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大纲、目录、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答案-王利平编著《管理学原理》.第三版
管理学原理答案-王利平编著《管理学原理》.第三版第一篇:管理学原理答案-王利平编著《管理学原理》.第三版管理学原理14、如何把握科学管理之前的管理发展?历史上的管理实践始于大规模集体活动的需要,始于政治控制的需要,始于战争,始于宗教。
我们从万里长城、金字塔、著名大型水利工程等历史遗迹,可以看到当时人类组织大规模集体协作活动的实践和成就。
从历史上发达最早的几种文明中,可以看到国家管理统治的思想和智慧,孔、孟、老、庄等诸子百家的管理思想,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古罗马帝国、古代中国的管理实践,都是这方面的证明。
《孙子兵法》、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等著名军事、战略文献则反映了军事方面的管理实践和成就。
宗教在西方国家历史上,一定时期某种程度上超过国家、政府对个人生活的控制和影响,在管理方面有更为突出的成就。
我们对历史上人类的管理智慧和经验的了解应该说还远远不够。
漫长历史岁月中人类创造出的管理成就有待于我们去发掘和整理。
从早期的管理积累和近代管理理论的突飞猛进发展来看,早期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为工业革命以来的管理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主要表现在:(1)人类集体协作、社会化活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为近代管理发展奠定了认识基础。
(2)商品交换、商业的发展及其带来的“交换的逻辑”成为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为企业管理的发展奠定了制度背景。
(3)近代自然科学开创的以试验、分析方法为特征的方法论,为管理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4)工业革命及近代工厂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飞速发展,对管理技术进步提出了迫切而现实的需要。
14、当代管理理论发展的特征是什么?一是企业文化热潮的兴起,二是正在发展中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影响。
34、管理学要把握个体的那些基本特征?管理学要研究人的需;求结构、支配人的行为的力量、人的理性能力的限度等。
个体有生物性、动物性的一面,同时也有社会性的一面。
既有先天的需要、欲望、冲动,又有后天的理性、判断和社会性制约。
王利平《管理学原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王利平《管理学原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免费下载] 封面内容简介、编委目录第一篇绪论第1章管理的历史发展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组织管理基本原理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篇企业环境管理第3章企业环境管理概述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企业目标与竞争战略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多元化经营战略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国际化经营战略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第7章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企业外部关系协调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篇企业组织管理第9章企业组织管理概述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第10章组织结构与制度规范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计划和控制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第12章激励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第13章领导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第14章企业文化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篇变革与发展过程管理第15章变革与发展过程管理概述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第16章模式转换与革新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第17章发展过程管理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第18章风险管理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这本书内容太多了,可以到这里免费下载,王利平《管理学原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免费下载]》》/DigitalLibrary/Show.aspx?Id=2871。
《管理学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
《管理学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一、单项选择题1.A.2.此题为多选题;3.C.二、多项选择题1.BCDE;2.BCE;3.ABCD;4.ABCDE三、判断题1.(×);2.(×);3.(√);4.(×);5.(×)六、案例分析题新官上任遇到的问题参考答案1.王副校长要离开天虹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王副校长的个人才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这说明一名管理者如果要有效地整合资源以实现组织的目标,那么他需要具备去指挥、影响和激励成员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能力,即有效履行领导职能。
对于那些既有才能又有事业心的下属,上级管理者或领导要能给他们提供充分发挥才能的平台;否则,将很难激励和留住这样的下属,并给自己的工作和组织带来不利的影响。
2.从此案例中,你认为唐校长的管理技能如何?请根据案例所给资料给以分析和评价。
从案例中天虹中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教师流失、升学率下降、学生家长不满增加和传闻的天虹的市重点中学的位置可能受影响,唐强上任之后不久提出的针对性解决这行问题的发展思路可以看出唐校长具有较好的概念技能;从唐校长担任数学教师期间取得的突出的教学成绩,可知他也具备很强的专业技能。
但在唐校长担任校长一年后学校的面貌变化不大,而且年富力强的王副校长因深感个人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而流失,可知唐校长的人际技能是较为不足而急需提高的。
3.唐校长的管理方式有什么不对吗?他应该做怎样的改进来避免人才流失和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唐校长的管理方式对大小事务过于亲力亲为,不能有效授权去发挥下属的才能与积极性,这样容易挫伤那些想发挥才能的下属,也使自己没有更多的精力来思考和解决应对更为重要的问题。
唐校长应该提高人际技能和有效履行领导职能的能力与艺术,这样可以提高他了解下属的需要和激励下属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激励下属及全体教师,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
第2章三、案例分析题“实践中的福特制”思考题参考答案1、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效率获得巨大提高的原因是什么?它属于何种管理思想?福特汽车公司采用了生产效率更高的流水线生产方式。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第四版全部答案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第一题答案:1:目的性: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
2:依存性: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
