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绿色植物的物质和能量转换
初三生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d5429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e.png)
初三生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答案及解析1.植物体的任何部分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 B【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所以其场所是叶绿体,因此含叶绿体的绿色部分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如幼嫩的绿色的茎。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概念,容易题,属于理解层次。
2.右图是花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4】________和【7】________。
(2)开花后,要结出果实和种子,还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
(3)桃子由【3】__________发育而来。
(4)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可以让毛桃树上结出油桃。
【答案】(1)雌蕊,雄蕊(2)传粉,受精(3)子房(4)嫁接【解析】(1)一朵花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在花绽放之前,花萼和花冠对花蕊起保护作用。
花托是花柄的顶端部分,花的其它部分按一定的方式排列在它的上面。
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许多花粉。
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内有许多胚珠。
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图中的5是花药,6是花丝,7是雄蕊,3是子房,1是柱头,2是花柱,4是雌蕊,8胚珠。
因此,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4】雌蕊和【7】雄蕊。
(2)传粉是花粉传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包括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单性花一定是自花传粉,两性花可能是自花传粉或是异花传粉;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的现象叫做受精,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相结合的现象叫做双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精子与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这是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受精方式。
因此,开花后,要结出果实和种子,还要经过传粉、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
(3)雌蕊经过受精后,花萼、花冠、雄蕊、柱头和花柱等凋谢,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珠被发育成种皮,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换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换](https://img.taocdn.com/s3/m/e66f591cb14e852459fb5780.png)
(DADP++H++2e→NADPH)
讨论4.归纳总结该实验发生的反应式?
水的光解:H2O 光
NADAPDHP++OPi2
光 ATP
酶
光合作用的原理
The principle of photosynthesis
一、探究历程
思考·讨论
探索光合作用原理的部分实验
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等用小球藻(一种单细胞的绿藻)做了
入铁盐或其他氧化剂(悬浮液中有H2O,没有CO2),在光照下可以释放出氧气。 像这样,离体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发生水的光解、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称
作希尔反应。
讨论:1、写出水的光解的反应式? 2、希尔的实验说明水的光解产生氧气,是否说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 气中的氧元素全部都来自水? 不能说明。可能来自H2O和CO2 3、希尔的实验是否说明水的光解与糖的合成不是同一个化学反应?
光能
O2
2C3 固定
光解 酶
NADPH
供 能
还
多种酶
NADP+ ATP 供能
原
参加催化
CO2 C5
酶
ADP +Pi
(CH2O)
条件:光、色素、酶
条件:CO2、多种酶、ATP、 [H]
场所:类囊体薄膜
场所: 叶绿体基质
物质变化:2H2O 光 4[H]+O2
酶
物质变化:CO2+C5
C3
NADP++2e-+H+
实验结果3:实验表明,在酶的作用下,CO2与植物本身存在C5形成C3,同时 C3可还原成C5和(CC3
酶
2C3
C5+(CH2O)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1.2植物细胞练习(含解析)教师用卷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1.2植物细胞练习(含解析)教师用卷](https://img.taocdn.com/s3/m/ca75e319ba0d4a7303763a8d.png)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1.2植物细胞练习(含解析)教师用卷1.2.骆驼刺的根系十分发达,其根尖细胞中没有()A. 叶绿体B. 线粒体C. 染色体D. 液泡【答案】A【解析】解:根尖细胞有线粒体、染色体、液泡,而没有叶绿体,因此骆驼刺的根系十分发达,其根尖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故选:A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叶绿体只有在绿色部位的植物细胞中才有.3.下列各组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A. 细胞核--遗传信息库B.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C. 液泡--呼吸作用的场所D. 细胞壁--支持和保护作用【答案】C【解析】解:A、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正确。
B、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里,正确。
C、线粒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错误。
D、细胞壁的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正确。
故选:C。
植物细胞的结构如下: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4.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看到了以下几幅图象,这几幅图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 ①→④→②→③B. ④→③→①→②C. ③→④→②→①D. ②→①→③→④【答案】C【解析】解:低倍镜换到高倍镜的步骤是:①移动装片,使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②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更明亮;④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所以图中循序为:③→④→②→①.故选:C.本题考查显微镜使用过程中,低倍镜换高倍镜的步骤,据图分析作答.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使用方法.5.“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因为枫叶细胞内有一种花青素,花青素存在于()A. 液泡B. 细胞核C. 细胞质D. 细胞膜【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细胞的结构,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细胞各结构的功能。
