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核心理念重塑之一:恶的本质(1)
中国传统文化视角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视角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刘悦明;罗燕;厉丽;葛徽【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重塑我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其内涵的解读远不止表面的解释,而是可以进行纵横立体式的阐释.文章试图从中国传统根源性文化进行深度解读,认为:(1) 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了道家、儒家和法家的思想;(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辩证关系体现出对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3)每个层面折射出中国优良传统个人修养观、社会平等观和国家和谐观.【期刊名称】《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34)004【总页数】3页(P359-361)【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折射;阐释【作者】刘悦明;罗燕;厉丽;葛徽【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南昌330013;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南昌330013;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南昌330013;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南昌33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64刘悦明,罗燕,厉丽,等.中国传统文化视角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4):359-361.Liu Yue-ming,Luo Yan,Li Li,et al.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socialism corevalues: in term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J].Journal of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5,34(4):359-361.党的十八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上阐释了新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价值导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来源于诸多方面,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思想源泉[1]。
中国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一节:中国文化存在的问题在传统与现代相互碰撞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其中主要包括价值观念淡漠、大众审美功利化、流行文化国际同质化以及乡土文化衰退等。
一、价值观念淡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核心价值观的多元冲击,越来越多人对于传统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产生怀疑。
部分人追求名利至上,导致道德缺失与伦理沦丧,如腐败现象普遍存在、盗版泛滥等,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
二、大众审美功利化近年来,随着消费主义思潮的兴起,大众对于审美已逐渐转变为功利性需求。
不少人只是为了追求表面华丽而超过实用功能的商品,并盲目崇尚外国品牌和奢侈品。
这种个体主义和功利观念使得大量本土特色产品受到冷落,并倾向于接纳无差异同质化审美标准。
三、流行文化国际同质化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流行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但也带来了文化同质化的问题。
尤其是西方流行文化对中国影响日益深入,许多年轻人开始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艺术形式等,导致本土创造力的衰退和自我认同的缺失。
四、乡土文化衰退城市化进程加速使得中国传统乡村生活逐渐被农业现代化替代,乡村经济空心化令大量青壮年迁徙至城市工作。
这不仅导致了传统农耕文明面临断层,还使得与之相伴的民俗传统和地域特色逐渐消亡。
乡土文化衰退不仅割裂了中国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连续性,也削弱了当地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
第二节:应对中国文化问题的对策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并推动中国文化走向繁荣,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是必要的。
一、加强核心价值观建设加强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普及,通过教育、媒体等渠道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同时,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大对道德缺失现象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二、促进多元审美应鼓励和支持多样性的审美标准,在教育和文化产业中注重培养观众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同时,鼓励并保护本土特色产品和艺术形式,提升其竞争力,并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三、加强文化自信与创造力政府应该推动自我认同与外部影响之间的平衡发展,重视本土创造与传统文化再生。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理论纵横理论版168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文/司维(上海农林职业学院..上海..201600)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世界环境下,中华民族实现自我文化本质认同、属性引领、成长导向的核心指导思想。
它源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同时也是世界精髓文化吸收与兼容的一种价值导向,力求在实现全人类文明协同发展的基础上,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向世界普及,用有益于人类物质、精神双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式,促进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