3:知识性:人类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
人类活动的上述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也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的原因。
第二题答案: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调。
管理的最基本的特征是:1:管理的载体是一个组织2: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3:在管理的资源配置中,人才是第一资源。
4:管理的任务:在一般意义上讲,它是通过采取某些具体的手段和措施,设计、营造、维护一种环境,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使所有管理对象在特定的环境中,做到协调而有序地进行活动。
第三题答案:许多新的管理论和管理学实践已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
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这就是组织的职能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
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地标准。
创新职能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不同,他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他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
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了新一轮的管理循环。
管理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2011年06月19日星期日上午 10:03第一章答案一、填空1.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资源2.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3. 计划4. 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5. 决策;6. 协调,人;7. 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8.组织目标的实现;9. 计划10. 自然,社会11. 管理原理,管理方法;12. 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二、单项选择1.C2. D3.D4.A5. A6.C7.C8.B9.B 10.D11.B 12.C 13.B三、多项选择1. ABEF2. ABD3.ABD四、判断1.×2. ×3.√4. ×5. ×6.√7. √8.√五、简答(要点,非完整答案)1.管理是一个过程,就是一个组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每一项管理活动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和领导,到控制结束。
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又开始一轮新的管理循环。
如此循环不息,把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
2. 管理的科学性表现在它是对劳动过程的管理;管理的艺术性表现在它是对人的管理;二者不可分离。
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管理是一门科学,由大量学者和实业家在总结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形成,用以指导人们的管理实践。
管理者如果没有管理科学知识,则管理过程中或是依靠经验,或是凭主观、靠运气;而有了系统化的科学管理只是,他们就有可能对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设想出可行的、正确的解决办法。
当然,管理科学并不能为管理者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标准方案,它要求管理工作者以管理的基本理论、原则为基础,结合实际,对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以球的问题的解决,从而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学原理习题答案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周三多、陈佳明、鲁明泓编著(第五版)复旦大学出版社说明:参考答案大部分来自教材。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人类活动的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
以上三特点为人类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的原因。
(李兴山:管理活动并不等同于人类的一般生产劳动或社会活动,也非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而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管理的定义: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基本特征:(李兴山:二重性、目的性、人本性、综合性、创新性、艺术性)3、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之间的关系:每一项管理工作一般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
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又一轮新的管理循环。
如此循环不息,把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创新在这管理循环之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
4、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5、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的角色。
包括: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需具备的技能: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
6、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归纳法、实验法、演绎法。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要点的主要内容?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
中国古代法制思想的基本原则?“明法”:制定法规公之于众,使全国皆知;“一法”:人人都得守法,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斯密与巴贝奇关于劳动分工的研究。
斯密认为分工有三个益处,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使工人重复单项操作,从而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可以减少由于变化工作而损失的时间;可以使劳动简化,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创造新工具和改进设备。
巴贝奇发展了斯密的观点。
认为,可以减少支付工资;管理中应重视人的作用,提出工人可以按照其在生产中所做的贡献分到工厂利润的一部分,鼓励工人提出改进生产的建议。
《管理学原理》大纲、目录、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教学辅助资料集教学大纲《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Principals of management)一、课程编号:二、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三、学时: 48学分:3实验学时:0课内上机学时:0四、先修课程要求:高等数学,英语五、适用专业:管理类专业六、适用年级:一、二年级七、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管理学原理是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是从一般理论、一般原理、一般特征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加以研究,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性。