初一生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59d5d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2.png)
初一生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试题答案及解析1.温室大棚栽培蔬菜时,夜间常常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其最主要的目的是A.降低温度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B.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消耗减少C.温度降低,蒸腾作用减弱,减少水分的散失D.温度降低,光合作用增强,有机物积累量多【答案】B【解析】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夜间,蔬菜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还要进行呼吸作用,菜农常会适当降低蔬菜大棚内的温度,使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提高蔬菜的产量.【考点】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2.金鱼缸里放些水草有利于金鱼的生长,这主要是由于水草能够A.提供饵料B.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C.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D.抑制水中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答案】B【解析】绿色水草放在金鱼缸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由分析可知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氧气,因此能增加鱼缸中氧气的含量,为金鱼提供充足的氧气以促进其长时间的存活,因此在金鱼缸中放一些新鲜绿色水草,主要目的是增加水中氧的含量,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的意义。
3.在验证“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前应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B.脱色过程中应把叶片放到酒精中隔水加热C.遮光时应用不透光的黑纸或铝箔D.滴加碘液后未漂洗便直接观察【答案】D【解析】该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分析现象,得出结论.A、实验前应将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该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B、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原因是,因为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该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C、部分遮光用不透光的黑纸或铝箔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是为了设置对照.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目的: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这样做就确定绿叶中的淀粉只有在光下制造的,黑暗中不能光合作用.该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D、观察现象之前,用清水冲掉碘液的目的是碘液本身有颜色,去掉碘液颜色的干扰,便于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使实验现象明显.该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考点】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A.叶绿体B.线粒体C.细胞壁D.细胞核【答案】A【解析】绿色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内含有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通过光合作用,把细胞内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因此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场所,细胞壁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考点】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5.归纳法是生物学学习的重要方法,通过对生物体结构的了解,你会发现,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的。
光合作用是把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
![光合作用是把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https://img.taocdn.com/s3/m/4dbf453431b765ce050814fe.png)
光合作用是把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
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并释
放出能量。
1 光合作用能量转换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
在植物体中。
能量转化
光反应:叶绿素把光能先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并储存在ATP
中
碳反应(暗反应):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变为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植物在同化无机碳化物的同时,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所形成的
有机化合物中。
每年光合作用所同化的太阳能约为3x10 J,约为人能所需能量的10 倍。
有机物中所存储的化学能,除了供植物本身和全部异养生物之用外,更重要的是可供人类营养和活动的能量来源。
光合作用的光抑制:
光照不足会成为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光能过剩也会对光合作用产生不利
影响。
当光合机构接受的光能否超过所能利用的量时,会引起光合速率降低
的现象。
1 光合作用的发展17 世纪荷兰科学家Van Helmont 进行柳树盆栽试验。
证明柳树生长所需的。
植物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知识点过关
![植物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知识点过关](https://img.taocdn.com/s3/m/1ebc5554be1e650e52ea99d7.png)
植物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知识点过关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1、根根的形态与组成:1、主根:由中子中的发育而成2、侧根:从主根上长处的根根尖:1、根毛区(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内有导管,吸收的主要部位)2、伸长区(细胞,与根的伸长有关)3、分生区(细胞小,排列很紧密,具有强烈的。
)4、根冠(最外端,细胞形状,排列不整齐。