无论古今,个体的价值体现依赖于集体的价值追求,集体的价值成长依存于个体的价值表现,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存在关系决定了文明的构成形式。
关键词:社会主义 价值观 传统文化引言当中国改革开放逐步进入“深水区”之时,旧有的依赖物质积累与资本投入促进社会发展的成长方式,将逐步让渡于以“人民”为劳动主体的价值创造式发展方式。
中国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在带来物质生活水平爆发式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本民族信仰缺失、价值观改变、道德素养下降等问题,伴随着自然环境危机、人文信仰危机、社会道德危机等矛盾的逐渐尖锐,中国在经济体量不断壮大的同时,需在统一价值观念的基础上,构建符合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全新改革,并以此推动中华文明的延续以及与对世界文明的价值引领,继而在重塑“中国梦”东方文明辉煌的过程中,将中华优质文化传统基因予以扩展和发扬。
重新确立和谐文化价值观核心地位,不仅是当前中国社会价值体系重建的目标靶向,更是中国恢复文化自信、重构民族力量的首要任务。
一、“和”是中华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核心(一)“和”的观念源于对自然认知理解的反思“和”的观念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占据核心主导地位。
和平、和合、和气、和顺,一系列常挂嘴边的词语,最好的诠释了中华民族心目中对于人际关系、自我修养方面的境界要求。
人们对于自然、家庭、社会、民族形成的认知与观念,更在基于“和”理念之上形成了基本的道德观,进而成为了一种民族文化认同。
应知应会理论知识(100题)
1.党的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__、__、__、__、__、__、__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答: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2.党的宗旨是:。
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
答: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4.党的行动指南是:。
答: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中国梦是:。
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
6.党的思想路线是:。
答: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7.党的群众路线是:。
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为。
8.党的三大作风是:。
答: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9.党的三大历史任务是:。
答: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10.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
答:实现共产主义。
11.入党誓词是什么?答: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12.党的性质是什么?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答: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14.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高中政治新教材 必修四 第3单元 第九课 课时1 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课时1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课标要求]正确认识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科学精神: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3.公共参与:积极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探究点一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各种“主义”涌入中国(1)为了民族复兴,再铸中华文化的辉煌,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寻找救国良方,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潮进入中国,各种主张纷纷登场亮相,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都不能解决中国文化走向何处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向复兴之路。
请思考:在近代先进文化的探索中,各种“主义”涌入中国,各种主张纷纷登场亮相,其结果怎样?提示都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都不能解决中国文化走向何处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向复兴之路。
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①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为中华文化发展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
②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2)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试判断:毛泽东思想的确立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提示×。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3.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2)革命文化的重要性:革命文化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
新时代的传统文化创新:建立文化的新理念
新时代的传统文化创新:建立文化的新理念随着全球化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文化交流和文化创新愈加频繁。
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也越来越受到社会注重和关注。
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当前文化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
文化创新本质上是一种跨界创新。
在这个领域,我们需要以一种全新的理念出发,来抢占新时代中传统文化创新高地。
建立一个新的文化理念,将会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重要前提。
