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的浪潮——中国当代艺术现象解读
当代艺术:了解现代艺术发展趋势
![当代艺术:了解现代艺术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5db29614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27.png)
当代艺术:了解现代艺术发展趋势引言当代艺术是指自20世纪中叶以来的艺术形式和创作风格,它在艺术领域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突破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代艺术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涵盖了各种不同的媒介和主题。
现代艺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了解其趋势对于我们理解艺术的演变和创新至关重要。
媒介的多元化在当代艺术中,艺术家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绘画和雕塑媒介,而是借助科技和新媒体创作出新颖的作品。
例如,数字艺术以及计算机生成的艺术作品在当代艺术中越来越常见。
艺术家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和技术,在虚拟空间中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打破了传统媒介的束缚。
此外,视频艺术、装置艺术、声音艺术等也成为当代艺术中的重要表现形式。
这些不同的媒介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方式,丰富了艺术作品的形式和表现力。
数字艺术•与传统艺术相比,数字艺术以其独特的媒介和表现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数字艺术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和技术创建、修改和展示艺术作品。
它们可以是在屏幕上呈现的静态图像,也可以是通过动画和互动元素增强的作品。
数字艺术的形式多种多样,从数字绘画到虚拟现实都有涉及。
视频艺术•视频艺术是指以视频媒介为基础的艺术创作形式。
它借助于摄像机和视频编辑软件,使艺术家能够创作出丰富多样的视觉作品。
视频艺术可以捕捉到时间和空间的流动,给观众带来一种全新的感觉和体验。
声音艺术•声音艺术在当代艺术中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通过声音艺术,艺术家可以运用不同的声音元素创造出各种音乐、声音装置和声音画等作品。
声音艺术带给观众不同的听觉体验,引发观众对声音的思考和反思。
主题的多样性当代艺术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主题或表现形式,而是对社会、政治、人类关系等各种主题进行探索和呈现。
艺术家通过他们的作品,表达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观点,唤起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社会问题•当代艺术经常涉及社会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性别平等、种族歧视、环境保护等。
艺术家可以通过他们的作品提出问题,激起观众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浅谈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
![浅谈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b3ddc74f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3a.png)
浅谈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中国当代艺术是指距离现代艺术产生不久的中国艺术形态,它是在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在现代艺术发展进程中产生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是中国自己的当代艺术品牌。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当时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这也为当代艺术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与此中国当代艺术家开始接触到西方现代艺术的潮流和思想,他们开始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并试图将现代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从而开启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崭新篇章。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可以说是非常活跃和多元化的。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好评。
中国当代艺术家通过不断与国际接轨,逐渐获得了更多的国际认可和声誉,他们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展示和交流,推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化进程。
中国的当代艺术市场也在不断壮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收藏家,推动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和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既有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传统派,也有秉持现代思想和理念的现代派,更有擅长表现当代生活和社会现实的新锐派,它们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多元文化特质。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还受到了社会环境和政治氛围的影响。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中国当代艺术家也面临着来自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各种挑战。
政治因素的干预和社会环境的变迁都会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产生影响,这也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家在创作和表达中需要思考和应对的问题。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蓬勃发展也导致了一些“投机倒把”的现象,让一些艺术家的作品丧失了原创性和内涵,甚至成为了商品化的工具。
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化道路也依然面临一些困难,包括语言沟通上的障碍、文化认知上的差异以及国际市场竞争压力等。
中国当代艺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当代艺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a9dacc9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6.png)
中国当代艺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当代艺术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艺术家们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将从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机遇1. 经济发展带来的资金支持中国的经济发展为当代艺术提供了良好的资金支持,大量的资金投入使得当代艺术家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创作和展示。
投资者和收藏家也愈发重视当代艺术,使得作品的价格得到大幅提升,为艺术家创作提供更多的创作动力。
2. 国际化交流合作的加强中国当代艺术家积极参与国际性的艺术展览、交流活动,与国外艺术家和机构进行合作,提升了作品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国际交流的加强也为中国当代艺术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发展平台。
3. 大众审美意识的提升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消费的兴起,大众对艺术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断提高。
艺术作品不仅仅是少数人的追求,而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和欣赏。
这种环境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4. 政策和法规的支持政府对文化艺术的支持政策越来越多,艺术家们得到了更加宽松的创作环境和展示机会,也鼓励了更多的人从事艺术创作。
二、挑战1. 市场泡沫和商业化倾向随着资金的大规模涌入,市场上的艺术品价格出现了泡沫,商业化倾向也越发严重。
许多艺术家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和更高的成就感,不得不在创作过程中让步于市场和收藏界的需求,导致创作理念受到了严重的扭曲和侵蚀。
2. 自我认知和创新能力不足一些当代艺术家缺乏对自己创作的思考和反思,对社会和时代的关切也不够深入,使得作品失去了时代感和审美价值。
创新能力不足也是制约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作品缺乏深度和内涵,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3. 艺术教育和环境的欠缺中国的艺术教育体系缺乏深度和广度,很多学校的艺术教育更注重于技巧和传统,缺乏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和培养,这导致了当代艺术家群体的整体素质不足。
