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临床心理护理方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心理疏导法
目的: 将认识和行为相结合,调动患者的主 观能动性、主动地促进心理转化的过程。
人本主义理论基础
(一) 人性观 • A. 批判: 罗杰斯不同意心理分 析学派对人消极的看法,他对人有 极大的信心,强调每个人的价值和 尊严。
精神分析学派两个基本假设
1、心理决定论原则(因果原则):心理 现象与物理(生理)现象一样,不会是 偶然或碰巧发生的,每一心理事件的产 生都是先前的事件所决定的。 2、存在一种不为个人所了解的心理过程 (历程)—潜意识的存在及意义。
治疗结果:
• ( 1)实际:使当事人对自己有
较实际的看法和积极的评价 • (2)自主: 使当事人增加自信 和较有能力自主,性格较健康
• (3)接纳: 使当事人能够对自 己和本身的感受以及对他人较为 接纳 • (4)应对: 使当事人较少对自 己的经验作出压抑,较能克服压 力 • (5)适应: 使当事人行为上表 现得较成熟,适应能力增强
基本假设
人在本质上是可信赖的。人有不需要治疗 者直接干预就能了解自己以及解决自己困 扰的极大潜能,只要提供适宜的环境气氛, 建立有治疗功能的良好关系,使当事人体 验到那些以前被自己否定和扭曲的感觉, 学习接纳自己,增进自我觉察,他们就能 朝着自我导引的方向成长。
心理失调的原因 • 1、自我不协调
(3)日常生活中和各种错误如失言、笔误、遗忘与 丢失等;
弗洛伊德提出了六点理由说明无意识的存在: (4)灵感、直觉等创造性活动中的心理现象; (5)精神分析发现许多心身疾病以无意识的内 心冲突为基础; (6)依据无意识假设而建立起来的精神分析技 术对治疗精神病患者的有效性,间接地说明了无 意识的真实性。
•
(2)建立关系: 因此治疗的基本目的是建立安全与 可信任的治疗关系,使当事人能减少防 卫,真实地自我探索,进而察觉阻扰成 长地各种障碍,从而变得更开放、更能 信任自己、更愿意进步,以及更愿意按 照内心地标准去生活。
• (3) 探索成长: • 个人中心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 解决问题,而是帮助当事人成长, 这样他们就更能克服现在以及将来 所要面对的问题。
生 活 事 件
认知评价
应对方式
心理反应 行为反应 生理反应
健康
社会支持
个性特征
疾病
1、认知重组:改变对事物和自身的认知评价 2、寻求和利用社会支持 3、积极应对方式: 1)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积累应对经验 2)加强社会技能的培养 3)寻求信息:增加对事物的可控性和可预测性 4)消除紧张,采用自我防御机制;积极转移;自我 暴露或宣泄;逃避或回避应激源 4、培养健康的性格、信念和意志 等
• 理想自我,良知,良心。 • 遵循 “道德原则”。
• 人格中的监控机构。
人格结构与行为
超我要求 现实要求
自我
行为
来自百度文库
本我要求
精神分析的人性观(human being view)
• • • • • • • (1)人基本上是消极的、负面取向与机械的 (2)人类具有生存与死亡的本能 (3)人生的目标其实就是死亡 (4)人类行为的原则是追求享乐与避免痛苦 (5)人的行为受到无意识、性驱力决定 特别是早年经验 (6)人类的能量有限,本我、自我与超我在 控制平衡
•
当一个人自我和经验之间出 现了不一致、不协调,个体否认 或歪曲经验,就会导致焦虑、自 卑或对人敌视、恐惧等适应不良 的状态,出现心理失调。
自我不协调在心理失衡者身 上有明显的表现。 • 例如,一个人意识到“我是 怎样的人”,同时又认为“我不 该是这样”的时候,内部的紊乱 就不可避免。
•
2、人际环境差
(1)人在催眠状态下,往往能会记起早已遗忘的儿 童期经验。
(2)做梦是无意识存在的有力证据。他认为,梦是无 意识表现自己的主要途径之一。他的一句名言:“梦是 愿望的满足”。梦是利用睡眠时前意识“检察官”放松 警惕的机会,无意识中的本能欲望通过伪装和变形的方 式混入意识中来的结果。通过对梦的分析,就可以知道 一个人的无意识欲望和动机。
精神分析的基本治疗
病人的心理障碍是由于压抑在“潜意识” 中的某些幼年时期所受的精神创伤所致;因而 要通过内省的方法,以自由联想、精神疏泄的 方法,把痛苦的体验挖掘出来,从中发现心理 障碍的根源;并对病人所提供的情况进行分析 解释,启发和帮助病人领悟并重新认识,从而 改变原有的病理行为模式,重建自己的人格, 达到治疗的目的。
