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docx

合集下载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范本(二篇)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范本(二篇)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范本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保护员工的劳动安全卫生,预防和控制事故和职业病,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促进生产经营的持续发展,制定本范本。

第2条本范本适用于所有劳动者及其雇主,包括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合作社等。

第3条各级政府应加强对企业和工作场所的劳动安全卫生监督和管理,组织相关的宣传普及、培训和教育活动。

第二章劳动环境第4条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劳动环境,满足员工的工作需求,包括但不限于合理的温湿度、通风条件、光照条件和噪音控制等。

第5条用人单位应根据员工的工作特点和需求,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员工的劳动安全卫生。

第6条用人单位应对劳动环境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检测,确保环境指标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第7条用人单位应制定相应的预案和应急措施,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三章劳动安全管理第8条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劳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相关的职责和权限,确保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有效性。

第9条用人单位应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指导员工正确使用和保养劳动设备和工具,预防事故和职业病。

第10条用人单位应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增强员工的自我保护能力。

第11条用人单位应加强对劳动安全风险的评估和控制,确保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四章职业病防护第12条用人单位应落实职业病防护措施,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和传播。

第13条用人单位应对职业病危害进行辨识和评估,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员工免受职业病的侵害。

第14条用人单位应组织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对职业病的预防和治疗的认识和掌握。

第15条用人单位应对职业病的发生和职工健康状况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问题。

第五章消防安全管理第16条用人单位应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相关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消防措施的规范和执行。

第17条用人单位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和器材,保障消防设备和器材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

第十篇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第十篇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第十篇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第一章危害因素与危害程度一、矿井灾害因素分析根据新维矿井的地质、煤层、水文等具体情况,对水、火、瓦斯、煤尘、地热和顶底板等灾害因素作如下分析:(一)水灾井田构造中等,断层构造较不发育,主要充水含水层上部为三叠系嘉陵江、铜街子组,下部为二叠系茅口石灰岩岩溶发育富水性强。

其间为飞仙关组裂隙含水层,宣威组、峨嵋山组裂隙弱含水层与相对隔水层。

煤系地层以上的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岩溶含水层,岩溶发育以浅丘为主,以干溶洞、落水洞、漏斗出现,富水性强;三叠系下统铜街子组(T1t)岩溶裂隙含水层,岩溶主要形态为干溶洞、落水洞、漏斗等;这两组岩溶裂隙含水层,裸露面积广。

大气降水直接补给条件好,但地表相对高差较大,纵横切割较深,地下水渗漏,集中沟谷或以阴河形式排泄,泄水条件好。

该层下距煤层甚远,对矿坑充水无影响。

煤系底板有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岩溶含水层,该层是本区富水性强的含水层,是供水的良好水源。

由于距上部可采煤层远(上距可采煤层176m),其间为宣威组和峨嵋山组相隔,正常情况下,岩溶水对矿井充水无影响。

故本矿井为以裂隙充水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矿床。

本矿井充水水源主要是顶板含水层水,其次是老窑积水、地表溪流等。

维新井田西北部边界F2、F3、F175断层虽破坏了含水层的连续性,但未造成煤层与岩溶强含水层对口,断层导水性弱,一般对矿井充水无影响;井田浅部小煤矿及老窑采空区积水是矿井另一充水来源。

生产中应密切加以防范。

(二)火灾据试验资料表明,各可采煤层属自然发火及有可能自然发火倾向的煤层。

矿井火灾隐患在以下方面不同程度的存在。

1、运输撒落煤炭、未开采的煤炭和开采后丢弃的煤炭;2、各类用电设备,动力电缆、柔性风筒、运输机胶带等聚氯乙烯材料。

(三)瓦斯瓦斯是制约矿井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本矿井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加之机械化程度高,开采强度高,瓦斯涌出量较大,因此必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开采保护层的同时,采取综合抽采措施,加强通风安全管理工作,防止瓦斯事故。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范文(二篇)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范文(二篇)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范文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是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工作。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探讨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的相关问题,旨在提高员工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一、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的重要性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员工的身体健康、工作环境的安全、特种作业的防护等。

对于企业来说,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不仅关系到员工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更是关系到企业的稳定发展。

