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b929e26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5.png)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体味伟大的革命精神。
2.知道《开国大典》的意义和作用。
3.掌握《开国大典》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同时能够通过阅读文章理解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解读文本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2.理解《开国大典》的意义和作用。
3.熟悉《开国大典》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
难点:1.理解文章中的某些语言和文化难点,如“浴血奋战”、“抱残守缺”等。
2.理解文章描写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三、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5分钟)介绍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和历史背景,对开国大典文章的阅读以及后续知识构建有重要的作用。
2. 阅读教学环节(30分钟)独立阅读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阅读《开国大典》这篇文章。
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对于学生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进行解释和补充。
小组讨论老师从班级中挑选数名同学展开小组讨论,让同学们针对文章中的一些难点和思考问题进行讨论,了解每一个同学对文章的理解并进行交流。
3. 知识点讲解环节(15分钟)根据学生在阅读和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老师进行详细的解答。
对于一些难点词汇的解释要尽量避免简单地翻译,更要让学生了解文化内涵。
4. 学生练习环节(20分钟)1. 阅读理解练习提供几道阅读理解题目,帮助学生通过题目巩固和理解文章中的知识点。
2. 语言表达练习要求学生就《开国大典》这篇文章进行写作练习,例如:根据文章的内容自由发挥,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体会。
5. 课后作业环节(5分钟)提供适当的阅读资料,让学生自主阅读,鼓励学生探究更多的知识。
四、教学反思此次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理解《开国大典》的意义和作用,通过阅读文章来提高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解读文本的能力。
针对这次教学,我认为在引导学生思考的环节中应多提出一些问题,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引导到多个方向,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思维导图 7 开国大典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思维导图 7 开国大典](https://img.taocdn.com/s3/m/d76805f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d9.png)
开国大典的“大”体现在哪里 呢?
典礼仪式 典礼开始——奏国歌——宣布成立——升旗仪式——鸣放礼炮——宣读公告 阅兵式 威武雄壮、军容整齐 群众游行
结构梳理 主题概括
这篇文章通过写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表达了一种当家作主的喜悦感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
Hale Waihona Puke 课文描写了大典的哪几个场面? 文章描写了会场布置、典礼仪式、阅兵式、群众游行四个场面,有详有略,但都蔚为壮观。
隆重的
你觉得开国大典的场面是怎样的? 热烈的
庄严的
会场的布置
参加庆典的人数之多、人员范围之广。同时反映了参加典礼的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 宏大的场面预示着这是一个已经觉醒腾飞的大国,正向世人展示着他朝气蓬勃的面貌。
第一部分(第 1-4 自然段):会场的布置。 第二部分(第5-10 自然段):典礼仪式。 第三部分(第11-13 自然段):阅兵式。 第四部分(第14-15 自然段):群众游行。
开国大典
开国: 新中国刚刚成立。 大典:隆重的、盛大的典礼。
整体感知
课文按什么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
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课文按开国大典的进行顺序,分大典前、大典时、大典后这三部分内容叙述。“大典时”分为典礼— 阅兵式—群众游行,而“典礼”这部分内容又分为领袖出现、宣告新中国成立、升旗、宣读政府公告。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加入 了对群众反应的描写,不仅使文章更主动,而且能表达人们喜悦的心情,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7 开国大典
我会写
词语解释
迎风招展:随着风飘动。本课指天安门广场上的红旗随着风飘动。 排山倒海:把高山推倒,把大海翻过来。形容力量强大,来势凶猛,不可阻挡。本课从声音上写出 了场面之大,表达了人民对领袖的爱戴和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欢跃:欢腾,形容欢喜得手舞足蹈。 瞻仰:恭敬地看。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课文原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2ef3ecde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8.png)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
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会场在天安门广场。
广场呈丁字形。
丁字形横的北面是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
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
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
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
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
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
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
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接着,升国旗。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生字教学课件 第7课 开国大典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生字教学课件 第7课 开国大典](https://img.taocdn.com/s3/m/39945c38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59.png)
返回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10课 古诗三首 课件
科 目:语文 适用版本:部编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10 古诗三首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1课时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语文要素
——[宋]文天祥
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从“金络脑”一词中,我知道了这是一 匹戴着黄金装饰的马笼头的马,名贵、矫健、 被人器重。
从“清秋”一词中,我感受到了 秋天的秋高气爽。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什么时候我能给马套上金笼头,飞快奔驰着,踏遍这
清爽秋日时的原野!
