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实验一 数据库的创建与维护
![实验一 数据库的创建与维护](https://img.taocdn.com/s3/m/ed6eb5200722192e4536f684.png)
实验一数据库的创建与维护1.使用SSMS界面操作创建数据库创建一个名称为XSCJ***数据库,其有两个数据文件和两个日志文件,主数据文件的逻辑名称为XSCJ***_ data1,文件的初始大小为3 MB,增长方式为10%,最大大小为50 MB,存储位置为以自己名称命名的文件夹,其它属性为默认。
辅助数据文件的逻辑名称为XSCJ****_data2,文件的初始大小为1 MB,增长方式为2MB,最大大小为100 MB,存储位置为以自己名称命名的文件夹,其它属性为默认。
第一个日志文件的逻辑名称为XSCJ***_log1,文件的初始大小为1 MB,增长方式为2MB,最大大小为30 MB,存储位置为以自己名称命名的文件夹,其它属性为默认。
第二个日志文件的逻辑名称为XSCJ***_log2,文件的初始大小为2 MB,增长方式为10%,最大大小为90 MB,存储位置为以自己名称命名的文件夹,其它属性为默认。
说明:●保存以上界面操作后的截图。
●数据库的命名方式数据库和文件的命名中,其中***代表每个同学各自学号的后三位。
如:张芳同学的学号为20090412021号,张芳建立的数据库名称为“XSCJ021”,文件的命名依此类推。
●保持文件名的命名方式将每个实验所产生的全部截图保存在一个Word文件中,该文件的文件名命名为:“##号***实验%.doc”,其中“##”为学号后两位,“***”为姓名,“%”为实验编号。
如:21号张芳实验1. doc 。
●以后每个要求的实验均依照此方法命名并保存文件。
2.使用命令方式创建数据库。
创建一个名为“TSGL***”的图书管理数据库,该数据库的主数据文件逻辑名称为TSGL***_data,物理文件名为TSGL***_data.mdf,数据库初始大小为3MB,增长速度为10%,最大容量为无限大;数据库的日志文件逻辑名称为TSGL***_log,初始大小为1MB,增长速度为1MB,最大容量为5MB。
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
![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https://img.taocdn.com/s3/m/43afc062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6b.png)
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概述数据库是现代软件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用于存储和管理大量的数据。
数据库的设计、建立和维护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它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数据库的建立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建立数据库之前,我们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常见的DBMS包括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选择一个适合自己需求的DBMS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考虑因素包括性能、可扩展性、可靠性和成本等。
设计数据库结构数据库设计是建立一个高性能数据库的关键。
在设计数据库结构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定义数据库的实体和属性:实体是指需要存储的对象,属性是实体的特征或描述。
需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和业务需求来定义实体和属性。
•建立实体之间的关系:实体之间的关系包括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等。
需要分析和确定各个实体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相应的关联。
•定义表的字段和数据类型:对于每个实体,需要确定其所对应的表的字段和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的选择需要根据数据的性质和大小来确定,例如整数、字符串、日期等。
创建数据库和表在数据库设计完成之后,我们需要在DBMS中创建数据库和表。
创建数据库和表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创建数据库:使用DBMS提供的命令或界面工具创建数据库。
在创建数据库时,需要指定数据库的名称、字符集和排序规则等。
2.创建表:在创建数据库之后,我们需要在数据库中创建表。
创建表的过程包括指定表的名称、字段、约束和索引等。
字段定义包括字段名称、数据类型以及是否允许为空等。
3.设定约束:约束用于限制表中的数据,包括主键约束、外键约束、唯一约束和检查约束等。
通过设定约束可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4.设定索引:索引可以提高数据查询的效率。
通过在某个字段上创建索引,可以加快对该字段的查询速度。
需要根据数据的查询特点和频率来设定合适的索引。
MySQL的安装、数据库及表的创建与维护
![MySQL的安装、数据库及表的创建与维护](https://img.taocdn.com/s3/m/9ae5c4afa300a6c30d229f44.png)
3妹本年車大摩'4 JE J|^._ i-i 讥U ILAGL^VJh _/d _P,,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一MySQL的安装、数据库及表的创建与维护1实验任务1、安装 MySQL 及客户端工具2、使用 MySQL Workbench3、分别使用 MySQL Workbench 和 SQL 语句创建一个实验数据库4、分别使用 MySQL Workbench 和 SQL 语句创建表5、分别使用 MySQL Workbench 和 SQL 语句向表中插入数据思考题:1、远程连接同伴的 MySQL 服务器要求 2 个人一组,互相用自己的客户端连接并访问对方的数据库服务器2 实验设计1、安装MySQL及客户端工具之前已经安装过。
2、使用MySQL Workbench使用MySQL连接到数据库服务器,并查看数据库服务器基本情况。
连接的命名为D加自己的学号,D2017211087。
