、宣化、平顶山等为主的矿区建设,该区矿井顶板多为沙质、泥质岩性,该地区的主要水文地质问题为顶底板逾水膨胀,顶板较为难管理。

矿井水文地质特征分析与类型划分

矿井水文地质特征分析与类型划分

矿井水文地质特征分析与类型划分崔少北; 李晓斌【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9(045)018【总页数】3页(P65-67)【关键词】防治水; 水文地质条件; 煤矿【作者】崔少北; 李晓斌【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焦作 45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0 引言我国煤矿矿床分布范围广泛,储量丰富,煤田地质构造复杂,煤矿含煤岩系水文地质环境多变,地表水、老空水、冲积层水和底板水等各种类型的水害俱全,无论是受水威胁的面积、类型,还是水害威胁的严重程度,都为世界罕见[1]。

这些条件决定了矿井在开采该煤系煤层时矿井充水强弱、水害类型以及水害防治的方法和技术等问题[1,2]。

矿井发生水害的因素众多,矿井水害类型也较为复杂,不同的突水、涌水机理及综合因素有不同的矿井水害类型划分[3]。

为了防止煤矿水害事故的发生,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发了《煤矿防治水规定》(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规定》)。

依据《规定》全面分析了山西生辉矿井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查清矿井地质构造特征等水文地质影响因素,对水文地质类型进行了划分,为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水规划和治理方案提供依据。

1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原则及依据《规定》第十一条规定,根据矿井受采掘破坏或者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矿井及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矿井涌水量或者突水量分布规律、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以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和极复杂等4种[2,3]。

依据《规定》,通过对山西生辉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充水因素及充水机理的分析,确定了该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类型,为矿井安全生产奠定水文地质安全保障基础。

2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矿区范围内有向斜、背斜等构造穿越矿区,沟底有2号煤层露头。

矿区地表受雨水冲刷形成较大冲沟,走向由南向北,具有季节性流水。

矿区内NE向倾宽缓褶曲的单斜构造是地下水主要的补给途径,特别是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地层在地表大面积出露,是地下水补给的主要通道。

矿山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矿山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为认真贯彻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第十二条规定,我矿由总工程师牵头,组织对我矿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样、钻探、物探等措施后,做出了一下报告:一、矿井水文地质概况林华井田位于贵州省金沙县西部,井田中部直距县城10Km,属新化乡、西洛乡管辖。

地理坐标为:东经106°06′38″~106°11′40″,北纬27°23′32″~27°26′26″。

其范围:北东以9煤层+500m标高地面投影为界,南北长约3~4Km,东西宽4~6Km,面积约24Km2。

勘探垂深700m。

探矿权边界拐点坐标见表1—1。

区内目前仅有公路,国道326线从井田中部通过。

另外,金沙至黔西76km,金沙至遵义91km,至川黔线南宫山站80km,见图1-1。

(一)自然地理和相邻关系井田地处黔北高原,属以岩溶地貌为主的中山。

井田地势西高东低,最高点位于井田西界附近的大坡山,标高约1617m,最低点(即井田侵蚀基准面)位于井田东端马洛河,标高约1170m。

相对高差约447m,一般标高为1250~1450m,一般高差约100~200m。

1、地表水(1)河流、溪沟井田内主要河流有三条,从北至南依次为楠木河、头道河、游戛河,均流入井田外之偏岩河,属乌江水系。

楠木河位于井田北面、发源于玉龙山灰岩中的29号泉,据1985年10月6日观测流量为8.333 L/s,标高为1365.8m。

在井田流径T1y2、T1y3、T1m、P2c、P2l等地层,于苗寨西侧流出井田外,全长约4.5km,河床平均坡降为6.4%。

该河常年有水,是井田北面地下水、地表水之排泄通道。

头道河(下游称鲜河)位于井田中部,由西南流向东北,全长约6.5km,在井田内河床平均坡降为1.1%;流经T1y2、T1y3、T1m地层。

该河常年有水,主要由井田外、井田内生产矿井水,泉88、89、90、82、84等补给,2002年1月9日在风岩下坝设站观测流量为138.70 L/s,而雨季流量大,2001年8月12日在风岩下坝设站观测流量为3000 L/s。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煤矿防治水工作,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和井巷充水特征出发,根据矿井及其周边是否存在老空积水、矿井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性质和富水性及补给条件、矿井涌水和突水分布规律及水量大小、煤矿开采受水害威胁程度以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等,把矿井水文地质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四种类型〔见表〕。