传统文化的创新需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融合当代人们的审美趣味和需求,让文化更具现代感和时代性。
所以,新的文化理念必须紧贴时代潮流,有助于带动文化创新,融合全球文化,让传统文化因时而动,因势而更新。
建立文化的新理念,一定要紧跟时代的需求。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文化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例如,消费升级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需要提供更丰富、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产品与服务。
那么,新的文化理念就应当把握好消费升级的这个契机,为人们提供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此外,新文化理念的建立还需要关注年轻一代的需求和创新,因为他们是国家和文化的未来。
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需要年轻一代为宣传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因此,新的文化理念必须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和创新标准,让年轻一代更加喜欢和接受传统文化。
还要注重多元文化的融合。
当代世界多元文化的层出不穷扩大了文化创新的可能性。
新时代的文化创新也应该更加注重分析、吸收和融合多元的文化成果,将其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不断提高文化的丰润程度。
此外,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应该追求的是“造福人民”的目标。
文化创新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因此,新的文化理念应该倡导以"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思路,以期所有文化创新活动都能为人民服务。
综上所述,新时代的传统文化创新需要建立新的文化理念,去迎接挑战、抢占未来,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内容、新的活力、新的生命力,既挖掘、重塑传统文化内在精髓,更实现更好的融合,创造出全新的文化形态和方向,从而为未来文化创新开辟广阔的领域和深远的影响。
山西省三重教育2022-2023学年高三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新高考卷)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作为人类法律文化三种类型之一的古代中国的法律文化,其典型特征是:道德伦理教条等同于国家法律,家族首长代行部分国家司法职能,国家政治和法律生活带有家族的温情色彩,法律充满了伦理身份上的不平等精神。
简而言之,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特点是以家族伦理道德为基本内容,伦理道德借助于“法”这一形式来体现并加以强制实施。
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核心是“德”。
“明德慎行”、“亲亲尊尊”、“为国以礼”等诸如此类以德为主的思想贯穿于古代司法过程之始终。
中国古代的法律可以说完全依附于“礼”,因而始终不能获得自己的独立生命(相对于近代意义上的法律来讲),其实质是“法”为载体,“德”为内容。
法要服务于德,如“法家不别亲疏,不分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思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常用也。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可见,用法可以,但不能动摇或危及封建社会的亲情等级、伦理道德的统治基础地位。
传统的“德治”是封建社会统治者为巩固专制统治,将“礼”的等级差别规范转化为伦理纲常,如中国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便是典范。
法律并以此对臣民进行教化统治,使人心悦诚服地接受“礼”的统治。
由此,道德生活成为人性的最高体现。
当然,一定时代的主流的法律核心内容通常由那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决定的,中国古代道德化的法律,是中国古代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其社会成因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产方式。
这种生产方式在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居于重心地位,虽经游牧部落的侵扰但从未衰败。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21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长城就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长城保护管理实践被认为,为各国开展巨型线性文化遗产和系列遗产保护贡献了卓有成效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今年6月11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协同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长城小站等众多长城保护研究专业机构及社会团体共同打造的“云游长城”系列公益产品正式上线,其中的“数字长城”又为长城保护增添了新屏障,为长城宣传增添了新窗口,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节点,用数字化方式向长城这个不朽的人类历史记忆致敬,昭示了中国的数字化通过保护文化遗产开辟新空间、赋予自己新意义的轨迹。
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是信息管理,从信息的挖掘、存储到信息的处理和再利用,几乎涵盖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各个环节。
而这些维度,正是数字化的天然优势。
从符号学与传播学角度看,这种历史信息管理,就是数字化时代新的历史书写方式。
“数字长城”是这种历史书写的代表。
长城绵延万里的宏阔气势、风雨屹立的深厚力量,决定了这种书写的风骨和气韵。
从本质上说,数字化是记录符号的一次革命性变化,而这种变化与历史意识的觉醒和深化息息相关。
作为一个历史上的农耕文明大国,稳定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对过往经验的重视。
而记录历史,从来就是催生数字、文字等符号发展的关键动力。
结绳记事,“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其用途是解决口述的不稳定性与模糊性,代替不可靠的社会记忆。
传说中发明结绳记事和造字的人,正是担任黄帝史官的仓颉。
《周易》中伏羲画八卦,数、字一体,自古以来很多学者认为《周易》是史书。
从殷商时期甲骨文、青铜铭文到历代勒石,大多是记史。
当今数字技术应用于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又一次演绎了历史意识与记录方式如影随行的关系,这种文化行为本身就是沿续千百年来的传统。
继续教育“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题库(附答案)
