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华应龙老师的课及讲座有感
听华应龙老师上课有感
![听华应龙老师上课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6baafa1852d380eb62946dce.png)
“数学是我们的玩具”——听华应龙老师上课有感5月21日在海门实验学校聆听了华老师的《规律中的规律》一课,让我大开眼界,同时也为之振奋,真不愧是大师,上出来的数学课含金量十足,不仅学生学到了很多,我们听课的教师更是收获匪浅。
这节课是华老师自己编写的一个教学内容,课开始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142857分别乘1、2、3、4所得的积,学生说出得数,白板显示142857×1=142857,142857×2=285714,142857×3=428571,142857×4=571428。
教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引导学生交流。
生:乘数越来越大,积的第一个数也越来越大了。
教师此时并没有启发学生深入探究其中的奥秘,而是让学生利用刚才发现的规律抢答142857×5、142857×6和142857×7的积。
学生根据刚才的经验,很快猜出了142857×5=714285,142857×6=857142,但142857×7的积学生没法猜了,因为在前面的乘积中最大的数是8,没有比8再大的了。
这是时,华老师引导学生用计算器算算,学生发现142857×7=999999,华老师惊讶道:“嗯,怎么会这样?”一个女生答道:“因为1/7化成小数约是0.142857。
”(我很惊讶学生的知识积累,连1/7化成小数约是多少都记得很清楚。
)这时华老师介绍142857这个数是走马灯数,华老师还形象的用一张写有142857数字的长方形纸,把它圈成一个圆介绍什么是走马灯数。
老师一般到这个地方就会结束,不敢再越雷池一步,因为下面的规律学生更难发现,教师也更难掌控课堂。
而华老师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继续追问:“用计算器计算142857×8、142857×9、142857×10的积,你发现了什么?”生1:“最前面一个数是1,后面一个数越来越大。
华应龙《祖国需要,我就去做》讲座有感
![华应龙《祖国需要,我就去做》讲座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59fe8a68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7.png)
《祖国需要,我就去做》讲座有感第一篇在今天的讲座中,华应龙教授以《祖国需要,我就去做》为主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他对国家、对事业、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他的话语充满了深情和热血,让我深受感动,也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华教授首先谈到了他对祖国的深深热爱。
他说:“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应该像爱我们的母亲一样去爱她。
”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怀有一颗热爱祖国的心,无论身处何方,都应时刻关注祖国的发展,为祖国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华教授谈到了他的事业观。
他说:“事业不仅仅是为了生活,更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
”他以自己的经历为例,告诉我们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才能在其中找到乐趣,才能在其中找到满足感。
这让我明白了,我们应该选择自己热爱的事业,而不是被生活所迫,做一份只是为了生存的工作。
最后,华教授谈到了他的人生态度。
他说:“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不在乎起点,只在乎终点。
”他鼓励我们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要有勇往直前的勇气,要有不怕困难的决心。
这让我明白了,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你是否坚持了自己的梦想,是否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华教授的讲座让我深受启发,他的话语让我明白了许多人生的道理。
我想,我应该像华教授一样,热爱祖国,热爱自己的事业,坚持自己的人生态度。
我要用我自己的方式,去实现我的人生价值,去为祖国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华应龙教授的《祖国需要,我就去做》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他的话语让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也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
我会将他的教诲铭记在心,用实际行动去实践他的理念,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篇在华应龙教授的《祖国需要,我就去做》讲座中,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华教授以其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厚的学识,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我们深刻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精神。
华教授首先讲述了他的人生经历,他从一个小村庄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
2024年华应龙讲学学习心得(2篇)
![2024年华应龙讲学学习心得(2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f577d5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26.png)
2024年华应龙讲学学习心得作为数学老师,你喜欢数学吗。