注:1.单位涌水量以井田主要充水含水层中有代表性的为准。

2.在单位涌水量q,矿井涌水量Q1、Q2和矿井突水量Q3中,以最大值作为分类依据。

3.同一井田煤层较多,且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分煤层进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煤矿要根据本规定的要求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提交类型划分报告,由企业总工程师审定。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一般每3-5年重新确定一次,但发生重大突水事故后〔突水量首次达300m3/h以上或死亡3人以上〕应在一年内重新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煤矿防治水规定〔全文〕国家平安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煤矿防治水规定?已经2021年8月17日国家平安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12月1日起施行。

1984年5月15日原煤炭工业部颁发的?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和1986年9月9日原煤炭工业部颁发的?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试行〕同时废止。

局长骆琳二○○九年九月二十一日煤矿防治水规定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加强煤矿的防治水工作,防止和减少水害事故,保障煤矿职工生命平安,根据?平安生产法?、?矿山平安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平安事故的特别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煤矿企业〔矿井〕、有关单位的防治水工作,适用本规定。

现行煤矿平安规程、标准、标准等有关防治水的内容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依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那么,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

第四条煤矿企业、矿井的主要负责人〔含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下同〕是本单位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下同〕具体负责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桐梓县狮溪煤业有限公司松南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制人:审核:总工程师:编制单位:松南煤矿生产技术科编制时间:年月日桐梓县狮溪煤业有限公司松南煤矿《松南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审批表目录一、矿井及井田概况 (6)(一)矿井基本情况 (6)(二)地形地貌、气象及地表水 (12)(三)地震烈度 (13)(四)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 (13)二、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14)(一)以往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 (14)(二)地质工作评述 (15)(三)以往水文地质工作 (19)三、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及含、隔水层分布规律和特征 (23)(一)区域地层水文地质条件 (23)(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25)(三)含、隔水层水文地质分布规律和特征 (27)四、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及井田老空区分布状况 (29)(一)充水因素分析 (29)(二)生产坑道及老硐水文地质特征 (31)(三)冒落带、导水裂隙带 (33)五、矿井涌水量构成分析 (34)(一)大气降水 (34)(二)地表水 (34)(三)岩溶裂隙水 (35)(四)断层水 (36)(五)老空水 (36)(六)钻孔水 (36)(八)矿井涌水状况 (37)六、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的难易程度评价 (37)(一)矿井开采水害影响程度 (37)(二)矿井防治水难易程度评价 (38)七、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防治水工作建议 (39)(一)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39)(二)防治水工作措施 (41)(三)防治水工作建议 (42)八、附图 (43)九、资料来源 (43)松南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一、矿井及井田概况(一)矿井基本情况1、松南煤矿于2012年6月开工,目前矿井处于基建阶段。

根据2012年4月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松南煤矿初步设计说明书》,矿井设计生产能力45万t/a,服务年限30.6a。

矿井采用平硐开拓方式,主井口及主工业场地位于松坎镇茅坝村;松南煤矿全矿井划分为+420m、+200m和±0m三个水平,共9个采区,初期开采一采区,布置一个大倾角综采工作面达到矿井450kt/a的生产能力。