3实验过程I linw d ■ MVh47|l17T.ULLn・rr p»«wwi for 柑比ItaF T icE jMwjxjifti■: jJBLrziwaI-Welcome to MySQL Workbenchd 穿 >1便 >nd dstt Irnffl Dthtr3、分别使用MySQL Workbench 和SQL 语句创建一个实验数据库创建数据库的参考语句如下:CREATE DATABASE XXXX 或者 CREATE SCHEMA XXXXwi irwi Port muMllv: 1441CEL wMI ■ |>V4V MV1ZIHXM^tkUkn4IS"haichtn WiSmWffiA 口号不为 iti^qii ■ TSI曲HFl 如M b! nWHWilW *<*■知 M0>QLAM- VM 4B ">e 叶,M «NH ¥ dH^d 岭 枷 caf*ert*«:>a骨佥 侍書■许¥4 WuiMwrt^ lif-jx bnrwi4I 1u^MthlM! MVMRCjiL fMrhtCtku 阳L EM jl ri'LtjriHe MvSQLaOJH ^OLit grdp^KjaJ user ^wrUce qoc这里的XXXX 为数据库名,命名规则为S加自己的学号Autofiutk hHp K加>abledh Use tlR twNMr I ■H站申lijf Ih^- CulTff it 10* pcrii'lMJil <M ti |toq«|k: uu<口maLk. bdp”4、分别使用MySQL Workbench和SQL语句创建表分别使用 MySQLWorkbench和SQL分别创建学生基本信息表(stud」nfo)、教师基本信息表(teacher」nfo)、学生成绩表(stud_grade)课程信息表(lesson」nfo)、课程安排表(teach_schedule)院系代码标(dept_code)专业代码表(specialty_code) 教研室信息表(staffroom」nfo)和教师信息表(classroom」nfo)。
01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实验报告
![01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a4cf5ba0029bd64783e2cb3.png)
在本次实验中主要发生以下问题并解决。
1.建立同名的数据库。
在一个服务器中不允许建立同名的数据库。
2.建立同名的表。
在一个服务器中也不允许建立同名的表,即使在不同的数据库中也不行。
3.在建立表结构时,采用默认的属性类型及宽度。
所有属性的类型都是CHAR类型,宽度都是10位,对于一些非CHAR类型的数据存储时出错,对于宽度超过10位的数据在输入时,弹出产生截断提示。所有的属性都允许为空,没有考虑实体完整性要求。
4.往表中输入相同记录
当对这些记录进行修改时,弹出提示“不能同时对多条记录进行修改”。
5.表中设置主键后,当该属性出现重复值时,出现错误提示。
借阅(书号,读者编号,借阅日期)
各属性类型及宽带按照实际要求自己设计。
4.设计图书、读者和借阅三个表的实验数据,要求数据有代表性,满足数据约束,并且有表间关联,每个表中的记录在10条以上。
5.通过SQL Server管理平台,在图书-读者数据库中向图书、读者和借阅三个表中各输入10条实验记录;对图书-读者数据库中的图书、读者和借阅三个表中的数据进行检查,并通过插入、删除和修改操作达到数据正确性。
实验报告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系201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班室温湿度气压
实验项目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课程名称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实验室
名称
实验时间
年月日
时分至时分
姓名
学号
实验台号
实验目的和要求
熟练掌握使用SQL Server创建数据库、表,学会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查看或修改数据库属性和表结构,加深对数据库模式、表结构等概念的理解。
数据库的创建与维护
![数据库的创建与维护](https://img.taocdn.com/s3/m/73e80f86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e3.png)
数据库的创建与维护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数据成为了企业和组织的重要资产。
而数据库作为存储和管理数据的核心工具,其创建与维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无论是用于支持业务运营、决策制定,还是满足法规合规要求,一个设计良好且维护得当的数据库都能发挥关键作用。
一、数据库的创建数据库的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和精心的规划。
首先,要明确创建数据库的目的和需求。
这包括确定数据库要存储哪些类型的数据,例如客户信息、销售数据、库存数据等。
还要考虑数据的使用方式,是用于查询、分析还是更新等操作。
在明确需求后,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常见的 DBMS 有 MySQL、Oracle、SQL Server 等。
选择时要考虑系统的性能、可扩展性、成本以及与现有技术架构的兼容性等因素。
接下来是进行数据库的设计。
这包括确定数据表的结构、字段的类型和长度、主键和外键的设置等。
良好的数据库设计能够提高数据的存储效率和查询性能。
例如,如果一个字段存储的是固定长度的字符串,应选择 CHAR 类型;如果字符串长度不固定,选择 VARCHAR 类型更为合适。
在设计数据表时,还要遵循数据库设计的规范化原则,如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和第三范式(3NF)等。
规范化可以减少数据冗余,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然后是创建数据表。
使用所选的 DBMS 提供的工具或命令,按照设计好的结构创建数据表。
在创建过程中,要确保字段的定义准确无误,数据类型和长度符合实际需求。
创建完数据表后,还需要建立索引。
索引可以加快数据的查询速度,但过多或不当的索引也会影响数据的插入和更新性能。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的查询需求谨慎地创建索引。
二、数据库的维护数据库创建完成后,维护工作同样至关重要。
数据备份是数据库维护的重要环节。
定期备份数据库可以防止数据丢失,确保在出现系统故障、人为错误或其他意外情况时能够快速恢复数据。
