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维训练教程
六年级下数学思维训练教程(尖子生)
六年级下期第一讲 图形题例1 一个长方形(左下图)被分为9个面积不相等的小长方形。
其中A 、B 、C 、D 、E 的面积分别是A =160,B =172,C =215,D =240,E =300(单位:㎝2)。
原来大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北京市第十一届迎春杯数学竞赛题)解:给大长方形宽上的四个点标上字母(右上图),NP MN =C B =215172=54, PQ MN =D A =240160=64,所以MN ∶NP ∶PQ =4∶5∶6。
设MN 、NP 、PQ 分别为4a 、5b 、6c ,那么原长方形的长=a A 4+a C 5+a E 6=a 1(4A +5C +6E )=a 133。
所以原长方形的面积是a 133×(4+5+6)a =1995(㎝2)。
例2 如图,阴影部分小正六角星形的面积是16㎝2。
问:大正六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第五届“华杯赛”决赛题)解:小正六角星形可以分成12个相等的小正三角形,每个小正三角形的面积是16÷12=131(㎝2)。
围绕小正六角星形的正六边形比小六角星形大了6个小等边三角形,每个小等边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一个小正三角形的面积,所以正六边形的面积是16+131×6=24(㎝2),而大正六角星形面积等于正六边形面积的2倍,是24×2=48(㎝2)。
例3 如左下图,将三角形ABC 的BA 边延长1倍到D ,CB 边延长2倍到E ,AC 边延长3倍到F 。
如果三角形ABC 的面积等于1,那么三角形DEF 的面积是多少?(北京市第一届“迎春杯”数学竞赛题)D DA AC CB BE F E F解:连结CD 、AE 、BF 如右上图,那么△ACD =△ABC =1,△ADE =△ABE =2,A B CD E M N P Q A B C D E△CDF =△CBF =3,△BEF =6,所以,△DEF =1×2+2×2+3×2+6=18。
四年级下数学思维训练教程(尖子生)
四年级下期第一讲定义新运算同学们对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已经相当熟悉了。
为了扩展对运算的认识,在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还可以按需要规定新的运算。
例1 设a、b都表示数,规定a△b=3×a-2×b。
(1)求4△3,3△4。
(2)这种运算有“交换律”吗?(3)求(17△6)△2,17△(6△2)。
(4)这种运算有“结合律”吗?(5)如果已知5△b=1,求b。
解:像这样的题目叫做“定义新运算”。
这里,“△”当作一种新的运算符号来使用,它的意义是:如等号右端所要求的那样,先求出3×a和2×b的值,再求出3×a与2×b的差。
弄清了新定义运算的意义之后,就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仍然要先做括号里面的。
所以:(1)4△3=3×4-2×3=12-6=6。
3△4=3×3-2×4=9-8=1。
(2)由(1)可知,4△3与3△4的结果不同,所以,这种运算没有“交换律”。
(3)(17△6)△2=(3×17-2×6)△2=(51-12)△2=39△2=3×39-2×2=117-4=113。
17△(6△2)=17△(3×6-2×2)=17△(18-4)=17△14=3×17-2×14=51-28=23。
(4)由(3)可知,(17△6)△2与17△(6△2) 的结果不同,所以,这种运算也没有“结合律”。
(5)因为5△b=3×5-2×b=15-2b,而15-2b=1,所以2b=15-1,2b=14,b=7。
通过这个例题使我们认识到,所谓的“新运算”并不神秘,它只不过是对原有的四则运算的一种综合运用而已。
在做这类题目时,关键是要弄清楚新运算的意义是什么,并且要严格按照它的意义进行运算。
例2 如果a#b=2×a+3×b,a*b=(a+b)÷2,那么(3*5)#7=?解:“#”的意义是先求出2×a和3×b,再求出2×a与3×b的和。
数学思维训练方法
数学思维训练方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训练逻辑思维能力:1. 解析思维训练:选择一些数学问题,通过分析问题的各个方面和要素,找出问题的关键点,运用逻辑推理能力解决问题。
解析思维训练:选择一些数学问题,通过分析问题的各个方面和要素,找出问题的关键点,运用逻辑推理能力解决问题。
2. 归纳与演绎训练:选择一些数学定理或规律,通过观察和实例推理,总结归纳出定理或规律,并进行举一反三的演绎推理。
归纳与演绎训练:选择一些数学定理或规律,通过观察和实例推理,总结归纳出定理或规律,并进行举一反三的演绎推理。
培养创造性思维数学思维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创造性思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1. 解决开放性问题:选择一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鼓励自由思考,发散思维,寻找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培养创新思维。
解决开放性问题:选择一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鼓励自由思考,发散思维,寻找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培养创新思维。
2. 开展数学竞赛:参加数学竞赛可以提供各种类型的数学问题,激发竞争意识,锻炼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展数学竞赛:参加数学竞赛可以提供各种类型的数学问题,激发竞争意识,锻炼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实践能力数学思维的运用需要结合实际问题,在实际中解决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以下是一些建议:1. 应用数学知识: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计算购物优惠折扣、解决金融问题等,培养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应用数学知识: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计算购物优惠折扣、解决金融问题等,培养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2. 模拟实验:运用计算机软件或工具进行数学模拟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训练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模拟实验:运用计算机软件或工具进行数学模拟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训练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数学思维训练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
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CONTENTS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数学基础知识回顾 • 逻辑思维训练 • 数学建模能力培养 • 空间想象能力提升 • 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锻炼 • 课程总结与展望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数学思维训练的目的