矿床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

矿床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

02
它反映了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的特征和规律,为矿产资源勘查、矿山建设和矿产开 采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
矿床水文地质类型的重要性
矿床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对于矿产资源勘查和矿山建设具有 重要意义。
不同水文地质类型的矿床,其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 和开采技术条件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正确划分矿床水文地 质类型是进行科学合理矿产资源勘查和矿山建设的重要前提 。
白云岩型矿床
以产出铅锌矿和铜矿为主。根据岩溶发育程度、地 下水活动强度和矿层厚度等因素,可进一步划分为 溶洞型、裂隙型和薄层型三种类型。
碎屑岩型矿床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实践
砂岩型矿床
主要产出铜矿和煤矿。根据地下水活动强度、砂岩层厚度和含水层厚度等因素 ,可进一步划分为潜水型、承压水型和复合型三种类型。
矿床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矿床水文地质类型概述 • 矿床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依据 • 矿床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实践 • 矿床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意义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矿床水文地质类型概述
Chapter
矿床水文地质类型的定义
01
矿床水文地质类型是指根据地下水与矿床之间关系、地下水埋藏条件、地下水类 型等因素,对矿床进行的水文地质分类。
完善水文地质理论体系
矿床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是水文地质理 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不同 类型矿床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和 分析,将进一步完善水文地质理论体 系,推动地质学科的发展。
指导矿产资源开发实践
通过对不同类型矿床的水文地质类型 进行划分,可以总结和归纳出一系列 针对不同类型矿床的水文地质开发利 用方案,指导矿产资源的开发实践。
区域环境地质条件
区域环境地质条件是划分矿床水文地质类型的重要依据。 不同地区区域环境地质条件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会影响矿 床的水文地质特征。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修改精品文档74页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修改精品文档74页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地测科二○一四年七月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矿长:原志鹏总工程师:程晓红防治水副总:杨建宏项目负责:郜国权编制单位: 地测科:防治水科:技术科:安全科:机电科:探放水队:提交时间:2014年7月25日前言为进一步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确保煤矿的安全开采,我矿严格按照长治市煤炭局(长煤局防治水发〔2019〕156号)文件精神,于2019年8月,由总工牵头,组织地测科、防治水科、技术科、安全科等单位,对照《煤矿防治水规定》第11条、12条的要求,对我矿水文地质资料进行全面的整理分析,及时编制《长治红兴煤业有限公司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并于2019年9月经专家组评审通过,划分我矿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

长治市煤炭工业局2011年11月14日(长煤局防治水发〔2019〕506号)给予备案。

为我矿近三年的防治水工作提供可靠的基础。

随着开采的面积、采空区面积的不断扩大,需重新总结划分我矿水文地质类型。

总结我矿三年的防治水工作,结合我矿地质水文地质实际情况。

我矿于7月份组织,由总工牵头,组织地测科、防治水科、技术科、安全科等单位对我矿水文地质等资料整理、分析后,修编《长治红兴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为我矿今后的防治水规划、制定水害防治措施等防治水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1、目的任务本报告编制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本井田、邻近井田及区域地质资料、水文地质资料等;根据收集的资料,分析矿井开采煤层水文地质条件;依据《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对开煤层进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具体任务是:(1)系统收集、整理、分析地质、水文地质资料,汇总水文地质资料及绘制相关图件。

(2)分析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及矿井充水特征,总结充水规律。

(3)明确矿井主要水害类型,分析水害对开采的影响,评价防治水工作的难易程度。

(4)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编写类型划分报告。

2、编制依据(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防治水规定》(2009.9)。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和类型确定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和类型确定

丰城曲江煤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制:审核:科长:总工程师:2014.1.10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和类型确定一、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一):丰城曲江煤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单位为江西省煤矿设计院,由原江西省煤炭厅审批,批准文号:江西省煤炭厅赣煤规(2000)216号《对丰城矿区曲江井初步设计中(G4版)关于采区设计修改的审查意见》,江西省煤炭厅赣煤规(1997)153号文,丰煤规(2000)第97号文。

丰曲煤工(2000)39号文等。

曲江公司于1987年可研,1989年立项,1997年动工,2003年4月投入生产。

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

2013年底产量71.8万吨/年。

矿井为地下开采。

走向长壁后退式全冒落顶板管理法,开拓方式为主井单水平上、下山开采,现生产水平标高-850水平。

设计开采煤层为B4。

(二):位置、交通情况:位置:曲江公司位于江西省宜春丰城市曲江镇境内,矿区地理坐标:经度:115°43′59″~115°52′07″,纬度:28°10′46″~28°17′23″,北以-650米标高为界,南至浙赣铁路北侧B4煤层剥蚀线。

