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骑楼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洋式
代表作:文明路186号 这是一种在南洋地区非常独特且 有创造性的形式,即在女儿墙上 开有一个或多个圆形或其它形状 的洞口,其原本是为了预防南洋 一带强烈的台风袭击,减少对建 筑物的风负荷的技术处理,从而 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艺术形态。在 文明路、海珠路上都可以找到。
折叠古罗马券廊式
代表作:长堤新华大酒店
骑楼类别
折叠仿哥特式 代表作:长堤爱群大厦 这种形式在其他城市也较为少见。北 京路新华书店和长堤爱群大厦是其代 表作。北京路新华书店以强烈的垂直 线条和拉长的拱形窗表现了明显的哥 特装饰意味。爱群大厦则将哥特风格 加以灵活运用和改良,立面以垂直构 图为主,设以仿哥特式窗,底层骑楼 柱廊也处理为仿哥特式窗形式,使人 感觉到浓厚的哥特风格。
Biblioteka Baidu
骑楼起源
虽然有着"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但由于骑楼作为民间商住功能的建筑形式,商人们一方面为了迎合顾客的崇洋心理,另 一方面为了标新立异,常常采用"洋式店面"。其设计建造者大都不是职业建筑师,而是普普通通的工匠,面对西方建筑, 除了吸收一些结构方式和布局方式外,他们看到的更多是各种装饰。工匠们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按照自己的理解加以"模 仿",采取放任自由的"拿来主义"态度。这种对西方建筑创造性的模仿和大胆的改良就形成了广州骑楼活泼而有特色的建筑 风格 关于广州骑楼的来源,学界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骑楼是越族先民 "干栏"建筑的遗韵,根据岭南地区湿热多雨的气候, 结合商业经营的需要发展而来。另一种说法认为骑楼是广东人将西方建筑和岭南建筑结合的产物。更有观点认为,"广州" 十三行"的商业建筑已经可以说是近代骑楼建筑的雏型,广州是中国近代骑楼街的发祥地" 骑楼被作为正式的名称,最早出 现在1912年国民政府为治理广州市所颁布的"取缔建筑章程和施行细则"中细则的第十四、十五条款中。1918年,广州设 立市政公所。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的商业骑楼街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和特色,商业繁华地段逐步形成了骑楼街风貌,如 永汉路(今北京路)、太平南(今人民南)、惠爱路(今中山四路)以及长堤等。
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广州市经济迅猛发展,城市不断扩张,交通量大大增加,老城区面临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基础设 施改造。这一时期广州基本没有兴建新的完整的骑楼街,而是在一些原有骑楼街的更新改造过程中拆除旧骑楼,建设新骑 楼。但由于不是整条街道实施整体改造,在一些路段形成了新老骑楼交错并列的景象,如万福路、大南路、龙津路、长堤 大马路等。此外,老城区道路的拓宽改造也对一些骑楼街造成了破坏,如人民路高架桥的建设对人民中路、人民南路骑楼 街风貌的影响;解放路、中山路拓宽和人民桥、内环路的建设拆除了解放路、中山五路、中山六路、六二三路和洪福路的传 统骑楼街。
折叠现代式
代表作:泰康路一带 这种骑楼一般建于上世纪80 年代以后,在尺度、结构、 材料、造型风格等方面与传 统骑楼区别明显。一般来说, 立面处理上舍弃了复杂的装 饰,运用了简洁、明快、实 用的功能主义的处理手法。
折叠中国传统式
代表作:德政南路139号 该形式骑楼延续了我国南方传统 民居的特点,底层沿街挑出,长 廊跨越人行道沿街布置,楼层正 面墙上并排开着两至三扇窗户, 立面基本无装饰。这种骑楼仅在 南华路、同福路、万福路、德政 路、起义路等还有零星保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二十世纪70年代,广州城市建设发展速度较慢,城市基本维持旧有格局,商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骑楼建设大大减少。这一时期建设的骑楼街主要有越华路和豪贤路。这个时期的骑楼街建筑在体量、风格和街道功能方面 都与上世纪20至40年代的骑楼街有明显差异:沿街建筑多为住宅,首层为商店,商业功能较弱,服务范围仅限于街坊 ;建筑 多为7-9层(22-30米),街道空间更为狭窄压抑;建筑保留了骑楼的形式,但以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取代了传统骑楼的 "洋式店 面",立面基本无装饰,沿街建筑整齐划一,街道景观比较单一。
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 人行空间的建筑物。 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在两广、 福建、海南等地曾经是城镇的主要 建筑形式。其实,商业骑楼建筑最 早见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后来 才流行欧洲,近代才传至世界各地。
广州骑楼由二十世纪初开始出现,形式多样,保存完整,是粤派骑楼的代 表。广州骑楼的特点是把门廊扩大串通成沿街廊道。廊道上面是楼房,下 面一边向街敞开,另一边是店面橱窗,顾客可以沿走廊自由选购商品,楼 上一般住人。骑楼街可以避风雨、防日晒,特别适应岭南亚热带气候,骑 楼内的店铺可以借用柱廊空间,便于敞开铺面、陈列商品以招徕顾客。广 州骑楼建筑在第十甫路、上下九路、中山路、解放路、人民南路、一德路 等商业街道较为集中,而西濠口一带的骑楼最为壮观。新亚酒店、南方大 厦、爱群大厦等为广州初期骑楼建筑中的代表。因此,广州骑楼已是每个 广州人的骄傲。
这种形式骑楼在其它城市较少出 现,在广州却能找到不少实例。 位于长堤的新华大酒店就是其中 的代表作。底层骑楼为券柱式, 券心处以漩涡装饰,风格雄伟, 线角明朗而细部丰富。一些部分 还运用简化了的罗马柱式,使其 罗马风格更为浓郁。
折叠仿巴洛克式
代表作:万福路114号 这种形式在东南亚一带和我国 南方城市的骑楼中被普遍采用。 这些巴洛克装饰既不同于古典 式的严谨,也区别于17世纪巴 洛克风格的繁琐与追求曲线、 动感,而是在构图稳定的基础 上加上巴洛克装饰。在广州的 骑楼中,巴洛克装饰多运用在 山花装饰及女儿墙的曲线中, 在下九路、龙津西路、万福路 等都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