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基础知识教学讲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经》:“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二)阴阳依存(阴阳互根) 说明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1、阴阳依存是确定事物阴阳属性的相互依据; 2、阴阳依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3、阴阳依存是阴阳转化的内在依据。
•“孤阴不生,孤阳不长”
(三)阴阳消长 说明事物对立双方相互消长的运动变化形式。
包括病因、发病、病机和防治原则四部分。
精 气 学 说
精----又称精气,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的无形 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 本原;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 是构成人类的本原。
气----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 的极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2.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墨
子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 墨
家
)
韩 非 子 ( 法 家 )
孙
子
(
兵
老子(道家) 孔子(儒家)
家 )
医学知识,整理升华 临 床 医 疗
专业医生 医疗用具
砭石 金银针具
中华 医学
四大 经典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形成标志:先秦两汉时期医学典籍的产生
1、《黄帝内经》 (分《素问》、《灵枢》两 部) :系统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的 诊断、治疗、预防等中医基础理论内容。 2、《难经》:解释《内经》的疑难问题,并 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如诊脉可“独取寸口”。
“元气一元论”认为,气是最原始的,是宇 宙的唯一本原或本体,万物皆由元气化生。
精气的运动变化分为天地阴阳二气。“积阳 为天,积阴为地”。
3.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阴阳五行
阴阳的最初涵义:
指日光的向背,向日的一方属阳,背日 的一方属阴。 阴阳的哲学涵义:
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 的概括。
(一)阴阳对立
概括和说明同一事物或现象相互对立 两个方面的属性。
阳 --- 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 温热的、明亮的;
阴 --- 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 寒冷的、晦暗的。
刘完素 --- “寒凉派” 张从正 --- “攻下派” 李 杲 --- “补土派 ” 朱震亨 --- “养阴派 ”
明代:赵献可、张介宾等倡“命门学说” 清代:王清任著 《医林改错》
二、临床医学
晋代: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 唐代:孙思邈著《千金要方》 明代:吴又可著《温疫论》 清代:叶天士、吴鞠通等创立“卫气营血辨证” 、
1、此长彼消 --- 阴长阳消、阳长阴消; 2、此消彼长 --- 阴消阳长、阳消阴长;
•例:四季气候之变化; • 人体生理中兴奋与抑制的转变。
(四)阴阳转化
说明事物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向其 相反方向转化的运动变化形式。
消长 ---“量变” 转化 ---“质变”
•《内经》:“重阳必阴,重阴必阳”;
“三焦辨证”治温病
三、中药学
南北朝:陶弘景著《神农本草经集注》 唐代:李绩等编纂《新修本草》 元代:忽思慧著《饮膳正要》 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 清代: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
四、方剂学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 方书之祖 晋代:葛洪《肘后方》 唐代:孙思邈《千金备急要方》、《千金翼方》 宋代:官方修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明清时期:吴昆 《医方考》 、汪昂《医方集解》和
《汤头歌诀》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包括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及中医学
思维方法的特点。 (二)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包括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学说等 四部分。 (三)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
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精,又称精气,是指藏于脏腑中的液态精化物质,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先天之精:父母遗传的生命物质。 后天之精: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
气,是指人体内生命力很强、不断运动且无形可 见的极细微物质,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 激发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感受和传递 各种生命信息的载体。
3、《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著,晋·王叔和整 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
创立辩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以六经辩证治伤 寒,以脏腑辩证治杂病。
4、《神农本草经》
奠定中药学的理论基础。如中药的四气五味、 君臣佐使等。
一、基础医学
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 晋代:王叔和著《脉经》 宋代: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金元时期:金元四大家
中医基础知识
(一) 中医药的起源
中医药起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
考古发现: 砭石、骨针、竹针、艾条等。
神话传说: “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
先民实践,积累经验
伏羲氏画卦 神农氏尝百草 黄帝制九针
(二)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中最一般的 共同规律的科学。任何一门自然学科的发展都 离不开哲学的作用。中医学发祥于中国古代, 受当时的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医学在其形 成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了当时的哲学成就, 用当时盛行的哲学思想如精气、阴阳、五行等, 阐述关于生命、健康、疾病等一系列医学问题, 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素问》:“阴阳离决,精神乃绝。”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色泽 声息 症状
脉象
病变部位 其它
阳 鲜明 高亢宏亮 热、燥、动 数、浮、大、 洪、滑 表、外、上 ……
阴 晦暗 低微无力 寒、润、静 迟、沉、小、 细、 里、内、下 ……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指导养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确定治疗原则: 阴阳偏盛——损其有余(实者泻之) 阴阳偏衰——补其不足(虚者补之)
•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组织结构 阳:上部、体表、背部、外侧、腑、气 阴:下部、体内、腹部、内侧、脏、血
(二)说明生理活动 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是Hale Waihona Puke Baidu阳之间既对立又依存,
而且不断消长、转化的体现。
《素问》:“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三)说明病理变化
致病因素(邪)→人体(正)→邪正相争,阴阳失调→疾病 阴阳偏盛: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阴阳偏衰: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阴阳互损:阳损及阴、阴损及阳