备份的频率应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更新频率来确定。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带答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f2b19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9f.png)
实验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学号:学生姓名:班级:年月日实验1 创建和维护数据库一、实验目的(1)掌握在Windows 平台下安装与配置MySQL 5.5 的方法。
(2)掌握启动服务并登录MySQL 5.5 数据库的方法和步骤。
(3)了解手工配置MySQL 5.5 的方法。
(4)掌握MySQL 数据库的相关概念。
(5)掌握使用Navicat 工具和SQL 语句创建数据库的方法。
(6)掌握使用Navicat 工具和SQL 语句删除数据库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1)学生提前准备好实验报告,预习并熟悉实验步骤;(2)遵守实验室纪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要求的内容;(3)1~2人为1小组,实验过程中独立操作、相互学习。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在Windows 平台下安装与配置MySQL 5.5.36 版。
(2)在服务对话框中,手动启动或者关闭MySQL 服务。
(3)使用Net 命令启动或关闭MySQL 服务。
开始--运行--cmd--输入“net start mysql”回车,启动成功;输入“net--stop--mysql”回车,停止。
(4)分别用Navicat 工具和命令行方式登录MySQL。
①打开Navicat for MySQL,文件--新建连接--确定。
②开始--运行--cmd,输入mysql -h hostname(如果服务器在本机,可以输入localhost或127.0.0.1)user -p 回车后,系统会提示“Enter password”,输入配置的密码就可以登录上了。
(5)创建数据库。
①使用Navicat 创建学生信息管理数据库gradem。
②使用SQL 语句创建数据库MyDB。
①打开Navicat for MySQL,文件--新建连接--常规(设置连接名MySQL,主机名localhost)。
②使用Windows命令行方式登录MySQL,然后输入CREATE DATABASE mydb;回车,显示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00 sec)创建成功。
实验1:数据库的定义、建立和维护
![实验1:数据库的定义、建立和维护](https://img.taocdn.com/s3/m/9e1fd8b5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2f.png)
实验1:数据库的定义、建立和维护实验1:数据库的定义、建立和维护一、实验目的1、掌握使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Transact-SQL、SQL创建数据库、基本表和修改基本表的结构。
2、掌握使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Transact-SQL、SQL向数据库表输入数据、修改数据和删除数据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1、创建数据库和查看数据库属性。
2、创建学生表、课程表和选课表。
3、查看和修改表结构。
4、通过企业管理器,在学生选课数据库中的学生、课程和选课3个表中,各输入10条以上记录。
5、通过企业管理器对学生选课数据库的学生、课程和选课3个表中的数据进行插入、删除和修改操作。
三、实验步骤1、创建数据库(1)使用企业管理器建立数据库的步骤1)从“开始”菜单中依次选取“所有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
2)选中需要在其上创建数据库的服务器,点击前面的“+”号,使其展示为树形目录3)选中“数据库”文件夹,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菜单上选择“新建数据库”,如图1-1所示:图1-1 创建数据库(1)随后在数据库属性对话框的常规页面中,输入数据库名“学生选课”,如图1-2所示:数据库属性对话框有3个页面:常规页码、数据文件页面和事务日志页码。
分别用来义数据库名、数据文件属性和日志文件属性。
请结合帮助文档,了解这些页面中选项的含义。
4)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在企业管理器窗口中出现“学生选课”数据库标志,表明已经成功创建数据库。
5)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中,右键单击“学生选课”数据库,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属性”,将弹出一个对话框,显示“学生选课”数据库的属性。
图1-2 创建数据库(2)2、创建数据库表1)打开刚才创建的“学生选课”数据库,并在“SQL Server Enterprise Mananger”窗口的右边窗口中用鼠标右键点击“表”对象,选择“新建表”命令,打开SQL Server的表编辑器窗口,如图1-3所示:图1-3 新建表2)根据表1-1所示的表结构,添加新列。
实验: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实验: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https://img.taocdn.com/s3/m/c295cdb07c1cfad6195fa7c1.png)
实验2: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实验本实验需要2学时。
一、实验目的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使用SQL、Transact-SQL和SQLServer企业管理器建立数据库、表、修改数据库、表和删除数据库和表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1.创建数据库1)在企业管理器中创建数据库姓名_数据库名,要求:数据库姓名_数据库名初始大小为10MB,最大大小为50MB,数据库自动增长,增长方式是按5%比例增长;日志文件初始大小为2MB,最大可增长到5MB,按1MB增长;数据库的逻辑文件名和物理文件名均采用默认值;(分别为姓名_数据库名和e:\姓名\data\姓名_数据库名.mdf事务日志的逻辑文件名和物理文件名也采用默认值。