只有建立良好的安全卫生与消防体系,才能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物财损失和人员伤亡。

二、劳动安全卫生的主要问题与对策1. 职业病防护职业病是由于工作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或工作方式导致的一系列疾病。

为了有效防范职业病的发生,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职业病防护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职业病预防措施和技术措施;(2)加强职业病危害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消除职业病危害源;(3)加强职业病防护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4)进行职业病危害源的控制,如改进工艺、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等。

2. 工伤防护工伤是由于工作过程中的意外事件导致的身体损伤。

为了有效预防工伤的发生,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章制度;(2)进行职业危害评估,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3)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4)建立及时反馈和处理工伤事件的机制,完善工伤保险制度。

三、消防安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1. 建筑消防建筑消防是建筑物内外的消防安全工作,包括建筑设计、消防设备的设置和使用等。

为了保障建筑物的消防安全,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进行建筑消防设计和验收;(2)设置消防设备,如灭火器、灭火器具、疏散通道等;(3)加强对建筑物的消防维护和检查,确保消防设备的正常使用;(4)进行定期的消防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消防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17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第17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第十七章职业安全卫生第一节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一、矿井灾害因素分析煤矿企业是受地下灾害,地面自然条件影响严重的企业。

矿井服务年限长,在生产过程中将遇到的危害因素有: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火灾、热害、水害、冒顶、爆破产生的震动、有害气体、雷电、触电、机电及运输事故都会危及人身安全。

水泥、砂石等常用建筑材料在运输中产生的粉尘,井下使用炸药、雷管,如果安全措施不完善,也将对工人造成危害,冬天寒冻也会对工人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受到职业危害的人员主要是生产工人,特别是参加原煤生产的井上、下工人,而井下工作人员受环境所限更是直接受危害者。

因此,必须按规程规范要求制定防护措施。

矿井灾害因素主要有下列方面:1、矿井瓦斯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宁东煤田积家井矿区宋新庄井田煤炭勘探报告(供审稿)》中各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成果:五、十五、十六、二十七煤层属二氧化碳~氮气带(指标CH4<10%)。

应属于低瓦斯矿井。

虽说矿井瓦斯总体含量较低,但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必须充分认识矿井瓦斯的危险和危害性,采取严格有效的管理和预防措施,杜绝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2、煤尘根据地质报告资料可知,本井田各可采煤层煤尘都具有爆炸危险性。

在设计和开采煤炭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因此井下的隔爆、防爆措施就非常重要。

设计均按有煤尘爆炸危险来设防。

3、矿井火灾矿井火灾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

由于煤炭氧化自燃而产生的火灾属矿井内因火灾,由于井下放炮、电流短路、摩擦及其它明火等引起的火灾属外因火灾。

根据地质资料,矿井各煤层容易自燃。

矿井防灭火的重点是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的防治。

4、矿井热害本井田地温梯度为2.78℃/100m,属地温正常区域。

但是根据测温资料分析,井田内垂深700m(标高+650)以下存在地温梯度正常为背景的超过31℃的高温地区,矿井建设部门应予以注意。

5、矿井水害因本区无地表水体,充水水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和地下水两种。

大气降水:区内年降水量甚小,一般不足260mm,且降水多集中在7~9月,虽深部一般采煤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达不到松散层潜水,但浅部煤层开采的导水裂隙带可和松散层潜水层沟通,故仍为本区煤层直接充水水源。

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第一节劳动安全卫生一、意义安全就是防止事故的发生,因为发生事故,会引起生产停止运行,产品不合格,损坏,财产损失及危及人身健康。

安全与卫生在生产申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

且发生事故,会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成本,如果发生火灾、爆炸殃及人身安全,设施遭受破坏;如果原材料及产出物污染环境,会危及人身健康,造成职业病等。

所项目把劳动安全卫生提到议事日程上是十分必要的。

劳动部于1988年以第48号文颁发《关于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监行规定》,规定中要求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有关职业安全与卫生的施与设施,应与主体工程"三同时",以确保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投产后符合职业安全方面的法规和标准,保障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的安全与健康。

二、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分析分析生产或作业过程申可能对劳动者身心健康、劳动安全造成危害的、物品、部所及其危害范围和程度。

