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基本知识
辐射基本知识
1、什么是辐射辐射是指以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周围空间或物质发射并在其中传播的能量(如声辐射、热辐射、电磁辐射、粒子辐射等)的统称。
例如物体受热向周围发射热量叫做热辐射;受激原子退激时发射的紫外线或X射线叫做原子辐射;不稳定的原子核衰变时发射出的粒子或γ射线叫做原子核辐射,简称核辐射。
辐射可分为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两大类。
非电离辐射又称电磁辐射,如无线电波、红外辐射、可见光、微波、紫外线等。
波的频率和能量较低,不足以使原子中的电子游离而产生带电的离子;电离辐射通常又称放射性,如α、β、γ射线有足够的能量使受照射物质的原子电离,会对生物体构成损伤,而有效控制的辐照则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什么是放射性放射性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
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每个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原子核。
大多数物质的原子核是稳定不变的,但有些物质的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地发生某些变化,这些不稳定的原子核在发生变化的同时会发射出特有的射线,这种物质就是人们常说的放射性。
有的放射性物质在地球诞生时就存在了,如铀、钍、镭等,它们叫做天然放射性物质。
另一方面,人类出于不同的目的制造了一些具有放射性的物质,这些物质叫人工放射性物质。
3、什么是同位素和核素在中子和质子组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这一类原子称为同位素。
会发生放射性衰变的同位素称为放射性同位素。
其核内具有一定数目的中子和质子以及特定能态的原子称为核素。
例如氢同位素有三种核素,1H、2H、3H,元素符号的左上角标出原子质量数,它们分别被取名为氢、氘(音刀)、氚(音川),其中,3H具有放射性,称为放射性同位素。
在自然界里,1H、2H、3H天然含量的原子数百分比分别为99.9852%、0.0148%、3H几乎为零。
4、放射线有哪些种类?它们有什么特点?放射线包括α、β、γ及中子。
α射线由高速运行的氦原子核(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组成的,通常也称α粒子,α衰变时大多数粒子能量在4-9MeV 范围。
辐射科普知识
辐射科普知识一、什么是辐射?辐射是指物质或能量的传播过程。
我们通常所说的辐射,是指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是一种由电磁波传播而产生的能量传递过程。
常见的电磁辐射有可见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二、电磁辐射的分类电磁辐射可以按照波长或频率进行分类。
波长较长的电磁辐射被称为非电离辐射,包括无线电波、微波和红外线等。
波长较短的电磁辐射被称为电离辐射,包括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三、电磁辐射的来源电磁辐射的来源非常广泛。
无线电波来自于电视、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
微波则主要来自微波炉。
红外线是一种热辐射,来自于太阳、灯泡、炉灶等。
紫外线来自于太阳,也可由紫外线灯产生。
X 射线和γ射线则主要来自于医疗设备和核能设施。
四、电磁辐射的影响电磁辐射对人体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
无线电波和微波一般对人体没有明显的危害,但长期暴露在高强度的无线电波和微波下可能会引发热损伤。
红外线会导致皮肤和眼睛受热,引起烫伤和眼睛疾病。
紫外线会导致皮肤晒伤和皮肤癌。
X射线和γ射线具有较高的能量,对人体组织有较强的穿透力,长期暴露会增加患癌风险。
五、如何保护自己?为了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减少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特别是手机和电脑。
2. 尽量远离辐射源,如尽量远离高压电线塔和微波炉等。
3. 使用防辐射设备,如手机辐射贴、电脑辐射防护屏幕等。
4. 减少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下,使用防晒霜和遮阳伞等防护措施。
5. 注意医疗辐射的剂量,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检查和治疗。
六、电磁辐射的监测和标准为了保护公众的健康,各国都制定了电磁辐射的监测和标准。
常见的监测仪器有电磁辐射仪和剂量仪等。
国际上常用的电磁辐射标准是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联合制定和推荐的。
七、辐射科学的发展和应用辐射科学在医学诊断、治疗和工业应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医学上常用的X射线和γ射线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实验室辐射安全基本知识
实验室辐射安全基本知识1辐射的范畴辐射包括电磁波辐射和放射性辐射,因其具有高密度的能量,在实验室研究工作上具有很多用途,但其高能量的射线易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在高校实验室主要是放射性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2放射性安全与防护放射性的危害放射源并不可怕,对放射源无端的恐惧是没有必要的,特别是那些己经采取了安全保护措施、正常使用的放射源,对人体是基本没有危害的。
放射源发射出来的射线具有一定的能量,它可以破坏细胞组织,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
国际原子能机构根据放射源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程度,将之分为I〜V类五类。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第四十条规定:根据辐射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从重到轻将辐射事故分为特别重大辐射事故、重大辐射事故、较大辐射事故和一般辐射事故四个等级。
当人体收到大量射线照射时,可能会产生诸如头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机体损伤甚至死亡;当人体只收到少量射线照射并处于安全水平时,一般不会产生不适症状,身体也不会受到伤害。
放射性的防护(1)管理安全①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在上岗前必须仔细阅读相关的法律法规,并遵照执行;②学校从事与放射性同位素、放射工作人员必须是年满18周岁的在职职工或学校在读研究生,经职业健康检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要求,且在岗期间必须接受个人剂量监测;③放射工作人员须参加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的定期培训,考核合格,取得“辐射工作人员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操作;④临时或短期参加放射性工作的人员,在从事放射性工作前要经过必要的、规范的培训,并考核合格才能上岗;⑤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必须在经批准的辐射工作场所(核农楼)进行,不得以任何理由在未经批准的非辐射工作场所使用;⑥同位素的包装容器、含放射性同位索的设备、射线装置应当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储源室必须符合防护屏蔽设计要求,确保周围环境安全,应有专人管理。