(分别为姓名_数据库名_LOG和e:\姓名\data\姓名_数据库名)2)②使用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姓名_数据库名_2,要求同1;Createdatabase姓名_数据库名_2On(name=STUDENT_01_data,filename='e:\姓名\data\姓名_数据库名',size=10,maxsize=unlimited,filegrowth=10%)logon(name=student1_log,filename='e:\姓名\data\姓名_数据库名.mdf',size=2,maxsize=5,filegrowth=1)2.创建表以上面创建的数据库为例,创建表。
创建表实际上就是创建表结构,再向表中输入数据。
既可以使用企业管理器创建表,也可以用Transact-SQL命令创建表。
(1).使用企业管理器创建表(2).使用Transact-SQL命令创建表【例1】创建图书信息表Books。
CREATETABLEbooks(编号char(15)CONSTRAINTPK_BooksPRIMARYKEY,书名varchar(42)NULL,作者varchar(8)NULL,出版社varchar(28)NULL,定价realNULLCONSTRAINTCK_BooksCHECK(定价>0))上面例子创建了一个包含5个列的books表,记录了图书的编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定价等基本信息。
实验一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实验一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https://img.taocdn.com/s3/m/5c49a3f8fab069dc5022012f.png)
实验一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练掌握和使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以及T-SQL语言创建数据库、表和修改表结构。
2.熟悉SQL Server 2000企业管理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1.创建数据库和查看数据库属性。
2.创建表、确定表的主码和约束条件。
3.查看和修改表结构。
4.向数据库表中输入数据。
5.实现表中数据的插入、删除和修改操作。
三、实验步骤1.使用企业管理器建立学生选课数据库。
右击“数据库”-新建数据库,命名为SC。
2.在企业管理器中查看学生选课数据库的属性,根据需要进行修改,使之符合要求。
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在企业管理器窗口中出现SC数据库标志,表明建库工作已经完成。
3.右击SC-“新建表”,分别建立学生、课程和选课3个表,并分别打开表,右击“设计表”,设计各表模式为:Student(SNO,SNAME,SAGE,SEX,SDEPARTMENT);Course(CNO,CNAME,PC);CHOOSECOURSE(SNO,CNO,GRADE)。
4.为属性选择数据类型为CHAR型,定义每个表的主码,是否允许空值和默认值等列级数据约束。
其中,学生表的主码为学号,课程表的主码为课程号,选课表的学号与课程号共同作为主码。
主码不允许为空值。
StudentCourseChoosecourse5.建立学生、课程和选课3个表的表级约束:每个表的主码约束(在“设计表”中右击所要设置为主键的属性,单击“设置主键”,此时系统自动选定索引名PK,创建为聚簇索引。
另外,在选课表中使用shift键将学号与课程号共同设定为主键);选课表与学生表间、选课表与课程表之间的外码约束(在“设计表”中右击-关系-新建,在学生表中,将学号与选课表的学号联接,再在课程表中,将课程号与选课表中的课程号联接起来。
)学生性别只能是“男”或“女”的检查(Check)约束(在学生表中,“设计表”,右击check约束,填写约束表达式([SEX] = '男' or [SEX] = '女'))。
数据库原理实验一数据库和表的创建与管理
![数据库原理实验一数据库和表的创建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90503c9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04.png)
数据库原理实验一数据库和表的创建与管理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一. 实验内容、步骤以及结果1.利用图形用户界面创建,备份,删除和还原数据库和数据表(1)创建SPJ数据库,初始大小为 10MB,最大为50MB,数据库自动增长,增长方式是按5%比例增长;日志文件初始为2MB,最大可增长到5MB,按1MB增长。
数据库的逻辑文件名和物理文件名均采用默认值。
(2)在SPJ数据库中创建如图图的四张表(3)备份数据库SPJ(第一种方法):备份成一个扩展名为bak的文件。
(提示:最好先删除系统默认的备份文件名,然后添加自己指定的备份文件名)(4)备份数据库SPJ(第二种方法):将SPJ数据库定义时使用的文件(扩展名为mdf,ldf的数据文件、日志文件等)复制到其他文件夹进行备份。
(5) 删除已经创建的工程项目表(J表)。
(6) 删除SPJ数据库。
(可以在系统默认的数据存储文件夹下查看此时SPJ数据库对应的mdf,ldf文件是否存在)(7) 利用备份过的bak备份文件还原刚才删除的SPJ数据库。
(还原数据库)(8) 利用备份过的mdf,ldf的备份文件还原刚才删除的SPJ数据库。
(附加)(9) 将SPJ数据库的文件大小修改为100MB。
(10) 修改S表,增加一个联系电话的字段sPhoneNo,数据类型为字符串类型。
2. 利用SQL语言创建和删除数据库和数据表(1) 用SQL语句创建如图图要求的数据库Student,初始大小为20MB,最大为100MB,数据库自动增长,增长方式是按10M兆字节增长;日志文件初始为2MB,最大可增长到5MB,按1MB增长。
数据库的逻辑文件名和物理文件名,日志文件名请自定义。
(2) 用SQL语句创建上述的三张表,各个字段的数据类型请自己确定,每张表只要有主键约束即可,不要其他约束。
不用输入数据。
(3) 用SQL中的backup 语句将数据库Student备份到一个bak文件。
Kingbase安装、数据库创建与维护实验报告
![Kingbase安装、数据库创建与维护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752c9570b4e767f5acfce64.png)
3、模式管理(新建、删除、重命名模式;设置模式权限)
4、表管理、分区管理、视图管理、触发器管理、存储过程管理、索引管理、用户管理、角色管理、函数管理等诸多功能。
(5)具体的安装位置
C:\Kingbase\ES\V7\data
2.数据库创建与维护
(2) 练习启动和停止数据库服务。
(3) 通过Kingbase ES 交互式工具连接数据库。
KingbaseES查询分析器(JSQL)是KingbaseES的客户端交互式系统.