单选题(每小题 1 分,共 50 题) 50 分1.在资本主义世界化伊始,国家之间的关系即被打上了(a)的烙印。
√A、竞争B、合作C、开发D、发展2.(a)是介于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之间的金融形态。
√A、开发性金融B、发展性金融C、基础性金融D、战略性金融3.“一带一路”倡议已吸引(a)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表明积极参与的意愿。
√A、60B、40C、100D、704.(a)构成“一带一路”框架下内外联动的抓手。
√A、自贸区B、开发区C、云南D、上海5.(a),不仅会改变中国区域发展的现有格局,也会通过欧亚经济的再整合重塑世界的政治经济版图。
√A、大概念联通B、大概念连通C、联通D、连通6.文明(a)是人类历史进步潮流。
√A、多样性B、统一性C、复杂性D、单一性7.中原大地(a),自古是丝绸之路重要省份。
√A、河南B、北京C、辽宁D、吉林8.CHINA就是(a)的谐音,昌南是景德镇的旧称,也指瓷器。
√A、昌南B、南昌C、武昌D、长春9.“一带一路”彰显了全面深化改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d)。
√A、中国智慧B、中国担当C、中国道义D、重大目标10.“一带一路”的战略方向是“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a)。
√A、民心相通B、官民相通C、民俗相通D、习惯相通11.“一带一路”体现了创造战略机遇的(a)。
√A、中国智慧B、中国担当C、中国道义D、重大目标12.要明确“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要义:(a)。
√A、共建B、公共外交C、民间组织D、扩大金融13.习近平同志指出:“(a)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键基础”。
√A、民心相通通B、政策沟通C、道路连D、货币流通14.“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最早可追溯到(c)年间,一直延续至今。
√A、东汉B、夏商C、西汉D、宋代15.有效的(a)是压缩套利空间和防范外部冲击的必要条件,要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完善基准利率的形成机制和传导机制的支点,拓展利率市场改革的深度和广度。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新高考题型《乡土中国》信息类文本阅读试题精选(解板版)
《乡土中国》信息类文本阅读试题精选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从远古神农氏开始,中华先祖就开始种稻、黍、稷、麦、菽五谷为食,制耒耜劳作工具为耕,种麻纺线成布为衣,磨制器物为家什,完成了从山上狩猎、水中渔猎到定居生活的转变,实现了从蒙昧到文明的过渡,开启了农耕文明之先河,这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深厚的滋养。
农耕文明是世界上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农耕文明集中升华了亿万民众的实践经验,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农耕文明不仅包括农业生产技术,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观念、生活礼俗、民族心理等文化形态。
从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从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无一不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鲜明标签和重要表现。
农耕文明不仅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还间接影响并塑造了中华文化的个性和特质。
聚族而居、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孕育了内敛式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农政思想、乡村管理制度等。
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中华农耕文明与儒家文化及其他文化经过不断碰撞融合,形成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家国一体、天下为公、大同世界、和谐向善、诚信包容、尊尊亲亲等独特的文化内涵。
这些文化内涵早已渗透进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润物细无声般影响着中国人的生产生活。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兴文盛礼乐,偃武息氓黎。
”……品味着这些古老的歌谣,我们仿佛看到一幅绵延千年的农耕文明演变图景。
在城市文明、工业文明快速发展的当代,古老的农耕文明并没有过时,反而愈发彰显出独到的价值和无穷的魅力。
农耕文明不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也是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不可多得的资源宝库。
因此,我们必须将其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下去。
一方面,要善待历史的馈赠,切实发掘好、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积极培育乡土文化人才,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运用现代文明的价值理念去滋养农耕文明,推动农耕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网络恶搞文化的本质、危害及消解万锦祥叶婷彭璇璇
近几年,随着微博、微信、网络电台、网络直播等新型网络平台的兴起,无论从空间场域还是时间维度看,新型网络平台都以特有的势能促使信息传播生态发生了变革,“人人都有麦克风”成为一种现实。
在这一彰显个性化、虚拟化、互动化等特点的网络新时代,一些人的身心表现出浮躁气息,以追求“颠覆传统、标新立异”为旨趣的网络恶搞,应需而生。
当下,网络恶搞段子、图片、视频等风生水起且愈演愈烈,并因之而在当前形成了一股文化潮流。
网络恶搞文化在带给网民快感之余,却揭示出当代网络文化场域的失序和失范。
网络恶搞文化的横行与泛滥,正在以一种不可小觑的力量日益吞噬着网络主流文化的伦理边角,甚至使网络主流文化陷入伦理异化的困境,亟待引发学界给予应有的关注。
有鉴于此,以网络恶搞为题,探讨网络恶搞文化的伦理本质、社会危害及消解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恶搞文化的伦理本质网络恶搞文化终归是一种网络亚文化,与网络主流文化真善美的价值伦理不相符合,凸显了网络时代的文化空虚、焦虑与迷失。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其著作《娱乐至死》中对于“泛娱乐化”曾提出尖锐批评:“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
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变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1]在狂欢的“彼岸世界”,网络恶搞文化在不断地借助戏仿、滑稽改编、戏弄、贬低、亵渎、打诨等多种途径使得网民“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进而追求虚幻的现实和缥缈的本我。
