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品评知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评执行过程的控制
• 环境的控制
– 良好的隔音效果 – 灯光 – 温度 – 湿度
品评执行过程的控制
• 样品的控制
– 稀释与载体
• 浓缩汁、番茄酱…
– 温度
• 熟食、冰淇淋…
– 器皿 – 样品数、样品量、漱口
品评执行过程的控制
– 样品代码及排列顺序
• 494、913、315三个样品共有 6种 组合
样品 人数
671 17
564 41
二三点测试
• • • • 三个样品,R/A/B (R=A or R=B) 最简单的参考比较法 目的:找出相同或不同的样品 答对概率:1/2
• 人数:>=18名受训人员,>=30名消费者 • 依据答对人数总和查表
• 二三点测试问卷 • 姓名: • 说明:以下有一个参考品和两个样品,其中一个 样品与参考品一样,请您依次品评,勾选出与参 考品相同的样品。样品间请漱口。 • • • 参考品 R 样品 324 867 相同 □ □
• 无法控制外在因素
• 以实验室所得答案解释普遍大众的习性或趋势
品管品评的应用Baidu Nhomakorabea
• 品评本身或结果并不是决定者而是帮助作决定的 工具 • 降低决定犯错的机率 • 品评方法会依产品的特性与实验的目的而不同 • 必须决定管制的感官指标机及其上下限
品管品评的应用范围
• 监测样品的正常与否
– 原物料的验收 – 半成品及成品的品质
咸味
鲜味
食盐(NaCl)
味精
无味
空白
基本味觉测试品评问卷 姓名: 日期:
说明:下列有 13 杯样品,包括酸味、甜味、咸味、鲜味及无味,请您依以下顺序分别品尝样品,分辨样 品正确的味道并于 味道 的空格处注明该味道为何。 ※ 请尽量使样品充分与口腔接触。 ※ 每次品评完样品,请漱口后再品尝下一杯。谢谢合作! ! ! 样品代码 768 432 793 257 346 947 814 161 513 429 528 283 621 建议: 。 味 道
– 对酸、甜、苦、咸、鲜基本五味的敏感筛选
– 可信度 – 稳定度
公司现用品评人员筛选配方
味道 酸味 甜味 添加物 柠檬酸(ctiric acid) 白砂糖(sugar) 0.004 0.2 0.02 0.04 浓度( % ) 0.006 0.3 0.04 0.06 0.008 0.5 0.07 0.08 室温 测试温 度
品评方法的应用
感观品评的目的 问题 辨别测试—— 整体区别 辨别测试—— 特征区别 描述测试—— 系列特征 是否有区别? 测试类型 备注 产品有区别 是或否 某指标的强度排 序 描述性数据与图 表
情感测试—— 喜悦度测试
三角测试 二三点测试 参考比较法 特征强度? 成对比较 排序测试 参考比较法 产品感观特征是什么?评分法 感观特征轮廓 (全部或部分) 哪个产品更受喜爱? 成对偏好测试 新产品的接受度 排序偏好测试
• • 筛选标准:各依味觉答对题数进行排名 • (1) 味觉答对6题以上者,即代表其感官能力在 一般人排名的前70%。 • (2) 味觉答对8题以上者,即代表其感官能力在 一般人排名的前50%。 • (3) 味觉答对10题以上者,即代表其感官能力 在一般人排名的前30%。
品评人员的筛选与训练
• 训练
• 在消费者意识中质地(25.3%)与风味(26.8%)几乎平 分秋色(Szczesniak,1971))
• 触觉的范围广泛(唇、舌、口腔壁、手)
• 会与风味发生交互作用
余后感(aftertaste)
• 食品离开口腔所残留的味觉、嗅觉或触觉 皆属之 • 与较易残留或易迟滞的物质有关
– 鲜味、苦味、涩味、油脂感、沙沙感、清凉、 灼热等等
显示产品的喜好 差异或排序
配对比较法
• 两个样品A与B进行比较 • 目的:比较两个样品在某特征上的差异
– 常用于原料替换实验,产品喜好度测试等
• 可分为单尾、双尾试验两种
– 单尾——有对错,如浓度高低 – 双尾——无对错,如喜好性
• 问卷:2个样品中哪个更…?(甜) • 人数:>=18名受训人员,>=30名消费者 • 依据答对人数总和查表
– 牛奶味、水果味、茶味、乳酸味、橘子味、草莓味….