华老师这个看似毋庸置疑的问题却不禁让我扪心自问起来,我是发自内心地热爱数学这门学科吗。
如果不是对数学的热爱,华老师不会从研究数学学科到对数学哲学的深思。
如果不是对数学的狂热,他不会为了一个数学课例把它的内涵要义延伸至看似与之毫不相干的领域。
若不是对数学的痴狂,他不会从思考中寻觅到数学的____花园。
我喜欢他《找次品》中一分为三的哲学思想,我喜欢他在《数学黑洞》给孩子们心中播种探索思考的种子。
他的课堂朴实无华,却透露出大智慧。
他说美妙的教学就是一场难忘的初恋,我时刻找寻着这种感觉,可是的确像大多数年轻老师的感受一样我待学生如初恋,学生虐我千百遍。
这样的感觉的确困扰着我们,而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们也想通过一些捷径更快地成长,更早地接近初恋的感觉。
华老师仍然用他朴实的笑声解答着我们的疑惑,仍然是两个字读书。
读各种各样的书,与数学专业有关的无关的,有用的没用的,甚至某些启迪心智的杂志。
在这个速度飞快的社会,每个人都想用最快的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精选对自己有用的,剔除没用的。
每个人似乎都成为了急功近利的傀儡,忘了欣赏沿途的风景,甚至忘了怎样停下来思考。
所以我们在工作中并不幸福,常常喊累,常常在该休息的时候还在想着我该怎样更快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教学工作何尝不是呢。
别说看各种各样的书,我们甚至都不想花时间在本专业的书籍上。
每天忙碌着看教参,备课,改作业,辅差……正如华老师所说,我们每天做了很多事,很忙,很累,可是累的根源是什么呢。
还是两个字思考。
没有思考的数学教学,尽管给自己的规划看似很清晰,仍然像只无头苍蝇。
看无用的书,在教学设计时,有时猛回头可能会在无用的书中找到灵感。
热爱数学,你便总会用数学的眼光欣赏生活,思考生活。
而生活与数学是分不开的,所以数学中的素材总要在生活中掘取。
这也就是____老师爱看书,爱停下来思考的原因了。
这也不就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吗。
华应龙分数的初步认识听课心得
![华应龙分数的初步认识听课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e8ab9a3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5.png)
一、华应龙分数的定义及特点华应龙分数是指我国数学家华应龙所提出的一类特殊的数学分数,其特点是分子是1,分母是一个正整数,而且这个正整数还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具体来说,对于一个华应龙分数a/b,满足以下条件:1.a=1;2. b是一个正整数;3. 当且仅当b是另一个华应龙分数的平方时,这个分数才是一个华应龙分数。
二、华应龙分数的应用价值华应龙分数在数学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华应龙分数可以用来研究数论中的一些问题。
可以通过研究华应龙分数来解决一些关于分数的特殊性质和规律性质的问题。
华应龙分数还可以应用在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领域。
通过研究华应龙分数的特性,可以得出一些对自然界规律的认识和结论。
三、听课心得在听完关于华应龙分数的讲座后,我深感受益匪浅。
讲座内容详实、通俗易懂,让我对华应龙分数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
讲座中涉及了很多实例和案例分析,这让我对华应龙分数的特点和应用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再次,老师的讲解方式幽默风趣,引人入胜,让我对数学这门学科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我认为华应龙分数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数学概念,它不仅在理论上有着重要的应用,同时也为我们开拓了数学思维和观念,值得我们在学习和研究中进一步深入。
四、对华应龙分数的展望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我将进一步深入理解华应龙分数的特性和应用,希望能够在数学领域取得一些新的成果。
我也期待能够将华应龙分数这一数学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探索其更广泛的应用领域,为科学研究和实际生活带来更多的有益成果。
我相信通过对华应龙分数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也能够为推动数学领域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以上就是我对华应龙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听课心得,希望能够与大家共享。
我感谢老师的精彩讲座,让我对数学这门学科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我也期待能够在未来的学习中不断深化对华应龙分数的研究,为数学和科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一、华应龙分数在数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华应龙分数的特殊性质和规律性质使其在数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024年读《华应龙与化错教学》心得体会(五篇)
![2024年读《华应龙与化错教学》心得体会(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eb650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0d.png)
2024年读《华应龙与化错教学》心得体会华某,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首批“首都基础教育名家”,现任某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学处主任,某教育学院兼职教授。
华老师投身教育事业数十年,荣获省市级奖项若干,地市级奖项众多。
其教学录像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多次播放,中央电视台“当代教育”专栏亦曾进行专题报道。
《中国教育报》推出过“华某教学艺术系列报道”。
