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石油工业史的大脉络, 石油巨头公司发家史, 油桶比油贵真不是段子——史诗级著作《奖赏》,石油人必读
中国石油的发展简史

中国石油的发展简史
中国石油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历程。
以下是中国石油发展的简要历史:
早期阶段(20世纪初至1949年):
- 早在清朝末期,中国就开始发现和利用一些油田。
- 但直到20世纪初期,中国的石油工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产量很低。
- 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的石油产业几乎全部为外国资本控制和开发。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1949年至1978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开始重视石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1955年成立了中国石油工业部,标志着中国石油工业的正式启动。
- 在此期间,中国发现了一些大型油田,如大庆油田,成为国内主要的石油产区。
- 尽管有所发展,但中国石油工业整体仍然落后,对进口依赖较大。
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至今):
- 改革开放后,中国加速了对石油工业的改革和开放,引进了更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 中国开始加大石油勘探和开发力度,积极引进国际油企合作,提高了石油产量和技术水平。
- 中国石油企业逐渐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全球范围内积极进行海外投资和资源开发。
现状与展望:
-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之一,石油消费量庞大。
-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中国石油继续寻求新的开发技术和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如天然气、太阳能和风能等。
- 在国内,中国石油企业也在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水平。
中国石油的发展历程充满曲折,但在不断改革开放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石油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专项答题

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专项答题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专项答题一、我国古代石油利用我国古代对石油的利用早在公元前6世纪就有记录。
据史书记载,古代我国人把石油称为“石脂”、“火药”、“岩漆”等,用于照明和防水等。
史书《水经注》中有记载:“林中有石脂,泄乎水上,兼着干货之筏,车之便也。
”说明古代我国人利用石脂来防水。
古代还有很多石油开采的遗址,如云南昭通盐井的“石油井”、山东青州的“石油井村”等,这些都表明古代我国对石油有一定的认识和利用。
二、清末石油工业的诞生清朝末年,我国开始出现了石油工业。
1884年,清政府颁布了《矿源条例》,确认了矿产属于国家所有,其中也包括石油。
在此之后,我国掀起了一股石油开发热潮。
1899年,巴克油矿在北洋工部驻天津的工程师培华发现。
1910年,在南京举办的第三届南北练矿专员大会上,发表论文《我国埠油的情况论》。
这标志着我国石油工业由传统的无机燃料加工工业向现代石油工业的转变。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石油工业发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石油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1955年成立的我国石油工业部是我国石油事业的统筹管理和领导机构。
我国政府开始大力投资建设石油工业,开展石油勘探开发,大兴油田、胜利油田等相继发现。
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实行石油行业全面向哈比索施实行石油禁运时,我国的石油工业发展停滞不前。
为了摆脱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我国政府开始全方面发展石油工业,加大对石油勘探和开发力度,从而使我国石油工业再次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石油工业体系。
四、当代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代我国石油工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我国政府大力推行能源结构调整政策,加快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在新能源方面,我国政府坚持走石油替代能源实用化道路,先后建成了国内第一个动力电池技术产业基地、天然气充气站等。
另外,我国政府还利用国际各类节能降耗的新技术,如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等,继续推进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世界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故事