辐射及其防护基本知识
辐射及其防护基本知识辐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存在于自然界中,也由人类活动产生。
辐射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因此有必要了解辐射及其防护基本知识。
一、辐射的类型辐射按其能量和传递方式分类,主要有以下三类:1. 电离辐射:包括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和X射线。
2. 非电离辐射:包括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和微波辐射。
3. 热辐射:包括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
其中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最大。
二、辐射的来源辐射的来源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放射性物质:比如铀、钚和锕等。
2. 医用设备:比如X射线等医用设备的使用。
3. 太阳辐射:太阳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自然辐射源。
4. 核武器和核事故:比如广岛、长崎核爆炸、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福岛核事故等。
5. 电磁辐射:比如基站、手机等电子设备。
三、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辐射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伤害DNA:电离辐射能够伤害DNA结构,导致基因突变和细胞死亡,甚至使细胞形成癌症。
2. 影响人体免疫系统:辐射会抑制或达到人体的免疫系统。
3. 影响生殖系统:辐射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人体生殖系统,从而影响人体的生育能力。
4. 皮肤和眼睛的伤害:紫外线和其他电磁波对皮肤和眼睛有明显的伤害。
四、防护措施对于辐射的防护主要有以下几个措施:1. 避免接触放射性物质:一旦接触放射性物质,就会导致永久性的损害。
因此,必须避免接触放射性物质。
2. 限制住宅内辐射污染:避免家中电器数量过多,电磁波扩散过快,增加电器的散热量和通风量。
3. 经常通风:室内空气污染是室内辐射污染的一个主要源头。
4. 遮阳:防止紫外线辐射肌肤的伤害,不仅需要涂抹防晒霜,还需要在户外戴遮阳帽或遮阳衣。
5. 佩戴防护装置:对于从事辐射作业或接触放射性物质的人员,需要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装置。
结论综上所述,辐射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现象,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对于辐射的防护,我们必须追求科学的措施,避免对生命造成伤害。
辐射小知识
辐射小知识
辐射小知识是指关于辐射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常识。
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辐射的定义:辐射是指物质或能量向周围空间传播的过程。
辐射可以分为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两种。
2. 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是指带电粒子在运动过程中发出的电磁波。
常见的电磁辐射包括可见光、无线电波、微波、紫外线、
X射线和γ射线等。
3. 粒子辐射:粒子辐射是指一种物质颗粒(如α粒子、β粒子、中子等)沿直线或曲线路径传播的过程。
4.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高剂量辐射对人体有害,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辐射病变,包括疼痛、生育问题、癌症等。
低剂量辐射的影响仍然存在争议。
5. 辐射防护:辐射防护是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减少或消除人体受到的辐射剂量。
常见的辐射防护措施包括使用防护服、戴防护面具或眼镜、限制辐射时间和距离等。
6. 辐射检测:辐射检测是用于测量和监测环境中的辐射水平的方法。
常见的辐射检测仪器包括γ射线探测器、X射线检测器
和放射性粒子计数器等。
7. 辐射治疗:辐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来治疗癌症或其他疾病的
方法。
放射治疗可以通过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以上只是辐射小知识的一些基本内容,辐射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涉及的知识还远不止上述内容,深入了解和学习辐射知识需要具备相关科学背景和专业知识。
辐射防护知识培训
辐射防护知识培训目录1. 辐射防护基础知识 (2)1.1 辐射的基本概念 (3)1.2 辐射的种类和来源 (4)1.3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5)2. 辐射防护措施 (6)2.1 个人防护设备 (7)2.1.1 防护服和防护眼镜 (8)2.1.2 放射性物质检测器 (9)2.1.3 个人剂量计 (10)2.2 环境防护措施 (11)2.2.1 放射源屏蔽材料和方法 (13)2.2.2 放射性废物处理和储存 (15)2.3 核应急响应 (16)2.3.1 核事故的定义和分类 (18)2.3.2 核应急响应程序和职责 (18)3. 辐射防护法规与标准 (20)3.1 中国辐射防护法规概述 (21)3.2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辐射防护法规参考 (22)3.3 IAEA等国际组织的辐射防护指南 (23)4. 实践案例分析与讨论 (25)4.1 辐射防护的成功案例分享 (27)4.2 针对特定场景的辐射防护策略讨论 (28)5. 培训与考核 (29)5.1 培训内容和方法介绍 (29)5.2 通过考试获取认证的相关说明 (30)6.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31)6.1 随着科技发展,辐射防护技术的进步和挑战 (32)6.2 对未来辐射防护工作的建议和展望 (33)1. 辐射防护基础知识辐射是一种自然现象,无时不刻不在我们身边发生。
辐射可以是来自自然界(如宇宙射线、太阳辐射等),也可以是来自人工源(如医疗设备的放射线、核能设施等)。
了解辐射的性质和特点,对于预防辐射伤害和合理利用辐射资源至关重要。
辐射防护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或减少辐射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危害。
这包括对辐射源的管理和控制,对人员提供防护措施,以及制定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法规。
其目的是确保人类活动的安全和健康,同时充分利用辐射的益处。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辐射类型、剂量、暴露时间以及个体差异等。
不同种类的辐射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不同,小剂量的辐射可能没有明显影响,但大剂量或长期暴露可能导致健康问题,如皮肤损伤、癌症等。
辐射安全培训的基本课程内容