华老师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众多国家级、省级教育报刊上发表文章若干篇,主编、参编多本教学用书,并参与了“苏教版”和“北师大版”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编写、审定和实验指导工作。
华老师出身农民家庭,在青少年时期遭遇家庭变故,其父在其读初二时离世。
尽管生活艰辛,华老师依然以优异成绩考入某省如皋师范学校。
入学当日,大雨滂沱,他独自一人挑着行李,历经艰辛才抵达学校。
这些经历并未阻挡华老师成为优秀教师的决心。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农村小学担任体育老师,数学教学仅为其兼职,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使他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成长,克服了种种困难,坚定了成为一名好教师的信念。
华老师提出了“融错教育”的教育理念,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包容学生的错误,并将其转化为教育资源。
他认为,错误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机会,也是学生成长的过程。
华老师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不同观点,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在“融错教育”理念中,华老师将“容错”、“融错”和“荣错”三个层次有机结合,旨在营造一个宽容、鼓励探索的学习环境。
他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阐述了自己如何引导学生认识错误的价值,并鼓励学生在错误中学习,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华老师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成果,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更促进了学生创新人格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对我们所有教师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2024年读《华应龙与化错教学》心得体会(二)在撰写《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教学实录和教学评析的过程中,我对于其间差异的认识并不清晰。
2023年华应龙讲学学习心得
![2023年华应龙讲学学习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a0c5132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bb.png)
2023年华应龙讲学学习心得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学院的一名学生,非常荣幸能够参加2023年华应龙讲学活动,并分享我的学习心得。
华应龙讲学是我大学生活中一次很特殊的经历,也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
在这次活动中,我有幸听到了由华应龙老师亲自授课的精彩讲座,并与华应龙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下面,我将结合华应龙老师的讲座内容,分享我对学习的心得与感悟。
首先,我被华应龙老师对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给深深地震撼了。
在华应龙老师的讲座中,他特别强调了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他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取得好成绩,更是为了自我成长和发展。
这意味着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应该主动地思考、研究和探索。
我深受启发,明白了学习的本质是为了不断完善自己,并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我决定要从学习被动的状态中解脱出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其次,华应龙老师还强调了多样化学习的重要性。
他认为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而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取知识和经验。
这让我意识到了学习的世界是非常广阔的,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参加社团活动、实习等方式来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
世界上有无数的智慧和经验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吸收,我们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因此,我打算更加积极地参与社团活动和实习,以便能够更好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此外,华应龙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他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他鼓励我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集中精力等。
他还提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学习的目标性和系统性。
这些方法和技巧对于我来说非常实用,让我明白了学习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我决定将这些方法和技巧付诸实践,以提高我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最后,通过与华应龙老师的交流,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对学生的关注和爱心。
