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古代文明(第1课时)教学设计
6探访古代文明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6 探访古代文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程概述本节课是《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第二单元“认知古代文明”中的第一节课。
本单元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的诞生和发展,通过学习历史风貌、社会文化、人物故事、文化艺术、历史背景、科技成就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探索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本小节主要对于古代文明的概念进行解读和了解,使学生了解到认知古代文明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认知古代文明。
课程目标•了解古代文明的概念。
•掌握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
•增强古代文明的认知和兴趣。
教学策略•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采用线上教学的形式,运用PPT和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全方位呈现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特点。
•适度运用课外扩展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深度。
•采取集体和个体相结合的方式,既重视群体合作,又充分尊重个人发展。
课程内容1.古代文明的概念–概念解释–分类介绍–相关知识点:文明、文化、历史、社会等2.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早期文明:如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等。
–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东亚古文明:如中国文明、日本文明、朝鲜文明等。
3.认知古代文明的方法–历史遗迹的参观和考察–古代文物的观察和研究–参加文化和科技展览–通过多媒体教材等渠道掌握知识教学步骤1.导入学生思维,了解学生对古代文明的认识,进而导出认知古代文明的问题(5分钟)2.以PPT形式介绍古代文明的概念,及相关知识点的梳理(20分钟)3.分组展开小组讨论,在教师指导下,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古代文明进行了解和探讨(25分钟)4.PPT及视频资料展示,展示历史遗迹、文化和科技成就等古代文明方面的知识(20分钟)5.以抽象绘画或建模等形式,学生展示通过本节课程学到的知识(15分钟)课后作业1.调查并汇总家乡或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遗迹和历史故事。
2.阅读道德经等相关书籍,探究中国古代文明的理念和哲学思想。
3.通过网络或图书馆等途径深入了解一种特定时期或特定地域的古代文明,以写作、演说或展示方式呈现给同学。
六年级下册3.6《探访古代文明》第一课时 教案
《探访古代文明》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和特点;b.掌握古代文明的代表性建筑和文化遗产;c.学会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分析古代文明的价值观。
2.过程与方法:a.通过教师讲授、小组合作、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b.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c.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培养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兴趣和好奇心;b.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和尊重传统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4.教学重点:a.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和特点;b.掌握古代文明的代表性建筑和文化遗产。
5.教学难点:a.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分析古代文明的价值观。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学生年龄为11-12岁。
在前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基本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对于古代文明也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可以通过学习本单元的内容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
学生对古代文明可能存在一定的兴趣,但对于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代表性建筑和文化遗产等知识还不够全面。
因此,本节课的设计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Step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幅古代文明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图片中的内容。
-教师:同学们,请看这幅图片,你们能猜测出图片中的内容是什么吗?-学生:这是一座古代的建筑,可能是埃及的金字塔。
2.学生猜测后,教师出示正解,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教师:你们猜得很准确,这是埃及的金字塔,它是古代埃及文明的代表之一。
那么,你们知道古代文明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吗?Step2:讲解古代文明1.教师通过PPT或教材,向学生介绍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教师:古代文明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精彩的过程。
古代文明起源于人类社会的早期,经过了许多阶段的发展。
6《探访古代文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探访古代文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详案适用教材版本:统编版学校六班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6课课时支配:2课时教学目标:1、激发同学对人类早期文明发祥地的爱好和古怪心;2、让同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发祥地的成因、特点、成就;3、挂念同学理解人类早期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和意义。
教学重点:1、人类早期文明发祥地及其成因、特点、成就。
2、人类早期文明对人类文明的意义。
教学难点:1、让同学感受人类早期从野蛮到文明的蜕变历程。
2、挂念同学理解人类早期文明对人类文明的意义。
课前预备:1、预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素材,呈现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及其成因、特点、成就。
2、预备小组争辩的题目,以及汇报的形式。
学情背景:本节课是学校六班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中的第三单元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第一课时。
同学已经学习了人类文明的进展史,对文明的概念已经有了肯定的了解。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同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发祥地及其成因、特点、成就,感受人类早期从野蛮到文明的蜕变历程,以及人类早期文明对人类文明的意义。