世界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故事石油大亨洛克菲勒与他的励志故事篇一洛克菲勒是美国第一位拥有十亿美元资产的巨富。
而他的成功是他特别注重事情的各个细节。
有一次,他写信质问一个炼油厂的经理:“为什么你们要花1分8厘2毫的原料才能炼一加仑煤油,而东部的一个炼油厂干同样的工作却只花9厘1毫?”还有一次,他对一个下属追问道:“上月时你报告手上还有1119个油桶塞子,本月初给你又提供了1万个,你报告上说本月用了9527个,说现存只有1012个,那我想知道其他的580个油桶塞子到哪里去了?”又有一次,洛克菲勒在美孚石油公司的一个包装工厂发现,封装每只油罐都要用40滴焊料。
而他经过多次证明:每只油罐的封装只需用39滴即可,而且完全可以杜绝漏油的情况。
于是美孚石油公司将每只油罐的封装用39滴焊料定为标准。
有谁可以想到,如此富有的人却在意的是这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
小处着手,大处着眼,财富来源于点滴毫厘的积累。
汪洋大海是一滴一滴汇成的,万里长城是一砖一砖砌成的。
成功并不只是一个结果,更是一种过程。
石油大亨洛克菲勒与他的励志故事篇二有一位青年在美国某石油公司工作,他所做的工作连小孩都胜任,就是巡视并确认石油罐有没有自动焊接好。
石油罐在输送带上移动至旋转台上,焊接剂便自动滴下,沿着盖子回转一周,作业就算结束。
他每天如此,反复好几百次地注视着这种作业,枯燥无味,厌烦极了。
他想创业,可又无其他本事。
他发现罐子旋转一次,焊接剂滴39滴,焊接工作便结束了。
他想,在这一连串的工作中,有没有什么可以改善的地方呢?一天,他突然想到:如果能将焊接剂减少一两滴,是不是能节省点儿成本?于是,他经过一番研究终于研制出“37滴型焊接机”。
但是,利用这种机器焊接出来的石油罐偶尔漏油。
但他不灰心,又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
这次的发明非常完美,公司对他的评价很高。
不久便生产出这种机器,改用新的焊接方式。
虽然节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剂,但“一滴”却给公司带来了每年5亿美元的新利润。
石油工业发展史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石油工业发展史
• ,使传统上以电石乙炔为起始原材料的大宗产品,先后转到石油化工的路线上。在此期间, 日本、苏联也开始建设石油化学工业。日本发展较 快,仅十多年时间,其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苏联在合成橡胶=合成氨、 石油蛋白等生产上,有突出成就。 石油化工及时特别是合成材料方面的成就,使生产上对原材料的需求量猛增,推动了烃类 裂解和裂解气分离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此期间,围绕 各种类型的裂解方法开展了广泛的探索工作,开发了多种管式裂解炉和多重裂解气分离流 程,使产品乙烯收率大大提高、能耗下降。西欧各国 与日本,由于石油与天然气资源匮乏,裂解原料采用了价格低廉并易于运输德中东石脑油, 依次为基础,建立了大型乙烯生产装置,1980年全 世界产量达到35.8Mt,创历史最高水平。1960年以后,有机合成原料自煤转向石油和天然 气的速度加快。 石油化工较发达国家的有机合成原料结构
石油工业发展史
• • • 一 世界石油发展史 初创时期 随着石油炼制工业的新起,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炼厂气。1917年美国C埃利斯用炼 厂气中的丙烯合成了异丙醇。1920年,美国新泽西 标准石油公司采用此法进行工业生产。这是第一个石油化学品,它标志着石油化 工发展的开始。 1919年联合碳化物公司研究了乙烷、丙烷裂解 制乙烯的方法,随后林德产品公司实现了从裂解气中分离乙烯,并用乙烯加工成 化学产品。1923年,联合碳化物公司在佛吉尼亚州的查尔斯顿 建立了第一个以裂解乙烯为原材料的石油工厂。在年20-30年代,美国石油化学 工业,主要利用单烯烃生产化学产品。如丙烯水合制异丙醇、再 脱氢制丙酮,次卤酸法乙烯制环氧烷,丙烯制环氧烷。20年代,H施陶丁格创立 了高分子化合物概念;W.H.卡罗瑟夫发现了缩聚法制聚酰胺后,
中国石油工程百年发展历程

中国石油工程百年发展历程中国石油工程百年发展历程王树勇按我国石油生产的专业和管理的门类划分,石油工程领域覆盖了油藏工程、钻井工程、采油工程和储运工程四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衔接的工程领域。
石油工程覆盖了石油开发生产的全过程,是石油生产的主体部分。
我国的石油生产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一、探索时期(建国前的历史时期)近代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是从1859年开始的。
作为动力资源,石油受到了各国的普遍重视。
1867年美国开始向我国出口“洋油”。
随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开始大量向中国倾销“洋油”。
在列强向我国输入的商品中,石油产品量列为鸦片、棉纱之后第三位的大宗商品。
“洋油”的倾销垄断了中国市场,阻碍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
为抵制倾销,中国逐渐发展起了自己的石油工业。
在台湾苗栗(1878年钻成,这是中国第一口用近代钻机钻成的油井)、陕西延长(1907年钻成“延1井”,我国大陆第一口近代油井)、新疆独山子钻成了近代油井。
这些油井都是采用机械设备钻成的,标志着中国古代以来的手工操作和以畜力为动力的石油开发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中国古代石油事业因此发展到近代石油工业阶段。
中国近代石油工业萌芽于19世纪后半叶,经过了多年的艰苦历程,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基础仍然极其薄弱。
1949年年产天然石油不到7万吨。
在1904~1948年的45年中,旧中国的累计生产原油只有278.5万吨,而同期进口“洋油”2800万吨。
中国是外国油品的倾销市场。
二、恢复和发展时期(1949~1960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决定以有一定工作基础和已发现油田的陕、甘地区为勘探重点,在甘肃河西走廊和陕西、四川、新疆的部分地区开展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和钻探工作。
解放后,玉门油矿军代表康世恩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恢复和发展生产。
刚刚获得解放的石油工人以主人翁的姿态努力工作,为新中国的石油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经过三年恢复,到1952年底,全国原油产量达到43.5万吨,为1949年的3.6倍,为旧中国最高年产量的1.3倍。
石油工业历史

