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居秋暝》的思想内容(一)

首联:紧扣题意,描绘出秋天雨后山村傍晚 的大背景,给人以深远、幽静、清新之感。 王维 点明时间、地点、季节 空山新雨后, 营造山雨初霁、空气清新的意境 天气晚来秋。 颔联:是景物写生。明月、松林、清泉、 明月松间照, 山石几种意象组成色调明洁的图画,具体 清泉石上流。 渲染了山景的清幽 。写幽清明净之景 竹喧归浣女, (视觉 / 听觉) 莲动下渔舟。 颈联:在“空山”的背景上,点缀了人物 的活动的两幅优美的画面。听到“竹喧” 随意春芳歇, 声,知道是“浣女”归来;看到“莲动”, 王孙自可留。 知道是渔舟出去。 一写听觉,一写视觉。 写人,只闻其声,侧面描写。
随竹明空 意喧月山 春归松新 芳浣间雨 歇女照后 王莲清天 孙动泉气 自下石晚 可渔上来 留舟流秋
山居秋暝
王维
诗人小传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代著名 的诗人。开元九年(721)进士。累官至尚书右 丞,世称王右丞。安史之乱,身陷叛军,接受 伪职。受降官处分。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 心向佛门。虽为朝廷命官, 40岁后却常隐居蓝 田辋川别业,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诗与 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前期写过一些边 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他不 仅写下诸多绝妙的诗句,还善于属文、作画, 同时对音乐也十分精通。苏轼曾赞:“味摩诘 之诗,诗中有画,品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著 有《王右丞集》。
综上所析,这首诗描绘山中秋 日傍晚幽静、淳美而清新活泼 的自然风景,表现出诗人的高 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 时间 、地点、天气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自然:月 松 泉 石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人文:浣女归 渔舟下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诗人愿望 王孙自可留。
问题: 1.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 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 笔说是“空山”呢?
作业: 根据王维《山居秋 暝》诗意写一篇不少 于500字的散文。 要求: 触摸诗人的灵魂, 发挥自己的想象,请 勿写成翻译式的文字
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的思想内容(二)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尾联:是面对景物发出的感慨,“任 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 色中,自可留连徜徉。”巧妙表达了自 己对山中秋色的喜爱和安于隐居生活的 心情,深化了主题。
名家赏析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 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 通。同时,二看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 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 境界的环境烘托。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 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他 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 招 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 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 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 了。
名家赏析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 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 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 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 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 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 们。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 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宫场的厌 恶。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 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 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 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 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名家赏析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 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 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 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 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 蕴丰富,耐人寻味。
——傅如一《〈山居秋暝〉鉴赏》(《唐诗鉴 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第1版P154)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深入探究 欣赏品味
深入探究 欣赏品味
问题1: 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 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 响”(《鹿砦》)啊!又由于这里人迹罕 到,“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 人了。“空”字是诗眼,“空山”二字点 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诗人愿意在此归隐。
展开想象 再创意象
★这首诗描绘了哪几幅山村晚景图?
请依示例,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后几幅图画。 提示:可从光、色、形、静态、动态等方面展开联 想。
示例: 第一幅“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 繁茂, 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
暗点时间、地点,为全诗定下清新、恬淡的基调。
近体诗六首
山居秋暝
古体诗(古风)
绝句
五言
诗 歌
旧诗 近体诗 七言 (古典 (格律诗)排律 诗歌)
五言
七言
词曲
新诗(现代诗歌)
律诗
解剖本诗形式 学习近体诗形式特点
1、旧体诗歌分“古诗”(古体诗)、 “近体诗”、“词曲” 三类,近体诗又有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 “律诗” 、“绝句”之分,本诗八句,每 首 句五字,是五言律诗。 联
解题:山居秋暝
山居:作者晚年居住在蓝田的生活。
暝:晚间。
这首诗是他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主
要内容是“言志”,写诗人远离尘俗、 继续隐居的愿望;诗中写景并不刻意铺 陈,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来,似浅而 实深,似淡而实腴,淡远之境自见,大 有渊明遗风。
山居秋暝
王维
首联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5、每句各字的平仄有严格要求,特别
唐诗பைடு நூலகம்展概况