因此,也称一般管理学,管理学研究现代管理的一般规律,具体表现为一般原理。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一般原理、管理过程(职能)。
重点是管理原理和管理过程,管理原理主要包括系统原理、动态原理、人本原理和创新原理;管理过程主要以职能为主线,分为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和创新。
八、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古今中外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真正学会对认识进行再认识、对思想进行再思想;二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的基本内涵、要求及科学有效实现的方法,对管理职能和过程有一个基本了解;三是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管理知识进行具体的管理案例分析,并能够在学完课程后对管理实践进行考察,提高学生分析管理问题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要使学生不仅能够知道“管理”的过程、而且能够弄清“管理”的逻辑;四是开启学生思维并使之追求管理智慧,使学生通过管理学知识的学习而真正学会并能够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管理学理论与实践问题。
在具体进行本课程的学习时,要求学生一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并作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力争弄懂弄通教材内容;二要认真完成所布置的课外作业和案例分析,并积极就课堂讨论题目作好准备;三是自发作些社会(机构或组织)管理调研,以为弄懂课程内容积累感性认识和锻炼自己分析、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九、学时安排:序号教学内容学时1第一章导论:管理的涵义、职能、管理者技能、角色42第二章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43第三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34第四章决策4概述、过程、决策类型及一般方法5第五章计划7计划的基础、目标管理、战略性计划、计划方法、规划实务6第六章组织结构与设计8概述、组织结构类型、设计方法、组织设计挑战、组织文化7第七章控制4控制的类型、过程、方法8第八章领导领导本质、理论与艺术49第九章激励激励原理、过程与理论410第十章沟通概述,沟通过程、类型和冲突管理411第十一章创新212总复习(机动)0 或 2十、实验内容和要求:无十一、考核方式:考试成绩由两块构成,其中期末成绩占70% ,平时成绩占 30% 。
管理学原理答案
《管理学原理》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概述一、单项选择1.B 2.D 3.A 4.B 5.C 6.C 7.D 8.B 9.C 10.C 11.B. 12.C 13.C 14.C 15.C 16.B 17.C 18.B 19.D 20.B二、多项选择题:1.ABE 2.ABD 3.BE 4.BD 5.ABDE 6.BCDE 7.BE 8.BD 9.ACDE 10.ABD 11.BCDE 12.AD 13.AC 14.ABCDE 15.ABCDE 16.ABCE 17.ABCDE 18.AC 19.BD 20.ABC 21.BC 22.BCE 23.ABE 三、判断改错题1.×。
管理是一个过程,是让别人与自己一道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2.×。
组织分为三个层次,拥有的权力范围最大、担任的职务最高的管理人员是上层主管人员。
3. √4.×。
管理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护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5.×。
管理是由许多人协作劳动而产生的,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6.×。
管理学的历史性决定了管理学是对前人的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的总结、扬弃和发展。
7.×。
研究如何完善组织机构与各种管理体制的问题是管理学内生产关系方面的内容。
8.√9.√四、名词解释(答案略)五、简答题1.管理是一个过程,是让别人与自己一道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管理的基本特征是:(1)管理是一种文化或社会现象。
其存在的必要条件,一是多人集体活动;二是共同一致目标。
这就使组织成为管理的载体。
(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他的责任是管理组织、管理管理者、管理工作和工人。
(3)管理具有特定任务,职能和层次。
即通过上、中、基层三个层次,运用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基本职能,设计和维持一种体系,使共同工作的人以尽量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目标。
管理学原理课后题答案第二版
管理学原理课后题答案第二版第一章: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演变1.什么是管理学?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组织的学科,旨在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绩效。
2.管理学的基本概念有哪些?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组织、管理、效率、效益、权力、决策、计划、组织结构等。
3.管理学的演变历程有哪些阶段?管理学的演变历程可以分为科学管理学阶段、人际关系学阶段、决策理论阶段和现代管理学阶段。
4.科学管理学的核心观点是什么?科学管理学的核心观点是以科学方法来研究和改进工作流程,以提高工作效率。
5.人际关系学强调什么?人际关系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注重人的行为、态度和满意度。
第二章:管理的基本功能1.管理的基本功能有哪些?管理的基本功能包括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2.规划是管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什么?规划的目的是确定组织的目标,并制定达到这些目标的策略和计划。
3.组织是什么?组织是指将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合理地分配和调配,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4.领导是管理的核心功能,其要素有哪些?领导的要素包括领导者、员工和情境。
领导者需要具备良好的领导能力,员工需要对领导者有信任和遵循,情境则会影响领导的行为。
5.控制是什么?控制包括哪些步骤?控制是指通过监测和测量组织的绩效,对比预定的标准,然后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纠正偏差。
控制包括制定标准、测量绩效、比较与标准的偏差和采取纠正措施。
第三章:组织的基本特征和类型1.组织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组织的基本特征包括目标、活动、结构、技术和人员等。
2.组织的目标有什么特点?组织的目标应具备明确性、实际性、可衡量性和实现性。
3.组织的技术特征包括哪些方面?组织的技术特征包括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等。
4.组织的结构有哪些形式?组织的结构包括线性结构、职能结构、事业部结构和矩阵结构等。
5.组织的类型可以分为哪些类别?组织的类型可以分为功能性组织、事业部组织、矩阵组织、虚拟组织和网络组织等。
