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卢梭的教育思想
外国教育史卢梭自然教育考点(一)
![外国教育史卢梭自然教育考点(一)](https://img.taocdn.com/s3/m/0312424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1f.png)
外国教育史卢梭自然教育考点(一)外国教育史卢梭自然教育一、卢梭的教育观点•卢梭对于教育的看法是基于对自然状态下人的本性和天赋的理解,认为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天性,注重培养他们的自由意识和个性发展。
二、自然教育的核心思想•自然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培养儿童的自由意识和个性发展,让他们在自由和自主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三、自然教育的特点•自由发展: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自由发展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自主学习:教师应该是儿童学习的引导者和协助者,给予他们自主决策的权力,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自然环境:教学环境应该贴合自然,让儿童在自然中观察、探索和实践,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自然教育的实践方法•亲近大自然:组织户外活动和实地考察,让儿童亲近大自然,观察和体验自然的奇观和美景,培养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自由游戏:给予儿童自由的游戏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方式进行游戏,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实践探索:通过实际经验和实践探索的方式,让儿童学会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自然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习效果:在自然环境中学习可以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培养创造力:自由和自主的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环保意识:通过亲近自然和实践探索,培养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促进他们成为环保的学习者和实践者。
以上是关于外国教育史卢梭自然教育的考点和详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六、自然教育的优点和局限优点:•注重儿童的天性和个性发展,保护儿童的自由和权益;•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培养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
局限:•学习内容的安排和引导需要教师的指导和规划,过于自由可能会导致学习方向的偏差;•相对难以量化和评估学习成果;•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心理学知识。
中外教育史卢梭的教育思想
![中外教育史卢梭的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5ba9c34a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3.png)
2)儿童期的教育(2-12岁)
➢ 教育首先应该锻炼儿童的感官并继续发展他 们的身体,批评了在儿童期向学生灌输理性 教育的做法。
3)青年期的教育(12-15岁)
儿童体力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必须好好利用。 ➢ 文化知识教育 ➢ 劳动教育
4)青春期的教育(15-20岁)
❖ 1778年,卢梭在巴黎附近的村庄去世。在他去世11 年后,法国爆发了大革命,使其思想特别是政治思想 得到了第一次实践。
(二)卢梭的人性论思想 1.性善论 ❖ 人性是善的,只是社会把人变坏了。 ❖ 人性善包括 :自爱心、怜悯心和良心。 2.感觉论 ❖ 感觉是知识的来源,所有一 切都是通过人的感官而进入人 的头脑的。
❖ 1754年,卢梭重返日内瓦,但是在短暂的停留后又 重新回到巴黎,在巴黎附近的乡村致力于著述,相 继出版了《新爱洛伊丝》、《社会契约论》和《爱 弥尔》 等日后享誉世界的力作。最后在巴黎郊区隐 姓埋名,写出《忏悔录》一书。
❖ 1770年,卢梭重返巴黎,于1773年写成《关于波兰 政治的筹议》论
1.自然主义教育的基本含义: ❖ 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复归自然。
❖ 自然主义教育有三个方面的来源:或是受之于自 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
❖ 自然:“我们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 教育”。
❖ 人为:“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 教育”。
❖ 事物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 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
➢ 教育内容主要以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为主,主要目的 在于让儿童学会做一个城市社会中的自然人。
➢ 道德教育具体:善良的感情、良好的道德判断能力和 坚强的道德意志。
(六)论女子教育
第十章 卢梭的教育思想
![第十章 卢梭的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05874c1c52d380eb62946dfe.png)
第二节 论人的天性
• 一、性善论 • 人性本是善良的,不合理的封建社会制度 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为了恢复这 种自由的本性,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其 身心自然发展的“自然教育”。 • 二、感觉论 • 感觉是知识的来源,应重视感官的训练。 单纯学习书本,只能是接受偏见和谬误。
第三节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 1756年以后,一直是自由撰稿人,曾撰写、 出版《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3 年)、《新爱露依丝》(1761年)、《社会 契约论》(1762年)等名著。卢梭自学成才, 才华横溢,一生坎坷。他的教育代表作是 《爱弥儿——论教育》(1762年),此书曾 被誉为资产阶级教育的“圣经”,集中反映 了他的教育思想。