(二)阴阳依存(阴阳互根) 说明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1、阴阳依存是确定事物阴阳属性的相互依据; 2、阴阳依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3、阴阳依存是阴阳转化的内在依据。
•“孤阴不生,孤阳不长”
(三)阴阳消长 说明事物对立双方相互消长的运动变化形式。
包括病因、发病、病机和防治原则四部分。
精 气 学 说
精----又称精气,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的无形 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 本原;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 是构成人类的本原。
气----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 的极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2.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墨
子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 墨
家
)
韩 非 子 ( 法 家 )
孙
子
(
兵
老子(道家) 孔子(儒家)
家 )
医学知识,整理升华 临 床 医 疗
专业医生 医疗用具
砭石 金银针具
中华 医学
四大 经典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形成标志:先秦两汉时期医学典籍的产生
1、《黄帝内经》 (分《素问》、《灵枢》两 部) :系统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的 诊断、治疗、预防等中医基础理论内容。 2、《难经》:解释《内经》的疑难问题,并 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如诊脉可“独取寸口”。
“元气一元论”认为,气是最原始的,是宇 宙的唯一本原或本体,万物皆由元气化生。
精气的运动变化分为天地阴阳二气。“积阳 为天,积阴为地”。
3.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阴阳五行
阴阳的最初涵义:
指日光的向背,向日的一方属阳,背日 的一方属阴。 阴阳的哲学涵义:
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 的概括。
(一)阴阳对立
概括和说明同一事物或现象相互对立 两个方面的属性。
阳 --- 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 温热的、明亮的;
阴 --- 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 寒冷的、晦暗的。
刘完素 --- “寒凉派” 张从正 --- “攻下派” 李 杲 --- “补土派 ” 朱震亨 --- “养阴派 ”
明代:赵献可、张介宾等倡“命门学说” 清代:王清任著 《医林改错》
二、临床医学
晋代: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 唐代:孙思邈著《千金要方》 明代:吴又可著《温疫论》 清代:叶天士、吴鞠通等创立“卫气营血辨证” 、
1、此长彼消 --- 阴长阳消、阳长阴消; 2、此消彼长 --- 阴消阳长、阳消阴长;
•例:四季气候之变化; • 人体生理中兴奋与抑制的转变。
(四)阴阳转化
说明事物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向其 相反方向转化的运动变化形式。
消长 ---“量变” 转化 ---“质变”
•《内经》:“重阳必阴,重阴必阳”;
“三焦辨证”治温病
三、中药学
南北朝:陶弘景著《神农本草经集注》 唐代:李绩等编纂《新修本草》 元代:忽思慧著《饮膳正要》 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 清代: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
四、方剂学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 方书之祖 晋代:葛洪《肘后方》 唐代:孙思邈《千金备急要方》、《千金翼方》 宋代:官方修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明清时期:吴昆 《医方考》 、汪昂《医方集解》和
《汤头歌诀》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包括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及中医学
思维方法的特点。 (二)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包括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学说等 四部分。 (三)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
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精,又称精气,是指藏于脏腑中的液态精化物质,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先天之精:父母遗传的生命物质。 后天之精: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
气,是指人体内生命力很强、不断运动且无形可 见的极细微物质,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 激发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感受和传递 各种生命信息的载体。
3、《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著,晋·王叔和整 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
创立辩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以六经辩证治伤 寒,以脏腑辩证治杂病。
4、《神农本草经》
奠定中药学的理论基础。如中药的四气五味、 君臣佐使等。
一、基础医学
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 晋代:王叔和著《脉经》 宋代: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金元时期:金元四大家
中医基础知识
(一) 中医药的起源
中医药起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
考古发现: 砭石、骨针、竹针、艾条等。
神话传说: “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
先民实践,积累经验
伏羲氏画卦 神农氏尝百草 黄帝制九针
(二)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中最一般的 共同规律的科学。任何一门自然学科的发展都 离不开哲学的作用。中医学发祥于中国古代, 受当时的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医学在其形 成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了当时的哲学成就, 用当时盛行的哲学思想如精气、阴阳、五行等, 阐述关于生命、健康、疾病等一系列医学问题, 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素问》:“阴阳离决,精神乃绝。”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色泽 声息 症状
脉象
病变部位 其它
阳 鲜明 高亢宏亮 热、燥、动 数、浮、大、 洪、滑 表、外、上 ……
阴 晦暗 低微无力 寒、润、静 迟、沉、小、 细、 里、内、下 ……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指导养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确定治疗原则: 阴阳偏盛——损其有余(实者泻之) 阴阳偏衰——补其不足(虚者补之)
•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组织结构 阳:上部、体表、背部、外侧、腑、气 阴:下部、体内、腹部、内侧、脏、血
(二)说明生理活动 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是Hale Waihona Puke Baidu阳之间既对立又依存,
而且不断消长、转化的体现。
《素问》:“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三)说明病理变化
致病因素(邪)→人体(正)→邪正相争,阴阳失调→疾病 阴阳偏盛: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阴阳偏衰: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阴阳互损:阳损及阴、阴损及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