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情景式默写训练

合集下载

2023年高三语文复习【统编高中语文古诗文情景默写题】训练一附答案解析

2023年高三语文复习【统编高中语文古诗文情景默写题】训练一附答案解析

2023年高三语文复习【统编高中语文古诗文情景默写题】训练一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黄昏之景,但景中使用了暖色调。

(2)庄周在《逍遥游》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人就无所依凭了。

答案及解析:(1)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2)荀子在《劝学》的结尾处感叹道,蚯蚓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这都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紧接着从反面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2.(1).(1)角声满天秋色里(2).塞上燕脂凝夜紫(2)(3).蟹六跪而二螯(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5).用心躁也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安适愉快、自得其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的《劝学》一文中,用来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进行对比论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绘琵琶女结束演奏时收拨当心画发出的声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3.(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驽马十驾功在不舍(3)四弦一声如裂帛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莺燕报春、一派蓬勃的景象。

(2)陆游《游山西村》中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是描写实景实感,也可形容由困窘步入佳境的一种境界。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情景式默写专项练习(二)(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情景式默写专项练习(二)(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 《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使用借代的手法,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生活的幸福安定。

2. “十驾斋”是清代大学者钱大昕的书斋名,该名取自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诗经·氓》中写热恋中的青年女子,见不到自己的心上人时哭得泪水不断,而她即将见到男子时,“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她纯洁美好的情感。

4. 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与对比的手法,极写宫廷丝竹宴乐之盛,形象地展现了秦宫人穷奢极欲的享乐生活。

5.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__________”一句里的“红”字,借代红花。

古诗中还有许多以“红”字代指“红花”的诗句,如“__________”。

6. 古人对荷情有独钟,或描写其绰约身姿,或借助它描绘夏日胜景、抒情言志,古典诗词中有许多这样的名句,例如“________,________”。

7. 《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爱莲说》一文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8. 李白的《蜀道难》中通过细节描写刻画行人步履艰难,神情惶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出师表》中写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身为一介布衣时所持的处世态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中国古典诗词中不同的乐器有着不同的性格。

笛有时是民间的、村野化的,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到“__________,_________”;而箫多是仙界的、书生化的,声调悠长、高雅悲凉,苏轼曾在《赤壁赋》中用高超的手法侧面描写了箫声“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情景默写试题答案推荐

高考情景默写试题答案推荐

高考情景默写试题答案推荐一、记叙文在高考的语文科目中,情景默写是一个重要的考查点。

它不仅考验学生的记忆力,还考察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答案,供参考。

(一)《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二)《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二、议论文议论文是高考语文试卷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它要求考生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以下是一篇关于“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的议论文范文。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对青少年的影响更为显著。

高中语文新高考背诵篇目情景默写练习(共20篇,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新高考背诵篇目情景默写练习(共20篇,附参考答案)

新高考语文情景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论语》十二章(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

”(2)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

”(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

”(4)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

”(5)《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告诉他是“恕”。

接着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

”(6)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里仁》中的:”(),()。

”(7)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自勉。

2.劝学(节选)(1)《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_________”。

阐明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个常用成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的本性与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荀子在《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列传(节选)(1)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对“离骚”一词作出自己的解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高三语文复习情景式默写练习题大全

高三语文复习情景式默写练习题大全

高三语文复习情景式默写练习题大全高三语文复习情景式默写练习题大全情景式默写的出现,比以前我们读古典诗词,背诵死记硬背的考察方式要求更高了一些,高三复习语文要做哪些情景式默写练习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三语文复习情景式默写练习题,欢迎大家来阅读。

高三语文《蜀道难》情景默写题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

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

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 ,”,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

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

,”。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 ,”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答案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6、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7、噫吁嚱!危乎高哉!8、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9、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10、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高考语文考前100练情景默写专题集训(含答案)

高考语文考前100练情景默写专题集训(含答案)

高考语文情景默写100练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表现老人孩子都悠闲快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想到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高楼大厦,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先贤、愿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

4、《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被贬后,无论春天江花盛开还是秋天美好的夜晚,都独自一人喝酒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现“自己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无学之辈”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庄子《逍遥游》通过舟对水的依赖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琵琶行》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借动物的鸣叫声表现环境氛围的荒凉凄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赤壁赋》中,写苏子扣舷而歌,抒发其向往美好事物而不可得的怅惘失意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行路难》中,以四个连续的动作,表现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内心依旧苦闷抑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情景默写专项练习(共20篇,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情景默写专项练习(共20篇,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情景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人有了不堪回首之感。