跨国石油公司的兴起和二次大 战期间的石油工业1900 1900— 战期间的石油工业1900—1950
1948年 1948年,美国从一个石油净出口国变成 石油净进口国, 石油净进口国,当年美国开始从中东进 口石油, 口石油,美国石油产量占世界石油产量 比重迅速下降 世界石油出口中心从墨西哥湾移向波斯 湾地区, 湾地区,美国的石油公司迅速取代了英 国的石油公司在中东的霸主地位
石油工业的成长与OPEC 石油工业的成长与OPEC的崛起 OPEC的崛起 1950— 1950—1986
八十年代初, 八十年代初,世界石油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 局面,这一方面是由于非OPEC国家产量增长; OPEC国家产量增长 局面,这一方面是由于非OPEC国家产量增长;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石油需求量减少。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石油需求量减少。 OPEC国家石油需求减少了43%,OPEC实行限 国家石油需求减少了43% 对OPEC国家石油需求减少了43%,OPEC实行限 产保价政策,产量从1979年的3100万桶/ 1979年的3100万桶 产保价政策,产量从1979年的3100万桶/日降 1982.3—1800;1983.3—1750;1985夏季 夏季— 到1982.3—1800;1983.3—1750;1985夏季— 1450。 1450。 石油期货贸易产生,1983 ,1983年 30日,NYMEX开始 石油期货贸易产生,1983年3月30日,NYMEX开始 原油期货交易,彻底打击了OPEC的定价权力。 OPEC的定价权力 原油期货交易,彻底打击了OPEC的定价权力。
现代石油工业的诞生
这一时期的特点: 这一时期的特点: --石油主要被加工成煤油用做点灯 石油主要被加工成煤油用做点灯, --石油主要被加工成煤油用做点灯,同时被用 做润滑油,1900年以前的石油工业被成为灯油 做润滑油,1900年以前的石油工业被成为灯油 时代 --随着内燃机的出现 随着内燃机的出现, --随着内燃机的出现,石油逐步成为了内燃机 燃料 --石油工业自其一诞生 石油工业自其一诞生, --石油工业自其一诞生,就是一种国际性工业
石油工业历史

现代石油工业的诞生
Edwin L. Drake 后来贫病交加。 1873年,宾西法尼亚州当局给他发养老金。 在他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他想名垂青史: 他说:是我发明了转动的钻井管,如果没有他, 就不能在积水的低洼地打井。是我打出了美国的 第一口油井,我能指出它在哪里” “如果不是我,至今也不会成功”
四川自流井气 田(1840年)
由于较早地发现了石油,为了对其加以开采 利用,中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发明创造 了一整套钻井技术。 我国的石油炼制工艺也开始得很早。北魏晚 期郦道元时所著的《水经注》(公元512——518 年)中介绍了从石油中提炼润滑油的情况。说明 早在公元六世纪我国就萌发了石油炼制工艺。
跨国石油公司的兴起和二次大 战期间的石油工业1900—1950
各国的石油工业得到政府的支持 中东地区开始了石油勘探开发活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证明了石油的作用 汽车工业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石油工业 的成长,汽油取代煤油成为主要的石油 产品
跨国石油公司的兴起和二次大 战期间的石油工业1900—1950
1930Ä ê Ê À ½ ç Ê ¯ Ó Í ° ú Á ¿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î Í Í ° /Ì ì
现代石油工业的诞生
这一时期的特点: 石油主要被加工成煤油用做点灯,同时被用 做润滑油,1900年以前的石油工业被称为灯油时 代 随着内燃机的出现,石油逐步成为了内燃机 燃料 石油工业自其一诞生,就是一种国际性工业
石油工业大事记:
1859年 DRAKE第一口油井; 1861-65年,美国内战; 1861 年 第一船煤油出口欧洲;——标志着 石油工业一开始就是国际性的产业; 1870年 洛克非勒创建标准石油公司;
Hale Waihona Puke 1878年台湾苗栗油田开发,1938年台湾锦水 气田32号井钻深3500米,在当时算世界一流。
油服三巨头起家追记