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系统的训练,使学生 掌握数学思维的基本方法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03
逻辑思维训练
推理与证明方法
演绎推理
通过已知的前提和逻辑规则,推导出新的 结论。
归纳推理
从具体的事实或例子中,概括出一般性的 结论或规律。
反证法
假设某个命题不成立,然后推导出矛盾, 从而证明该命题成立。
归纳分类思想培养
观察与比较
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和差 异之处,进行分类和归纳。
寻找规律
从具体的事例中找出隐藏的规律或模式, 进行归纳和分类。
抽象与概括
将具体的事物抽象化,概括出它们的本质 特征或属性。
批判性思维训练
分析问题
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解问题的本质 和关键要素。
得出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得出合理的结 论并解释原因。
评估证据
对提供的证据进行评估,判断其真实性和 可靠性。
平面图形空间位置关系分析
1 2 3
图形平移、旋转和翻折
理解平面图形在二维空间中的基本变换,包括平 移、旋转和翻折,掌握变换后的图形特征和性质 。
图形对称
掌握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概念,理解对称轴和对 称中心的性质,能够运用对称性分析和解决问题 。
图形相似和全等
理解相似和全等图形的概念,掌握相似和全等的 判定方法和性质,能够运用相似和全等关系分析 和解决问题。
七年级数学必备的个数学思维训练方法
七年级数学必备的个数学思维训练方法七年级数学必备的 5 个数学思维训练方法在七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至关重要。
掌握有效的思维训练方法,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为大家介绍五个七年级数学必备的数学思维训练方法。
一、转化思维转化思维是数学中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
它是指将一个复杂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手段转化为一个相对简单、熟悉的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例如,在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我们常常会将方程进行变形,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一边,常数项移到另一边,从而将方程转化为“ax =b”的形式,然后求解。
再比如,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我们可以通过割补、平移、旋转等方法,将其转化为规则图形来计算。
为了培养转化思维,同学们可以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例如:“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 5 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这道题中,阴影部分是不规则图形,我们可以通过将其分割成几个三角形和梯形,然后分别计算面积,最后相加得到阴影部分的面积。
二、分类讨论思维分类讨论思维是在解决问题时,根据问题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然后分别对每一类情况进行讨论和求解。
比如,在绝对值的计算中,当绝对值符号内的数大于等于 0 时,绝对值等于其本身;当绝对值符号内的数小于 0 时,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
这就需要我们对绝对值内的数进行分类讨论。
又比如,在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如果方程的二次项系数含有参数,我们需要分二次项系数为 0 和不为 0 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在日常学习中,同学们可以通过以下题目来训练分类讨论思维:“已知一次函数 y = kx + b,当 k 为何值时,函数图像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在这个问题中,需要分 k > 0 和 k < 0 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三、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证明“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时,我们通常会从“对顶角相等”这个结论出发,反推其条件,从而完成证明。
五年级下数学思维训练教程
第一节:数学思维的培养与训练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它包括观察、比较、分类、推理、归纳、演绎等思维方式。
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和解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将从数学思维的分类和培养方法两个方面介绍数学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一、数学思维的分类1.观察思维:通过观察,发现事物的特征或规律。
3.分类思维:通过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划分和组织事物,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4.推理思维:通过分析、归纳等方式,从一般性规律推出特殊性结论。
5.归纳思维: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式,总结特殊性结论,形成一般性规律。
6.演绎思维:通过已知条件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发现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数学思维的培养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给予学生启发性的问题、情境或材料,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独立思考,从而培养其观察、比较、分类等思维能力。
2.问题解决教学法:通过提供具有挑战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游戏化教学法:将数学思维培养与数学游戏相结合,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推理等思维能力。
4.多元智能教学法:通过开展多元智能活动,激发学生的多个智能模式,培养其多样化的思维方式。
5.教师引导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起到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造性思维。