• 三、青年期的教育(12-15岁):注重智育与 劳动教育 • (1)文化知识的学习 • 选择知识的三个原则:其一,照顾到实用: 即给儿童的知识必须是有用的、与生活密切 联系的;其二,应以儿童的兴趣为标准;其 三,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
• 教学内容: • 由这三点原则出发,卢梭把自然科学作为教 学的基础,学习科目有天文、地理、物理、 化学、几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劳动,以及 读、写、算的基本知识。 • 教学方法: • 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自觉自动地学习,反对 死啃书本,反对长篇大论口头解释。引起兴 趣,激发好奇心。
• 二、儿童期的教育(2-12岁):注重感官教 育 • 首先,他认为应当通过日常活动的练习去尽 早发展触觉。因为触觉是一种最常用的感觉, 从触觉得来的材料比其他感觉更为可靠。 • 其次,他认为,应当通过教儿童学制图、写 生、绘图及做各种游戏来发展儿童的视觉。 在练习视觉的同时,应注意发展儿童的判断 力。 • 第三,为了发展听觉,应使儿童练习唱歌, 注意发音纯正、柔和、悦耳,并使儿童习惯 听有节奏、有旋律的声音。
卢梭及其教育思想
![卢梭及其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4781985c02768e9951e738b9.png)
卢梭及其教育思想法国教育家卢梭(1712-1778)是自然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5)、《社会契约论》(1762)、《爱弥儿》(1762)等。
(一)教育要顺应自然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他在《爱弥儿》开卷即写道,"出自造物主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如果你想永远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
"因此,卢梭反对那种不顾儿童的特点,干涉并限制儿童自由发展,违背儿童天性的传统的古典教育,提出了教育要顺应自然的思想。
在卢梭看来,人所受的教育,来源不外3种,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
他说,"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
"这三方面的教育是相互联系的。
如果在一个人身上这3种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如果这三方面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趋于同一目的,他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达到他自己的目标,而且生活得很有意义。
卢梭还进一步分析:"在这3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决定的;事物的教育中人在有些方面能够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地加以控制的。
"因此,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教育相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卢梭所说的"自然"是指人的才能和器官,也就是人的天性。
因此,"自然教育"就是服从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天性发展进程,促进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教育。
卢梭强调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卢梭教综知识点总结
![卢梭教综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65224a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3b.png)
卢梭教综知识点总结一、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1. 自然天性观:卢梭认为人的天性本善,是一种纯洁无罪的状态,受外在环境和社会习俗的腐化和误导。
教育应当尊重人的天性,引导人的本质发展,而不是去改造和扭曲天性。
2. 自由原则:卢梭主张给予儿童足够的自由,让他们自由发展,自由表达,不加约束,不施压力。
他认为,自由是天赋人权的基础,教育应该是对自由的尊重和保护,而不是束缚和限制。
3. 启发式教育:卢梭提出,教育应该是以启发式为主,帮助儿童发现和认识世界,而不是灌输和填鸭式的教学。
他主张通过亲身体验和自主探索来启发儿童的兴趣和学习,使教育成为一种愉悦的游戏。
4. 个别教育:卢梭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教育应该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尊重个体的差异和特点,而不是一刀切的教学。
他提倡对每个学生进行个别化的指导和培养,使其得到个性化的关爱和教育。
5. 教育的目的:卢梭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个体,完善的公民,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
他主张教育应该是身心并重的教育,注重培养人的思想、品德、情感和意志,使其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和良好素质的公民。
二、卢梭教育的实践方法1. 自然教育法:卢梭主张让儿童在自然中生活、工作、玩耍,通过亲身体验和自主探索来认识世界。
他主张在开放的自然环境里进行自然教育,让儿童接触大自然,学习自然界的规律和奥秘,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2. 游戏教育法:卢梭认为,游戏是儿童最自然的活动,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
他主张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来启发儿童的学习,使教育成为一种愉悦的游戏,而不是一种严肃的苦差。
3. 个别指导法:卢梭主张对每个学生进行个别化的教学和指导,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特点来制定教学计划,适应个体的差异和需要。
他主张注重对学生的情感和意志的培养,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和技能。