他不仅在讲座中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经验和知识,还在交流中给予我个人的鼓励和指导。
2024年读《华应龙与化错教学》心得体会(四篇)
![2024年读《华应龙与化错教学》心得体会(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b3dc4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9.png)
2024年读《华应龙与化错教学》心得体会本人深感荣幸参与了在华中师范大学举办的《第____届名师优课—华应龙与化错教学观摩研讨会》,此次经历不仅让我视野开阔,更收获了宝贵的知识与经验。
在两天的密集学习中,我聆听了华应龙名师团队精心准备的八节课程,每节课程均展现出了卓越的教学水平和深厚的专业素养。
以下是我对其中一些印象深刻的教学理念的总结:一、尊重学生,彰显教学风采华老师团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
每位老师在课前都会认真询问每位学生的姓名,并在询问时微微俯身以示尊重,这种将学生视为朋友的态度令人印象深刻。
同时,他们还会努力记住学生的姓名,并在学生向老师问好时,以深深的鞠躬和真挚的问候回应:“同学们好。
”这一做法彰显了对学生平等独立个体地位的尊重。
二、化错教学,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华老师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尝试和修正错误的过程。
他强调,有些错误是学生在学习中必然会犯的,而越早犯错,损失就越小。
因此,他提出了“化错教学”的理念,即将学生的错误转化为学习资源,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
在《阅兵中的数学故事》一课中,华老师通过让学生计算阅兵中英模方队通过检阅曲的时间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当学生出现不同的算法时,华老师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自我诘问、自我反思,最终找到正确的算法。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力,还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了乐趣。
整节课中,学生在华老师的引导下不断思考、想象和猜测,他们的精彩发言赢得了听课教师的阵阵掌声。
这种化错教学的方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让他们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总之,华老师团队的化错教学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错误,将其转化为学习资源,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实现全面发展。
2024年读《华应龙与化错教学》心得体会(二)答案通常并非预设。
我倾向于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以便他们自由表达,进而发现孩子们独特的思维火花。
听华应龙老师的课及讲座有感
![听华应龙老师的课及讲座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d8e13961d0d233d4b04e695a.png)
听华应龙老师的课及讲座有感12月16日,特级教师京郊行活动在我们学校拉开了序幕。
这次我们很荣幸的看到了华应龙老师自己,也有幸亲临现场听到华应龙老师的课,真的有种感觉叫特级教师就是纷歧般,大师就是大师呀!华老师的课堂是那样的轻松愉悦,弥漫着书香气息;华老师的文学功底又是那样深厚,让我们望尘莫及。
华老师这30年主要致力于探索“融错教育”,“尊重、沟通、宽容、欣赏”。
使他的课堂充满了时代的气息,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
在他的课堂上比较凸显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做中学,玩中学,清新流动的生命力让学生特别爱上他的“疯狂数学”。
这次讲座的题目是《教育即融错》,是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融错,为什么要融错,怎样融错。
融错就是把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融化为一种教学资源,相机融入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化腐朽为神奇”,变“事故”为“故事”。
怎样融错?第一,错是错,温暖的“容”。
也就是包涵、欣赏学生的错误;让学生悦纳自己和同学的错误;创造机会,流露错误。
第二,错不是错,智慧的“融”。
首先探明错误面前的真正原因;其次,让正确从错误中生长;再次,要用教师自己的错。
第三,错还是错,自豪的“荣”。
首先是拾错;其次是分享;再次是感谢。
反思自己的课堂,我往往都是怕学生犯错误,总是先告诉他们要注意什么,哪边容易错,你们要当心一点,这样子的结果只是告诉学生表象,你那里不成以这样子写,学生可能这次听了老师提醒,这次记住了,但是下次没人提醒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
这就是华老师说的“有些错误早晚都会犯,早出现比晚出现损失少”,真是有道理!所以今后在我的课上,我觉得我应该做到像华应龙老师说的:包涵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探究的勇气,坚持学生探究的激情。
华老师还强调我们要创造机会流露错误,这样才干让孩子真正的掌握知识。
再想想自己的教学行为:总是在新课前安插大量的复习和铺垫,到位的提示,越位的暗示。
正是因为我的急功近利的思想,扫除了学生的障碍,让学生很快的得到我想要的答案。
华应龙《分数的初步认识》观后感
![华应龙《分数的初步认识》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1098eb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71.png)
华应龙《分数的初步认识》观后感华应龙老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不仅仅是一堂数学课,更是一堂生动、有趣、富有智慧和创意的教育课。