当代艺术家缺乏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思想,使得作品缺乏思想深度和内涵,无法引起广大观众的共鸣。
中国当代艺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当代艺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5f0b0e5f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16.png)
中国当代艺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当代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当代艺术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就中国当代艺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
一、机遇1. 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艺术市场迅速壮大,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不仅在中国国内,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当代艺术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中国当代艺术家如张大千、吴冠中、赵无极等作品都在国际拍卖市场上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为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2. 文化自信的崛起随着中国“文化自信”政策的提倡和实施,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与思想在国际上逐渐受到认可。
中国当代艺术家开始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独特的文化观念和审美理念,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当代艺术的魅力。
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这为中国当代艺术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机会。
3. 技术进步的促进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艺术、影像艺术等新媒体艺术形式不断涌现。
这为中国当代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表现方式和创作手段,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情感。
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也为中国当代艺术带来了新的市场与观众,为其发展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
二、挑战1. 艺术表达的多元化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中国当代艺术家面临着如何在多元化的审美观念下寻找自己的表达方式的挑战。
如何在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之间寻找平衡点,如何从历史、现实与未来中获得创作的灵感,这些都是中国当代艺术家所面临的挑战。
2. 国际化的竞争与融合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化的竞争和融合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面临的挑战。
中国当代艺术家需要在国际舞台上与世界各国的优秀艺术家进行竞争,如何在这种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家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国际化的融合中,中国当代艺术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如何在国际交流中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也是一个挑战。
中国当代艺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当代艺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dc1d2a3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07.png)
中国当代艺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当代艺术正处在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多元化,中国当代艺术也日渐蓬勃发展,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魅力。
与此中国当代艺术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市场的波动、国际化竞争、资金的不足等问题。
本文将从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探讨中国当代艺术面临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机遇1.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拥有更多的资金用于艺术品的购买,这为当代艺术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尤其是随着年轻一代的成长,他们更加注重审美和文化生活,对当代艺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这为当代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展示和创作机会。
2. 国际化舞台的开放中国当代艺术正逐渐走向国际舞台,越来越多的中国艺术家在国际上获得认可和关注。
国际艺术交流的日益频繁也为中国当代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展示和合作机会,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全球文化艺术的交流与互动之中。
3. 多元化的创作语境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开放,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语境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丰富。
艺术家们不断探索新的创作形式和语言,从而为当代艺术注入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活力。
这种多元化的创作语境为中国当代艺术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4. 科技的发展助推艺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艺术、虚拟现实等新兴艺术形式的涌现也为中国当代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
这些新兴艺术形式与传统艺术形式的融合不仅开拓了当代艺术的边界,也为中国当代艺术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
二、挑战1. 市场的波动不确定性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整体环境依旧不稳定,市场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给艺术家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有时市场需求波动大,导致艺术品价格大幅波动,这给艺术家们带来了更多的经济风险。
2. 国际化竞争的加剧随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化发展,国际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中国艺术家需要在世界舞台上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与国际艺术家展开竞争和合作,这需要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和国际化视野。
当代艺术产业的发展困境与突破路径
![当代艺术产业的发展困境与突破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e9b55620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0.png)
当代艺术产业的发展困境与突破路径一、引言当代艺术产业作为一个全球范围内的重要经济领域,正在经历着艰难的发展阶段。
尽管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但与之相应的资金和资源供给却显著不足。
本文旨在探讨当代艺术产业所面临的发展困境,并提出一些可能的突破路径,以期促进这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困境1. 资金缺乏与分配不均:当代艺术作品常常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完成,并且其创作周期长,风险高,对资金支持有较高的要求。
然而,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政府对于艺术产业的投入仍然非常有限,私人投资欠缺。
此外,传统文化机构普遍面临着财政压力和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
2. 缺乏专业人才:当代艺术涉及众多领域,需要专业人才进行创作、推广、销售等工作。
然而,在现实中很难找到既精通艺术又了解商业运营的人才。