这两句诗描绘的场景是真实发生的吗?你是从哪里看出 来的?表达了马儿怎样的感受?
返回
政府 宾盏 栏汇 爆宣 阅制 坦距 隆射
笔顺:
翘舌音
zhǎn
部首:皿
结构:上下
组词:碗盏 一盏灯
形近字:盘
字义:量词,用于灯。
返回
政府 宾盏 栏汇 爆宣 阅制 坦距 隆射
笔顺:
边音
lán
部首:木
结构:左右
组词:石栏 栏目
形近字:拦
字义:遮拦的东西。
返回
政府 宾盏 栏汇 爆宣 阅制 坦距 隆射
“何当”是何时将要的意思,我从这里看出这两句 诗描绘的不是真实的场景,而是马儿的愿望,表达了马 儿希望纵情驰骋却无法实现的无奈与期盼。
关注表达,总结写法
5.搜集资料,了解作者。
作者 李贺
朝代 雅称 唐 诗鬼
其他
其诗长于乐府,多表现人生 不得意的悲愤
选自“课前预学单”第5题
2024年人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6 开国大典
![2024年人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6 开国大典](https://img.taocdn.com/s3/m/c3fc85d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18.png)
基础题
(3)同学们找到了以下材料,请你根据材料内容概括出“家 国情怀”体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一:赤心爱国的吉鸿昌在美国受尽了民族歧视,有 人告诉他,只要他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以受到礼遇。 吉鸿昌怒不可遏地说:“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 当中国人光荣!”为此,他特意做了一枚木制胸卡,上 面写着:“我是中国人!”随时随处佩戴。
基础题
C. C 919 大型客机上的乘客们在机舱内挥舞着国旗,齐 声高唱《歌唱祖国》。
D. 广大教师继承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 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基础题
【点拨】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B. 有误,“宽者,宽宏
大量,不斤斤计较”与“容者,海纳百川,不心胸狭隘” 是并列关系,之间应用分号,故应把“计较”后的逗号 改为分号。故选B。
材料一写吉鸿昌维护国家的尊严。材料二写果戈理
愿意维护国家的利益。
返回
综合题
一、课内探究
7. 按要求完成表格。
受检阅的 兵种
描写角度不同
相同点
海军
白帽子,蓝制服
步兵 炮兵
列成方阵,齐步行进
距离相等,
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 速度相同 的横列前进
综合题
受检阅的兵种
描写角度不同
相同点
战车师 骑兵师
战车整齐前进,战士挺胸
【点拨】设计的活动方案既要围绕活动主题,还要切实可行。
基础题
(2)阅读下面的文字,请你再写一个你知道的爱国人物的 故事。 我们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关心祖 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赞美祖国的山河,为 之描画为之歌咏;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 为之沉醉为之感动……这些都是爱国情怀的体现。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091dfa91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2.png)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流利朗读课文内容;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掌握一些汉字的书写和词语的意思。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历史和爱国主义情感的兴趣。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2.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掌握一些汉字的书写和词语的意思。
(2)难点: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把握。
3.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心理暗示法。
4. 教具材料计算机、PPT课件、教学视频、语文课本、黑板、笔。
5. 教学步骤(1)导入老师通过放映一段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历史和爱国主义情感的兴趣。
(2)讲解老师逐段解释文章内容,让学生逐渐理解文中的意思,遇到生词和难词时,老师进行解释并加深学生印象。
(3)阅读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并把理解不清的地方记录下来。
(4)问答老师根据学生的记录,提取重点,让学生自由发言,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指导和补充。