华应龙老师通过各种富有创意的方式,让学生对分数有了深入的理解。
他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用实际例子来解释分数的概念,如切蛋糕、分苹果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分数的存在和应用。
此外,他还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分数。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华应龙的课堂中,分数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一种数学工具。
这种教育观念的转变,使得分数的学习变得更为生动和有意义。
华应龙老师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更注重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他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和发现,培养了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教学内容和方法,华应龙老师的课堂氛围也让人印象深刻。
他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表达、敢于尝试。
这种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此外,华应龙老师的课程设计也充满了智慧和创新。
他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关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
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分数的概念和应用。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华应龙老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通过生动、有趣、富有智慧和创意的教学方式,使得分数的学习变得更为生动和有意义。
他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更注重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种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同时,我也希望有更多的教育者能够像华应龙老师一样,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更多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听华应龙老师的课及讲座有感
![听华应龙老师的课及讲座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3480b0d02f60ddccdb38a0c0.png)
听华应龙先生的课及讲座有感12月16日,特级教师京郊行运动在我们黉舍拉开了序幕.此次我们很幸运的看到了华应龙先生本身,也有幸亲临现场听到华应龙先生的课,真的有种感到叫特级教师就是不一般,大师就是大师呀!华先生的教室是那样的轻松愉悦,漫溢着书喷鼻气味;华先生的文学功底又是那样深挚,让我们瞠乎其后.华先生这30年重要致力于摸索“融错教导”,“尊敬.沟通.狭隘.观赏”.使他的教室充满了时期的气味,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义.在他的教室上比较凸显出:古为今用,洋为顶用,做中学,玩中学,清爽流淌的性命力让学生特殊爱上他的“猖狂数学”.此次讲座的标题是《教导即融错》,是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融错,为什么要融错,如何融错.融错就是把教室教授教养中的错误熔化为一种教授教养资本,相机融入后续的教授教养进程中,“化腐败为平庸”,变“变乱”为“故事”.如何融错?第一,错是错,暖和的“容”.也就是包涵.观赏学生的错误;让学生悦纳本身和同窗的错误;创造机遇,吐露错误.第二,错不是错,聪明的“融”.起首探明错误面前的真正原因;其次,让准确从错误中发展;再次,要用教师本身的错.第三,错照样错,骄傲的“荣”.起首是拾错;其次是分享;再次是感激.反思本身的教室,我往往都是怕学生犯错误,老是先告知他们要留意什么,哪边轻易错,你们要当心一点,如许子的成果只是告知学生表象,你那边不成以如许子写,学生可能此次听了先生提示,此次记住了,但是下次没人提示照样会犯同样的错误.这就是华先生说的“有些错误日夕都邑犯,早消失比晚消失损掉少”,真是有道理!所以往后在我的课上,我认为我应当做到像华应龙先生说的:包涵学生的错误,勉励学生探讨的勇气,保持学生探讨的豪情.华先生还强调我们要创造机遇吐露错误,如许才干让孩子真正的控制常识.再想想本身的教授教养行动:老是在新课前安插大量的温习和铺垫,到位的提示,越位的暗示.恰是因为我的急功近利的思惟,清除了学生的障碍,让学生很快的得到我想要的答案.但是心理学家盖耶告知我们:谁不斟酌测验测验错误,不许可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进修时刻.所以我们应当让学生犯错误,让他们在庞杂的情景中学会分辩,剖析,断定,推理,从而达到真正的无错.。
华应龙 听课体会
![华应龙 听课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9b34a1ce8bd63186bcebbcf8.png)
华应龙教学艺术观摩研讨会学习心得2013年9月20日我有幸在开发区实验中学参加了"华应龙教学艺术观摩研讨会"。
研讨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专家的文化引领和精彩报告,有特级教师华应龙和他的徒弟们的实践分享和出色课例,有一线教师的互动讨论和独到见解。
这使所有老师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
一天半弹指而过。
可是我们的收获和成长,却是持续不断的!专家教授在理论上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每一堂课,每一次活动,无不是一块“敲门砖”,敲开了我们这些老师心中的大门,敲醒了心中的困惑,敲响了心中的希望之钟。
沐浴着专家智慧的春风,忽感到时光的短暂,也警觉到自身的欠缺。
下面我就谈谈听了华应龙老师的课和讲座之后的一些收获。