学校教育与艺术实践的脱节也导致人才供给不足。
3. 缺乏市场规范:当代艺术市场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导致交易不透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这也为市场中的假冒伪劣产品以及恶意炒作等行为提供了机会,影响了整个产业链条的健康运转。
4. 社会认可度不高:相较于传统艺术形式,当代艺术在社会认可度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部分观众由于审美观念、文化背景等原因无法理解当代艺术作品,导致其接受程度较低。
此外,许多国家甚至存在着对于当代艺术有刻板印象的现象,这也阻碍了该行业的发展。
三、突破路径1. 政府增加投资和政策支持:政府应该增加对当代艺术产业的投资,并制定相关政策来吸引更多民间资金参与其中。
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机构改革和运营效率提升的支持力度,以提高全行业活力。
2. 建立艺术人才培养体系:应加强学校与当代艺术界的合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培养体系。
通过提供相关专业课程和实践机会,培养出更多既有艺术创作才能又具备商业意识的专业人才。
3. 规范市场秩序:建立行业标准和规范,促进市场透明化和健康发展。
这包括完善交易流程、加强版权保护以及净化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市场主体的自我约束。
浅谈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
![浅谈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4b6c7a6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c.png)
浅谈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中国当代艺术是指从20世纪末至今的中国艺术创作和实践,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社会性。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当代艺术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展现出多样化和丰富性,对世界艺术潮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艺术家的作品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浅谈。
中国当代艺术以绘画、雕塑、装置艺术、行为艺术、摄影和影像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主,涵盖了对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等多个方面的反思和探索。
艺术家们在作品中展现出对时代变迁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也在不断扩大和壮大。
艺术品拍卖和艺术展览成为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部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投资者和观众。
这无疑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推广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和机遇。
艺术家的作品特点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社会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80年代初期,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带来了一批新生代的艺术家,他们试图通过自我实践来解构传统观念,拓展艺术思维,并通过初期的实验性作品,探索个体的现实存在,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文化现象。
以师旷、李可染、王广义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当代艺术家在这一时期成名。
90年代,实验艺术成为主流,中国当代艺术家开始尝试不同的艺术媒介和形式,从绘画、雕塑到摄影和影像艺术,他们试图透过不同的视野和观念,去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命运的理解。
艺术家们开始在作品中探讨个体与大众的关系、身份认同和文化自觉等议题,呈现出更为复杂和多样的创作面貌。
21世纪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家一方面在跟踪全球化潮流,另一方面也回归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
他们试图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再思考和填补,发掘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和精神财富,并融入到当代的艺术创作之中。
这种“中国味”艺术在不断丰富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内涵,也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更多的关注。
浅谈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
![浅谈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50d32d68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f.png)
浅谈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1. 引言1.1 中国当代艺术的定义中国当代艺术是指中国大陆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后人类主义等多个艺术潮流的交汇和碰撞,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
它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吸收了西方现代艺术的技法,呈现出丰富多彩、多元包容的艺术特点。
中国当代艺术的定义在不同的人看来可能有所偏重,但它是对当代中国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进行思考和表达的一种艺术形式。
中国当代艺术通过各种媒介和形式,如绘画、雕塑、装置艺术、摄影、行为艺术等,传达着艺术家对当下社会现实的认知和表达,反映着个体和群体在变化中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体验。
中国当代艺术不仅是艺术创作的产物,更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
它承载着时代的记忆和精神,引领着观众思考和反思。
中国当代艺术的定义需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但其核心精神始终是关注人类情感、人文精神和社会现实,为人们带来启迪和思考。
1.2 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背景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在中国现代史的特殊背景下,中国当代艺术在20世纪初期开始了其探索与创新之路。
在那个时代,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和动荡,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使艺术界也产生了许多新的思潮和创作方法。
中国当代艺术家开始摒弃传统的绘画技法,转而追求更为自由和独立的表达方式。
20世纪后半期,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中国当代艺术家开始接触到更广阔的艺术领域和理念,他们从中受益,同时也为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了新的内涵与诠释。
不同潮流的出现为中国当代艺术注入了更多元化的活力,同时也在国际舞台上扩大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力。
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背景可以说是一个持续发展、蓬勃兴起的过程,其在不同时期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在创新中保留着独有的特色与风采。
1.3 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意义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意义十分深远。
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
![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99a8fd6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e6.png)
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当代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表达形式,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追捧。
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绘画、雕塑等形式,而是融合了科技、多媒体以及社会、政治等各种元素。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代艺术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
第一,跨界融合是当代艺术的典型特点之一。
随着全球信息的快速传播,不同文化和艺术流派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和便捷。