﹡的结果。
某些疾病的发生也可以是因为“错误的习得性行为”
经典条件反射的特征
(2) 消退:要想让一个新的S—R联系持久存在,就得
持续地把无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结合起来,否则条
件反应就会逐渐削弱直至最终消失。这种条件性的
S—R联系渐渐消失的现象叫做消退。
经典条件反射的特征
(3) 泛化:某种特定刺激的条件反应形成后,另外一 些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出同样的条件反应。新刺 激越近似于原刺激,条件反应被诱发的可能性就越 大。这一现象称为泛化
•
罗杰斯认为,人的许多变 态行为和疾病的产生,主要是因 为不适当的环境使人的潜能不能 发展或向歪曲的方向发展。在这 些不适当的环境因素中,最重要 的是人际关系。
治疗目标
• (1)除去防卫: • 当事人必须先除去在社会化过 程中形成的防卫面具,从虚假的背 后显现出一个不断实现的人,并且 对经验开放、信任自己、评价的内 在资源、愿意不断成长。 •
恋物癖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6 模仿学习理论
﹡ 班杜拉:人的大量行为通过模仿习得。即一个人通过观
察他人(模仿)的行为反应而学习了某种反应方式。
﹡ 模仿学习是一种替代强化机制或称替代条件学习。
﹡ 影响模仿的因素:被模仿者特性;观察者的特性;观察 者的参与程度;
体罚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被母亲打屁股的孩子比那些没挨过打的孩子在课堂上更多 地出现攻击性行为。攻击性最强的是那些曾被母亲用暴 力——用拳、掌,或借助外物痛打——惩罚过的儿童。
3、行为治疗的特点
4.经典的条件反射学说
巴浦洛夫 (1849~1936)
经典条件反射的特征
(1)获得:将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呈现,就能
够获得条件反射和加强条件反射。
﹡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强调环境刺激S对行为反应R的影响
(即S → R)。根据这一理论观点,许多正常和异常的行为 反应,可以通过经典条件作用而获得。例
临床心理护理方法
学习目标
理解临床心理护理方法的理论基础 及使用方法
一
心理支持法
理论基础: 人患病时,生理功能及心理功能都受 到影响,都需要外界的援助。 需要得到理解、鼓励、关心和支持, 若需要得到满足,可以缓解病人的痛苦, 激发和调动机体的潜能,增强与疾病的 抗争能力。
具体方法:
应激源 中间影响因素 应激反应
自我(ego)
• 在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性和审慎。 • 儿童能够区分自身和外界时出现。 • 功用:对外适应环境要求; 对内调节本我驱力及宣泄。“泄洪 闸”。延迟作用。 • 控制与调节的能力与防御机制有关(心理成熟 水平)。 • 活动区域:部分意识范围,部分无意识的。 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superego)
调动患者的潜能来解决问题
心理疏导法的具体方法: 1 使病人客观了解自己的境况 2 帮助病人了解自己应对困难的能力 3 鼓励病人建立适当的心理宣泄途径 4 引导和帮助病人培养稳定的情绪
行为矫正训练法
行为治疗: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 导,按一定的治疗程序,来消除 或纠正人的不良行为的一种心理 治疗方法
对有明显环境因素引起的某些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特
人本主义理论基础
人性观 • A. 批判: 罗杰斯不同意心理分 析学派对人消极的看法,他对人有 极大的信心,强调每个人的价值和 尊严。
•
B. 倾向:罗杰斯认为,人 性的发展和生物进化一样, 具有建设性的方向。
C.核心:
• 1、人是理性的,能够自立,对自己负责, 有正面的人生取向。 • 2、人有追求美好生活、为美好生活而奋 斗的本性。 • 3、人是建设性和社会性的,值得信赖, 可以合作。 • 4、人有潜在的能力足以有效的解决生活 问题。 • 5、人有能力自我导引,迈向自我实现。 •
