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香花生油制取精制工艺实践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5-05-30

作者简介:姚 专(1962-),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油脂工程的管理及研究工作。

文章编号:1003-7969(2006)10-0033-02 中图分类号:T S 224.4 文献标识码:A

浓香花生油制取精制工艺实践

姚 专,周人楷,秦卫国

(国家粮食储备局无锡科学研究设计院,214035江苏省无锡市惠河路186号)

摘要:浓香花生油的制取和精制与普通油脂制取和精制有一定的区别,浓香花生油要最大限度地获得花生油的特殊香味,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油品澄清透明,需要特殊的制取和精制工艺。在浓香花生油的工程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浓香花生油制取、精制工艺。生产实践表明,该工艺合理,产品质量稳定,经济效益比较显著。

关键词:花生仁;浓香花生油;制取;精制;过滤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绿色环保食品”的大力倡导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浓香花生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并成为出口创汇的油料产品之一。因此,浓香花生油制取和精制工艺成为油脂科技工作者研究的热门课题。本文根据我院的工程实践,总结了一套浓香花生油的制取、精制工艺,供同行参考。1 制取工艺1.1 工艺流程

原料(花生仁)※清理※分级※※

※明火炒籽(颗粒大的仁)※破碎※吸风脱红衣—※破 碎(颗粒小的仁)※轧坯※蒸炒——————

※压榨

※沉降※扒渣↑渣回榨

※毛油

1.2 工艺说明

原料库中的花生仁经低温调节装置,使原料温度控制在15℃左右,水分小于等于9.5%,然后用输送设备送入清理、分级车间,先经平面回转筛清理去杂,再经花生分级筛分出颗粒大的花生仁(约占处理量的15%~20%),其余为颗粒小的花生仁。两种不同等级(主要是指颗粒大小和整粒度)的花生仁进入压榨车间后,通过不同的工艺路线,其中颗粒小的花生仁经破碎、轧坯、蒸炒后进入压榨机的辅助蒸缸,颗粒大的花生仁经明火炒籽机炒籽后冷却,再经破碎、吸风脱红衣后,也进入压榨机的辅助蒸缸,经混合后进入榨油机压榨,得到的毛油经澄油箱沉降,捞渣(得到的渣回榨),即可进入脱胶车间加工

浓香花生油;榨油机出来的压榨饼去浸出车间进一步提取饼中残存的油。1.3 工艺特点

浓香花生油的制取与普通油料油脂的制取区别主要在于清理、分级和明火炒籽。原料经过分级,分离出颗粒大的花生仁要经过明火炒籽、破碎、吸风脱红衣,然后以适当的比例与常规工艺制得的料坯混合压榨,这样得到的毛油具有特殊的浓香味道。分级主要是避免颗粒小的花生仁被炒煳,影响风味;炒籽主要是获得花生油特殊的香味。2 精制工艺2.1 工艺流程

加入助滤剂 冷冻机组※冷媒

↑ ↑

毛油※调温※第一道动态过滤※冷却※储罐静置沉降※第二道动态过滤※浓香花生油

2.2 工艺说明(以日处理250t 压榨花生油为例)

从压榨车间来的花生毛油,进入平衡罐调温,然后经第一道常温下动态过滤,联合除杂和脱胶。过滤温度控制在40℃,过滤前要加助滤剂。操作过程如下:在平衡罐中冷却,加入助滤剂,采用电磁调速搅拌。平衡罐直径为2200m m ,数量18只,每台换热面积约40m 2

。过滤机选用板框或箱式过滤机,滤布采用普通滤布,过滤面积约500~700m 2

第二道采用先沉降后过滤的方法。经第一道动态过滤后的油先冷却到15~20℃后,在日用罐中静置沉降15d ,然后再过滤,过滤机选用板框或箱式过滤机,总面积约为700~1000m 2

。2.3 工艺要求

⑴为了保证浓香花生油的风味,经过日用罐调节后的油温要保持在15~20℃左右;