辐射安全培训的基本课程内容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辐射的基本知识:- 辐射的定义、种类和来源:包括电离辐射(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射线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等)以及自然和人工辐射源。
- 辐射量的度量:包括剂量等效(比吸收剂量)、剂量当量、剂量率、活动度等概念。
-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包括急性影响(即短期高剂量辐射暴露的影响)和慢性影响(即长期低剂量辐射暴露的影响)。
2. 辐射防护:-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包括限制辐射源、缩短辐射暴露时间、增加距离和采取合适的辐射防护装备等。
- 辐射防护装备的使用:包括导引屏蔽、个人防护装备、辐射监测仪器等的正确使用方法。
- 辐射工作场所的管理:包括辐射区域的标识、访问控制、辐射监测、个人监测等。
3. 辐射应急处理:- 辐射事故和事故应急预案:包括不同级别的辐射事故以及预防和应对辐射事故的应急预案。
- 辐射事故应急措施:包括急救措施、紧急疏散、辐射监测和应急放射性排放控制等。
4. 辐射安全法规和标准:- 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包括辐射安全管理法、辐射卫生安全规定等国家和行业的法律法规。
- 辐射安全标准和指南:包括辐射剂量限值、辐射监测标准以及辐射工作环境和设备的安全要求等。
5. 辐射安全培训案例分析:- 辐射事故案例分析:包括历史上发生的辐射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 实际工作场所的辐射安全问题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辐射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在辐射安全培训中,通常会结合理论和实践进行教学,通过案例分析、演示和模拟练习等形式进行。
培训结束后,通常会进行知识测试和技能评估,以确保培训参与者对辐射安全措施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辐射防护》 讲义
《辐射防护》讲义一、辐射的基础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辐射无处不在。
从太阳的光线到医疗设备的使用,从核电站的运作到日常使用的电子产品,辐射以各种形式存在于我们周围。
那么,什么是辐射呢?辐射,简单来说,就是能量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外传播。
它可以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具有足够的能量,可以使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脱离轨道,从而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
常见的电离辐射包括 X 射线、γ 射线和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射线等。
非电离辐射的能量较低,不足以使原子或分子电离,比如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和无线电波等。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电离辐射。
这种辐射由于其高能量,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较大的危害。
例如,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的 X 射线或γ 射线中,可能导致细胞损伤、基因突变,甚至引发癌症和遗传疾病。
而非电离辐射,虽然能量相对较低,但在长期、高强度的暴露下,也可能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比如,长时间使用手机可能会引起头痛、疲劳等症状。
二、辐射的来源辐射的来源多种多样。
首先,自然界中存在着天然辐射源。
其中,最主要的是来自太阳的宇宙射线和地球上的放射性物质,如氡气。
氡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放射性气体,它可能从土壤中释放出来,进入室内,长期积累可能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其次,医疗活动也是辐射的重要来源。
X 射线检查、CT 扫描、放射性治疗等都使用了电离辐射。
这些医疗手段在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同时,如果使用不当或者过于频繁,也可能给患者带来辐射危害。
此外,工业和科研领域中的核设施、放射性物质的使用和处理,以及某些消费品,如含放射性物质的夜光手表等,也可能成为辐射的来源。
三、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取决于辐射的类型、剂量、暴露时间以及人体自身的敏感性等因素。
低剂量的辐射暴露可能不会立即引起明显的症状,但可能会导致细胞的微小损伤,这些损伤在长期积累后可能引发健康问题。
高剂量的辐射暴露则可能在短时间内导致急性放射病,出现恶心、呕吐、脱发、出血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辐射安全知识
辐射安全知识一、放射性基础知识辐射的定义: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度(-273.15℃)以上,都会以电磁波和粒子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被称为辐射。
辐射分为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有α、β、γ、Χ射线、中子、宇宙射线,非电离辐射有无线电波、热辐射、可见光、微波。
二、放射源分类及常见的放射源设备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Ⅴ类。
Ⅰ类放射源设备(极高危险源),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接触几分钟到一小时就可致人死亡,常见设备有:远距离放射治疗仪、固定多束远距放射治疗仪(伽马刀)。
Ⅱ类放射源设备(高危险源),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接触几小时至几天可致人死亡,常见设备有:工业伽马照相、高/中剂量率近距放射治疗仪。
Ⅲ类放射源设备(危险源),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接触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常见设备有:强源料位计、挖泥机测量仪、核子秤。
Ⅳ类放射源设备(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常见设备有:料位计、厚度计、湿度计、静电消除器。
Ⅴ类放射源设备(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常见设备有:X射线荧光分析仪、电子俘获装置。
三、辐射防护的主要方法辐射防护的主要方法有三种,分为接触时间控制、距离防护、屏蔽防护。
接触时间控制的原理是:尽量减少人体与射线的接触时间,在辐射场所内的人员所受照射的累积剂量与时间成正比,因此,在照射率不变的情况下,缩短照射时间便可减少所接受的剂量,或者人们在限定的时间内工作,就可能使他们收到的射线剂量在最高允许剂量以下,确保人身安全(仅在非常情况下采用此法),从而达到防护目的。
距离防护是外部辐射防护的一种有效方法,采用距离防护的射线基本原理是:辐射强度随距离增大而减小,增加射线源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便可减少剂量。
辐射防护基础知识
什么是外照射和内照射?