教材中给出了相关的案例和故事,通过图片和视频素材呈现了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及其成因、特点、成就。
教学设计:一、课前导入(5分钟)老师说:“同学们,今日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古代文明的学问,你们知道古代文明是指哪些文明吗?”同学回答:“古代文明包括中国古代文明、埃及古代文明、印度古代文明、希腊古代文明等。
”老师说:“很好,你们已经对古代文明有了肯定的了解。
那么,我们今日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同学回答:“了解人类早期文明发祥地及其成因、特点、成就,感受人类早期文明对人类文明的意义。
”老师说:“格外好,那么我们开头今日的探究之旅吧。
”二、学问讲解(20分钟)老师说:“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些图片和视频,了解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及其成因、特点、成就。
”(设计意图: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多种形式,让同学感受人类早期从野蛮到文明的蜕变历程。
)老师讲解古代文明的成因、特点、成就,并呈现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挂念同学了解古代文明对人类文明的意义。
第6课 探访古代文明 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知道人类早期文明区域的分布,探究人类共同创造的早期文明成就及其重要意义。
2.道德修养: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文化遗产是全世界的共同财富,激发兴趣,增强保护意识。
3.责任意识:知道中华民族为世界文化作出了独特贡献,萌发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激发探究了解人类早期文明发祥地的兴趣,感受人类早期从野蛮到文明的蜕变历程,为人类共同拥有的早期文明自豪。
(重点)2.了解人类早期文明发祥地及其成因、特点、成就,感受人类早期文明对人类文明的意义。
(难点)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2.教师准备活动资料包。
资料包包括:(1)遗址沙盘:在遗址沙盘中埋藏一组反映华夏先民生活的文物的图片,供学生发掘。
每个小组的遗址沙盘中埋藏的文物图片数量、内容不一致,以供学生发现探究。
文物图片包括:大量堆积的碳化稻、骨耜骨镰、石磨盘、猪纹陶钵、玉珙、骨针等。
另准备一次性挖掘工具和湿纸巾若干。
(2)微型博物馆:3幅图片(分别展示的是约90000年前苏美尔人种植果树的印章、约5000年前古埃及人运用杠杆原理汲水灌溉的壁画约3500年前古印度人用耕牛犁地的壁画,每幅图片下面分别用一句话作注解)。
(3)“古今文明对对碰”连线资料卡。
3.板书用“大河流域文明图”(也可提前手绘在黑板上)。
教学过程一、活动一:挖掘遗址探文明1.谈话导入出示一张地球的图片同学们,这是我们生活的地球,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一直发展到今天。
远古时代,人类刚出现时,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后来,地球上出现了早期文明区域,人类才开始慢慢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探访人类这些早期文明发祥地,看看地球上早期人类的生活是怎样的。
2.情境激趣,体验“考古”我们先从熟悉的长江流域开始。
1973年,人们在这里发现了一处距今约有7000年的历史遗址——河姆渡遗址。
第6课 探访古代文明 第1课时(教案)全国通用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第1课时(教案)全国通用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的基本概念,认识古代文明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古代文明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兴趣。
4.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古代文明的基本概念2. 古代文明的重要性3. 探访古代文明的方法4. 我国古代文明成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代文明的基本概念、古代文明的重要性、探访古代文明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古代文明。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古代文明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的重要性。
(2)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古代文明的基本概念(1)教师讲解古代文明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古代文明的特点。
(2)学生举例说明古代文明,加深对古代文明概念的理解。
3. 认识古代文明的重要性(1)教师讲解古代文明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古代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学生讨论古代文明的重要性,分享自己的观点。
4. 学习探访古代文明的方法(1)教师介绍探访古代文明的方法,如考古发掘、文献研究等。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探访古代文明的方法。
5. 了解我国古代文明成果(1)教师简要介绍我国古代文明成果,如长城、兵马俑等。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我国古代文明成果,激发民族自豪感。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古代文明的重要性。
(2)学生谈收获,提出课后拓展活动建议。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本节课所学,写一篇关于古代文明的短文。
2. 课后收集有关古代文明的资料,准备下一节课的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古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6探访古代文明(第1课时)教案
6.探访古代文明(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古代文明成就,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
2.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学会探究古代文明的基本方法。
3.领悟古代文明的重要意义。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六课。
本单元围绕“共同的世界一历史与文化”这一学习主题,设计了《探访古代文明》《多元文化多样魅力》两课内容。
《探访古代文明》从认识人类早期文明地理分布及其产生的地理因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四大人类早期文明区域的文明成就。
然后,再探究以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早期文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探究中华早期文明的方式去探究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帮助学生了解其他早期文明创造的灿烂文化及其对人类世界的重大影响。
之后,教材再通过“世界文化遗产”这一主题,引导学生了解留存于世的早期文明成就,激发学生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增强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感知古代文明成就,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
教学难点:领悟古代文明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观看视频,了解四大文明古国。
走进新课《探访古代文明》,了解人类早期文明发祥地。
二、学习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1.走进活动园,阅读人类早期文明分布图,圈画河流,探索古代文明发祥地。