• 交互作用
– 阿斯巴甜增强水果味,蔗糖增强香草味、柠檬酸降低 香草味……
• 会受介质、温度、生理状态、年龄、适应效应等 因素影响
质地(texture)
• 物质中各单项结构因物理或机械性行为对感觉器的刺激所 产生的感官特性的总合 • 描述语
– 口感(无咀嚼过程)
– 咸味 – 甜味 – 现有产品风味的熟悉训练 – 定期考核与淘汰 –… …
敏感度/阈值(threshold)
• 表达反应敏度的一种界限,包括四种:
– 绝对阈值(absolute threshold):人可感受有别于水 或空气或正常环境但尚无法辨识的最低刺激浓度 – 辨识阈值(recognition threshold):可辨识出特定感 官特性的最低刺激浓度 – 差别阈值(difference threshold):可感受感官强度的 差异所需之最低刺激浓度的差异 – 临界阈值(terminal threshold):以达人类感受临界点 最低刺激浓度,即超过此浓度后人类已无法感受其浓 度的增加,感受强度维持于临界点的强度不变
– 苦>酸>咸>甜
滋味(taste)
• 较容易达成共识 • 质不会受量的影响 • 交互作用
– 甜:-酸,-咸味,-苦味 – 咸:低咸+甜味,高咸-甜味 – 鲜味:+肉味,+海鲜味
• 会受介质、温度、生理状态、年龄、饮食 习惯等因素影响
风味(flavor)
• 当物质置于口中所感受的气味和滋味的综合 • 为影响消费者喜好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 描述语
气味(odor)
• 主观性强烈 • 稳定性差 • 反应持续时间较短(4-5秒) • 灵敏度高(ppm、ppb)
• 质会因量的改变而改变
• 会受介质、温度、生理状态、年龄、适应效应等因素影响
滋味(taste)
• 水溶性的物质,味蕾 • 描述语
– 酸、甜、苦、咸、鲜 – 辣×
• 与气味共同影响风味较大 • 敏感度:
– 红色:+甜味,-苦味 – 绿色:+甜味,-酸味 – 黄色:-甜味,-酸味
• 遮蔽颜色会降低品评员对风味辨识的能力,或用假的颜色 甚至会造成被干扰的风味反应
气味(odor)
• 原理
– 必须是挥发性物质 – 嗅觉、三叉神经
• 描述语
– 花香、苹果香、焦味、发酵味、腥味、臭 味……
• 最复杂的系统,变化丰富 • 为是否接受食品的决定因子
• 茶饮料测试问卷 • 姓名: • 这里有两个茶饮料,请您分别根据样品的 茶香味和整体风味进行比较,勾选出您认 为强度较强的样品。 • 512 433 • 茶香味: □ □ • 整体风味: □ □
• 测试A:请比较332和671哪个样品更甜? • 测试B:437与564两个产品哪个更受欢迎?
测试A 332 33 测试B 437 59
外观(appearance)
• 原理
– 实体反射的影像 – 固体与液体的反射情况不同
• 描述语
– 颜色 大小 形状 光泽 透明 浑浊 澄清 粘稠 流动性
外观(appearance)
• 会受环境光源的影响 • 产品颜色不对时,有40%的顾客会采取退货举动 (Cannon,1999)
• 颜色与其他感官特性的交互作用
测试A
样品 人数 • 测试A: 332 14 671 26
测试B
437 19 564 11
• 测试B:
三角测试
• 三个样品,A/A/B 或 A/B/B(各一半的测 试人数) • 目的:测试产品之间是否存在区别 • 优点:统计上比成对比较和二三点测试更 有效 • 问卷:3个样品中与其它2个不同的是哪个 样品? • 人数: >=18名受训人员,>=30名消费者 • 依据答对人数总和查表或公式运算
敏感度/阈值(threshold)
• 相同感官特性的不同刺激物质亦会有不同 的阈值
– 不同甜味剂的阈值不一定相同
• 一项刺激的阈值很容易受其他刺激影响而 有显著的变化,故介质很重要
统计学的应用
• 利用健全的统计原理,做好事前规范来减 少误差的产生
• 少投入,大效果
品评常犯的错误
• 没有了解品评实验的主题和目的 • 使用不够数量的品评员 • 选择不恰当的品评员类型进行测试 • 品评人员的互相影响
感官品评的重要性