(4) 熟悉Kingbase ES交互式工具的各项功能。
1、数据库管理(创建、删除、重命名数据库;连接、断开数据库;清理、分析数据库等功能)
(4)用Kingbase管理工具和交互式的ISQL语句分别完成以上操作。
二、实验要求
1.SQL Server的安装实验要求学生在微机上安装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为后续各个实验搭建实验环境。
2.数据库创建与维护实验则要求面向具体应用领域,利用SQL Server相关机制,创建并维护数据库系统,为后续各个实验提供前期准备
实验一 Kingbase安装、数据库创建与维护实验
一、实验内容
1.Kingbase 安装
(1) 在windows2000/XP上安装并运行Kingbase。
(2) 练习启动和停止数据库服务。
(3) 通过Kingbase ES 交互ES交互式工具的各项功能。
(1)创建学生选课数据库。
(2)对数据库属性和参数进行查询、相应的修改和维护,内容包括:
最大连接数,服务器端口,共享缓存数,为DBA保留的连接数,死锁检测时间,日志缓冲数,设置系统同步写,这些数据在初始化数据库时已经确定,后期不可修改。
实验1 库表的创建与维护
![实验1 库表的创建与维护](https://img.taocdn.com/s3/m/b84ffa1676a20029bc642d96.png)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实验一数据库、表的创建与维护一、实验目的1.熟悉SQL的数据定义语言,能够熟练使用SQL语句来创建和更改基本表2.创建和取消索引;二、实验内容数据定义:1.创建关系数据库S_T,在数据库中存在四张表格,分别为:学生表students(sno,sname,email,grade);其中Sno:char(10),主码;\Sname:char(8),Email:char(30),Grade:smallint;教师表Teachers(Tno,Tname,email,salary);Tno:CHAR(8) ,主码;Tname:char(8) 非空约束,Email:char(30),Salary:real 且Salary>=1500;课程表Courses(Cno,Cname,Chour),Cno:char(8),且cno取值唯一,将该约束命名uq_cno;【Cname:char(10),Chour:tinyint;选课表STC(Sno,Tno,Cno,score);Sno:char(10),Cno:CHAR(8),Tno:CHAR(8),Score:int,(Sno,cno)为主码,STC表中的Sno,Cno是外码。
提示:学生表和教师表用对象资源管理创建;课程表和选课表用T-SQL语句创建,并将T-SQL代码保存(保存为*.SQL文件)。
文件名命名规则:sy1-###***.SQL%其中###表示你本人学号的后3位,***表示你本人的姓名(汉字)2.用T-SQL语句修改Students表,增加性别Ssex属性(类型CHAR,长度2),自定义约束为只能取“男”或“女”;3.用T-SQL语句把STC表中的score改为smallint型;4.用T-SQL语句为STC表中的cno添加参照完整性约束,参照Courses表中的Cno属性,并回答下列问题:(1)添加外码约束的操作是否成功给出原因分析。
实验1:数据库创建与维护
![实验1:数据库创建与维护](https://img.taocdn.com/s3/m/a85815cf4693daef5ff73d2b.png)
实验一数据库创建与维护一.实验目的1.掌握SQL Server的主要工具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的使用方法。
2.理解SQL Server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理解数据表的结构特点以及数据完整型约束的概念、索引的基本概念。
4.掌握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创建和维护数据库、数据表结构的方法。
5.了解对数据表添加、删除和更新数据记录的方法,了解在数据表上创建索引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三.实验内容1.创建一个名称为BookStore的数据库,支持网上书店系统的信息管理。
要求:(1)将主数据库文件BookStore.MDF放置在的D:\DBF文件夹中,文件大小为5MB,文件增量为2MB,不限制增长。
(2)将事务日志文件BookStore_log.LDF放置在的D:\DBF文件夹中,文件大小为2MB,最大值为10MB,文件按10%增长。
提示:在创建数据库之前,如果D:\DBF文件夹不存在,应先创建。
2.在BookStore数据库(见附件)中按表1.1(a)~表1.8(a)所示的表结构建立数据表,并且为各个表定义相应的域完整性约束,定义主关键字实现实体完整性约束。
如果时间紧张,只需建立Book、Publisher、Customer表。
3.在BookStore数据库的各个相关表之间建立关系,实施参照完整性约束,并创建如图1.5所示的数据库关系图。
提示:注意建立关系的两个字段数据类型必须完全相同。
4.为数据表Book、Publisher、Customer各插入3条记录,各数据表记录如表1.1(b)~表1.8(b)所示。
提示:数据表数据输入要有先后顺序:在关系约束中作为主表的数据应该先输入,外表的数据后输入,并且外键的值是主键中已经存在的值或为空(如果外键允许为空)。
另外,数据输入时要注意已经设置的各种完整性约束。
实验一 Access 数据库的创建与维护_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第2版)_[共4页]
![实验一 Access 数据库的创建与维护_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第2版)_[共4页]](https://img.taocdn.com/s3/m/80a2559b2e3f5727a4e9626e.png)
第8章
数据库技术实验
实验一 Access数据库的创建与维护
一、实验目的
(1)了解Access的特点,熟悉Access的界面。
(2)掌握数据库和数据表的创建方法。
(3)掌握表结构的基本操作。
(4)掌握编辑表中数据的基本操作。
(5)掌握在数据表之间建立关系的方法。
二、实验任务与要求
(1)建立数据库“图书管理.mdb”。
(2)在“图书管理.mdb”数据库中建立3个数据表,表名分别为“图书”表、“读者”表和“借阅关系”表。
(3)对“图书”“读者”和“借阅关系”表的结构修改,包括主键的设置和字段属性的
设置。
(4)在“图书”表、“读者”表和“借阅关系”表之间建立关系。
(5)修改数据表中的数据,并向表中添加新的记录。