这一感慨,因望见“,”而愈加强烈。

(137)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与“,”形成鲜明对比:沦陷区人民以前是英勇抗争,而如今却安于现状。

(138)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一句,点出了南朝刘义隆北伐时渴望建立功勋,而“”一句则与之形成对比,写出惨败的结果,告诫南宋统治者应吸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139)古典诗词常以杜鹃表达悲切、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如《锦瑟》中的“”和《琵琶行》中的“”。

(140)《阿房宫赋》写阿房宫“”,与《逍遥游》写大鹏借六月息而起时“”,都极尽夸张之能事,前者突出面积之广,后者突出飞翔之高。

《论语》《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1)《论语》中,孔子向为学者论述了学习的三个层面“______,______”,这三个层面间是递进的。

(2)《论语》中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表述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荀子在《劝学》中也谈到学与思的关系,这两句是“______,______”。

(3)《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4)《论语》中孔子认为“士”抱负远大,意志坚定,承担责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5)曾子认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忍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他说:“______,______。

”(6)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育年要有新担当。

《论语)中,“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古代士人涵养坚般品格,胸怀天下的使命与担当。

(7)《论语》中的“______,______”两句常用来表达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

(8)《论语》中,提到了“______,______”的可贵品质,孔子认为这种不强人所难的品质是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践行的。

2023届高三语文复习统编教材情境默写题专项练附答案

2023届高三语文复习统编教材情境默写题专项练附答案

2023届高三语文复习统编教材情境默写题专项练《报任安书》(节选)1.《报任安书》中描写古代“贤圣”历尽磨难,强志不屈,献身著述的句子是“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太史公写作《史记》的目的是“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3.《报任安书》中司马迁提出的关于生死价值的句子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4.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表述自己惨受宫刑而没有以死殉节的原因的句子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5.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举周文王、孔子在困境中完成作品的句子是: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6.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举屈原、左丘明在困境中完成作品的句子是: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7.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举孙膑、吕不韦在困境中完成作品的句子是: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8.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举韩非子的例子来说明自己也可以通过著书立说来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句子是: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为后文解释自己忍辱负重、著书立说作铺垫。

9.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认为《诗经》大部分都是一些圣贤们为抒发愤懑而写作的句子是:《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10.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司马迁举屈原的例子来论述自己的观点从而为后文解释自己忍辱负重、著书立说作铺垫的句子是:“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11.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司马迁举韩非子的例子来说明自己人生失意,可以通过著书立说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一观点的句子是:“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12.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司马迁向任安解释自己收集史料、分门别类编撰《史记》的初衷是:“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情景默写专项练习(共三组112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情景默写专项练习(共三组112题,附参考答案)

新高考语文情景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李密的《陈情表》中概括写出自己幼年不幸遭遇,奠定文章悲凉基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山水之形。

3.王维在《山居秋暝》中描写初秋傍晚空气清新、景色美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登高》中,诗人开篇借“风”“猿”来渲染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接下来写诗人漂泊不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作者旷达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赤壁赋》中,苏轼以“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天地万物时刻都在变化,以“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外物和个体生命也可以长久存在,阐述了万物“变”与“不变”是相对的这一道理。

7.在《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王安石借盘庚迁都这一典故对自己行事准则的表达,也可把它看作历史上改革家果决精神的高度概括。

8.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引用刘义隆的典故,指出如果不做好充分准备,即使有“___________________”之志,也难免会“___________________”。

9.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曹操攻破荆州后在长江边横执长矛,饮酒作诗的英雄形象。

10.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书法北方已非宋土、民心日去的沉痛感慨。

高三语文-情景式默写

高三语文-情景式默写
• 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 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 点是相同的。
• 2、《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 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从师的标 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末倒置,聪明人做出糊涂事来, “ , 。”
• 7、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
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
师, ,
。”
答案参考
•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
存也。 • 3、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
• 3、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 “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 师说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描 述的现象一样。
• 4、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 《师说》一文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 5、《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
明也 • 7、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
者也。
Hale Waihona Puke 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 谬心态。
• 6、求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
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正如《师说》中所说 “ , ,或师焉,或不焉”,否则,

2023届新高考语文高三二轮情景默写训练(一)

2023届新高考语文高三二轮情景默写训练(一)