(5)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文章内容和思考问题,促进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6)心理暗示通过心理暗示法,督促学生积极参与提问、讨论等活动,激发他们对历史和爱国主义情感的兴趣。
6. 总结通过总结,让学生再次回顾所学内容,加深体会,增强记忆,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教学实录1.导入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开国大典》。
你们知道新中国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吗?学生:1949年10月1日。
老师:非常好。
现在让我们看一段视频,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放映视频,学生们专心地听着)2.讲解(教师用PPT课件呈现文章,同时进行讲解)老师:《开国大典》的作者是何香凝,她是一位中国著名的画家。
那么,她在这篇文章中想表达什么意思呢?(学生想了一下,有同学举手回答)学生: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表达对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和赞美,告诉读者新中国走过了多少艰辛的路程。
部编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7-开国大典》教学课件
![部编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7-开国大典》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27290d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2.png)
写了群众的反应,这样的描写叫做 侧面描写。
这种写法 是为了烘托 毛主席的 伟人形象。
学习课文第二、三部分
阅兵式
受阅部队以海军两个排为先导, 接着是一个步兵师,一个炮兵师, 一个战车师,一个骑兵师相继跟进。 人民空军飞机排成人字形受阅。
特点:威武雄壮、军容整齐。
学习课文第四部 分
两股“红流”:
生字、新词
qínɡ
擎
( jínɡ )
dàn
诞
( yán )
生字、新词
niǔ
钮
niè
聂
理清脉 络
开国 大典 进行 顺序
会前(1~4) 典礼(5~10) 阅兵式(11~13) 群众游行(14、15)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开国大典于_1_9_4_9_年_1_0_月1_日在首都举行,参加典礼的成 员有_中__华__人__民__共__和__国__中__央__人__民__政__府__主__席__、__副__主__席__、__各_位__ _委__员__,有_中__国__人__民__政__治__协__商__会__议__全__体__代__表___, 有_工__人__、__农__民__、__学__校__师__生__、__机__关__工__作__人__员__、__城__防__部__队__, 估计人数_三__十__万__人___。会场在天__安__门__广__场__。主席台设在 天__安__门__城__楼__上___。
谢谢 大家
本课件是在Micorsoft PowerPoint的平台上制作的,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独 立运行,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 多路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 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轻了学习负担,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育的灵活与高效。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5a236e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2.png)
接受检阅的部队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 骑兵、空军……兵种多。军队的素质高,这样的描写有“ 战车整整齐齐的前进;战士们听这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 铁巨人一样”雄伟威严。 “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因为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 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安全保障。群众看到自己的武装那 样强大,战士那样为伍,用欢呼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 用喊声和掌声表达这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
6
课文的第二部分写了几件事?
三件事:
宣布新中国成立;
升旗;
宣读政府公告。
7
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过程?哪些过程最 能体现出开国大典的盛况? 宣布典礼开始 ─→ 奏国歌 ─→ 宣 布新中国成立 ─→ 升国旗 ─→ 宣 读政府公告 ─→ 阅兵式 ─→ 群众 游行
8
为什么阅兵式最能表 现开国大典的盛况?
4
顺序错落了,你能重新排列吗 ?