东起侏罗系地层B4煤层剥蚀线,西至9~第11勘探线间B4煤层不可采边界线。

井田东西走向长9km南北宽 5.5km,采矿许可证号360000630603矿区面积39.5988km²。

矿区地面标高+20.1~+90.8m;矿区开采标高﹣650m~﹣1250m,隶属于江西省煤炭集团公司。

矿井北为建新矿、坪湖矿。

曲江矿开采建新坪湖两矿深部B4煤层。

交通:矿井投产以来,运输、供水、供电等已形成系统,交通便利,铁路、公路,水路可达省内外,矿区铁路支线通过张塘线与浙赣线接轨。

公路有新梅路与昌樟高速及105国道相连。

赣江横穿矿区,十分方便。

附交通位置图。

曲江煤矿交通位置图曲江公司1(三):地形地貌:曲江井田地势低平,赣江从西南向东北流经井田中南部。

完整版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最新范文)

完整版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最新范文)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提交单位:编制单位:单位负责:总工程师:审核:报告主编:提交日期:二零二零年十月目录1矿井及井田概况 (1)1.1 基本情况 (1)1.2 位置和交通 (2)1.3 地形地貌 (6)1.4 气象和水文 (6)1.5 地震 (7)1.6 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 (7)2 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9)2.1 各阶段地质勘查 (9)2.2 专门水文地质工作 (11)2.3 地震等物探工作 (12)2.4 以往工作质量评述 (16)2.5 矿井水文地质工作 (23)2.6 煤矿地质工作质量评述 (23)3 地质概况 (24)3.1 地层 (24)3.2 煤层 (29)3.3 构造 (30)3.4 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评价 (36)4 区域水文地质 (37)4.1 区域水文地质单元 (37)4.2 区域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 (38)4.3 区域隔水层 (41)4.4 补给、迳流和排泄 (41)5 矿井水文地质 (43)5.1 井田边界及其水力性质 (43)5.2 主要含水层特征 (43)5.3 主要隔水层特征 (49)5.4 矿井充水条件 (50)5.5 井田及周边地区老窑水分布情况 (57)5.6 矿井充水状况 (60)6 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66)6.1 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评价 (66)6.2 对矿井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69)7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及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73)7.1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 (73)7.2 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74)附图目录前言2014年8月由陕西元宝能源有限公司编制了《陕西元宝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第十三条“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应当每3年进行重新确定”的要求,2017年4月陕西元宝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徐州大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重新修编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涌水量预测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涌水量预测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涌水量预测作者:任波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年第08期摘要:本文以地质勘察资料依据,通过理论分析与水文地质比拟法,主要从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矿井涌水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1、3号煤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15号煤水文地质类型为复杂。

2、3号煤层采动后矿井涌水量为170~340m3/d,为井下防治水工作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水文地质比拟法;水文地质类型;矿井涌水量中图分类号:P641 文献标识码:A1.矿井概况某矿井位于山西省阳城县芹池乡北1km处,隶属阳城县芹池镇管辖。

井田面积4.5km2,生产能力矿井生产能力600kt/a。

矿井批准开采3#、15#煤层,井田内无地质构造。

矿井由两个联办煤矿兼并重组而成,井田范围内存在大面积采空区,主要分布在3号煤层,聚有一定的积水。

山西阳城阳泰集团小西煤业有限公司位于井田东北部,无越界开采,井田边界有大面积采空区,矿井涌水量为120~ 144m3/d,山西阳城伯附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本井田东侧,井田面积3.192km2,批准开采3号煤层3号煤层现涌水量为160~264m3/d。

山西沁水石店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本井田西侧,单独保留矿井,井下一般矿井涌水量100m3/d,最大120m3/d,矿井于2015年投产,目前已回采3个工作面,根据地质勘查报告,井田西侧采空区最大,并有大量积水。

2.矿井水文地质评价井田内水文地质条件对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是防治水工作的基础。

本文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条件、矿井充水影响因素及矿井地质构造四方面出发,对矿井水文地质类型进行分类。

2.1 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由于本文主要分析的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主要涉及含水地层、隔水层,因此本文依据井田内分布含水层的时代、岩性、地下水类型等,归纳总结了矿井区域内水文地层特征。

含水地层主要是松散含水层,属第四系,主要有土黄色黏土、亚黏土及砂和砾石,井田区域内广泛分布,渗透系数为218.4m/d;风化裂隙含水层位于上石盒子组,属二叠系,平均岩石厚度235m,主要由灰白色砂岩、紫红色泥质岩组成,单位涌水量为0.115L/s·m。