测井起家——斯伦贝谢斯伦贝谢公司创始人康拉德·斯伦贝谢是法国人,早年毕业于法国巴黎的矿业学院,留在学院担任物理学教授。
康纳德在教学的实验中,发现大地磁场在一些地方有差异,原因是不同地方的电阻率不一样。
为了验证这一发现,他把家里的浴室当成了试验室,用一只儿童用的铜质浴缸,装满沙子和黏土,插入几根螺栓当电极,通上电流,观察电阻率的变化。
1912年,康纳德在法国诺曼底半岛上他们家族所有的瓦尔里切庄园做了一次实地试验,用人工电磁场测不同地点电阻率的方法,画出世界第一张等电位图。
1919年,他弟弟马塞尔·斯伦贝谢大学毕业,成为机械工程师,和他一起进行这一方面的研究。
兄弟俩在一座铁矿上验证这一方法取得了成功,可以清楚地测定矿体的范围。
1923年,康拉德辞去教授职务,用三年时间,先后在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加拿大、刚果等地开展电法勘探,完善了工艺方法,积累了经验,扩大了影响。
1926年,兄弟二人正式创办了斯伦贝谢电法勘探公司,开展商业性业务。
他们的这种新技术吸引了佩谢尔布龙油田经营者的注意,他们提出:能不能用人工电磁场在井中垂向测量不同层位的电阻率,帮助判断产油层。
1927年9月5日,斯伦贝谢兄弟在佩谢斯伦贝谢、哈里伯顿和贝克休斯是世界三大油服巨头,各有各的看家本领。
它们凭借着手中的绝活儿,从成立之初的单一业务发展成为油服行业的一体化跨国公司,业务遍及世界上百个国家和地区。
油海钩沉HISTROY综合整理/洛阳油服三巨头起家追记. All Rights Reserved.尔布龙油田迪芬巴奇2905号油井做了一次现场实验。
马塞尔设计了一种仪器,用两根黄铜管和一根木管作电极,加一节灌满鸟枪铁砂的铁管作加重,三根铜芯电线作电缆,缠绕在一台绞车上,通过绞车上安装的计数器记录绞车转的圈数来计算仪器下井的深度。
电线连在地面上的电位计上,通入电流,每3英尺测一个电阻率数据,康拉德的女婿亨利·道尔用这些数据画出了世界上第一张可以判断地下地层结构的电法测井曲线,由此测井技术(当时称作“电取心”)横空出世。
石油发展历程

石油发展历程
石油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化石能源,它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在古代,人们在地表发现的油脂只能用来点灯。
直到185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位叫德雷克的工人在打井时偶然发现了原油,这才开启了石油工业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开采和研究,人们发现石油不仅可以用来照明,还可以作为燃料和润滑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
20世纪初,石油产业开始进入现代化阶段,国际上出现了一批大型石油公司,它们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推动了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石油工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
原油价格不断攀升,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为国际石油市场的主导力量。
石油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蓬勃发展,涌现出了一批以石油公司为核心的大型企业集团。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各国开始推行能源转型,加大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石油产业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加强技术创新和环保措施,推动石油工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型。
总之,石油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充满曲折和变化的过程,它为人类社会的工业、交通、生活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能源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和解决。
- 1 -。
回顾油田发展光辉历程

回顾油田发展光辉历程油田发展光辉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石油成为全球重要能源供应之一。
以下是对油田发展历程的回顾:早期开发:在19世纪晚期,美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大规模开发油田的国家之一。
1870年代初,宾夕法尼亚州的提勒维尔油田迸发了“美洲地狱”的石油烈火,引发了全球对石油的疯狂追捧。
此后,美国逐渐成为全球石油产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技术革新:20世纪初,石油工业迎来了一系列技术革新,为油田开发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其中最重要的是钻井技术的改进。
使用钻井塔和机器化设备,加速了油井的开凿和挖掘速度。
此外,也引入了地震勘探技术,能够准确测定地层中的储油条件。
全球扩张:石油产业在20世纪中叶到末期经历了迅速的全球扩张。
美国、苏联、中东国家、北海等地相继发现了大规模的油田。
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特别丰富,成为全球石油供应的重要中心。
此外,随着国际石油公司的崛起,石油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更加专业化和国际化。
深海开发:随着陆地油田的逐渐枯竭,石油工业开始向海洋深海区域扩张。
20世纪70年代起,深海石油开发成为新的挑战和机遇。
深海钻井平台的技术逐渐成熟,使得水深数百米甚至几千米的深海油田成为可能。
这进一步提高了全球石油供应的能力。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在油田发展的光辉历程中,也出现了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石油开采会带来生态破坏和大气污染问题。
因此,各国和地区不断加强了对石油开发的环保监管,并推动石油工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
未来的挑战与前景:尽管石油工业面临多重挑战,如能源转型和气候变化等,但油田的发展依然具有巨大的前景。
新技术和全球资源潜力的开发将继续推动油田的发展,同时也将促进可持续的石油工业发展。
总的来说,油田发展的光辉历程伴随着技术革新和资源发现的不断推进。
尽管面临着环境和可持续性的挑战,但石油仍然是全球重要的能源供应之一,其发展前景仍然广阔。
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