艺术家们开始将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相互融合,创造出全新的艺术形态。
比如,很多艺术家将科技与艺术相结合,使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创作出令人惊艳的艺术作品,这种跨界融合为观众提供了全新的艺术体验。
第二,关注社会问题是当代艺术的重要方向。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艺术家开始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探讨这些社会问题。
他们通过作品向观众传达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环境问题、政治挑战等,并引发社会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当代艺术成为了社会议题的呈现者和抒发者,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第三,呈现个体体验是当代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当代社会中,个人的价值和体验变得越来越重要。
艺术家开始关注个体的思想和感受,通过作品展现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情绪。
这种个体化的体验,使观众更能够与艺术作品产生共鸣,并通过艺术来实现自我认知和情感表达。
第四,数字化艺术的崛起是当代艺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化艺术成为了当代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家利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以及虚拟现实等工具,创作出具有前卫和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
数字化艺术的崛起不仅改变了传统艺术的创作方式和展示形式,还推动了艺术与科技之间的深度融合。
第五,环境艺术的兴起是当代艺术的重要动向。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关注自然和环境问题,并通过艺术作品来呼吁人们保护环境。
环境艺术强调艺术与自然的融合,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艺术家通过创造自然景观、使用可回收材料等方式,将环境保护理念融入作品中,唤起人们对环境的关切和思考。
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趋势与问题分析
![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趋势与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7fbde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d.png)
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趋势与问题分析在当今社会,艺术不再仅仅是高雅殿堂中的珍藏品,而逐渐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经济价值的领域。
当代艺术市场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呈现出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势,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发展趋势(一)数字化与线上交易的崛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代艺术市场逐渐向数字化迈进。
线上展览、线上拍卖等形式层出不穷,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能够便捷地参与其中。
线上交易平台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空间,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
同时,社交媒体的普及也为艺术作品的传播和推广提供了新的渠道,使得一些新兴艺术家能够迅速获得关注和认可。
(二)跨界融合与创新艺术与科技、时尚、设计等领域的跨界融合日益频繁。
艺术家们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创造出更具互动性和沉浸式的艺术体验。
同时,与时尚品牌的合作也为艺术作品带来了更广泛的受众和商业价值。
这种跨界融合不仅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为艺术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新兴市场的崛起除了传统的艺术市场中心,如纽约、伦敦、巴黎等,一些新兴市场正在迅速崛起。
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的经济发展带动了艺术市场的繁荣,这些地区的收藏家对艺术的需求不断增长,成为推动全球艺术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兴市场的崛起也促使艺术市场的格局更加多元化,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作品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交流和传播。
(四)艺术收藏的多元化过去,艺术收藏主要集中在少数富有的收藏家手中。
如今,随着中产阶级的壮大和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重视,艺术收藏逐渐走向多元化。
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涉足艺术收藏领域,他们的兴趣和需求更加多样化,推动了艺术市场中不同类型和风格作品的发展。
二、问题分析(一)市场泡沫与投机行为在当代艺术市场的繁荣背后,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市场泡沫和投机行为。
一些投资者并非出于对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而是将艺术作品视为短期获取高额利润的工具。
浅谈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
![浅谈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11596487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b5.png)
浅谈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中国当代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产物,承载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艺术蓬勃发展,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政策扶持、市场需求和国际交流三个方面来阐述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
一、政策扶持中国政府对艺术文化的支持力度一直在不断加大。
2005年,中国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培育和发展现代文化产业,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中国文化部还发布了一系列扶持当代艺术发展的政策,包括资金扶持、展览支持、艺术家创作支持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二、市场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代艺术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收藏家和投资者开始关注当代艺术品,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中国艺术馆、画廊、拍卖行等艺术机构也纷纷涌现,为当代艺术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和交流平台。
与此当代艺术的价值也在不断被重新认识和理解,更多的人开始从艺术品本身的角度去欣赏和购买当代艺术作品。
三、国际交流中国当代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
中国艺术家在国际艺术舞台上的表现越来越出色,中国当代艺术也日益成为国际收藏家和机构关注的焦点。
在国际交流中,中国当代艺术不仅为世界带来了新的艺术观念和表现形式,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国际认可和支持。
中国当代艺术在政策扶持、市场需求和国际交流的三大方面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政府的政策扶持为艺术家和机构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市场需求的增长为当代艺术市场注入了活力和动力;国际交流的扩大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影响力提供了更多的契机和空间。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尚未完全成熟,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
艺术创作与商业运作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显,如何平衡艺术与市场的关系成为当代艺术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当代艺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当代艺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4dd935c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9.png)