4. 家庭教育法:卢梭提倡在家庭中进行教育,认为家庭是最自然的教育场所,父母应该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外国教育史-13《西欧近代教育思想(卢梭)》
![外国教育史-13《西欧近代教育思想(卢梭)》](https://img.taocdn.com/s3/m/7d2696210066f5335b812109.png)
卢梭(1712~1778)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运动中著名 的思想家和教育家(1712—1778 ) –教育代表作《爱弥儿——论教育 》(1762)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社会契约论》 、《忏悔录》
4
一、哲学、社会政治观
哲学观:自然论者;认识论上相信物质世界
是客观存在的,承认感觉经验是认识的基础
社会恶
良心
改造教育、 回归自然
2、认识论: 感觉论,承认感觉是知识的来源
6
教育目的——培养“自然人” 自然人VS公民 自然人具有以下特征:
–不受传统束缚,按本性发展 –不依附于他人,能够自食其力,具有独立 性 –具有社会适应性,能够承担社会责任 –体脑发达,身心健康,具有独立思考能力
7
哲学、社会政治观和人性观构成 了卢梭教育理论的思想基础
自然的教育、人为教育、事物教育
9
3、教育遵循自然的含义
即要求教育要以发展儿童的“内在自然”或“天性”为 心。 – 首先,人生来是自由的,儿童的天性也是自由的,教育应 是“自由”的教育。教育要注重儿童的权利和自尊,让儿 童有充分自由活动的可能和条件,反对专断和强制 ,反对 严酷的纪律和体罚,排除顺从和命令,还儿童以个性自由 、思想自由和活动自由。 –第二,儿童的自然发展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教育要按儿童 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状况进行。教育要以儿童为出发点,强 调儿童与成人的区别,反对教育中的成人化做法和无法儿 童特点的现象,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特点,适合儿童的接受 能力和需要。 –研究儿童的个别特点。
感觉论 理性 自然教育的基本含义
教育目的:培养自然人 自然教育理论 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
教育年龄分期及各阶段的教育
论理想国家的公民教育
外国教育史27
![外国教育史27](https://img.taocdn.com/s3/m/6542cc22bcd126fff7050bc8.png)
二、《爱弥儿》简介
概况:《爱弥尔——论教育》写于1757年,
1762年第一次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版。该书是一
部半小说体的教育专著,公分五卷。前四卷提出
儿童成长的自然的重要时期,及与之相适应的教 育原则、内容和方法。第五卷着重论述了女子的 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
此书的意义:卢梭的教育思想重要体现在他 的《爱弥儿》一书中。该书的主要贡献是分析了 人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关系,论述了儿童生理心 理发展的自然进程,倡导了自然主义和儿童本位 的教育观,为教育科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对教育的关注:在《爱弥尔》一书的原序中, 卢梭提出了为什么要研究教育和如何研究教育的 问题。
第十章
卢梭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思想基础与《爱弥儿》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是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运动中著名 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通过教育 代表作《爱弥尔——论教育》, 提出了以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然教 育为基础的培养新人的教育理想。
一、生平及思想基础 1、生平
2、思想基础
卢梭一生写下了大量著作,涉及政治、法律、
经济、文学和教育等领域。这些著作虽然内容不
同,但相互之间联系密切,构成一个完整的思想
体系。其共同点是抨击法国封建社会的不平等现 象,并寻求克服不平等的方法和途径。
政治观
卢梭提出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要求民主、 平等的思想,主张社会契约论。 恩格斯指出:“18世纪的伟大思想家们,也 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脱出他们 自己的时代所给予他们的限制。” 卢梭的政治思想实质上是以资产阶级的“人 性论”为基础的,他把资产阶级的一切需要都看 成是人的“自然本性”需要。通过教育培养新人 便成为社会改造的重要的一环。
第十章 卢梭的教育思想
![第十章 卢梭的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c5b9e264a98271fe910ef9c5.png)
内容简介
《爱弥儿》(Emile),在教育上的主要贡献, 是分析了人的发展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论 述了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自然进程,倡 导儿童本位、自然教育理论。卢梭在知识 教育上反对教条主义,主张行以求知;反 对古典主义,主张学以致用。
简要评述
《爱弥儿》是卢梭把深邃的哲理与汪洋捭 阖的浪漫情怀,执着的理想与优雅的风 格交融的结晶。深刻表达了卢梭的资产 阶级教育思想,是反封建的理性革命声 音在教育领域的表达,对后来康德、杜 威等的教育学说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③自然人又是自由的人。而国家公民在社 会中常常是某种专业化的职业人,他被 囿于自己的职业而失去自由。
④自然人是自食其力的人。
• 卢梭所憧憬的“自然人”是摆脱封建羁 绊的资产阶级新人。论述中包含重视普 通教育、反对等级教育,强调体脑并用、 身心两健,培养独立判断能力和适应能 力等教育思想。
3.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
(2)劳动教育
• • 青年期的孩子应当学会劳动; 卢梭主张学生必须学一门职业
4.青春期的教育
主要内容: • 道德教育 • 宗教教育
5.女子教育
• 只能学习适合于她们的东西
• 首先培养健康的身体,但更倾向于灵巧 的目的 • 安排女子学习唱歌、跳舞、绘画
• 培养治家能力
第五节 论理想国家的公民教育
【思考与分析】
评述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参考书目
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人民教 育出版社1985年版。
谢谢!