1. 升国旗时的情景。 2.毛泽东宣布政府公告。 3.开国大典前的会场情况。 4.阅兵式的盛况。 5.开国大典后,游行队伍退出会场。 6.群众游行的情景。 7.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8.放礼炮时的情景。
5
1.开国大典前的会场情况。 2.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3.升国旗时的情景。 4.放礼炮时的情景。 5.毛泽东宣布政府公告。 6.阅兵式的盛况。 7.群众游行的情景。 8.开国大典后,游行队伍退出会场。
光明充满北京城
23
开国大典
1
开国大典:开,创建;典:典礼
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
城防部队:守卫城市的军队。 观礼台:被邀请参观典礼的看台。
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迎风招展:本课指的是红旗迎着风翻动。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2916479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05.png)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开国大典》的文章,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激发学
生对祖国的爱国情感。
2.学习《开国大典》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提供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理解《开国大典》的文章结构,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难点:分析《开国大典》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PPT,介绍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阅读(25分钟)
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悉心阅读文章,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回答一些关
于文章的问题。
3.分析(20分钟)
通过分析文章中的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了解词语、句式、修辞手法等的运用,掌握文学素养。
4.讨论(25分钟)
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文章中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爱情、对共和国的热爱和忠诚,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5.运用(25分钟)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就新中国成立后所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进行讨论,并选
取一个事件进行展示和小结。
6.评价(5分钟)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激励好的表现,指出不足,让学生自己找到不足之处。
四、教学资源
1.PPT资源、开国大典原文、课本、笔记本。
五、教学建议
1.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信息交流等。
2.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独立探究。
3.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7课笔记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7课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dc6a5dd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9c.png)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7课笔记
以下是关于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课的笔记要点:
1.课题:《开国大典》
2.作者:李普
3.体裁:记叙文
4.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4自然段):写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
-第二部分(5-10自然段):写天安门广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场面。
-第三部分(11-13自然段):写开国大典的盛况。
-第四部分(14-15自然段):写阅兵式的壮观场面。
-第五部分(16自然段):写群众游行的热闹场面。
5.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6.描写方法:文章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既从整体上描写了开国大典的场面,又抓住细节进行了刻画,突出了大典的隆重、热烈。
7.修辞手法: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生动形象。
8.重点语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这句话表达了全国人民对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和激动之情。
9.多音字:
-奔:bēn(奔跑);bèn(投奔)
以上是一些关于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课的笔记要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精品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d74356a98271fe900ef919.png)
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 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 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 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 天安门的城楼。丁字形 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 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 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 电动旗杆。
肃立 站立 5.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 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6. 他( 站立 )在那儿,一动不动。
7 开国大典
第 二 课时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
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 感情。 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开国大典的“大”主要体现在哪里?(串珠问题1) 大典的“大”主要体现在:成员多,到会群众范
围广;四面八方、汇集……来得早:早上六点多就 入场;人数多:成了人的海洋ꎻ热情高;直奔,五更 天,摸着黑,秩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 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 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 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 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 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 城楼上。城楼檐下, 八盏大红宫灯分挂 两边。靠着城楼左 右两边的石栏,八 面红旗迎风招展。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 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 比喻、 夸张 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此 时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红旗翻动的壮观景象,表现出了 人们参加大典的激动和兴奋的心情。