(1)有毒有害物品的危害。

生产种使用带有危险性的原料、材料和产品,包括类,易燃、易爆、有毒气体和液化气体类,易燃液体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近物品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类,毒害品类,腐蚀品类,有辐射危险品类以及工类等的种类、名称却数量。

应分析有毒有害物品的物理化学性质,引起火灾爆炸危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以及造成职业性疾病的可能性。

(2)危险性作业的危害。

分析高空、高温、高压作业,矿山井下作业,辐射、振声、机械损伤等危险佳作业场所,可能造成对人身的危害。

(3)生产过程申危险因素较大的设备种类、型号、数量、分布点及危险程度分(4)可能受到职业危害的人数及危害程度,要求危害分析到人并且要量化,以接受程度。

三、安全措施方案要有:(1)在工艺技术方案选择时,尽可能选用安全生产和无危害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2)对危险部位和危险作业应提出防护措施,及安全检测设施。

例如,按危险场所的类别和等级划分,可采用安全距离、防雷电、静电、以及防误操作的措施和相应设施。

已修-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已修-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已修-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1. 前言劳动安全卫生和消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关系到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介绍我所学习的有关劳动安全卫生和消防的内容,以及对这方面工作的认知与体验。

2. 劳动安全卫生劳动安全卫生是指人们在劳动中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问题。

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2.1 预防职业病预防职业病是保障职工身体健康的重点工作。

预防职业病的首要原则是防护。

企业必须制定职业病防护设施、工艺、劳动条件等标准。

同时,应对职业病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和控制。

2.2 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生产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必须制定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同时,员工也要充分认识到在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3 职业健康体检职业健康体检是为了做到早期发现职业病变化而开展的检测工作。

企业要加强对职工的职业健康监测,特别是对高风险职业人员的体检。

3. 消防管理消防安全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消防管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3.1 消防设施的设置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消防法规要求,设置消防设施。

其中消防设施包括消火栓、灭火器、自动报警系统、疏散提示标识等。

同时,企业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3.2 灭火工作企业必须制定灭火预案,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演练。

在发生火灾时,必须采取正确的灭火方法,以便尽早控制火势,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3.3 安全疏散安全疏散是防止火灾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关键措施,企业必须制定灭火预案和疏散预案,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演练。

4. 个人认知与体验通过本次学习,我对劳动安全卫生和消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安全、防范意识,积极配合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共同创建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

5. 结语劳动安全卫生和消防工作非常重要,企业必须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并进行全面的管理。

同时,员工也要积极参与,树立安全、预防意识,共同维护好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职业健康。

10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10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1. 劳动安全卫生劳动安全卫生是指在工作场所中,实施各种安全防护措施以预防和控制意外伤害和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的一种综合性工作。

1.1 劳动安全防护措施企业应当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采取必要措施,预防作业场所和作业环境中产生的有危害的因素对劳动者的危害。

作业场所和作业环境中的有危害因素,应按规定进行测定,统计和分析。

企业应当根据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劳动安全防护措施。

例如,在有害气体超过国家标准的工作场所内必须配备空气净化器等防护设备,以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

1.2 职业健康监护企业应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掌握职业卫生问题改善和防范职业病发生的情况。

在出现作业场所和作业环境中有本质变化,或职业病危害有变化却没有适当措施时,应当随时重新评价职业健康状况。

对职业病病人和职业病疑似病人,企业应当及时予以报告,做好手续,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1.3 排放处理及监测以污染物排放为主的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須建立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等的监测体系,并自行或依法委托符合条件的单位进行排放监测,及时掌握污染物的排放情况。

企业还应指定专人负责污染物排放的监测工作,及时提醒企业各职能部门加强工艺流程调整和环保设备更新改造等工作。

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企业应制定污染物控制计划,并加强污染物治理和处理,以保证环境的质量。

2. 消防安全火灾是对人体生命财产造成潜在危害的一种灾害,因此,每个单位都应该建立起厂房、公寓等范畴内的消防安全措施,以防止火灾的发生和及时处置消防事故。

2.1 消防安全规定根据《消防法》和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全国各地的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都要严格行动消防法等法规,加强生产经营单位和社会建设单位的消防安全措施,保证单位人员的人身安全和企业国家财产安全的保险。