• 正确看待儿童 • 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
第四节 自然主义教育的实施
实施阶段
婴儿期
感官训练
童年期
身体发育
文化知识
青年期
劳动教育
道德教育
外国教育史讲义8——卢梭的教育思想
![外国教育史讲义8——卢梭的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1d93de80e53a580216fcfe95.png)
外国教育史课程讲义8——卢梭的教育思想17世纪中叶,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议会制度获得比较健康的成长。
同一时期的法国却处在封建统治的高压下。
路易十四坦言“朕即国家”,充分显示了专制暴君的淫威。
波旁王朝的王权和天主教的神权,陷法国于天昏地暗。
当时,法国居于第一和第二等级的僧侣和贵族,虽不足全国人口的1%,却垄断着全国绝大部分的土地和财富。
无怪乎法国启蒙学者伏尔泰逃居英国时,盛赞英国是“理性畅行无阻之邦”、“酷爱自由之国”。
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更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跃进,英国国力蒸蒸日上。
相形之下,法国则瞠目其后。
18世纪中叶,法国的工场手工业和商业已有很大发展,新的生产力和在封建制度内部发展起来的新的生产关系与旧制度的矛盾日益尖锐,经济力量渐趋壮大的资产阶级对受封建统治者遏制的现象日益不满。
农民破产,被迫成为游民、乞丐,盗匪猖獗。
广大群众对教士的懒惰、荒淫、腐败充满痛恨。
法国社会的各种矛盾集中表现为以资产阶级为首的第三等级(资产阶级、手工业者、农民)与特权阶级’(教士、贵族)之间的矛盾。
新兴资产阶级与城市工人、市民是被剥削的第三等级,他们没有政治权利。
无比尖锐的阶级矛盾使法国大革命一触即发。
当时法国的封建制度已经腐朽,但旧制度的得益者不肯退出历史舞台,社会变革已不可避免。
社会变革一般需要思想、舆论上的准备,因此,思想革命往往是政治革命的先导。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作为革命前奏的启蒙运动兴起了。
在这一时期,法国先后出现了一批勇敢的思想家,他们猛烈抨击旧制度及其意识形态,勾勒未来新制度的蓝图,唤醒、启蒙人们为推进社会的变革而奋起斗争,这场新思想运动史称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以伏尔泰为泰斗,以狄德罗、爱尔维修、卢梭等人的百科全书派为骨干,高举理性、自由、人权、博爱的大旗,向权威、神学、专制、愚昧提出挑战,在政治、法律、哲学、宗教、伦理、教育、艺术等各个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性的风暴,使一潭死水的法国社会激烈震荡起来,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鸣锣开道。
卢梭的教育思想
![卢梭的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89b525dd7f1922791688e8b6.png)
卢梭的教育思想一、卢梭的教育思想概述卢梭(1712——1778)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政治学名著《民约论》,这是世界政治学史上著名的经典著作之一;他的政治观点,对后来的法国革命产生了很大影响。
教育学论著《爱弥儿》,简述了他那独特而自由的教育思想,这是一部儿童教育的经典著作,虽然卢梭在世时,曾因此书而遭受攻击,但其独到的教育思想,不但对后来的教育学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其民主自由的思想也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动力。
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卢梭以他的《爱弥儿》在教育上掀起的是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教育从来是以成人的能力和需要为标准的,卢梭却大声疾呼,要打破这个传统。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则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不愿意事物天然的那个样子,甚至对人也是如此,必须把人象练马场的马那样加以训练;必须把人象花园中的树木那样,照他喜爱的样子弄得歪歪扭扭。
”(《爱弥儿》上卷第5页)这是《爱弥儿》里开宗明义的一段话,表达了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
那就是人之生性善良,教育应“归于自然”。
1、卢梭的“性善论”虽然并不科学,但它在历史上是有积极的进步意义的。
因为若把人象基督教那样视为先天罪犯,则必然诉之严酷惩戒,迫使人们盲目顺从而摧毁人权;不如强调人们向善发展的可能性,更有助于提高人的政治地位和保障人的社会权力。
变抑制天性的教育为尊重天性的教育,是教育上的巨大变革。
在这个历史转折点上,卢梭是关键性的人物。
2、由“归于自然”的理论出发,卢梭主张教育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而实施。
他说:“处理儿童应因其年龄之不同而不同。
”又说:“在万物中,人类有人类的地位,在人生中,儿童期有儿童期的地位;所以必须把人当人看待,把儿童当儿童看待。
外国教育史_第十章卢梭的教育思想
![外国教育史_第十章卢梭的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c672b525915f804d2b16c1bb.png)
狄德罗等许多启蒙思想家,并参加了《百科 全书》的编写工作。长期艰难的流浪生活, 对卢梭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749年,以《科学与艺术的进步能使道
德改善还是使道德堕落》为题举办征文 活动,卢梭参加了法国狄昂学会的征文 并获得了首奖。卢梭的论文犀利、尖锐, 与众不同,社会反响强烈,卢梭一举成 为文坛名人。
教育遵循自然天性的依据是人性本恶、自然
皆善。让儿童自由发展的同时,卢梭也提出 了由于儿童天性的个体差异,要求因材施教。 卢梭的这一“归于自然”的主张是教育史上 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它带来了儿童观、教育 观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4、自然教育应当在家庭进行 卢梭十分重视在家庭中实施自然教育。 5、自然教育应在乡村中进行。 卢梭认为应当送孩子到乡村接受自然教
育。