从伦理本质上讲,网络恶搞文化就是网络“三俗”文化的具体体现。
其一,网络恶搞文化是网络低俗文化。
所谓低俗文化,指的是“对低俗的内容以非批判性的立场(或不作价值判断,或‘欣赏性’地肯定)加以表现,不具有艺术性和科学性的文化”[2]。
就其本质而言,它否定文化“真、善、美”积极面而肯定“假、丑、恶”消极面。
现实生活中,从“龅牙哥”“犀利哥”到“芙蓉姐姐”“凤姐”,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到“优衣库试衣间”,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第一单元 阶段1 第3讲 先秦秦汉时期的文化
第3讲先秦秦汉时期的文化1.中华文化多元一体:中华文化起源多元,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2.儒学的创立: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主张统治者“为政以德”;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3.道家的产生: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追求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揭示事物存在着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包含朴素的辩证法;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4.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派别代表主张儒家孟子人性善,提倡“仁政”荀子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道家庄子崇尚逍遥自由阴阳家邹衍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相生相胜”理论,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墨家墨子代表下层平民利益,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提出“尚贤”的政治主张法家韩非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5.春秋战国思想的大变革(1)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
(2)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6.汉代新儒学:董仲舒提出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主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提倡“三纲五常”、遵循孝道,提供了封建社会的处世标准。
7.儒学的官方化: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设五经博士。
标志着儒学独尊地位确立。
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重点1先秦、秦汉时期的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史料“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
古代文学学术论文
古代文学学术论文学术论文怎么写?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吧?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古代文学学术论文篇一古代文学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与中国文化的命运息息相关,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中国古代文学与当代文化重塑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文化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其核心应指原则性的思想和一种特殊的精神,即人类认识自己和世界的方式。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成果和载体,中国文化的复兴是时代的需要。
挖掘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普适价值,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使命。
在“文化大发展”的新形势下,古代文学工作需要进行理念转换、回归元典、强化基础等,才能真正解决现代人教育经历的缺陷和传统文化与现代性价值的相悖,服务于当代文化的重塑。
关键词:中国文化价值认同古代文学当下中国,文化是传播频率最高的热词之一。
然而,在文化意识不断升温的同时,文化概念的内涵却显得模糊和泛化。
文化的成果之一是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又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正期盼着现代人去重新认识。
一、文化的概念与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文化一词最早见于《周易贲卦》的《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天文是阴阳二气的交错氤氲,反映的是季候变化;人文与天文相对应,是天道运化在人身上的显现,也是人依照天道进行教化的社会规则,即礼乐制度。
在《周易》中,文明与文化并无本质区别,指的是“文”所显现的内容或变化的结果,既包括精神层面,也包括制度层面和器物层面。
严格来说,文化与文明是有区别的。
在西方语境中,文化一词最初由“培养,自然的成长”类推为人类训练的过程。
这种含义与中国《周易》中的文化有些相似。
工业革命兴起,文化的意蕴发生了变化。
英国文化学者雷蒙德威廉斯在其著作《文化与社会》中将西方的“文化”概念界定在精神方面,特指语言、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哲学思想等,而文明则往往指物质成就,诸如科学技术成果、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各种物质建设。
2022-2023学年湖南省常德市九年级上册期中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湖南省常德市九年级上册期中语文模拟试题考生注意:1、请考生在试题卷首填好考号和姓名。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填写在试题卷上的无效。
3、本学科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量12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6分)湖南常德,是一座红色文化薪()火相传、时代发展再创新篇的城市。
2021 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复《“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常德全域纳入湘鄂渝黔革命老区规划范围。
近年来,常德市大力挖jué()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红色品牌,形成了“红色+城市休闲之旅”“红色+文化体验之旅”“红色+山水生态之旅”。