一、融错,让课堂更精彩听华老师的课可以说是一种享受。
享受华老师精湛的语言艺术和独特的教学风格,感受到他身上散发的巨大的人格魅力,可以欣赏到学生思维真实的声音。
他注重发现孩子“不同”的声音,保护他们的“独特”思维;奖励“出错”的孩子,让他成为课堂的“明星”。
华应龙老师在整个教学中,从导入到结束,每一个环节都吸引着学生去积极地思考,去感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课堂中师生的交流充满了华老师的关爱与呵护。
一句“好了,孩子们!”迅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亲切的笑容、风趣地语言让课堂充满了温馨的感觉,更是让孩子们即使答错了也丝毫没有压力,一派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
不仅如此,华老师还能够尊重、赞赏每一位学生,对于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也会及时加以肯定。
课堂上,学生的每一个发现都是在老师的赞赏声中自主得到的。
这样,学生们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二、华应龙的“融错教育”理念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杜威的观点;教育即解放是巴西保罗·费莱雷的观点;教育是培养好的习惯是教育科学研究专家孙云晓的观点;教育即融错是华应龙的观点。
(一)“容”错——尊重孩子的“不同”华应龙说:“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树立一种观念,学生不是我们的对手,而是帮助我们缔造课堂生活的另一只手。
2024年读《华应龙与化错教学》心得体会范本(二篇)
![2024年读《华应龙与化错教学》心得体会范本(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67e9d64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6c.png)
2024年读《华应龙与化错教学》心得体会范本我荣幸地参与了在华中师范大学举办的《第____届名师优课—华____与化错教学观摩研讨会》,此次经历令我眼界大开,收获颇丰。
在两日的研讨活动中,我深入聆听了华____名师团队的八节精彩纷呈的示范课程。
以下是我深受触动的几点心得:一、尊重学生,展现教育风采华老师团队每位成员在授课前都细心询问学生的姓名,以微微俯身的方式表达对学生的尊重,用“您贵姓”的措辞体现了对学生的友好与尊重。
在学生向老师致意时,老师也以深鞠躬的方式回应,表达了对学生的平等对待。
这种将学生视为独立个体的教育理念,充分彰显了教育的尊严与风采。
二、化错为学,寓教于乐华老师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不断尝试与修正的过程,错误是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面对错误,我们应积极面对,将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在《阅兵中的数学故事》一课中,华老师巧妙地利用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与反思。
学生通过自我质疑、自我反思,最终找到了正确的解题思路。
华老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整堂课中,学生在华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大胆猜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这种化错为学的教学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024年读《华应龙与化错教学》心得体会范本(二)在____月24日至25日,我参与了于武汉举行的“第____届华应龙与化错教学观摩研讨会”。
尽管气候炎热,华老师精辟的论述却赢得了持续的热烈掌声。
首先,华应龙老师呈现了一堂《阅兵的数学故事》展示课,生动展示了他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融入“化错”教育理念。
学生们在自由、放松且允许犯错的环境中,围绕“阅兵”主题,体验了一次富有成效的数学学习过程。
随后的主题报告《我不只是数学》中,华老师以“为什么说我不只是数学—为什么要我不只是数学—出来数学,我还能有什么—怎样才能我不只是数学”为脉络,结合实例,分享了他的数学观、教师观和教学观,深入剖析了“化错”的起源、含义和实践应用。
听华应龙老师《平均数》有感
![听华应龙老师《平均数》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c15dcf39f524ccbff12184e0.png)
观华应龙老师《平均数练习课》有感听了华老师的课,我受到了很多的启示:没有平时的积累,没有课前的精心预设,就是不会有课堂上的精彩频现的。
华老师的这节课就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均数的基础上再精心设计的一堂课,让我受益匪浅。
一、尊重别人,彰显风采。
1.尊重听课老师。
华老师就是我听过课的老师中唯一一位有与听课老师分享思考的老师。
虽然她就是一位名师,但她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
她在这节课中就提出3个小问题:①参与求体验,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怎样让学生体验?②“平均数不就是真实的数”,那平均数就是什么数?③怎样的活动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特点?2.尊重学生。
与学生课前交流的时候,华老师说允许学生不用举手,可以自由发言。
她的话语很亲切,说到猪八戒与孙悟空,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还故意说错,把《西游记》说成就是《三国演义》。
这样一位亲切幽默的老师,您说孩子会不喜欢不?二、深厚底蕴,征服众人。
1.巧妙导入,突出意义。
第一个活动就是口算比赛。
华老师给孩子们20秒钟的时间做9道两步计算的口算。
孩子们刚开始兴致很高,但后来发现这时间太短了,只做了一两道题,最多的孩子也就做了三道题目。
这时,华老师跟孩子们说每道题目算30分,让她们计算自己的得分,并算出小组的总分。
华老师让孩子们汇报每组的总分,并记录下来。
然后通过“您有什么想法不?”“您发现了什么?”等问题,不断地激发学生去思考,去发现问题。