二、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
卢梭在《爱弥儿》中表示,自然教育的最终
目标是“自然人”。按照他的论述,“自然 人”这个概念是相对于“公民”“国民”等 概念来说的。二者对立。 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然人是能独立自主的人,他能独立 自主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第十章
卢梭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生平、活动、著作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 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运动中 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通 过教育代表作《爱弥尔——论 教育》,提出了以人的自由发 展和自然教育为基础的培养新 人的教育理想。
1、生平
卢梭出生于日内瓦一个贫穷的钟表匠家庭。 1742年,卢梭离开日内瓦来到巴黎,结识了
第二、在自然的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
的;而在社会之中,公民是有等级的。 第三、自然人又是自由的人,他是无所不宜, 无所不能的,而国家公民是专业化的职化人, 囿于职业而失去自由。 第四、自然人还是自食其力的人,他靠自己 的劳动所得为生。
外国教育史 卢梭的教育思想
![外国教育史 卢梭的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7980e342767f5acfa1c7cda6.png)
三、教育原则
(二)教育原则
1、“按照孩子的成长和人心的自然发展而进行教育”,教
(三)少年期(12至15岁):智育
1、主要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 2、智育的任务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和掌握学习研究的方法。并不在于教给儿童一大堆知识。 3、选择(科学)知识的三个原则:其一,照顾到实用:即 给儿童的知识必须是有用的、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其二,应 以儿童的兴趣为标准;其三,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
一、哲学基础
(二)感觉论(指明人的知识的来源)
1、卢梭在其人性观之上,针对着当时的教育只重书本的不良现象强调重视感官 训练的思想。 2、卢梭认为感觉是知识的来源。所有一切都是通过人的感官而进入人的头脑的。 所以人的最初的理解是一种感性的理解,正是有了这种感性的理解做基础,理智 的理解才得以形成。感觉是人的知识的原料。因此,理性使人认识事物的前提是 感觉器官的成熟。 3、孩子们的感官需要通过实际训练加以逐步提高。因此卢梭设想了种种系统训 练感官的方法。 4、卢梭将教育建立在对人的认识之上是教育史上的创举。虽然他的人性论中存 在一些唯心的东西和天才的猜测成分,但他试图把儿童的教育建立在关于儿童天 性的理论研究之上,显示了近代教育心理学化的端倪,预示了教育的发展方向。
五、自然教育分期理论
(五)女子教育
1、观点
(1)最终目标是培养贤妻良母,这是自然法则富裕女性的
天职。 (2)与男子的教育无论在内容、观点、方法还是体系上都 大相径庭,主要是围绕与男子的关系进行相应教育和训练。
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实践
![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d0bb2069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8a.png)
一、引言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被誉为“教育史上的牛顿”。
他提倡“自然教育”,强调教育要遵循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的自然发展。
本文将从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卢梭的教育思想1. 教育的本质卢梭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儿童认识世界,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他强调教育要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使他们在自然状态下健康成长。
2. 教育的目的卢梭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德、有才、有智、有体的人。
他认为,教育应该使儿童成为能够独立思考、具有道德品质、有才华和体魄的人。
3. 教育的原则(1)遵循自然原则。
卢梭认为,教育要遵循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的自然发展。
他主张让儿童在自然环境中成长,通过观察、实践和探索来学习。
(2)情感教育原则。
卢梭强调情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认为情感是儿童认识世界和形成人格的基础。
(3)实践教育原则。
卢梭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实践,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4. 教育的方法(1)观察法。
卢梭认为,教育者应该观察儿童的行为和思想,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特点,从而制定合适的教育方案。
(2)启发法。
卢梭主张教育者应该引导儿童独立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3)游戏法。
卢梭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天性,通过游戏可以让儿童在快乐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三、卢梭的教育实践1. 卢梭的教育实践背景卢梭的教育实践发生在18世纪的法国,当时社会动荡,教育制度僵化,儿童的教育状况堪忧。
卢梭为了改善儿童的教育环境,亲自创办了“卢梭学校”。
2. 卢梭的教育实践内容(1)学校环境。
卢梭学校的环境充满自然气息,教室宽敞明亮,设施简陋,让儿童在自然状态下学习。
(2)课程设置。