下一步,常德将深入推进红色文化进景区,重点打造“红色榜样”研学之旅、“红色记忆”缅()怀之旅和“红色力量”团建之旅,不断促进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
今年9月,常德摄影师许山海带领摄影团队前往汉寿县坡头镇陈家湾村帅孟奇故居采访拍摄,通过深入了解帅孟奇一生艰苦的革命经历,感受中国革命成功的艰难曲折历程和峥嵘岁月。
接下来,该摄影团队和摄影爱好者还将走进王家厂暴动纪念广场、湘鄂西苏区太浮山武装斗争纪念地、林伯渠故居等常德境内的红色旅游景点,通过镜头扩大对当地红色旅游资源的宣传,打响“红色名片”,乡村振兴。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点亮融合卓越赋予B.擦亮融合卓绝赋能C.擦燃融洽卓绝赋能D.点亮融洽卓绝赋予3.下面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
B.推门而入,梳着马尾辫的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成员杨子蕊甜美而又自信的笑容深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C.据报道,德国总理朔尔茨日前明确表示支持全球化,称“脱钩”是完全错误的道路,德国必须与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开展贸易。
D.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推行秸秆翻埋还田、碎混还田、覆盖还田等科学还田措施,有效提升了还田效果。
2023年公需科目培训判断题
判断: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出现安全问题影响的是局部。
()答案:错误判断:“IPv6+”是面向5G和云时代的IP网络创新体系。
()答案:正确判断:“党管青年”原则是对历史实践的科学总结,是第一次提出的新原则。
()答案:正确判断:“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是推进互联网与政府部门公共服务的深度融合,创新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模式。
()答案:正确判断:“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没有区别,其主体相同,发展相同。
()答案:错误判断:“快递+公共服务”平台是以部门联网、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实现行政事项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办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答案:错误判断:“十四五”规划和《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实施时间契合、政策导向一致。
()答案:正确判断:“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
()答案:正确判断:“酸狐狸平台”是美国NSA下属计算机网络入侵行动队的主战装备,攻击范围覆盖全球,重点攻击目标指向中国和俄罗斯。
()答案:正确判断:“一号申请”是以公民身份号码作为唯一标识,建成电子证照库,实现群众办事“一号申请”,避免重复提交办事材料、证明和证件。
()答案:正确判断:“一号申请”以公民身份号码作为唯一标识,建成电子证照库,实现群众办事“一号申请”,避免重复提交办事材料、证明和证件。
()答案:正确判断:《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指出,要加强科学技术部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等职能。
()答案:正确判断:《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对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的原则、目标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答案:正确判断:《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是迄今为止国家层面有关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最权威的顶层设计。
()答案:正确判断:《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是在过去积累的有关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
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南阳市2024年秋期高中一年级期中质量评估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生价值论,它注重精神蕴涵的指导作用,重视人文思想的建构。
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方式的精神形态,它不仅体现着人类普遍的精神追求,而且体现着民族特有的价值关怀和时代属性。
生命意识是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重要标志。
中国古典诗歌既有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咏叹,也有对世事飘忽、功名蹉跎的感慨,更有对人格理想、功业抱负的抒发。
这种博大深沉的生命意识与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渗透到怀古诗、饮酒诗、山水诗等诗歌类型中,形成鲜明的中华人文精神特色。
作为一种人文精神的中国古代生命意识,它不仅眷恋于个体生命独特的存在和完满,而且善于发掘个体生命浑融于人类群体中的价值和意义。
诗人屈原曾在《离骚》中写道“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老冉冉其将至,恐修名之不立”,可见他的生命意识是多么地细敏和真切,但这种感觉给他带来的,决不仅仅是无可奈何的缕缕忧伤,而更多的浸透着珍惜时光、热爱生命的积极进取精神,也就是通过人格的自我完善来达到永恒的生命境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时不我待、分秒必争的急切心情。
中国古代诗人总有一种悲天悯人之心,他们的忧患早已从个人的生死穷达扩展到对民生疾苦的人文关怀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
忧患意识是指人们从忧患境遇的困扰中体验到人性的尊严和伟大及其人之为人的价值,并进而提升主体人格和精神境界,以自身内在的生命力量去突破困境,超越忧患的心态。
继《诗经》《离骚》之后,表现种种忧患心理,成为诗人、文学家创作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这种忧患心理包括对人生悲剧境遇、民生疾病痛苦以及国家前途命运等种种忧患,其中既有诗人们对于个体在生存发展过程中陷入困境时的自我关怀,也有基于无限的悲天悯人的同情之心的群体关怀,更有一种关注国家、民族命运,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自觉意识,从而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浓郁的现世情怀和高尚的人文精神。
2022年高考历史真题试卷(江苏卷)234带答案解析