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石油工业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和发展。
下面就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介绍。
石油被称为“黑色的黄金”,从古代开始就被人们广泛使用。
早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人们就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开始使用石油,主要用于照明和燃料。
古代人们还用石油来进行建筑防水、制作染料等。
到了公元7世纪,人们开始在伊朗和伊拉克地区挖掘石油井,将其用于燃料和医学用途。
直到19世纪末,工业革命的到来使石油工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185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爱德华·德雷克首次成功地通过钻井方法提取到了石油,这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口商业油井,也开辟了石油工业的新纪元。
德雷克的发现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石油的挖掘和利用的热潮。
20世纪初,石油工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汽车和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发明和普及,石油的需求量激增。
此时,美国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和消费国,以标准石油公司为代表的石油巨头垄断了全球石油市场。
随着科技的进步,石油工业在20世纪后半叶取得了更大的发展。
在二战期间,石油的需求量大幅增加,石油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石油从仅仅用于照明和燃料的产品,逐渐发展成为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60年代,海上石油勘探和开采技术的突破,使全球范围内的石油开采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海上石油产业逐渐崛起,使全球范围内的石油储量得到了大幅增加。
同时,石油开采技术的进步还使石油工业对环境的影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21世纪以来,虽然新能源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石油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
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推进石油工业的发展,努力开发新的石油资源,提高石油开采效率。
同时,全球石油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国积极寻求合作和创新,以应对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环境压力。
总体来说,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从古代社会的应用到工业革命时期的开采和利用,再到现代科技的突破和环境保护。
世界石油工业发展历程讲述

Page 11
绪论
2018/10/12
? 三维地震( 3D seismic )是反射地震技术的 一场革命。三维地震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的 一体化,大大提高了地质体信息采集的数量和 质量,进而实现可视化。
? 测井技术的飞跃是成像( imaging )化。重要 的测井新方法是核磁测井( NM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log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石油工业发展史
及世界著名石油公司介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人文社科部 李静静
第四讲 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
Page 2
绪论
2018/10/12
世界石油工业的第三个阶段 (1945—1973年)
Page 3
绪论
2018/10/12
特点二
整个世界石油的储量和产量, 70 年代达到了高峰; 而且,70 ~80 年代,也是世界许多主要产油国的 产量先后达到高峰。 80 年代以来的总量增长,不 再是少数国家起“擎天柱”作用,而是由于更多 地区发现了石油,更多的国家加入产油国的行列。
绪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பைடு நூலகம்
? 超重原油开采、处理、加工技术的发展,使加拿大油 砂和委内瑞拉沥青巨大资源得以大规模、商业化开发。
? 天然气转换技术,可以把天然气直接转化为超洁净燃 料。
Page 13
绪论
2018/10/12
The end!
Page 14
绪论
2018/10/12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石油行业概况从起源到现在的发展历程

石油行业概况从起源到现在的发展历程石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源资源,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本文将从石油行业起源开始,概述石油行业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历程。
1. 起源和早期开采石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亿年前的古生物遗体,经过长时间的压力和热力作用形成了地下油田。
早期的石油开采主要依靠地表油田,通过简单的手工提取方式获取原油。
这种开采方式显得非常原始,产量有限,而且技术条件较差,仅能满足当时对石油的基本需求。
2. 工业革命和全球扩张19世纪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石油行业的发展。
石油的运用范围扩大到工业生产领域,广泛用于照明、动力和润滑等方面。
同时,石油的全球开发也开始展开,欧美等国家纷纷开发石油资源并建立了相应的生产设施。
随着技术的进步,石油开采效率和产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3. 石油垄断和国家干预20世纪初,随着石油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公司逐渐形成垄断地位。
这些石油巨头通过垄断资源,控制市场价格和产量,对石油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在这个背景下,许多国家开始采取干预措施,通过国有化、立法和监管等方式来约束石油巨头的权力。
4. 技术突破和资源开发20世纪后半叶,石油行业迎来了一系列重要的技术突破,极大地推动了石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例如,水平钻探技术的应用使得可以从岩石中提取更多的石油,增加了油井的产能。
此外,海上石油开发和深海钻探技术的发展,使得石油产业覆盖到了更广阔的领域。
5. 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不断提高,这对石油行业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石油公司开始转向更环保的石油开采和生产方式,积极寻找替代能源并投资于可再生能源领域。
同时,许多国家也加强了对石油行业的监管和环境保护法规。
总结:石油行业经历了起源和早期开采、工业革命和全球扩张、石油垄断和国家干预、技术突破和资源开发,以及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等阶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意识的转变,石油行业正逐渐朝着更安全、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