2.2 消防安全设施尽量配备不同类型的的消防器材、水带、消防水泵等消防设备,以保障消防队员能够施救。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是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工作。

通过加强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和消防工作,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一、劳动安全卫生的重要性劳动安全卫生是指在工作过程中,通过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性措施,预防、减少和控制工作中的危害因素对劳动者身体的损害和伤害。

劳动安全卫生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

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源,员工的生命安全是首要保障。

通过有效的劳动安全卫生措施,可以避免工作中的各种意外事故,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

2. 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工伤事故的发生不仅对员工家庭和个人造成重大影响,也对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加强劳动安全措施,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可以降低企业的经济风险。

3. 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良好的劳动安全环境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在一个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中,员工可以更加安心地投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

二、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的措施为了实现劳动安全卫生的目标,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确保全体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措施:1. 设立健全的管理机构。

企业需要设立并健全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确保各项安全卫生工作的执行和监督。

2. 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

针对不同的岗位和工作环境,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应该遵守的安全规范,减少事故的发生。

3. 加强职工培训。

通过开展劳动安全卫生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应对各种危险因素,减少事故的发生。

4.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企业需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确保劳动环境的安全。

5. 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处理机制。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紧急处理,减少事故对员工和企业的影响。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模版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模版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模版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是企业内部相互关联的重要环节,对于维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企业的正常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工作的有效实施,企业需要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并不断进行宣传教育和持续改进。

本文将从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的重要性、管理制度、宣传教育和持续改进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的重要性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良好的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事故和伤亡的发生,提高员工的工作安全感和满意度。

其次,合理的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管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

再次,加强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能够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提高企业竞争力。

最后,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是维护员工身体健康和保障安全生产的法定责任,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企业的应尽义务。

二、管理制度的建立企业应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的管理制度,并明确责任人、工作职责和操作流程,以确保其有效执行。

1. 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企业法人、主管人员、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和权益,厘清各方各责,形成层级分明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2. 风险评估与控制:制定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明确各项工作环节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事故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及时消除和修复安全隐患。

3. 安全生产培训:制定全员参与的安全生产培训计划,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操作、演练等方式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员工能够有效应对各类安全事件。

4. 应急预案编制:针对各类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和火灾,编制详细的应急预案和逃生救援方案,明确各岗位员工的应急任务和行动流程,以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三、宣传教育的开展做好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工作,不仅要依靠制度规范,还需要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1. 安全教育培训:定期举办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员工对于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知识的学习,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已修-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范文

已修-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范文

第十一部分: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一、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一)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施行);2、《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劳动部令第3号);3、《建设项目(工程)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验收办法》(劳动部劳动安字[1990]1215号);4、《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国家经贸委发布);5、《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国家经贸委2001年第30号公告);6、《贵州省生产性建设项目执行劳动安全卫生“三同时”的规定》;7、公安部《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定规定》;8、《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9、《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10、建设单位提交的有关基础资料。

(二)采用标准1、《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2、《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187-1985);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4、《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5、《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1987);6、《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308-1999);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年版;8、《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1991);9、《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1986);10、《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5748-1985);11、《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12、《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GBJ22-1988);13、《高温作业分级》(GB4200-1997);14、《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GB935-1989);15、《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1992);16、《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1991);17、《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3869-1997);18、《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1992)。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范文(二篇)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范文(二篇)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范文1. 引言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是保障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方面,关系到广大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现代社会,各种工作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给企业和员工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加强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工作,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变得尤为重要。

2. 劳动安全方面劳动安全是指在工作环境中,为员工提供安全的工作条件,预防和减少工作事故的发生。

为了保证劳动安全,企业需要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到位,加强培训教育,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建设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等。

首先,企业应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

制度应包括安全生产的责任划分、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处置程序等内容,确保每个员工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并按照制度进行操作。

其次,企业应加强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演练、安全设备使用方法等。

通过培训,员工能够正确使用劳动保护设施,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另外,企业还应建设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类安全隐患。