中国当代艺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 引言1.1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是中国艺术领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兴盛,中国当代艺术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当代艺术家们以各种形式表达他们对时代和生活的理解,展现出了强烈的创造力和独特的艺术语言。
中国当代艺术已逐渐走出了过去对传统文化的依赖,开始积极探索全球化的视野,借鉴和融合了西方艺术的表现形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中国当代艺术家们在国际艺术舞台上崭露头角,作品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与欣赏。
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艺术市场的繁荣与泡沫并存,一些艺术作品在市场上被过度炒作,导致了市场价格的失真。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也给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中国当代艺术在发展中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局面,需要艺术家们不断地探索与创新,以应对不断变化的艺术环境。
1.2 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力中国当代艺术在当今世界文化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兴盛,中国当代艺术逐渐成为国际艺术舞台上备受关注的焦点。
中国当代艺术家们通过他们独特的创作语言和思想表达方式,不断探索和挑战传统观念,引领着当代艺术的发展潮流。
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国内,更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在世界各大艺术展览中频繁展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他们的作品不仅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世界各国观众呈现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力还体现在其对当代艺术市场的推动作用上。
随着中国国内收藏市场的快速扩大和海外艺术品拍卖行业的崛起,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价格和关注度不断攀升,吸引了大批收藏家和投资者的目光。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蓬勃发展也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机会和展示平台,推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持续繁荣和发展。
1.3 本文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对中国当代艺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探讨当前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现状并提出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当代艺术市场中的新兴艺术形式与趋势分析
![当代艺术市场中的新兴艺术形式与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afd1c69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c.png)
当代艺术市场中的新兴艺术形式与趋势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当代艺术市场正在迎来新兴艺术形式和趋势。
这些新的艺术形式和趋势不仅在艺术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也在市场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当代艺术市场中新兴艺术形式和趋势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一、新兴艺术形式的涌现1. 数字艺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艺术逐渐成为当代艺术市场上的热门选择。
数字艺术通过数字化的手段表现艺术家的创意和思想,打破了传统艺术的束缚,展现出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数字艺术作品的数字化特性使其能够轻松在网络上传播,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和收藏者。
2. 虚拟现实艺术虚拟现实艺术是一种融合了虚拟现实技术的艺术形式,通过虚拟现实设备呈现出全新的艺术体验。
艺术家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作出极具沉浸感的作品,带领观众探索全新的艺术空间和想象世界。
虚拟现实艺术独特的表现形式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的关注,也促进了市场对虚拟现实设备和技术的需求。
3. 街头艺术街头艺术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逐渐在当代艺术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街头艺术家通过涂鸦、壁画等形式在城市中展现自己的创意和观点,成为当代艺术市场上的一匹黑马。
街头艺术的独特风格和鲜明个性吸引了不少收藏者和投资者的眼球,使其成为当代艺术市场中的热门话题。
二、新兴艺术形式的市场影响1. 创意产业的发展新兴艺术形式的涌现推动了当代艺术市场的创意产业发展。
数字艺术、虚拟现实艺术和街头艺术等形式的兴起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和机会,也为艺术市场注入了更多的新鲜血液。
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当代艺术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商机和机遇,也为整个文化产业链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 观众需求的多样化新兴艺术形式的涌现为观众带来了更丰富多彩的艺术体验,满足了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和喜好。
数字艺术的数字化特性使之能够轻松在网络上传播,吸引了更多的年轻观众的关注;虚拟现实艺术的沉浸式体验吸引了科技爱好者和探险者;街头艺术的大众风格吸引了更多城市青年的喜爱。
突围的浪潮——中国当代艺术现象解读
![突围的浪潮——中国当代艺术现象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d03793deb14e852458fb57ea.png)
形象加以解读和反讽 , 利用画笔 同社会的惰性对 抗。他的 画面特征是
一
群 愚笨 憨 蠢 , 所 事 事 , 着 嘴 打 着 哈 欠 不 知 如 何 打 发 日子 的 人 。 他 无 咧
括个人权力、 自由反省 、 艺术挑 战和流派纷 争, 都使得 中国当代艺 术显 现出一种相当复杂的局面。不少画家此时采取一种 政治波普 ” 的方式
为市场利益9 动下的市场化产物。市场经济 条件 带来了创作心态的微 区 晖在 19 98年 前后将快餐盒、 人民币和毛 泽东语录等配以红花 、 卜、 萝 妙变化。大批未 曾经历过“ 文化大革命 ” 的新生代对艺术反映崇高与理 大白菜这些中 国农民最大众化的 丰收象征组成陶 瓷雕塑 , 提示 出中国
1 政 治 波谱 、
这一群体中最为突出的可以说是画 家方立钧 。他对 2 0世纪 8 0年 代的理 想主义风尚和绘画的古典主义形态加以质疑。对政治性的中国
2 0世 纪 9 O年代初是中国当代艺术反思自我身份和政治地位 , 寻找
自己 独 创性 的艺 术 语 言 的 肘 期 。在 这 一 阶 段 , 治性 成 分 日 益 浓 烈 , 政 包
二 、 围 中 的 中 国 当代 艺 术 突
由政 治社会向消费社会转化的现实情境。其实质上更是对整个二十世 纪中国文化物质化、 商业化 、 快餐化的质疑。
4 玩世 现 实主 义 ( 、 叉称 泼 皮 现 实主 叉 )
中国现代艺术批评家栗宪庭概括这一群体说 : 泼皮群体与前两代
艺术家发生了根本差异。他们 既不 相信占统治 地位的意义 体系 , 也不 短暂与多变是 2 0世纪 9 o年代后中国当代艺术的总体特征。一批美 相信以对抗的形式建构新意义的虚幻般努力。而是更实惠的真实面对
看待当代艺术的审美趋势及方法
![看待当代艺术的审美趋势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7b2718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7.png)
看待当代艺术的审美趋势及方法当代艺术是一个充满争议和复杂的领域。
作为现代社会中文化现象的一部分,艺术反映了时代和文化的变迁。
随着社会变革的步伐加快,当代艺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审美趋势和方法,成为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话题。
一、审美趋势1、多元化的表现手法当代艺术表现手法非常丰富多样。
绘画、雕塑、摄影、装置、电影、音乐、舞蹈等等,各种艺术形式相互渗透和影响,许多新兴艺术形式层出不穷。
当代艺术的表现手法多元化,让艺术家表现出自己的创造力。
2、社会性的主题当代艺术的主题多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和当代人类价值观的转变。
很多作品反映了社会的压力、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资本化、个人自由等关键议题,向人们展现了当代人类的生活和情感体验。
3、激进性的形式在对于传统的艺术形式的挑战中,当代艺术具有激进的形式和创造性。
艺术家们愿意突破传统的审美观念和观点,打破常规的表现方式。
从而在艺术追求和表达上更具创造性和多样性。
二、审美方法1、自我主张艺术家应该具备自我主张的能力。
每位艺术家都应该有自己的理念和深刻的理解。
