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根据财务报表编制现金流量表
根据财务报表编现金流量表
![根据财务报表编现金流量表](https://img.taocdn.com/s3/m/7ca6cf0f866fb84ae45c8dee.png)
通过财务报表编制现金流量表一、与《资产负债表》关系
现金净流量=Cm-Cc
现金净流量=(Fm-Fc)+(Qm-Qc)-(Nm-Nc)[对此进行项目分析]
二、与《损益表》之间关系
LR=SR-CB
说明:暂时和现金流量无关
三、与《损益表》间媒介:[未分配利润]
未分配利润期末数(Dm)=未分配利润期初数(Dc)+利润(LR)
Dm-Dc=SR-CB[对此进行项目分析]
四、最终分析模型
现金净流量=(Fm-Fc)+(Qm-Qc)-(Nm-Nc)+(SR-CB)
五、操作模型:分类丁字户
六、项目对照
报表科目和现金流量科目对照,建立名称映射表;
2.《损益表》
七、编制实例
1.《资产负债表》(原始数据)
2.《损益表》(原始数据)
3.《编制底稿》(整理数据)
4.《现金流量表》(最终结果)。
如何根据财务报表快速编制一份现金流量表
![如何根据财务报表快速编制一份现金流量表](https://img.taocdn.com/s3/m/03bdcb516294dd88d1d26b2d.png)
如何根据财务报表快速编制一份现金流量表一、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二、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2.借款收到的现金=(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三、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收回融资租赁设备本金等。
如何根据财务报表快速编制一份现金流量表 (2)共6页word资料
![如何根据财务报表快速编制一份现金流量表 (2)共6页word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d27d854a45177232f60a24f.png)
如何根据财务报表快速编制一份现金流量表一、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二、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2.借款收到的现金=(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三、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收回融资租赁设备本金等。
利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编制现金流量表
![利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编制现金流量表](https://img.taocdn.com/s3/m/bf787e81680203d8ce2f24ad.png)
如何利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编制现金流量表第一步、从资产负债表上找到货币资金期末数和期初数(一般企业并无其它形式的现金等价物),把现金流量表最后面的现金的期末余额和现金的期初余额填上,算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第二步、再到主表上先填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这两大项:1. 一般企业除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增加减少外无其它形式的投资,这样看资产负债表分析固定资产及无开资产部分就行了:若无变化,就不管它了;若有变化,看看是否关扯现金及金额多少。
(要有其它投资,再看看其它投资项目就行了)2.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于长短期借款、财务费用这几个科目有关系,根据这几个科目分析填列就行了第三步、上面做好后,现在可以倒挤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了。
(根据公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四步、现在先不忙着去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部分中各明细项目,而要先去填后面补充资料中从净利润开始推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那部分,目的是为了进一步验证前面倒挤出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正确性。
1.此部分多数项目均可直接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上直接抄取或计算得出(如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待摊费用减少或增加等等)。
2.麻烦一点的是如何确定经营性应收项目和经营性应付项目的范围,我的经验是这样:A应收帐款、其它应收款一般均为经营性应收项目;B除短期借款、预提费用等科目外的流动负债科目均为经营性应付项目。
3.看看按照此思路由净利润开始推算出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先对经营性应收项目和经营性应付项目的范围进行微调;若还不正确,还要检查前面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计算是否有误。
若正确,基本大功告成。
第五步、最后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部分。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以一般纳税人为例)按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17% (或-)应收帐款变动额计算。
企业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及常用公式
![企业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及常用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8dea2f03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50.png)
企业报表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及常用公式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帐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收票据(期初余额-期末余额)-预收帐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当期计提的坏帐准备2、购买商品、提供劳务支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成本+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付帐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付票据(期初余额—期末余额)—预付帐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存货—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工资和福利费及折旧费3、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中的工资、福利费+应付工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付福利费(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付福利费《在建工程中列支》(期初余额-期末余额) 4、支付的各项税费=所得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应交税金(增值税-已交税金)5、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费用+其他管理费用6、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贷方发生额+与本金一起收回的短期股票投资收益7、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收到的股息收入8、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根据现金、银行存款、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9、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应收帐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收票据(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其他应收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10、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应付帐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付票据(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付福利费(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付工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交税金(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其他应付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其他应交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根据两大主表快速编制现金流量表第一填列补充资料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各项目,并确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第二填列主表中”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并确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程序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e917305a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62.png)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程序现金流量表是对一个公司或组织的现金流入和流出进行记录和总结的财务报表,可以反映一个公司的现金管理状况。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收集财务信息: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财务信息,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
这些信息将被用来计算现金流量表中的各项数据。
2. 确定现金流量类别:现金流量可以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类。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需要根据财务信息中的交易记录将这些交易归类到相应的现金流量类别中。