(NEW)刘松柏《管理学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一篇 总 论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 组织环境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第五章 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篇 计划职能第六章 计划职能概述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七章 预测与决策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第八章 目标与战略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篇 组织职能第九章 组织职能概述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第十章 组织结构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一章 组织设计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篇 人事职能第十二章 人事职能概述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三章 人员的选聘、考评与培训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第五篇 领导职能第十四章 领导职能概述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五章 激 励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第十六章 沟 通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七章 领 导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第六篇 控制职能第十八章 控制职能概述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九章 控制的方法与技术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篇 总 论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1.1 复习笔记一、管理的性质与职能1.管理的性质(1)管理概念的含义①管理概念可从两方面理解:a.职能意义上的管理概念。
管理指管理职能或管理过程,如管理的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职能。
在这一意义上对管理的研究,形成了以对管理职能研究为主线的主流管理学教程。
职能意义上的管理概念的主要观点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把管理看成是管理各职能要素的简单相加。
如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协调、领导和控制。
管理学原理参考答案(仅供参考,自己整理,不是标准答案)
管理学原理参考答案(仅供参考)1.何为管理幅度?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有哪些?答:管理幅度:主管领导能够直接指挥的下属数量。
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1)工作能力(上级和下属)(2)工作的内容和性质(主管所处的层次、计划完善程度、工作内容相近性、非管理事务)(3)工作条件(助手、通讯配置情况、工作地点相近性)(4)工作环境(变化情况)2.分权的途径主要有哪些?有何异同?答:分权的途径:组织设计中的权力分配(制度分权)与主管人员在工作中的授权。
制度分权VS 授权的不同点(1)制度分权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而授权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
(2)制度分权是正式的,而授权则是非正式性的。
(3)制度分权是相对稳定的;相反,由于授权是主管领导将自己担任的职务所拥有的权限因某项具体工作的需要而委托给某个下属,这种委托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临时的。
(4)制度分权主要是一条组织工作的原则,以及在此原则指导下的组织设计中的纵向分工;而授权则主要是领导者在管理工作中的一种领导艺术,一种调到下属积极性、充分发挥下属作用的方法。
制度分权VS 授权的不同点必然性VS 偶然性正式性VS 非正式性相对稳定性VS 不稳定性管理原则VS 管理艺术3.霍桑工厂为何要请专家来调研?梅奥进行的霍桑实验有何重大发现及意义?答: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具有比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很不理想。
重大发现:1霍桑实验证明人是“社会人”,即人是复杂的社会关系的成员,因此,要调动工人的积极性,除了物质需求的满足,还必须注重满足工人在社会方面和心理方面的需求。
2霍桑实验证明员工中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这种非正式组织有其特殊的关系和规则。
正式组织通行的主要是效率逻辑,非正式组织通行的则是感情逻辑。
管理者应当正视非正式组织存在的现实,并处理好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关系。
3霍桑实验证明必须有新型的人际关系型领导者,他们能理解工人各种逻辑的和非逻辑的行为,善于倾听意见和进行交流,并借此来理解工人的感情,培养一种在正式群体的经济需要和非正式群体的社会需要之间维持平衡的能力,使工人愿意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协作和贡献力量。
赵卫东管理学原理习题参考答案解析详解
《管理学原理》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一章简答题1、随着市场环境急剧变化,创新成为企业生存的一项重要职能,管理者应如何处理创新和维持企业平稳运作的关系?答:树立创新的观念是企业生存的基本要求,企业管理者应在保证企业运作平稳的前提下,从以下几方面为创新创造条件:(1)始终追踪、及时发现环境的变化。
(2)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将企业的长期平稳运作和创新均纳入战略。
(3)建立灵活的组织结构,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4)建立有利于创新的组织文化。
2、管理的有效性体现在什么地方?(“正确地做正确的事”表明对管理的何种要求?)答:(1)管理的效果要求实现组织目标(2)管理的效率要求对组织资源进行优化配置(3)管理追求的是效率与效果的统一,即效率与效果的双重优化(4)管理有效性其实质是正确地作正确的事3、为什么说管理是有目的无目标的活动?(或管理是否可以独立存在?)答:(1)管理是服务于组织目标的实现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隶属和服务于具有特定使命和目标的组织(2)管理不具有自己的目标,不能为管理而管理,只能服务于组织目标的实现4、系统与权变管理思想的观点是什么?有何价值?答:(1)组织是一个由相互依存的众多要素构成的开放系统(2)强调环境或情景因素,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的不同而采取相应不同的管理方式(3)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对管理行动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上(4)没有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管理理论与方法5、你如何理解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天时”、“地利”、“人和”?答:(1)“天时”主要是指国家的政策、外部机会等(2)“地利”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赋存(3)“人和”包括“人”:人力资源(数量、结构)与“和”:团队、精神6、概念技能在组织高层管理人员制定战略决策中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答:(1)概念技能是指综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也就是洞察企业与环境相互影响之复杂性的能力。
(2)战略决策是确定与企业发展方向和远景有关的大政方针政策,一般指时间较长,范围较大的全局性问题。
管理学原理_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管理、管理者与管理学一、单项选择题1.C2.B3.D4.C5.D二、多项选择题1.ABDE2.BCDE3.BCE4.ACDE5.ABCDE三、判断题1.×2. ×3.√4.×5. ×四、简答题1.简述组织的含义和类型。
组织是具有既定目标和正式结构的社会实体。
“社会实体”指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既定目标”指组织要获得的预期效果;“正式结构”指组织任务是由组织成员分工协作完成的。