2023届新高考语文高三二轮情景默写训练(一)1.厦门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1)自古以来,爱情被无数的才子佳人歌咏,《静女》就曾描绘了男子在约会地点找不到爱人而徘徊的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帘”本是生活中寻常的物品,在唐宋诗词中,“帘”这一意象却承载着诗人绵长的情思,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皖南八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1)芳春四月,高考在即,你的好朋友却总是显得心浮气躁。

你可以用《谏太宗十思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劝诫朋友,要善始善终,坚持到底。

(2)在参观古建筑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句宣传语:“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不使用一根钉子,全靠榫卯结构。

”这其实是一个误解,你在《阿房宫赋》中就能找到例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鹿”因其惬意且恬静的生活姿态而受古人青睐,常出现在古诗文中。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3年安徽省名校联盟高三4月联考语文试题(1)韩愈在《师说》中阐述了弟子与老师的关系,他认为之所以要“能者为师”,是因为“______,______”。

(2)《陈情表》中李密婉言自己有意奉诏,但“___________”;想要奉养祖母,又“___________”,这使李密进退失据,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3)“榆关”即今天的山海关,古人称之为“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

这一古称在古诗词中频繁出现,如“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最新名校情景默写模考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最新名校情景默写模考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最新名校情景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河南省信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在《陈情表》中直接解释祖母对其有养育之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写李渤在潭上找到了两块石头,然后就“ ________”;他认为李渤这样依靠斧斤敲击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________”,实在是见识短浅,令人可笑。

(3)刘星同学在写《杏花的故事》时,想引用唐宋时期的诗句来表明杏花自古以来就深得人们喜爱,用以表现春意,或用以寓意幸福,他引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高适《燕歌行》中,“____________”通过前方的急报侧面写出了敌人进攻速度之快,“____________ ”则直接描写了敌军侵袭时的来势汹汹。

(2)教育应该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呵护其天性。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与这种理念完全契合。

(3)“门”是古诗常用意象,其“开”与“关”往往寄寓了作者不同的心境。

杜甫《客至》中,“____________ ”写出迎接客人来访的欣喜;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 ”写出诗人隐逸幽居的淡然。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抒情主人公历经千百次寻觅后,蓦然回首,惊喜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通过对五代时期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告诫后人居安思危,力戒骄侈。

(3)古人常通过“吟”或“啸”的方式吐露心曲,抒发情怀,古代诗文中对此也多有描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名句情景默写专项练习(共20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名句情景默写专项练习(共20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名句情景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均用叠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作者乘着一叶扁舟随波飘荡的自由畅快之感。

(2)《道德经》中“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一句,提醒我们要看到“无”的作用。

在《琵琶行》中,白居易直接点出“无”胜于“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清代文学家刘熙载曾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以自然界的云雾烟霞状写山高的句子在诗词文赋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

(3)《老子》四章中以车、器皿、屋室等物品为例阐释“有”和“无”的关系后,做总结的句子是“____,____”。

(4)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为人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其中认为他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过秦论》一文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6)《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婉不已的诗句是“______,_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的《劝学》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亲身验证了“站得高,见得远”的道理。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开放式情景类默写练习(共三组,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开放式情景类默写练习(共三组,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开放式情景类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梦境是现实的投射,更是内心真实情感的具象化表达,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草”是古代文人的常用意象,可以用以表现顽强的生命力,也可以寄予不同的情感,如“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中国古典诗歌中水的形象无处不在:春水、溪水、江水、海水……诗人常借水抒发自己的情怀,如“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龙类,它居于深渊,能发洪水。

在古代诗文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蛟”的身影,如“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列子》中记述了鸥鸟与人嬉戏的故事,后人常借鸥鸟表达隐逸之情,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6.古代文人赞美与敬畏自然,敏锐地观察山川草木的万千动态,从中感知时间,体悟生命,而“长江”因其所蕴含的阔大意境和深邃情感往往备受文人青睐,频繁地出现在古诗文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为自然现象的大雨,一旦进入诗歌领域,便具有思想启迪意义,请写出两句雨给大地带来生机给人带来希望和欢乐的古诗“,”8.“山河”一词常见于中国古典诗词中,一般指大山大河,自然胜景,又可指国土疆域,如“__________,__________”。

9.“春江”蜿蜒多姿,动人心弦,是诗人钟爱的意象,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______,______”。

10.古人常在诗词中使用“流水”这一意象来表达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人生虚幻的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这样的经典名句。