3. 计算现金流量值:根据已确定的现金流量类别,计算每个类别中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值。
这些数值可以从财务信息中直接获得,也可以通过计算得出。
4. 编制现金流量表格式:根据所选用的现金流量表模板或规定的格式,将计算得出的现金流量值填入相应的表格中。
5. 审查和调整:编制完成后,需要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审查和调整,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这包括核对数值的计算是否正确,检查是否有遗漏的交易记录等。
6. 报告和使用:完成审查和调整后,现金流量表可以用于财务报告和决策分析。
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可以评估一个公司的现金流动情况,为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编制现金流量表需要准确的财务数据和正确的计算方法。
在进行编制过程中,应遵循相关财务准则和法规,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同时,应注意现金流量表的格式和表达方式,以便阅读和理解。
总结起来,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程序包括收集财务信息、确定现金流量类别、计算现金流量值、编制现金流量表格式、审查和调整以及报告和使用。
通过遵循正确的编制程序,可以准确记录和反映一个公司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为财务报告和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如何根据财务报表快速编制一份现金流量表
![如何根据财务报表快速编制一份现金流量表](https://img.taocdn.com/s3/m/07953994a5e9856a57126058.png)
注:未考虑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而减少的折旧。
4、无形资产摊销
=无形资产(期初数-期末数)
或=无形资产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注:未考虑因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减少。
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
或=长期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6、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
=待摊费用期初数-待摊费用期末数
15、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
=应付账款(期末数-期初数)+预收账款(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期初数)+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应交税金(期末数-期初数)+其他应交款(期末数-期初数)
16、其他
一般无数据。
五、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投资收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负号填列)
12、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
=递延税款(期末数-期初数)
13、存货的减少(减:增加)
=存货(期初数-期末数)
注:未考虑存货对外投资的减少。
1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
=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2.收到的税费返还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和计算公式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和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aa70ba66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b9.png)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和计算公式现金流量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展示企业一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编制现金流量表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计算公式,以确保准确反映企业的现金情况。
本文将介绍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和计算公式。
1. 编制方法1.1 确定现金流量表的期间现金流量表通常包括三个部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企业需要确定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期间,一般为一年。
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收集相关数据作为编制现金流量表的依据。
1.2 收集相关数据收集企业在期间内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数据,包括销售收入、采购支出、支付员工工资等。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3 编制现金流量表根据收集的数据,编制现金流量表的三大部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对每一部分按照规定的格式填写相关数据,并计算各项现金流量的总额。
2. 计算公式2.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计算公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主要包括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
计算公式如下: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额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额2.2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计算公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主要包括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
计算公式如下: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额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额2.3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计算公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主要包括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
计算公式如下: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额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额综上所述,编制现金流量表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收集数据,并根据相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各项现金流量的净额,以便正确反映企业的现金情况。
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企业可以了解自身的经营状况,做出合理的财务决策。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5e5a21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2a.png)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对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健康程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将介绍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金流量表。
一、现金流量表的基本结构现金流量表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个部分的编制方法。
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指企业通过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编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是通过将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各项明细列举出来,计算出净现金流量。
具体步骤如下:(1)列举现金流入的项目,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收到的税费返还等;(2)列举现金流出的项目,如购买商品、支付给职工的报酬、支付的税费等;(3)计算净现金流量,即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
间接法是通过调整净利润来计算净现金流量。
具体步骤如下:(1)调整净利润,将与现金无关的项目加回或减去,如折旧、摊销、坏账准备等;(2)调整经营活动中与现金流量有关的项目,如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等;(3)计算净现金流量,即调整后的净利润加上或减去经营活动中与现金流量有关的项目。
2.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是指企业进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编制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是通过将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各项明细列举出来,计算出净现金流量。
具体步骤如下:(1)列举现金流入的项目,如出售固定资产、收回投资等;(2)列举现金流出的项目,如购买固定资产、投资支付等;(3)计算净现金流量,即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
间接法是通过调整净利润来计算净现金流量。
具体步骤如下:(1)调整净利润,将与现金无关的项目加回或减去,如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等;(2)调整投资活动中与现金流量有关的项目,如购建固定资产、取得子公司等;(3)计算净现金流量,即调整后的净利润加上或减去投资活动中与现金流量有关的项目。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及其计算公式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及其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135c786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97.png)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及其计算公式