按照组织的社会功能划分,可分为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组织和群众组织。
按组织的基本性质划分,可分为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
2.管理的含义是什么?管理是在一定环境中,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含义:(1)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
(2)管理是在一定的组织中进行的。
(3)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4)管理的客体是组织中的各种资源。
(5)管理是一个过程。
(6)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
3.简述管理职能和管理过程。
管理是由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四个职能构建起来的。
管理是一个围绕实现组织目标而展开的复杂过程。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职能构成了管理过程。
这个过程以计划为起点,制定好计划后,就要对组织内各构成素和活动进行组织,继而实施领导,然后对计划执行情况和组织运行情况进行控制,最后实现计划目标,这样就完成了一个管理过程。
之后再提出新的计划目标,开始新的循环。
管理过程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地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
4.为什么环境研究对于管理十分重要?任何组织的管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要受到各种各样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个组织要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了解其所处的环境,并及时掌握环境的变化,分析、确定环境因素对组织的影响,针对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制定相应的对策,采取与环境变化相适应的管理形式和方法。
(完整版)《管理学原理》习题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学习、研究管理学的方法论中,起总的指导作用的是(A 、系统方法B 、理论联系实质的方法C、唯物辨证法 D 、比较解析法C )。
2、管理的载体是( D )A 、管理者B 、技术C、工作 D 、组织3、以下四项对主观决策法的认识中,正确的选项是(B)A 、仅供主管人员拟定决策的方法B、直接利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决策的方法C、优于计量决策法D、特别合适于老例决策4、人员装备工作原理中,表现“知人善任”思想的是(D )A 、公开竞争原理B 、责权益一致原理C、不断培育原理 D 、用人所长原理5、利克特发现,在组织拟定目标和实现目标时,最有效的方法是( D )A 、利用的——命令的方法B、平易——命令的方法C、商议式的方法D、集体参加的方法6、我们把“保证事情按计划进行”的工作称之为( B )A 、领导工作B、组织工作C、协调工作 D 、控制工作7、管理审察的目标是议论( C )A 、个别主管人员的工作质量B 、个别主管人员的管理水平C、整个管理系统的管理质量 D 、整个管理系统的经营绩效8、在控制工作中,不但能够除掉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有时甚至能够把企业素质提升到更高水平的工作是( C )A 、拟定标准B、衡量标准C、纠正偏差D、修正标准9、以下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中,组织能够控制的是( D )A 、价格水平B、政治环境C、职工情绪D、组织内部政策10、以下原理中属于计划工作原理的是( B )A 、目标一致原理B 、承诺原理C、激励原理 D 、牢固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理11、第一提出目标管理的是(B)。
A 、孔茨B 、德鲁克C、巴纳德 D 、西蒙12、集体行为学派最早的研究活动开始于(A 、铁楸试验B、霍桑试验B )C、搬运生铁块试验 D 、金属切削试验13、管理层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D )A 、职能分工的要求B 、部门划分的需要C、权责明确的需要D、管理宽度的限制14、在计划工作中,拟定“弹性计划”是运用计划工作的( A )A 、灵便性原理B、承诺原理C、限制要素原理 D 、改变航道原理15、我们平常所说的“小道信息”属于( B )A 、下行沟通B、非正式沟通C、双向沟通 D 、用委宛形式进行沟通16、在指导与领导工作中,沟通联系是指( A )A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C、机器与机器的沟通B 、人与机器之间的沟通D 、主管人员与手下的沟通17、重申预防作用的控制方法是( C )A 、现场控制B、反响控制18、以下组织结构中分权程度最高的是(C、前馈控制D )D、间接控制A 、直线型B、直线—顾问型19、管理的核心是( A )。
赵卫东_管理学原理习题集参考答案详解doc资料
《管理学原理》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一章简答题1、随着市场环境急剧变化,创新成为企业生存的一项重要职能,管理者应如何处理创新和维持企业平稳运作的关系?答:树立创新的观念是企业生存的基本要求,企业管理者应在保证企业运作平稳的前提下,从以下几方面为创新创造条件:(1)始终追踪、及时发现环境的变化。
(2)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将企业的长期平稳运作和创新均纳入战略。
(3)建立灵活的组织结构,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4)建立有利于创新的组织文化。
2、管理的有效性体现在什么地方?(“正确地做正确的事”表明对管理的何种要求?)答:(1)管理的效果要求实现组织目标(2)管理的效率要求对组织资源进行优化配置(3)管理追求的是效率与效果的统一,即效率与效果的双重优化(4)管理有效性其实质是正确地作正确的事3、为什么说管理是有目的无目标的活动?(或管理是否可以独立存在?)答:(1)管理是服务于组织目标的实现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隶属和服务于具有特定使命和目标的组织(2)管理不具有自己的目标,不能为管理而管理,只能服务于组织目标的实现4、系统与权变管理思想的观点是什么?有何价值?答:(1)组织是一个由相互依存的众多要素构成的开放系统(2)强调环境或情景因素,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的不同而采取相应不同的管理方式(3)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对管理行动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上(4)没有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管理理论与方法5、你如何理解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天时”、“地利”、“人和”?答:(1)“天时”主要是指国家的政策、外部机会等(2)“地利”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赋存(3)“人和”包括“人”:人力资源(数量、结构)与“和”:团队、精神6、概念技能在组织高层管理人员制定战略决策中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答:(1)概念技能是指综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也就是洞察企业与环境相互影响之复杂性的能力。
(2)战略决策是确定与企业发展方向和远景有关的大政方针政策,一般指时间较长,范围较大的全局性问题。
《管理学原理》全套课后习题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1. 什么是管理?什么是管理学?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对组织资源予以协调,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学,又被称为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系统研究管理活动与管理过程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它已经构建起以管理性质、理论、职能、方法等为基本框架的理论体系,是一门具有规范意义的理论科学,并且对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因此又被称为理论管理学。