他们需要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记述他们的艺术观念和追求,并通过自己的作品表现出来。
2、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当代艺术是以被先驱者们拓展的道路为基础的。
因此,了解和研究艺术发展的历史,对于当代艺术家及其判断艺术标准和创作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理解、研究和吸收艺术大师的经验和教训来增强自己的创作力和技能。
3、严格的学术研究艺术是精神领域的一种表达方式,需要艺术家掌握的广泛的学术知识。
这样他们可以从文化、历史、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角度来探究艺术的内涵和技巧,才能更好地驾驭自己的创作演绎。
三、结尾当代艺术的审美趋势和方法是多样化和创新化的。
虽然在创作和研究中,艺术家们会被绑定在单一的审美标准上,他们需要发掘自己的创造力和个性,用自己的艺术语言来挖掘和表达美。
当代艺术是一个充满了多种元素的艺术形式,应该以多样和包容的态度来看待和欣赏。
当代艺术的趋势与媒体特点
![当代艺术的趋势与媒体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0f8dd49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6.png)
当代艺术的趋势与媒体特点艺术是人们的表达方式,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代艺术又是一个新的时代。
在当今社会,当代艺术的发展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趋势及媒体特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当代艺术的趋势及媒体特点。
一、多元化的媒介当代艺术以多元化的媒介为特点,即艺术家们可以使用不同的艺术手段来表现作品。
比如:油画、雕塑、装置、行为艺术、数字媒体、影像艺术等等。
艺术家们不再受到传统手段的限制,可以跨越不同媒介来表达自己的艺术创作理念,这为当代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艺术作品采用了多元化的媒介来进行表现,这也是当代艺术的一种趋势。
二、全球化的视野当代艺术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国界,成为全球艺术的一部分。
在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的发展,艺术家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艺术交流已经成为日常。
许多国际艺术活动在举办,艺术家们和艺术行业代表可以在这些活动上互相了解、发布最新的作品、分享创作理念。
全球化的视野也让当代艺术日趋多元化、国际化。
三、注重艺术作品意义当代艺术注重艺术作品的意义,不仅停留在技术和审美上的追求,更强调作品背后蕴含的思想。
艺术家们致力于探讨人类文明发展的核心问题,比如环境、权力、种族、性别等议题,旨在反映社会的现状和压力,同时也为观众提供反思和启示。
因此,艺术作品意义的探究是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数字化媒体的出现数字化媒体的出现给当代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数字媒体对艺术家和观众来说都极具吸引力。
艺术家们可以更好地控制媒体和创作形式,打破传统媒介的限制,实现自我表达。
观众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作品的意义,更加广泛地参与到艺术的世界中。
数字化媒体也为当代艺术的推广提供了新渠道。
五、环保意识的抬头在世界范围内,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也影响到了当代艺术的发展。
艺术家们创作的作品中,展现出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特点。
他们将废弃物、自然材料等垃圾转化为艺术品,表达了对环境的热爱和对污染的反感,这也是当代艺术的一种趋势。
当代中国艺术的现状与趋势
![当代中国艺术的现状与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ddd9f2ba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4.png)
当代中国艺术的现状与趋势当前,中国艺术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多元化的时期。
在全球艺术市场中,中国艺术市场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艺术形态和风格也越来越多元化,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发展趋势。
一、现状1.1 传统艺术的翻新传统艺术一直是众多艺术家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
在当代中国,许多艺术家开始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自己的艺术作品中,从而创作出了更具中国特色的艺术作品。
在传统艺术方面,中国画、国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之一,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文化魅力。
同时,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也为传统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和保障。
1.2 新媒体艺术的兴起新媒体艺术是指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主要创作媒介的艺术形式。
当前,中国的新媒体艺术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许多年轻艺术家正在借助新媒体技术,将自己的作品推向世界舞台。
由此可见,新媒体艺术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新兴力量。
1.3 当代油画的挑战油画作为当代艺术的代表,一直被视为高雅艺术的代表。
但是,在当今中国艺术市场中,油画作品的竞争日益激烈。
因此,当代油画创作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以适应当前的市场需求。
二、趋势2.1 艺术市场的国际化相比于过去,中国艺术家们现在更倾向于将自己的作品推向国际市场。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中国艺术市场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而是向全球市场延伸。
这也使得当前国际艺术市场中不断涌现出中国艺术家和作品。
2.2 注重人文和社会的关注近年来,在中国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将自己的作品和社会、人文问题联系起来。
艺术家们将自己的视野和思考转向社会中的种种问题,从而激发出更多的思考与创意。
在当代艺术领域中,更多的作品已经开始关注社会和人文问题,这种现象也成为中国艺术的新趋势。
2.3 从艺术场馆到公共空间今天的艺术不再是那些被限制在画廊和博物馆中的艺术品。
相反,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将自己的作品插入到公共空间中,使得更多的人可以通过生活、工作和娱乐等环境来接触艺术。
浅析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困境
![浅析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困境](https://img.taocdn.com/s3/m/0fd1ce4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38.png)
浅析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困境当代艺术是一个与时代紧密相连的艺术形式,它反映了当代社会、文化、政治等方方面面的情况。
在中国,当代艺术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吸引了国内外的关注。
随着社会变革和全球化的加速,当代艺术在中国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对当代艺术在中国所面临的困境进行简要分析。
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困境之一是来自于社会和政治的限制。
在中国,政治对文化的控制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
政府对于当代艺术所呈现的内容和形式有着一定的限制和控制。
一些敏感的主题和表达方式可能会被视为“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受到打压和审查。
这种政治限制让一些艺术家在创作时感到局促和沮丧,也限制了他们的创作空间和表达自由。
除了政治外,社会和传统观念对于当代艺术的接受也存在一定的偏见和限制。
一些传统观念认为当代艺术往往涉及一些前卫和激进的内容,对于广大观众来说很难接受和理解。
这也给当代艺术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当代艺术市场的困境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国的当代艺术市场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艺术市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商业机构和个人对于当代艺术的运作方式和市场导向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导致市场的价值导向不够清晰。
一些商业机构和个人过于追求商业利益,而忽略了对于当代艺术品质的诉求,这导致了市场的泡沫化和浮躁化。
一些艺术家和机构也缺乏对市场的理解和把握,导致创作和营销的策略存在一定的失衡。
这些问题都对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困境还体现在机构和教育上。
艺术机构和教育的发展是当代艺术的重要支持和保障。
中国的当代艺术机构和教育体系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困境。