有个孩子一眼就瞧出第二组的分数算错了,华老师又接着问:“您为什么一眼就能瞧出她们算错了?”这个孩子说:“每道题30分,而第二组得分就是380分,不就是30的倍数,所以就是算错了。
”这让全场想起了热烈的掌声。
接着通过比总分,有的孩子说不公平,再到比平均分。
瞧!华老师设计的环节多奇妙!多完美!2.扎实的活动,让数学意义“具体感知”。
第二个活动就是听一个故事。
故事的大致内容就是在一个集市上有一个猜牛重的比赛,参赛的有屠夫、农民还有很多其她外行的人。
华应龙教学视频心得体会
![华应龙教学视频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ee5b504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2.png)
华应龙教学视频心得体会(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华应龙教学视频心得体会华应龙教学视频心得体会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
听华应龙老师报告心得体会
![听华应龙老师报告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5ff0b27a4afe04a1b171de56.png)
听华应龙老师报告心得体会周末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到郑州小哈佛双语小学参加睿师育人----小学名师新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的讲座《我不只是数学》,感悟颇深。
第一节华老师讲了《分数的意义》,整节课华老师没有被教材束缚思维,而是作了这样深入的思考:单位“1”的概念可以不给,“单位”重要,“1”也重要,在教学中突出了对“单位”的教学。
上面这一段,教师向学生传递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单位都是创造出来的。
一把尺子可以看作一个标准,一根领带的长也可以是一个标准,把“单位”的内涵扩大了,为后面引出分数单位做作铺垫。
听课中我才体会到华老师的设计意图,不禁拍案叫绝。
学生对于“分数单位”的理解是较难的。
华老师从“单位”的知识原点出发,让学生感受“单位”的出现时生活的需要,这里体现了华老师的“打数学”观,那就是深究数学概念产生的认知原点,把它放入一个大背景下去教数学,是多么大气可贵啊!把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那才是真正的让学生体会到与熟悉的生活的联系。
华老师的这节“分数的意义”,设计意义深远,每一个环节、每一句话都显现出华老师的智慧。
深思过后才能凸显思想的可贵。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要站在数学知识的认知原点分析教材,设计教学,也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变得有“磁性”,把学生紧紧吸住!华老师还以《我不只是数学》为主题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讲座,他声情并茂的演讲,幽默风趣的语言,平易近人的笑容深深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位老师,会场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华老师在正式开始讲座之前就用一句句寓意深刻的话给老师们带来了深深的思考:“教书的人不读书是一件可悲的事”“错若化开,成长自来”“理想的课堂应当不仅传授知识,还要启迪智慧,更要点化生命”。
在讲座中,华老师结合具体生动的课例向在场老师把《我不只是数学》的主题层层展开,不仅让老师们领略了精彩的数学之美,更让老师们体悟到了“以人化人”的教学魅力。
下午,华老师给我们全体新聘教师做了长达三个小时的《数学新课标培训》,更是给初入教坛的新教师指明了方向。
华应龙教学观后感
![华应龙教学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970fe65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e3.png)
华应龙教学观后感篇一华应龙教学观后感最近有幸观看了华应龙老师的教学视频,哎呀妈呀,那感受,真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华老师的课,就像一场奇妙的冒险之旅。
他不按常理出牌,也许在别人都想着怎么把知识硬塞给学生的时候,他却在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
这让我不禁反问自己,我们平常的教学是不是太死板了?我记得有个细节,华老师讲一个数学问题的时候,没有直接告诉答案,而是通过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引导大家思考。
那场面,同学们的眼睛都瞪得大大的,充满了好奇和渴望。
我就在想,可能这就是真正的教学魅力吧,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主动去寻找答案。
华老师的教学方法也很独特,他不是那种一本正经、严肃到底的老师。
他会时不时开个小玩笑,让课堂气氛轻松起来。
比如说,他会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来解释一个难题,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的同时,也把问题给搞明白了。
不过,我觉得吧,华老师的教学虽然精彩,但要完全模仿可能也不容易。
毕竟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对吧?但不管怎么说,从他的教学中,我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许以后我也能试着在自己的课堂上搞点新花样,让学生们更喜欢学习。
这一路观看华应龙老师的教学,真好!让我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也让我更有动力去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了。
篇二华应龙教学观后感华应龙老师的教学,哇塞,简直让我大开眼界!一开始,我其实心里还犯嘀咕,不就是一堂课嘛,能有啥特别的?可看着看着,我就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
华老师那哪里是在上课,分明是在带着学生们玩转知识的世界!他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能把那些枯燥无味的数学公式和定理,变成一个个有趣的小把戏。