2.通过视频,了解人类文明起源于大河流域的原因。
三、学习中国早期文明发祥地1.小小考古学家:小组合作组建一支考古小分队,从住食用用等方面收集资料,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尝试做小小考古学家,完成学习单。
2.学会探究古代文明的基本方法:通过考古物品进行推测。
3.了解河姆渡人和半坡人是如何生活的。
四、人类早期文明对人类文明的意义1.查阅更多资料,了解探索早期文明的重要意义。
2.学习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3.认识人类早期的文字。
五、总结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6 探访古代文明 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6 探访古代文明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古代文明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2.能够认识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3.能够掌握古代文明的主要代表作品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1.古代文明的概念及其特点;2.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3.古代文明的主要代表作品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1.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2.古代文明的代表作品及其特点。
教学过程Step 1 自主探究1.向学生介绍古代文明的概念,并要求学生探究古代文明的特点;2.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历史文化背景等多种途径自主探究古代文明。
Step 2 交流讨论1.学生们在自主探究结束后,可以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各自的发现和认识;2.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点拨指导,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古代文明。
Step 3 课堂展示1.学生们可以通过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来汇报自己的认识和发现;2.教师可以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积极点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明。
Step 4 教师讲解1.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自主探究和交流讨论的结果,进行系统全面的讲解;2.如讲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主要代表作品及其特点等;Step 5 反思总结1.学生对自己在探究、交流、展示和教师讲解过程中的收获和体验进行总结;2.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以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
教学评估1.学生自主探究和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进行情景观察和记录;2.学生展示和教师讲解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和答题等方式进行评价;3.教学结束后,教师进行反思总结,以进一步完善教学活动。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能够了解到古代文明的概念和基本特点,掌握了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及其特点,对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课堂讲解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们在自主性、合作性和开放性的环境下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此次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学设计和评价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因此我们要不断反思总结,不断改进,使教育教学更加科学有效。
(精品)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6.探访古代文明》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精品)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6.探访古代文明》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6.探访古代文明》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和特点,通过探究历史人物、事件和文化遗产,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古代文明的起源、科技发明、文化艺术、哲学思想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古代文明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待提高。
学生对历史人物、事件和文化遗产的认识较为表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加深对其背后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的理解。
此外,学生对古代文明的探究欲望较强,乐于参与实践活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和特点,认识历史人物、事件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和特点,掌握历史人物、事件和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
2.教学难点:深刻理解古代文明背后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历史人物、事件和文化遗产为例,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参等相关资料的准备。
2.历史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的收集。
3.学生分组及角色分配。
4.教学课件的制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中国古代文明的图片,如长城、故宫等,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
《探访古代文明》示范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探访古代文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早期文明区域的分布,探究人类共同创造的早期文明。
2.认识在文明区域创造的灿烂文化及对人类做出的贡献。
3.掌握资料查找、归纳、总结等学习技能。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认识和感知人类早期文明成就及其重要影响。
难点:感受古代文明成就及人民智慧。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四、相关资源图片资源:活动设计等图片五、教学过程【课堂引入】问题导入: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导入:同学们都知道中国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那其它三个文明古国分别是哪里呢?出示任务:根据图片提示,说出其它三大文明古国。
反馈指导:引导学生查找资料,积极讨论教师总结: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
世界上那么多国家,为什么把这四个定位成文明古国呢?因为他们每一项文明是出现最早的,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中国与其他三个国家不同的是没有前缀古字,这说明我国没有成为历史,而是在持续不断的发展着。