监控系统可以包括视频监控、报警设备、安全巡查等,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响应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3. 卫生保护方面卫生保护是指在工作环境中,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卫生条件,预防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为了保证卫生保护,企业需要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提供必要的卫生设施,建立卫生培训制度等。

首先,企业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整洁。

例如,定期清洁工作区域,管理各类垃圾,防止污水倒灌等。

同时,加强通风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员工在工作时能够呼吸到新鲜空气。

其次,企业应提供必要的卫生设施,满足员工的生活和卫生需求。

例如,提供足够的清洁卫生间和洗手设施,供应饮用水和食品的安全保障等。

同时,加强对卫生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施的卫生性能符合相应标准。

劳动安全卫生和消防管理规定

劳动安全卫生和消防管理规定

劳动安全卫生和消防管理规定一、概述劳动安全卫生和消防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基础性工作。

本文档旨在规范劳动安全卫生和消防管理的各项工作,保障员工的权益,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基本要求1. 安全制度企业应建立并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规章、安全生产制度和应急预案等。

同时,应定期进行安全演习,确保员工了解应急措施,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2. 环境卫生企业应定期对生产环境进行卫生清理,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同时,应配备相应的卫生设施,如卫生间、浴室、饮水机等。

3. 可靠设备企业应确保生产设备的运行安全,严禁使用不符合标准的设备。

同时,应定期进行设备检修,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 培训与教育企业应对员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和消防管理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同时,应定期进行安全生产知识普及宣传,提高员工对于安全生产的关注度。

三、劳动安全卫生管理1. 事故预防企业应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隐患,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

同时,应建立事故预警机制,并及时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安全提示。

2. 事故应急处理企业应建立应急管理机制,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并组织人员进行紧急救援和疏散。

同时,应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并对事故进行报告和记录,以便于总结经验,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3. 健康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康档案,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及时预防和治疗职业病和职业损伤。

同时,应加强对于职业卫生防护的宣传和教育,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

四、消防管理1. 消防设备企业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同时,应对员工进行消防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并进行消防演习,提高员工的消防处理能力。

2. 防火措施企业应定期进行火灾隐患排查,确保火灾隐患得到及时消除。

同时,应加强对火灾预防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的防火意识。

3. 应急预案企业应建立消防应急预案,对火灾等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理。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技术措施.docx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技术措施.docx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技术措施.docx 范本一: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技术措施1. 前言1.1 目的1.2 适用范围1.3 定义2.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2.1 责任分工2.2 员工培训2.3 安全意识普及3. 危险源辨识与评估3.1 危险源识别3.2 危险源评估3.3 危险源控制4. 劳动条件改善4.1 工作环境改善4.2 劳动设备更新5. 个体防护措施5.1 个体防护用具5.2 使用个体防护用具的规范6. 应急救援6.1 应急预案制定6.2 应急救援设备6.3 应急演练7. 消防技术措施7.1 火灾风险评估7.2 消防设备配置7.3 消防通道设置8.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1.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技术措施实施细则》2. 员工培训记录表3. 危险源识别评估报告4. 应急预案模板法律名词及注释:1. 劳动安全卫生法:指保障劳动者安全、保障并改善劳动环境、预防职业危害的法律法规。

2. 消防法:指防止和抑制火灾、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法律法规。

---范本二: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技术措施1. 引言1.1 目的和范围1.2 定义2.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2.1 责任分工2.1.1 高层管理人员职责2.1.2 部门负责人职责2.2 培训与教育2.2.1 培训计划和内容 2.2.2 教育措施2.3 安全意识普及2.3.1 宣传活动2.3.2 安全会议3. 危险源辨识与评估3.1 危险源识别3.1.1 工作场所危险源 3.1.2 劳动过程危险源 3.2 危险源评估3.2.1 定性评估3.2.2 定量评估3.3 危险源控制3.3.1 风险控制策略3.3.2 控制措施方案4. 劳动条件改善4.1 工作环境改善4.1.1 现有工作环境评估 4.1.2 改善方案4.2 劳动设备更新4.2.1 设备评估4.2.2 更新方案5. 个体防护措施5.1 个体防护用具选择5.2 使用规范5.2.1 正确佩戴5.2.2 检修与维护6. 应急救援6.1 应急预案制定6.1.1 预案编制要求6.1.2 预案的审批与发布 6.2 应急救援设备6.2.1 设备配置6.2.2 存放和维护6.3 应急演练6.3.1 演练计划6.3.2 演练方案7. 消防技术措施7.1 火灾风险评估7.1.1 火灾危险度评估7.1.2 火灾危害性评估7.2 消防设备配置7.2.1 消防器材选型与放置7.2.2 自动报警系统设置7.3 消防通道设置7.3.1 通道需求规划7.3.2 通道标识设置附件:1.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技术措施实施指南》2. 培训记录表格3. 危险源辨识评估报告模板4. 应急预案编制要点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劳动安全法:规定了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保护措施和用人单位的责任。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工程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工程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工程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工程一、概述1.1 引言本文档为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工程的管理指南,旨在确保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并保障工作场所的消防设施与应急救援能力。