现金流量表是一种会计报表,用于记录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情况。
编制现金流量表有两种方法: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
1. 直接方法:
直接方法是根据现金的实际流入和流出金额来编制现金流量表。
编制步骤如下:
1)列出所有现金流入的项目,包括销售收入、投资收入、融资收入等;
2)列出所有现金流出的项目,包括原材料采购、人工成本、税费支出等;
3)计算现金流入净额,即所有现金流入项目的总和;
4)计算现金流出净额,即所有现金流出项目的总和;
5)计算净现金流量,即现金流入净额减去现金流出净额;
6)计算期末现金余额,即期初现金余额加上净现金流量。
2. 间接方法:
间接方法是通过调整利润表计算现金流量。
编制步骤如下:
1)将利润表中的非现金收入和费用调整为现金流入和流出项目;
2)根据调整后的利润表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3)列出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和流出项目;
4)计算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的净现金流量;
5)计算净现金流量,即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加上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的净现金流量;6)计算期末现金余额,即期初现金余额加上净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的计算公式如下:
净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 + 融资活动净现金流量
期末现金余额 = 期初现金余额 + 净现金流量。
根据财务报表编制现金流量表是怎么做的
![根据财务报表编制现金流量表是怎么做的](https://img.taocdn.com/s3/m/25185f6649649b6649d74751.png)
根据财务报表编制现金流量表是怎么做的一、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二、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
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2。
借款收到的现金=(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3。
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4。
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5。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6。
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三、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
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
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3。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4。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有几种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有几种](https://img.taocdn.com/s3/m/be9e5255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7.png)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有几种现金流量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中的重要部分,用于展示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
它反映了企业现金流量的来源和运用,帮助投资者和经营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有几种方法可以使用。
本文将介绍其中的三种常用方法。
1. 间接法间接法是编制现金流量表最常用的方法。
它通过调整净利润,将非现金项目重新计算入内,从而得出企业的净现金流量。
这种方法的基本步骤如下:1.从综合损益表中获取净利润数据。
2.识别和计算非现金项目,如折旧费用、摊销费用和无形资产摊销等,将其从净利润中减去。
3.识别和调整经营活动中与现金无关但影响现金流量的项目,如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变动等。
4.识别和调整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中与现金无关但影响现金流量的项目。
5.将上述调整后的净利润分配到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中,得出各项活动的净现金流量。
6.汇总各项活动的净现金流量,计算得出期末现金余额。
间接法的优点是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企业,同时也较为简便。
然而,该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因为它是通过调整净利润来估算现金流量,而净利润并不完全等同于现金流量。
2. 直接法直接法是另一种常用的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
该方法通过直接统计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得出净现金流量。
它的基本步骤如下:1.统计并记录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如销售收入、采购成本、员工薪酬等。
2.统计并记录投资活动中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如购买固定资产、收回投资等。
3.统计并记录筹资活动中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如发行股票、还本付息等。
4.将上述统计得到的现金流入和流出进行汇总,得出各项活动的净现金流量。
5.汇总各项活动的净现金流量,计算得出期末现金余额。
直接法相对于间接法来说,计算过程更加准确,避免了调整净利润可能带来的误差。
但该方法相对繁琐,需要对各项经营活动进行详细的现金流量统计。
3. 综合法综合法是将间接法和直接法相结合的一种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e1eb73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1.png)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1. 现金流量表简介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的一个重要部分,用于反映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内现金的收入和支出情况。
它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进行分类,并计算出企业期末的现金余额。
现金流量表通过提供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对企业现金流量的详细信息,可以帮助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了解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运营风险。
2.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主要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方法。
2.1 直接法直接法是编制现金流量表的一种常用方法,它通过列举企业期间内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计算出净现金流量。
直接法需要对每个具体现金流量项目进行细致的分类和计量。
直接法的编制步骤如下:步骤一:收集会计数据收集企业会计记录中与现金流量相关的各项数据,包括现金收入、现金支出和现金余额等。
步骤二:分类现金流量项目将现金流量项目按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进行分类。
经营活动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支付的现金给供应商、雇员和政府等;投资活动包括购买和出售长期资产所收到和支付的现金;融资活动包括获得和偿还借款所收到和支付的现金。
步骤三:计算净现金流量对于每个现金流量项目,计算出其金额,并将其归入相应的现金流量类别中。
然后计算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的净现金流量。
步骤四:编制现金流量表根据分类好的现金流量项目和计算得出的净现金流量,编制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应包括三个部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表、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表和融资活动现金流量表。
2.2 间接法间接法也是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常用方法,它通过对利润表中的净利润进行调整,计算出净现金流量。
间接法往往更易于获取和编制,因为它使用了已有的会计数据。
间接法的编制步骤如下:步骤一:收集会计数据收集企业会计记录中与现金流量相关的各项数据,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余额等。
步骤二:计算调整项目根据企业的会计数据和财务报表,计算利润表中的净利润和其他与现金流量相关的项目。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步骤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3ababf9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bd.png)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步骤现金流量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中的重要一环,通过记录和分析企业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现金状况和现金流量变动的原因。
编制现金流量表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现金管理和预测,并为决策提供参考。
下面将介绍编制现金流量表的主要步骤。
第一步:确定现金流量表的时间范围编制现金流量表需要确定一个特定的时间范围,比如一个财务年度或一个季度。
确定时间范围可以使现金流量表更加具体和可比较。
第二步:收集相关数据收集企业的财务数据是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基础。