(二)1.“暗香”一词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出现,或指花香,或指女子身上散发的香气,如:“,”。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情景默写练习(共50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情景默写练习(共50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情景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师说》中说,一个崇尚学习的时代必然是一个尊重师者的时代。

古代圣贤本来已经超出一般人很多,“_______________”,好学不倦;而当时的普通人,相比圣人已经差得很远,“_______________”,至士大夫之流也是如此。

(2)古代很多节日记录着先民们的农事劳动生活,如社日。

社日有春社和秋社。

“社”这个词语频繁出现在古诗词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劝学》中,荀子以雕刻为喻形象地说明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的道理:只要“锲而不舍”,就会“_______________”;相反,如果“锲而舍之”,就可能“_______________”。

(4)蝴蝶(也作“胡蝶”)是一种美丽的昆虫。

它种类繁多,色彩鲜艳,姿态轻盈,因而受到古代文人的喜爱,成为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周瑜面对敌军时的从容自信刻画得淋漓尽致。

(6)东风在古诗中经常用来形容春风,比如“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等,请再举出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统治者掠取珍宝时丝毫不剩,耗费起来毫不在意的情形。

(8)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歌词写出了自己的黯然思绪和对理想的追求。

(9)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与对比的手法,极写宫廷丝竹宴乐之盛,形象地展现了秦宫人穷奢极欲的享乐生活。

高考情景默写专练 附答案

高考情景默写专练 附答案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李白在《蜀道难》中用:“ , __ ” 两句写出自己面对伸手可及的星辰,只能抚胸空叹息。

《观沧海》中,曹操用:“ , __ ” 两句表达出自己在用歌声诵咏心志。

荀子在《劝学》中表达出“吾日三省吾身”意思的两句话是:“ , __ 。

” 2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6 分)钱大昕著有《十驾斋养新录》,其书题目出自《荀子 ·劝学》“ , __ ”两句。

《氓》中说“于嗟鸠兮,无食桑葚”的真正用意是“ , __ 。

”“_ , __ ”的效果。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 , __ 。

”庄子在《逍遥游》 一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 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 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 。

《使至塞上》中,王维借两种自然景物自况,写出了飘零之感的两句 ,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屈原在《离骚》 中表示自己埋怨楚怀王行事荒唐, 不能体察自己忧国忧民之情 的两句是:“ , 。

”《登高》 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 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 子是: , 。

辛弃疾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中,表达作者要为朝廷率师北上, 统一南北, 以得到功勋美名的两句是“_ , 。

5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6 分)是:是:《氓》一诗中女子对氓因婚事推迟而进行的解释的诗句”表现女子的善良、天真。

“,《出师表》中,诸葛亮回顾自己当初临危受任的两句是:“ ,。

”,”两句写出了秦国统治者将剽掠而来的美玉珠宝等当成石头沙土的情形,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

6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 分)《出师表》中写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身为一介布衣时所持的处世态度的两句是:“_ ,”。

月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意蕴丰富,以月烘托情思是常用笔法。

《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吟唱:“ ,”借月抒发别离之情。

《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_ ,。

2023届高考语文考前冲刺训练:情景类默写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3届高考语文考前冲刺训练:情景类默写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3届高考语文考前冲刺训练:情景类默写统编版高三总复习高考语文情景类默写考前冲刺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中说到:有比生命更值得追求的东西,有比死亡更值得厌弃的东西,并不是只有贤者才有这样的心思,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通过曹操在攻破荆州后面对大江斟酒畅饮,并“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表现了曹操的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念奴娇.赤壁怀古》以“_________________”彰显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3)古代君子常佩剑,或体现威武向上精神,或表现读书报国的志向,或彰显匡时济世的情怀。

请写出一句含剑的意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写世间万物的变化就像江水一样,不断流逝,其实并没有真正的逝去;也像月亮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

(2)《送东阳马生序》中同客舍的人都穿着华丽的衣服,光彩鲜明,像神仙一样;而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

(3)春社是汉族最古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一般在立春之后的第五个戊日举行,主要内容是祭祀土地神,以祈求农事丰收。

在古诗词中,“春社”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

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谴责秦始皇劫掠与使用六国珍宝的做法,表达作者对秦始皇奢侈浪费的愤慨。

(2)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面对赤壁古战场,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自嘲多情善感,感叹年华易逝、功业无成。