通过对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工程的规范与管理,既保护了员工的权益,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企业形象。

1.2 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所有企业和组织,涉及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工程的方方面面,包括但不限于安全设备的安装与维护、员工安全培训与教育、消防演习与应急预案等。

二、劳动安全卫生管理2.1 组织与责任2.1.1 领导责任公司领导应确保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高度重视,并成立专门的安全委员会,明确各级负责人的安全管理职责。

2.1.2 岗位责任各岗位应设立安全责任人,负责本部门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并协助实施相关安全培训和监督。

2.2 风险评估与控制2.2.1 风险评估根据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的特点,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危险和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2.2.2 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个体防护措施。

2.3 安全设备与防护措施2.3.1 安全设备的选择与安装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和风险评估的结果,选择合适的安全设备,并确保其正确安装和有效使用。

2.3.2 个体防护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为员工提供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并进行相应的培训。

2.4 职业健康检查与监测2.4.1 健康检查根据工作岗位的特点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

2.4.2 健康监测对从事特殊职业的员工,进行定期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职业病的危害,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三、消防工程管理3.1 消防设施与装备3.1.1 消防设施的设置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设置并合理布置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消防栓、喷淋系统等。

3.1.2 消防设施的维护与检修定期进行消防设施的维护与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故障发生。

3.2 消防演习与应急救援3.2.1 消防演习计划制定消防演习计划,并定期组织演习,以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是现代工业生产的基本要求。

在现代的企业中,劳动安全卫生和消防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

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企业必须在劳动安全卫生和消防方面进行全面建设。

本文将从劳动安全卫生和消防两方面来分别介绍。

一、劳动安全卫生劳动安全卫生是指在工作中预防事故、损伤和疾病发生的措施和方法。

劳动安全卫生的建设已成为企业生产的基础保障,其中最关键的是预防控制。

1. 预防职业病的发生职业病是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质而引起的慢性病,为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企业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加强职业病预防和防护措施,定期对员工做职业病体检。

(2)严格控制职业危害源,采用技术措施降低职业危害源,确保员工的劳动安全和健康。

(3)加强职工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职业卫生素质,帮助员工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

2. 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企业要做好以下几点。

(1)制定相应的安全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培训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不断完善安全制度。

(2)员工必须穿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加强对员工的体检和职业卫生防护技术培训。

(3)建立安全监测体系,劳动场所应配备安全监测仪器,通过实时监测劳动场所环境参数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

二、消防消防是防止火灾和控制火灾的一种技术措施,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消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安装消防设施企业要按照消防有关规定,配备完整的消防设施,包括消防器材、消防水源、疏散设施等。

确保消防设备的功能完好,避免因设备不良导致火灾的发生和人员伤亡的事故。

2. 增强员工消防意识企业要不断加强员工的消防意识,组织消防应急演练,让员工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和技能。

同时,企业还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消防制度和管理手段,确保随时可以应对突发情况。