指的是什么? 表达了全国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 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 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 一齐欢跃起来。
开国大典六年级上册课文原文
![开国大典六年级上册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767fd448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7.png)
《开国大典》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
以下是该课文的原文: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集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主席、副主席和委员们在天安门城楼上就位。
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军乐奏响《义勇军进行曲》,他亲自按动了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之后,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中国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以矫健的步伐通过天安门,新组建的人民空军飞行编队飞越首都上空。
群众游行开始了,工人、农民、学生、市民队伍高举红旗,纵情欢呼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当天晚上,北京市灯光灿烂,群众络绎不绝地来到市中心的天安门广场,载歌载舞,尽情欢庆。
开国大典结束了,但历史不会忘记这个伟大的时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七课开国大典组词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七课开国大典组词](https://img.taocdn.com/s3/m/9126e34c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5.png)
开国大典组词一、开国1. 开国者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开国者是指创建一个国家或朝代的人,他们的背后往往有着艰难的斗争和不懈的努力。
作为一个国家的开国者,他们往往具有非凡的勇气和智慧,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建立起一个稳定、繁荣的国家。
2. 开国功臣开国功臣是指在国家建立之初,为国家的独立和统一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
他们可能是军事上的英雄,也可能是政治上的智囊,他们的贡献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开国纪念日开国纪念日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节日,用来纪念国家的建立和独立。
在这一天,往往会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回顾国家的历史,激励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二、大典1. 大典仪式大典仪式通常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礼仪活动,用来庆祝一些重大的事件或纪念日。
在大典仪式上,常常会有盛大的阅兵式、游行表演以及各种文艺表演,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和繁荣。
2. 大典规模一个大典的规模往往决定了这个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规模庞大的大典往往能够吸引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目光,成为国家历史上的重要节点。
3. 大典意义大典的意义不仅在于庆祝和纪念,更在于展示国家的实力和文化魅力。
通过大典,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增进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
三、组词1. 组词能力组词是指根据一定的规则和原则,将词语进行组合,创造出新的词语。
一个人的组词能力往往能够反映出他的语言天赋和思维逻辑能力。
2. 组词规则组词并不是随意组合词语,而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原则。
要符合语言逻辑,词义明确,符合语言习惯等。
3. 组词灵活性组词的灵活性是指在运用词语灵活组合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加丰富、生动的词汇表达方式。
一个人的词汇量和组词灵活性往往能够反映出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的多样性。
四、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七课开国大典组词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七课《开国大典》是一篇介绍新我国成立大典的课文,它通过文字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的盛况、伟人的风采和人民的欢悦,展现了新我国的建立对全国人民的重要性。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开国大典生字课件新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开国大典生字课件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78034f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8.png)
笔顺:
t2n 音序
偏旁
坦 形近
组词
T
结构
左右
土
笔画数
8
①但是 ②担子
坦克 平坦 坦途
笔顺:
j& 音序
偏旁
距 形近
组词
J
结构
左右
⻊
笔画数
11
①拒绝 ②规矩 ③火炬
距离 差距
笔顺:
l5ng 音序
偏旁
隆 形近
组词
L
结构
左右
阝
笔画数
11
①降落 ②窟窿
隆重 兴隆 隆冬
笔顺:
sh- 音序
偏旁
射 形近
组词
7 开国大典
部编 RJ·六年级上册
笔顺:
zh-ng 音序
偏旁
政 形近
组词
Z
结构
左右
攵
笔画数
9
①敌人 ②致辞
政治 政要 政府
笔顺:
f^ 音序
偏旁
府 形近
组词
F
结构 半包围
广
笔画数
8
①麻雀 ②俯视
政府 学府
笔顺:
b~n 音序
偏旁
宾 形近
组词
B
结构
上下
宀
笔画数
10
①海滨 ②五彩缤纷
宾客 贵宾 嘉宾
笔顺:
9
①因地制宜 ②宫殿
宣传 宣布 宣泄
笔顺:
zh# 音序
偏旁
帜 形近
组词
Z
结构
左右
巾
笔画数
8
①编织 ②知识
旗帜 独树一帜
笔顺:
yu- 音序
偏旁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课后习题含答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课后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fa0a3c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a9.png)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课后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开国大典》是一本以____为背景的书籍。
A.普通日子B.特殊日子C.寒冷日子D.夏日炎炎答案:B.特殊日子2.《开国大典》中,描写了____。
A.人们的日常生活B.国家的发展历程C.夏天的景色D.历史上的重要事件答案:D.历史上的重要事件3. 在《开国大典》中,国庆的里程碑事件是____。