这节课,我带大家一起走进人类文明的摇篮,一起探访和领略文明古国的文明成就。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点在于让学生进行合作式探究学习,通过归纳梳理,明晰人类早期文明的分布及华夏文明的相关知识。
一、探究早期文明发源活动一:一起来当小导游导入:早期文明区域的出现,表明人类开始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区域文明的兴衰、交融和变迁,构成了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画卷。
出示任务1:根据课本44页的图示,请小组成员讨论,人类早期文明的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选一位“小导游”和大家分享。
反馈指导:引导学生查阅资料,积极讨论分享。
教师总结:人类早期文明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大河流域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类的生存。
由此可见,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
知识链接:古代文明时期——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1000年两河文明发源于亚洲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尼罗河文明发源于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文明发源于南亚的印度河与恒河流域出示任务2:你了华夏文明的相关知识吗,循着历史的脉络,去探究一下吧。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探访古代文明(第1课时)》优质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2)为什么人类早期文明离不开大河流域呢?小结:亚非大河文明人类文明起源于大河流域原因如下:(1)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2)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3)便利的水运条件和平坦的地形有利于交通运输和贸易还有经济,文化的交流。
大河文明,主要生活于大河大江附近2.读图,思考(1)中国境内还有哪些的河流?为什么只有黄河和长江被称为“母亲河”?(2)黄河流经哪些省份?小结:黄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
(3)长江流经哪些省份?小结:长江的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百条支流延伸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8个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3.介绍: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目标导学二:小小考古家1.说说我的考古小发现(1)说说历史上的考古故事(2)考古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考古?小结:正是通过部分出土文物,考古学家才能发现古代劳动者的智慧,并知道了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小小考古家: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对比图小结:远古先民在采集生活中逐渐学会栽培农作物,在狩猎生活中学会了饲养动物,经过长期努力,最终实现了从采集到农耕,从渔猎到畜养的伟大变革,充分体现了古代先民的智慧。
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3.议一议小结:文明古国创造的灿烂文化还有医学、数学、建筑、文学、艺术……它们都对人类文明发展史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4.说一说:同学们,经过学习,我们发现这些早期文明区域都有文字出现,这些文字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第6课 探访古代文明 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探访古代文明》第一部分,包括文明的定义、文明的表现形式、古代文明的发展与影响等。
【教学目标】1.了解文明的定义和表现形式;2.掌握古代文明的发展与影响;3.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文明的定义和古代文明的发展与影响。
【教学难点】了解古代文明的表现形式。
【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演讲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引入1.教师利用图片或视频等资源,让学生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明表现形式。
2.教师与学生互动,讨论什么是文明,文明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3.通过让学生回顾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引导学生思考各自的行为是否文明,从而深入关注文明的重要价值。
二、活动探究1.教师介绍古代文明的发展和影响,并提供资料,让学生在小组中探究古代文明中代表性的科技发明、文化遗产或建筑等。
2.由小组代表进行演讲和讨论,分享各自发现的问题和启示,同时向其他小组学习。
3.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咨询和交流,探讨不同代表性事物背后的文化意义和历史意义。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并分享探究所得的知识和经验。
同时,让学生思考古代文明的现代价值和未来潜力。
三、课堂小结1.回顾课堂内容,让学生总结文明的定义和表现形式,以及古代文明的发展和影响。
2.教师与学生一起思考我们可以从古代文明中学到什么,如何将这些知识和经验应用到现代生活中,以及如何为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
【教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去思考文明和历史的本质,探究古代文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通过此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培养自己的探究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而教师则起到引导和促进的作用。
同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学会了如何倾听、思考和解决问题,具备了实际应用文明知识的能力,使课程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更有兴趣主动地学习和探索。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探访古代文明》教学设计
《探访古代文明》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地图,知道人类早期四大文明区域,探究文明诞生地的共同点及原因。
解读文物图片,合理推测半坡居民与河姆渡居民生活的特点,了解中华先民的智慧。
多途径了解人类早期创造的灿烂文化,产生探究人类早期文明的兴趣。
教学过程:活动一解读地图,初识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师:同学们,这是一幅人类早期文明发祥地的示意图,请仔细解读一下图中蕴藏的各种信息。
(学生观察、解读示意图)生:这儿处标有颜色的地区都是人类文明发祥地,都在大河流域。
师:地图上标识了四个地区,这四个地区的名称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命名?生1:橙色的地区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这一地区有黄河和长江生2:绿色的地区是印度河流域,因为这一地区有一条名为印度河的河流。
生3:紫色的地区是两河流域。
生4:浅绿色的地区是尼罗河流域,因为这一地区有一条名为尼罗河的河流。
师:这四个地区是以流经它们的河流的名字命名的。
再仔细看看这幅地图,这几个地区有什么共同点?生:一是它们都是用流经的河流命名的,二是那里都有古代文化遗址被发现。