3. 安全巡查企业要加强安全巡查,及时发现火灾隐患,消除安全隐患。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docx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docx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docx 范本一:正文:第一章 劳动安全1.1 企业劳动安全管理概述1.1.1 劳动安全意义及目标1.1.2 劳动安全责任分工1.2 劳动安全管理制度体系1.2.1 劳动安全管理制度的架构1.2.2 劳动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1.3 劳动安全评估与风险控制1.3.1 劳动安全评估方法1.3.2 风险控制措施1.4 事故应急预案1.4.1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1.4.2 应急演练与管理1.5 职工劳动安全培训1.5.1 劳动安全培训计划与实施 1.5.2 劳动安全培训效果评估第二章 劳动卫生2.1 企业劳动卫生管理概述2.1.1 劳动卫生意义及目标2.1.2 劳动卫生责任分工2.2 劳动卫生管理制度体系2.2.1 劳动卫生管理制度的架构 2.2.2 劳动卫生管理制度的内容2.3 职业病防护与控制2.3.1 职业病防护措施2.3.2 职业病诊断与治疗2.4 职工职业健康检查2.4.1 健康体检计划与实施2.4.2 健康体检结果分析与管理2.5 工作场所卫生管理2.5.1 环境监测与控制2.5.2 垃圾处理与卫生清洁第三章 消防安全3.1 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概述3.1.1 消防安全意义及目标3.1.2 消防安全责任分工3.2 消防设施与设备3.2.1 消防设施与设备的布置与维护 3.2.2 防火门、防火阀、防火墙的管理3.3 消防事故应急预案3.3.1 消防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 3.3.2 消防演练与管理3.4 消防安全培训与教育3.4.1 消防安全培训与教育计划与实施 3.4.2 消防安全培训与教育效果评估3.5 灭火器材和器具的使用与管理3.5.1 灭火器材和器具的选用3.5.2 灭火器材和器具的使用与维护附件:1. 劳动安全管理制度范本2. 劳动卫生管理制度范本3.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范本法律名词及注释:1.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关系的基本规范和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2.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了职业病防护措施和职业病被害的鉴定、赔偿等相关事项。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范本(2篇)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范本(2篇)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范本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关系到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也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

为了确保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范本,并严格执行。

本文将介绍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的基本内容和原则,以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的工作环境。

一、劳动安全卫生范本1.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企业应明确安全生产责任的权限和责任归属,建立安全管理岗位,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

同时,要建立健全各级意见反馈机制和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及时处理和纠正安全问题。

2. 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企业应制定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各类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使用标准。

此外,还应制定应急预案、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报告等文件,以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3. 完善设施设备管理。

企业应对设施设备进行定期的巡查、维护和检验,确保其正常运转与安全可靠。

同时,还应制定设备操作规范和维护作业流程,保证员工操作设备时遵守安全规范。

4. 加强工作场所管理。

企业应确保工作场所的通风、照明、排水等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此外,还要制定红黄绿灯管理制度和机械设备锁定程序,防止误操作和设备事故。

5. 推行岗位安全培训。

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向员工普及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此外,还应组织各类应急演练,培养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

二、劳动卫生范本1. 建立职业病防护体系。

企业应建立职业病防护体系,制定和完善职业病防护标准和措施,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

同时,还要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与评估,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2. 组织职业健康检查。

企业应定期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对岗位工人进行健康体检和职业病筛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

检查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员工,并建立健康档案,加强健康管理。

3. 加强危害防护设施管理。

010-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010-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一)劳动安全卫生1.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分析1.1 噪声危害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部分设备,如锅炉鼓风机、引风机,污水处理站使用的罗茨风机等,运行时会产生强度超过90dB的噪声。

如果不进行治理,对于工作环境和职工身心健康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1.2 粉尘危害饲料加工过程中,原料粉碎、筛选、输送、提升工序有粉尘产生,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将其排出,对于工作环境和职工身心健康会产生不良影响;如果粉尘大量外逸并在车间中积累,当达到爆炸极限时,将引发重大安全事故。

1.3 湿气危害本项目生产车间中部分工序有湿热气体产生,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排出,将会导致工作环境质量下降,并影响职工身心健康。

1.4 防爆场所保险呢的制冷站以易爆的氨气作为制冷剂,一旦氨气大量泄漏,将有引发爆炸事故的危险。

2.劳动安全措施2.1 采用安全生产和无危害的工艺和设备2.1.1 全面分析各种危害因素,在工程设计过程中,确定合理的工艺生产方案,并选择安全可靠的生产技术装备。