2. 如何理解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自然属性,与具体的生产方式和特定的社会制度无关。
例如质量管理、库房管理、定额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等,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在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之间可以通用。
管理的社会属性表现为为统治阶级服务,受一定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
在管理学中诸如组织目标、组织道德、领导作风、激励方式、管理理念、人际关系、群体价值观、组织文化等,与民族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地方风俗、组织传统、社会风尚等密切相关,因此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借鉴和交流较为复杂,不可直接照搬。
管理的二重性体现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正确认识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具有以下两方面的重要意义:(1)正确并积极地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
继承和发展我国已有的科学的管理思想和经验,采取批判性吸收的态度和方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我国国情,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企业发展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2)正确认识管理方法、技术和手段的社会性和时代性。
在学习和运用管理理论、原理、技术和手段时,必须结合具体组织的实际特征,甚至组织内不同部门的特点,因地制宜,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3. 如何理解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
人们通过实践,进行收集、归纳、监测数据,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从而形成以反映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管理学原理答案
《管理学原理》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概述一、单项选择1.B2.D3.A4.B5.C6.C7.D 8.B9.C10.C11.B.12.C13.C14.C 15.C16.B17.C18.B19.D20.B二、多项选择题:1.ABE2.ABD3.BE4.BD5.ABDE6.BCDE 7.BE8.BD9.ACDE10.ABD11.BCDE 12.AD13.AC14.ABCDE15.ABCDE16.ABCE 17.ABCDE18.AC19.BD20.ABC21.BC 22.BCE23.ABE三、判断改错题1.×。
管理是一个过程,是让别人与自己一道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2.×。
组织分为三个层次,拥有的权力范围最大、担任的职务最高的管理人员是上层主管人员。
3.√4.×。
管理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护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5.×。
管理是由许多人协作劳动而产生的,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6.×。
管理学的历史性决定了管理学是对前人的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的总结、扬弃和发展。
7.×。
研究如何完善组织机构与各种管理体制的问题是管理学内生产关系方面的内容。
8.√9.√四、名词解释(答案略)五、简答题1.管理是一个过程,是让别人与自己一道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管理的基本特征是:(1)管理是一种文化或社会现象。
其存在的必要条件,一是多人集体活动;二是共同一致目标。
这就使组织成为管理的载体。
(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他的责任是管理组织、管理管理者、管理工作和工人。
(3)管理具有特定任务,职能和层次。
即通过上、中、基层三个层次,运用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基本职能,设计和维持一种体系,使共同工作的人以尽量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目标。
(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原理》教学辅助资料集教学大纲《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Principals of management)一、课程编号:二、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三、学时:48 学分:3 实验学时:0课内上机学时:0四、先修课程要求:高等数学,英语五、适用专业:管理类专业六、适用年级:一、二年级七、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管理学原理是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是从一般理论、一般原理、一般特征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加以研究,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性。
因此,也称一般管理学,管理学研究现代管理的一般规律,具体表现为一般原理。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一般原理、管理过程(职能)。
重点是管理原理和管理过程,管理原理主要包括系统原理、动态原理、人本原理和创新原理;管理过程主要以职能为主线,分为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和创新。
八、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古今中外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真正学会对认识进行再认识、对思想进行再思想;二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的基本内涵、要求及科学有效实现的方法,对管理职能和过程有一个基本了解;三是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管理知识进行具体的管理案例分析,并能够在学完课程后对管理实践进行考察,提高学生分析管理问题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要使学生不仅能够知道“管理”的过程、而且能够弄清“管理”的逻辑;四是开启学生思维并使之追求管理智慧,使学生通过管理学知识的学习而真正学会并能够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管理学理论与实践问题。
在具体进行本课程的学习时,要求学生一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并作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力争弄懂弄通教材内容;二要认真完成所布置的课外作业和案例分析,并积极就课堂讨论题目作好准备;三是自发作些社会(机构或组织)管理调研,以为弄懂课程内容积累感性认识和锻炼自己分析、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九、学时安排:十、实验内容和要求:无十一、考核方式:考试成绩由两块构成,其中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期末闭卷考试,统一在考试周进行;平时成绩由考勤,课堂讨论、发言,课后作业成绩构成。