2022 年高考历史真题试卷〔江苏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 题,每题3 分,共计60 分〕〔共20 题;共60 分〕1.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宝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 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
这一记载反映了〔〕A.井田制度松动B. 世袭制度解体C. 抑商政策弱化D. 礼乐制度崩坏2.《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
”消灭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A.实行察举制度B. 独尊儒家学说C. 实行郡国并行制D. 全面推行郡县制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
两人的经受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 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 中心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 科举取士表达公正公正4.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
州县官凡有所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
据此可知〔〕A.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B. 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C. 政府乐观扶持市镇经济进展D. 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兴旺5.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困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疑心贫困是短视和懒散的结果”。
这种现象消灭的主要缘由是〔〕A.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宝和物质享受B. 商品经济进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C. 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峻D. 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6.清末,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唱歌道:“经义治事,安定〔北宋教育家胡安定〕遗风,体用贵兼通。
旧学沉沦,知潮涌,两端执乎中。
”歌词表达的理念是〔〕A.全面复兴旧学B. 排斥西方学C. 学消解旧学D. 崇尚中体西用7.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
如何脚带竟知名,四乡八镇销场远。
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
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
立人·立德·立国:五四新文化的运动逻辑
立人·立德·立国:五四新文化的运动逻辑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五四运动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
五四运动为中国新文化运动开启了新的篇章,也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四运动以“立人·立德·立国”为核心理念,凝聚了一代儒家思想精英和爱国志士的共同诉求,为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和现代文化思潮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运动逻辑出发,探讨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和意义。
一、“立人”:培养新的思想精英五四运动的首要目标是培养新一代的思想精英,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封建思想和传统文化。
五四运动倡导的新文化运动强调思想的解放和自由,呼吁广大民众摆脱封建迷信,拒绝传统礼教束缚,树立新时代的人格和精神追求。
在这个过程中,五四运动积极倡导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提倡通过学习西方文化,吸取外来优秀文化,改造和提高本国文化的层次。
五四文化运动所倡导的“立人”理念,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和超越,是一种新的现代文明观念的树立和形成,是中国现代文明化的开始。
在五四运动中,学生和青年是主要的运动力量。
他们宣扬科学、民主和自由的思想,反对传统的封建道德和思想,要求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和约束,追求新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在五四运动的激发下,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走向世界,接触国际现代思想,开拓视野,获得新的知识和见识,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现代观念的新文化精英。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新文化学者彭桓武等人撰写的《新青年》杂志、胡适、鲁迅等人的文学作品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在倡导上,强调非行非礼、摒弃旧思想,提倡新思想。
在反封建的大环境下,以“立人”为理念,实现了一大批新的思想精英的诞生,为五四知识分子培养了新的精神风貌,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四新文化运动通过培养新的思想精英,为中国的现代文明化进程提供了新的智力资源和精神支持。
二、“立德”:重塑人的价值观念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彰显“立德”理念上,提出了严肃的思想和道德议题,提出了创新的道德规范和社会伦理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核心理念重塑之一:恶的本质(1)
因而有必要探讨一下善恶的本质。
经济学家认为,人性本恶,因为人性自私。
儒家孟子认为人天生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所以人性本善。
其实,利己是对自己的善,利他是对他人和社会的善。
吾之所以善吾身,吾之所以善于人。
正因为有对自己的善为参照,我们才知道如何兼善于人,因此利己之善与利他之善是相通的。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利己之善让我们懂得如何惠善他人。
所以利己也是善,利他也是善,都是人类的本能。
人类也正因为兼有两种本能,才得以成为人类社会。
在自然选择中,那些利他本能相对不足的群体都会遭到自然的淘汰,例如猫科动物之相对于狼科动物,灭绝速度就快得多。
是猿而不是狼或虎得以从万物中脱颖而出进化为万物的灵长,主要原因也是因为人类的祖先利他本能相对要多一点点。
因为利己是善,利他也是善,所以,儒家的核心理念就是对的——性本善。
所以人要修之养之,象对一株树苗一样精心培雍,呵护它成长。
那么恶源于何处呢?