起作用)变态根:、根的作用:固着、支持、吸收(真正起吸收作用的是根尖),贮藏和输导2、茎表皮:位于茎的最外层,细胞排列紧密,间隙较小,起作用。
皮层:1、韧皮部:其中含有和输导有机物的2、木质部:位于茎的中央,其中一些管状细胞内的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横壁逐渐消失时,形成中空的长管,叫,导管是运输的通道。
3、维管形成层维管组织:由几层细胞组成,细胞,能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向外分裂产生新的韧皮部,向内分裂产生新的木质部。
髓:在茎的中央。
细胞壁较薄,常有的功能。
植物的茎由芽发育而来(主茎由发育而来,侧茎由主茎上的发育而来),芽按位置可以分为和,按性质分为、和洋葱,马铃薯,荸荠,藕都是茎(),因为都有芽或者变态叶或者节间。
茎的功能:支持、输导、贮藏营养物质和繁殖3、叶叶的形态:1、单叶(每个叶柄上只生一个叶片)2、复叶(每个叶柄上着生两个及以上小叶片)叶的组成:1、叶柄:连接叶片和茎的结购,是运输营养物质的通道,并叶片伸展在空间里2、托叶:着生于叶柄基部的小形叶片,能幼叶。
但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有托叶。
3、叶片:是叶的主体,通常呈,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叶的结构:1、表皮:表皮细胞排列,无色透明,外有透明不易透水的,起到透光,保护和的作用;表皮上有气孔和保卫细胞,从而使叶肉细胞与外界环境能进行;陆生植物上表皮的气孔数于下表皮的气孔数。
某些浮水植物,如睡莲,其气孔全部分布在表皮。
2、叶肉:叶肉细胞里含有大量,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分为和。
栅栏组织接近上表皮,细胞呈圆柱形,排列较整齐,含叶绿体较多。
海绵组织接近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较疏松,含叶绿体较少。
第4课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2)
![第4课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2)](https://img.taocdn.com/s3/m/14df35e551e79b8969022620.png)
【典例 3】(2018·济宁)精准扶贫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建 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金乡白 梨瓜因无公害、肉质甜脆、口感清爽深受消费者青睐,如图 46 依次为叶片进行的三项生理活动过程,晴朗的夏季光合作用和 呼吸作用的强度以及大棚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
图 46
【类题演练 1-1】(2019·娄底)如图 4-3,甲、乙两个实验装置均 在适宜温度、足够阳光的环境下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 43 A.甲的红墨水滴向右边移动 B.乙的红墨水滴向右边移动 C.甲的红墨水滴不移动 D.乙的红墨水滴不移动
【解析】图甲植物因缺少二氧化碳,故只进行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 收,故装置内的气压减小,红墨水滴向左移动。图乙中植 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钟罩内二氧化碳含量 减少,故碳酸氢钠分解产生二氧化碳,补充光合作用消耗 的二氧化碳,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使装置内的气压增 大,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向右移动。 【答案】 B
1.(2019·台湾)小帆想知道某一植株在不同环境条件下,
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速率的快慢,依据下列数据进行推
测,最合理的是
()
A.单位时间内产生氧气的量
B.单位时间内消耗叶绿素的量
C.单位时间内消耗葡萄糖的量
D.单位时间内产生二氧化碳的量 【答案】 A
2.(2019·南充)如图 4-1 是植物叶片的生理活动示意图,下
专题一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是植物的三大生理作 用。光合作用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和氧气,而呼 吸作用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我们根据 产物的不同,可以判断植物发生的变化属于何种作用。
植物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换过程
![植物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换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69b09f6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c.png)
植物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换过程植物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基本的能量转换过程之一,其对地球上的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光能被转换为化学能,供植物生长和维持生命所需的能量。
本文将重点介绍植物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换过程,包括光能的吸收、光合色素的作用、电子传递链以及化学能的储存等。
首先,植物光合作用中的第一个关键步骤是光能的吸收。
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关键物质,其吸收光能的能力使得光合作用成为可能。
叶绿素主要吸收蓝色和红色光线,而反射或传递绿色光线,因此植物呈现绿色。
光能被吸收后,植物能够进一步利用它进行能量转换。
接下来,光合色素的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光合色素存在于叶绿体的类囊体中,其中最重要的是叶绿素a。
当光线落在叶绿体上时,能量会激发叶绿素分子中的电子跃迁,从而形成高能的激发态。
激发态的光合色素会将能量传递给反应中心的特殊叶绿素分子,称为反应中心叶绿素。
这个过程中的能量转移如同热土豆游戏中球员之间传递“热土豆”一样。
在反应中心叶绿素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被激发到高能位,而后发生电子传递链。
电子穿梭在细胞膜中的多个细胞色素复合物中,这些复合物由电子携带者组成。
电子按照一定的能级顺序穿梭,同时释放能量。
这个过程中,光能被转化为电子能,并通过不同的酶促反应进一步转化为化学能。
最终,高能位的电子传递到酶促反应中,生成一种称为NADPH的分子,这是光合作用中能量转化过程的关键步骤之一。
化学能的储存是光合作用中能量转换的最后一个步骤。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还合成了另一种重要的物质,称为三磷酸腺苷(ATP)。
ATP是生物体内能量储存和传递的关键分子,也是光合作用中化学能储存的形式之一。
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光能激发的反应链产生的化学能被用于合成ATP。
ATP分子储存着光合作用中所需的能量,并在细胞代谢过程中释放能量。
总结起来,植物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换过程可以概括为:光能被叶绿素吸收,激发叶绿素分子中的电子跃迁,将能量传递给反应中心叶绿素,然后通过电子传递链将高能位电子传递到酶促反应中,最终生成化学能储存分子NADPH和ATP。
物质的能量转换2叶绿体(共67张PPT)
![物质的能量转换2叶绿体(共6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ae5fc1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6a.png)
、光合磷酸化。 在红藻和蓝细菌中还有藻胆素。
分布:均匀分布在胞质中,或聚集在核周围或沿壁分布,光照影响分布。
1、光吸收
• 指叶绿素分子被光激发至引起第一个光化学反应 的过程,包括光能吸收、传递和转换。是光反应 最初始的反应,又称原初反应(primary reaction)
• NADP+是最后的电子受体,接受两个电子 内膜上有很多运输蛋白,选择性地转运出入Chl的分子。