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
最早的石油工业起源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油田。
1859年,爱德华·L.德雷克在该州一个小镇的附近成功地钻探出了世界上第一口商业性质的石油井。
由此,石油工业开始蓬勃发展。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石油工业经历了快速发展。
为了满足对石油的不断增长需求,石油公司增加了钻井的数量,并引入了新的钻探技术,提高了石油开采的效率和产量。
同时,随着炼油技术的进步,石油的加工和提炼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20世纪初,石油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01年,美国得克萨斯州的斯普林湖油田的发现引发了一场规模宏大的石油热潮。
这次石油热潮不仅使得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也推动了石油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应用。
随着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长,石油公司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的油田。
他们投资于石油勘探技术,例如地震勘探和测井技术,来发现潜在的石油资源。
这些技术的引入和应用,推动了石油工业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迅速发展。
到了20世纪中叶,石油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管道和海运技术的发展,石油的运输成本大大降低,使得石油市场更加全球化。
同时,石油工业对环境的影响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人们开始关注和研究如何减少石油勘探、开采和使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促使石油工业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今天,石油仍然是全球能源供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虽然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正在推动能源结构的多元化,但石油工业在全球经济和能源体系中的地位依然重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石油工业将继续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发展战略-石油工业发展史及世界著名石油公司介绍(PPT47页)

• 这场技术革命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油田开发 的科学化。人们通过多年采油实践,逐步认识 到,一个油田的开发,不是井打得越多越好。 存在一个合理的界限。一个油田要作为一个整 体来考虑,合理布置井网。与此同时,人们发 现,随着天然能量的损失,油井产量逐步递减, 人工注入水,可以为产油层补充能量,提高油 井产量,从而开始对油田进行注水开采,即二 次采油(secondary recovery)。
• 第二次突破是30年代催化裂化(catalytic cracking) 工艺的诞生,从固定床催化裂化到移动床催化裂化, 到流化催化裂化,使汽油质量大为提高。30年代末产 生的烷基化(alkylation)工艺,在二战中为盟军生 产了大量高质量航空汽油。
• 20年代焊接技术的突破,很快 应用到石油工业中来,首先促进 了储运技术的进步。焊接代替铆 接和螺栓连接,使管道的输送能 力大为提高,储罐和油轮越来越 大。一次大战时6000吨级的油 轮是大油轮;到二次大战时,美 国建造了上千条远洋油轮,其中 大多数是16600吨级的T—2油 轮。
石油工业发展史
及世界著名石油公司介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人文社科部 李静静
第四世界大战(1940~1945)对于世界石 油工业既是巨大的破坏,更是巨大的机遇。
• 日本作为二战中的主要 元凶,是世界上典型的 贫油国,其发动太平洋 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是 为了获得石油资源;
• 三是测井(well logging)技术把地面 测量电阻率技术用于裸眼井中,形成了 电法测井,1927年由法国人康拉德·斯 伦贝谢(Kanrald Shlumberger)发明 并开发成商业化的成套技术,随后在委 内瑞拉、俄罗斯、美国广泛采用,成为 判别产油地层重要的矿场地球物理技术。
石油工业发展简史

石油工业发展简史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简史(2010-04-05 19:28:26)摘自《读书网》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是一项新兴而古老的事业。
它成为中国现代能源生产的一个重要工业部门,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事情,而中国发现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技术的历史却可追蒴到两千年以前,并且在技术上曾经创造过光辉的成就。
中国近代石油工业萌芽于十九世纪中叶,经过了多年的艰苦历程,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它的基础仍然极其薄弱。
回顾这一历史过程,将有利于认识当代中国石油工业的崛起。
我们分五个部分介绍中国石油工业发展概况,其中不乏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
1.恢复与发展玉门油矿解放后,军代表康世恩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恢复和发展生产。
刚刚获得解放的石油工人以主人翁的姿态,迅速投入战斗。
在生产建设中,被称为“冬青树”的钻井队长郭孟和,屡建功勋,是老一辈石油工人的优秀代表。
为创建新中国的石油工业,1952年8月,中共中央命令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第57师转业为石油工程第一师。
以师长张复振,政委张文彬为首的全体指战员从此成为石油产业的一支生力军,为建设一支具有严格组织纪律,高度献身精神的石油产业大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东北地区的几个人造油厂在设备,材料,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依靠技术人员和老工人,仅用两年半的时间,就恢复了抚顺,桦甸,锦州等几个主要人造油厂的生产。
经过三年恢复,到1952年底,全国原油产量达到万吨,为1949年的倍,为旧中国最高年产量的倍。
其中天然油万吨,占原油总产量的45%,人造油24万吨,占55%。
生产汽,煤,柴,润四大类油品万吨,比1949年提高6倍多。
玉门油矿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石油工业建设的重点。
为了加强勘探,广泛采用“五一”型地震仪和“重钻压,大排量”钻井等新技术,先后发现了石油沟,白杨河,鸭儿峡油田。
关于两桶油的段子