一方面,一些艺术机构的运作方式和管理水平还需要提升,一些机构存在财务积累不足、管理体制不规范等问题,这给当代艺术的运作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当代艺术教育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些学校的当代艺术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对于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实践能力培养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导致了一些艺术人才的缺失和留存问题。
论当代艺术思潮
![论当代艺术思潮](https://img.taocdn.com/s3/m/993609a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96.png)
论当代艺术思潮【摘要】当代艺术思潮在当今世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艺术创作的风向标,也是社会文化的反映。
本文从多元化、后现代主义、全球化、技术和社会政治因素等角度分析了当代艺术思潮的特点和影响。
在未来,我们可预见到当代艺术思潮将更加多元化,同时受全球化和技术发展的影响愈发深远。
对于当代艺术思潮的展望是充满希望和挑战,我们应该持开放的心态面对不断变化的艺术风格和表达形式,从中寻找启示和创新的动力。
【关键词】当代艺术思潮、多元化、后现代主义、全球化、技术、社会政治、发展趋势、展望、启示1. 引言1.1 当代艺术思潮的定义当代艺术思潮是指当代艺术界中涌现出来的一种主要倾向或趋势。
随着社会、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当代艺术思潮也在不断演变和变革。
当代艺术思潮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包括不同的艺术形式、风格、主题等。
在当代艺术思潮中,艺术家们通过创新和实验,探索和表达个体和社会的内心世界,反映和批判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和现象。
当代艺术思潮不仅体现了个体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反映了社会和文化的变革和发展。
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方式,当代艺术思潮为人们提供了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新途径和可能性,拓展了艺术的边界和意义。
当代艺术思潮是当今世界艺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动力,对于推动艺术创新和社会文化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1.2 论当代艺术思潮的重要性当代艺术思潮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当代艺术思潮作为艺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社会和时代的文化精神。
通过当代艺术思潮的表现形式和主题,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当今世界的价值观、情感表达和审美趋势,从而反映出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当代艺术思潮对于艺术家和观众来说具有启发和启示的功能。
它可以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热情,帮助他们找到更加开拓的表现方式和风格,同时也能引导观众审美观念的更新和拓展,促进公众对于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当代艺术思潮还承载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责任,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重新演绎和当代问题的探讨,传递出一种融合古典和现代、本土与全球的文化价值观念,推动了当代艺术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与发展。
当代艺术的趋势与演变特点
![当代艺术的趋势与演变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5172055a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ee.png)
当代艺术的趋势与演变特点当代艺术,作为一种在当今社会充满创新和多样性的艺术表达形式,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趋势。
本文将探讨当代艺术的趋势与演变特点,并分析其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一、多样性和跨界融合当代艺术的一个显著趋势是多样性和跨界融合。
与传统艺术形式相比,当代艺术更加开放和包容,不拘泥于特定的艺术形式或媒介。
艺术家们在创作中更加倾向于将不同领域的元素相互融合,不断尝试创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例如,音乐、绘画、舞蹈等不同形式的艺术经常会在当代艺术作品中相互渗透和交织,创造出全新的艺术形态。
二、个人体验和情感表达当代艺术注重个人体验和情感表达,强调观众与作品之间的互动和共鸣。
相比于传统艺术作品,当代艺术更加关注观众的情感体验和参与感。
艺术家们通过各种艺术形式来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希望能够唤起观众内心深处的共鸣。
这种主观性和情感性的表达方式,为观众提供了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艺术体验。
三、社会关注与批判意识当代艺术具有强烈的社会关注和批判意识。
艺术家们通过作品表达对社会问题和现实状况的关注和思考,呼吁社会的改变和进步。
在当代艺术中,艺术被视为一种反思和批判社会现象的媒介,艺术家们通过创作作品来表达自己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并试图引起观众的思考和行动。
四、数字化和科技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数字化和科技应用也成为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
艺术家们借助各种数字媒体和科技手段来创作作品,例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为艺术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性。
数字化和科技应用的发展,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并丰富了当代艺术的表达方式。
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当代社会中,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也反映在当代艺术的发展中。
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并通过作品传达出对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忧虑。
一些艺术家甚至利用废弃物品进行创作,将环境保护与艺术表达相结合,倡导人们对环境的重视和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围的浪潮——中国当代艺术现象解读
作者:刘洋
作者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300222
刊名:
新西部(下半月)
英文刊名:NEW WEST
年,卷(期):2010,""(7)
被引用次数:0次
1.李小山阵中叫阵 2002
2.吕澎.易丹中国现代艺术史 1992
3.彭德中式批评 2002
1.期刊论文裴临风.PEI Lin-feng边缘地带——有感于贵州当代艺术的现状、处境及其他-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20(4)
在计划经济时代,美术作品的创作、展览主要是为当时的政治运动服务.伴随改革开放的大潮,贵州与全国同步,迅速步入市场经济时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贵州美术界在突出强调地域性、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同时,也历经过西方各种现代艺术思潮的洗礼.随着新旧世纪的交替,贵州当代艺术创作再度活跃,但由于贵州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在短时期内不可能建立起一套有利于当代艺术成长、发展的有效机制,贵州当代艺术的整体现状不容乐观.中国当代艺术历经二十余年的曲折发展,同样未能打破中心与边缘泾渭分明的格局;在当代艺术高度商业化的今天,艺术家似乎必须努力打造出自己的个人图式、商标和品牌,并按照西方的游戏规则炮制出具有"中国性"的当代艺术,如果幸运之神降临,方有可能在当代艺术阵营中异军突起,成为艺术的"新贵"和"富豪".
2.期刊论文刘海平商业化影响下的中国当代艺术-大视野2010,""(20)
相对于上世纪80年代,当代的艺术家已经获得了更为宽容和自由的创作空间,先进中国的当代艺术正可谓蓬勃地发展,以经营中国当代艺术为特色的画廊、私人美术馆持续大量产生."拍卖行"、"画廊"、"经纪人"、"买家"、"卖家"等等这些与商业有关的词汇频繁与中国的当代艺术和艺术家发生联系,使其机构或者个人的许多在过去难以变现的"作品",成为在市场流通过程中与一定金额相连的"艺术品".
3.期刊论文张利语.Zhang Liyu中国当代艺术中精神性的缺席——798艺术区、艺术市场、人文责任及其他-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0,""(1)
一
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来说,其发展阶段中最大的突破在于近些年大量资本的进驻对于艺术及其市场的推动.798艺术区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和艺术市场的深化,798这个原型来自西方SOHO区但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园区引发了越来越多的争议,焦点在于艺术商业化和商业化给整个中国艺术生态带来的各种影响.