三、数学思维训练的实施步骤1.明确训练目标:根据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特点,明确训练目标,确定需要训练的具体思维能力。
2.选择训练方法:根据训练目标,选择适合的训练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游戏化教学法等。
3.设计训练内容:根据训练目标和方法,设计适合学生年级和能力水平的训练内容,注意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训练。
4.实施训练活动: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训练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归纳、推理等思维活动,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5.总结归纳:在训练结束后,对训练活动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对训练过程进行反思,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训练 教案
数学思维训练教案教案标题:数学思维训练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数学思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数学思维的培养方法和技巧。
3. 数学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介绍数学思维的定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理论讲解(15分钟)1. 解释数学思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分析数学思维的培养方法和技巧,如通过解题训练、数学游戏和数学竞赛等。
第三步:实例分析(20分钟)选择一些典型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思考和讨论。
第四步:练习训练(20分钟)提供一些数学思维训练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讲解和讨论。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第五步:总结归纳(10分钟)总结数学思维的培养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和合作精神。
2. 练习成绩评价:评估学生在练习训练环节中的解题能力和思维灵活性。
3. 口头表达评价:评估学生在实例分析和总结归纳环节中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性。
教学拓展:1. 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和数学活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2. 提供更多的数学思维训练题目和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练习。
3. 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跨学科应用,如与科学、工程等学科的结合。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含数学思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解释,培养方法和技巧的介绍,以及实例分析和练习训练的题目。
2. 数学思维训练题目集:包含不同难度和类型的数学思维训练题目,供学生练习和讨论。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的思维训练方法
数学的思维训练方法数学是一门需要良好思维能力的学科,而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需要经过系统的训练。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数学思维训练方法,帮助读者提升数学解题能力。
一、多做题多做题是培养数学思维的基本训练方法。
通过不断地练习,可以提高数学问题解决的熟练度和速度。
在选择题的练习中,要注意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发现规律和思维模式。
而在解答题的练习中,要注重思考和深化理解,通过尝试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灵活性和创造性。
二、理清思路在解题过程中,理清思路是关键的一步。
在面对复杂的数学问题时,经常会出现迷茫和困惑。
此时,可以采取逆向思维或分步解决的方法。
逆向思维是通过将问题转化为相对简单的问题,再逐步推导、扩展,最终解决复杂问题。
分步解决是将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子问题,逐步解决,最后再合并得到最终答案。
三、建立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是数学思维的重要部分。
通过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在建立数学模型时,要善于抽象和归纳思维。
抽象是将问题中的实际特征提炼出来,形成数学符号和表达方式。
归纳是通过分析和总结已知规律,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建立好的数学模型可以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清晰的思路和方向。
四、探索问题背后的原理数学问题背后往往隐藏着深刻的原理和规律。
通过深入研究问题的本质,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联系。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要关注问题的内在结构和关系,尽可能地挖掘隐藏的道理。
通过对数学原理和定理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解题的方法。
五、运用数学工具和技术数学工具和技术可以为问题解决提供便利和效率。
在进行数学思维训练时,要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各种数学工具和技术。
例如,运用图形工具可以更好地观察和分析几何问题;利用计算器和计算软件可以进行复杂计算和验证等。
熟练掌握数学工具和技术,可以提高数学问题解决的效率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数学思维的训练方法包括多做题、理清思路、建立数学模型、探索问题背后的原理以及运用数学工具和技术。
思维训练教案初中数学版
思维训练教案初中数学版【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3. 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能够主动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内容】1. 逻辑思维训练:通过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创新思维训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3. 问题意识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师总结并点评。