师:这些古代文化遗址都曾经诞生过人类早期文明,你知道这些地方分别诞生了哪几个人类早期文明吗?(学生回答,教师梳理并板书:中华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
)师:这四个地区都有大河流经,我们把这些地区的文明称为大河文明。
大家继续读图,你们还有什么发现?师:这些地区都位于北纬20至北纬40°之间。
想一想,这种共同点是纯属巧合,还是有必然的原因?生1:因为这些地区都有河流人们在河流附近居住,方便进行农业生产。
生2:这些地区的气候比较适宜人类居住,也适宜于动植物的生长。
师小结:人类早期文明的出现,表明人类开始跨人文明时代的门槛,区域文明的兴衰、交融和变迁,构成了人类文明演进的历画卷。
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探访人类早期文明的发祥地。
活动二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师:我们先去探访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人类早期文明发祥地,那就是生: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6《探访古代文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6《探访古代文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了解古代文明的基本概念。
2.掌握古代文明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理解古代文明对现代文明的影响和意义。
1.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
2.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1.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探访古代文明,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什么是古代文明1.让学生自由发言,探讨古代文明的概念。
2.教师介绍古代文明的基本概念和一些例子。
2.2 古代文明的主要内容和特点1.让学生自由发言,探讨古代文明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教师向学生介绍古代文明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辅以图片和视频资料进行讲解。
2.3 古代文明对现代文明的影响和意义1.让学生自由发言,探讨古代文明对现代文明的影响和意义。
2.教师通过实例在学生中营造出对现代文明和古代文明对比的氛围,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古代文明对于现代文明的影响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3.1 活动引导法针对每一个环节,都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思考和讨论,以探究和发现知识。
3.2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向学生展示古代文明的具体内容、形式、意义等,使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加深对古代文明的认识。
3.3 图片和视频分析法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展示和分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古代文明的内容和特点,有利于学生的深入了解和理解。
四、教学流程4.1 导入环节1.利用图像资料,让学生体验古代文明的神秘与美妙。
2.输入本次探访古代文明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探讨古代文明的概念。
4.2 讲授环节1.介绍古代文明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并让学生自由发言。
2.点播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对古代文明有更深刻、具体的认识。
3.在老师的带领下,分组讨论古代文明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就讨论结果进行总结。
4.3 活动环节1.走进博物馆体验展示古代文物。
6探访古代文明(第1课时) 教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6探访古代文明(第1课时) 教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 知道古代的四大文明古国及其代表性文化,了解这些文化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意义。
2. 激发学生对于文明古迹的热爱和向往,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历史意识。
3. 提高学生的阅读解析能力,通过对于文本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 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课堂互动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教学重点】学生了解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及其文化代表性,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历史意识。
【教学难点】1. 如何通过课文引导学生发现古代文明古迹的重要性。
2. 如何通过课堂互动,引导学生良好表达能力,丰富学生课堂参与氛围。
【教学方法】1. 演讲法:通过老师对于课文的专业讲解,让学生对于古代文明古迹的重要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下一步的课堂互动做铺垫。
2. 互动剖析法:通过课堂上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老师讲解的知识点,发挥学生的思考和发现能力。
3. 影像教学法:通过播放历史纪录片、图片等多媒体元素,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古代文明古迹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1. 运用影像教学法,播放古代文明古迹的图片、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感悟图片、视频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Step 2 输入(15分钟)1. 配合课文对于古代四大文明古国进行讲解。
2. 引导学生了解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内涵以及代表性文化。
3. 强调文化遗产对于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图表等形式加深学生的认识。
Step 3 讲解(20分钟)1. 运用老师讲解法,针对课文内容进行剖析解读,引导学生思考。
2. 指导学生分析文本形式特点,拓展学生阅读素养。
3. 运用“发现”、“思考”、“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发挥学生的参与性。
Step 4 练习(20分钟)1. 运用互动剖析法,通过提问和回答、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对于课文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和解读,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探访古代文明(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探访古代文明》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道人类早期文明区域的分布;2.探究人类共同创造的早期文明成就。
3.感受人类早期文明对整个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感受人类早期文明对整个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过程课程导入(3分钟)(一)展示学习目标(二)知识竞答1.导语:你知道哪些人类早期文明?2.预设:小结过渡:放眼世界,人类拥有的很多文明成就,都可以追本溯源。