外照射或内照射是根据电离辐射源相对人体旳 位置划分旳。
电离辐射起源
安检设备产生旳X射线对 操作人员形成外照射。
存在于香蕉中旳微量放射性核素 钾(Potassium)-40被食用后,将在 人体内部形成内照射。
10
电离辐射起源
天然电离辐射有哪些?
天然辐射 起源
宇宙辐射
分项
有效剂量/人·年 (mSv)
• 国家原则GB15208-1994《微剂量X射线安全 检验设备》规定 :此类设备允许旳最大单 次检验剂量为5 Gy
✓ 单次检验剂量不大于2Gy。
国家原则GB15208-1994《微剂量X射线安全检验设备》规定:距离系统外 壳5厘米处为5 Sv/hr
✓
设备对胶卷等感光材料安全,被检物体不会残留放射性。 16
希沃特 (Sievert, Sv)
有效剂量 (Effective dose)
体内全部组织与器官经组织权重因子加权后 旳当量剂量之和。一般用于描述辐射对人体 整体旳影响。
希沃特 (Sievert, Sv)
6
电离辐射常用旳量化单位
单次检验吸收剂 量
(Absorbed dose)
定义
表达单位质量物质受到一次电离辐射照射后 吸收旳射线能量
剂量限量
• 根据辐射条例要求旳剂量限制如下:
从事与辐射有关旳工作人员
每年20mSv
公众 每年1mSv
17
有效剂量/人·年 (mSv) 0.005
0.001-0.02
核设施附近
吸烟(“钋弹”,每天 20支)
看电视 (每天2小时)
0.001-0.2 0.5-1 <0.01
胸部摄影,~ 0.10mSv/次 胸部透视,~1mSv/次
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知识点
基础知识部分IX射线是伦琴发现的2,贝克勒尔发现了放射性现象3,居里夫人提出了放射性术语4,居里夫妇发现了钋镭两种放射性元素5,分离出了纯的金属镭6,辐射:是以波和粒子的形式向周围空间传播能量的统称,也就是携带能量的波或者粒子7,电离辐射:指其携带的能量足够使物质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成为自由态,从而使这些原子或分子发生电离现象的辐射。
能量大于10个电子伏特、波长小于lOOnm。
8,电离辐射有:直接电离辐射和间接电离辐射9,不带电的电离辐射:以及、10,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区别在于:射线(粒子或波)携带能量和电离能力的大小不同。
11,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12,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13,电子质量:相当于1/1873个氢原子质量。
质子质量=中子质量:lamu(C质量的1/12)14,原子因为中子不带电,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核外电子带一单位负点才显电中性15,原子核的质量总要小于核内质子与中子质量和是因为结合能造成质量亏损16,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17,铀235符号,U左下角的92指原子序数(质子数),左上角235核子数(核内粒子总数)右下角143表示中子数18,衰变:不稳定的原子核放出a粒子(氦核)或卩粒子(电子)后,变成新的原子19,活度单位:一个放射源,在单位时间内自发地发生放射性衰变的原子数,或者由于自发发射性衰变而减少的原子数,是放射性核素多少的量度。
单位贝克Bq,1Bq表示每一秒发生一次衰变。
20,电离辐射类型有:a射线(带正电向N极偏转),卩射线(带负电向S极偏转),Y射线,、X射线和中子(在磁场中不偏转)21,电离辐射应用于如下领域:农业辐照育种,工业探伤,医学诊断,考古22,ICRP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为IAEA为国际原子能机构23,辐射损伤的主要危害变现为组织损害甚至死亡和产生原因主要是认识不到位,导致的防护不到位。
24,辐射防护概念和辐射防护体系是一步步建立起来的•早期认为产生危害主要是临床各种疾病。
辐射基础知识
一、放射性基本常识1.1 放射性与射线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物体,大的如宇宙中的星球,小的如肌体的细胞。
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物质组成的。
物质又是由无数的小颗粒所组成的。
这种小颗粒叫做“原子”,由几个原子还可以组成较复杂的粒子叫分子。
如水,就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化合成一个水分子。
无穷多的水分子聚在一起。
就是宏观的水。