二、逻辑思维训练(15分钟)1. 教师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分析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教师总结并点评。
三、创新思维训练(15分钟)1. 教师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2.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教师总结并点评。
四、问题意识培养(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
2. 学生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分享自己的问题及解题过程,教师总结并点评。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思维训练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思维解决数学问题。
2. 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3. 学生能够主动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3.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1教学目标:1用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3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空间想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书籍、铅笔盒、练习本、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有那么多的老师来听课,就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来欢迎他们。
老师:刚才我们用什么样的掌声欢迎老师?生:我鼓掌用的是左手和右手。
(评论用拍手的方式介绍左右手,自然不可追踪。
)老师:对了,我们都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
二、探索新知,感知左右1、说一说老师:请伸出你的手,看着你自己的手,想一想,哪个是左手?哪只手是右手?教师:听老师的口令。
教师:左手在哪里?右手在哪里?(学生根据口令做出动作)教师:请举起你的右手(教师和学生站在同一方向举起右手)。
提问:说一说,你会用右手做些什么事?生1:我会用右手拿筷子吃饭。
生2:我会用右手写字。
教师:再举起你的左手,提问:你会用左手做什么事?生1:吃饭时我用左手端碗。
生2:写字时用左手压本子。
……(评析把“左右”的认识与生活经验紧密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也有利于今后的记忆。
)2、找一找(嘴巴)师: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
请找一找自己身上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生:左眼、右眼,左耳朵、右耳朵,左腿、右腿。
师:刚才大家举了那么多有关左右的例子,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左右”(板书课题:左右)。
3、做一做摸鼻子游戏鼻子鼻子,上面;鼻子鼻子,下面;鼻子鼻子,左面,鼻子鼻子,右面。
鼻子鼻子,左耳;鼻子鼻子,右耳;鼻子鼻子,左肩,鼻子鼻子,右肩。
4、摆一摆(课件出示正确摆放图片)老师:游戏结束后,我们再动动手。
请把数学书放在桌子上,数学书放在右边,铅笔盒放在左边。
教师:看谁摆的又对又快。
(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摆放正确)提问:(1)数学书的左边是_________ 。
四年级下数学思维训练教程
四年级下期第一讲加减混合运算的简算例1 计算:(1) 3205+8749-6749(2) 9143-6287+5287解:(1) 观察发现, 加数8749 与减数6749 的末三位数字相同, 如果让这两个数先抵消一下, 计算就会简便。
因为加数大减数小, 抵消后的数还是加数, 所以3205+8749-6749=3205+(8749-6749)=3205+2000=5205(2) 观察发现, 减数6287 与加数5287 的末三位数字相同, 如果让这两个数先抵消一下, 计算就会简便。
因为减数大加数小, 抵消后的数还是减数, 所以9143-6287+5287=9143-(6287-5287)=6143-1000从上面两题可以发现:加减混合运算, 为了使计算简便而需要添上括号时, 如果在加号后面添上括号, 括号里面的数不必改变运算符号;如果在减号后面添上括号, 括号里面的数必须改变运算符号, 由加变成减, 由减变成加。
简单地说就是, 在添上括号时:加号后面添括号, 原来加减不变号;减号后面添括号, 原来加减要变号。
有时, 为了使计算简便, 需要去掉括号, 这条规则可以反过来用。
简单地说就是, 在去掉括号时:括号前面是加号, 原来加减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减号, 原来加减要变号。
例2 计算:(1) 1524+(3476-1584)(2) 7369-(4369-1055)解:(1) 1524+(3476-1583)=1524+3476-1583=5000-1583=3417(2) 7369-(4369-1055)=7369-4369+1055=3000+1055=4055上面的例题,再一次印证了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能有意识、有目的地养成这种好习惯。
练习一1. 在○里填运算符号, 在横线上填数。
(1) 564-496+196=564-( ○)(2) 397+748-548=397+( ○)(3) 843-567+967=843+( ○)(4) 638+293-593=638-( ○)2.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初中数学解题思维训练技巧(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解题思维训练技巧第一篇范文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特别是在初中阶段,数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运算技能,更需要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解题思维训练,旨在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数学解题思维的训练技巧。
一、理解题目,分析问题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只有充分理解了题目,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在审题过程中,学生需要关注题目的已知条件、所求目标以及潜在的隐含条件。
此外,还应教会学生如何从题目中提取关键信息,分析问题的本质。
二、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初中数学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学生在解题时需要迅速地梳理相关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