三、实验步骤/操作指导
1.创建名为“图书管理.mdb”的数据库
操作过程如下。
(1)启动Access 2003的方法:选择“开始”|“程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3”,出现Access 2003启动窗口。
(2)在Access 2003启动窗口中,单击“新建文件”按钮,在“新建文件”任务窗格中选择“空数据库”选项,系统弹出“文件新建数据库”对话框。
(3)在“文件新建数据库”对话框中,选择保存位置,指定数据库文件名“图书管理.mdb”,
95。
北方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数据库技术I 实验报告 实验一: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
![北方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数据库技术I 实验报告 实验一: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https://img.taocdn.com/s3/m/17ec1e65a45177232f60a2d6.png)
数据库技术I(2010年秋)数据库技术I 实验报告系别:班级:姓名:学号:成绩:评语:指导教师签字:日期:实验一: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一、实验题目1、根据以上数据字典,画出该数据库的ER图,完成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2、将ER图转换成逻辑关系模式,判断逻辑数据库模式中的各个关系(表)是第几范式,如果没有达到第三范式或BC范式,请进行规范化。
完成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
3、通过企业管理器或者查询分析器实现关系模式的存储,包括确定主码、外部码等。
4、通过企业管理器或查询分析器向数据库中输入数据。
5、打开数据库SQL Server 2005的查询分析器,用SQL语言完成以下语句。
并通过实验结果验证查询语言的正确性,将每个SQL语言及结果存盘,以备老师检查。
(1)求全体学生的学号、姓名和出生年份。
(2)求每个系的学生总人数并按降序排列。
(3)求选修了课程号为002或003的学生的学号、课程名和成绩。
(4)检索选修某课程的学生人数多于3人的教师姓名。
(5)查询所有未选课程的学生姓名和所在系。
(6)求每个同学的课程成绩的最高分,查询结果项包括:学生姓名、课程号及最高分。
(7)求所有讲授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师姓名(8)查询所有选修了李正科老师的课程的学生信息(9)新建一个关系表S1(SNO,SNAME,SD,SA),其字段类型定义与Student表中的相应字段(SNO,SNAME,SDEPT,SAGE)的数据类型定义相同。
将表Student中在计算机系‘CS’的学生数据插入到表S1中。
(10)建立计算机系的学生的视图STUDENT_CS。
利用视图STUDENT_CS,将学生的001号课程的成绩提高5分。
(11)创建一个带参数的存储过程,将数据结构课程的成绩在low与Hign分数段的学生信息提取出来,查询后的结果包括:姓名、所在的系、成绩。
二、实验环境及要求数据库实验要求如下环境,服务器端:Windows 2000/xp、数据库服务器(SQL Server 2005)、Web服务器(IIS 5.0)和ASP。
实验1MySQL安装创建和维护数据库实验new
![实验1MySQL安装创建和维护数据库实验new](https://img.taocdn.com/s3/m/e9381376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03.png)
实验1MySQL安装创建和维护数据库实验newMySQL安装创建和维护数据库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在Windows 平台下安装与配置MySQL 的方法。
(2)掌握启动服务并登录MySQL 数据库的方法和步骤。
(3)了解手工配置MySQL 的方法。
(4)掌握MySQL 数据库的相关概念。
(5)掌握使用MySQL Workbench/Navicat等客户端工具和SQL 语句创建数据库的方法。
(6)掌握使用MySQL Workbench/Navicat等客户端工具和SQL 语句删除数据库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在Windows 平台下安装与配置MySQL 版。
程序安装好后,要进行路径配置:书上P113有详细步骤(注意:在环境设置下编辑变量名“path”,变量值为mysql56安装时所选择的路径下的“bin”文件夹,如:“C:\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bin”(实验室:"C:\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bin\"),忘记的话就打开“我的电脑”查一下mysql具体路径。
(2)在服务对话框中,手动启动或者关闭MySQL 服务。
方法:“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务”(注意:不同的Windows系统会略有不同),找到mysql56,根据需要启动或停止。
(实验室:控制面板、系统和安全、管理工具、服务,找到mysql设置)(3)使用Net 命令启动或关闭MySQL 服务。
运行cmd,启动:net start mysql56,停止:net stop mysql56 备注:Mysql56版的连接、断开mysql服务器:连接:mysql –uroot –p(其中root中安装系统时服务器的登陆名,输入安装时设置的密码即可正常登陆),断开:quit或exit (实验室:直接运行MySQL Command line Client,即直接调用MySQL命令行客户端,密码123456)(4)在文件中将数据库的存储位置改为E:\班级姓名\MYSQL\DATA,重启服务后(控制面板停止服务后再重启服务一次),然后创建数据库。
数据库实验报告_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
![数据库实验报告_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https://img.taocdn.com/s3/m/20bb560f90c69ec3d5bb7514.png)