比如说,他会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数学概念,这让我不禁感叹:“原来数学还能这么学!”我就在想,我以前咋就没想到呢?还有啊,华老师特别会鼓励学生。
哪怕学生答错了,他也不会批评,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发现错误,然后改正。
这让我反问自己:我平时是不是对学生太严厉了?也许应该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引导。
课堂上,华老师的表情和动作那叫一个丰富,简直比演员还夸张。
华应龙分数的初步认识观后感
![华应龙分数的初步认识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348089a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58.png)
华应龙分数的初步认识:探索与实践当我听完华应龙教授关于分数初步认识的课程后,我的内心深处受到了很大的触动。
他通过丰富的例子、生活中的应用和趣味性十足的游戏,生动地向学生们展示了分数的魅力和意义。
这种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不仅令人印象深刻,还使复杂的数学概念变得简单易懂。
首先,华应龙教授强调分数并不仅仅是书本上的定义和公式,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他让学生们意识到分数的存在和用途。
例如,当我们在分蛋糕、分水果或分配任务时,都离不开分数。
这种从实际出发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分数这一概念。
其次,华应龙教授善于运用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平均分配糖果的游戏,他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了分数的实际应用。
在游戏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将物品平均分配,还深入理解了分数的概念。
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此外,华应龙教授还通过生动的实验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例如,他通过倒水实验让学生们直观地看到分数在现实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将水平均分配到两个杯子中,还进一步加深了对分数概念的理解。
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总的来说,华应龙教授的分数初步认识课程是一次深入浅出的教学示范。
他通过丰富的例子、趣味性的游戏和生动的实验,让学生们真正地感受到了分数的魅力和意义。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参与度,还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因此,华应龙教授的教学实践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启示:要引导学生探索、实践、创新和思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发展全面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华应龙老师的课及讲座有感
2013年12月16日,特级教师京郊行活动在我们学校拉开了序幕。
这次我们很荣幸的看到了华应龙老师本人,也有幸亲临现场听到华应龙老师的课,真的有种感觉叫特级教师就是不一般,大师就是大师呀!华老师的课堂是那样的轻松愉悦,弥漫着书香气息;华老师的文学功底又是那样深厚,让我们望尘莫及。
华老师这30年主要致力于探索“融错教育” ,“尊重、沟通、宽容、欣
赏” 。
使他的课堂充满了时代的气息,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
在他的课堂上比较凸显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做中学,玩中学,清新流动的生命力让学生特别爱上他的“疯狂数学”。
这次讲座的题目是《教育即融错》,是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融错,为什么要融错,怎样融错。
融错就是把课堂教学中的差错融化为一种教学资源,相机融入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化腐朽为神奇”,变“事故”为“故事” 。
怎样融错?第一,错是错,温暖的“容” 。
也就是包容、欣赏学生的差错;让学生悦纳自己和同学的差错;创造机会,暴露差错。
第二,错不是错,智慧的“融” 。
首先探明差错背后的真正原因;其次,让正确从差错中生长;再次,要用教师自己的错。
第三,错还是错,自豪的“荣” 。
首先是拾错;其次是分享;再次是感谢。
反思自己的课堂,我往往都是怕学生犯错误,总是先告诉他们要注意什么,哪边容易错,你们要当心一点,这样子的结果只是告诉学生表象,你那里不可以这样子写,学生可能这次听了老师提醒,这次记住了,但是下次没人提醒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
这就是华老师说的“有些错误早晚都会犯,早出现比晚出现损失少”,真是有道理!所以今后在我的课上,我觉得我应该做到像华应龙老师说的:包容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探究的勇气,保持学生探究的激情。
华老师还强调我们要创造机会暴露差错,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的掌握知识。
再想想自己的教学行为:总是在新课前安排大量的复习和铺垫,到位的提示,越位的暗示。
正是因为我的急功近利的思想,扫除了学生的障碍,让学生很快的得到我想要的答案。
但是心理学家盖耶告诉我们: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
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犯错误,让他们在复杂的情景中学会辨别,分析,判断,推理,从而达到真正的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