复杂条件下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方法

复杂条件下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方法

复杂条件下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方法程 晋(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三勘探队,安徽 宿州 234000)摘 要:本文主要以复杂条件下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方法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复杂条件下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现状为主要依据,从复杂条件下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评定目标、评定现有研究程度、分环节评价、指导性评价这几点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高复杂条件下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工作质量。

关键词:复杂条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中图分类号:P64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05-0263-2Classification Method of Mine Hydrogeological Types under Complex ConditionsCHENG Jin(Third Exploration Team of Anhui Coalfield Geological Bureau,Suzhou 234000,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elaborates on the classification method of mine hydrogeological types under complex conditions. Combining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ine hydrogeological classification under complex conditions, it makes in-depth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from the evaluation objectives of mine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under complex conditions, the evaluation of existing research degree, the evaluation of sub-links, and the guidance evalu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ine hydrogeological classification under complex conditions.Keywords: complex conditions; mine hydrogeology; type; Division对于我国矿业健康稳定发展来讲,合理划分复杂条件下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十分重要,其不但同矿井稳定性与安全性有关,还同煤矿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莫大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盘县石桥镇佳竹箐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单位制:生产技术科审核:总工程师:矿长:盘县石桥镇佳竹箐煤矿二O一九年三月目录第一章矿井基本概述 (3)一、概述 (3)二、井田自然地理概况 (4)三、矿井四邻关系 (5)第二章矿井建设的资源条件 (5)一、地质构造及煤层特征 (5)二.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0)第三章、矿井地质条件及含水层和隔水层情况 (12)一.水文地质特征 (12)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13)三、矿区岩层的含水性特征 (14)第四章矿井充水性分析 (15)一、充水因素分析 (15)二、地表水、地下水动态变化 (17)三、水文地质类型 (17)第五章矿井涌水量构成分析 (18)一、勘探程度、资源及开采条件评述 (18)二、主要涌水量分析 (19)第六章矿井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评价 (20)第七章矿井防治水工作建议 (23)一、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结论 (23)二、防治水工作方案 (23)佳竹箐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第一章矿井基本概述一、概述1.矿井位置、隶属关系佳竹箐煤矿井田位于盘县南部石桥镇果榔村境内,直距盘县城关镇24Km、乐民镇10Km、石桥镇7Km、接320国道10Km。

该矿范围的有6个拐点坐标。

北西界为拐点4与拐点3、拐点2的连线;南东界为拐点1与拐点6、拐点5的连线;南西界为拐点2与拐点1的连线,北东界为拐点4与拐点5的连线。

形状为一不规则的六边形。

南北长2.65Km、东西宽0.3~0.85Km,面积为1.1045Km2;开采深度由2050至1850m。

盘县经水塘至响水公路从煤矿东部经过,石桥鲁番至红果公路从煤矿南部经过。

南昆铁路从煤矿南部外围经过(煤矿直距鲁番4Km、红果9Km、距威红公路1Km),交通十分方便。

佳竹箐煤矿隶属贵州毕节百矿大能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坐标系为北京坐标系:1:X=2836500, Y=25448000; 2:X=2836620, Y=35447835;3:X=2838080, Y=35448540; 4:X=2839010, Y=35449060;5:X=2838625, Y=35449575; 6:X=2837855, Y=35448940;佳竹箐煤矿交通位置图二、井田自然地理概况1.地形地貌井田位于盘关向斜东翼南段,总体为台地地段,属中低山地形。

地面多被第四系坡积物覆盖,小冲沟较多,并呈树枝状展布,主要冲沟的走向与地形基本一致。

井田大部为同向坡地貌,西北部走向陡峻为反向坡地貌。

井田内最高点为东北部拐点E附近,标高为2221m左右,最低点为拐点C 附近,相对高差为341m左右。

2.河流井田内没有河流,但沟谷发育,雨季山洪暴发、溪水暴涨,旱季流量较小或干枯,水流主要受大气降水的控制。

3、气象本矿区属亚热带高原性季风温和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有酷暑、雨量充沛。

根据盘县气象局资料:本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为1382.9mm,月平均气温15.2°C,日极端最高气温36.7°C,日极端最低气温-7.9°C,年平均相对湿度78%。

4、地震根据贵州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黔城设通发【1992】230号文《关于公布贵州省地震烈度新区规划的通知》”盘县地震烈度为6度区。