恶产生于人利己本能与利他本能的失度。
不能正确把握利己与利他的分寸,就是恶的根源,换言之,恶的根源就在于处理不好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关系。
所以,而恶的本质源于失度,为了寻找这个度,儒家主张修身养性、并取中庸为法则。
尽管在实践中,由于度并不是那么好把握,儒家在哲学和科学上的滞后,更使儒者很难找到正确把握“度”的方法。
中庸,是儒家寻找这个度的主要方法,在实践中效果不尽人意,“存天理、灭人欲”之说的
出现,标志着儒家由于难以把握利己之善与利他之善之间的“度”,已经开始制造向内的“恶”——伤害自我本性,庄子便批判了这种“恶”,谓之为“残生损性”。
由于恶的本质不过源于利己本能与利他本能的失度,而找到这个度却需要智慧和技巧,因此,当儒家片面强调克己复礼、强调“仁”时,道家便出来批判,“道德不废安取仁义?
性情不离、安用礼乐?”,道家主张人要追求大智慧,真正的人性之善不能依赖于教条约束,而应该是智慧的果实,道德的本质不应该仅仅是“仁义”,而应该是对道的获“得”——“得”通“德”,故慧根不足者难有大善良。
而一个民族道德水平离不开智慧水平的整体提高。
善的本质是利己与利他的度,这种度既可以通过人类个体的心灵力量来寻找,也可以通过外在的力量来规束、制约,此之谓“制度”。
制度,顾名思义,就是以外在的强制力量为
依托,以法律、规定、纪律、楔约等形式来制约人类行为的度。
类如抚养后代,赡养父母,
都涉及到利己与利他的度,当个体不能靠自觉来履行对他人的责任时,就需要以外在的力量来帮他找回这个度。
因此,人的本性都是善的,恶是源于利己与利他的失度,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儒道都认为治本之法是通过心灵的修养或智慧来解决问题,而西方更强调以法律、楔约等外在力量来约束,最终目的都是要找到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合理的度,两者显然不可偏废。
那么儒家如何看待利己与利他两种善的比例问题呢?
现在很多反儒者,认为儒家完全不顾人性的本能。
实际并非如此,在利己之善与利他之善中,儒家的核心原则是”达则兼济天下,不达则独善其身”。
从这一原则中我们不难看出“善其身”也是一种“善”,而且强调了善己优先,利己之善实际是善的本体部分。
因此,儒家至少有一派是要将利己之善放在第一位的,并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当然这一原则也有可能是受了道家影响。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换成现代话语,我有这个能力我就对社会多承担一点责任,没这个能力就尽量过好自己。
这实质是一个为人处世的黄金法则。
可惜的是,这一黄金法则受到了盲目批判,时人过去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进行灌输式教育,如今却走向另一个极端,“专门利己、毫不利人”,“穷”时不择手段以求致富,“达”时更追求垄断和特权利益。
实际上既没有好好善待自己,也不可能善待他人。
共2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