贵州大学实验报告学院:计信学院专业:网络工程班级:101 姓名学号实验组实验时间04.03 指导教师罗昊成绩实验项目名称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实验目的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使用SQL语言和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向数据库输入数据、修改数据和删除数据等操作。
实验要求本实验属于验证型实验,通过实验,加强对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
开始实验前,先集中由老师进行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的讲解,然后各自独立在机器上完成实验。
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在实验指导老师帮助下解决。
实验原理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的企业管理器中。
对表进行数据增、删、改操作非常简便。
其操作方法是:1、选中服务器,展开数据库文件夹,进一步展开指定的数据库。
单击表文件夹,找到需要更新数据的基本表。
2、用鼠标右击要更新数据的表,会出现与表相关操作的弹出菜单,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打开表”,在右侧选择“返回所有行”,就会出现表数据更新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数据以表格形式组织,每个字段就是表中的一列,每条记录是表中的一行。
原来的记录已经在表格中,通过移动右边的滑块可查阅所有的记录。
3、需要数据插入时,就在最后一条记录后输入一条记录。
当鼠标点击其他行时,输入的记录会自动保存在表中。
4、需要修改记录时,直接对表中已有记录的数据进行改动,用新值替换原来值。
5、需要删除记录时,先用鼠标单击要删除行的左边灰色方块,使该记录成为当前行,然后按<Delete>键。
为了防止误操作,SQL Server 2000将弹出一个警告框,要求用户确认删除操作,单击“确认”按钮即可删除记录。
也可通过先选中一行或多行记录,然后再按<Delete〉键的方法一次删除多条记录。
6、在表中单击鼠标右键事,会弹出一菜单,选择菜单项可执行相应的操作,如剪切、复制等操作。
实验仪器(1)硬件条件:个人计算机。
(2)软件条件:Windows 2000NT Server; MS SQL Server 2000实验步骤1、基本操作实验(1)通过企业管理器,在图书读者数据库的图书、读者和借阅3个表中各输入10条记录。
数据库创建与维护实验
![数据库创建与维护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b575d32f804d2b160b4ec0cb.png)
1.实验一数据库创建与维护实验1.1实验目的通过创建数据库、并进行相应的维护,了解并掌握Mysql数据库的创建和维护的不同方法和途径,并通过这一具体的数据库理解实际数据库所包含的各要素。
1.2实验内容1.数据库创建与维护(1)创建数据库表创建学生选课数据库中所包含的数据库表,数据库表结构如下: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系别,班级)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选修(学号,课程编号,学生成绩)要求为各数据库表属性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
列名、数据类型(长度列、精度、小数位数项)、是否允许空值等。
(2)查看和修改表结构。
选择一个数据库表,练习对其表结构进行相应的修改。
(3)练习用交互式的SQL语句分别完成以上操作。
(4)对学生数据库中的三张表分别插入数据;(5)对表中的数据进行修改;(6)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删除操作2.(1)建立如下视图:学生选修课程信息视图,包括以下内容:学生学号、姓名、所在系、选修的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成绩(2)修改以上视图,增加学生所在班级信息。
(3)对以上视图删除。
1.3实验要求1.数据库创建与维护实验则要求面向具体应用领域,利用SQL Server相关机制,创建并维护数据库系统,为后续各个实验提供前期准备2.要求学生根据以上要求确定实验步骤,独立完成以上实验内容。
并在安装和数据库运行后熟悉SQL SERVER 的各种运行管理。
3.实验完成后完成实验报告1.4实验环境Windows8 pc机Mysql配置的环境Mysql命令行工具Workbench可视化工具1.5实验步骤及结果分析1.5.1student数据库创建打开命令行工具,输入密码,用use语句使用相应数据。
Use student使用老师的给的数据库。
在workbench中我们可以看到创建数据库的代码:下面是输入的数据此处我们会发现乱码问题,老师给的代码中写的是Latin,我们改成utf-8,便解决了中文乱码问题。
创建数据库语句,create table +`数据库名`(`属性名` 属性类型约束)1.5.2数据库操作---属性查询查询表结构:即各个属性和属性的完整性约束等。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https://img.taocdn.com/s3/m/214bb1651ed9ad51f01df284.png)
实验一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实验报告姓名:张娜成绩:___________【实验目的】1、学习SQL Server的安装步骤和配置2、熟悉基本组件的使用方法3、掌握用企业管理器建立和维护数据库4、掌握用查询分析器编写SQL语句建立和维护数据库5、掌握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
【实验内容】1、完整的计算机名称。
答:rjsys1172、你所选择的服务器可提供的服务名称。
答:Distributed Transaction CoordinatorMSSQL Server OLAP ServiceSQL SeverSQL Server Agent3、(1)服务器图标。
(抓图)(2)服务器名称:rjsys117身份验证模式:Windows所属的SQL Server组:SQL Server组(3)数据库的名称。