•
意识(consciousness):表层,清醒 状态下各种有目的的心理活动。 • 前意识(pre-consciousness):浅层, 集中注意或加以提醒可进入意识。 • 无(潜)意识(unconsciousness): 深层,被压抑着,很难觉察到。 通过分析可揭示。
弗洛伊德提出了六点理由说明无意识的存在:
• 行为疗法提出了相应的以下两点基本假设:
•
(1)如同适应性行为一样,非适应行为也 是习得,即个体是通过学习获得了不适应的 行为。 • (2)个体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所缺少的适应性 行为。
• • • • • • • • •
(1)研究集中于人的行为, (2)以行为学原理为基础, (3)强调当前环境事件, (4)由日常生活人们实施, (5)程序精确描述 (6)强调行为改变的测量 (7)强调自我管理技能 (8)不重视问题的原因 (9)不对潜在动因进行假设
模仿学习理论
﹡ 在社会情境中,通过观察与模仿别人(榜样)的
行为,而间接学习的过程。是形成社会行为的基础。
﹡ 治疗意义:为示范治疗、行为矫正技术的发展提 供了理论依据。
行为矫正常用方法介绍
1、系统脱敏法(systematicdesensitization ): Wolpe通过猫的“实验性神经症”的获得与消除,指出 神经症是由学习过程学到的不适应行为,并提出“交互抑制”
经典条件反射
治疗意义:
巴甫洛夫的实验证实了反射活动与学习的 关系,提示了学习的基本原理,即增强原理, 为厌恶疗法、系统脱敏、强化等技术提供了 理论基础。
5. 操作性条件反射
桑代克 斯金纳
动作1 压杠杆 饥饿 动作2 乱窜
食物奖励
动作3 乱咬
重视行为结果对行为本身的作用,许多异常的行为反应 可以由操作条件反射机制而形成或改变。
动作1 压杠杆 饥饿 动作2 乱窜
食物奖励
动作3 乱咬
重视行为结果对行为本身的作用,许多异常的行为反应 可以由操作条件反射机制而形成或改变。
操作性条件反射
﹡ 治疗意义:人类行为能够借助积极强化的适当使
用而加以控制、指导、改变和形成。惩罚可以使习 得的不良行为得到改变。这一认识为行为治疗中用
各种惩罚手段消除不良行为(如烟、酒、窥阴癖、
学说。将习得的放松状态用于抑制焦虑反应的过程称交互抑
制。 “系统脱敏法”的行为治疗技术,是行为治疗发展史上 的一个重要标志。
系统脱敏法
交互抑制原理认为,人的肌肉放松状态与焦虑状态是对抗
的过程,通过生理上的放松能抑制焦虑情绪,如果病人能在
放松状态下接近一个引起焦虑情绪的刺激,经过一段时间, 这个刺激就会失去作用,病人不会再因为它的出现而感到焦 虑;然后再逐渐增加刺激的强度,直到出现最强的刺激也不 引发焦虑为止。
精神结构学说(psychological construction)
• 原我(它我)ID:
深层—行为动力源泉
• 自我(Ego):意识中,在社会所 允许的方式下,指导自己的行为。 • 超我(Super—ego):
最高级,良心与理想的要求, 可以改变原我的冲动。
本我(id)
• 人 格 中 的 原 始 成 分 , 不 易 把 握 。 “ 能量 库”、“火山下的岩浆”。 • 在无意识中表现,寻求本能欲望的释放和 满足。 • 遵循“快感原则”。 • 遵 循 初 级 思 考 方 式 ( primary thinking process):幼儿水平的思维。
无意识理论 (unconsciousness)
意识 前意识 潜意识
冰山
海平面
无意识理论 Unconsciousness
• 无意识:人们对自己一些行为的真正原 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 • 潜意识:人们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有一 个潜在的心理活动在进行着,不为人们 所意识到,但“严重地”影响着人的外 部行为。 • 动力(动机、欲望和压抑)的无意识
– D.冲突:
罗杰斯也承认人有侵犯冲动 和多种复杂的心理冲突。 – 但解决这些冲突不应采取心 理防御的态度,心理防御无助于 问题的根本解决,甚至是有害的。 –
–
• E.动机: • 罗杰斯相信人最基本的生存动 机就是全面发展自己的潜能,不断 成长和实现自己。 • 因此,心理治疗的目标就是 “将一个具有充分潜能的人早已存 在的能力释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