唐诗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初唐,指唐帝国建立至玄宗开元中。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 2、盛唐,指开元到代宗大历这个时期。 “王孟”、“高岑”、王昌龄、“李杜” 3、中唐,指大历至文宗太和的50多年间。 顾况、刘长卿、韦应物、白居易、“韩柳”、孟郊、 贾岛、刘禹锡、李贺 4、晚唐,即由太和至唐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第四幅“竹喧归浣女”---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 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 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 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 地归来了,也许她们正 为什么开心的事儿在竹 林里嬉戏追逐着,笑闹 声传出翠竹林外。
第五幅“莲动下渔舟”—— 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 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 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划 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颈联侧重写人的无忧无虑、勤劳纯朴, 以动衬静,愈显其静。
A.题目中“山居”二字点明居住环境, “暝” 是傍晚的意思。 B.首句中 “空山” 写出山中树林繁茂, 掩 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此处有如世外桃 源。 C.“竹喧”“莲动”两句是说浣女摇动竹 枝, 竹枝发出沙沙声;晚风吹来,莲叶摇曳
欣赏练习 2.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这首诗描绘山中秋日傍晚的自然风景,表 现出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B.首联扣题,第一句点“山居”,第二句点 “秋 暝”,创设出明净爽洁的环境。 C.中间两联摄取月、松、泉、石、竹、莲及 浣女、渔舟八种景物,组合成宁静淳美而清 新活泼的画面,诗中有画,寄寓诗人的高洁 情趣。 D.尾联化用典故,《楚辞》有“王孙兮归来, 山中不可久留”句,诗人反用其意,以王孙
名家赏析《唐诗鉴赏辞典》
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 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明写 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 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 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砦》) 啊!又由于这里人迹罕到,“峡里谁知有人事, 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 然不知山中有人了。“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 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 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 想见。
名家赏析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 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 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暇 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 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称赞两位贤 隐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 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 “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 见王侯。”(《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 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 如画,随意挥洒,毫不着力。像这样又动人又自 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非一 般人所能学到。
空旷的山野一场秋雨刚过,傍晚的天气显得格外凉爽。
颔联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松间,清澈的泉水在石上流淌。 颈联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洗罢衣服的姑娘们嬉笑欢语经竹林回家,顺流而下的 鱼船使水面上的莲叶也摇动起来。 尾联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经春的花草,任凭它们凋谢枯萎,我却要留下享受 这大自然无限的风光。
画面总合 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 光,石上清泉的声音,浣衣村女 的笑声,渔舟穿过荷丛的动态, 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有声有 色,有景有人,有静有动,构成 了清新秀丽的乡村生活图景。
赏析:
傍晚 1.“山居秋暝”中的“暝”的意思是_______与“迷 相同 花倚石忽已暝”中的“暝”意思是否相同?_______ 静 动 声 2.含联、颈联对仗工整,分别从____、____、____、 色 _____四个角度进行了描写。 诗中有画 3.这首诗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__________ (用四个字 概括)的特点。 4.在诗里诗人勾画出了一幅雨后晚景图, 从画中可以 清幽 看出这里山村的风景是如此之______,民风是如此 淳厚 之_____,(分别用两个字概括)犹如世外桃源。这就 给____ 句中的_____________作了有力铺垫。 结 王孙自可留
深入探究 欣赏品味
2. 颈联按通常的说法应是“浣女归竹 喧,渔舟下莲动”,这里诗人为什 么先说“竹喧”“莲动”而后说 “归浣 女”“下渔舟”?
有五个作用:
①是为了押韵的需要,“舟”与“秋”“流”“留” 押韵,符合近体诗的格律要求。 ②将“归”与“下”作使动用,使句子更为活泼。 ③反映了一种生活的真实: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 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 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 ④“竹喧”“莲动”置前,可以突出山间景物的神奇 美妙。 ⑤这样写可以产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 果,更添情趣。
对颔 仗联 对颈 仗联
尾 联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2、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为“首联”、 “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 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3、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4、凡双数句都必须压韵(首句可压可 不压)一般压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可换 韵。如本诗的“秋”、“流”、“舟”、 “留”。
诗歌鉴赏
读诗,可通过解题,了解诗的大意。对诗作
背景的了解,也可归入解题步骤;释句,即 通过解释句子寻找“意象”,寻找诗人选取 的那组物象、那个情境,或那连串事件,从 渗透作者主观意向和情绪色彩的意象中入境, 即体验作者的情思;最后是明白诗歌主旨, 即会意。
欣赏练习 1.对课文中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第二幅“明月松间照”—— 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 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 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
颔联侧重写景,静中有动, 声色兼备,幽雅宁静。
第三幅“清泉石上 流”— 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 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 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 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 风飘荡,这是多么幽美 的意境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