主要需要收集的数据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可以通过查阅财务报表、银行对账单、现金收据等来获取这些数据。
第三步:分类整理数据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将其分别归类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包括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包括与企业资产投资相关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包括与企业筹资活动相关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
第四步:编制现金流量表将分类整理好的数据填入现金流量表中的相应项目。
现金流量表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部分:记录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情况。
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等。
2.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部分:记录与投资活动相关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情况。
包括购买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出售长期资产收到的现金等。
3.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部分:记录与筹资活动相关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情况。
包括收取借款收到的现金、偿还借款支付的现金、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等。
4. 现金净增加额部分:记录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净额。
通过计算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即可得到现金净增加额。
第五步:分析现金流量表编制好现金流量表后,需要对表内的数据进行分析。
可以比较不同时间段内的现金流量变动情况,找出变动的原因,并结合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目标进行分析和预测。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01e5d4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4.png)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是一份财务报表,用于展示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现金进出的情况。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如下:1.确定现金流量的类别:根据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确定现金流量的类别。
一般来说,现金流量的类别包括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2.收集相关信息:收集企业的财务信息和交易记录,包括现金收入、现金支付、投资收入、投资支付、融资收入和融资支付等方面的信息。
3.准备现金流量表的模板:根据企业的需求和财务报表的要求,准备现金流量表的模板。
现金流量表的模板一般包括期初现金余额、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期末现金余额等方面的内容。
4.计算现金流量:根据收集到的财务信息,计算各项现金流量的金额。
根据企业的会计制度和财务报表的要求,对现金流量进行细致的计算和分析。
5.编制现金流量表:按照现金流量表的模板,将计算得到的现金流量填入相应的栏目中。
确保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数据准确、完整和可靠。
6.审查和核对:对编制好的现金流量表进行审查和核对,确保现金流量的计算准确无误。
同时,了解现金流量的变化情况,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做出评估和分析。
7.报告和分析:根据编制好的现金流量表,撰写相关的报告和分析。
对现金流量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解释,分析现金流量的变化原因和趋势,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总结起来,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包括确定现金流量的类别、收集相关信息、准备现金流量表的模板、计算现金流量、编制现金流量表、审查和核对以及报告和分析等步骤。
通过编制现金流量表,企业可以了解和分析现金流量的情况,为企业的经营和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步骤/方法
一、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二、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
2.借款收到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
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
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
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三、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
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
=“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收回融资租赁设备本金等。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在建工程期末数-在建工程期初数)(剔除利息)+(固定资产期末数-固定资产期初数)+(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中核算。
6.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末数-短期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 该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7.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未按期到位罚款。
四、确定补充资料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净利润
该项目根据利润表净利润数填列。
2、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发生额累计数
注:直接核销的坏账损失,不计入。
3、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制造费用中折旧+管理费用中折旧
或:=累计折旧期末数-累计折旧期初数
注:未考虑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而减少的折旧。
4、无形资产摊销
=无形资产(期初数-期末数)
或=无形资产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注:未考虑因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减少。
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
或=长期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6、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
=待摊费用期初数-待摊费用期末数
7、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
=预提费用期末数-预提费用期初数
8、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或收入)明细账分析填列。
9、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明细账分析填列。
10、财务费用
=利息支出-应收票据的贴现利息
11、投资损失(减:收益)
=投资收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负号填列)
12、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
=递延税款(期末数-期初数)
13、存货的减少(减:增加)
=存货(期初数-期末数)
注:未考虑存货对外投资的减少。
1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
=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15、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
=应付账款(期末数-期初数)+预收账款(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期初数)+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应交税金(期末数-期初数)+其他应交款(期末数-期初数)
16、其他
一般无数据。
五、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
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2、收到的税费返还
=(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
=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
6.支付的各项税费
=“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本期借方发生额+银行手续费
六、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汇兑损益
随机读管理故事:《三个金人》
曾经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碧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
可是这小国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
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
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
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
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
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的人。
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
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