原子虽然很小,它仍有着复杂的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一定数量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在中心,带正电。
电子绕着原子核在特定的轨道上运动,带负电。
整个原子的正负电荷相等,是中性的。
原子核内部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简单地讲,原子核是由一定数量的质子和中子组成。
中子数比质子数稍多一些。
两者数目具有一定的比例。
一个原子所包含的质子数目与中子数目之和,称为该原子的质量数。
它也就是原子核的质量数。
简单归纳一下:质子(带正电,数目与电子相等)原子核原子中子(不带电,数目=质量数-原子序数)电子(质量小,带负电,数目与质子相等,称为原子序数)原子的化学性质仅仅取决于核外电子数目,也就是仅仅取决于它的原子序数。
我们把原子序数相同的原子称作元素。
有些原子,尽管它们的原子序数相同,可是中子数目不相同,这些原子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而原子核有着不同的特性。
例如:11H、21H、31H,它们就是元素氢的三种同位素。
又如:59Co和60Co是元素钴的两种同位素。
235U和238U是元素铀的两种同位素自然界中已发现107种元素,而同位素有4千余种。
原子核里的中子比质子稍多,确切地说,质子数与中子数应有一个合适的比例(如轻核约为1:1,重核约为1:1.5)。
只有这样的原子核才是稳定的,这种同位素就叫做稳定同位素。
如果质子的数目过多或过少,也即中子数目过少或过多。
原子核往往是不稳定的,它能够自发地发生变化,同时放出射线和能量。
这种原子核就叫做放射性原子核。
它组成的原子就叫做放射性同位素,如59Co是稳定同位素,60Co是放射性同位素。
辐射防护及监管基本知识
辐射防护及监管基本知识一、内容描述接下来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辐射防护,辐射防护主要是为了保护我们免受过高辐射的伤害。
过高辐射可能来源于核能设施、医疗设备的辐射源等。
因此辐射防护不仅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更关乎整个社会的公共安全。
这就需要我们加强监管,确保这些设施的安全运行。
那么如何进行辐射防护和监管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各种辐射源的特性,知道哪些辐射源可能带来风险。
其次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比如穿戴防护服、保持安全距离等。
此外我们还需要制定严格的监管制度,对可能存在风险的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这一切都是为了确保我们的安全和健康。
1. 辐射的概念及来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辐射”这个词。
那么辐射究竟是什么呢?其实辐射是一种能量传递的方式,就像我们平时说的声音、光线一样,都是一种能量的传播形式。
辐射的来源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只要是有能量的物体,都有可能产生辐射。
辐射的主要来源可以大致分为天然辐射和人造辐射,天然辐射比如说我们每天都能接触到的太阳光,就是一种电磁辐射。
还有地球自身也会释放出一些辐射,比如地壳中的放射性元素释放的辐射。
而人造辐射则主要来自于我们人类的各种活动,比如电力工业中的核能利用、医疗中的X光机、电子产品中的电磁辐射等等。
知道了辐射的来源,我们就有必要了解一下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适量的辐射,比如阳光对我们的健康是有益的。
但过多的辐射,尤其是来自人造的强辐射,可能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了解辐射防护和监管的基本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辐射防护及监管的那些事儿。
2. 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真是不容小觑。
你知道吗过量的辐射,就像是给身体开了个“不良玩笑”。
它不会放过身体的任何一个角落,对细胞、组织都会造成损害。
虽然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辐射,比如来自手机、电脑、家用电器等,但长时间、大剂量的辐射暴露,就会给身体带来不小的负担。
辐射的基本知识
辐射的基本知识
1重点内容
辐射:一切物体,其绝对温度在零度以上时都能发射电磁播,向四周传输能量。
辐射通量:它是指单位时间通过任一表面的辐射能.