膜蛋白主要有细胞色素b6/f复合体、质体醌(PQ)、质体蓝素(PC)、铁氧化还原蛋白、黄素蛋白、光系统Ⅰ、光系统Ⅱ复合物等。 铁氧还蛋白也是通过Fe3+与Fe2+循环传递电子
被还原
• 同线粒体一样,光合作用中的电子载体也 组成复合体
单层膜围成的扁平囊,沿叶绿体长轴平行排列。 内膜上有很多运输蛋白,选择性地转运出入Chl的分子。 四、叶绿体主要功能: 光合作用 已知由ctDNA编码的RNA和多肽有:叶绿体核糖体中4种rRNA(20S、16S、4. 内膜上有很多运输蛋白,选择性地转运出入Chl的分子。
• 可分为3个主要步骤: 光能吸收、电子传递 类囊体膜中的电子传递及非循环光合磷酸化
一、叶绿体与质体
• 叶绿体是质体的一种,与其它质体不同 ,叶绿体是唯一含类囊体膜结构的质体 。
• 质体还包括:白色体、有色体、蛋白质 体、油质体、淀粉质体,均由前质体分 化发育而来。
二、叶绿体的形态与数量
• 1.形态:高等植物:呈双凸透镜形。藻:网 状、带状和星形等,可达100um
• 2.数量:因种、细胞类型、生态、生理状态 不同。高等植物叶肉细胞含50~200个,占 细胞质的40%。
初一生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adf08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d.png)
初一生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试题答案及解析1.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在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把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这些有机物不仅满足了绿色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
【答案】能量;叶绿体;光能;食物来源【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细胞的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绿色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故答案为:能量;叶绿体;光能;食物来源【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据此答题.2.科学探究题(每空2分,共14分。
)小燕同学设计了下图装置用于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
实验前将甲装置放到黑暗处48小时后,移出装置经阳光照射3小时;摘下A.B两个叶片,分别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漂洗后滴加碘液染色。
请据图分析回答:(1)在氢氧化钾的作用下,A叶片与B叶片形成一组,其变量是空气中的。
(2)叶片经过酒精隔水加热是为了溶解掉叶片中的,使后面的染色效果更加明显。
(3)A.B叶片经过染色后,能被染成蓝色的是(选填“A”或“B”)叶片。
因为该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且制造出有机物——,植物的光合作用在该叶片细胞的中进行。
(4)该实验设计的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需要。
【答案】(1)对照组;二氧化碳(2)叶绿素(3)B;淀粉;叶绿体(4)二氧化碳【解析】(1)将甲装置在黑暗中放置一昼夜,植物体的叶片因得不到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将被运走和耗尽.将甲装置移至光下后,在自然状态下,植物体的叶片能够接触并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等有机物.A叶片处于装有氢氧化钠的玻璃瓶内,这样玻璃瓶中的二氧化碳就被氢氧化钠吸收;B叶片处于装有水的玻璃瓶内,水几乎不吸收二氧化碳,B叶片能吸收到二氧化碳.这样A叶片与B叶片就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二氧化碳.(2)由于叶绿素的颜色较深,不溶于叶片中的叶绿素,滴加碘液后,叶片颜色的变化就不明显;叶绿素能溶解在酒精中,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就可溶去叶绿素.(3)A叶片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法制造淀粉;B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B叶片经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能变蓝的是B叶片,A叶片不变蓝.植物的光合作用在该叶片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的。
课后练习5 绿色植物的物质和能量转换
![课后练习5 绿色植物的物质和能量转换](https://img.taocdn.com/s3/m/165f20e0910ef12d2af9e7f9.png)
第16题图
(1)同一种水果的含糖量是由其积累的有机物多少决 定的。图乙中,造成AB段和DE段二氧化碳的浓度上升 呼吸作用 ,通过该过程,水果内 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___ 减少 ;造成BD段二氧化碳的浓度 的有机物的含量会______ 光合作用 ,水果内的有 逐渐降低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___ 增加 。根据曲线乙,增加甲图中水果的 机物含量会_____ 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 含糖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丙中,对比两条曲线,相同时间内,温度为 30 ℃时,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高,实验表明,在一 ____ 呼吸作用 越强。可 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水果的___________ 见,在白天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甲图中水果的含 夜晚适当降温 糖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 。
第14题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会影响蓝莓的呼吸作 (1)上述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 用,从而影响水果的保鲜。 (2)分析图甲或图乙可知,随着蓝莓储藏时间的增加, 产生CO2的速率均有下降。原因是密闭容器内的CO2浓 增大 ,从而抑制了蓝莓细胞的呼吸作 度会逐步_________ 用。
(3)某同学为验证上述实验结果,设计如下方案: ①将两等份同一品种、成熟度相同的蓝莓分别装入甲、 乙两只相同的烧杯中; ②将甲、乙两烧杯分别置于25℃和-5℃条件下观察, 每隔一段时间测定CO2浓度; ③重复上述过程,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 有同学认为他的实验方案不合理,请你指出其中的一 处。 在敞口的烧杯中进行实验(没有在密闭容器内进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或乙烧杯置于-5℃条件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能量转化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能量转化](https://img.taocdn.com/s3/m/637b222a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e.png)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能量转化光合作用是植物的一项重要生理过程,它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为植物提供生长和发育所需的能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能量转化过程。
一、光合作用的定义和概述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与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化学反应,产生有机物质和释放氧气的过程。
它是一种典型的细胞代谢反应,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