这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问题所需的知识点;2.回忆相关知识点的概念、公式、定理等;3.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解题思路。
三、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解题的核心。
学生需要学会运用逻辑推理、归纳总结等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以下训练:1.分析题目中的逻辑关系,找出关键步骤;2.运用已知条件,进行推理、归纳;3.检查推理过程,确保逻辑严密。
四、发散思维,寻找解题策略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应善于运用发散思维,寻找多种解题策略。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1.变换角度,审视问题;2.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3.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选择最佳解题策略。
五、培养反思意识,提高解题效率解题后的反思是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学生需要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总结,找出错误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1.解题思路是否清晰?2.知识点运用是否准确?3.逻辑推理是否严密?4.解题方法是否最优?六、注重实践,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学生需要加强数学实践,提高解题能力。
数学思维训练教程(三年级)(四季教育
数学思维训练教程(三年级)(四季教育)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至关重要。
本教程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培养数学思维,提供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
第一章:数的认识和计算1.1 数字和数的概念•数字的分类:自然数、整数、有理数等•数的表示方法: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等•数的比较和排序:大小关系的认识1.2 数的计算•加法和减法:基本运算法则和技巧•乘法和除法:基本运算法则和技巧•复杂运算:多位数的加减乘除1.3 解决实际问题•应用数学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理解问题并转化为数学模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第二章:几何图形与空间思维2.1 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点、线、面的概念及性质•基本几何图形:直线、曲线、多边形等2.2 图形的分类与特征•几何图形的分类: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性质与特征:边长、角度等2.3 空间思维与图形变换•空间位置关系:内部、外部、相交等•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镜像等2.4 解决几何问题•利用图形、模型和工具解决几何问题•理解和分析几何问题的步骤•运用几何思维推理解决复杂问题第三章:数据与概率3.1 数据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收集方法:观察、测量、调查等•数据的整理和总结:表格、图表等3.2 数据分析与应用•数据的表示与分析:频数、平均数、中位数等•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绘制和解读3.3 概率与统计•概率的概念和计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统计的应用:样本调查、推断等3.4 数据实际运用•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利用数据和概率进行决策和预测结语通过本教程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建立起良好的数学思维,掌握基本的数学技能,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数学思维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坚持学习和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水平。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公开课PPT课件
06
课程总结与反馈
关键知识点回顾
数的认识与运算
回顾整数、小数、分数的 概念及四则运算规则,强 调运算优先级和括号的使 用。
图形与空间
总结点、线、面、体的基 本性质,回顾平面图形和 立体图形的特征及其面积 、体积计算方法。
逻辑思维初步
回顾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 ,如归纳、演绎等,以及 数学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策 略。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在数学思维训练中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数学思维训练,为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扎 实的基础,提高学习效果。
课程内容与安排
课程内容
涵盖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等小学数学主要领域, 结合趣味性和挑战性,设计多样化的思维训练题目。
01
02
03
中国古代数学成就
介绍《九章算术》、《周 髀算经》等古代数学著作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 学的辉煌成就。
著名数学家故事
讲述祖冲之、刘徽等古代 数学家的故事,激励学生 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对数 学的兴趣和热爱。
数学发展历史
简要介绍数学的发展历史 ,包括数学的起源、发展 及现代数学的特点等,帮 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全貌。
课程安排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数学思 维方法。同时,设置课堂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 享。
教学目标与期望成果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熟练掌握数学思维方法,提高 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 团队协作精神。
期望成果