33

2006年第31卷第10期 中 国 油 脂

⑵第一道过滤前要加助滤剂,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用来吸水,另一方面起预助滤作用;

⑶第二道过滤介质采用一层滤布加一层工业滤纸;

⑷日用罐区采用低温调节装置(最好有空调房间),保持车间温度在15~20℃左右。制冷机组制冷量约为116.3k W/h(10万k c a l/h)。

3 油品储藏

由于浓香花生油是花生仁经压榨制得的,这是一种非干性植物油(碘值一般小于125),并含有很高比例的不饱和脂肪酸(油酸50%~65%,亚油酸18%~30%),因此容易变质及回色。为防止成品浓香花生油变质和回色,贮藏时一般采用半地下式贮罐,罐顶上搭玻璃钢大棚或直接在罐中加冷却水盘管,将成品浓香花生油贮藏温度控制在20℃以下,确保贮藏时间超过6个月而不变质。

4 结束语

浓香花生油制取和精制工艺是一个新兴研究课题,研究者较多,方法不限此一种,但各有千秋。该工艺已经在实践中应用,取得了成功,经济效益比较显著,但该工艺的缺点是沉降时间长,低温库容量要设计的大,一次性投资比较高。因此,也存在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商榷的地方,本文旨在抛砖引玉,欢迎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何东平.浓香花生油制取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2004.

中国农业科学院王连铮研究员呼吁:

国家应加大对大豆产业的支持力度

在日前举办的“2006全国大豆暨油料油脂高层论坛”上,原中国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王连铮提出,国家应加大对大豆产业的扶植力度,同时应加快发展订单农业,加强产销衔接,大力发展期货市场,保持市场价格和市场供销的相对稳定。

王连铮说,从1995年到2004年的10年间,我国大豆生产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平均收获面积达到873公顷,但总体看来,大豆种植面积和单产的增速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主要原因是大豆总产严重不足;单产较低,比美国和巴西低0.77吨;大豆科技投入不足,科技队伍需要加强;种植大豆效益有待提高,大豆良种良法需要进一步结合;大豆深加工有待加强,特别是大豆蛋白制品产业应加快发展速度。

王连铮表示,目前不少外资企业已经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大豆油产业面临被外资全面控制的危险,国产大豆在国外低价高油大豆的竞争下销售困难,库存积压严重,豆农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威胁。1996年以来,我国进口大豆逐年增加,2005年达到2659万吨,超过国产大豆,对国内大豆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针对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状况,王连铮建议,应适当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将大豆面积在现在的基础上增加4000万亩。由于目前大豆单产低,种植效益低于玉米,为提高农民种豆积极性,需要千方百计提高大豆单产水平。

他认为国家应加大科技力量的投入力度,加大大豆品种的改良与创新投入。目前国内科研单位在高产高油大豆、高蛋白大豆的品种研发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一步应采取综合栽培措施,加强推广力度,以改变我国大豆单产和总产量增速缓慢的局面,并提高大豆质量。

要发挥国产大豆的比较优势。国家应加大对转基因品种的管理力度,同时,应看到我国大豆的“绿色食品概念”,靠非转基因这一优势确立自己的地位。另外,我国大豆蛋白质含量较高,而大豆蛋白质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一类蛋白,是世界各国日益重视的健康食品。我国企业应开发大豆蛋白产品,以高端产品参与世界竞争。应推动大豆深加工业发展,特别是大豆功能性浓缩蛋白等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以便在国内外市场创立自己的品牌。

建议国家对有关国内大豆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尽快实现大豆产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扩大大豆良种补贴,不仅对农民给予补贴,对科研单位和院校繁殖原良种也应给予补助。

在重视和支持大豆生产环节的同时,还要重视和支持市场体系建设。他建议要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加强产销衔接,大力发展期货市场,减少盲目进口,保持市场价格和市场供销的相对稳定。

贺 敏 供稿

34中 国 油 脂 2006年第31卷第10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