4.学位论文杨帆西方流行文化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玩世现实主义”绘画与“后崔健群”摇滚乐比较研究2008
本论文旨在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流行文化对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玩世现实主义”绘画与“后崔健群”摇滚乐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
论文除引言和结论外共分三章。
前两章主要阐述了关于流行文化、“玩世现实主义”绘画与“后崔健群”摇滚乐的相关概念与界定,以及流行文化对当代艺术的影响.第三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流行文化对‘玩世现实主义’绘画与‘后崔健群’摇滚艺术创作的影响”中,文章主要从创作叙述态度和创作题材取向两个方面来比较研究,总结出两个艺术群体艺术创作的文化介入性与题材摄取选择的共通性。
在第二部分“流行文化对‘玩世现实主义’绘画与‘后崔健群’摇滚乐艺术传播的影响”中,从两个方面展开进行比较研究,分别是艺术传播路径的“代理制”以及艺术传播技巧的“策划制”,总结出流行文化下的艺术传播对于艺术家不利的一面。
在第三部分“流行文化对‘玩世现实主义’绘画与‘后崔健群’摇滚乐艺术家的影响”中,首先,我们研究了在面对流行文化的影响下艺术家所持的不同“态度”,“玩世现实主义”绘画与“后崔健群”摇滚乐两个群体都发生了变化,即画家的商业态度与摇滚音乐人偏执的纯艺术态度,从而形成了不同于八十年代“统一态度”的多元共生局面;其次,我们研究了两个群体在文化商业化的情境下各自的不同行为,画家选择“面对”,而摇滚音乐人却选择“逃避”,前者成为市场的宠儿,而后者却选择当个普通的“乞丐”艺术家。
结语部分,探讨总结了中国当代艺术中两群体在面对流行文化的影响所做出的反映是偏激的或者说不妥的,他们如何在流行文化的语境下既能保持其生存的一面,同时又能在“世俗生活”中保持其“超越性”的一面成为眼前必要课题;从而引出“80后”艺术家肩负“传承与吸收”的重任;最后提出在当代艺术教育良性发展引导下的中国当代艺术创新“新理念”。
5.期刊论文杨卫策展的空虚-艺术评论2004,""(10)
如果将文化热和商业化作为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背景来划分,那么,商业化对九十年代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界所带来的直接影响,也就是从国际市场逾入进来了"策划人"这么一个操盘上市的概念.正如"与国际接轨"作为九十年代中国当代艺术最为时髦的话语,逐渐取代替换掉了八十年代的所谓"启蒙"、"理性"等文化理念一样,随着这种现实环境的变化和一系列悦耳动听的新概念、新名词的骤然涌现,大批的艺术批评家也都纷纷开始洗脑换筋,改变原先稳中求健的理论者角色,继而以策展人的身份取而代之,跃向了国际交往和市场经济的前台.
6.学位论文罗军乡土经验与中国当代艺术——丽江工作室的艺术实验2009
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今天的中国正处在由乡土社会向城市的转化阶段。
随着经济现代化、信息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消失。
在城市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中国当代艺术也因为经济等各方面的因素而呈现出过于商业化、市场化的状态。
同时,也由于现代化的原因,城市与农村的差距越来越大,艺术与公众的距离越来越远。
面对这样的状况,美国人正杰、丽江本土艺术家木玉明选择在远离经济政治中心的西南边陲之地——丽江拉市海乡开展与艺术相关的活动。
他们此种实验性的行为和在实验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或许可以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某种可能。
而这种乡土经验也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开拓更广阔的探索空间。
<br>
从19世纪三十年代“乡村建设派”的晏阳初、梁漱溟等人为解决中国农村问题而在农村所开展的相关活动,到20世纪四十年代俄国人顾彼得在丽江所开设的“工业合作社”,再到今天罗旭的“土著巢”、陈少锋的天寺宫村计划、浙江嵊泗渔村的“艺术岛计划”,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乡村建设的传统。
丽江工作室在拉市海乡的建立,正是对这一传统的延续。
在实地的田野调查和各方面文献资料查阅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丽江工作室具体情况的介绍和与
中国当代艺术中其他有关“乡土经验”活动的比较,试图分析乡土经验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进程中的意义。
<br>
文章分为四章,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是介绍丽江工作室的具体情况,包括工作室的地理位置、展示空间和工作室理念等等。
从“江湖”系列活动、海东艺术中心的展览、艺术家进驻、文化地图四个方面的项目分析工作室存在的价值。
第三章是对中国其他地区有关当代艺术的“乡土经验”进行介绍,进而与丽江工作室进行比较分析。
第四章则是对丽江工作室艺术实验活动分析后所得到的启示。
通过四个章节的论述,分析了丽江工作室在工作过程中所获得的“乡土经验”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多元化促进作用。
7.期刊论文沈伟先锋的市场与资本的力量-美术观察2006,""(8)
2006年的3月31日,纽约苏富比首次举行了亚洲当代艺术品拍卖,二百四十多件拍品中,中国当代艺术品扮演了主角并获得了惊人的佳绩,于是,联系到近年来国内拍卖行情的攀升,一时间里,关于中国"先锋"艺术及其市场走势的话题再次引起波澜,以至于《参考消息》也在4月3日和4日相继转载了两篇外刊媒体的相关文章,分别题为:《中国:当代艺术新前沿》和《谁定了中国艺术商业化的潜规则》.
8.学位论文张晴雨困惑与坚守—对中国当代艺术背景下写意油画的思考2007
通过阐述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和现状,指出了现代主义的进步论思想对写意油画的质疑。
首先批驳了进步论是一种先验性的后殖民主义理论。
指出写意油画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
针对进步论的笔墨无法走向构成的观点,而西方油画的写意蕴含着构成的变革论调,论述了首先笔墨本身就有经营位置的美学理念,再次基于写意的民族传统认知方式,笔墨也是不自觉贯穿于西方油画的发展史中的,而在中国特有的文化情境下,笔墨的力量举足轻重。
除去进步论的蛊惑,商业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写意油画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及社会现实下的产物,它伴随着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历程,贯穿于中国油画的发展史,当然在当代的艺术背景之下也有其自身的困囿和要探索的方向。
本文链接:/Periodical_xxb-xsb201007079.aspx
授权使用: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dbsdt),授权号:6f0731d1-caf9-4448-a291-9e58003d3f81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