三、矿井四邻关系佳竹箐北与邦达公司老洼地相邻,中间有一条南昆铁路分隔,南与贵州毕节百矿大能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樟木树煤矿隔开,中间有一条落差80m 的F4正断层隔开,矿井与周边矿井不受水害威胁。

第二章矿井建设的资源条件一、地质构造及煤层特征1.地层矿井范围及其附近出露地层有从二叠系下统茅口组至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现从老到新分述如下:1、二叠系(P)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出露于井田东南部外围。

主要为浅灰色、灰色厚层灰岩,含白云质团块或白云岩,具缝合线构造,产腕足类、蜓等动物化石。

顶部有厚约3m左右的红褐色硅质灰岩(硅质灰岩),角砾结构,坚硬。

厚度400~500m。

与上覆峨眉山玄武岩呈假技改扩能接触。

二叠系中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分布于煤矿外东南一带,主要岩性为灰绿色玄武岩、拉斑玄武岩、暗绿色角砾及凝灰岩。

厚240m左右。

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分布于井田东部,为井田内含煤地层,主要为海陆交互相沉积。

岩性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粘土质粉砂岩、粉砂质粘土岩、粘土岩及煤层组成,厚度222~260m,一般为230m。

含煤29~44层,一般可采14层。

产大羽羊齿等植物化石及腕足类等动物化石。

根据岩性及其组合、沉积、特征等右大致划分为上、中、下三段。

本井田所见含煤地层为龙潭组的上段。

二叠系上统长兴-大隆组(P3c+d):中上部为灰黄至深灰色薄-中厚层粘土岩夹粉岩,粉砂质粘土岩;底部为灰-深灰色中-厚层生物屑灰岩。

厚度20-60m。

2、三叠系(T)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分布于井田中西部,岩性主要为枯燥绿色、灰色、紫灰色、灰紫色粉砂岩、细砂岩、粘土质粉砂岩、砂质粉砂岩、泥灰岩等,厚600m左右,分上、下两段;下段(T1f1)俗称绿色层,厚度140m左右;上段(T1f2)俗称紫色层,厚度460m左右。

第四系主要为坡积物、残积物,在井田内零星分布,厚度为0~30m。

2.构造井田位于盘关向斜东翼南段,总体呈一单斜构造。

地层走向北东30~35度左右,倾角180~250井田边缘有断层F01、F11、F46、F47,井田内井下发现有小断层,构造较简单。

现对主要断层简述如下:F01斜交走向断层:位于井田西北边缘,走向东西,倾向北,倾角540~800,断距15m。

F11倾向正断层:位于佳竹箐下寨北,走向南东,倾向南西,倾角650,断距为5~15m。

F46斜交走向逆断层:位于井田西南边缘,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北,倾角650,断距6m左右。