(3)在古诗词中,“草”是描写春天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景色的常用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别时茫茫江浸月 唯见江心秋月白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上书谏寡人者
• 9.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屈原用“香草美人”象征理想,抒发政治感慨,苏轼《赤壁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用了类似的手法。 • (2)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 • 山峰座座相连耸入云霄,而“_______________”则写出了瀑布飞泻、争相 • 喧闹的场景。 • (3)《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 • 对比的手法谴责了秦统治者搜刮百姓的财物一点都不放过,用起来却毫不吝 • 惜的做法。
18.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
句子是:“____,_____”。 • (2)《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____,_____”。 • (2)《观刈麦》中,最能表现割麦农民极度辛苦而又企盼延长干活
•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传神地勾画出了 • 英雄当年驰骋沙场,收拾河山的豪壮场景。 • (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描写了一场激战,战斗中只听 • 得“_________________”,收兵后,呈现在眼中的则是“ • ___________________”的悲壮场面。 •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月光 • 照耀下湖面荡漾的水波和无风时水中美丽的月影的两句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羁旅之苦和孤独之情。 • (3)荀子《劝学》中“____,____”两句以对比手法说明学与
思的关系。
14.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建议刘后主扩大听闻,发扬先帝
美德,振奋士气,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避 免堵塞言路。 •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的 意思与《论语》中“思而不学则殆”句相近。 • (3)在《琵琶行》中,琵琶女一出场,“_______,_________” 简单的几个准备动作,就己表现了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
时间这种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
19.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获花秋瑟瑟 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
•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朋友远在天涯,我们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遥寄深情的祝愿;朋友长途来访,我们吟诵“______, _______”,抒发内心的喜悦。(用《论语》中的句子作答) • (2)《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兴手法, 借桑叶的变化来表现女主人公青春的逝去。 • (3)在《离骚》中,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借助鲜花香草写自己要 修养自己的品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9.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连峰去天不盈尺 飞湍瀑流争喧豗 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在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 道理。
• (2)在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 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言既遂矣 至于暴矣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陶渊明《桃花源记》中“____,____”两句展现出一幅老
幼生活安宁、人人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两句从时空交织的角度表
• (3)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选择帐内人物的居住、 睡眠等日常生活场景来表现塞外雪中奇寒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语文情景式默写 训练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庄子《逍遥游》中表明宋荣子毫不在乎世人态度,已经达到了宠辱 • 不惊的人生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白居易《琵琶行》中多次写“月”,送别友人________________”, • 别情;欣赏音乐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烘托琵琶女的演奏 • 效果。 • (3)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规定“受上赏”的条件是_______”, • 而“受中赏”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3)杜甫《登高》中以“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 • 势抒写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被前人誉为“古今独 • 步”“句中化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15.不宜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 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赤壁》诗中慨叹诗人生不逢时,有才不得施展的诗句是
“_____,_____。” • (2)屈原的《离骚》中“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的手法表 • 明作者因为不被接纳,遭受指责,决心退隐并秉持原先的志向。 • (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两句,正好与唐太 • 宗“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的借鉴历史经验教训的做法相反。
20.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 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 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诗经·氓)中以桑叶落下暗示女子年长色衰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晏殊在《浣溪沙》中以“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对暮色中春花 飘零的感叹;用“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他在花间徘徊、心绪难宁的 情形。
无比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说自己所在地有点偏,长年没法
欣赏到音乐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庄子《逍遥游》中,描绘的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即使如此,
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奋飞时依然“有所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然要靠大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阐 释。
11.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 12.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郦道元在《三峡》一文中,描写春冬之时江水青碧、清澈
_________________” • 两句,阐明了“志”对于我们一般人的重要性。 • (2)王湾《次北固山下》眼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景,触发了诗人思家之情。 • (3)三毛说:“苦难对我们,成了一种功课,一种教育”,究其原 • 因可以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
12.(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浔阳地僻无音乐 终岁不闻丝竹声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诗经·氓》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男主 • 人公迎娶女主人公后变得粗暴无礼。 • (2)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诗人孤 • 独和漂泊之苦,也暗含与苦难命运的抗争。 • (3)李贺在《雁门大守行》中表现将士们视死如归、报效朝廷的豪迈 • 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 (3)苏轼《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表达个人在天地间的渺小与短暂的语 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 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16.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进不入以离尤兮 退将复修吾初服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17.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学习是人的生活常态,向别人学习是一条重要途径,孔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人有优点学 • 之,人有不足作为反面教材对照自己改过自新。 • (2)古往今来严明赏罚,一视同仁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的执 • 政执法境界,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如是表达:“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