答:master model msdb Northwind pubs tempdb(4)表sysobjects的类型:系统的表authors的类型:用户的4、语句执行的结果:(抓图)5、Sales数据库的属性(1)常规创建日期:2010.10.14 11:10:11大小:2.00MB(2)数据文件逻辑名:Sales_Data物理文件名:d:\MSSQL\data\Sales_Data.mdf分配空间的大小:1MB文件组:PRIMARY文件增长方式及大小:文件自动增长按百分比10最大文件方式及大小:文件增长不受限制(3)事务日志文件逻辑名:Sales_Log物理文件名:d:\MSSQL\data\Sales_Log.ldf分配空间的大小:1MB文件增长方式及大小:文件自动增长按百分比10最大文件方式及大小:文件增长不受限制6、(1)修改数据文件后的状态。
(抓图)(2)修改日志文件后的状态。
(抓图)7、建立数据库Tours的SQL语句。
create database Tourson(name=Tours_data,filename='d:\data\Tours_data.mdf', size=2,maxsize=10,filegrowth=1),(name=Tours_data_db,filename='d:\data\Tours_db_data.ndf', size=2,maxsize=10,filegrowth=1)log on(name=Tours_log,filename='d:\data\Tours_log_data.ldf', size=512KB,maxsize=5,filegrowth=1),(name=Tours_log_db,filename='d:\data\Tours_log_db_data.ldf',size=512KB,maxsize=5,filegrowth=20%)8、(1)Tours备份文件的存储空间大小:914KB(2)Sales备份文件的存储空间大小:854KB9、恢复数据库操作的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和使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以及T-SQL语言创建数据库、表
和修改表结构。
2.熟悉SQL Server 2000企业管理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创建数据库和查看数据库属性。
2.创建表、确定表的主码和约束条件。
3.查看和修改表结构。
4.向数据库表中输入数据。
5.实现表中数据的插入、删除和修改操作。
三、实验步骤
1.使用企业管理器建立学生选课数据库。
右击“数据库”-新建数据库,
命名为SC。
2.在企业管理器中查看学生选课数据库的属性,根据需要进行修改,使之
符合要求。
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在企业管理器窗口中出现
SC数据库标志,表明建库工作已经完成。
3.右击SC-“新建表”,分别建立学生、课程和选课3个表,并分别打开
表,右击“设计表”,设计各表模式为:
Student(SNO,SNAME,SAGE,SEX,SDEPARTMENT);
Course(CNO,CNAME,PC);
CHOOSECOURSE(SNO,CNO,GRADE)。
4.为属性选择数据类型为CHAR型,定义每个表的主码,是否允许空值和
默认值等列级数据约束。
其中,学生表的主码为学号,课程表的主码为课程号,选课表的学号与
课程号共同作为主码。
主码不允许为空值。
Student
Course
Choosecourse
5.建立学生、课程和选课3个表的表级约束:
每个表的主码约束(在“设计表”中右击所要设置为主键的属性,单击“设置主键”,此时系统自动选定索引名PK,创建为聚簇索引。
另外,在选课表中使用shift键将学号与课程号共同设定为主键);
选课表与学生表间、选课表与课程表之间的外码约束(在“设计表”中右击-关系-新建,在学生表中,将学号与选课表的学号联接,再在课程表中,将课程号与选课表中的课程号联接起来。
)
学生性别只能是“男”或“女”的检查(Check)约束(在学生表中,“设计表”,右击check约束,填写约束表达式([SEX] = '男' or [SEX] = '女'))。
在学生选课数据库的学生、课程和选课3个表中各输入10条记录。
右击表名-“打开表”-“返回所有行”,依次录入表内信息。
6.实现对学生选课数据库的学生、课程和选课3个表中数据的插入、删除
和修改操作。
用“打开表”-“返回所有行”进行操作。
7.以一条记录为例,分别设计向学生表中插入、修改和删除数据的T-SQL
语句,并在查询分析器中执行这些语句。
插入一条学生记录,输入:
INSERT INTO student
(SNO, SNAME, SAGE, SEX)
VALUES ('072213', '李白', '19', '女'),右击-“运行”。
再打开表-返回所有行,可以看到刚插入的学生信息成为首行。
修改记录,输入:
UPDATE student
SET SEX = '男'
WHERE (SNO = '072213'),右击-“运行”。
打开表可看到信息已经被纠正。
删除记录,输入:
DELETE FROM student
WHERE (SNO = '072213'),运行后可看到记录被删除成功。
8.用T-SQL语句实现操作:在学生表中增加“选课门数”字段,统计学生
所选课程的门数,并将结果送入学生表中的选课门数字段。
四.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
在实验过程中,设置选课表与课程表之间的外码约束时总是弹出冲突错误,颇费了一番工夫。
后来才发现,原来是选课表与课程表中课程号不匹配,选课表中课程号为01,02……,而课程表中课程号为1,2,……。
解决方法:将列中数据改为一致即可正常设置外码。
五、思考题
1.数据库中一般不允许更改主码数据。
如果需要更改主码数据时,怎样处
理?
可以先取消主码,修改数据结束后再重新将该属性设为主键。
只是我觉得,这样做的话,如果有外键约束的话会比较麻烦。
不知道有没有更为快捷的方法
2.为什么不能随意删除被参照表中的主码?
因为主码中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
六.实验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我基本掌握了SQL企业管理器的使用方法,会依据要求创建数据库,建立各表间的联系并正确删改数据。
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基本结合在一起。
只是由于实验前准备工作做得不够,细节方面没有重视,造成实验效率不高,浪费过多时间的局面。
下次实验定将做足预习工作,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及能力。
最后感谢老师的指导。
谢谢。