十一、使用教材与参考书:教材:刘飞燕、史丽华.管理学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参考书:[1] 加雷思•琼斯,珍妮弗•乔治.当代管理学[M].3版.郑凤田,赵淑芳,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2] 莱斯利•W•鲁,劳埃德•L•拜厄斯.管理学:技能与应用[M].11版.刘松柏,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 斯蒂芬.P.罗宾斯等.管理学[M].7版.孙健敏,黄卫伟,王凤彬,焦叔斌,杨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4] 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 管理学:全球化视角[M].11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5] 理查德 L.达夫特,多萝西•马西克.管理学原理[M].7版.高增安,马永红,李维余,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6] 小约翰•谢默霍恩.管理学原理[M].甘亚平译.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7] 查克〃威廉姆斯.管理学[M].2版.谢永珍,于伟等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8] 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2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9] 陈传明,周小虎.管理学原理[M].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10] 蒋国平,石书玲.现代管理学[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教材目录第1章导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管理与管理者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管理的定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 管理的特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 管理者与非管理者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管理的职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计划职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组织职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 领导职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1.2.4 控制职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1.2.5 管理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 概念技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人际技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 技术技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管理者的类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1.4.1 高层管理者错误!未定义书签。
1.4.2 中层管理者错误!未定义书签。
1.4.3 基层管理者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管理者的角色错误!未定义书签。
1.5.1 人际关系角色错误!未定义书签。
1.5.2 信息角色错误!未定义书签。
1.5.3 决策角色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章小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习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管理理论的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古典管理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科学管理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一般管理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 行政组织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人力资源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人际关系学说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 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管理科学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全面质量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 定量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 运营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2.3.4 管理信息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
2.3.5 管理科学的贡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现代管理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 系统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 权变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管理理论的新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章小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习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管理道德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 四种道德观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 改善企业的道德行为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履行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企业社会责任的产生与演进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什么是企业的社会责任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 企业要不要履行社会责任错误!未定义书签。
3.2.4 企业如何履行社会责任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章小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习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4章决策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决策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 决策的含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 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错误!未定义书签。
4.1.3 决策的要素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决策的制定过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决策的类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决策的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4.4.1 定性决策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4.4.2 定量决策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章小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习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5 章计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计划的基础概念错误!未定义书签。