2.1.2 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各设计专业均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职业安全卫生和建筑防火规范的要求。

2.2 对危害部位的保护措施2.2.1 对车间中有粉尘、湿气产生的部位采取通风除尘措施,以确保工作环境的良好。

2.2.2 对噪声较大的生产设备采取消音减振、隔离布置等一系列噪声治理措施,可确保治理后厂界和工作间的噪声强度满足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

2.2.3 厂(场)区各主要建筑物周边均设有环形道路,可确保货物运输的安全和消防通道的畅通。

2.3 危险场所的防护措施2.3.1 对于生产设备的传动装置采取加防护罩的措施进行安全防护;对于部分传动装置需裸露的设备,在危险部位设置防护栏杆或采用涂色、警示线等方法提醒操作者注意安全。

2.3.2 电气设备采取严格的接零、防静电、连锁保护和自动报警等保护措施,以避免漏电、触电情况的发生。

2.3.3 制冷机房按乙类防爆厂房的设计要求,在建筑设计上采取相应的泄压、防爆措施。

劳动安全卫生和消防管理规定范文(4篇)

劳动安全卫生和消防管理规定范文(4篇)

劳动安全卫生和消防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保护劳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经营单位正常安全、健康、持续发展,制定本劳动安全卫生和消防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包括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等。

第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和消防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落实岗位责任,加强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采取必要措施和技术手段,排除、消除和减少事故危险,确保劳动安全卫生和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

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急救设备和人员,保障在事故发生时的及时处置和救助。

第六条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鼓励和支持单位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二章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业务特点和员工人数,制定相应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规定各项安全卫生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配备足够的安全设施,包括但不限于防护栏杆、安全阀、安全警示标识等,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

第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培训员工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

新员工应进行入职安全培训,并具备操作相关设备的合格证书。

第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定期的安全演练和应急疏散演练,增强员工应对危险情况的应变能力。

第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应对措施,对容易导致职业病发生的岗位进行特殊防护,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

第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持工作环境的卫生和清洁,防止产生有害物质,减少员工受到的环境污染。

第三章消防管理第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器材,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保持完好,能够及时有效地用于灭火和疏散人员。

第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进行消防设施的检查和维护,“验收一票否决制”的原则,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消防疏散预案,明确人员疏散的路线、地点和规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1 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
1.1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施行);
2、《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劳动部令第3号);
3、《建设项目(工程)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验收办法》(劳动部劳动安字[1990]1215号);
4、《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国家经贸委发布);
5、《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国家经贸委2001年第30号公告);
6、《贵州省生产性建设项目执行劳动安全卫生“三同时”的规定》;
7、《水泥工业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定》;
8、公安部《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定规定》;
9、《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11、建设单位提交的有关基础资料。

1.2 采用标准
1、《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
2、《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187-1985);
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4、《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
5、《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1987);
6、《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308-1999);
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年版;
8、《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1991);
9、《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1986);
10、《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5748-1985);
11、《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
12、《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GBJ22-1988);
13、《高温作业分级》(GB4200-1997);
14、《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GB935-1989);
15、《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1992);
16、《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1991);
17、《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3869-1997);
1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1987);
19、《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1990);
2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1987)2001年版;
21、《二氧化碳灭火设计规范》GB50193-93;
22、《水泥工厂设计规范》(GB50295-1999);
23、《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1992)。

2 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机械伤害、触电、高处坠落、高温灼烫、火灾隐患。

2.1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事故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

可能导致机械伤害事故的困素主要是由于人的违章指挥、违间操作造成的,常见因素有:
1、违章操作,穿戴不符合安全规定的服装进行操作;
2、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缺陷、损害、被拆除等,导致事故发生;
3、操作人员疏忽大意,身体进入机械危险部位;
4、在检修和正常工作时,机器突然被别人随意启动,导致事故发生。

5、在不安全的机械上停留、休息,导致事故发生。

2.2 触电
可能造成触电事故的主要因素有:
1、不填写操作票或不执行监护制度,不使用或使用不合格的绝缘工具和电器工具;
2、线路检修时不装设或未按规定装设接地线;
3、线路或电气设备工作完毕,未办理工作终结手续就对停电设备恢复送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