关于两桶油的段子
两桶油是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俗称,这两家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石油
企业。
以下是一则关于两桶油的段子:
说起两桶油,不得不提他们的竞争关系。
有一次,中国石油和中国石
化在一个地方挖掘石油,结果发现了同样数量的石油。
于是他们决定
比赛看谁能先将这些石油卖出去。
中国石化想了个办法:他们将这些石油加工成塑料袋,并将其销售给
超市。
而中国石油则想出了更好的主意:他们将这些石油加工成汽油,并将其销售给汽车用户。
结果,中国石化输了。
因为虽然塑料袋很实用,但汽车用户需要汽油
才能行驶。
而且,汽车用户比超市顾客更多。
当然,在现代社会中,两家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企业,并且不再
只涉及到简单的销售竞争。
但这个段子仍然让我们感受到了当年两桶
油之间激烈的竞争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就是金钱,石油就是权利,如果世界上的油井突然干涸,现代文明就将崩塌。
——丹尼尔·耶金
给大家推荐一本石油人必读的好书,书名叫做《奖赏:石油、金钱与权力全球大博弈》。
该书作者是丹尼尔·耶金,美国剑桥能源研究会主席,其在国际问题及石油产业的研究上,是全球顶级的权威专家。
《奖赏》全书约60万字,叙述的历史跨度近150年。
它的场景极其宏大,不仅讲述了石油工业的百年发展史,更是以石油为焦点写出了这个世界是如何运转。
可以说,石油不仅造就了全球最庞大的财富,如洛克菲勒家族和罗斯柴尔德家族,更是改
变了全球的政治博弈和经济发展,影响了丘吉尔、基辛格和萨达姆等著名政治人物的重大
抉择,并最终塑造了当今世界以高速公路、地铁、污染为特征的“碳化氢时代”。
今天之所以裂墙推荐此书,是因为该书讲述了太多石油人应该了解的知识:
百年石油工业史的大脉络;
当今石油巨头公司发家史;
有趣而冷门的石油知识;
石油是如何影响两次世界大战结局和当今的地缘政治格局。
从“新光明”到“新燃料”,并最终走向
“碳化氢时代”——石油工业发展史
近150年的石油工业的发展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石油奠基者们带来的“新光明”
石油在最初几十年中,是用来照明使用而非燃料。
石油业为工业化进程中的世界提供了一
种被称为“煤油”的产品,这种产品又被称为“新光明”。
它成功替代了昂贵且稀有的抹
香鲸油,缩短了长夜,延长了工作时间。
到19世纪末,约翰·洛克菲勒主要依靠销售煤油,
成了美国最富有的人。
第二阶段:“新燃料”时代来临
随着“福特汽车”的制造成功,车用汽油的需求爆发式增长。
1916年,大约有450万辆
车在美国注册。
但是到了20世纪20年代,组装线上的汽车便以令人眩目的速度滚滚而来。
1919至1929这十年间,石油在整个能源消耗中的比例在这十年从10%增长到25%。
汽油的增长最快,达4倍多。
1929年汽油和燃料油合起来,占石油总消耗量的85%。
相比之下,煤油的生产和消耗已不值一提了。
“新光明”已经让位给“新燃料”。
第三阶段:以高速公路、地铁、污染为特征的“碳化氢时代”全面到来
今天,我们如此依赖石油,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都离不开它。
我们能在现在的地方居住,
以当前的生活方式往来于两地之间上班,出门旅行,甚至谈情说爱,全都是因为有了石油。
石油(和天然气)是世界农业所依赖的化肥的主要原料。
石油使粮食得以运往世界上完全
不能自给自足的超大型城市。
石油生产出塑料和化工产品,而它们是当代文明的砖瓦和砂浆,如果世界上的油井突然干涸,这一文明就将崩溃。
而另一方面,随着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工业社会的基本信条面临着挑战,因石油引起烟雾、空气污染、酸雨、臭氧减少等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使得石油工业受到不断的指责。
世界大战的胜利之血
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都是德国企图挑战英国世界秩序而引发。
书中有一段讲
述了一战前夕的国际背景:
“德国制造”
19世纪90年代末,德国政府开始全面推行其全球政治方针:要在全球政治、战略和经济中处于显赫的地位,使德国成为世界强国。
“新”德国在世界舞台上咄咄逼人,只能使其他强国感到震惊和担心。
对许多德国人来说,阻碍世界强国梦想实现的最重要障碍似乎就是英国的海上霸权。
用一位将军的话说,德国的目标是打破英国的世界霸权,从而为需要扩张的中欧国家腾出必要的殖民地。
这首先就意味着要建设海军与英国抗衡。
德国于1897年发动了海军竞赛的挑战,虽然德国知道10年的时间还不足以达到自己的目标,但还是指望英国最后对竞赛的
军费开销感到厌烦。
然而英国的反应恰恰相反,挑战给英国敲响了警钟,刺激它全力应战。
海上霸权是英国世界地位和帝国安全的中心环节。
英国正面临巨大的压力和问题,它的帝国负担已超出所能应付的范围,工业上的领先地位正逐渐让位于美国,更糟的是德国也后来居上。
1896年,一部名为“德国制造”的著作成为英国最畅销的书,在这种情况下,
来自德国的威胁更使人惊恐不安。