光合作用是维持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过程。
二、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可以总结为:6CO2 + 6H2O + 光能→C6H12O6 + 6O2。
反应式中,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被光能激发,产生葡萄糖和氧气。
三、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的叶绿体基板中。
该阶段主要包括光能的吸收、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以及释放氧气等过程。
这一阶段需要光合色素的参与,其中最重要的是叶绿素。
四、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是光合作用的关键步骤,也称为碳同化作用。
该阶段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基板和质体中,不需要光线直接参与。
暗反应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光合产生的能量,合成有机物质,并将其储存起来。
五、光合作用和能量转化光合作用通过光能的转化,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供植物进行生长和代谢活动。
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光能主要被吸收和利用叶绿素分子,经过一系列的能量转化,最终转化为化学键的能量。
六、光合作用的意义和作用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基本的能量转化过程,对维持生态平衡和地球上生物的协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光合作用通过合成有机物质和释放氧气,为其他物种提供了基本的食物和氧气来源。
七、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和调控光合作用的效率和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水分等。
通过调节这些因素,植物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长条件,实现最有效的光合作用。
八、光合作用的应用前景光合作用作为一种重要的能量转化过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研究和利用光合作用的机制,可以开发出光合作用相关的技术,如太阳能电池板、人工光合作用等,为能源领域和环境保护提供创新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生命科学第4讲绿色植物的物质和能量转换
![生命科学第4讲绿色植物的物质和能量转换](https://img.taocdn.com/s3/m/5798ebb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6.png)
化学能转换为生物能
过程
生物能是生命体通过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 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释放出其中的化学能,供细胞代谢和维持生命活动所需。
场所
细胞呼吸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线粒体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负责提供能量。
意义
细胞呼吸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化学反应之一,它为细胞提供了能量,支持了生命活动的 进行。
促进物质循环
绿色植物作为分解者,参与有机物的 分解和物质的循环,对维持生态系统 的物质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04
CATALOGUE
绿色植物的未来应用
在农业上的应用
提高粮食产量
通过基因工程和育种技术,培育出抗逆性强 、产量高的农作物品种,提高粮食生产的效 率。
改善农产品品质
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农作物的营养成分和口感,满 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和生态功能。
在新能源开发中的应用
生物质能
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物质资源,生产生物质能,替代化石能 源。
生物燃料
利用植物油、动物脂肪等生物质资源,生产生物燃料,减少对化 石燃料的依赖。
生物质材料
利用植物纤维和其他生物质资源,生产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替 代塑料等不可降解材料。
THANKS
感谢观看
减少农药使用
通过生物防治和天敌引入等生态农业技术, 降低农药气净化
01
利用植物的吸收和转化功能,降低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改善
空气质量。
水体净化
02
利用植物的吸收和过滤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净化水
源。
土壤修复
03
利用植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修复受损的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https://img.taocdn.com/s3/m/3be2ef9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e.png)
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指在植物细胞中负责能量转换的器官和结构。
这些能量转换器包括叶绿体和线粒体,它们在植物细胞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来介绍叶绿体。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一个特殊器官,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叶绿体内含有一种绿色的色素叫叶绿素,它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能量。
当太阳光照射到叶绿体上时,叶绿素会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这个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植物细胞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它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其储存起来。
在光合作用中,叶绿体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最终生成葡萄糖和氧气。
葡萄糖是植物细胞的能量来源,它可以被进一步转化为其他有机物质,并供给植物细胞进行生长和代谢。
氧气则是植物细胞中的副产物,它通过气孔释放到空气中。
除了叶绿体,线粒体也是植物细胞中的一个重要能量转换器。
线粒体是植物细胞中的一个细胞器,它是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
呼吸作用是植物细胞中的另一个重要过程,它将有机物质转化为能量。
在呼吸作用中,线粒体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将有机物质转化为化学能,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这个过程与动物细胞中的呼吸作用类似。
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之间存在着一种密切的关系。
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生成葡萄糖。
葡萄糖被运输到线粒体中,通过呼吸作用进一步转化为能量。
这样,植物细胞就能够利用太阳能进行生长和代谢。
除了叶绿体和线粒体,植物细胞中还存在其他能量转换器,如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等。
它们在植物细胞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参与各种代谢过程和物质转运。