界各族都对人类文明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尤其是这四大文明。
那你知道它们的位置在哪里吗?探究新知(一)人类早期文明区域(12分钟)活动一:识图小能手1.展示课件:2.提出问题:请在图中找到四大文明的位置3.展示课件:4.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人类早期文明都发祥在大河流域?5.播放视频:河流的作用——两河流域6.提出问题:河流能给人们带来什么?7.预设:肥沃的土壤、灌溉的水源活动二:合作探究1.展示课件:为什么早期文明大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呢?活动规则:(1)分成4个小组,组内充分讨论;(2)讨论结束后小组代表总结发言。
2.预设:学生畅所欲言。
3.引导回答:大河流域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类的生存。
小结过渡:大河流域孕育了人类早期文明!长江和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你认识长江黄河吗?(二)聚焦中华文明(12分钟)1.展示课件:2.给出答案:活动三:小小考古学家1.导语:在中国历史上,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是母亲河,孕育了中国先民和中华文明,但是他们是谁,他们的房屋是如何建造的,他们使用什么样的工具,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请你阅读课本第45页的图文信息或收集更多的资料,尝试做个“小小考古学家”吧!2.展示课件:活动规则:(1)分成2个小组,阅读书本并进行思考讨论;(2)填写表格并和大家分享。
3.预设:学生畅所欲言。
4.给出答案:5.展示课件:考古知识深入分析:住食用6.提出问题:从这些考古资料的分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7.预设:学生畅所欲言8.引导回答:远古先民在采集生活中逐渐学会栽培农作物,在狩猎生活中学会了饲养动物,经过长期努力,最终实现了从采集到农耕、从渔猎到畜养的伟大变革,充分体现了古代先民的智慧。
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探访古代文明》优质教案设计
《道德与法治》六下第三单元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第一课时(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道德与法治》六下第三单元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的第一课时。
我将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这一课包含“早期文明发祥地”和“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两个话题。
第一课时“早期文明发祥地”的内容从认识早期文明区域的地理分布和成因开始,引导学生探究以半坡和河姆渡为代表的中华早期文明成就。
并指导学生用探究中华早期文明的方式去探究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帮助学生了解早期先民创造的灿烂文化,及其对人类文明社会形成的重要影响。
二、学情分析:课前,我们通过调查采访,发现学情有以下特点:1.距离生活遥远“人类早期文明发祥地”对于身处现代的学生来讲有很遥远的时空距离,只是在博物馆或书籍中略有涉猎。
2.知识储备有限学生对人类文明有一些粗浅的认识,但在内容上并不系统也不深入,思想观念上也没有形成明确的价值判断。
3.资源能力不强关于这一学习主题的教学资源数量很多,有大量纪录片、文献、书籍,但面对庞杂的资料,学生缺少梳理和内化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1.通过预学交流,了解世界早期文明所处区域的的共同之处并探究其形成的原因。
2.在项目化学习中,习得资源整合的能力,探究人类共同创造的早期文明成就。
3.通过对比拓展,感受早期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和对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
其中,教学重点是了解世界早期文明发祥地形成的原因,探究人类共同创造的早期文明成就。
教学难点是,感受先民的智慧以及早期文明对人类发展的重要贡献和对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
四、教学设计思路及教学过程基于以上分析,对于我执教的第一课时,我的教学思路如图所示:接下来讲讲我的教学过程:首先,进入第一板块:(一)预学交流,感知早期文明成因1.视频导入,感古代文明兴衰之变上课伊始,我通过一段视频,向学生展示早期文明区域的灿烂成就、兴衰变迁,使学生快速进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6探访古代文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重要成就和影响,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古代文明的特点、影响以及与现代社会的联系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古代文明的艺术与文学》:通过分析古代文明的艺术与文学作品,展现了这些文明独特的文化魅力。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深入了解古代文明的更多内容,如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
-学生可以研究古代文明中的著名人物,如亚历山大大帝、孔子、柏拉图等,了解他们的生平和思想。
(3)尊重和认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明成果:学生需要学会尊重和认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明成果,增强文化认同感。
举例:尊重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
2.教学难点
(1)古代文明发展历程的把握:学生对于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难以记忆和掌握。
举例:夏、商、周三代文明的更迭,古埃及、古希腊等文明的特点。
2.拓展要求:
-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主学习和拓展,加深对古代文明的理解和认识。
-学生可以结合阅读材料和视频资源,深入了解古代文明的科技发明、哲学思想、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可以尝试制作与古代文明相关的项目,如制作古代建筑模型、设计古代服饰等。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课后拓展中的收获和感悟。
-观察: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参与讨论、提问、笔记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参与度。
-测试:在课堂上进行小测试,检验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
6《探访古代文明》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6《探访古代文明》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 - 理解文明与非文明社会的概念; - 了解史前文明,认识古埃及文明、古中国文明、古印度文明等; - 知道古人类发明的工具、器物及其用途; - 掌握使用图片、文本、视频等多种媒介手段获取有关古代文明的信息。
教学重点
•史前文明的了解;
•古埃及文明、古中国文明、古印度文明等的认识;
•古人类发明的工具、器物及其用途的掌握。
教学难点
•如何使用多种媒介手段获取有关古代文明的信息。
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通过展示几张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文明和非文明社会的概念,使学生认识到文明社会所拥有的文化和科技对人类生存及发展的影响,以及文明所建立的法律及其意义。
2. 学习(40分钟)
•学习史前文明方面,使用图片等多种媒介手段,让学生了解史前文明,认识古人类发明的工具、器物及其用途;
•学习古埃及文明、古中国文明、古印度文明等文明,重点了解其社会制度、文化、科技、宗教等方面。
3. 达成(10分钟)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文明、非文明社会的概念;