A.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毛泽东的重要讲话D.人们的欢笑声答案: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4.《开国大典》这本书主要通过____的视角来叙述故事。
A.孩子们B.老人们C.小动物们D.领导人答案:A.孩子们5.在《开国大典》中,人们穿着____服装参加盛大的庆祝活动。
A.传统B.时尚C.古代D.普通答案:A.传统二、填空题1.《开国大典》这本书是由____编写的。
答案:人民文学出版社2.《开国大典》描写了一场盛大的____。
答案:庆典3.国庆的基调是____。
答案:喜庆4.在《开国大典》中,大家看到了领导人的____。
答案:笑脸5.《开国大典》这本书展示了祖国的____。
答案:繁荣三、简答题1. 请简单描述一下《开国大典》这本书的内容。
答案:《开国大典》是一本以特殊日子为背景的书籍,描写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这本书主要通过孩子们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孩子们的喜悦和希望。
书中描述了人们庆祝国庆的场景,描绘了人们穿着传统服装参加盛大的庆祝活动。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国庆是一场喜庆的庆典,人们在这一天展示了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
2. 你对《开国大典》这本书有什么感想?答案:我读完《开国大典》后,深深感受到了国庆的喜庆氛围。
这本书通过生动的插图和精心的文字描述,将国庆的场景展现得栩栩如生,让我仿佛身临其境。
我能够感受到人们的欢笑声、看到他们穿着传统服装的身影,心中涌动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开国大典生字组词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开国大典生字组词](https://img.taocdn.com/s3/m/50e00b6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22.png)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开国大典生字组词《开国大典》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5课,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下边整理分享该课的生字组词及字词常识积累。
政zhèng,政策、政治、民政;
宾bīn,宾馆、来宾、宾客;
盏zhǎn,数盏、酒盏、灯盏;
栏lán,栏杆、石栏、桥栏;
汇huì,汇集、汇报、汇款;
爆bào,爆炸、爆发、火爆;
宣xuān,宣布、宣传、宣誓;
帜zhì,旗帜、标帜、独树一帜;
阅yuè,检阅、阅读、阅览;
制zhì,制服、制止、压制;
坦tǎn,坦克、坦然、坦白;
距jù,距离、距今、相距;
隆lóng,隆重、隆冬、隆起;
射shè,射入、射击、射门。
六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开国大典课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开国大典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582682ce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10.png)
六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开国大典》课文一、句子解析1.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人民被反动派踩在脚下,没有独立、自由。
现在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代表中国人民推了反动统治,翻了身,站起来了。
2.他读到“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三十万人民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掌声。
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推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他是人民群众心目中最敬爱的领袖。
人们期盼他成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选举他为主席正合民意。
所以当听到毛泽东当选为新中国的主席时全场热烈鼓掌。
3.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这“光明”,不仅是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永远摆脱了过去的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
4.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这是写人民群众看到人民解放军部队接受检阅时的举动,因为我们的军队是如此威风凛凛,纪律严明,坚强壮大,人民的国家有了钢铁长城,人民的幸福有了可靠的保障。
这里用夸张的笔法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5.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这句话是写毛泽东面对人民群众高呼“毛主席万岁”的回应。
一方面说明毛泽东对人民的热爱,另一方面,这些动作和口号非一般人所为,直接表现了毛泽东的伟大形象。
二、问题归纳1.开国大典的“大”主要体现在哪里?大典的“大”主要体现在: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来得早:早上六点多就入场;人数多:成了人的海洋ꎻ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秩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2.作者是如何来介绍阅兵式的?展示出了人民军队怎样的风采?用“开头”“接着” 等表示顺序的词语,详细地介绍了“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空军”这些部队在阅兵式上的出色表现,展示出了人民军队的威风凛凛、纪律严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开国大典背景:
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的日子,也是我们国家的生日。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 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 大山的压迫,人民当家做了主人,过上 了幸福自由的生此播放教学视频
六年级语文上
3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小组讨论:
•请你回忆一下,刚才的 视频中给你留下什么印 象?
•老百姓的心情为什么这 么激动?
六年级语文上
4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参加开国大典的群众:
六年级语文上
5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毛主席在宣读公告:
六年级语文上
6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制作生日贺卡:
六年级语文上
7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聆听国歌:
今后,我们应当怎样做?
六年级语文上
8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公元1949年10月1日,让我们永 远铭记这一天,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 国在世界的东方诞生了,她的建立,开 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社会从此 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这个时代 正象著名诗人何其芳在开国典上写下的 诗篇中描述的:
在新的中国,人民的中国!啊,你
终于在旧中国的母体内生长、壮大、成 熟,你这个东方的巨人终于诞生了!
六年级语文上
9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六年级语文上
10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