总结起来,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指在植物细胞中负责能量转换的器官和结构,其中叶绿体和线粒体是最重要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生成葡萄糖和氧气。
葡萄糖被运输到线粒体中,通过呼吸作用进一步转化为能量。
这些能量转换器使植物细胞能够利用太阳能进行生长和代谢,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存至关重要。
2015中考考纲知识点解读
![2015中考考纲知识点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2965c5fc7f1922791688e8a1.png)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试内容分为“科学探究”、“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五个部分(其中“科学探究”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考查融入“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的考查)。
各部分的分值大致分布如下:项目试卷分值考试内容分布生命科学 40±6分物质科学 130±+6分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 10±4分考试要求分布a—一了解 90±6分b——理解 60±6分c——应用 30±6分题型分布选择题 55±5分简答题 36±4分实验探究题 39±6分分析计算题 50±6分试题难度分布容易题 126±6分稍难题 36±4分较难题 18±2分(一)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单元考试内容考试要求科学探究▲1.提出科学问题①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中发现并提出可以进行科学探究的问题b②概述提出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b③理解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b ▲2.进行猜想和假设①根据生活经验或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 b②通过思考提出可检验的猜想和假设 b③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b④理解猜想和假设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b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①针对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确定相关实验原理,列出探究实验所使用的相关材料、仪器、设备等,设计相关实验方案,画出相关装置图c②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对所研究问题中的各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调节变量、无关变量)进行确认和分类,应用控制变量方法来设计实验c③将变量转化为可感知、可量度的事物、现象和方法(行为),说明在实验中如何测量一个变量,说明需要“做什么”和“怎么做”,c④理解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b▲4.获取事实与依据①说明事实具有可辨识的特征和属性 b②能使用基本仪器(刻度尺、量筒、天平、温度计、显微镜、电流表、电压表、普及型天文望远镜等)进行安全操作b③依据某一属性(或规则)进行有计划地观察;由不同的角度或方法进行一系列比较和测量观察;能针对变量的性质,采取合适的测量策略b④会记录和处理观察、测量的结果 b⑤理解实验对科学探究的作用 b▲5.解释、检验与评价①将证据与科学知识建立联系,得出基本符合证据的解释 b②区别与预测结果不一致的现象,并作出简单的解释 b③对探究过程和证据获得方式、方法、过程做出合适评价,能说明反常结果和证据的不可靠,或解释证据是否充分支持结论c④对观察和测量的精确性作出评价,能提出增加证据可靠性或获得进一步证据的相关探究的具体改进建议c⑤理解科学探究需要运用科学原理、模型和理论 b▲6.表达与交流①对所提出的问题、研究的内容、观察到的事物作有条理的、科学性的概述b②运用文字、符号、图表、模型、公式等解释并概括探究的过程和结果c③理解表达和交流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b(二)生命科学主题l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考试内容考试要求(一)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观察生物①结合常见生物的形态与生活习性,识别常见的生物与非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新陈代谢、严整的结构(除病毒外,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生长、应激性、繁殖、遗传和变异、适应并影响环境。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1.3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过程 课件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1.3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过程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9a6e94ad02de80d5d84091.png)
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C)
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知识巩固∶
1.大气中的氧气没有因人和动物的呼吸而减少,是由于
〈A〉
A.光合作用的结果
B.呼吸作用的结果
C.大气中氧含量增加的结果 D.氧气大量消耗的结果
二、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表现出的危害: 温室效应的出现会导致南北极的冰川融化、 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异常等后果; 臭氧层破坏以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危及包 括人在内的所有生物。
三 天然的“蓄水池”
1生物圈中的水是怎样循环的? 2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知识巩固∶
1.高温多雨,植物终年常绿,植物种类特别丰富的植被类型是〈 B 〉
(3)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的是( ⑥ ) 叶脉
。
(4)结构④是 气孔
,它是植物 蒸腾失水 的“门户”,
也是 气体交换 的通道,其开闭由[ ⑤ ] 保卫细胞控制。
概 念:( 水分)以(气体 )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
蒸
出去的过程。
腾 过 程:土壤中的水分 根毛 根部导管
作
茎 叶肉 (气孔) 大气
用
降低植物体的( 温度 ) 促进根( 吸收 ) 水分
实质
光合作用的意义
绿色植物都能够通过光合作用 积累有机物,并调节碳——氧平衡
光合作用像一个巨大的能量转换站,
把太阳能贮存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中。
GO
知识巩固∶
1.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C )
A.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B.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C.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第四章植物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练习题2023-2024学年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第四章植物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练习题2023-2024学年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2f7b2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31.png)