辐射通量密度:它是指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
黑体:又叫绝对黑体,物体能全都吸收入射的辐射能,即a=1的物体
2能力
●电磁波的波长与传波速度有以下关系;
入=c/R
式中入是波长c是光速R是振动频度如图各种辐射的波长范围
●斯蒂芬——波尔茈曼定理该定理说明了黑体辐射的所有能量[E,各波长发射的能量之和]与发射体绝对温度(T)的四次方成正比。
●维恩位移定理该定理说明了黑体辐射中能量最强的波长与发射体的绝对温度成反比。
●:辐射能有一部分吸收,一部分反射,一部分透射。
辐射安全与防护基本知识宣传手册
辐射安全与防护基本知识宣传手册一、辐射的定义与分类辐射是指能量以波或粒子形式传播的过程。
辐射可以分为电磁辐射和离子辐射两大类。
电磁辐射包括了光线、微波、射线等,而离子辐射则包括了α、β、γ射线等。
二、辐射的危害辐射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性,长期暴露于辐射源周围容易导致癌症、遗传变异等疾病。
因此,加强对辐射的防护十分必要。
三、辐射防护措施1. 距离是最好的防护。
尽量远离辐射源,减少暴露时间。
2. 增加屏蔽。
采用适当的防护装置,如铅板、铅玻璃等,来屏蔽辐射。
3. 佩戴防护用品。
对于工作人员,应佩戴防护服、眼镜、口罩等。
4. 定期进行辐射监测。
对于可能存在辐射的工作环境需要进行定期检测,确保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四、常见辐射源常见的辐射源包括医疗设备、核能设施、射线仪器等。
在接触这些设备时,务必加强防护意识,做好个人防护。
五、辐射应急处理在发生辐射事故或意外时,应立即远离辐射源,通知相关人员做好疏散和紧急处理工作,等待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帮助。
总之,了解辐射的基本知识、加强防护意识、妥善处理辐射事故是保障个人与公共安全的重要举措。
希望大家都能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重视辐射安全问题,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辐射安全与防护基本知识宣传手册六、辐射安全知识普及1. 预防辐射的常识。
了解如何避免暴露在不必要的辐射源附近,包括远离射线或其他辐射设备、减少使用便携式无线设备等。
2. 辐射的症状。
掌握辐射暴露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皮肤灼烧、疲劳、恶心、呕吐等。
3. 辐射的治疗方法。
在暴露于辐射之后,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医生会根据暴露的程度和具体的情况来制定治疗方案。
4. 日常生活中的辐射源。
家庭中的微波炉、移动电话、电视、计算机等也会产生电磁辐射,应尽量减少暴露时间。
5. 辐射的法律法规。
应了解相关的辐射安全法规,以便在必要时进行维权或要求雇主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
七、特殊人群的辐射防护1. 怀孕妇女。
孕妇应尽量避免接触高剂量的辐射,因为宝宝的生长发育阶段对辐射更为敏感。
第二章 辐射
第一节 辐射的基本知识
一、辐射的基础知识 (一)辐射的概念 物体以电磁波或粒子流形式向周围传递或交换能量的方 式称为辐射。传递交换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任何物体在绝对零度以上都具有辐射的本领。
绝对零度:理论上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在此温度下物 体没有内能。把-273.15℃定作热力学温标的零度,即绝 对零度。
0.76微米~3.0微米
3.0微米~6.0微米 6.0微米~15微米 15微米~1000微米 1~10毫米
蓝 青 绿
黄
橙
0.56~0.59微米
0.59~0.62微米
1~10厘米 10厘米~1米
红
0.62~0.76微米
(三)辐射粒子性
辐射粒子学说认为,电磁辐射是由具有一定质量、能量和动量 的微粒子流组成,每个光量子的能量(EL)与频率或波长的关 系式为: EL= hf = hv / λ
∵日出日没时太阳高度角 hθ = 0° 日出日没方位角公式:
sinδ cosA cos
用本公式能算出一正一负两个值,分别是日出、 日没的方位角。
北半球A的季节变化 除北极外,一年中只有春分日和秋 分日,日出正东日没正西。 夏半年内, 日出东偏北方向,日没西偏北方向;且 愈近夏至日,日出日没方位愈偏北。冬 半年内,日出东偏南方向,日没西偏南 方向;且愈近冬至日,日出日没方位愈 偏南。 南半球相反
(三)昼长
1、昼夜、四季的形成 昼长(可照时数)由纬度和季节决定,相同纬度不同季节 的昼长不同,相同季节不同纬度的昼长也不同。
地球昼夜不停的进行两个基本运动:(1)绕自身轴的运动, 称为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3h 56’ 04’’,产生了昼夜交 替;(2)绕太阳的运动,称为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为 365d 5h 48’ 46’’,产生了四季轮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辐射辐射是指以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周围空间或物质发射并在其中传播的能量(如声辐射、热辐射、电磁辐射、粒子辐射等)的统称。
例如物体受热向周围发射热量叫做热辐射;受激原子退激时发射的紫外线或X射线叫做原子辐射;不稳定的原子核衰变时发射出的粒子或γ射线叫做原子核辐射,简称核辐射。
辐射可分为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两大类。