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够独立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数学思维 训练题目,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运用所学的数学思维方法 解决问题。此外,学生应能积极参与数学竞赛和活动,展示 自己的数学才华。
数学思维训练具体步骤
数学思维训练具体步骤引言数学思维是培养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对于学生来说,通过系统的数学思维训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数学思维训练的具体步骤,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
步骤一:培养问题意识数学思维训练的第一步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需要学会发现问题,从日常生活、学习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明确问题的具体表达。
为了培养问题意识,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训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数学问题的应用和意义,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引导: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例如,询问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或者让他们尝试将某个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步骤二:分析问题一旦学生发现一个数学问题,接下来的步骤是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问题的本质,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以下是分析问题的几个关键步骤:1.阅读理解:学生需要仔细阅读问题描述,理解问题中的信息和条件。
2.确定目标:学生需要确定问题的目标,即需要解决的具体数学问题是什么。
3.抽象问题:学生需要将问题抽象为数学符号和方程式,以便更好地处理和求解。
步骤三:寻找解决方法一旦学生理解了问题的本质和目标,接下来的步骤是寻找解决方法。
在这一步骤中,学生需要尝试不同的数学方法和技巧,以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法。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解决方法:•列举法:通过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情况,找出规律和共性,从而得到解答。
•数学公式和定理:利用已知的数学公式和定理,将问题转化为可解的形式。
•反证法:通过反证法推导,排除错误的解答,从而得到正确的解答。
步骤四:解决问题一旦学生找到了解决方法,接下来就是实际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应用方法:根据找到的解决方法,学生需要应用相应的数学方法和技巧,逐步解决问题。
2.检查答案:学生需要对解答进行检查,确保答案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数学思维训练方案
数学思维训练方案数学思维是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我们设计了一套数学思维训练方案,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观察力观察力是数学思维的基础。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1.观察模式:教师以图形、数列等形式呈现一系列数据,要求学生观察其中的规律,并进行总结和归纳。
2.观察实物: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各种数学对象的特征,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进行探究。
3.观察游戏:设计一些趣味性的观察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二、启发探究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思维训练的核心。
以下是几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方法:1.问题引导: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思考解决的方法,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2.情境创设: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试错和归纳总结的方式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拓展思维数学思维不仅仅是解决具体问题,还包括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几种培养学生拓展思维的方法:1.数学游戏:设计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
2.数学探究: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数学探究活动,让他们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奥妙。
3.实践体验: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学的思维方式。
四、技巧训练在培养数学思维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技巧和方法。
以下是几种培养学生技巧的方法:1.技巧讲解:向学生介绍一些解题技巧和方法,并进行相关示范和练习。
2.错题分析: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和解释,帮助他们找到错误原因,并指导他们正确解题。
3.错题订正:鼓励学生在订正错题的过程中思考错误之处,并进行改正。
通过以上的数学思维训练方案,我们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数学学习和实际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公开课PPT课件
小数是一种十进制数,由整数部分和 小数部分组成。小数在日常生活和商 业计算中应用广泛。
数的四则运算
加法
减法
加法是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加 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是学习其 他运算的基础。
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与加法互为逆运算,也是数学中最基 本的运算之一。
乘法
除法
乘法是将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相乘的运算。 乘法是数学中表示倍数关系的运算,也是 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