第四章植物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练习题2023-2024学年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含答案)第四章植物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练习题一、选择题1.绿叶海蜗牛是一种海洋软体动物。
它食用了藻类之后,能将藻类的某一结构置于自己的细胞内而使自身也能进行光合作用,这种细胞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叶绿体D.液泡2.移栽植物时往往暂时出现萎蔫现象,这是由于()A.水分的输导受到阻碍B.没有及时浇水C.一些根毛和幼根被拉断,降低了对无机盐的吸收D.一些根毛和幼根被折断,降低了对水分的吸收3.关于直根系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主根长而粗②主根不发达③侧根短而细④由不定根组成.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4.下列曲线表示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得的光合作用效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下面信息正确的是()A.当温度一定时,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B.当光照强度一定时,光合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C.当光照强度大于Q时,温度是限制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D.当光照强度小于P时,温度是限制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5.下面关于叶片结构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叶片上的气孔可以开闭,主要控制氧气进出叶片B.一般叶片多覆盖角质层的为旱生植物C.叶肉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D.叶片呈绿色,是因为叶表皮中含大量叶绿体6.在玉米苗期,农民第一次浇足水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不再浇水,其目的是()A.增强玉米抗涝能力B.提高土壤温度C.增加玉米抗干旱能力D.促进根系向土壤深处生长7.水分吸收的主要部位、运输通道、散失的门户依次是A.成熟区、气孔、导管B.根毛、叶脉、气孔C.根毛、导管、气孔D.根毛、叶脉、保卫细胞8.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跟下列哪些因素直接有关()A.空气湿度B.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C.土壤湿度和土壤肥力D.光照强度和温度9.植物吸收水分和运输水分、输导无机盐的动力是()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生长作用10.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⑤为叶片的上下表皮,由一层绿色的细胞构成B.②是栅栏组织,④是海绵组织C.③是叶脉,内有输导组织D.⑥为气孔,是植物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11.如图所示在光照强度一定的情况下,温室中某蔬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用单位时间内合成或分解的有机物量来表示)受温度影响的曲线图。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第四章 植物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第四章 植物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cff96d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6c.png)
2023-2024学年华东师大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为此他们对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进行24小时测定如图曲线能正确表示其测定结果的是(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二氧化碳浓度)()A.B.C.D.【答案】C【解析】解白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比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多所以在白天二氧化碳浓度不断降低到傍晚18点左右达到最低点晚上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不断释放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升高到清晨大约6点左右达到最高故选 C2.“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叙述与此观点不相符的是()A. 根冠细胞体积较大细胞壁薄有利于保护根不被土壤颗粒磨伤B. 四肢静脉中的静脉瓣以及心脏的瓣膜有利于防止血液倒流C. 神经细胞有许多突起有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D. 蛇的外骨骼能够保护内部柔软结构防止体内水分散失有蜕皮现象【答案】D【解析】A、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分生区 A正确B、四肢静脉中的静脉瓣以及心脏的瓣膜有利于防止血液倒流 B正确C、神经细胞有许多突起有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 C正确D、蛇的体表有细鳞具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作用有蜕皮现象 D错误3.下列属于合理施肥的措施是()A. 种棉花时多施氮肥使茎杆健壮B. 玉米在壮苗期追加磷肥C. 种甘薯时多施氮肥和磷肥使枝叶健壮提早开花结果D. 玉米在成熟期追加磷肥【答案】D【解析】解根据施肥的原则施肥时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施肥的作用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植物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如果缺少某种无机盐磷肥可以促进作物生长还可以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所以在玉米成熟期要追加磷肥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故选 D4.以下是植物的几种组织示意图具有分裂能力的组织是()A.B.C.D.【答案】C【解析】A、图示A为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 A不符合题意B、图示B为营养组织具有制造和储存营养功能的薄壁细胞 B不符合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 氧气,供其他生物体呼吸;植物的叶表皮结构上有气 孔,是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通道,即植物蒸腾 作用产生的水主要通过叶进行。 答案:氧气(或“O2”) 叶
3.(2014· 宁波)目前,在不少步行街、住宅小区、 景观带都可看见一些被移栽来的大树,许多城市也纷 纷实施大树进城计划,将山区的树木移栽进城。但移 栽大树的死亡率较高,因此对大树移栽须谨慎:一要 严格控制采集范围;二要注重移栽技术。
(1)图中被移栽的树木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弱 ___________,带上大泥球的目的是 ___________,从 而提高移栽的成功率。