一位内阁大臣哀叹,英国已成为“一个疲倦的巨人”。
多么熟悉的场景。
明鉴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忽略掉时间,把文中“德国制造”换成“中国制造”,“英国”换成“美国”,不就是今天中美贸易战的时代背景?
而随着德国如同下饺子一般的造军舰,并派出军舰“豹”号搞出“阿加迪尔事件”后,丘吉尔得出一个结论,英德之间的战争实际上不可避免。
丘吉尔便决心英国海军用油来代替传统燃料煤,以提供动力。
因此英国必须将其“海军至高无上的地位置于石油之上”,并实现“石油控制权”这一目标。
这样,丘吉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夜抓住了一个根本的真理,这一真理不仅适用于随后爆发的战争,也适用于后来的数十年。
因为石油在整个20世纪都意味着控制权。
从此,石油作为一种商品,同国家战略、全球政治与实力密不可分。
石油对两次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局都至关重要。
日本人在攫取东南亚的石油资源的同时,攻击珍珠港以保护侧翼。
希特勒入侵苏联最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是夺取高加索的油田。
然而事实证明,英国和美国在石油业中的支配地位具有决定意义。
到战争结束时,德国人和日本人的燃料罐都已枯竭。
石油巨头七姐妹的前世今生
本书讲述石油的历史,当然少不了讲述全球石油巨头们的发家史,包括洛克菲勒的石油帝
国和后来的“石油七姐妹”。
而石油七姐妹,是当初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解散后成立的三家大公司和另外四家有国
际大公司,并行成了一个垄断组织“卡特尔”。
这石油七姐妹分别是:
新泽西标准石油,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拆解而来,即后来的埃克森(Exxon)石油公司;
纽约标准石油,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拆解而来,即后来的美孚(Mobil)石油公司,1998 年与埃克森(Exxon)合并组成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
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拆解而来,后来成为雪佛龙(Chevron),2001 年吞并了七姐妹的另外一家德士古(Texaco),名字仍叫雪佛龙(Chevron);
德士古(Texaco),一次经济危机中垮掉了,为雪佛龙(Chevron)吞并;
海湾石油(Gulf Oil),1984年为雪佛龙(Chevron)所收购;
英国波斯石油公司,因为当时主要的经营范围在伊朗,在伊朗革命后撤走,后全力经营北
海油田,即后来的英国石油公司(British Petrleum,“BP”)。
壳牌公司(Shell),全称为荷兰皇家壳牌集团(Royal Dutch /Shell Group of Companies),由荷兰皇家石油与英国的壳牌两家公司合并组成。
油桶真的比油贵!
本书另一个特点是讲述了非常多有趣的事:
●最初的汽油很多都是倒掉的
石油最初是用来照明的。
当时,汽油只是一种几乎毫无用处的副产品,有时勉强以每加仑两美分的价格售出,在实在卖不出去的时候,便在夜间倒入河里。
●钻井石油技术的灵感来源于中国
在开采石油之初,工人们是用手工工具开挖井穴,取得原油。
该方法生产效率极其低下,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石油先驱们开始想别的办法。
在中国,1500年前人们就开始钻井取盐了,井深有时达到3 000英尺。
1830年前后,欧洲引进了中国的办法并加以应用。
这接下来又推动美国开钻盐井。
1856年,乔治·比斯尔受此启发,将钻井的技术用来获取石油,最终大幅提高了石油的生产效率。
●中东古代就已发现石油并影响了当地人的信仰
在古代中东,就有从岩石缝隙渗出的石油,当地人民利用沥青用作建筑胶浆,它黏接起杰里科和巴比伦的高墙。
而那些溢漏的气体经久不息地燃烧,成为古波斯拜火神教的起源基础。
油桶比油贵真不是段子,是历史上发生过的真实一幕!
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十年前,国际原油每桶147美元,国内油价6.3(元);十年后,国际原油每桶75.56美元,国内油价7.4(元)。
结论是油桶贵了。
然而,油桶比油贵却是历史上真的发生过的事。
1859年8月27日,美国第一口油井钻探成功,地下涌出滚滚的石油,使供应远远超过需求,价格随之下跌。
石油再也不缺了,缺的是装石油的威士忌酒桶。
很快,酒桶的价格涨到几乎比桶中的石油还要贵一倍!
结尾福利
以上是本人从此书获得的一些感受。
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若您亲自阅读此书,一定会获得全新的知识和感受。
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多读几遍的好书。
福利,电子书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