5.1.1 计划的定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5.1.3计划的作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目标——计划的基础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目标的属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目标的设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5.2.3 目标管理的作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战略计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5.3.1 战略计划的重要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5.3.2战略管理层次错误!未定义书签。
5.3.3战略管理过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计划的工具与技术错误!未定义书签。
5.4.1 评估环境的技术错误!未定义书签。
5.4.2编制计划的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5.4.3资源分配技术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章小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习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6章组织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什么是组织错误!未定义书签。
6.1.1组织的含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6.1.2组织的类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如何进行组织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6.2.1组织设计的目标及其影响因素错误!未定义书签。
6.2.2组织设计的程序错误!未定义书签。
6.3 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6.3.1直线制组织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6.3.2职能制组织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6.3.3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6.3.4事业部制组织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6.4 现代组织设计的挑战错误!未定义书签。
6.4.1矩阵制组织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6.4.2团队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6.4.3无边界组织错误!未定义书签。
6.4.4学习型组织错误!未定义书签。
6.5 组织文化及塑造错误!未定义书签。
6.5.1什么是组织文化错误!未定义书签。
6.5.2组织文化的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6.5.3如何塑造组织文化错误!未定义书签。
6.5.4 组织文化如何影响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章小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习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7 章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7.1 控制的概念错误!未定义书签。
7.1.1 一般控制论中控制的含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7.1.2 管理控制的含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7.1.3 控制的必要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7.2 控制的类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7.2.1 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7.2.2 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7.2.3 产出控制、行为控制、小团体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7.3 控制的过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7.3.1 确立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7.3.2 绩效衡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7.3.3 纠正偏差错误!未定义书签。
7.3.4 有效控制的几个重要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7.4 控制的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7.4.1 预算控制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7.4.2 非预算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7.4.3 审计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7.4.5 程序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章小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习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8章领导错误!未定义书签。
8.1 什么是领导错误!未定义书签。
8.1.1 领导的定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8.1.2 领导的本质错误!未定义书签。
8.1.3 领导与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8.1.4 领导者与追随者错误!未定义书签。
8.2 领导者做什么错误!未定义书签。
8.2.1 领导者特有的思考方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8.2.2 领导者如何提供愿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8.3 领导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8.3.1 领导特质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8.3.2 领导行为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8.3.3 领导权变理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8.3.4 领导理论的新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章小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习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9章激励错误!未定义书签。
9.1 激励的定义和过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9.1.1 激励的定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9.1.2 激励的过程错误!未定义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