卢梭学校的教育内容丰富多样,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艺术、体育等,注重培养儿童的全面发展。
(3)教学方法。
卢梭学校采用观察法、启发法、游戏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儿童在快乐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
(4)师生关系。
卢梭学校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教师尊重儿童,关注他们的需求,成为他们的朋友和引路人。
卢梭的教育思想
![卢梭的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927273a9d0d233d4b04e690d.png)
卢梭的教育思想卢梭(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
《爱弥尔》是其最有影响的一部教育代表作品。
1、论人的天性卢梭是坚定的“性善论”者。
他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在他看来,儿童之所以乖张任性,不是自然造成的,而是由于教育的不良导致的。
卢梭的天性哲学体现在教育上,便要求教育脱离社会文化的监牢而使人性得到发展。
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弃恶扬善,恢复其天性。
也就是说,教育要“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人要成为“天性所造成的人,而不是人所造成的人”。
2、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卢梭指出:“教育有三个来源:或来自自然,或来自人,或来自事物。
人的器官和能力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学习利用这种器官和能力发展是人的教育,从周围事物经验中获得的是事物的教育。
”如果在一个人身上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如果这三方面的教育是一致的,他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卢梭还进一步指出,“教育的这三种要素,其中自然教育完全非人力所能控制,事物的教育我们对他也只具有一部分的势力;只有人的教育是我们所能够支配的。
”因此,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教育相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卢梭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自然人并不是回复到原始社会的退化之人,而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即身体强壮、心智发达、能力强盛的“新人”。
卢梭猛烈地抨击封建教育。
他指出,封建教育不顾儿童天性发展、抹杀儿童天性与成人的区别,以至不根据儿童特点施教,硬将对成人适用的教育强加于儿童,使儿童成为教育的牺牲品。
因此,他把儿童的发展和教育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主张根据每个阶段儿童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育。
(1)婴孩期(出生—2岁)。
这一时期教育以身体的养护和锻炼为主。
通过合理的饮食、衣着、睡眠和游戏,养成健康的体魄,为儿童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
卢梭的教育思想
![卢梭的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cb65848383d049649b66587f.png)
卢梭的教育思想卢梭(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
《爱弥尔》是其最有影响的一部教育代表作品。
1、论人的天性卢梭是坚定的“性善论”者。
他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在他看来,儿童之所以乖张任性,不是自然造成的,而是由于教育的不良导致的。
卢梭的天性哲学体现在教育上,便要求教育脱离社会文化的监牢而使人性得到发展。
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弃恶扬善,恢复其天性。
也就是说,教育要“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人要成为“天性所造成的人,而不是人所造成的人”。
2、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卢梭指出:“教育有三个来源:或来自自然,或来自人,或来自事物。
人的器官和能力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学习利用这种器官和能力发展是人的教育,从周围事物经验中获得的是事物的教育。
”如果在一个人身上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如果这三方面的教育是一致的,他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卢梭还进一步指出,“教育的这三种要素,其中自然教育完全非人力所能控制,事物的教育我们对他也只具有一部分的势力;只有人的教育是我们所能够支配的。
”因此,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教育相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卢梭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自然人并不是回复到原始社会的退化之人,而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即身体强壮、心智发达、能力强盛的“新人”。
卢梭猛烈地抨击封建教育。
他指出,封建教育不顾儿童天性发展、抹杀儿童天性与成人的区别,以至不根据儿童特点施教,硬将对成人适用的教育强加于儿童,使儿童成为教育的牺牲品。
因此,他把儿童的发展和教育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主张根据每个阶段儿童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育。
(1)婴孩期(出生—2岁)。
这一时期教育以身体的养护和锻炼为主。
通过合理的饮食、衣着、睡眠和游戏,养成健康的体魄,为儿童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