•帮助学生了解到人类文明进程的漫长历程,增强对知识的兴趣;
•促进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文明与非文明社会的概念,掌握史前文明以及古埃及文明、古中国文明、古印度文明等方面的知识,经过学习和探究,学生对古代文明的认知有了进一步提升,同时还增强了他们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兴趣,对多元文化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6《探访古代文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6《探访古代文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初步感知古代文明成就,感受古代劳动者智慧,珍惜、感悟和传承古代文明遗迹。
2.行为与惯:养成珍惜、领悟和传承古代文明遗迹的意识,宣传中国文化,遵守有关文物的法律。
3.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珍惜古代文明遗迹的意义,初步学会探究古代文明成就,了解不同的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
4.过程与方法:在情景体验、调查交流、创新展示的过程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宣传中国文化。
感受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教学活动:1.《早期文明发祥地》重点:了解人类早期文明成就及古代遗迹,探访人类早期文明,感悟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珍惜、感悟和传承古代文明。
难点:感知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学会保护中国文化遗产。
核心能力目标及水平:收集与处理信息、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交流与合作、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尊重文化多样性、社会实践中各地文化的区别。
任务一:与文物对话任务二:传承的力量2.《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重点:了解世界文化各不相同,学会尊重和了解,取长补短,共存共荣。
难点:学会搜集资料,了解不同的世界文化,了解差异,尊重差异。
在文化交流中,与不同文化的人们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核心能力目标及水平:收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尊重文化多样性。
任务一:调查不同的世界文化任务二:中国文化我宣传3.《多彩的世界文化》重点:了解不同的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
难点:了解不同的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
核心能力目标及水平:收集与处理信息、尊重文化多样性。
任务: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以上是本次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古代文明成就,感受古代劳动者智慧,珍惜、感悟和传承古代文明遗迹,同时了解不同的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
通过情景体验、调查交流、创新展示等过程,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宣传中国文化。
同时,也要遵守有关文物的法律,珍惜历史遗产。
重点:了解人类早期文明成就及古代遗迹,感悟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珍惜、感悟和传承古代文明。
小学综合实践探访古代文明第一二课时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探访古代文明第一二课时教案第一课时教案:古代文明的起源引言:古代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了解和理解古代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文化传承和技术成就。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我们将深入了解古代文明的起源,并体验一些古代文明的重要成果。
一、目标1. 理解古代文明的概念和起源;2. 了解和区分不同古代文明的特点;3. 通过制作模型、观察实物等活动,培养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兴趣。
二、导入(15分钟)1. 观看介绍古代文明的视频短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2.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你理解什么是古代文明?它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重要的贡献?三、探究(40分钟)1. 分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古代文明,通过图书馆或互联网等途径,查找和收集与该古代文明相关的信息,并整理成小册子或海报;2. 展示与分享:每个小组依次展示自己整理的信息,并分享该古代文明的特点和成就;3. 观察实物:老师准备了一些古代文明的实物模型或图片,学生观察并记录观察到的特点,并与小组成员分享。
四、总结(20分钟)1. 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和总结:你们了解了哪些不同的古代文明?它们有何共同点和特点?2. 学生互相交流答案,并由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疑惑,并共同寻找答案。
五、拓展活动(剩余课时)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博物馆、遗址或古代建筑,让学生亲身体验古代文明的痕迹;2. 制作手工:鼓励学生自主制作与古代文明相关的手工作品,如陶艺、织布等,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3. 演讲比赛:组织学生进行古代文明演讲比赛,选出最佳演讲者,并让他们分享自己对古代文明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古代文明的概念和起源,了解不同古代文明的特点和成就。
同时通过实地考察和手工制作等拓展活动,更加丰富了学生对古代文明的体验和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本课时仅是对古代文明的一个初步探究,后续的学习将更加深入和具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享誉世界的中国古建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讲授新课
活动一:感知大河文明
1.人类早期文明分布图
思考:(1)人类早期文明分布在哪些地区?他们有什么共同体特征?(2)为什们人类早期文明离不开大河流域呢?2.出示人类早期文明源于大河流域的原因
活动二:中华文明的摇篮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六年级下
第六课《探访古代文明》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探访古代文明
单元
多样文明多彩生活
课时
1
学习
目标
1.初步了解世界早期文明区域的分布,探究人类共同创造的早期文明成就及其重要意义。
2.深入探索中华文明的中重要发祥地——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3.通过学习懂得文明发祥地对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重要贡献和对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
2.向三组学生分别发放相应的自学学习资料和素材。
3.引导他们进行提炼归纳和整理“本河流域”的特征
4.以“我是xx河流域”的代表,我向大家讲述我们的文明为题进行汇报展示。
5.师生共同汇总四大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
师小结:文明古国创造的灿烂文化还有医学、数学、建筑、文学、艺术……它们都对人类文明发展史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未下节课做好准备。
小结
生命不息探索不止!