非电离辐射又称电磁辐射,如无线电波、红外辐射、可见光、微波、紫外线等。
波的频率和能量较低,不足以使原子中的电子游离而产生带电的离子;电离辐射通常又称放射性,如α、β、γ射线有足够的能量使受照射物质的原子电离,会对生物体构成损伤,而有效控制的辐照则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什么是放射性放射性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
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每个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原子核。
大多数物质的原子核是稳定不变的,但有些物质的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地发生某些变化,这些不稳定的原子核在发生变化的同时会发射出特有的射线,这种物质就是人们常说的放射性。
有的放射性物质在地球诞生时就存在了,如铀、钍、镭等,它们叫做天然放射性物质。
另一方面,人类出于不同的目的制造了一些具有放射性的物质,这些物质叫人工放射性物质。
3、什么是同位素和核素在中子和质子组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这一类原子称为同位素。
会发生放射性衰变的同位素称为放射性同位素。
其核内具有一定数目的中子和质子以及特定能态的原子称为核素。
例如氢同位素有三种核素,1H、2H、3H,元素符号的左上角标出原子质量数,它们分别被取名为氢、氘(音刀)、氚(音川),其中,3H具有放射性,称为放射性同位素。
在自然界里,1H、2H、3H天然含量的原子数百分比分别为99.9852%、0.0148%、3H几乎为零。
4、放射线有哪些种类?它们有什么特点?放射线包括α、β、γ及中子。
α射线由高速运行的氦原子核(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组成的,通常也称α粒子,α衰变时大多数粒子能量在4-9MeV 范围。
因α粒子质量重,电离本领大,射程短,一般用普通纸张即可屏蔽住。
β射线是高速运行的电子流,有正负电子之分。
负电子是够稳定的,带有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正电子带有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两种电子的静止质量相同,其质量约为质子质量的1/1846。
β衰变时,粒子的能量一般在几十KeV至几MeV 间。
在物质的射程相对较弱,用有机玻璃或金属铝屏蔽即可起到保护的作用。
中子是原子核组成成份之一,它不带电荷,质量数为1。
比质子略重,自由中子是不稳定的,它可以自发地发生变化,生成质子、电子和反中微子,其半衰期为10.6分钟。
因中子质量轻,而且不带电,只能靠碰撞消耗能量,故多采用含氢类的物质屏蔽。
γ射线和X射线一样,都是电磁波,又称光子,不带任何电荷,静止质量为零。
γ跃迁时,γ能量几KeV至十几MeV,穿透能力较强。
需要较厚的物质才能屏蔽,多采用混凝士墙或铅等物质来进行防护。
5、什么是放射源放射源是指用放射性物质制成的能产生辐射照射的物质或实体。
放射源按其密封状况可分为密封源和非密封源。
密封源是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
如料位计、探伤机等使用的都是密封源,常用密封源有钴-60、铯-137、铱-192等。
非密封源是指没有包壳的放射性物质,也称开放源或开放型放射源。
医院核医学中使用的放射性示踪剂属于非密封源,如碘-131、碘-125、锝-99m等。
6、如何衡量放射源强度的大小一个放射源强度的大小通常不用体积或质量的大小来衡量,而使用放射性活度来表示,一个放射源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衰变的原子核称为它的放射性活度。
1975年召开的国际计量大会规定原子核活度的国际单位是秒的倒数(S-1),叫贝可勒尔,筒称贝可,符号是Bq。
1Bq就是放射性物质在1秒内有1个原子核发生衰变。
历史上曾用居里(Ci)表示放射性活度的大小,它与贝可的关系为1 Ci=3.7*1010Bq.为了衡量物质中放射性的多少,我们用单位质量物质中的放射性活度来衡量,称为活度浓度。
对于固体、其单位为每千克贝克(Bq/kg);对于气体或液体,其单位为每升贝克(Bq/L)或每立方米贝克(Bq/m3)。
与放射源不同,人们周围的水、空气、房屋、土壤与岩石等物质,其中存在天然放射性物质活度浓度都很小,对于这些天然存在于我们周围环境中的放射性,我们称它为天然本底水平。
7、什么是放射性半衰期在放射源使用过程中,常常用半衰期来表示放射性变化的快慢。
所谓半衰期,就是放射性核素衰变掉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每经过一半衰期,放射源的活度就只剩原来的一半的。
半衰期越长,表明这个放射活度变化越慢,半衰期越短,表明这个放射活度变化越快。
每种放射性核素都有一个特有的半衰期,其范围从几百万分之一秒到几十亿年。
根据半衰期的长短,我们可以更合理地选用合适的放射源开展工作。
8、放射性对人体健康影响放射性无声、无色、无臭、无味,人体是无法感觉到它们的存在的,只有通过专业仪表才能探测到。
人们利用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并把能量消耗在物质中的原理,用仪器测量出某种射线在这个过程中由物质吸收的能量,就可以知道射线辐射场的强弱,也就是讲,物质吸收的能量越多,射线辐射场越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就越大。
单位物质吸收的能量称为吸收剂量,单位为戈端(Gy),定义为每千克物质中吸收1焦耳的能量(J/kg)。
物质在单位时间内的吸收剂量称为吸收剂量率,单位为戈端/小时。