法国教育家卢梭的教育思想
![法国教育家卢梭的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446f4227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ea.png)
法国教育家卢梭的教育思想卢梭是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启蒙运动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那么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卢梭的教育思想,希望对你有帮助!卢梭的教育思想卢梭是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为后世留下许多思想瑰宝,他的文学著作最后成为了人们思想上的武器,对后来的法国大革命和美国大革命指明了方向。
卢梭的思想一般着重在于政治观点和哲学上,但是卢梭的教育思想在当时同样是极大的进步。
卢梭的教育思想偏向自然,顺应天性。
人的天性是自由的,而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宗教统治严中,人们思想愚昧,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孩子生下来开始到学习知识,都是接受的宗教教育,这是对思想极大的禁锢。
虽然卢梭过分的强调天性之上,让孩子自然发展,这看上去是极为激进的,但是在那样的高压封建统治下,这种理论是最强有力的反抗。
卢梭的教育思想与他的哲学思想、政治观点是分不开的。
在政治上提出人人平等天赋人权的主张,在哲学上也表明的人性本善的观点,以及人的道德基础。
这些观点都与教育思想中的自然天性紧密相连。
卢梭的教育思想主要存在著作《爱弥儿》中,在作品里提出了自然人,表明了自然理论的教育目的。
卢梭的教育思想本身是在当时对封建社会的一个极大的打击和反抗,正是因为主要其反抗封建的目的,所以卢梭的思想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和平美好的今天并不完全适用。
但是这并不影响卢梭作为反封建勇敢斗士的伟大。
卢梭与休谟关系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以及休谟的《人性论》在世界范围内流传,看过的人都会明白,卢梭与休谟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共识的,那么卢梭与休谟为什么会水火不容呢?有人说卢梭在后来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总感觉身边的人都在害他;而休谟因为受不了精神不稳定的卢梭,所以二人才会水火不容。
但这只是众人的猜想,并不是事实。
也有人说,休谟同样参与了《百科全书》的创作,这就相当于间接地向卢梭宣战。
这么说其实也有些道理,毕竟两个人都很优秀,私下会相互竞争。
但这并不是卢梭与休谟水火不容的根本原因。
卢梭的教育思想_参考资料
![卢梭的教育思想_参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8381e465acfa1c7aa00ccb5.png)
《卢梭的教育思想》精选阅读(1):卢梭的教育思想(一)教育要顺应自然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务必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他在《爱弥儿》开卷即写道,出自造物主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如果你想永远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
因此,卢梭反对那种不顾儿童的特点,干涉并限制儿童自由发展,违背儿童天性的传统的古典教育,提出了教育要顺应自然的思想。
在卢梭看来,人所受的教育,来源不外3种,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
他说,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
这三方面的教育是相互联系的。
如果在一个人身上这3种不一样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如果这三方面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趋于同一目的,他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到达他自我的目标,而且生活得很有好处。
卢梭还进一步分析:在这3种不一样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决定的;事物的教育中人在有些方面能够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地加以控制的。
因此,就应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教育相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卢梭所说的自然是指人的才能和器官,也就是人的天性。
因此,自然教育就是服从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天性发展进程,促进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教育。
卢梭强调说:大自然期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貌。
在他看来,如果以成人的偏见加以干涉,剥夺儿童应有的权利,结果只会打乱自然的次序,破坏自然的法则,从根本上毁坏儿童。
卢梭认为顺应自然的教育必然也是自由的教育,因为人最重要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
卢梭声称: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的第一基本原理。
只要把这个原理应用于儿童,就可源源得出各种教育原理。
因此,他要求要尊重儿童的自由,让儿童享有充分自由活动的可能和条件,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自然的、自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儿童的身心发育水平和个别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卢