。
03
培养思维能力
本课程不仅关注数学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
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CHAPTER
02
小学数学基础概念
数的认识
整数
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整数 是数学中最基础的概念之一,是学习 其他数学概念的基础。
小数
分数
分数是一种表示部分与整体关系的数 ,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数在数学中 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比例、百分比等 。
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探索更多实际问题
02
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通
过实践提高自己的数学应用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
03
期望学生们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不断
探索新的数学问题和解决方法,为数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THANKS
感谢观看
角度
角度是两条射线或线段之间的夹角 ,用度数来表示。角度的基本性质 包括度数、大小比较等。
CHAPTER
03
数学思维训练方法
逻辑思维训练
总结词
通过数学问题,培养逻辑推理、 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细描述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维训练方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维训练方法数学思维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关键,而数学思维训练是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数学思维训练方法,旨在帮助小学三年级的教师和家长更好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直观形象法1. 图形演算通过给学生展示不同的图形,让他们观察图形的特点,并进行分析、比较、推理。
例如,给学生展示不同形状的图形,让他们观察并找出相同的特点、不同的特点,通过比较推理来培养他们的分类和比较能力。
2. 数线推理以数线为基础,让学生在数线上进行加减法运算或者找规律,通过观察数线上数字变化的规律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游戏法1. 数学卡片游戏准备一些数字和运算符号的卡片,让学生随机抽取卡片进行加减法运算或者组合成算式。
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锻炼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运算思维。
2. 数学拼图游戏让学生用数字卡片组成数学拼图,要求卡片上的数字能够满足一定的数学条件,例如相邻两个数字之和等于一个给定的数字。
这种游戏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数字运算能力。
三、故事启发法通过讲述有趣的数学故事或者情景,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可以讲述一个关于分数的故事,让学生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和问题来运用分数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启发性问答法教师或家长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并帮助他们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可以问学生:“如果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2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运用加法运算来解决问题。
五、课外拓展法在课外时间,鼓励学生参加一些与数学有关的活动或者参观数学相关的展览,如数学游戏展览、数学竞赛等。
这样能够拓宽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他们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通过上述数学思维训练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思维训练教程数学思维训练教程目录第1讲计算(一)速算与巧算 (1)第2讲计算(二)比较大小、估算、定义新运算16第3讲数字谜、数阵图、幻方 (29)第4讲数论(一)整除、奇偶性、极值问题43第5讲数论(二)约数倍数、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 (54)第6讲数论(三)带余除法、同余性质、中国剩余定理 (64)第7讲几何(一)平面图形 (74)第8讲几何(二)曲线图形 (93)第9讲几何(三)立体图形 (106)第10讲典型应用题(一)和差倍、年龄、植树问题116第11讲典型应用题(二)鸡兔同笼、盈亏、平均数问题 (122)第12讲牛吃草问题 (130)第13讲行程(一)相遇追及(多次)、电车问题137第14讲行程(二)平均速度、变速度、流水、电梯153第15讲行程(三)行程中的比例 (163)第16讲分数与百分数 (177)第17讲工程问题 (187)第18讲浓度与经济问题 (202)第19讲方程 (211)第20讲排列组合 (222)第21讲容斥原理 (233)第22讲抽屉原理 (245)第23讲逻辑推理 (253)第24讲统筹与策略 (271)第1讲 计算(一) 速算与巧算一、知识地图二、基础知识(一)整数计算1、基本公式(1) 加法交换律:a b b a +=+(2) 加法结合律:c b a c b a c b a ++=++=++)()((3) 减法的性质:()a b c a b c --=-+(4) 乘法交换律:a b b a ⨯=⨯(5) 乘法结合律:()()c b a c b a c b a ⨯⨯=⨯⨯=⨯⨯(6) 乘法分配律:()()a b c a b a c a b c a b a c⨯+=⨯+⨯⨯-=⨯-⨯速算与巧算整数计算基本公式平方、立方公式数列及特殊公式特殊方法分数计算 拆分与裂项几个常用拆分分数循环小数化分数(7) 除法的性质:()a b c a b c ÷÷=÷⨯2、平方、立方公式(1) 完全平方公式:2222222222()2()2()222a b a b ab a b a b ab a b c a b c ab bc ac +=++-=+-++=+++++ (2) 平方差公式:22()()a b a b a b -=+-(3) 完全立方公式:3322333223()33()33a b a a b ab b a b a a b ab +=+++-=-+ (4) 立方和公式:3322()()ab a b a ab b +=+-+(5) 立方差公式:3322()()ab a b a ab b -=-++ 3、数列及特殊公式 (1) 等差数列:A) 通项公式:1(1)n a a n d =+-………………为什么要“n-1”呢?B) 求项数公式:1()1n aa n d -=+………………为什么要“+1”呢?C) 求和公式:1()2na a n S +⨯=………………为什么要“÷2”呢?关于这个等差数列,同学们可以联系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来看,怎么把植树问题与等差数列联系在一起呢?“在数轴上植树”,这可是带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的……如图:10137419252216请体会这里数字与“树”对应、公差与“株距间隔”对应。