(2)大规模的树木进城, 对于城市来说能快速绿化、 美化,但对山区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请列举其 中一条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植物的蒸腾作用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失水 分,因此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弱蒸腾作用;植物 的根毛比较细嫩,在移栽过程中容易受到损伤,要带 土移植,以避免植物根毛等的损伤;(2)大量的植物具 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作用。 答案:(1)蒸腾作用 减少幼根和根毛的损伤 (2)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要根据植物的需水规律 适时地、适量地灌溉,用最少量的水获取最大的效 益。如根据农作物的需水规律,采用喷灌、滴灌等 先进的灌溉技术。如果对农作物进行过度灌溉,则 会影响根系的氧气供应,进而影响根细胞的呼吸作 用。
1. (2014· 金华)下列关于“植物在光照下制造淀粉 实验”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把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运走、耗尽 叶片内的淀粉 B. 天竺葵在光照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 吸作用 C. 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原因之一是避免 酒精温度过高引起燃烧 D.叶片经脱色、清洗、滴加碘液、再清洗,遮光 部分显蓝色
8.(2013· 宁波)如图所示是研究植物某一生命活 动过程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可用于检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 CO2 B.装置甲的作用是吸收鼓入空气中的 CO2,避免对实验造成干扰 C.装置丙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装置丁中也会出现浑浊现象 D.若装置丙不遮光,从装置丁出来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第3课
绿色植物的物质 和能量转换
知识点一 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利用和散失 1.植物体对水分的利用 根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运输 到植物的地上部分。进入植物体内的水分,一般只有 1%左右保留在植物体内, 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其他 各种生命活动。
2.蒸腾作用的概念 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表面 (主要是叶片表面上 的气孔)散失到体外的现象,叫做蒸腾作用。进入植物 体内的水分,99%左右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只 有 1%左右真正用于各种生理过程和保留在植物体内。
(3)如图,有同学对叶片脱绿的操作进行了微型化 改造,很快完成了实验。 请说出这个微型实 验的一个优点或缺点: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③
(2)耗尽、运走叶中原有的淀粉 (3)
优点如省时方便、用量少成本低、操作简单、节能等; 缺点如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装置不易固定等(合理均可)
7.(2013· 宁波)如图所示, 将丝瓜茎靠近基部处切断, 可发 现“水”会从切面处不断缓缓 地向外冒,并可持续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内( )
A.植物的根细胞已经丧失呼吸作用 B.根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C. “水”主要从切面的筛管处冒出 D.根系吸水对植物茎刚切断时,植物根的细胞内还有 一些有机物,所以植物的根细胞还能进行呼吸作用; 此时根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根会从土 壤中继续吸水,水会通过导管由下而上运输,从导管 中不断冒出;筛管中的有机物从上而下运输,切断后 有机物不会从筛管冒出;根系吸水是水往高处运输的 动力。 答案:B
4.(2014· 台州)在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 验中,对于如何设置对照组,同学们提出了三种方案: ①取两株生长相近的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后,将 其中一株继续遮光,另一株光照 4 小时,然后分别摘 其叶片进行实验对比;②取一株天竺葵,放黑暗处一 昼夜后,将其中一张叶片作遮光处理,然后光照 4 小 时,分别摘其有无遮光的两张叶片进行实验对比;
山区水土流失(或植被破坏)
6. (2013· 丽水)丽水市西瓜以品种齐全、 味美质优 而闻名,是很好的消暑佳品。在西瓜生长阶段,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瓜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光合作用始终强于呼吸作用 C.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D. 根能从肥沃的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 无机盐和 有机物 答案:C
10.(2012· 杭州)对湖泊出现的“水华”现象,下 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活污水不经处理排入湖泊,容易引发藻类过 度繁殖 B. 湖水温度升高是引起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因素 C.藻类植物过度繁殖,会破坏湖泊原有生态系统 D.藻类植物过度繁殖可导致鱼虾死亡 答案:B
11.(2012· 义乌)下列措施是为了改变植物体光合 作用强度的是( )
3.蒸腾作用的意义 一是为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提供动力;二是能促 进矿质元素的运输;三是降低植物的体温,特别是叶 表面的温度。
4.植物生长中所需的重要无机盐
无机 盐 氮 磷 钾 元素 符号 N P K 对植物的作用 使枝叶繁茂,多开花 使其发育良好,促进 开花结果 使茎秆健壮,抗病、 抗倒伏 缺乏时的症状 植株矮小,叶色发黄, 开花少、籽实不饱满 生长缓慢、矮小,植 株暗绿带红,花、果 实、种子少 茎秆比较细弱、易倒 伏,叶片上带褐斑
③取一株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后,将其中一 张叶片作部分遮光处理,然后光照 4 小时,摘取这张 叶片,将见光部分和遮光部分进行实验对比。
(1)上述三种方案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 (2) 将 天 竺 葵 放 在 黑 暗 处 一 昼 夜 的 目 的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水― ― →有机物(淀粉)+氧气 叶绿体
光
条 件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光 无机物→有机物 光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知识点三
绿色植物的物质和能量转换
任何农作物都需要不断地吸收水分。但是,不同 种类的农作物的需水量是不同的,如水稻的需水量 很大,高粱的需水量很小。而同一种农作物在不同 的生长发育时期,需水量也不同。例如在生长旺盛 时期,需水量较大,在幼苗期和成熟期,需水量较 小。
2.(2014· 金华)2014 年 5 月,我国科学家成功试 验了世界上第三个封闭实验系统—— “月宫一号” , “月 宫一号”内有动物、植物等几十种生物,它是能与地 球媲美的“微型生物圈” ,使人类在月球等外太空长期 生存成为可能。
在“月宫一号” ,人、动物等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 化碳可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植物产生的______(气 体 ) 可供给其他生物进行呼吸作用;植物主要通过 __________(填器官名称)的蒸腾作用产生水, 经处理后 可用于生活用水。
A.低温、干燥条件下贮存种子 B.春季播种时用地膜覆盖 C.温室栽培作物时白天适当升高温度 D.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