• 人类早期就已经使用感官品评 • 仰赖感官与经验选择食物
• 不单为生存也为满足选择食物
感官品评的重要性
• 食物感官品质的高低由人决定 • 物化及仪器结果≠人的感受
感官品评的研发应用范围
• • • • • • • 新产品开发 配方的更改 产品品质改善评估 制程改进评估 降低成本/选择新原料 消费者认可/意见 消费者喜好
感官科学的品管应用范围
• • • • • • 原物料标准之设定 产品分级 品管检测指标的设定 存储期间风味评估 产品风味之品质管制与保证 品管品评员的筛选与培训
感官品评的行销应用
• • • • • 产品定位 与竞争产品之比较 消费者测试 产品上市测试 与行为模式相关性评估
感官品评的内容
• • • • • • 外观 —— 视觉 气味 —— 嗅觉 滋味 —— 味觉 风味 —— 嗅觉 + 味觉 质地 —— 触觉 + 听觉 余后感 —— 嗅觉+味觉 + 触觉
• 浓厚感、平滑感、颗粒感、粘度
– 咀嚼过程
• 硬度、弹性、咀嚼感、粘牙感
– 化学性触觉
• 涩味(化学性皱缩) • 辣味、灼烧感、碳酸气
– 温度
• 清凉
质地(texture)
• 消费者常用描述语:
– 粘度:稀、粘、浓 – 表面感觉:平滑、奶油状、泥状 – 碳酸气:气泡感、泡沫感、刺痛感 – 质感:水水的、淡淡的、厚重的 – 化学:涩味、灼热(烧)、尖锐性、辛辣度 – ……
感官品评
大纲
• 感官品评基础知识 • 品评手法介绍 • 实习与应用
感官品评基础知识
• • • • 感官品评技术介绍 感官品评的量测 感官品评的执行 感官品评的应用
感官品评的定义
• 什么是感官品评
– 感官品评技术是指以科学方法,利用 人的五种器官,即听觉、嗅觉、味觉、 视觉、触觉,来测定和分析食品或人 使用的物品之特性的一门学科或技术。
– 样品均一度 – 受评方法 – 样品相关资料
品评执行过程的控制
• 品评员的控制
– 筛选与训练、问卷的设计 – 关注品评员的情绪及反应、注意影响品评员反 应的因素 – 制订固定品评的步骤或条件,标准化 – 品评员的类型与要求
• 统计方法的应用
品评员的类型
• 1. 消费者型:一般的消费者,不需要训练,但需 要简单的筛选,100人以上 • 2. 无经验型:试验阶段的测试,应为产品的消费 者,30-50人 • 3. 经验型:具有基本分辨感官差异的能力,差异 测试,15-30人 • 4. 训练型: 经过一定程度的筛选,受长期训练, 差异测试和提供分析性数据,8-15人 • 5. 专家型:对某项产品或特定感官特性累积数年 工作经验,具有特殊感官能力者,如品酒师、品 茶师
品评人员的筛选与训练
• 筛选
– 基本条件
• • • • • • • • 一般健康状况 感官辨别能力 个性 个人习惯 时间或情况许可 参加意愿 性别 年龄
品评人员的筛选与训练
– 感官特性的辨别与描述能力
• 嗅觉的记忆性测试
– 对日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气味进行分辨与记忆性测试
– 敏感度
• 基本味觉的敏感度测试
• 生理余后感
– 清新振作、清爽、温暖、解渴、丰富等等
如何测量
• 仪器测量?
– 外观:色差仪、分光光度计.. – 气味:GC、电子鼻 – 滋味:pH计、糖度仪 – 风味:? – 质地:TPA、流变性测定仪 – 余后感:?
感官品评执行步骤
感官品评的步骤
• • • • • • • • 制定目标 根据目的设计实验及品评表 训练、筛选品评员 取样、准备样品 品评室准备 进行测试,收集数据 分析数据 结果报告
• 客户抱怨追踪处理
– 找出问题点
• • • • • •
找出消费者认为重要的指标 进行重要指标的定量 找出可感受差异的存在与否 决定产品感官保存期限 建立运销过程的管制点 建立仪器与感官品质的对应关系或模式
品评手法介绍
品评的方法
• • • • 配对比较法(paired comparison method) 二三点测试(duo-trio test) 三角测试(triangle test) 顺位法(ranking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