通过选用专门仪器,测量各种射线在空气中的吸收剂量或吸收剂量率,就可知道它们的存在与大小,从而判断出它们对我们的影响。
9、物质的放射性能能改变吗?实验发现,用加压、加热、加电磁场、机械运行等物理或化学手段都不能人为地改变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规律。
这是因为放射性核素衰变是由原子核内部的运行规律所决定的,它不以的意志为转移。
因此,我们在处理放射性物质时,只能通过合理的使用、保管、贮存等方法来达到安全使用放射线、进行辐射防护保护环境的目的。
10、房屋中有哪些放射性房屋是由各种建筑材料构成的,花岗石、泥土、砖瓦、混凝土和木材等,这些建筑材料都或多或少地含有放射性物质。
其中以花岗石的放射性活度浓度最高,红砖次之,青砖再之,木材最小,而混凝土则随原料而异,房屋内主要表现为室内γ辐射和氡气,另处,宇宙射线会穿过屋顶(即使是多层建筑)射入到我们的室内。
一般情况下,室内的γ辐射剂量水平高于室外,这主要因为室内四周及上下建筑构件对室内空间产生γ辐射;室内的放射性氡气水平要高于室外,这是由于室内常常处于较为密闭的状态,氡气聚集不易扩散的缘故。
11、氡气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危害据权威部门调查,人类所受到的天然辐射剂量中,约有40%是由氡气引起的。
氡是与地球共生的开然放射性气体。
人们看不见也闻不到。
是铀、镭、钍等衰变的产物。
在含有铀、镭、钍的土壤和岩石、花岗岩、页岩、磷酸盐和沥青铀矿中,人们可以发现高浓度的氡。
在受到某种类型的工业矿物开采(如铀和磷酸盐)污染的土壤中,也会发现较高水平的氡。
氡本身会发生自然衰变并产生具有放射性的子体衰变物。
人们呼吸时,氡的衰变物能够被肺捕捉到,由于这些衰变产物的进一步衰变放出α粒子等射线,这种小的能量“炸弹”能够损坏肺的组织、甚至导至肺癌。
12、如何降低室内的氡氡是一种可以在房基下的土壤和岩石的空隙中自由运行的气体,氡可以通过泥土地板、混凝土地板的裂缝,通过墙、地沟接合面以及空心砖墙中的缝或孔进入房间聚集,当建筑材料中含有较高水平的放射性核素时,例如渗工业废渣的建筑村料或粉煤灰时,建筑材料就有可能成为室内氡气的主要来源。
降低室内氡气的方法主要有自然通见、强制通风、密封裂缝以及采用环保的建筑和装修材料等。
因室外氡浓度较低,经常打开窗户和门进行自然通风,可使室内氡浓度降低90%以上。
在自然通风不理想的情况下,可对室内空气实施强制通风,让新鲜空气不断地吹进住宅,降低氡浓度。
对于地下室等空间,更有必要采取这样的措施,另外,采用涂料或油漆等村料,将氡的主要渗透点阻塞起来,也可以起到有效地降低室内氡的作用。
13、建筑材料中放射性有什么限制规定随着工业技术和综合利用的发展,一些放射性活度浓度较高的建筑被广泛应用。
如国外的磷石膏墙板、赤泥砖和明矾岩混凝土,国内的石煤渣砖、有色治金矿渣砖和某些粉煤灰及高炉重渣等。
由于它们来自矿业废渣,其天然放射性活度浓度比常用的砖瓦要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致使住房内的辐射水平、室内空气中氡浓度相应增高。
我国常用建材代表性活度浓度236Ra为50Bq/kg,232Th为50Bq/kg,40K为500Bq/kg。
现行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建筑主体材料中放射性核素限量为①236Ra活度浓度不大于200Bq/kg。
②236Ra活度浓度/370、232Th活度浓度/260,40K活度浓度/4200的和不大于1。
14、对花岗石等装修材料中的放射性有什么限制规定石材中所含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因受地质结构、生成年代与生成条件的影响,其含量也各不相同,部分石材中的放射性水平较高。
商业上天然石材分为大理石、花岗石和板石三大类。
大理石主要产自镁质碳酸岩和变质碳酸岩,如大理岩、蛇纹岩等;花岗石主要产自花岗岩和变质花岗石;板石主要产自部分薄层沉积层。
为控制放射性污染水平,保护人体健康,现行国家标准对各类装修材料中的放射性水平作出了规定,其中,A类装修材料(其使用范围不受任何限制)中的放射性核素限量为①236Ra活度浓度不大于200Bq/kg。
②236Ra活度浓度/370、232Th活度浓度/260,40K活度浓度/4200的和不大于1.3。
我国大理石、板石和黑色花岗石基本属于A类装修材料。
红色酸性岩和碱性岩具有较高的放射性活度浓度。
若在住宅内用作装修材料使用,应在购买使用前进行放射性检测,以确定其放射性能是否满足A类装修材料的要求。
15、饮用水中也有放射性吗水中也含有放射性核素,主要是天然放射性核素钾和铀、钍、镭及其子体。
根据上世纪80年代全国天然放射性本底调查的结果,我国各流域江河水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浓度:铀0.02-42.35mg/L,钍小于0.01-9.07 mg/L, 226镭小于0.5-99.54毫贝可/L.40钾8-7149毫贝可/L。
我国城镇自来水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浓度均值:铀2.12mg/L,钍小于0.13mg/L, 226镭小于6.86毫贝可/L.40钾91.7.毫贝可/L。
16、什么是核技术利用核技术利用是指密封放射源、非密封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在医疗、工业、农业、地质调查、科学研究和教学等领域中的使用。
在这些应用中,主要是利用射线的贯穿本领和对物质原子的电离本领。
我国核技术利用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并逐步在工业、农业、医疗及科研等领域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
17、放射源有哪些应用在医学方面:放射源广泛用于医学诊断、治疗和消毒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