板书
第六课探访古代文明
第1课时
古代文明
大河流域
孕育了
古印度
古巴比伦
古埃及
古代中国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两河流域
印度河、恒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
1.观看黄河流域半坡人介绍视频
2.观看长江流域河姆渡人介绍视频
3.列表整理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完成见课件)
类别
半坡人
河姆渡人
相同点:
不同点
生活地区:
生活地区:
房屋样式:
房屋样式:
生产工具:
生产工具:
种植植物:
种植植物:
饲养业:
饲养业:
原始手工业:
原始手工业:
4.再次欣赏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展示图片
师小结:远古先民在采集生活中逐渐学会栽培农作物,在狩猎生活中学会了饲养动物,经过长期努力,最终实现了从采集到农耕、从渔猎到畜养的伟大变革,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者的智慧,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莫定了重要基础。
活动四:自主学习探究世界早期文明
本环节以小组合作形式自主探究
过程:
1.学生分为三组分别代表印度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探究知识的最终目的。
越来越多大的穿越剧冲刺着学生的感官,让他们也大胆“穿越一次” ,一则让他们认识到现代文明的先进之处,二则让他们积极展现、发现自身的优点,未来才能更努力!
延伸活动
布置业:课后搜集各国闻名与世界古建筑,并能说出建筑的理念或者独特之处。
准备图片和文字说明
重点
明确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和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对我国文明发展史的作用。
难点
感知古代文明成就,感受古代劳动者的智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图片展示激趣导入
1、展示一组中国古代建筑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师: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代中国的文明的象征。同学们都知道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那么其他三大文明古国分别是谁?这节课,我们一同探访古代文明。
通过分布图进行对比,能够找出各河流域与其相对应的发祥地。
根据常识进行分辨并牢记
了解母亲河缘故
带着表格任务,认真观看视频,注意搜集和整理数据。
通过对比分析深入了解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文明
小组成员之间合作完成表格
聆听讲述
根据老师要求进行自学,抓住每一大河流域的核心文明。
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选代表进行发言
聆听简述
活动五:脑洞大开——假如我穿越了……
师:同学们一定看过很多穿越剧,例如最近比较红的《庆余年》,然后我们发现当现代人穿越到古代时,因为掌握很多更加先进的科学知识,所以都活的很牛是不是?今天我们探索了古代文明,让我们也来脑洞大开一下,假如让你穿越到古代,说一说你会做哪些让那个时代的人望而生畏、羡慕不已的事?你觉得自己要从事什么工作就会是一个出类拨萃的成功者!
回顾自己看过的穿越剧,根据自身的优点或者兴趣爱好大胆想象并发言
此处初步要让学生明确大河流域对文明发源地产生作用。
从母亲河说起中华文明的起源,引导学生热爱母亲河。
因为是远古时期的文化,生动的视频讲述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远胜于枯燥的讲解。
列表统计对比分析,结果更加直观有说服性。
老师用简短的总结语概括古代劳动人民为后世文明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
1.分别出示长江和黄河的航拍图,让学生分辨哪条是黄河?哪条是长江?
2.思考:中国境内的河流有很多,为什么只有黄河和长江被称为“母亲河”?
师: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勤劳智慧的人民。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被称为“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活动三:小小中华考古家
学习探索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