F47斜交走向正断层:位于井田西南边缘,走向南北,倾向西,倾角550~700,断距为11m左右。

3.煤层及煤质(1).煤层井田内煤系地层属龙潭组中上段,含煤10层,9层可采,主要可采煤层为1、3、5、7、9、10、12、17、18号煤层。

现分述如下:1号煤层:全厚0.5~1.2m,一般为0.7m,可采厚度1.2m左右。

煤层层位较稳定,厚度不稳定,局部可采。

3号煤层:为煤矿现主要开采煤层。

全厚1.3~4.52m,一般为2.1m,夹石两层,可采厚度2.1~2.6m左右。

煤层层位稳定,对比可靠。

为主要可采煤层。

5号煤层:采二区一水平已经开采完毕。

全厚0.92~3.00m,一般1.60m,含植物化石及动物化石,可采厚度为1.5m左右。

煤层层位不稳定,煤层不稳定,大部份可采。

7号煤层:全厚0.3~3.01m,一般1.25m,夹石0~1层,可采厚度1.43m左右。

煤层层位、厚度较稳定,对比可靠,为主要可采煤层之一。

9号煤层:全厚0~3.00m,一般1.2m,夹石0~3层,可采厚度1.6~2.5m左右。

煤层层位、厚度较稳定,对比可靠,大部份可采。

10号煤层:全厚0~1.5m,一般1.2m,可采厚度1.1m左右。

含植物化石,煤层层位、厚度较稳定,对比可靠,大部份可采。

12号煤层:全厚0.3~2.3m,一般1.2m,有分叉交合现象,可采厚度1.64m左右。

煤层层位、厚度较稳定,对比可靠,大部份可采。

17号煤层:全厚0.8~4.00m,一般3.00m,可采厚度3.80m左右。

含夹石0~3层,煤层层位、厚度较稳定,对比可靠,全区可采。

18号煤层:全厚0.2~5.00m,一般3.60m,可采厚度3.80m左右。

含夹石0~1层,煤层层位、厚度较稳定,对比可靠,大部份可采。

各煤层厚度测定见下表。

佳竹箐煤矿煤层厚度测定表(3).煤质由于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0五地质队二OO五年三月提交的《盘县石桥镇佳竹箐煤矿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未提供较详细的煤质化验资料,本次设计采用了国有大矿金佳矿《佳竹箐井田精查地质报告》的煤质化验资料。

井田内可采煤层主要为贫煤。

煤质资料来源于原勘探过程中的钻孔采样测试,化验单位为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

3号煤:黑色,粉状、碎块状,沥青光泽。

煤岩类型为半暗-半亮型。

低中灰、特低硫,高发热量、高灰熔点,煤类为贫煤。

5号煤:黑色,粉状、碎块状,沥青光泽。

煤岩类型为半暗-半亮型。

中低灰、特低硫,高发热量、高灰熔点。

煤类为贫煤。

7号煤:黑色,碎块状,玻璃光泽。

煤岩类型为半亮型。

中低灰、特低硫,高发热量、高灰熔点。

煤类为贫煤。

9号煤:黑色,碎块状,玻璃光泽。

煤岩类型为半亮型。

中低灰、特低硫,高发热量、高灰熔点,煤类为贫煤。

10号煤:黑色,碎块状,玻璃光泽。

煤岩类型为半亮型。

中低灰、特低硫,高发热量、高灰熔点。

煤类为贫煤。

12号煤:黑色,粉状、碎块状,沥青光泽。

煤岩类型为半暗-半亮型。

中低灰、特低硫,高发热量、高灰熔点。

煤类为贫煤。

17号煤:黑色,粉状、鳞片状,沥青光泽。

煤岩类型为半暗-半亮型。

中低灰、特低硫,高发热量、高灰熔点。

煤类为贫煤。

18号煤:黑色,磷片状、粉状、沥青光泽。

煤岩类型为半暗-半亮型。

中低灰、特低硫,高发热量、高灰熔点。

煤类为贫煤。

煤质化验见表1-4-2。

(3)煤的工艺性能矿区内1号、3号、5号、7号、9号、10号、12号煤层原煤为贫煤,17号、18号煤层为无烟煤。

综上所述,矿区内原煤具有特低全水分、属中至低灰、低中硫至低硫、低挥发分~中挥发分、特高热值的特征。

(4)煤的用途佳竹箐煤矿原煤煤种单一,主要煤层为贫煤,具有特低全水分、属中至低灰、低中硫至低硫、低挥发分~中挥发分、特高热值的特征,在层状炼焦炉中不结焦,是煤化程度较高的煤种。

可作冶金、化工用煤及民用二.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1.瓦斯2010年6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提供的盘县佳竹箐煤矿3#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3#煤层具有突出危险性。

根据《佳竹箐煤矿2016年度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报告》,盘县佳竹箐煤矿2016年度CH4相对涌出量为17.9m3/t,CO2相对涌出量 5.52m3/t,CH4绝对涌出量 2.65m3/min,CO2绝对涌出量0.78m3/min,本矿为突出矿井。

可采煤层煤质特征表112、煤尘爆炸性鉴定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等单位对矿井主要开采煤层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1#、3#、5#、7#、9#、10#、12#、17#及18#煤层煤尘具有爆炸性。

3.煤层自燃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11年对矿井所有开采煤层的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1#、3#、5#、7#、9#、10#、12#、17#及18#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均为Ⅲ级(即不易自燃)。

4.煤与瓦斯突出从佳竹箐煤矿的建设实践和井筒施工揭煤层情况,未发现煤层有煤与瓦斯突出的威胁。

但根据邻区矿井资料,本井田属煤与瓦斯突出井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