梭的教育思想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卢梭的教育思想
(二)卢梭的教育思想
1.论人的天性
在人性论问题上,他认为人性善,在人的善良天性中存在两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感情,即自爱心和怜悯心。
他的性善论与宗教的原罪说针锋相对,充满着反封建的战斗精神,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
他同其他启蒙学者一样,承认感觉是知识的来源,持感觉论观点。
2.自然教育理论
他的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back to nature)。
他从儿童受的多方面的影响来论证教育必须“归于自然”。
他说每个人都是由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和人为的教育三者培养起来。
只有三种教育圆满的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但自然的教育人力不能控制,所以无法使自然的教育向事物的和人为的教育靠拢,只能是后两者向自然的教育趋于一致。
因此,教育“归于自然”,即以自然的教育为基准才能是良好有效的教育。
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自然人”,这个概念不同于“公民”或“国民”,“自然人”是能独立自主的人,平等的、自由的、自食其力的、道德高尚、能力和智力极高的人。
在方法上,首先要正确看待儿童,不要把他们看成是小绅士、小大人,看成上帝的产物、成人的玩物。
其次要给他们以充分的自由。
成人的不干预、不灌输、不压制和让儿童遵循自然就是所谓的“消极教育”,但并不是不教育,而是要观察自由活动的儿童,了解他的自然倾向和特点;防范来自外界的不良影响。
在自然教育的实施上,他分为婴儿期教育、儿童期、青年期、青春期四个时期,还提出女子教育问题。
3.公民教育理论
卢梭又是一个对新的社会制度充满幻想的思想家,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和培养良好的国家公民。
他认为理想国家中的教育“必须给予人民的心灵以民族的形式”,其目标是培养忠诚的爱国者。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改变现存制度及其教育,主张国家掌管学校教育,“设立一个最高行政院为教育的最高管理机构”。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
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
5.56%。
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
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
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着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三)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1.论教育目的
他认为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尤其是人的能力的发展。
这一思想有其独特的丰富内涵。
首先,在他看来,每个人生来就有天赋的潜能,都要求和可能得到发展;其次,人的发展必须通过教育;第三,“教育意味着完整人的发展”;第四,通过教育完美的发展人的能力,提高人的素质,授予人民谋生的本领,培养每个人树立自立、自尊、自强的意识,就可以使人成为人格得到发展的真正独立的人。
2.论教育心理学化
所谓教育心理学化,第一,是要求将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上;第二,就是必须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适合儿童学习心理规律,即教学内容心理学化;第三,教学原则和方法心理学化;第四,要让儿童成为他自己的教育者。
3.论要素教育
要素教育论是他基于教育心理学化理论对初等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重要论述。
基本思想是认为初等学校的各种教育都应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然后逐渐转到日益复杂的要素,以便循序渐进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致力于探索要素教育的原因是,一方面基于他认为儿童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发展有其自然顺序,另一方面是为了使广大劳动人民都能受到更加简单有效的教育。
他认为德育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智育的最基本的要素是数目、形状和语言;体育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各种关节的活动。
4.建立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
根据教学心理学化和要素教育主张,具体研究了学校各科教学法,提出了许多革新意见,被称为现代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的奠基人。
他对初等学校的·语言教学、算术教学和测量教学尤为重视。
在语言教学上,提出发音教学、单词教学、语言教学三个阶段;算术教学应从最简单的1开始;测量教学把形状测量作为数的关系的基础。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
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在新庄“贫儿之家”时期,就开始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初步试验;后来,在斯坦兹孤儿院继续进行这一实验。
他的这一论述主要反映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代对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的关系的新要求,有积极意义。
但受时代局限,无法找到二者之间的内部联系,更未能对二者之间关系做历史分析。
关于凯程: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平衡:找到工作、生活、家庭的平衡点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