例如:a)22这个数是“第七棵树”,要由“第一棵树”加上六个“间隔”得到,算式为: 22=4+(7-1)×3;b)如果要求这个数列从4到25,一共有多少个数,相当于把4看作第一棵树,问25是第几棵树?可以思考,从4到25一共有多少个“间隔”,(25-4)÷3=7,所以应该是“第8棵树”,这里注意到了为什么求项数“加1”了吧?c)求和公式的来龙去脉,同学们不可不知:法一:高斯“配对法”。
例如,在计算1+2+3+…+8+9这一串数列的和时,我们可以把第一个数加上最后一个数,第二个数加上倒数第二个数,这样,一直到第四个数加上倒数第四个数,每一对数的和都是10,这里,要注意还有一个“中间数”5,,没有配上对,所以,这组数列9个数的和是10×4+5=45。
法二:借来还去法。
例如,还是计算1+2+3+…+8+9这一串数列吧,如果我再“借”来一串“9+8+7+…+3+2+1”,这么一串数只是把原来的数列颠倒一下顺序,可以知道两串数是相等的。
所以,如果我把这两串数的和求出来,是一定要“除以2”的! 问题在于,本来要求一串数的和,干嘛我还扯上了另一串,这样做好算吗?答案正在这个地方,就是因为再有这么一串倒过来的数,好算不得了——“变异为同”了! 如图:++++++++++++++++=2S =S =S 101010101010101010123456789+987654321所以,可以得出,10×9÷2=45回头再看,这里的10可以用(1+9)为代表,则得:(1+9)×9÷2=45再推广开去,对于其他等差数列,都有这么一个公式:和=(首项+末项)×项数÷2 (2) 等比数列:11n n a a q -=⨯ 11(1)(1)1n a q S q q --=≠- (3) 1123(1)2n n n ++++=⨯⨯+ a) 22221123(1)(21)6n n n n ++++=⨯⨯+⨯+ b) 2233332(1)(1)123[]24n n n n n ⨯+⨯+++++== (4) 2123321n n ++++++++= (5) 211121= 211112321= 211111234554321n n =个(n ≤9) (6) 10110101ab abab ab ababab ⨯=⨯= (7) 100110001abc abcabc abcd abcdabcd ⨯=⨯=这一类的数不妨称之为“重码数”,关键于把一个循环节的“个位”的“1”作为记数单位,结合位值原则,我们可以得到上述结果。
4、特殊方法(1) 凑整法:利用运算公式和运算律(如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将一些数凑成整一或整十整百再计算。
(2) 换元法:将一些数或一个式子记为某个字母,如a ,b ,c …… 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
(二)分数计算1、拆分与裂项(1) 111(1)1n n n n =-⨯++ (2) 1111()()n n k k n n k=-⨯++ (1)k > (3) 1111[](1)(2)(1)(1)(2)2n n n n n n n =-⨯⨯+⨯+⨯++⨯+ (4) 11()()a a n n k k n n k=-⨯++ (11)a k >>且 2、几个常用拆分分数111623=- 511623=+1111234=- 7111234=+ 1112045=- 9112045=+ 1113056=- 11113056=+ 1114267=- 13114267=+ … …3、循环小数化分数0.9a a = 0.090a a = 0.99ab ab = 0.90ab a ab -= 0.999abc abc = 0.990abc a abc -= 0.9900abcd ab abcd -= 请聪明的你,来比较1与0.99999999……的大小?你可能已经知道:0.9999999……=1也就是:0.9=1,可是这是为什么呢?铺垫: 21.0 =90112-=9011312.0 =90012123-=30037 4123.0 =90001231234-=900011114312.0 =9900121234-=4950611 4321.0 =999011234-=111013710.191240.129933123410.12399933312340.12349999======以此题为例推导:1234126110.123499004950-==设 0.1234为A ,那么100A=12.3410000A=1234.34所以:10000A-100A=1234-129900A=1234-12 12341261199004950A -==注意:循环小数化分数,分母中9的个数与其循环节的位数对应,0的个数与小数点后不循环的位数对应。
分子是不循环部分连上第一个循环节组成的多位数与不循环部分组成的多位数相减所得到的差。
三:经典透析【例1】:(☆☆☆)11192199319994199995++++= 审题要点:1) 看题目中的数,聪明的你是否发现了什么秘密? 对了,每一个数都有一个小秘密:11101→+ 1922008→- …2) 发现了秘密就赶紧动手吧!详解过程:11192199319994199995(101)(2008)(20007)(200006)(2000005)222210126222185++++=++-+-+-+-=+-=专家点评:这道题目不是很难,关键是要学会“凑整”的思路!【例2】(☆☆☆)2387654338765423876544-⨯=审题要点:1) 好大的数啊!别怕,肯定有绝招。
2) 哈哈,终于发现了数之间的小秘密。
38765433876542(38765431)38765433876544(38765431)→=-→=+详解过程:2222387654338765431387654313876543387654311=--⨯+=--=原式()()()专家点评:做这道题目,你会发现,奥数的很多题目,不仅仅是记公式就能解决的,很多时候需要你对公式进行消化吸收,达到灵活应用才能在用时得心应手。
【例3】(☆☆☆☆)222221222350++++=审题要点: 1) 这题看着很熟悉→联想平方求和公式2) 可是起始的数不是21?没关系,缺什么补什么!详解过程:()22222222222222221222350(12320212250)(12320)115051101202141661505110012021(401)640055++++=++++++++-++++=⨯⨯⨯-⨯⨯⨯=⨯⨯⨯+-⨯⨯+⎡⎤⎣⎦=专家点评:好的例子。
【例4】(☆☆☆☆)16199573730153.3225⨯+⨯+= 审题要点:1)“73”好像是关键。
2)如果可以提取73,那不是很简单?试试吧! 详解过程:2n ++②凑整;1995.5730.24731073 2.173(1995.5 2.4 2.1)732000146000=⨯+⨯⨯+⨯=⨯++=⨯=原式专家点评:此处利用了分拆法,将730分拆为73×10,153.3分拆为73×2.1,目的都是为了构造出“公因数”73。
此种构造方法很常用,你学会了吗?【例5】(☆☆☆☆)1111112123123100++++=+++++++审题要点:1) 分母很特别哦:1,12,123,,123100+++++++2) (1)1232n n n +++++=3)12112()(1)(1)12n n n n n n ==-+++详解过程:原式=1111112()2()2()12231n n ⨯-+⨯-++⨯-+=111112(1)223100101⨯-+-++-=12(1)101⨯- =200101专家点评:这道题目稍微有点难度,需要先归纳分母的通项,然后利用裂项进行解题,所以同学们应该在记住公式的同时做适当的综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